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撑立”“巍巍然”及“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等重点词句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3.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激发学生热爱生命、敢于同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4、学习对比衬托及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撑立”“巍巍然”及“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等重点词句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难点: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准确认读生字词,画出不明白的词语,查字典尝试理解。
2、搜集描写柳树的诗句及描写边塞环境的诗句。
3、记下不明白的问题。
一、谈话导入柳树美丽多姿,历代文人墨客对它情有独钟。
东晋陶渊明,特意在门前栽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咱们山东淄博的老乡,清朝的蒲松龄,在泉边栽柳,自称“柳泉居士”。
你知道哪些与柳树有关的诗句,会的起来抢答。
二、交流资料。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很棒,善于积累是学习语文非常好的习惯。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它可不想事中描绘得那么柔美缠绵、婀娜多姿。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预设:青海高原的环境怎样?这株柳树有什么特别之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株柳树?……)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三、同学们课下做了预习,老师来检查一下。
1、字词过关:请这一列的同学,一人一个。
齐读2、检查读课文:(开火车分段朗读)。
师: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株柳树有什么独特之处?反馈问题(预设:长得粗壮,生长环境险恶……)正因为如此,所以作者这样评价:(出示中心句)齐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锻铸”等10个词语。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感知柳树的神奇与望而生畏。
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三、[教学难点]透过语言文字来体会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
四、[教学准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走进高原,感受苍凉。
1、读课文:(提示)在你的印象中,青海高原是个怎样的地方?学生交流。
2、展示描写青海高原的一组词语:这是描写青海高原的一组词语,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能够读准确。
要是能够让同学听了你的朗读可以想象到这样的画面就更好了,谁愿意再来试试?“广袤无垠”——无边无际,一片茫茫,读出这样的感觉来!“嶙峋”——看这张图,山石突兀高耸的样子就是青石嶙峋。
“深邃”——词典上解释为幽深。
在这里形容天空,说明什么?高远,没有任何飞鸟,一片死寂。
“凝滞”——“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云团滞留在天空中,一动也不动,死气沉沉的。
“悲壮和苍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身处这样的荒原,了无生气,内心的悲凉油然而生。
3、读了这些词语后,你能任选其中一两个词语来描述你眼中的青海高原吗?(在我眼中,青海高原是个怎样的地方,那里只有……)4、小结5、可就在这样的青海高原上,却有着这样一方壮观的独立的风景,那就是“一株柳”。
(板书:一株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一起读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
(二)、走近柳树,感受神奇。
1、同学们,想亲眼目睹这株柳树吗?请你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5小节,边读边想象: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最好能用上自己的词语。
2、学生读课文,交流。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地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
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
全文共9个自然段,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战线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贺知章的《咏柳》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教师示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三.学习写字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3)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容易写错的字词
我来写一写:
●难以识记的字词
我来记一记:
●难以理解的词语
词语:我的理解:
词语:我的理解:
词语:我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我做主
1.标一标:标出课文的序号
2.读一读:至少读课文三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想一想: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三、品读感悟我先行
1.查一查:关于青藏高原的资料
教学
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比较等方式,感受青海高原这株柳艰难的生活道路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体会柳树的伟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抗争精神。
课前
准备
小黑板、挂图
先学提纲:
一、生字新词我自学
1.划一划: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2.查一查:查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3.写一写:记下你最得意的学习成果
●容易读错的字词
字词与读音:
教后反思:
4.指名朗读。
5.青海高原古时候就是边塞战场,诗人们用凝练的语言将青海高原的荒凉写于诗中,你知道哪些边塞诗?交流
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课内作业:当堂反馈第一课时
课外作业: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广袤无垠 锻铸萌发 抱怨青石嶙峋 苍郁虐杀 畏怯铁锭 摧毁 韧劲凝滞 巍巍然 起死回生 艰苦卓绝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2022-12-15《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精选14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停歇可稳定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深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重难点:重点:大量的文本语言实践(读、思、议、悟)来领会作者文字中的思想火焰。
难点:能基本读懂“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在全文的蕴涵之义。
教具准备:制作教学内容呈现课件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初读课文,初步领悟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的非凡生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
1、【板书:柳】同学们,看到这个字,想到写柳的古诗了吗?【可带学生回忆贺知章的《咏柳》】2、补充:白居易还有一首《杨柳枝》也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得细致入微。
【出示,师念:依依袅袅复青春,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3、师: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很喜欢柳树。
很多文豪以柳入诗,写下了不知多少美妙动人的诗篇。
在色彩缤纷的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柳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柔中带刚,刚柔并济,有着一种独特的美。
常使得有情调的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4、【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相机介绍:青海高原位于世界屋脊东部,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高原上常年是冻土。
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几度,……】了解了青海高原的环境,再读读这个题目,你有了怎样的疑问或想法呢?5、过渡啊: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初读课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15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15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初步感受青海高原这株柳的强大生命力。
3、理清__的脉络,知道课文围绕“青海高原一株柳”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通过课堂语言实践,逐步培养语言领悟的深刻性和正确性。
教学重点:通过大量的文本语言实践(读、思、议、悟)来领会作者文字中的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柳树在青海高原上生长的神奇及作者对柳树顽强生命力的赞叹。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力量,一种了不起的力量。
(出示课件:小草顶开巨石、悬崖边上的树)课件旁白:柔弱的小草,为了生长竟能顶开身上的石块。
光秃秃的悬崖峭壁上竟长出了繁茂的大松树。
同学们那顽强的小草和松树是多么的了不起呀,今天咱们所要学习的课文里也同样有着这样一株不同平常的柳树,大家想熟悉它吗?请翻开课文,(15、青海高原一株柳)(版书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去熟悉青海高原上那株了不起的柳树吧。
(1)1、提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留意课文比较长,词语丰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2、读书莫放“拦路虎”,我们一起来解决阅读中的障碍(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谁来?)(1)出示词串:广袤无垠寸草不生青石嶙峋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粗实坚硬苍郁深沉艰苦卓绝起死回生顽强毅力韧劲(2)读词语点名读齐读(5)(3)这些词语中,你读懂了哪些,除了这些之外课文里里还有哪些不懂的请提出来。
(认真预习,是学好课文的一个要害)(6)(4)默读:思考一下这一组组的词语分别描写柳树的什么?第一、二组写了这株柳树的生长环境。
第三组写了这株柳树的外形。
第四组写的是这株柳树的精神。
(5)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段落分别描写了这些内容?生长环境(3-4)外形独特(5)精神顽强(6-9)(10)b、教学第一、二自然段。
(1)那么同学们,第一、二自然段写的又是什么呢?(作者看见柳树的感受)作者感受到了什么呢?从学生回答引入“平常”与“神奇”并相机版书,同学们有的说这株柳是极其平常的,而有的说这株柳又是神奇的(教师版书),照这么说的话,这株柳树就是一株既平常而又布满了神奇的柳树喽?为什么这么说呢?(引导学生说出)《假如这株柳树长在平原,长在水边那它就是一棵极其平常的柳树,可假如它长在青海高原就显得非常的神奇》。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具有青海特色的地方故事。
通过讲述一株柳树的成长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本次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其寓意。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的形式对故事进行分析和思考。
3.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造,写出自己构思的故事。
教学材料:1.《青海高原一株柳》原文2.阅读理解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3.笔和纸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青海高原的照片和简单介绍青海高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次教学主题。
接着,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柳树的生长视频,让学生对柳树有初步印象。
第二步:阅读故事教师将《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文章分段让学生阅读,同时适当让学生自读。
读完之后,教师简要讲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寓意。
第三步:阅读理解题目教师将准备好的阅读理解题目发给学生,学生独立完成,时间约为15分钟。
提醒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和回答。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答案并在学生完成之后进行答案的讲解。
第四步: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答案,并共同讨论和解决不同意见的问题。
第五步:发挥想象力,创作故事教师要求学生结合《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写一段自己构思的故事。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来帮助学生思考故事的构思。
第六步:展示和分享学生完成自己的故事之后,可以把故事进行汇总,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到两个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
第七步:总结教师对本次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故事的主旨和寓意,并鼓励学生将这些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探索活动,让学生实地观察柳树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可以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青海高原柳树的形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青海高原一株柳》是陈忠实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第一篇课文,本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柳,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
本文共9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开篇点题,写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
第二自然段话锋一转,这是一株令我望而生畏的神奇的柳树。
第三四五自然段,给我们展示了一株巍巍然挺立于高原之上的柳树,以其独特的形象,给荒芜,苍茫的青海高原带来了一方独立的风景,给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与感召。
第六七自然段,通过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演绎了这株柳树如何在高原严寒与雷轰电击中顽强地生存下来的坚贞力量与不屈的生命力,第八九自然段通过与名贯古今的灞河柳树相比较,赞扬了高原之柳没有抱怨与畏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全部身心之力生存下来,在一线希望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
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其一,1.学生已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经过培养,学生能够结合平时的训练,从整体到局部,从粗读到细读,多次对文章品味,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进行精神世界的互通。
这不是一日之功,与任教教师平时长期的培养与熏陶密不可分。
其二.学生已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并能做出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抓住重点,语言文字,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清楚的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其三,.学生已拥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由于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给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留下了灵动、充分的空间,因此学生能够在高质量的对话实践中,思维的深刻性、广泛性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引导学生从感受高原环境出发,把体会高原生活环境的残酷作为学习的基点,组织学生的阅读,利于激发学生读的热情,提高阅读的质量。
体会到这株高原柳的高贵。
作者对这株柳的感情是“无限崇敬”,感受到高原柳值得崇敬。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具准备:录音,投影(小黑板)课前先学: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或文章。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1)贺知章的《咏柳》(2)结合有关资料介绍柳树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处?3、教师示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15、青海高原一株柳一、导入1、在平原,在水边,柳树是很常见的。
无数诗人写过柳,比如贺知章的——《咏柳》。
(齐背诵)2、柳(板书)给人什么感觉?——柔美(细长、弱不禁风、婀娜多姿)3、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柳呢?(杨柳依依、桃红柳绿、婀娜多姿、柳枝婆娑)4、今天,我们来认识一株(板书“一株”)特殊的柳,它长在——青海高原上。
(板书补充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5、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陈忠实。
谁来介绍陈忠实。
(2-3学生回答)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补充,我们来看一遍。
二、检测1、同学们预习得不错(同学们预习得不够充分,还需要加强才行)。
老师再看看词语掌握得怎么样。
打开测写本,听写词语。
三组词串中藏着一个生字:铁铸、锻铸、铸造。
默——铸。
虐杀、肆虐、虐待。
默——虐。
韧劲、坚忍不拔、韧性。
默——韧。
2、出示订正。
提示:“虐”虎字头要舒展,下面的部分开口朝外。
“韧”,韦作偏旁的时候,横折钩稍稍往里收,左右结构要紧凑。
全对的打一颗星,写得既准确又美观的字下面再打一颗星。
三、感知柳树的样子1、打开语文书,自由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神奇、令人望而生畏,“畏”意思是——害怕。
(板书:神奇、望而生畏)是的,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已经告诉我们了,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1、2自然段)齐读。
怎样的柳树会让作者感到神奇,甚至望而生畏呢?想不想知道?——想。
那我们就去看看它的样子。
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到了它的样子——第五自然段。
2、出示第五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
(评价:读得很准确,很流利;或者在预习的时候还需要在家多练习几遍,拿不准的生字多查查字典。
)3、作者陈忠实看到的柳树和我们见到过的柳树一样吗?——不一样。
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你在文中找一找,圈出关键词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4、交流师:找好的举手。
在交流的时候,先读你找到的那句话,然后结合那句话中的关键词说说自己的理解。
(1)高大粗壮生:这株柳树……树阴。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案例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案例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内容和主题。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学习并理解《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对故事中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进行思辨和讨论。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行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青海高原一株柳》故事的课件资料。
2.给学生准备好互动讨论的问题。
3.准备好学生小组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师首先介绍青海高原的植被和气候特点,然后引出故事《青海高原一株柳》。
以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青海高原的照片和植被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青海高原有什么特别的植物吗?”Step 2 导读Step 3 阅读教师放映一段音频,学生跟读整篇故事。
然后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一些问题,如:主人公是谁?他是怎么到青海高原的?青海高原有什么特别的植物?Step 4 分析教师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地点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含义。
学生跟读课文,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并在小组内讨论和归纳。
Step 5 创作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设计一个新的结局,比如:如果故事中的柳树被砍倒了会怎样?学生用自己的创作补充完善故事。
Step 6 展示学生通过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Step 7 反思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动。
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反思并交给教师。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了解了青海高原的特殊植被和环境,并理解了故事《青海高原一株柳》所传达的自然环境保护的意义。
通过讨论和创作活动,学生表达了自己保护环境的意愿,并通过课堂展示互相激励。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教师在故事导读和问题提问环节的时间掌控上还需加强,应适当控制节奏,切中要害。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4_教案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4_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高原柳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3.让学生了解柳树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高原柳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柳树的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引导学生思考柳树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教学准备:1.高原柳的图片和资料。
2.学生小组合作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高原柳的生长情况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新课的主题。
Step 2:学习高原柳的生长环境和特点(10分钟)1.展示高原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的外形特征。
2.引导学生思考柳树的生长环境,对比其他树木的生长环境的差异。
3.介绍高原柳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如适应寒冷干燥的气候、发达的根系等。
Step 3:小组合作观察柳树(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指派一名组长。
2.给每个小组发放观察工具和材料,如放大镜、铅笔等。
3.小组成员合作观察周围的柳树,记录下柳树的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并在观察记录表上进行记录。
Step 4:小组汇报观察结果(15分钟)1.按照小组的顺序,组长将观察结果进行汇报。
2.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可以提问或补充观察结果。
3.教师对观察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柳树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Step 5:讨论与思考(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柳树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如保护水源、固土保持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柳树,减少对柳树生态系统的破坏。
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总结柳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以及柳树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Step 7:课后拓展(10分钟)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关于高原柳的短文,并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更多柳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Step 8:课堂反思(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可问学生喜欢本节课的哪些内容,学到了什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刘昶一、教学目标:1.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不抱怨命运,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礼赞和敬畏。
2.初步品读出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想象和对比,托物言志运用的好处。
二、教学过程:1.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这株柳的生长环境如何?把你读到的相关词语圈画出来。
(1)交流,你读到了哪些词语?(泛红)(2)读着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会想象出一幅幅怎样的画面?(悲壮、苍凉、苍茫……)(3)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些词语。
谁再来?(4)面对如此悲壮而又苍凉的边塞环境,你能想到哪些描写这种边塞风景的诗歌?出示诗歌。
2.(出示第五自然段)谁来读?你看到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1)交流关键词。
(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粗实而坚硬、苍郁、深沉)(2)看着这样一株柳树,作者想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神奇、生命力顽强……)(3)此时,这株神奇的柳树撑立在这苍茫的青海高原上,撑起的仅仅是它那高大的枝干吗?还撑起了什么?感受“撑立”这个词语。
(它撑起的不仅是自己的枝干,还是一片树阴,更是一份面对厄运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可贵精神,一份让我们望而生畏的神奇!)板书:顽强——神奇过渡:同学们,在这样一片苍茫的土地上,随风飘落的柳絮能像家乡灞河的柳絮那样,轻松地生长吗?(不能)那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种子可能会经历着怎样的磨难呢?快速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
3.出示第6、7段。
(1)交流:你觉得它生长在这样的土地上容易吗?从哪感受到的?交流。
(2)在你想象的世界里,这株柳树正在遭受着怎样的摧残?(播放音效,师深情叙述)。
出示:烈日炙烤着大地,厚实的土层渐渐裂出了缝……刺骨的寒风割过人们的脸颊……北风卷着漫天的飞雪呼啸而来……一声惊雷在天空砸响,闪电从天幕劈下来……(3)你看到了它不屈生长的哪幅画面?写出来。
指导交流。
(4)这样的摧残只有一次两次吗?面对这无数次的摧残,它倒下去了吗?(没有)是啊,它不仅没有倒下去,还顽强地成长了起来,并让我感到望而生畏!过渡:同样是柳树,但命运却迥然不同,让我们走近作者家乡的那株柳吧,具体感受一下同为柳树,它们的命运到底有何不同?4.出示第8自然段:(1)品读第8自然段,说说作者怎样写灞河的柳树的?(2)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灞河的柳过渡:面对命运的不公,这颗柳树抱怨了没有?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5.出示第9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仅仅在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的:从这棵柳树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人的影子?6. 师总结:同学们,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也许我们也会像这株柳树那样遇到困难,遭受挫折,学完这篇课文,希望在你的心中能深深的种下这棵柳树,当你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想想这株柳,我想你会知道怎样展现属于自己的精彩!这里,老师有一些话要送给你们(出示)。
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3.探寻文本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在写作方法的探究中,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独运,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训练:课前出示作家陈忠实的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后交流所获取的作家信息。
一、读题导入,感受“一株神奇”。
1.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青海高原一株柳,齐读。
2.请注意这是高原上唯一的一株柳,再读。
3.这是在绝不容许任何一条绿色生命活到一岁的青海高原上生长的高大的一株柳啊,再读。
4.上节课我们在初读课文时关注了一个字“哦”加叹号,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齐读课题!(板书:哦!)二、听写语句,追问“一片绿阴”1.下面首先开启我们的听写之旅,请准备好,老师报两遍。
学生听写“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检查展示学生听写情况,指导写完整,写端正!(落实每节课10分钟的写字教学)2.过渡:课文中那个自然段具体写到了“这片绿阴”?预设:第五自然段三、自主研读,感受“形象描写”1.自主阅读,出示自主发展学习单: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读着这段文字,你看到了怎样的一株柳树?你是从这段话中的那些描写看出来的?2.师巡视了解学情。
3.交流(预设一)旺盛的生命力课件出示:“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A.感受这株柳树之高大指名说说。
(树干、树阴、叶子)师引读:这株柳树,浓密的树叶,树干和树枝,叶子指名说说年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株怎样的柳树!①“两合抱粗”,生生手拉手演示感知柳树的粗壮②“百十余平方米”,一间教室大约有五十平方米,一株柳树的树阴大约有两间教室那么大。
青海高原一株柳备课设计方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备课设计方案引言《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描绘高原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的散文,通过一株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展现了高原环境的严酷和生命的顽强。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篇散文,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备课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和写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高原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激发学生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青海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高原植物的生存状态。
2. 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
3. 写作手法探讨作者如何通过描写、比喻、拟人等手法表达主题。
4. 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对生命顽强和自然伟大的赞美。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文章背景和结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整体认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文章的写作手法和主题进行讨论。
3. 写作练习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情感体验通过音乐、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青海高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调和节奏。
3. 文章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5.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模仿文章的风格,写一篇短文。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发言材料,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
2. 辅助材料青海高原的图片、音乐等。
3. 写作工具笔、纸或其他写作工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
2. 朗读能力通过学生的朗读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
3. 写作水平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估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揭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展示贺知章的《咏柳》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青海高原一株柳》。
3、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强化双基训练
1检查生字读法
2出示词串:
广袤无垠青石嶙峋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
粗实坚硬苍郁深沉巍巍然
艰苦卓绝起死回生顽强毅力韧劲
3读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
三、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思考一下这词串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组写了青海高原的气候、环境。
——恶劣
第二组写了这株柳树的外形。
——独特
第三组写的是这株柳树的精神。
——顽强的毅力与韧劲
2、找找课文中哪些段落分别描写了这些内容?
环境恶劣(3-4)外形独特(5)精神顽强(6-9)
3、指名分小节朗读
谁带我们进入荒芜、苍茫的青海高原?(读3-4)
谁给我们描述这独特的高原之柳?(读第5小节)
谁让我们感悟这高原之柳的生命伟力?(读6-9小节)
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读1-2小节)
四、初见柳树,走进青海高原。
1、咱们来看看这株柳树是什么样的?(出示:第五节)
2、谁来读?(指名读)
3、就是这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但在作者的心目中,(引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因为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那就让咱们走进青海高原吧!请同学们默读第3、4自然段,细细地读,将文字读成画面。
4、你眼前的青海高原是什么样的?给你什么感觉?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出示: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青海高原古时候就是边塞战场,诗人们经常将青海高原的荒凉写于诗中。
羌笛的哀婉,长云的凝重,无不让青海高原笼罩在苍凉的氛围中,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
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
你看见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从哪里读出来的?
在这异常苍茫的青海高原,作者却惊见了一株柳树。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株柳树。
出示:第五节
你们再读读,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感觉?
难怪作者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惊讶,(引读------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5、小练笔: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想写什么?“哦!_______”
五、总结谈话,提升学生能力
今天这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高原之柳所经历的磨砺,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为什么会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平凡神奇环境恶劣
外形独特精神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