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2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两首》∣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两首》∣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课《古诗两首》∣苏教版第3课《古诗两首》1课时教学设计(2)课件出示句子“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对诗句的明白得。

课件出示说明。

童子:小孩,那个地点指隐者的弟子。

言:回答说。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松树下,我询问了年少的童子(“你的师父去了哪里?”)。

他回答说:“师父差不多去山中采药了。

”(3)课件出示句子“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童子)还对我说,(他的师父)就在这座大山中,可山中云雾充满,不明白师父到底在什么地点。

师问:依照对诗句的明白得,你能想象出诗人和童子的对话吗?我们来表演一下。

话的意思。

引导学生依照字词的说明,翻译整个句子。

引导学生依照动物特点,回答问题。

翻译全诗的含义,再回答问题。

生举手回答自己明白的有关描写孩童趣事的古诗。

思的能力。

引导学生明白蝉是夏天的动物。

锤炼学生从诗的翻译中去提炼要紧内容。

考查同学们平常对古诗的积存。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2)课件出示句子“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课件出示说明欲:想要。

捕:捉。

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对诗句的明白得。

课件出示整句诗的意思:突然想要捕捉正在鸣叫的知了,就闭住嘴,静静地站住了。

3.分析古诗课件出示问题: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引导学生从蝉这种动物身上找到答案)生举手回答:夏季。

从哪里能够看出来?从“意欲捕鸣蝉”这句诗能够看出来。

有“鸣蝉”,说明蝉的叫声专门大专门响,只有夏天的时首诗都活了起来。

即学即测。

课堂练习说明下列词语。

振:振荡。

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云深:山上云雾缭绕的地点。

作业布置 1.背诵这两首古诗。

课后巩固。

2.明白得这两首古诗的诗意,并默写。

板书设计古诗两首说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2.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学会简单的古诗鉴赏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二)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和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中的意境。
2.创设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3.设计富有层次的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升。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2.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诗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学生对生字的掌握程度:大部分学生能认识本节课的生字,但部分学生在书写和运用上仍需加强指导。
2.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
3.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学生对古诗的意境和修辞手法理解较浅,需要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悟古诗的美。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创设情境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优美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
2.互动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联想想象法: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将诗句中的画面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14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送别的情景,体会诗人对朋友的真切情意。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2)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2)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5 古诗两首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文:25 古诗两首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安排两首古诗。

《江雪》,即“江上雪景”,为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

诗歌描绘了一幅广阔而空寂的雪景图,并勾画出“独钓寒江”的“蓑笠翁”形象,读后让人感动和回味。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的是诗人在风雪之夜投宿到一户贫穷人家的情景。

寥寥几笔,诗人便把苍山暮色、茅屋贫寒、柴门犬吠、风雪夜归的情景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生动地反映出山村人民生活的贫苦,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歌作为抒写心灵的艺术,要靠心灵去体悟。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读诗,去想象,去感受,去领悟,达到入境悟情。

教学目标:1.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的画面,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径、踪、孤、翁、暮、宿、柴、犬;要求会写的字有:径、踪、翁、钓、宿、柴、闻、犬、归。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描绘的意境。

课前准备:1. 教学挂图、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教学《江雪》)一、借助插图,导入新课(一)出示挂图(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首古诗中的第一首——《江雪》,写的是唐朝诗人柳宗元雪天江边所见。

(三)简介诗人柳宗元。

(展示课件第三屏)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1. 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课文注音和工具书,读准生字读音。

2. 多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 检查自读情况。

(二)了解诗意1. 自读诗句,借助课后注释和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歌的意思。

2. 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释字词的意思。

古诗两首2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2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梯度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诗,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疑问,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字词教学,强化基础
-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僻字和词汇,提高字词积累。
-结合课本,讲解字词的用法和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难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互动讨论,培养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1.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创设有趣、富有情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3.强化字词教学,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倾听、思考、提问等,提高课堂参与度。
古诗两首2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古诗两首”的教学中,学生将通过学习两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平仄等,能正确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高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3.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简要介绍古诗的作者、背景以及古诗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4.提出问题,如:“你们觉得古诗中为什么会用到那么多的对仗和平仄?”激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四单”设计 个性化修改第一单:预学指导单书海徜徉1.我把古诗读了( )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了。

2.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画出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词海拾贝 1.正确朗读下面的词语,给难读易错的字加上字音。

2.我用______方法,理解了_______(词)的意思。

3.我会利用学习资源自学生字,把生字写正确、写漂亮,并口头组词。

内容感知1.读了古诗,我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 ,写作的时间是 。

诗题的意思是 。

2.读了 这句诗,我知道诗句中描写了这些景物: ,我想到了这样的画面 。

思维火花预学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预学效果检测单1.古诗内容知多少读了古诗,我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 ,写作的时间是 。

诗题的意思是 。

2.词语宝宝我会认。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化妆丝绦裁剪碧玉绿叶梳妆打扮咏柳 化妆 丝绦 裁剪 碧玉 梳妆打扮绿叶 碧妆 绿 丝剪3.我是小小朗读家。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三单:课堂巩固训练单1.千挑万选(我会用“√”选择正确的读音和生字。

)化妆(zhuān zhuāng)丝绦(tāo tiāo)裁剪(cái chái)草长(cháng zhǎng)二月春风似(sì shì)剪刀2.解释下列词语或诗句。

妆:一树:绦:裁:似:万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春天伟大的创造力。

()(2)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第四单:课后作业单1.词语积累我能行咏柳化妆丝绦裁剪碧玉绿叶2.我是小小朗诵家把《咏柳》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望洞庭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望洞庭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望洞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熟读并背诵《望洞庭》。

理解《望洞庭》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感知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尊重。

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和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以“望”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望”字的含义和用法。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望”字的了解和感悟。

第二环节:诗歌朗读与感知1.学生自主朗读《望洞庭》,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交流感受。

第三环节:诗歌解析与理解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望洞庭》,解释生字词和难点。

2.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深入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环节:诗歌欣赏与创作1.学生根据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洞庭湖的美景。

2.教师选取几幅学生描绘的画面,进行展示和点评。

3.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对洞庭湖的热爱。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2.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望洞庭》,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中的洞庭湖。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提高了他们的朗读水平。

2.通过解析诗歌内容和背景,学生深入理解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高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在创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洞庭湖的美景,激发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作业布置旨在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参与度。

2.诗歌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出示《山行》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

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

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

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出示图,揭题、解题:诗题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来学习研究。

三、学习诗文1.初读古诗,以不同形式朗读,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注意:“斜”的读音在教学时应读“xié”。

(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教师巡视指导)(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找资料理解。

(2)逐字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小组内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师重点指出:“坐”意思是“因为”,“于”意思是“比”,“径”意思是“小路”;“白云生处”意思是“飘浮白云的地方”。

(3)学生根据词义大致说说诗的意思。

大意:深秋季节,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在山林深处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5篇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5篇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5篇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以下是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说到池塘、荷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

(板书课题:古诗两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题目。

学生自由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学生简单说说《池上》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说说《小池》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池?(初夏)2、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杨万里是南宋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交待学习方法。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第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4.朗读、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24.古诗两首二、故事导入,简介诗人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介绍诗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位诗人出于平乱的志愿,参加了当时永王李璘的幕府〔解释幕府〕。

后来,唐李肃宗李恒与李璘争夺王位,李璘失败了,帮助他的诗人因此获罪,被流放至夜郡。

在行至白帝城时,突然听到皇帝传来的赦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

在从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当时诗人获罪初赦的喜悦心情。

2、介绍诗人李白是我国唐朝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三、释提、介绍学习方法1、解释题目意思。

1〕、早:早晨。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

2〕、早发白帝城: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介绍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五读法。

出示投影片五读法:A.读通、B.读懂、C.读精、D.读会、E.会读。

四、学习古诗〔一〕、读通词语。

1、指名朗读、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出示投影片〕朝 ( zhao chao )辞一日还 ( huan hai )万重 ( chong zhong )山白帝 ( ti di )城啼 ( ti di )不住2、齐读〔二〕、读懂每一句诗的意思A 、朝辞白帝彩云间1、第一句写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2、理解词义:辞:辞别,分开。

3、作者早晨分开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样的?练说: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诗中怎样说的?〔彩云间〕4、独立练说这句诗的意思a.指名说:早晨分开仿佛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b.练读、练说:同桌一个读诗句,一个说诗意B 、千里江陵一日还1、这句话讲了诗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时间,分别从哪些词语中看出?2、这里用了一个还字,什么意思?〔返回〕3、练说句意1〕互相说2〕指名说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约有千里,可那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什么原因?5、小结这两句诗,第一句突出白帝城的高与壮丽,第二句反映了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学期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古诗两首》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课文,包括《乞巧》与《嫦娥》两篇文章。

第八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三、教材分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古诗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

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人,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前者浅显易懂,后者内涵丰富,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时要区别对待,把握尺度。

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较之其他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李商隐的作品在这方面更为典型。

对《嫦娥》的多义不必给学生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

2、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之前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乞巧》与《嫦娥》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乞巧》与《嫦娥》动画视频,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乞巧》与《嫦娥》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便于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及文中人物的现实意义。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四、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指导多种形式朗读。
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五、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给学生提供“二度创作”的题材,不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指导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五、拓展
1、指导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
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自学
指导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二、交流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特别是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可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激发学生根据插图或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十三个认读字和六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3、学习古诗《春晓》,感悟意境,练习背诵。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词卡,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1、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同学们觉得春天怎么样?2、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很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看──看书,谁能读准确?板书:春晓村居(区分“春、村”的读音)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开火车读,指名读)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⑴加笔画、加偏旁组字自──首十──古古──居亡──忙因──烟口──知⑵换笔画,换部分组字。

读──诗对──树──村睡──眠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岁──多放──散4、读词语巩固读音两首古诗冬眠到处见闻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三、正确流利的读古诗1、自由读。

2、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

3、自愿到前面读或背,让大家欣赏。

四、重点理解《春晓》,感悟意境1、许多同学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春晓》这首诗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诗人:孟浩然)2、再谈谈这首诗,说说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根据学生质疑可适当引导:⑴晓:是天刚亮的时候。

“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⑵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⑶闻:就是听的意思。

⑷啼:就是叫的意思。

3、请学生们看着课文中的图画,听老师范读古诗,听听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字音拖长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⑵教师描述,引领大家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2 苏教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春雨、春晓)教学设计2 苏教版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春雨》的意思,感受作者赞美春雨的思想感情。

2.“乃”“随”的笔顺要掌握。

教学重难点:掌握“乃”“随”的笔顺。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

板书:古诗二首二、自读古诗1、解题:《春雨》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

原诗有八句,这里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2、自读古诗。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nai sui run乃随润2、指名读:注意润的音。

3、自学生字的开,借助笔顺记住“乃”“随”的笔顺4、在书上描红。

四、品读古诗:1、指名朗读。

2、看图细读。

(1)看图说说春雨的特点: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

(2)图文对照自悟朗读。

(3)指名朗读试说诗意3、理解生字的意思:当:正当,就在乃:就潜:暗中,悄悄地4、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指名试说诗意。

(3)师:“春雨”好像知道什么季节最需要雨水,春天一到就下起来了。

(4)诗人为什么说它是“好雨”呢?(来得及时)(5)齐读第一句诗。

(6)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指名试说诗意。

师:春雨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8)齐读这两名诗。

三、指导朗读。

1、指出重点的词语:“好”、“知”、“当乃”、“潜、细、无”2、教师范读后学生练读。

3、指名读。

4、试背古诗。

四、写字:学生自练描红“乃、随、润”三个生字。

第二教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学会“晓、眠、觉”三个字,知道这几个字在诗中的意思。

3、初步理解诗意,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晓的字形。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背《春雨》。

2、默写:乃、随、润。

二、揭题:板书:春晓解题:晓: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三、读古诗,学生字。

1、指名读古诗,其余同学画出生字词2、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自学:春眠不觉晓啼3、检查自学情况。

最新-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

最新-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1课《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古诗两首》这一课安排了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著的《望天门山》和号称东坡居士的北宋诗人苏轼所著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

两者相比,都是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

但前者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后者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根据本组教材安排2课时教完,我想第一课时先教《望天门山》。

下面我就重点分析《望天门山》这首古诗。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句。

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字词来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历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水点缀得活泼了起来。

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境,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的之一。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2)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2)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3 古诗两首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文:13 古诗两首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安排了两首古诗,分别是《早发白帝城》和《绝句》。

《早发白帝城》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诗中描绘了从白帝城乘船到江陵途中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流放遇赦后轻松、喜悦的心情。

“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唐朝诗人杜甫于公元764 年在成都写成了琅琅上口、流传千古的古诗《绝句》。

诗中描写了他的住处——成都城外浣花溪草堂前那明媚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草堂的喜爱及想远游东吴的思想感情。

综合分析,两首诗均为七言诗,诗的重点是通过景色的描绘来表达欢快的心情。

以此为基调,在古诗教学伊始将通过师生共同梳理,确定中心问题;接着抓住重点字词,通过字理识字、扩词、寻找词句特点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悟诗人心境。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心境。

2.指导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早发白帝城》。

3.会认“帝、辞、啼、翠、含、岭、吴”7 个生字;会写“诗、帝、岸、绝、鸣、翠、窗、含、岭、泊、吴、船”12 个生字。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指导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早发白帝城》。

2.会认“帝、辞、啼、翠、含、岭、吴”7 个生字;会写“诗、帝、岸、绝、鸣、翠、窗、含、岭、泊、吴、船”12 个生字。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人心境。

课前准备:1.2.3.4. 收集关于长江三峡的图片;收集关于李白、杜甫的资料;收集描写祖国山河秀丽景色的古诗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1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一)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描写祖国山河秀丽景色的古诗词,谁能给大家背诵一首?(二)(展示课件第二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景物的古诗。

(展示课件第三屏)一首是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一首是杜甫的《绝句》。

谁来谈谈你对两位诗人的了解?(三)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李白、杜甫的资料。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13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13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13篇)认一认说一说幼儿教案认一认写一写大班教案反思11、能够正确认识8个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字的意思。

3、象形字的引入,促进学生对字意理解的。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1、音形结合,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准“关”“卧” “立”的字音。

部分学生在学习这些字之前已认识了部分汉字,因此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1.直观演示法。

通过生生互动演示、师生互动演示,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活思维,有效认字。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这节课,我制作了动画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融入音乐,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 鼓励欣赏法。

课的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们切实感受识字是快乐的,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

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而不是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去“炒冷饭”。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重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一课时制定了以上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从教材和学生出发:(一)以教材为本1、有目的复习。

在新授课前,对这八个字中出现的声母和韵母进行复习,然后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即和这八个字有关的音节,请生进行拼读。

这样设计的出发点是为学生后面的认字突破难点,也是渗透了借助拼音识字法。

2、发挥插图的作用。

学习生字的同时,让生可以看图,一方面有助于理解字义,另一方面也渗透了借图识字法。

3、有目的地“动”。

在学完“出、入、立、走”之后,本课的内容应该说是进行了一大半了,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正好需要放松一下,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投入下面内容的学习,所以安排了听《中国功夫》这首歌,这不仅是发挥了音乐的放松与熏陶作用,这首歌中也蕴含了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坐、卧、立、走”,寓教于唱,何乐而不为?学完这四个字之后,又安排了“举牌子”的师生互动,在巩固字音的同时,渗透和初步强化基本行为动作的要求。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1.课文挂图。

2.生字卡片:《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3.《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三首古诗。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学生自由背诵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出示挂图,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三、朗读节奏参考。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5.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

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画面中的景象表现了哪几句诗的意思。

2.学生讨论,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质疑:还有什么问题或哪些词语不理解?老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

(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

方法: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

方法: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3.情境背诗。

方法: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六、当堂作业。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3.自己练习写生字,同桌交换,改正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学科】
小学语文第四册。

【教学内容】
17、古诗两首
【教学时间】
2时。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新字,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受到美好的情感熏陶。

了解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能说出诗歌大意。

【总时目标】
1、会认“庐、瀑、炉”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窗”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分时目标】
〖第一时〗
1、会认《望庐山瀑布》中的生字,会写这首诗中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大意。

3、体会到诗人笔下的瀑布雄伟壮观,生发对大自然的
赞美之情。

〖第二时〗
1、会认《绝句》中的生字,会写这首诗中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能说出诗歌大意。

3、体会到诗人描写的景色的美丽,感受到作者的愉悦心情。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谈话引入
教师引导活动:
1、说到古代大诗人,你会想到谁?
2、想学习他们的诗歌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两位大诗人的诗歌。

3、通过查找资料,你知道了哪些关于李白、杜甫的情况?
4、我们今天要学习哪两首诗呢?谁能把诗的题目读出来?
学生学习活动:
1、说说自己知道的古代大诗人的名字。

2、产生学习愿望,齐读题,知道作者是李白和杜甫。

3、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李白、杜甫的情况。

4、个别读诗题,认识“庐、瀑”二字。

二、自读第一首诗
教师引导活动:
1、你想怎样来学习古诗?根据学生回答点拨。

2、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把古诗读通顺,看谁读得正确。

3、能弄懂这首诗的意思吗?把不懂的地方注上符号。

4、在学习中,你有了哪些收获,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告诉你的同桌吧。

学生学习活动:
1、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的:读准字音、看插图、了解诗歌意思、朗读吟诵、表达感情。

2、自由轻声读,认识古诗中的新字,把古诗读通顺。

3、边读边想诗意,标注不懂的地方。

4、同桌交流。

三、读诗歌、识生字、正音
教师引导活动:
1、出示生字卡片:
认识这些生字了吗?
2、谁能大声地朗读这首诗?
学生学习活动:
1、个别读生字,齐读。

2、个别大声读诗歌。

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错。

四、朗读、了解诗歌大意
教师引导活动:
1、出示图画: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你读懂了诗歌的哪些词句呢?组织交流,对错误的理解引导纠正。

3、哪些地方需要老师或同学帮助你理解?适时点拨指导。

4、你觉得庐山的瀑布怎么样?为什么?
5、想象自己就是诗仙李白,此时站在庐山瀑布前,看到这壮丽的景象,会怎样吟诵这首抒发自己感情的诗歌呢?
6、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
学生学习活动:
1、用自己的话说图意,描述瀑布的高大雄伟,想象诗人的心情。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自己的感受。

3、主动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4、抓住诗中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并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5、想象,并反复吟诵,体会感情。

6、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感受诗歌中作者
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五、赛读
教师引导活动:
1、哪些同学认为自己朗读得很棒,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2、我们来进行小组朗读比赛好吗?
3、会背诵这首诗歌了吗?
学生学习活动:
1、朗读,听读,评价,进一步体会情感。

2、小组内朗读比赛,选出最好的一个学生朗诵。

3、个别学生背诵,评价与鼓励。

六、拓展
教师引导活动:
1、看到这样壮美的景色,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
2、配乐朗读。

学生学习活动:
1、交流自己的想法。

2、交流自己喜欢的音乐。

听音乐,配乐朗读。

第二时
一、复习引入
教师引导活动:
1、谁能背出《望庐山瀑布》?
2、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
学生学习活动:
1、个别背,集体背。

2、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二、自读
教师引导活动:
1、你打算怎样学习《绝句》这首诗呢?
根据反馈进行方法选择指导。

2、巡视自读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学习活动:
1、说说自己的打算和安排。

2、自读:
认识生字、读通句子、想想诗歌讲了什么,画出不懂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读诗歌、识生字
教师引导活动:
1、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指导交流识字办法。

2、谁想把诗歌读一读?
学生学习活动:
1、个别认读生字。

说说自己认识生字的好办法。

2、个别读诗歌,其他同学听读、正音。

四、交流、感悟、朗读
教师引导活动:
1、出示图画:
“图画中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
2、你看出诗歌中写了哪些景物了吗?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反馈了解学生理解情况。

3、还有哪些地方你不明白呢?适时点拨。

出示图画帮助理解:图中画了诗歌中的哪些景物?
4、你喜欢这首诗中的什么景物?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诗的意思。

5、在这么美丽的景色中,你看出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6、谁能用朗读表达诗人的愉快心情?想怎样读?
7、你希望在什么样的音乐声中读诗歌?比一比,谁读得好?
学生学习活动:
1、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2、交流自己对诗歌中语句的理解。

3、交流,理解,大致懂得“窗含”、“门泊”的意思。

4、说话:
喜欢哪些景物,同时了解诗意。

5、交流,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7、配乐读诗歌,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背诵
教师引导活动:
1、谁会背诵了?怎样背得又快又好的?
2、在学习诗歌中,你还有什么别的发现?引导发现诗句上下联相对。

3、还想背诵诗歌吗?注意两两相对的词语。

学生学习活动:
1、个别背,交流背诵经验:熟读成诵、理解背诵等。

2、自由交流观察所得,肯定同学的发现。

3、描一描,体会、交流自己的写字经验。

六、教学效果测评
教师引导活动:
1、仔细观察这几组字,能告诉大家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吗?
2、同桌互相背一背,讲一讲诗歌,评一评,谁学得好,谁的进步大。

3、外学习的诗歌会背了吗?背给同桌听听。

学生学习活动:
1、比一比,再组词:
今令绝含岭决柳银炉迎跟护
2、同桌互背诗歌,并表扬能讲出诗歌意思的小朋友。

3、给大家背一首自己学的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