穷人导学案(新)(1)
穷人(1)导学案
《穷人》第1课时总第课时设计人:【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流利地读课文。
3.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感受穷人的“穷”在哪里?【学习重点】会写重点字词,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感受穷人的“穷”在哪里?【预习过程】预习任务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并了解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晚年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预习任务二: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为词语注音或补充词语,识记字音字形。
1.自学12个生字、生词并抄写。
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呼啸、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忐忑不安、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2.归类识生字(课后生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趣味识字:预习任务三:解释词语心惊肉跳:忐忑不安:汹涌澎湃:预习任务四:利用晨读时间,细读课文并试着复述课文大意【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穷人》的作者是国著名的,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我还知道他写的《》和《》。
2.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我能用学过的“段意合并法”来概括课文的大意。
(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来概括)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了第二部分(3-11自然段)讲了第一部分(12-27自然段)讲了【精段阅读】读课文1、2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两段的描写,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桑娜一家很穷?2.画出描写屋内舒适环境的句子,这运用了什么手法?说明了什么?3.在文中画出描写桑娜内心活动的句子,心理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达标测评】(10分)1、看拼音写词语。
《穷人》导学案
《穷人》导学案主备人:岳向明授课时间:【学习目标】一、预习目标1.认读、掌握生字:搁(板)、帐(子)、(抱)怨、揍(一顿)、掀(起)、寡(妇)、魁(梧)、(倒)霉、熬(过去)2.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等。
3.了解课文内容,熟悉抓住人物、场景、理清线索的读书方法。
二、课堂目标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投入情感,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2.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沙俄统治的黑暗以及穷人的贫苦生活。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人性之美,感受和学习穷人勤劳、善良的品质。
【课时安排】3 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任务一、基础预习1、掌握课本上的注音词。
2、查字典,给课后方格内的字注音并组两个以上的词语。
3、查资料,了解并掌握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代表作。
二、课文预习认认真真读三遍课文:第一遍,轻声慢读,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
第二遍,快速默读,找出课文中依次出现的几个穷人是谁。
第三遍,仔细默读,将作者叙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成画面,看看作者重点描述了哪几个场景。
课堂学习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穿上崭新闪亮的新衣服时,当你在宴席中享受丰盛的大餐时,当你在亲人的包围中感受着无比的幸福时,你可曾想到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的穷人?今天让我们跟随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走进穷人的世界,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心灵。
二、预习检测1、给下列字注音啸汹澎湃佑寡蜷揍黧搔2、根据拼音写汉字ge( )板抱yu m ( ) xi a(()起a(i )声叹气屮0()紧ku ( )w u ( ) s()开倒mei ()3、填空本文作者是_________ 国的_________________ ,他被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4、反馈阅读情况:⑴指名若干学生,分段朗读全文。
《穷人》导学案
(1)我要跟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2)我要说说自己的体会,为什么桑娜沉默了两次,她在想什么呢?
(3)渔夫沉默是因为心里想:,从一个“”字,我体会到渔夫是一个的人。
探究点二:1.不写第一段行吗?
不写桑娜一家的贫穷不行吗?
友情链接:小故事:在一所大学的礼堂里,一位教授正在向他的学生讲述世界文学。教授熄灭了礼堂内所有的灯,然后他静静地打开一盏灯,告诉他的学生:这就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接着,教授打开了礼堂内整整一排的灯,说:这就是俄国著名作家契柯夫对于世界文学的影响。最后,教授把礼堂内所有的灯都打开了,礼堂内亮极了,学生们也安静极了,教授有些激动,微微抬高声音说:这就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探究学习】
3、我也要学习作者的写法,张开想象的翅膀,续写《穷人》。
妙笔生花:用妙笔写一写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相信你能行!
【课后反思】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
然大悟然一新然有序然自得
然成风然一体然袭击然起敬
我的发现
我的问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穷人》导学案
六()班
姓名:
小组:
组训:
课题:
总课时:两课时
分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展示提升课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2、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重、难点)
3.体会作者对沙俄时代穷人悲惨生活的同情和对穷人美好品质的赞扬。
Gē bǎn bào yuàn xiān qǐ kuí wú dǎo méi yōu lǜ
9.《穷人》导学案(新部编)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集体备课1.学会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理清课文顺序。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抓住重点语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4.学习文章表达方法。
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读课题,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资料。
(课件出示作者的写作背景)二【揭示目标】1.学会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理清课文顺序。
三【出示自学提示】1.出示自学提纲。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穷人》一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3)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围绕这些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默读,思考: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教师重点指导“填”“怨”“魁梧”的读音及笔画。
3.指导朗读:课文中有两处比较难读,一是第9自然段,二是桑娜和渔夫的对话部分。
四【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围绕这些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五【展示交流讲解】(1.学生自由读第1~2自然段。
然后交流桑娜家的生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温暖、贫穷)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抓住屋外的“寒风呼啸”与屋内的“温暖而舒适”进行对比,感受桑娜的勤劳。
3.学生品读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抓住“从早到晚”“勉强”“光着脚”等词语,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艰辛。
《穷人》导学案
m o()r qi a ng ( 0)I模1强qi a ng (m u() ji a ng (0( )2、比一比,再组词。
怨( )梧()霉()祭( )悟()毒()3、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得)虑()搁)阁埋怨()仍然(zuzu)高大()担心(舒服(七上八下(«穷人》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点: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学习难点:环境描写的侧面烘托作用。
学法提示:自主合作学习,分类划出相关语句,边读边思考,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简单标注在课文的空白处。
并尝试有感情地读一读,完成下列任务。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正确地读课文2—3遍,完成下列各题1、多音字组词。
)(二)多读几遍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的穷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保护()看望((二)挑战自我再读几遍课文,按照“等待丈夫一一抱回孤儿一一丈夫归来”的顺序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等待丈夫:()---- ()自然段。
抱回孤儿:()一一()自然段。
丈夫归来:()一一()自然段。
(四)自学后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疑问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语文六年级下《穷人》导学案
语文六年级下《穷人》导学案语文六年级下《穷人》导学案【语文六年级下《穷人》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会是个生字,正确读下列词语“隔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反映人物的性格及思想感情的句子。
如: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及渔夫的话。
3、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准确、朴实的语言,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的。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课文第二段(桑娜抱回孩子的经过)是重点段。
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学习文章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1、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说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桑娜矛盾的心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学会是个生字,正确读下列词语“隔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揭示课题我们知道,穷人是受苦的人,是生活贫困的人。
在我们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过哪些课是讲穷人的故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乐家杨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
这些课文,有的揭露了资本主以社会的黑暗,反映了穷人生活的悲惨;有的表现了穷人向往幸福,追求美好境界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
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读正确词语(略)隔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2、自由选择阅读方式,找出相关语句。
①课文的“穷人”指的哪些人?文章又是通过写“穷人”的什么事来反映人物的品质。
②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了他们的关系怎样?三、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下面请同学们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
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
(让学生思考提出问题)1、四人小组探讨问题。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穷人导学案
穷人导学案引言:在当今社会,贫困问题依然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临着无法满足基本需求的困境。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困难,穷人们也有权利接受教育,并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本导学案将介绍穷人们如何通过教育获得机会,并给出一些建议,帮助那些处于贫困中的人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教育是突破贫困的关键1.1 教育的意义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育,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打破贫困的循环,获得更好的机会。
1.2 教育的机会均等性虽然贫穷限制了许多穷人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实现教育的机会均等性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来推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
二、穷人如何获得教育机会2.1 政府的角色政府应该为贫困家庭提供教育补助金、减免学费等政策,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2.2 非政府组织的帮助各种非政府组织通过提供奖学金、教材资助、义务教育等方式帮助穷人们获得教育机会。
2.3 个人努力穷人们需要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动争取自己的机会。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免费课程、自学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三、克服困难的建议3.1 打破心理障碍穷人们需要克服贫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挫折感,保持积极的心态。
3.2 制定目标穷人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3.3 寻找支持网络与其他穷人分享经验并寻求他们的帮助。
同时,寻找教育和职业支持组织,获取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结论:教育是穷人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
尽管穷人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他们有机会接受教育,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就能够获得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努力都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
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可以帮助穷人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点。
3、认识本课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理解本课生字词: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范读课文,学习课文,弄清人物关系,理清文章段落层次,试读课文,讲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讲读二、三两段,总结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伏尔加河上纤夫》等。
)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以及穷人的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你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二、范读课文三、读后谈话听了一遍,哪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同情谁?你爱谁?四、自学课文五、理清人物关系有哪些人物?板书:桑娜五个孩子渔夫(桑娜的丈夫)西蒙寡妇一个孩子谁是主要人物?六、分段1、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归来。
2、西蒙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里。
3、渔夫归来,知道西蒙的情况后,主动提把孩子抱回家。
七、试读课文结合解释“心惊肉跳、”“忐忑不安”。
正音:张罗、勉强、自作自受。
八、读讲第一段(通过语言描述,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小说描写的情境中。
)1、我们先看第一段。
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第1篇】《穷人》是一篇阅读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三组。
《穷人》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位渔夫的妻子桑娜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来到邻居西蒙的家中,发现西蒙死后,在一系列的心里挣扎过程之后,毅然决定收养她的两个孤儿,并最终与丈夫——渔夫决定一起抚养这两个孤儿的故事。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俄国劳动人民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互相关心,具有同情心,并且心地善良。
针对这篇课文,本文为大家提供了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词,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写“搁、掀、魁、霉、裹、怨”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的方法,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故事),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心理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明确女主人公桑娜的人物形象。
3.学生通过了解文章内容,感受俄国穷苦人民富有同情心、爱心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梳理本文的主要内容,明确女主人公桑娜的形象。
【难点】感受俄国穷苦人民富有同情心、爱心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板书“穷人”二字,提问学生看到这两个字有什么想法以及自己想到了什么接下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课文,它也主要讲到了处于沙皇黑暗统治下的俄国穷苦人民,那在这篇文章里又说到了他们的哪些事情呢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将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圈画出来,老师通过ppt进行正音以及书写指导。
(搁、掀、魁、霉、裹、怨等)2.同学们,接下来大家再次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一位渔夫的妻子桑娜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来到邻居西蒙的家中,发现西蒙死后,在一系列的心里挣扎过程之后,毅然决定收养她的两个孤儿,并最终与丈夫——渔夫决定一起抚养这两个孤儿的故事。
《穷人》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穷人》导学案(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课题:9穷人(第一课时)年级:六年级执笔:李元学课型:新授审核: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过程与方法: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4、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二、预习学案1、搜集托尔斯泰的资料。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自由读词语,在字音、字形或者意思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3、解释词语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魁梧:抱怨:倒霉:忧虑:呼啸:三、导学案小组合作交流:1、课文写了哪些穷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这篇课文围绕这几个人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要讲清楚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一件什么事?3、这篇课文写到了那几幅画面?能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说说。
4、同学们读了课文,那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并找出相关语句。
四、课堂检测一、听写词语二、选词填空抱怨埋怨l.你没做好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不能()别人。
2.我()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
安静平静3.老师说:“班会就要开始,请大家()。
”4.南湖()得像一面镜子。
宁可……也……与其……不如……尽管……还是……5.桑娜觉得()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6.渔夫和妻子()自己多受些苦,()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五、课后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摘录描写环境的句子。
3、有兴趣的同学选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9穷人列夫•托尔斯泰等丈夫抱孤儿渔夫桑娜得支持七、教学反思(学后记)课题:9 穷人(第二课时)年级:六年级执笔:李元学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练习续写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穷人》导学案
1、复习:《穷人》一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体会桑娜的美好品质,班内展示(3—4名)
使用实物投影
课内检测
10分钟
检测本课的字词掌握情况
1、独学,完成活动单中的检测题
2、指名一人展示,组内对批
使用实物投影
学习小结,同伴互评
20分钟
完成课外拓展小练笔,续写《穷人》
2、检测预习情况
1、导语:生活处处有真情。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着人们的心房;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善良的人无分贵贱,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穷人》,感受穷人难得可贵的美好心灵
2、认读生字新词
第二环节使用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新词并且简介作者
初读课文,概况主要内容
教学
环节
时间
活动内容
教学行为策略
课件使用
说明
品读课文,探究感悟
16分钟
探究核心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渔民桑娜夫妇的美好品质?(把握主人公的宁愿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
1、找出文中描写环境,人物心理和对话的语句,组内谈感悟体会,展示活动单,完成活动单上的自评和互评,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并做好批注。
2、组内交流
3、组内讨论完成课文为什么以《穷人》为题?
4、全班展示
使用实物投影
板
书
设
计
等待丈夫
穷人 抱回孤儿 桑娜勤劳,朴实,善良,热心助人
丈夫归来
第 二 课 时 主 要 导 学 过 程
预设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本期总计第 课时
教学
环节
时间
活动内容
教学行为策略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穷人(1)
六年级语文六上导学案第___周第___课时第三部分(13—28自然段):讲回家得悉西蒙死去,提出收养孤儿,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3.课文开头关于小屋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屋内的温暖舒适与屋外的寒风呼啸形成鲜明的 ,充分说明了桑娜 ,也暗示出渔夫在恶劣的环境下出海打鱼很 ,侧面反映了渔夫的和他一家人生活的。
通过写桑娜一家艰难困苦的生活与下文收养孤儿的举动形成了,写她爱怜丈夫的焦灼心情与下文收养孤儿的心愿构成了矛盾,有力地映衬了她美好的心灵。
4.默读课文,划出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⑴她忐忑不安地想:……为什么会想到这些?由于桑娜家庭的,由于桑娜丈夫、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
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的决心没有动摇。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前后的过程,说明他与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也要的美好心灵。
(3)总结桑娜夫妇形象:四、拓展延伸阅读列夫·托尔斯泰其他作品。
五、当堂反馈1.巩固生字词。
kuí wú bào yuàn guǒ zhùgē bǎn shī lín lí()()()()()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汹涌澎.湃(péng pēng)勉强.(qiǎng qiáng)魁梧.(wǔwú)自作.自受(zuó zuō)模.样(mómú)蜷.缩(juǎn quán)3、根据意思写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2)形容风很大,波浪滔天。
()(3)心里非常的担忧、害怕。
()(4)形容内心非常不安。
()自我评价专栏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书写:综合: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二、检查预习1.gēqiǎng kuí wúquán lítǎn tè2.①舒服,安适。
《穷人》教案(新)
《穷人》教案(新)
【穷人】教案(新)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与“穷人”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讨论和表达,增强对“穷人”问题
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培养同情心和正义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穷人”相关的内容,通过讨论活动加深
对“穷人”问题的认识。
2. 难点: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与“穷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引导学生讨论“穷人”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2. 学习新课
通过阅读课文《穷人的故事》来引导学生了解“穷人”的现状和困境。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3. 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如何帮助穷人”展开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倡导多元化的看法。
4.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穷人”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
四、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所见所闻,写一篇关于“穷人”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为穷人提供实际帮助。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对“穷人”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加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暖与关爱,让每一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生活。
【穷人】教案完。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练习续写课文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解题1.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2.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
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
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开火车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
穷人(物质上的贫穷)1.穷人是什么意思?(物质上的贫穷)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2022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穷人(第一课时)人教》word部编版
导学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出塞》, 理解古诗的含义,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竭力营造诗意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品悟字词, 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读悟结合, 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温故知新1、师:同学们, 我们学过了边塞诗的名篇——王之涣的《凉州词》, 谁来背诵?我们一起背诵《凉州词》.〔出示该诗, 并配边塞图片〕谁来说一说学了这首诗后的体会吗?(边塞的的荒凉、孤独、寂寞〕师:是啊, 边塞,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茫茫戈壁、荒凉孤寂.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公元727年, 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域游历, 看到了边塞的风光, 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 于是, 他挥笔写下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 这位诗人就是27岁的王昌龄. 这节课, 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歌〔点击课件, 板书课题:出塞, 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歌, 理解诗意1、出示整首诗师:请大家翻开课本,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 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师:好,谁来读一读《出塞》. 请你, 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师:读的字正腔圆, 请坐. 〔读的真不错, 读出了节奏……〕师: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2、师:读古诗不但要读正确, 读出节奏, 而且要尽可能地读出诗的味道来. 谁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评价〕师:我们一起来读, 读出诗的味道. 〔生齐读〕3、师:同学们,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请闭上眼睛, 随着老师的朗读,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配乐《凉州曲》朗读〕〔预设:明月, 边关, 师板书〕〔讲解:秦时明月汉时关, 互文的写法, 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师:这是怎样的边关?〔荒凉, 冷清, 孤独, 寂寞〕4、师:夜深了, 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 提起这明月, 我们就会想起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描写明月的诗句, 请看:〔出示: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土. ——〔唐〕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土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师:大诗人李白这样写明月——大诗人杜甫这样写明月——诗人白居易这样写明月——大政治家王安石这样写明月——大家一定能够发现, 诗人笔下的明月与什么联系在一起?〔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5、师:是啊, 远离家乡和亲人, 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乡之苦, 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皎的明月上. 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土吗?他们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吗?〔不能〕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万里长征人未还. 〔生齐读〕师:从秦朝到汉朝再到唐朝, 经历了多少年?〔八百多年, 将近一千年〕Ppt出示秦朝——————汉朝——————唐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公元618年6、师:将近一千年过去了, 明月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 边关依旧是秦汉时的边关, 时光穿越千年, 不变的是什么?〔明月, 边关〕在遥远的边塞, 还有什么没变?〔引导说出, 还有战争没变〕这就是边塞的战争, 出示:〔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参军行》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黄尘足今古, 白骨乱蓬蒿. ——〔唐〕王昌龄《塞下曲》〕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师:你读懂了什么?〔战争的残酷, 守关将士的痛苦〕师:千百年来, 一批又一批的将士, 他们离家万里, 长途跋涉来到边关, 有多少人回去了?〔指名说, 引出“人未还〞〕师:一个人未还, 包含了多少无奈和心酸. 人未还, 人为什么没有回来?〔引导学生说出, 战死沙场, 终老边关〕师:守卫边关的将士面对明月, 年对边关, 面对着常年残酷的战争和恶劣的环境, 他们怎能不思念故土, 怎能不思念亲人. 我们一起读: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7、师:面对着这一轮明月, 守关将士的亲人又在做什么呢?〔出示:白发苍苍的父母, 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__勤劳善良的妻子, 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__天真无邪的孩子, 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__)〔师指名说〕师:用上诗句说一说, 可以改一改诗句.假设你是守关将士白发苍苍的老父亲, 〔引导学生说出〕你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儿未还〕假设你是守关将士勤劳善良的妻子, 你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夫未还〕假设你是守关将士天真无邪的孩子, 你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父未还〕假设你是守关将士亲如手足的兄弟, 你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兄未还〕师:千百年来, 不计其数的守关将士啊! 他们苦守着边关, 守望着明月, 一遍遍嗟叹, 一起读〔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千百年来, 不计其数的守关将士的亲人, 他们遥望边关, 守望明月, 一遍遍呼唤着, 一起读〔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8、师:天伦之乐不能享, 儿子孝道不能尽, 明明有家不能回. 都是因为这战争啊! 同学们, 读到这儿的时候, 你的心情仅仅是悲哀吗?〔引出对战争的痛恨;愤怒〕三、拓展延伸, 感受期盼1、师:俗话说, 国难思良将, 在战争频繁的边塞, 守关将士也在盼望:〔师读并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2,、他们在盼望谁呢?〔指名说, 汉代飞将军李广〕3、出示李广的资料〔林暗草惊风,将军夜挽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梭中.————〔唐〕卢纶《塞下曲》汉武帝时,李广为右北平郡太守.当时这一带常有老虎出没,危害人民.出于为民除害,李广经常带兵出猎. 一日,李广狩猎回来,路过虎头石村,已是夜幕降临时分,月色朦胧.这里怪石林立,荆棘丛生,蒿草随风摇曳,刷刷作响.行走间,突然发现草丛中有一黑影,形如虎, 似动非动.这时,李广让士兵闪过,拉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正中猎物,于是策马上前观察,当正要搜取猎物时,不觉大吃一惊,原来所射并非一虎,而是虎形巨石.仔细一看,箭头已经插入石头中.这时众随从也围拢过来观看,均赞叹不已. 事后,当地百姓闻听此事更加敬慕.匈奴也闻风丧胆,多年不敢入侵.〕4、师:李广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英勇善战, 勇猛无比〕师:正是因为李广英勇善战, 让匈奴闻风丧胆, 不敢南下银山入侵汉朝的边疆, 我们一起来读〔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师: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说〕5、师:是啊! 要是汉朝的李将军在, 胡人——不敢度阴山师:要是李将军在, 边关——就会有安宁师:要是李将军在, 将士——就能回家乡师:要是李将军在, 国家——也会更太平师:要是李将军在, 多好啊! 这是千百年来无数守关将士的希望, 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千百年来无数守关将士亲人的希望, 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6、师:同学们, 守卫边关的将士们虽然远离家乡, 远离亲人, 虽然他们生活艰苦, 九死一生, 虽然他们也有着对战争的憎恨, 对朝廷的埋怨, 但是他们仍然希望像李广那样的将军能够到来, 带着他们英勇奋战, 守卫边关, 也让侵略者不敢度过阴山侵犯唐朝边境.你又想到了什么?〔守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板书:壮〕7、师:这就是边塞诗共有的特点, 悲凉之中流露出壮美, 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8、师:〔播放《凉州曲》〕思念亲人的哀怨、保家卫国的壮志, 就这样交织在一起, 化作了王昌龄的《出塞》,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诵读. [板书设计]出塞王昌龄明月边关悲思良将建功业壮《孔乙己》导学案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的文化伟人,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 毕生以文艺作为实现他改变“愚弱的国民〞的武器. 在他一生所创作的三十多篇小说中, 他最喜欢的是收在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巴金也说《孔乙己》写得好;日本有一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今天, 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1.品味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3.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 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4.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 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第一课时咂摸带笑的泪一、新课导入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 大都知道《孔乙己》;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 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深刻印象. 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 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 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 他最喜欢《孔乙己》. 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 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 我们就一起走近孔乙己, 体味一下孔乙己复杂的情感内蕴. 〔板书课题〕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听老师范读课文, 圈画课文的生字词.颓唐〔〕附和( ) 分辩( )不屑置辩( )咸亨酒店( ) 砚( )荤菜( )羼水〔〕拭〔〕蘸( )惋惜〔〕阔绰(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不屑置辩:分辩:格局:缠夹不清:之乎者也:大抵:附和:格局:阔绰:污人清白:绽出:君子固穷:间或:颓唐:营生:3.背景链接《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 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 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 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根底依然存在, 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 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 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 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 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跳读课文, 说说课文表达了孔乙己几个生活片段.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局部?各局部内部层次是怎样的?分属怎样的情节结构?简要概括各局部内容.3.这篇小说的结构精巧表达在哪些方面?4.小说是从什么角度来讲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环境描写自由朗读课文, 合作探究.1.环境描写是小说三要素之一,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这篇小说哪些语句属于自然环境的描写?作用是什么?2.课文哪些地方属于社会环境描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四、板书设计咸亨酒店←—缩影—→封建社会环境:在笑声中登场, 在笑声中谢幕取笑新伤疤——开端嘲笑总落第情节为偷书作辩发教伙计识字展分食茴香豆断腿的悲惨——高潮和结局五、拓展延伸“孔乙己〞原型的几种说法1.《孔乙己》中的主角孔乙己, 据鲁迅先生说, 实有其人, 此人姓孟, 常在咸亨酒店喝酒, 人们都叫他“孟夫子〞, 其行径与“孔乙己〞中所描写的差不多.〔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2.他本姓孟, 大家叫他孟夫子, 他的本名因此失传. ——他读过书, 但终于没有进学, 又不会营生, 以至穷得几乎讨饭. 他替人家抄书, 可是喜欢喝酒, 有时连书籍纸笔都卖掉了, 穷极时混进书房里去偷东西, 被人抓住, 硬说是“窃〞书不能算偷——他常到咸亨酒店喝酒, 可能住在近地, 却也始终没人知道, 后来他用蒲包垫着坐在地上, 两手撑了走路, 也还来吃过酒, 末了便不见了. 〔陈根生的《孔乙己·从生活到艺术》〕3.作者的本家, 名叫“四七〞. 此人喜欢喝酒, 抽鸦片, 但能写得一手好字. 经常穿着破旧肮脏的竹布长衫, 头上歪戴瓜皮帽, 到处游荡. 他好骂人. 却经常被人打.〔陈根生《孔乙己·从生活到艺术》〕4.相传当时绍兴城内有一个名叫“亦然先生〞的, 此人生活贫苦, 为谋生计只得以卖烧饼油条度日, 但不肯脱下长衫, 又不愿大声叫卖. 小贩们吆喝一声, 他跟在后面低低叫一声“亦然〞, 令人啼笑皆非. 孩子们常围着哄笑, 异口同声叫他“亦然先生〞. 从此亦然先生也就此扬名绍兴了. “亦然先生〞卖完大饼, 就缓缓踱到咸亨酒店, 掏出几枚铜钱, 要一碗酒, 一碟茴香豆, 慢慢边喝边嚼着茴香豆. 孩子们见了纷纷赶来讨豆吃, 他就每人一颗地分给孩子们, 直到碟中的茴香豆所剩无几, 就用手盖住碟子, 嘴里还念念有词:“多乎哉?不多也——〞. 〔黄道富《咸亨酒店与孔乙己》〕第二课时品味含笑的哀一、新课导入《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 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文章篇幅不到三千字, 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 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病苦, 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 孔乙己这个完美的艺术形象究竟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呢?今天, 我们就来品析一下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速读课文, 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完成下面的填空.开端〔开头3段〕:开展〔4—9段〕:高潮和结局〔l0-13段〕:2.以下语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2〕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放在我手里.〔3〕孔乙己便涨红了脸, 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争辩道, “窃书不能算偷…, 窃书! ……读书人的事, 能算偷吗?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文本探究1.学生质疑, 讨论解答. 〔略〕2.即兴表演.〔教师指导〕独幕剧一:窃书之辩场景:咸亨酒店人物:孔乙己;酒客甲乙丙三人.幕启孔乙己〔得意地踱进, 至柜台前, 排出九文大钱〕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酒客甲〔望着孔乙己, 故作惊讶〕孔乙己, 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孔乙己〔不理〕我是现钱, 酒要好!酒客乙〔走近孔乙己, 高声〕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酒客丙〔抢过话题〕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 吊着打.孔乙己〔脸色涨红, 额上青筋绽出〕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 能算偷么?……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烂矣……偷书乎, 窃书也……〔众人哄笑, 下〕讨论:孔乙己为什么成心混淆“偷〞和“窃〞, 强词夺理?〔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独幕剧二:不第的屈辱〔略〕3.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二〕写法探究1.小说对孔乙己的描写, 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2.作者没有采用小说常用的第三人称的写法, 而是以“小伙计〞的口吻来表达. 这样安排角色的作用是什么?3.“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 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小说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确实死了〞, 既然是“大约〞, 为什么又说“确实〞, 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三〕人物赏析速读课文, 分析孔乙己的形象.1.填写以下句子, 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 _的人.②孔乙已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的人.③孔乙已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的人.④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的人.⑤孔乙已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的人.⑥孔乙已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 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的人.⑦孔乙已是个被人们讥讽但又的人.⑧孔乙已是个使人快活但又的人.2.合作探究:造成孔乙己矛盾表现的原因是什么?3.自主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分别是什么?4.师生归纳:孔乙己有哪些性格特点?〔四〕语言赏析本文对人物的描写语言生动传神, 尤其是动词运用得非常准确, 试分析以下句中加点词的妙处.〔1〕只有穿长衫的, 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2〕排出九文大钱……摸出四文大钱.〔3〕孔乙己便涨红了脸, 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争辩道.〔4〕孔乙己着了慌, 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五〕主旨探究1.请你说说导致孔乙己成为悲剧人物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塑造孔乙己这一悲剧人物的目的是什么?3.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在今天给我们什么启示?四、板书设计环境:咸亨酒店←—缩影—→封建社会人物形象:热衷功名——科举失败死要面子——自欺欺人孔乙己好喝懒做——四体不勤麻木不仁——至死不悟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主题:批判麻木冷漠的社会五、拓展延伸请你设想一下, 孔乙己用手爬着走出咸亨酒店后的情况, 以“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题续写小说.4 灯笼【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2.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赏析文本写作特色.3.热爱传统文化, 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 笔名山屋、山荪, 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 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 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2.灯笼文化灯笼, 又称灯彩, 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 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 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气氛.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开展,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 从造型上分, 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自主学习】1.根底字音岁梢〔〕神龛〔〕斡旋〔〕怅惘〔〕静穆〔〕【整体感知】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灯笼〞是文本的线索, 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的灯笼的事件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合作探究】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 但第九、十自然段却跳出回忆, 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件, 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哎, 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 文本最后一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拓展延伸】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特色一: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 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特色二:结构严谨: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之两段紧密联系, 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 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 巧设结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 了解作者.2、整体把握课文,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3、理清文章思路, 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 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 逐步提高阅读能力.4、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通过仿写练习,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 言行一致的做人原那么, 建全自己的人格, 做一个正直的人.【教学重难点】1、味文中重要语句, 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2、解文章表达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课时安排】二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很多时候, 我们往往容易无视这一点. 在日常生活中, 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自由发言〕今天, 让我们走进臧克家, 看一看他是怎么处理说和做的.二、资料读演, 资源共享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全班共同交流, 互动互学, 教师酌情提供相关资料.1、关于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 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回国, 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诗集有《红烛》《死水》, 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 1943年后, 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 奋然而起, 积极参加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 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最后献出珍贵的生命. 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 郭沫假设称其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2、臧克家臧克家, 现代诗人. 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 以后连续出版诗集.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催促学生积累词语.2、学生自读课文, 学习表情朗读. 教师可做相应的朗读指导, 如语调、语速、语势、语气的把握与表现.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 表演朗读, 其余学生评议.3、把握闻先生的主要事略, 理清文章思路. 看看文章表达了哪几件事, 然后以“闻一多先生的故事〞为题进行口头演讲.4、整体感悟, 理清文章思路学生细读课文,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 指导学生整体把握大意.⑴这篇课文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请谈谈你的认识.⑵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有什么特点?前后期有何变化, 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不同一般人之处?四、课堂小结阅读文章, 理清思路是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 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特征, 注意过渡段的作用,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意.第二课时一、学生合作研讨, 深层探究1、指名男同学朗读1︿﹀7段, 思考以下问题⑴作为学者的闻一多, 著作等身, 可以记述的事情很多, 作者为什么单项选择写作《唐诗杂论》《楚词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 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⑵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⑵这是一个自由发挥的问题, 同学们谈“用心要专〞“要有实干精神〞“要严谨刻苦〞“耐得住寂寞〞“读书应有大目标〞“为中华读书而崛起〞等等皆可.2、指名女同学朗读8︿﹀20段, 思考以下问题⑴第11节引用闻一多信中的话, 这里可以看出闻先生有什么样的品格?这里说到“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请想象闻先生讲的什么话?⑵联系时代背景, 你能说说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吗?⑶文中有一段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描写, 你能找出来吗?并理解其作用.二、学生品读课文, 赏析文章的语言美1、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
穷人 导学案 1
《穷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觉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3.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省略号在不同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懂得省略号
的用法。
学习过程:
一、依据问题自主探究,体验独立解决问题的乐趣。
1.我积累的生字词
2.重点生字词
3.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分几部分,每一部分讲了什么?
5.你认为桑娜和渔夫事怎么样的人?
二、问题反馈
未解决的问题新问题
三、提升自我,体验收获的快乐
1.给加点字注音:寡.妇魁梧
..搔痒
..
..不安蚊帐
..忐忑
2.解释下列词语:张罗:
搁板:顾惜:
黧黑: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喃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预习案】
【资料链接】
列夫托尔斯泰:
【自学指导】
1、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注音辨义。
1).我可以给下列生字注音组词,认读3—5遍,再写一写。
溅帐帘搁
忐魁寡忑
2)、多音字组词。
mó()qiáng()dé() zu ō()
模强 qiǎng()得作
mú()jiàng() děi() zu ò()
3)、比一比,再组词。
怨()梧()霉()虑()搁()祭()悟()毒()虚()阁()4)、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保护()看望()高大()舒服()
埋怨()仍然()担心()七上八下()5)难读的词还有:
理解词语,标注在书上,尤其注意:搁板、黧黑、忐忑不安、自作自受。
2、朗读课文,标示段落序号,抄写或背写感受深刻的话。
3、可以默读或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主要人物,梳理文章内容。
文章涉及的人物有、、。
这篇课文先讲,
再讲,
最后讲。
再读几遍课文,按照“等待丈夫——抱回孤儿——丈夫归来”的顺序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4、文题为“穷人”,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穷到什么程度?请勾划语句说明。
5、自主评议:你感觉到桑娜是个怎样的人?
【探究案】
一、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读后说说桑娜家的生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读1-2自然段。
交流。
▲默读1-2自然段,桑娜的家里很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有关句子,说说理由。
▲交流。
(家境贫穷的)桑娜:用的(破帆) (补)
吃的(黑面包、鱼) (只有)
穿的(光着脚) (不论)
请你把这一部分读一读。
谁来点评一下,把哪些词重读了,这样读有什么好处?(突出了家境贫穷)
2.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你感觉到桑娜是个怎样的人?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句子读一读。
交流:(勤劳能干的)桑娜:食具(闪闪发亮) 从早到晚地干活
3.再读课文,体会桑娜家虽然穷她的勤劳能干能使他们勉强生活。
课后作业:
1、写话练习
请你抓住穷、勤劳两个特点来写《桑娜的一天》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才五下,桑娜就早早地起了床___________
2、搜集有关“善良”的名言
第二课时
【自学指导】
1、文章篇幅较长,但是突出几个方面,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标上“
西蒙家里的环境描写
桑娜抱回两个孤儿后的心理活动
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学习提示:自学时要抓住感受最深的部分重点学习,不要面面俱到。
2.课文中的环境描写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情景描写,画出相关语句,认真读一读,说一说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与渔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3、第9自然段中对桑娜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生动的刻画,摘录重点如下:(1)他会说什么呢?
(2)这是闹着玩的吗?
(3)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4)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5)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仔细读一读,如果按照正常的表达顺序应该这样思考:(排序)
为什么课文不按这样的顺序来写呢?由此,我想当时桑娜可能特别
()。
4、能表情达意的不只是文字,标点符号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课文里就有许多省略号,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呢?
体会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
(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4)表示语意的跳跃。
.
a.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b.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
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c.“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d.“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学贵有疑】
自学后,我心中的疑惑是()
【集体探究】
一、抓住重点,自主研读
快速阅读课文,找最能体现穷人善良的句段,由重点句段切入课文。
1.找出最能体现穷人善良的一句话:“。
”
2.小组交流理解:
提示学法:联系上下文。
二、互动交流,引导点拨
(一)精读课文,感受桑娜的善良。
第7小节:
1.思考:桑娜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说话练习:如果不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
3.换位思考:假如你就在当场,你会怎么做?
对比桑娜,评价:桑娜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8小节:
1.思考:为什么桑娜的心跳得很厉害?
学法提示:通过“理解——朗读——谈感受”的学习步骤,深入体会桑娜一家的艰难穷苦。
2.思考:桑拿的心跳得厉害,除了因为家庭的困难,还有别的原因吗?。
说话练习:“因为……更因为……所以她的心跳得很厉害。
”
3.评价:桑娜是个()的人
第9小节:
1.研读人物内心,体会桑娜的品质??
学法指导:找找文中那些心理活动描写,并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除了前面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外,课文还有通过其它手段折射人物心理。
认真读一读课文中桑娜和渔夫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在对话中,桑娜为什么出现了两次沉默
(二)再读课文,感受渔夫的善良。
1.思考:课文中具有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的穷人,只是桑娜一个人吗?
2.重点朗读体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重点理解“熬”
朗读体会:渔夫真是个的人!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通过读文,渐渐体会到了西蒙死前对孩子的();桑娜抱回两个孩子后的();特别是两人沉默以后,桑娜和渔夫的感情变化。
说话练习:
桑娜宁可,也。
西蒙宁可,也。
渔夫宁可,也。
2.回归整体,深化主题。
讨论:
1)桑娜、西蒙、渔夫这样的穷人,你们觉得他们穷吗?(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
2)课文的题目是《穷人》。
但课文中却没有出现一个“穷”字,为什么?课文为什么不以“桑娜”为题,而以“穷人”为题?
3)你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五)写法聚焦
1.环境描写细致生动。
2.心理描写细致入微。
3.细节描写细腻传神。
4.语言朴实无华。
课后作业:完成配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