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探索规律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探索规律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探索规律9篇探索规律 1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11~112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出乘法算式的一些简单规律。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列算式:1×1=11×11=111×111=1111×1111=教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每个算式里的两个因数相等,每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都是数字1。

教师:从上往下看,比较这些算式,你还能发现什么?学生:第1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一位数,第2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两位数,第3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三位数,第4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四位数。

教师:我们发现的都是这些算式的规律,既然这些算式有这么多的规律,那么它们的结果会不会也呈现出一些规律呢?学生自由猜测。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规律。

板书课题。

[点评:用有规律的一组算式让学生发现规律,并用猜测算式的积是否有规律的方式巧妙地引入本节课学习,能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二、探索规律1教学例1。

教师:刚才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先用计算器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把结果写下来。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1×1=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教师:刚才我们的猜测正确吗?学生:确实有规律。

教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后再组织汇报。

学生1:我发现当算式中两个因数相等,而且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1时,两个一位数相乘,积是一位数;两个两位数相乘,积是三位数,两个三位数相乘,积是五位数;两个四位数相乘,积是七位数。

也就是积的位数总比两个因数位数的和少一位。

六年级探索规律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探索规律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探索规律知识点总结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探索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观察、实验和总结,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数学规律和规则。

下面是对六年级学生常见的一些规律知识点的总结。

一、数字规律1. 数列规律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系列数字。

在解决数列问题时,我们需要关注数字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而推导出下一个数。

常见的数列规律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 等差数列:指的是数列中的每个相邻数字之间的差值都保持一致。

比如:2,4,6,8,...- 等比数列:指的是数列中的每个相邻数字之间的比值都保持一致。

比如:3,6,12,24,...2. 奇偶规律在许多数字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观察数字的奇偶性质。

奇数和偶数之间有着明显的规律,如奇数相加得到偶数,奇数与偶数相乘得到偶数等。

3. 数字反转规律数字反转是指将一个数字的各个位数颠倒后得到的数字。

例如,数字123反转后为321。

观察和总结数字反转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些问题中迅速得到答案。

二、图形规律1. 图像旋转规律在几何图形中,图像旋转是常见的规律之一。

通过将图形围绕某个点旋转一定角度,我们可以得到与原图形相似但位置不同的图形。

2. 图形对称规律图形的对称性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

轴对称是指通过某条直线将图形分为两半,每一半与另一半完全相同。

中心对称是指图形能够绕某个点旋转180度后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3. 图形平移规律图形的平移是指将图形沿着某个方向进行平行移动,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观察和总结图形平移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在制作图形时准确地进行定位。

三、运算规律1. 加法规律加法规律是指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数字之间具有一定的性质和规律。

例如: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等。

2. 减法规律在减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减法的性质和规律。

例如: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一个正数,减去一个数再加上同样的数等于原数。

3. 乘法规律乘法规律包括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探索规律 (共44张PPT)北京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探索规律 (共44张PPT)北京版
多多少个?
4. 20个棋子中,黑棋子的个数是白棋子 个数的多少倍?
……
1. 第20个棋子是什么颜色的?
20÷3=6(组)……2(个)
18 20
只有余数是2的时候才是黑棋子吗?
只有余数是2的时候才是黑棋子吗?
2.白色的棋子都在第几号位置上?
1 4 7 10 13 16 19 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探索规律
二年级 数学
规律
探索规律
……
把围棋子按照一白二黑的顺序依次排列起来, 第13个棋子是白色的还是黑色的?
1.猜一猜是什么颜色? 2.独立思考,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3.想一想、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
你有哪些验证方法呢?
摆一摆
画一画
边写边推
算一算
算一算
1.为什么除数是3? 2.为什么余数是1,就一定是白色的?
3. 20个棋子中白棋子多还是黑棋子多?
1个 2个
黑棋子多
如果仍按这样的规律继续摆放,25个或更 多个的时候,棋子中白棋子多还是黑棋子多?
3. 20个棋子中白棋子多还是黑棋子多? 多多少个?
20-7=13(个) 13-7= 6(个)
3. 20个棋子中白棋子多还是黑棋子多? 多多少个?
多1个 多1个 多1个 多1个 多1个 多1个 同样多 多6个





……








……



第17个是什么图形呢? 三角形
17÷4=4(组)……1(个)



④⑤……⑧源自⑦⑥第17个是什么图形呢? 三角形
17÷4=4(组)……1(个)

探索规律的方法

探索规律的方法

探索规律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观察法**:观察是思维的眼晴,是探索规律的重要方法。

通过观察数字、图形、变化过程等的变化,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归纳法**:通过对一系列特殊事例的研究,归纳出一般性结论,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3. **类比法**:类比是将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从而推断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其他关系。

类比可以用于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也可以用于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比较。

4. **总结法**:通过对已经掌握的数据、信息、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5. **实验法**:通过实验来验证规律的存在,例如通过数学实验来探索某些数学问题的规律。

6. **数形结合法**:通过数字和图形的结合来探索规律,数字和图形可以相互补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规律。

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如果问题是寻找一个数字序列的规律,那么观察法、归纳法和总结法可能比较适合。

如果问题是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需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那么数形结合法可能更有效。

同时,还可以结合使用多种方法,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 **准确性和严谨性**:在探索规律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推理的严谨性,避免因为错误的数据或推理导致结论的错误。

2. **全面性和系统性**:要全面考虑问题,系统地分析数据和信息,不要遗漏任何可能的规律。

3. **耐心和毅力**:探索规律可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精力,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4. **交流和协作**: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协作,共享资源和信息,共同解决问题。

5. **不断试错和修正**: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需要不断试错和修正,不要轻易放弃。

总之,探索规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能,需要耐心、细致、全面地分析数据和信息,不断试错和修正,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1. 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探究。

问题应该简单明了,并且具有一定挑战性,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并且探索求解规律的方法。

2. 实践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利用实践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探求所研究对象的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场景,并观察研究对象的反应,从而寻找规律。

3. 引导分析。

通过引导分析,让学生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分析不同的案例,寻找其中的共性和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以更深层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规律的本质。

4. 激发创造。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和创造规律,通过自己的想法和创造性的思维,寻找规律并设计解决方案。

通过创造性的体验,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规律的本质和意义。

5. 运用引导。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将所探究的规律应用到不同的领域,观察和验证规律的普适性和适用性。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规律的本质,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应用场景中。

总之,通过问题引导、实践探究、引导分析、激发创造和运用引导等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探索规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规律。

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

) ; ) 。
4
3
5
2
2
48
6 A=(
2
36 ), B=(
6 ) 。
3
A
2
4
72
B
3、三个数字 1、2、3 与五个字母 A、B、C、D、E 不断重复出现,一个数字与一个字母对应一组, 如下表:问第 75 组是什么数字和字母。 1 A 2 B 3 C 1 D 2 E 3 A 1 B 2 C 3 D 1 E … …
4、A 城与 B 城之间有 10 座车站(包括 A 城与 B 城这两站) ,每两座车站之间的距离都不相同, 车 票也不相同,那么往返于 A 城与 B 城之间的火车,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有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例 4. 如图,如果正方形每个端点各摆一个花盆,n 个正方形端点可摆放多少
个花盆?
……
n个 解析:1 个正方形可摆 4 个花盆,以后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可多摆 2 个花盆,所以就形成了一个首 项是 4,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正方形个数就是数列的项数。所以利用通项公式:
)个“我”字。
(2) “北、我、我”下一次同时出现是在第(
- 202 -
第十五讲
探索规律
解析: (1)每一行的周期都不相同,所以我们要分别去求:第一行,周期是 5,用 100÷5=20 可 知,第 100 个是“你” ;第二行周期是 4,用 100÷4=25,可知,第 100 个是“星” ;第三行周期是 3,100÷3=33……1,可知,第 100 个是“我” ,所以第 100 组是“你、星、我”. 第二行每组有 1 个“我”字,所以 25 组共有 25 个“我”字,第三行每组有 1 个“我”字,所以 33 组共有 33 个“我”字,还余下一个,所以有 34 个,所以一共有 59 个“我”字。 解: (1)100÷5=20,没余数,是“你” ;100÷4=25,没余数,是“星” 100÷3=33……1,是“我” ,所以第 100 组是“你、星、我” 。

《探索规律》 (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探索规律》  (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教案:《探索规律》-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简单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图形中的规律: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中的规律,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数字中的规律: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数字中的规律,如数的顺序、数的排列等。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简单规律。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2. 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3. 猜测法:让学生通过猜测,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4. 推理法:让学生通过推理,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2. 新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3.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规律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与规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合作能力等。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对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反馈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探索规律知识点总结

探索规律知识点总结

探索规律知识点总结引言在数学和科学领域,规律是指对象之间的一种固定关系或者行为模式。

探索规律是指在一定的背景下,通过方法论和技术手段,寻找并揭示存在于具体对象之间的一种普遍性的联系或者规律性模式。

探索规律是科学和数学研究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现象,解释复杂的现象,指导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本文将系统地总结探索规律的知识点,包括探索规律的基本概念、数学和科学中的规律、规律的发现和应用等内容。

一、探索规律的基本概念1. 规律的定义。

规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象之间的固定关系或者行为模式。

它可以是数学中的等式、函数关系,也可以是科学中的物理定律、自然规律等。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被发现和理解。

2. 探索规律的方法。

探索规律是科学和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它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实验观察等多种方法。

其中,数学中的归纳法是指从具体例子中找出一般性规律,而演绎法是从一般性规律推导出具体结论;科学研究中的实验观察则是利用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来揭示规律。

3. 规律与模式。

规律和模式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规律是指对象之间的固定关系或者行为模式,而模式是指一类相似的结构或行为模式。

规律是一种更为抽象的概念,而模式更加具体和可见。

二、数学中的规律1. 等式和不等式。

在代数学中,等式和不等式是最基本的规律。

等式是指两个代数式之间的相等关系,不等式则是大于、小于或者不等于的关系。

代数学中的规律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幂和根等运算规律,以及各种方程和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规律。

2. 几何中的规律。

在几何学中,规律包括各种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平行线和交叉线的性质,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等。

这些几何规律对于理解空间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意义。

3. 函数关系。

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函数的规律包括各种函数的性质和图像,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教案第一章:规律的基本概念1.1 引言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规律?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发现和利用规律?介绍本章内容:本章将探讨规律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发现和利用规律。

1.2 规律的定义与特征讲解规律的定义:规律是事物运动或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分析规律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

举例说明:自然界的季节变化、社会的经济发展等。

1.3 发现和利用规律的方法讲解发现规律的方法:观察、实验、调查研究等。

讲解利用规律的方法:预测、规划、调整等。

举例说明:科学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人类利用这个规律开发出火箭技术。

1.4 练习与思考给出练习题: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现象,分析其中的规律。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利用规律?第二章:数学规律2.1 引言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中有哪些常见的规律?如何发现和应用这些规律?介绍本章内容:本章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学规律,并学会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2 数列的规律讲解数列的定义和常见类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分析数列的规律: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

举例说明:计算等差数列的和、找出等比数列中的特定项等。

2.3 几何图形的规律讲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三角形、矩形、圆形等。

分析几何图形的规律:面积公式、周长公式等。

举例说明: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找出几何图形的特定性质等。

2.4 练习与思考给出练习题: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列或几何图形,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数学中发现和应用规律?第三章:自然规律3.1 引言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有哪些常见的规律?如何理解和利用这些规律?介绍本章内容:本章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自然规律,并学会运用这些规律解释自然现象。

3.2 季节变化的规律讲解季节变化的成因: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等。

分析季节变化的规律:春、夏、秋、冬的交替等。

举例说明:解释为什么北半球的季节与南半球相反。

3.3 生物生长的规律讲解生物生长的基本原理:细胞分裂、营养物质摄入等。

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新知讲解】1、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可以在实践、生活中归纳、发现它。

2、 人们通常对简单或特殊情况观察、探索与分析,从中发现某种有规律的东西,再验证这种规律的合理性。

探索规律就是一种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

是一个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 (1) 从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出发,观察各个数量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变化规律; (2) 由此及彼,合理联想; (3) 善于类比,从不同事物中发现其相似或相同点; (4) 总结规律,大胆猜想,作出结论,并验证结论正确与否; (5)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要善于变换思维方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典例题解析】例1. 餐桌的摆法:(填表)若按照上图的摆法摆放餐桌和椅子,完成下表:若按照上图的摆法摆放餐桌和椅子,完成下表:变式训练:n … 3 2 1 可坐人数 桌子张数n … 3 2 1 可坐人数桌子张数1、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图形:(1)填写下表:三角形个数 1 2 3 4 5火柴棒根数(2)搭第13个图形需根火柴棒.(3)搭第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根火柴棒。

2、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正方形,并填写表格.图形编号①②③④火柴棒根数按此规律,第n号图形需要根火柴棒?3、用●表示实心圆,○表示空心圆,向右若干个实心圆与空心圆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如下:●○●●○●●●●○●●○●●●●○●●○●●●●○●●○●●●……问:前2012个圆中,有________个空心圆例2.观察下列有规律的数,并根据此规律写出第五个数,174,103,52,21_,376(变式练习)观察下列各式:212212+=⨯ 323323+=⨯ 434434+=⨯……想一想,什么样的两数之积等于这两数的和?设n 表示正整数,用关于n 的等式表示这个规律: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观察下列等式: 2=2=1×2 2+4=6=2×3 2+4+6=12=3×4 2+4+6+8=20=4×5 ……(1) 可以猜想,从2开始到第n (n 为自然数)个连续偶数的和是__________; (2) 利用以上规律计算: 1. 2+4+6+………+2002.126+128+130+………+300(变式练习):有数组(1,1,1),(2,4,8)(3,9,27),……则第百组的三个数之和是_______例4 观察:1×2×3×4+1=25 1115432=+⨯⨯⨯,21916543=+⨯⨯⨯ 1.写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并证明2.并计算2003200220012000⨯⨯⨯例5 (举一反三) (1)如果依次用321,,,a a a a 分别表示图(1)(2)(3)(4)中三角形的个数,那么====4321,15,8,3a a a a _______,如果按照上述规律继续画图,那么+=89a a _____(2)有一列数4321,,,a a a a ……n a ,其中456,346,236,1264321+⨯=+⨯==⨯=+⨯=a a a a ……则第九个数9a =_______,当2001=n a 时,n=_________例6.在一下两个数窜中,1,3,5,7,……1991,1993,1995,1997,1999和1,4.7,10,……1990,1993,1996,1999.同时出现在这两个数串中的数的个数共有_________个(变式练习):观察下列的数, 5,9,13,17,21,25,29,33,……4,7,10,13,16,19,22,25,……则它们中间低15对相同的数是________ 例7.将正整数依以下规律排列:第一行 1第二行 2 3 4 第三行 5 6 7 8 9第四行10 11 12 13 14 15 16 …………若2006在第m 行,而且是在在该行从左向右数的第n 个数,则m+n=________ (变式练习)将正偶数按下表排列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第五列第一行 2 4 6 8 第二行 16 14 12 10 …… 第三行 18 20 22 24 …… 28 26根据以上排列规律,则2000应在( )行( )列。

探索规律的知识点总结

探索规律的知识点总结

探索规律的知识点总结一、规律的定义规律是指在某种情况下,出现一定的模式或者规则性的现象。

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和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在数学和科学中,规律指的是一种可验证的模式或者规则性,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或者逻辑推理来验证。

二、规律的种类1. 数学规律在数学领域,规律包括各种数列、函数和关系等数学结构,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等。

数学规律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们通常由一组数学公式或者规则来描述。

2. 物理规律在物理学中,规律指的是物体运动、能量转化和相互作用的模式和规则性。

例如牛顿的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这些规律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3. 化学规律在化学领域,规律包括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反应速率等化学现象的规律。

这些规律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4. 生物规律在生物学领域,规律涉及生物细胞、生物进化、生物遗传等生物现象的规律。

这些规律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演化。

5. 社会规律在社会科学领域,规律涉及人类行为、社会发展、政治经济等社会现象的规律。

这些规律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的模式。

三、规律的应用1. 预测和控制通过发现和理解规律,人们可以根据规律来预测未来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措施。

例如,根据物理规律可以预测太阳的运动和月相变化,根据化学规律可以预测化学反应的产物,从而实现对自然和社会的控制和管理。

2. 发明和创新发现和利用规律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发现物理规律,人们可以发明电动机、蒸汽机、航空器等现代科技产品;通过发现化学规律,人们可以发明合成材料、新药物等;通过发现生物规律,人们可以改良农业技术、开发生物工程领域。

3. 解释和理解规律帮助我们理解事物发生的原因和更深层次的联系,从而提高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

四、相关概念1. 统计规律统计规律是指大量数据中存在的一定模式或者规律性。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探索规律》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探索规律》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探索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和掌握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

2.难点: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2.学具:图形卡片、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张有趣的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二)探究新知1.老师出示第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1)学生观察图形,发现规律。

2.老师出示第二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1)学生观察图形,发现规律。

3.老师出示第三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1)学生观察图形,发现规律。

4.老师出示第四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1)学生观察图形,发现规律。

(三)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1)在下面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图形,使图形排列规律一致。

(2)根据规律,画出一组图形。

2.老师选取几名学生展示作品,并给予评价。

(四)拓展延伸1.老师出示一道拓展题:用10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拼法?2.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发现规律,记录下来。

2.家长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规律,使学生掌握了图形排列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培养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进行简单的推理和预测。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自主发现规律,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规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9篇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教学目的: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2、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

3、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每名学生自带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在黑板上写出“12345679”让学生读,读后你发现了什么?2、介绍缺8数“12345679 ”,这个数非常神奇,现在很多人都在探究它。

你们想不想来探究它?3、先告诉老师在‘1——9’这九个数字中你最喜欢哪个数,老师将用算式算出一串你喜欢的数送给你,高兴吗?12345679 *()4、揭示课题很神奇吧,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探索,你会发现数学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现象。

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板书课题)5、提出学习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二、自主探索1、出示例10 1÷11 2÷11 3÷11 4÷11 5÷11(1)学生独立操作。

(用计数器计算)(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充分让学生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1÷11=0.0909…2÷11=0.1818…3÷11=0.2727…4÷11=0.3636…5÷11=0.4545…(3)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汇报结果,充分让学生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来写的商?⑷再用计算器验证。

5、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1、数字宝塔P29“做一做”补充:333333.3 * 666666.7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补充题学生的计数器数位不够,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正确结果)2、寻找奥秘P31第7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3题,直接写出后3题的得数。

六年级【小升初】小学数学专题课程《探索规律》(含答案)

六年级【小升初】小学数学专题课程《探索规律》(含答案)

11.探索规律知识要点梳理探索规律一般分为重复的规律(周期问题)和变换的规律,其中变换的规律又分为数字排列律,计算式规律,图形排列规律,图形变换规律。

数字排列规律:数列填空,要在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和、差、积、商中发现共同点,寻找规律。

数组填空,一般先看到每组第一个数与组数的关系,再分别看每组中后几个数与本组中的第一个数的关系。

数阵或数表填空,要分析数的横行或竖列中各数的关系,找出规律。

图形的变化规律:先确定有儿种图形,然后观察每种图形在不同组的位置变化,最后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

颜色交替规律:通过发现两组颜色的变化来找出规律。

间隔排列物体个数之问的变化规律:两种物体间隔着排成一行,排在两端的物体个数比中间多1个。

或者说排在中问的物体个数比两端的少1个。

解决周期问题主要是找到循环重复的部分,用有余除法进行解答,而探索变换的规律时要注意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要多加练习不同的题型。

考点精讲分析典例精讲考点1 数字排列规律【例1】找规律填空。

(1)1,5,9,13,17,( ),()……(2)10,11,13,16,( ),25……(3)1,3,7,15,31,( )……(4)1,1,2,3,5,8,( ),()……(5)4,9,16,25,( ),()……【精析】本题先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差,发现规律,(1)的差都相等是4,(2)的差是1 ,2,3,4……的有序自然数,(3)的差是2,4,8,16……的倍数关系数列,(4)的差是0,1,1,2,3又重复本来的数列,再总结下可以发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5)的差是5,7,9...…奇数列,再总结下发现每个数是自然数的平方。

然后根据规律填空即可。

【答案】(1)1,5,9,13,17,( 21),(25)……(2)10,11,13,16,(20),25……(3)1,3,7,15,31,(63)……(4)1,1,2,3,5,8,(13),(21)……(5)4,9,16,25,(36),(49)……【归纳总结】此类题是数列找规律题目,解决时可以先观察数字之间的联系,如果直接看不出来的话通常可以算出数列相邻两个数字的差,然后再观察差的规律,根据规律推出差,进行加法计算,算出空的数字,此题中的(I)是小学比较重要的等差数列,(2)和(3)可以称为二阶数列(相邻两数差构成基本数列),(4)是著名的兔子数列(也叫斐波那切数列),(5)是平方数列,总结这些数列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答数列找规律的题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与反思第【1】篇〗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

二、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三、教学难点探索发现规律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1.小组合作,使用计算器。

现在老师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请大家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给每组不同的数字)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每组请两个同学来汇报她们的最终计算结果。

看了以上的结果,大家有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后明确最后答案都是6174。

同学们最终的答案都是一样的,真的是很神奇,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二)小组交流,探索规律1.探索规律出示例题:1÷11 2÷11 3÷1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指名汇报结果。

1÷11=0.0909……2÷11=0.1818……3÷11=0.2727……观察计算出来的结果,分组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汇报结果: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2.尝试应用规律你能不用计算,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后几题的商吗?学生尝试写出后几题的商。

指名汇报计算结果。

4÷11=0.3636……5÷11=0.4545……6÷11=0.5454……7÷11=0.6363……8÷11=0.7272……9÷11=0.8181……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出这几道题的商呢?使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七年级数学上册《规律的探索》

七年级数学上册《规律的探索》

培养逻辑思维
探索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 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他们能 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发现新知识
通过探索规律,学生可以发现 新的数学概念和定理,进一步
丰富数学知识体系。
解决实际问题
探索规律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如预测未来趋势、优化
资源配置等。
提高创新能力
探索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 新思维和创造力,为未来的科 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生物学实验
01
在生物学实验中,科学家经常使用周期性实验来研究生物的生
长和繁殖规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繁殖周期等。
物理学实验
02
在物理学中,很多物理量都有一定的规律变化,如温度、压力、
电流等,科学家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些规律。
环境监测
03
环境监测中需要定期采集数据,如空气质量、水质等,通过这
02
数的规律探索
数的排列规律
总结词
数的排列规律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数字,形成特定的模 式或序列。
详细描述
在数的排列规律中,我们通常关注数字的顺序,以及它们如 何按照特定的模式或序列进行排列。例如,1、2、3、4、5 是一个递增的排列规律,而3、2、1则是一个递减的排列规 律。
数的增减规律
总结词
函数关系式
用函数关系式来表示规律,如 $f(x) = x^2$ 表示二次函数的规律。
方程式
方程式也可以用来表示规律,如 $x^2 - y^2 = (x + y)(x - y)$ 表 示差平方的规律。
用表格表示规律
01
表格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和规律 ,通过表格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数 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探索规律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探索规律

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探索规律》,具体内容包括:数的规律、图形的规律、生活中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图形规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的规律、图形的规律。

难点:发现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2. 探索数的规律(2)讲解例题,加深学生对数的规律的理解。

3. 探索图形的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找出规律。

(2)讲解例题,分析图形规律,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1)随堂练习:数列和图形的规律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2)拓展延伸:生活中的规律。

六、板书设计1. 数的规律2. 图形的规律3. 生活中的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列题目:找出数列规律,并求解。

(2)图形题目:找出图形规律,并求解。

2. 答案:见课后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的规律和图形规律掌握程度,以及对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2)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规律的存在和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数的规律和图形规律的探索4. 课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应放在数的规律和图形规律的探索上,因为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规律的本质和应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规律
【精练】观察下列各式:1×3=12+2×1;2×4=22+2×2;3×5=32+2×3;……
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自然数年n(n≥1)表示出来:.(陕西省中考题)分析与解答观察比较以上各等式知,等式左端是两个因数的乘积,前一个因数依次是1、2、3、……,后一个因数依次是3、4、5、……,它们都是连续的,且后一个因数比前一个因数均大2;等式右端是两项的和,前一个加数依次为12、22、32、……,后一个加数依次是连续自然数的2倍,因而猜想到的规律用自然n(n≥1)表示为n(n+2)=n2+2n.【知识点大串联】
探索规律的问题是近几年数学中考的一个“热门”题型.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观察、分析若干特殊情形,归纳总结出一般性结论,然后验证其结论的正确性.下面对此类问题分类型进行分析。

一、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例1 (南京市中考题)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图所示,可得到一条折痕(图中虚线).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三次后,可以得到七条折痕,那么对折四次可以得到____条折痕,如果对折n次,可以得到____条折痕.
简析第一次对折成两层纸,折痕为1条;第二次对折成22层,折痕为1+2=22-1=3(条);第三次对折成23层纸,折痕为1+2+22=23-1=7(条).故可归纳出一般性结论.
解:2n-1或1+2+22+23+…+2n-1.
例2 (2002济南市中考题)如图2,⊙O表示一圆形纸板,根据要求,需通过多次剪裁,把它剪成若干个扇形面.操作过程如下:第1次剪裁,将圆形纸板等分成4个扇形;第2次剪裁,将上次得到的扇形面中的一个再等分成4个扇形;以后按第2次剪裁的作法进行下去.(1)请你在⊙O中,用尺规作出第2次剪裁后得到的7个扇形(保留痕迹,不写作法);(2)请你通过操作和猜想,将第3、第4和第n次剪裁后所得的扇形的总个数(s)填入下表
(3)请你推断,能不能按上述操作过程,将原来的圆形纸板剪裁成33个扇形?为什么?
简析通过观察、操作及分析数据特征,不难发现第1次剪裁的扇形个数是4=3×1+1,以后每一次剪裁都比上一次多3个扇形,以至第n次剪裁得到的扇形个数为(3n+1)个.
解 (1)略;(2)10,13,3n+1;(3)∵s=33,由(2)得3n+1=33,n=10.∵n不是自然数,∴不能将原来的扇形纸片剪成33个扇形.
二、类比推理,探索规律
例3 如图1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结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2;再分别连结图2中间小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3,按此方法继续下去,请你根据每个图中三角形个数的规律,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表填写完整
(2)在第n个图形中有____个三角形(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图3-1是一个三角形,在此基础上,以后每连结一次中间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就多出4个三角形,因此到第n个图形共有三角形个数为1+(n-1)×4=4n-3,故应填写
(1)13,17;(2)4n-3.
例4 (徐州市中考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的坐标为(1,0),将点P0绕着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得到点P1,延长OP1到点P2,使OP2=2OP1;再将点P2绕着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得到点P3,延长OP3到P4,使OP4=2OP3;如此继续下去,求(1)点P2的坐标;
(2)点P2003的坐标.
解 (1)设P2的坐标为(x,y),作P2M⊥x轴,垂足为M(如图4).∵OP2=2OP1=2OP0=2×1=2,∠P2OM=30°,∴y=MP2=2sin30°=.∴P2的坐标为(,1).
(2)按照如此的变化规律,点P23、P24又回到x轴的正半轴上.∵2003=24×83+11,∴点P2003落在x轴的负半轴上,∵OP3=OP2=2,OP5=OP4=22,OP7=OP6=23,…
∴OP2003=OP2002=21001.
∴点P2003的坐标为(-21001,0).
三、阅读理解,探索规律
例5 152=225=100×1(1+1)+25,252=625=100×2(2+1)+25,
352=1225=100×3(3+1)+25,452=2025=100×4(4+1)+25,
……,
752=5625=____,852=7225=____.
(1)找出规律,把上面横线填完整;
(2)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上面的规律吗?
(3)请计算20052的值.
简析通过阅读几个已知的式子,可从中发现100、1、25是每个式子中共有的,再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等号前面的十位数字与括号前面的因数相同,于是规律找到了,结果随之可求.
(1)752=5625=100×7(7+1)+25,
852=7225=100×8(8+1)+25;
(2)(10n+5)2=100×n(n+1)+25(n为正整数);
(3)20052=(10×20+5)2=100×200(200+1)+25=4020025.
四、先退后进,探索规律
例6 如图5所示,连结直线m外一点P和直线m上n个点的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当一个问题涉及相当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时,可以从问题的简单情形或特殊情形入手,以退为进,从中发现一般规律或作出某种猜想.
解先退后进,在直线m上分别取2、3、4、5个点寻求其中规律.
1=1(取2个点);3=1+2(取3个点);
6=1+2+3(取4个点);
10=1+2+3+4(取5个点).
从而发现三角形的总数恰好是若干连续正整数的和,最后一个正整数为所取点的个数减去1.因此
S n=1+2+3+4+…+(n-1)
=[1+(n-1)](n-1)=n(n-1)(个).
五、认真观察,探索规律
例7 观察下列数表:
1 2 3 4 (1)
2 3 4 5 (2)
3 4 5 6 (3)
4 5 6 7 (4)
┇┇┇┇
第第第第
1 2 3 4
列列列列
根据数表所反映的规律,猜想第6行与第6列交叉点上的数应为.第n
行(n为正整数)与第n列交叉点上的数应为.(2005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题)分析与解答本例属于数字规律的探索问题.经观察,本数表是一个n×n型表,每一行的第1个数字就是该行的序数,后面的第2、3、……、n个数为自然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第n行与第n列的交叉点上的数就是第n行的第n个数.据此,第6行与第6列的交叉点上的数就是第6行的第6个数,即6+5=11.第n行的第n个数为n+(n-1)=2n-1.
例8用同样大小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摆设如图2-2-1所示的正方形图案.
则第n个图案需要用白色棋子枚.(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
(2005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题)
分析与解答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探索规律,是近几年较流行的一种探索规律型问题.解决这尖问题首先要从简单图形入手,抓住随着“编号”或“序号”增加时,后一个图形与前一个图形相比,在数量上增加(或倍数)情况的变化,找出数量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很显然,第1个正方形图案有棋子共32=9枚,其中黑色棋子有12=1枚,白色棋子有(32-12)枚;第2个正方形图案有棋子共42=16枚,其中黑色棋子有22=4枚,白色棋子有(42-22)枚;…
由此可猜出想第n个图案的白色棋子数为(n+2)2-n2=4(n+1).
中考题中的探索规律型试题体现了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即特殊----一般----特殊.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的能力,并敢于科学、大胆地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