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小车的运动word教案3
小学科学《小车的运动》教案
小学科学《小车的运动》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小车运动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激发学生对小车运动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小车运动现象。
讨论小车运动的原因和条件。
1.3 教学活动展示各种小车运动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小车运动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小车运动的原因和条件。
第二章:小车运动的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科学原理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小车运动的原理,包括动力、摩擦力、重力等因素。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小车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情况。
2.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小车运动的原理,讲解相关科学知识。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小车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情况,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科学原理。
第三章:小车运动的设计与制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辆小车。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小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稳定性、速度等。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辆小车。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制作一辆小车,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第四章:小车运动的比赛与评价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小车比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
引导学生进行小车比赛,并对比赛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4.3 教学活动展示小车比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比赛的要求。
组织学生进行小车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遵守比赛规则。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小车运动的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5.2 教学内容给出小车运动的拓展学习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3 教学活动分享小车运动的拓展学习资源或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章:探究小车运动的能量转换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车运动中的能量转换现象,培养学生的能量观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小车的运动》教案
提出问题:怎么做能使这些物体运动起来?
活动二、探究活动
你们玩过电动小车吗?
玩电动小车时你们有什么体会?
看来同学们对玩电动小车有很深的体会。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辆不用电池的小车。
你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小车运动起来呢?
(实验、小组交流、汇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用推力和拉力还能使哪些物体运动起来.(举例说明)
在拉小车过桥时你们发现了什么?
(交流、汇报)
小结:推力和拉力也有方向
3、教学小车的运动与推力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想一想在我的周围哪些物体的运动运用了推力和拉力?(举例)
拔河比赛是怎样进行的?
老师带来了一根绳子,找两几个同学到前面来做一下这个游戏。
比赛完后问一下,你们拔河时是怎么用力的?
问一下胜利的同学你为什么能胜利?
课时教案
三年级科学
授课人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
小车的运动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能够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2、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意识。
用手推小车使小车运动用绳子,栓在小车的前面拉小车也能使小车运动
开关门窗,推拉桌椅,推自行车,拉电灯开关,推拉抽屉等…
用了“力”
让小车直冲过去
在推小车钻“山洞”时方向稍微偏了就钻பைடு நூலகம்过去
上坡时一定要用力向上拉小车向下滑的时候就不用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小车的运动》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小车的运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4、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1、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小车、用来搭斜坡的木板、尺子、木块(每组一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喜欢玩赛车,特别是男同学,能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吗?能不能从玩当中学到点科学知识?(目的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东西入手,让学生在回忆玩的过程中,复习体会上节课的研究内容。
)2、师: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小车,不过要换一种玩的方法,玩出科学来,好不好?二、提出研究课题,并针对课题进行假设1、师做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并测量冲出去的距离的演示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2、师生共同商量实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分组实验,测出小车冲出去的距离,并记下来。
4、汇报交流,发现问题:各组小车冲出去的距离不一样。
5、师引导学生猜测距离为什么不一样,根据学生的猜测,师板书:(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的距离与什么有关?斜坡的高度、小车的重量、斜坡的长度、斜坡的光滑程度、……)三、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有选择的实验验证1、师生商量选择其中的一个假设进行验证。
(学生根据预习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会认为首先研究斜坡的高度为好。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做好这个实验。
(学生对“控制变量”比较难掌握,需要老师“扶”着走。
)(1)、设计几种斜坡的高度,如何设计?(可以根据分发材料的提示,分为低、中、高三个高度。
)(2)、确定实验的次数和最终实验结果。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根据书上表格的提示,确定为3—5次;最终实验结果,由小组自己确定。
青岛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青岛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三下科学学案1.小车的运动主编人高辉学校【学习目标】1、晓得推和扎可以并使恒定的物体运动出来,推和扎都会产生力,升力和拉力都存有大小和方向。
2、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3、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
【自学轻、难点】探究力的大小可以影响小车的运动。
【课前准备工作】1、玩具小车、木板、线绳、米尺、秒表、螺丝帽(大小一样)。
2、观察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过程】探究1.使恒定的小车动起来。
我的玩法:用手推或拉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我的辨认出:推和扎都会产生,和都会并使物体运动出来。
探究2.小车过桥。
我的玩法:。
我的发现:推力和拉力有和。
探究3.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我的悖论:。
我的方案:可以参考课本第3页的图。
第一步:用1个螺丝帽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所使用的时间。
第二步:用3个螺丝帽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所使用的时间。
第三步:用5个螺丝帽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所使用的时间。
我的记录:螺丝帽的拉力第一次小车运动的时间(秒)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时间审查人班级彭向阳时间姓名等级小组1个螺丝帽3个螺丝帽5个螺丝帽我的辨认出: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有关。
越大,小车运动得就越快。
实验时,维持维持不变的条件就是、,须要发生改变的条件就是,这样的实验叫作。
【课堂合格】1、画龙点睛(1)推和拉都会产生,和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
(2)推力和拉力也有和。
(3)通过实验辨认出: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有关。
拉力越,大车运动得就越快。
(4)通过实验晓得: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发推或。
加一桶水时,可以深感良序的拉力,推小车时升力是往的,由此我辨认出升力和拉力都存有。
2、当好法官(1)不同的小车从同一座桥上往下滑,滑出去的距离是一样的。
()(2)做实验时,需要多做几次,得出的数据才更科学。
()(3)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而且方向和大小都是一样的。
小车的运动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小车的运动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常见的力小车的运动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游戏里的科学》单元的第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小车的运动》以学生常见的小车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程序,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是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接触了一个学期的科学探究后,对于科学探究有了一点认识,但因为是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玩具小车入手,所以学生面对“如何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的质疑时能够较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
同时,也应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特别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容易把注意力转移的玩的过程中而忽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容易分工不清或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
这些都需要老师的引导与培养。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的意识,形成科学要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活动前,指导学生对有目的的准备好玩具小车、木块、线绳等器材,同时为学生分好实验小组,并引导学生给自己的小组起个名字然后进行讨论选出组长,再讨论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清楚在小组中自己的职责。
【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小车的运动》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小车的运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4、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1、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小车、用来搭斜坡的木板、尺子、木块(每组一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喜欢玩赛车,特别是男同学,能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吗?能不能从玩当中学到点科学知识?(目的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东西入手,让学生在回忆玩的过程中,复习体会上节课的研究内容。
)2、师: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小车,不过要换一种玩的方法,玩出科学来,好不好?二、提出研究课题,并针对课题进行假设1、师做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并测量冲出去的距离的演示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2、师生共同商量实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分组实验,测出小车冲出去的距离,并记下来。
4、汇报交流,发现问题:各组小车冲出去的距离不一样。
5、师引导学生猜测距离为什么不一样,根据学生的猜测,师板书:(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的距离与什么有关?斜坡的高度、小车的重量、斜坡的长度、斜坡的光滑程度、……)三、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有选择的实验验证1、师生商量选择其中的一个假设进行验证。
(学生根据预习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会认为首先研究斜坡的高度为好。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做好这个实验。
(学生对“控制变量”比较难掌握,需要老师“扶”着走。
)(1)、设计几种斜坡的高度,如何设计?(可以根据分发材料的提示,分为低、中、高三个高度。
)(2)、确定实验的次数和最终实验结果。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根据书上表格的提示,确定为3—5次;最终实验结果,由小组自己确定。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小车的运动 青岛版(六年制)
1.玩具小车(各种样式)、木块、线绳、米尺、秒表、钩码、垫圈等物品。
2.实验记录单、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小玩具车,提出问题:你有哪些方法能使这一辆没有任何动力装置的小车在桌面上运动起来?
2.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小车的运动)
(二)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1.推力和拉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和拉力?
学生汇报交流。
2.如果没有推力和拉力、生活将是什么样子?
学生汇报交流。
(三)小组合作,初步解决问题
你有哪些办法让小车跑得又快又远。
三、课堂小结,拓展创新
1.请学生说说本课的收获。
2.课下探究:小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自己向下跑?
2.猜想假设。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到的这些方法都有可能会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小车的运动与推力和拉力的大小的关系。
(3)设计实验
谈话:怎样证明推力或拉力大,小车就可以跑得快一些呢?(实验)你打算怎样做实验?实验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在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做实验时各小组内要有明确分工,人人参与,合作完成。
1、小车的运动
编委
审稿
使用人
使用时间
教材简析:
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2019版青岛小学科学三下《1小车的运动》教案 (1)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小车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三、教学难点: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数据。
四、教学准备:1.玩具小车(各种样式)、木块、线绳、米尺、秒表、钩码、垫圈等物品。
2.实验记录单、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试一试:你有哪些方法能使一辆没有任何动力装置的小车在桌面上运动起来?2.学生汇报:(教师简要板书:推.拉)3.师生共同研讨:为什么推或拉小车,它就会运动起来呢?(引导学生说出推或拉是对小车用了力。
板书:力)4.教师小结:也就是说,推或拉可以产生力。
利用推力或拉力可以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小车的运动与什么因素有关1.认识力是有大小的。
(1)提出问题小车在受到推力或拉力时会运动起来,怎样才能让小车动的更快一些呢?(2)作出猜想(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全班汇报)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到的这些方法都有可能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推力或拉力大时,小车是不是可以跑得更快一些。
(3)设计实验谈话:怎样证明推力或拉力大,小车就可以跑得快一些呢?(实验)你打算怎样做实验?实验需要那些实验材料?实验时要注意些么?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在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做实验时各小组内要有明确分工,人人参与,合作完成。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车的运动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小车的运动字号:T|T《小车的运动》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是学生对小车在平面上运动展开的具体探究活动。
教学中以学生喜爱的小车为话题,按照“激发兴趣——假设分析——实验验证——归纳概括――拓展提升”的认知程序。
对小车的运动过程产生问题:“怎样使小车运动起来?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围绕这些问题。
提出各种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说教法小车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许多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早就玩过小车。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提问“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小车运动吗?”拉开活动的序幕,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兴趣,从而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明确探究的目标。
针对实验现象,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多种猜测,可能有的假设是正确的,有的假设是错误的,尊重学生的猜测。
引导学生分组探究任务,这样既保证了每组都有自己的实验设计,而且每个假设都有小组来进行探究。
通过交流、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探究与拉力的大小有关时,只能改变拉力的大小。
而不能改变其它任何因素,研究其它因素与小车运动快慢的问题时,依此类推。
此时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设计科学的实验。
本实验的难点有:确定起点和终点、控制变量、重复验证、分工合作。
将科学探究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验中形成科学的实验能力。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并让自己成为组内的一员,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
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之后,让学生交流汇报是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代表所在小组进行汇报。
在交流中就自己小组的研究过程、结论等进行相关的阐述,提高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和表达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尊重实验中的有关数据。
三、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学生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利用器材做拉力大小与影响小车快慢的探究实验;2.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探究的意义,会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1.小车的运动
《小车的运动》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本课以小车为话题,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对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积极寻找证据,解释假设;能利用器材作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2、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探究的意义,会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重点难点:重点: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难点: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教学准备:小车、带钩的绳线、钩码(每小组10个)。
教学过程:(一)激境导入1)组织游戏老师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甲蹲在地板上,分别找几个同学想办法让他离开原来的位置。
师生交流游戏规则。
(2)交流反思:谈话:你在游戏总发现了什么?学生:使劲地推他拉他都能使他离开。
谈话:推和拉都使劲儿说明我们用了力,离开原来的位置我们也可以说它运动起来。
其实在平时我们玩的玩具里也有这种现象,如我们玩的小车。
师:小车大家都玩过吧?如何让小车自己运动起来呢?学生回答汇报,这节课我们通过小车的运动来深入探究小车的运动(板书课题)1、(出示小车)同学们平时是怎样玩小车的?学生讨论后举手汇报。
2、那么推或拉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吗?这节课我们通过小车的运动来深入探究。
板书课题:小车的运动(二)在游戏中探究1、师: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带来了一辆小车,想玩吗?学生积极回答:想玩。
请组长领小车,各组想办法玩小车。
(各小组开始尽情地玩:钻山洞、过桥等游戏)2、交流汇报各组的不同玩法。
进一步引导:你发现了什么?3、汇报总结:推或拉能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来。
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4、师:生活中那些的地方还用到了推力或拉力?5、学生回顾生活中的开门、关门、开灯、拉车、推车等现象。
青岛小学科学三下《1小车的运动》word教案 (1)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小车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三、教学难点: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数据。
四、教学准备:1.玩具小车(各种样式)、木块、线绳、米尺、秒表、钩码、垫圈等物品。
2.实验记录单、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试一试:你有哪些方法能使一辆没有任何动力装置的小车在桌面上运动起来?2.学生汇报:(教师简要板书:推.拉)3.师生共同研讨:为什么推或拉小车,它就会运动起来呢?(引导学生说出推或拉是对小车用了力。
板书:力)4.教师小结:也就是说,推或拉可以产生力。
利用推力或拉力可以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小车的运动与什么因素有关1.认识力是有大小的。
(1)提出问题小车在受到推力或拉力时会运动起来,怎样才能让小车动的更快一些呢?(2)作出猜想(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全班汇报)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到的这些方法都有可能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推力或拉力大时,小车是不是可以跑得更快一些。
(3)设计实验谈话:怎样证明推力或拉力大,小车就可以跑得快一些呢?(实验)你打算怎样做实验?实验需要那些实验材料?实验时要注意些么?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在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做实验时各小组内要有明确分工,人人参与,合作完成。
【青岛版】2019小学科学三下《1小车的运动》教案 (4)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常见的力小车的运动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游戏里的科学》单元的第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小车的运动》以学生常见的小车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程序,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是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接触了一个学期的科学探究后,对于科学探究有了一点认识,但因为是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玩具小车入手,所以学生面对“如何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的质疑时能够较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
同时,也应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特别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容易把注意力转移的玩的过程中而忽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容易分工不清或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
这些都需要老师的引导与培养。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的意识,形成科学要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活动前,指导学生对有目的的准备好玩具小车、木块、线绳等器材,同时为学生分好实验小组,并引导学生给自己的小组起个名字然后进行讨论选出组长,再讨论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清楚在小组中自己的职责。
(二)具体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推力和拉力师:老师这有一辆遥控小汽车,想玩吗?可我没有遥控器,你有什么办法让小车动起来?(学生思考交流汇报,教师板书学生方法)师:这些方法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你们小组操作一下这些方法然后讨论一下?(学生小组操作,然后讨论交流)[通过学生熟悉的玩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经验解决问题。
青岛小学科学三下《1小车的运动》word教案 (6)
小车的运动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运动的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4.能够测量小车通过给定距离所需的时间;5.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1.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2.知道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3.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1.小车、各种木板(有长短不一的,有表面光滑程度不一的,有相同的)、尺子(或皮卷尺)、垫木块等。
2.小车、尺子、垫圈若干、计时器。
教学活动:一、复习导入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学生自由说)2.教师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让学生观察,问: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教师引导:车轮和车厢的运动是什么方式?)二、观察并提出假设1.师做小车从斜坡滚动实验,让学生观察。
2.师质疑: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学生作假设,教师适当板书:(1)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冲出去越远;(2)与斜坡长短有关,斜坡越长,冲出去越远;(3)与坡面有关,坡面越光滑,冲出去越远;(4)与车子重量有关,车子越重,冲出去越远;(5)与车型有关……(6)与轮胎有关………… …… ……(注意:此处让学生自行假设,学生假设的内容可能会很多,教师要注意选择所作的假设,要尽量适合所准备的材料能够操作验证)三、实验验证假设1.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2.集体交流,教师指导(注意:教师要根据所准备好的材料让学生讨论交流在课堂上可以实验验证的假设,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加以方法上的正确指导,尤其要让学生知道每种实验哪些是要变化的,哪些应该不变?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第37页下图所提供的实验报告记录让学生逐一讨论各种实验时应保持不变和需要改变的条件。
(整理)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小车的运动》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小车的运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4、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1、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小车、用来搭斜坡的木板、尺子、木块(每组一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喜欢玩赛车,特别是男同学,能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吗?能不能从玩当中学到点科学知识?(目的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东西入手,让学生在回忆玩的过程中,复习体会上节课的研究内容。
)2、师: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小车,不过要换一种玩的方法,玩出科学来,好不好?二、提出研究课题,并针对课题进行假设1、师做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并测量冲出去的距离的演示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2、师生共同商量实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分组实验,测出小车冲出去的距离,并记下来。
4、汇报交流,发现问题:各组小车冲出去的距离不一样。
5、师引导学生猜测距离为什么不一样,根据学生的猜测,师板书:(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的距离与什么有关?斜坡的高度、小车的重量、斜坡的长度、斜坡的光滑程度、……)三、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有选择的实验验证1、师生商量选择其中的一个假设进行验证。
(学生根据预习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会认为首先研究斜坡的高度为好。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做好这个实验。
(学生对“控制变量”比较难掌握,需要老师“扶”着走。
)(1)、设计几种斜坡的高度,如何设计?(可以根据分发材料的提示,分为低、中、高三个高度。
)(2)、确定实验的次数和最终实验结果。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根据书上表格的提示,确定为3—5次;最终实验结果,由小组自己确定。
1. 小车的运动-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小车的运动-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解了小车的运动。
通过对摩擦和力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小车在不同的路面上的运动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小车在不同表面上的运动情况。
2.理解小车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3.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判断小车在不同表面的速度变化情况。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玩具小车并让学生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的运动情况,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确认小车的运动教师让学生通过用手推小车的方式,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的速度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小车在光滑的表面上运动时速度更快,而在粗糙的表面上运动时速度会减慢。
3. 探究小车在不同角度上的运动教师将小车倾斜,让学生观察小车在不同角度上的运动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车在倾斜的情况下速度变慢了呢?4. 确认小车运动的力教师让学生试着用力将小车往前推,引导学生发现小车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小车需要更少的力才能前进呢?5. 实验探究小车在不同表面上的速度变化情况教师让学生围绕实验构思、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四个方面,自行设计小车在不同表面上的运动实验,并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小车在光滑的表面上速度更快,而在粗糙的表面上速度会减慢。
6. 总结归纳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总结归纳。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小车在不同表面上的运动情况。
2.让学生理解小车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3.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小车运动的认识。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得出可靠的实验数据。
2.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车的运动特点。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小车在不同路面上的运动特点,掌握小车运动需要力的作用,同时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得出可靠的实验数据并对小车的运动特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
小车的运动
反思一:解放学生手、脑、口,重视实践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靠教师讲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知识和结论,决不是科学教育。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去做”,在“做中学”,掌握研究科学的方法、步骤。
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得出科学结论,完全体现了科学知识在课堂上的再现,解放了学生的头脑、手、口,重视了学生的实践性的培养。
反思二:让学生主动去参与,重视自主性。
本课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认识程序,对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进行研究。
从提出问题到作出假设,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教师在示范、引导下解决第一个实验“研究与坡度有关”之后,让学生运用方法,自主实验,选择另一个变量进行研究,体现了教会学生研究科学的方法,并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反思三:给予学生合作交流思考的机会,重视启发性。
本课给了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和动口的时间,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学生的思考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
本节课在控制变量、作变量观察实验上,学生还是第一次,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示范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
只有方法指导到位,放开手让学生自己研究才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