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简述WIKI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程 评 价 不 在 于评 出优 劣 、 坏 . 在 于增 进 对 课 程 与 课 好 而
教学 的理 解 ” 统 的 一 纸定 音 的评 价 方 式 往 往 导致 教 师 只 传 重 结 果 不 重 过 程 . 员 只 求 过 关 , 记 . 本 谈 不 上 自身 发 学 死 根 展 , 以衡 量 学员 实 际 水 平 。根据 学 科 性 质 、 难 针对 学 员 特点 灵 活制 定 评 价方 式 十 分 必要 现行 模 式 下 的 电化 教育 公 共课 教 学仅 仅 是 由电 教 专业 教 师 讲 授 电 化 教育 知 识 . 育技 术技 能 教 的培 养 与 不 同 学科 的教 学 专 业 技 能培 养 缺 乏 有 效 的 结 合 . 因 而不 利 于 提 高学 员 在 本专 业 领域 的实 际 应用 能 力
《 现代 教 育 技 术 》 一 门特 殊 的 、 兴 的学 科 , 此 , 教 是 新 因 其
学 思想 , 学 方法 以及 教 学手 段 应 随 着 技术 的发 展 进 行 变 革 教
二 、 II 《 W K 在 现代 教 育 技 术》 教学 中的 优势
为 了体 现 《 代 教 育技 术 》 程 多 员 参 与 、 动 学 习 、 现 课 行 全
教 育 技 术》 教学 过 程 中 出 的问 题 。 1 专 业基 础 知识 薄 弱 、 学 员 对 所学 的知 识 似 乎处 于条 块 分 割 状 态 . 以有 机 地 难 加 以联 系 . 程 单元 之 间 的融 会 贯通 能 力 欠 缺 课 2 教 育观 念 和教 学方 法 需进 一 步 完善 、
江 西广 播 电 视大 学 学 报
浅谈Wiki在教学中的应用
l7 3
臣 圆 譬
山 纺 经 东 织 济
29第 期总 11 o年 4 ( 51 0 第 21 )
与学生互相交流和获取信息 实时化 和便捷化 。在利 用 Wi 的教育教学 中, k i 教师与学生可 以获得相辅相
答 。此时 Wii k 的优势 , 它的煽动性 、 舞人心 、 鼓 趣味 性等特点便显现 了出来。 k 摆脱了有着固定 时间 Wii 约束 的 、 呆板 的传 统课 堂教学 , 发 了学 生们 的创 激
造性 ; k 也协 助教 师 了解 学生对 课程 的理解 、 Wii 感
成的发展 。维客开放 、 自由 、 息创建 、 信 信息共 享 的
特点 , 能够拓展学生视野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维
客上修修 改改的便捷 , 有传统 的 限制 , 适合 学 没 更 生 与老师 问平等交 流 。维 客可 以用 于学生 问题 提 问、 头脑风暴 、 主题学 习、 研究性学 习等各个方面 。
个人 都可以参与其 中 。 表达 自己的观点 。从 Wii k 的
体 系来说 , 它是超 文本架 构 , 内容是在 边创建 、 其 边 修改 式的逐步增长 。Wii k 具有 的特点 为 : 1 、开放 :Wii k 的成员都 可 以创建 、修改 、删
除页面。
收 稿 日期 :0 9 0 — 0 20 — 2 4
作 为课堂 的有效延 伸 , 形成学 生“ 自编 自导 ” 的第 二 课堂, 赋予 其充实 的 内涵 。通 过学生参 与 、 策划 、 组
育。以“ 学术 、 技术 、 艺术” 为主体 的“ 三术 ” 校园文化 活动 . 坚持 了高 职 院校素 质 教育 的 主旋 律 , 出 了 突
高职院校 的文化特 色 。 并代 表 了高职院 校校 园文化
Wiki的教育应用
Wiki的教育应用Wiki站点强调团队的合作,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协作环境。
其中完全没有著作权的概念,资讯与知识不再是单向地由权威(中心)向接受者(周边)自上而下发放,而是完全多向交流,中心与周边的角色随时逆转,知识是互动、协商、众声喧哗的结果,Wiki站点的读写生态和知识观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后现代文化理念的实现。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将其想象成为一个实践社区(community of practice) ,在这里你可以将你所发现的问题张贴出来并进行讨论,因有其他人的协作工作,你从中可以获得一种群体性的应用性知识,同时又不像BBS那样主旨松散和无组织性因其开放性,协作性,简易性的特点,它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有些还在探索之中。
一、作为教育教学信息源由于现今的多媒体课堂相对于传统的“黑板+粉笔”课堂有着信息量丰富、容量大等特点,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听课和记笔记之间的矛盾,往往二者不可同时兼得。
通过将教学内容信息发布在Wiki站点上可解决这一矛盾。
Wiki作为一个简单的Web站点,从作用上看与普通教育站点一样都是作为教育信息源,各种教学资源,如讲义、论文、电子教材、图片素材等等,任何人都可以添加并允许其他人修改、完善和扩展,这样Wiki站点就成为积累该领域资源的一个丰富的教育信息源。
如果发挥Wiki的群体参与和更新迅速的优势,建立各种教育Wiki 站点——都是内容丰富精致且不断增长的教育信息源,将极大地填补网上教育教学资源的不足。
二、作为师生网上学习交流、协作共创和问题解决的环境利用Wiki给我们提供的环境,可以搭建起网上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完成信息的发布(如课程表、课程内容的公布)、相关活动的策划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等等。
这有利于班级情感的交流和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
使用Wiki,可以促进师生交流,教师可以把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评语等写入Wiki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Wiki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理论分析
一
、
W 概 述
1W i 简 介 . l d
沃 德 . 宁 安 于 19 坎 9 5年 在 波 特 兰 创 建 了 第 一 个
Wii 统 . 将 其 定 义 为一 种允 许 一 群 用 户 通 过 简 单 的 k系 并
编辑 次 数 更 是超 越 91亿 次 . 2w ii . k 在教 学 中的 特 点 f ) 便 的信 息 呈 现 1方
不断 扩充着 系统 的功 能 2 0 年 吉米 . 尔士 与其 他 的合 01 威
伙人 创 办 了世 界 上最 大 的 Wii 科 全 书Wiie i, 至 k百 kp da 截
容 组 织 方 便 的呈 现 出所 要 表 达 的 信 息 .例 如 教 师 可 以
在 某 一栏 目 中创 建 新 的 页 面 以 布置 新 的 任 务 .呈 现 新
I fatucur sf rC olb ai tr is s 78 3,00 n rsr t e l or t En epr e , o a ve p: —8 2 9.
【 Lag J hn Qu h u CC 5 i -i Z ag, nZ o , OA: lu o u n ] n e Co dC mp t g i
提升 教学 水 平 . 而且 可 以为 云计 算 带 来 新 的 应用 领 域 . 使 云计 算 服务 更 加 贴近 我 们 的 生 活 和学 习 .让 我们 切 身 感 受到 科 技带 来 的 巨大 变 革 本 文讨 论 了云 计 算技 术 在 远
程 教 育 系 统 中应 用 时 的 几 个 关 键 问 题 . 逻 辑 结 构 设 计 、 在
20 9. 0
【 L mi Yo s , r ur o Di aS v , wa 3 a a u e Ma a t c , l D i a To r a ] f iB i ma l d
探究Wiki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探究Wiki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wiki作为一种新的协作系统技术为知识的共享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协同作业平台。
日前在教育、科研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加,但在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中应用甚少。
介绍了wiki的涵义、特点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wiki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上的应用。
wiki 协作平台协作式学习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发展,它为知识的共享交流提供了跨时空的得天独厚的场所,在人们特别是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上协作、团体开发研究等对人们在网上生活学习中所追求的梦想,wiki的出现为我们梦想的实现带来了曙光。
因其对结构化知识的积累作用,wiki为知识的共创分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协同作业平台,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
一、什么是wikiwiki来源于wikiwiki,而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点快点(quick)”的意思。
在这里是一种超文本系统,通俗地说,wiki就是一个互动开放的网站,所有的用户可以对网站上内容进行编辑,以扩展、更新网站上的内容,通过协同协作,达到共享、交流知识的目的。
就像志趣相投的一群人在网上合著一本书,他们约定一个主题和协作规范,一起对某一主题作长期深入持续的探讨,并将探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信息加已归类总结。
二、wiki的特点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能够在web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意图来对wiki页面进行修改、补充或者创建;从而纠正其中的错误,对某个主题进行补充说明,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
首先,任何用户都可以对wiki页面进行创建和修改这一特性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人们的创作欲望,同时也可以使页面的内容日趋丰富和完善。
而且wiki文本的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要比html 文本小,它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html的复杂格式标记。
Wiki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收 稿 日期 :0 8 0 — 8 2 0 — 9 1
效地 将知 识运 用到教 学 实践之 中。
Wii 词来 源 于夏 威夷语 的“ C e e: e ” 原本 是 “ k一 W Ck eW Ek e , 快 点快点 ” 的意 思 , 被译 为 “ 维基 ” “ 客” Wii 或 维 。 k指一种 超文 本系 统 , 种超 文 本 系统 支 持 面 向社群 的协 作式 写 作 , 这 同时也 包 括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2 7 0 (0 8 1— 0 7 0 17 — 8 0 2 0 )0 0 7 — 2
如何 在 课堂 上避 免枯燥 无 味 的讲课 。
0 引 言
现代 教育 技术 在 高校领 域 的广泛 应用 , 为高 校教 育 的改革 和发 展带 来 了新 的机遇 ,也 对 高 校 教师 的信 息 素 养提 H 了 挑 { 战 。 目前我 国 的高校 教师教 育技 术培 训 丁作还 处 于探 索阶段 ,
中的成 员都 是平 等 的 ,每 一个 成员 都有 相 同 的责 任 和权 利 . 都
可 以创建 、 修改 页 面。 ( ) 作 简易 。 k使用 了简 化 的语 法格 式 , 简单 的格式 3操 Wii 用 标记 取代 复杂 的格 式标 记 , 使其 几 乎与 普通 写字 板编 辑 文字差
存在 的一些 主要 问题 ,探讨 了 Wii 种新 型 的信 息技 术应 用 k这 于培训 的主要 优 势 , 并初 步构建 了一 个 基于 Wii k 的培训 模 式 。
2 W ii 介 l简 【
21 W i 的 概 念 .
1 高 校 教 师 教 育 技 术 培 训 的现 状 及 主 要 问题
一
WIKI协作备课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WIKI协作备课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需要使用更加科学、高效、便捷的备课方式。
WIKI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网络平台,在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协作备课方面。
因此,开发一款适用于教育领域的WIKI协作备课系统,对于提高教师备课效率,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款适用于教育领域的WIKI协作备课系统,实现教师协作备课的目的,提高教师备课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设计并开发一款适用于教育领域的WIKI协作备课系统,功能包括备课内容的创建、编辑、分类、共享与讨论等。
2.实现多用户协同编辑、实时在线协作和权限管理等功能,提高教师备课效率和协作水平。
3.探索并应用WIKI协作备课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了解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并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系统。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其中,文献研究法主要用于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学术文献和教育案例,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支持;问卷调查法用于获取用户需求和反馈意见,为系统改进提供实践基础;案例分析法用于对国内外已有的教育WIKI协作平台进行分析与比较,为系统优化提供经验借鉴;实验方法主要用于验证WIKI协作备课系统的实际效果和可行性,并探讨系统应用和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四、预期成果1.开发基于WIKI协作备课系统的原型系统,并实现系统功能和性能的优化和改进。
2.进行实验验证和用户调查,获得系统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实证数据,并对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
3.撰写开题报告、系统设计文档、实验报告和论文等文献资料,并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发表学术论文。
基于Wiki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践探索
关 键 词 : ii 术 ; 代 教 育 技 术 ; 动 研 究 W k技 现 行 中图分 类 号 : 3 G4 4
到 有 效改 善
由于 “ 代 教 育技 术 ” 程 是 一 门 公共 课 . 现 课 而且 一 直
在 大 三年 级开 设 , 生 往往 都 忙 于专 业课 的学 习和 考研 . 学 对 该 课程 抱 有 “ 试 通 过 即可 ” 考 的想 法 , 有太 大 的学 习 没
_
讨 论
编辑
历史
蔼 T 、2 查 曹 博 碑
豢
1 .
“ k” 词 来 源 于 夏威 夷 语 的 “ e k e w e k e . Wii一 we e e e ”
中文 译 为 “ 客 ” “ 基 ” 维 或 维 。每 个 人都 可 以通 过 网页浏 览 器 对 Wii k 文本 进 行 浏览 、 创建 、 改 , 通过 文本 数据 库 更 它
目标 计 与 制 作 : 解 网络 课 件 及 数 字 教 育 电视 节 目设 计 与应 了
用 等 内容
教 学媒 体 、 多媒 体 技 术 多媒 体 素材 的 采 集与 制 作 内容 多媒 体课 件 的 类型 、 计 与 制 作 设
网 络 课 件 的 结 构 及 特 点
数 字 教 育 电视 教 材 节 目制 作 过 程
(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 趣 2) 妻选择与学习内容有葛揍关系的情景,引入图、文 、声、像并茂的多媒体信息,蛤枯燥的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的情蓑
Wiki环境下教师协同备课模式与应用
A t o ’ S a d e s B h i U i e s t , J n h u L a n n 1 1 0 u h r d r s o a n v r iy iz o, io ig 2 00
《 第五项修炼 》中关于 团体 学习的修炼在今天有 2 种 人都 可 以通 过W k 站 点发表 自己的意见 ,或者对 共 同的 ii 不 同的 “ 演练场 ” ,即建 立 “ 习实验室 ” ( e r i g 主题进行扩展和探讨 。W k 作为一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 学 L a n n ii L b r tr )和 “ a oa o y 微世界” ( irw r d 。W k 作为一 向社群 的协作式 写作,可 以在W b M c oo l ) ii e 的基础 上对W k 文本进 ii
v l e i i c s e y a n l s s o e a i n l r s a c r j c . a u s d s u s d b n a a y i f a k y n t o a e e r h p o e t
K y or s Wi ; t ac e c r n i e e w d ki e h rs oo di at v cl s as pr pa at o e r i n; m e od
作 者 :渤海 大学 教育 学 院O级 研 究生 ,研 究方 向为 多媒 体与 网络 绘制 。
对 于 复 杂 的控 制 电路 ,要
可 以 识 别 连 接
线 和 控 制 对 象
按各部分所完成的功 能,
分 割成 若 干 个 局部 控 制 电 路 ,然 后 与 典 型 电路 相 对 照 ,找 出相 同之 处 ,本着 先简后繁 、先易后难 的原
Bri f naI e A ysi o T a er C or n ti e S f e ch s’ o di a v CI s Pr ar ti r od e d I A pI c as ep a o l M e n ts p ati u d Wi i on n er ki
Wiki平台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组 】余个, O 共有87D 9O 多次的浏览量, 使
得 一次 两天的培训可 以延续到更长的 时间以及使更多的人受益。
参与进来或是更多的内 容得以丰富与发
了知识传播的成本以及申小学教师的学
方式。 通过网络, 建一个 新的学 习共 搭 同体, 促进教师科研理 论整体的互动与 提 高。 教师针对自 身的条件有选择地加
入不同的Wii l内容小组平 台。 ( 不但可以
平台所 能承 载的资源局限于一个县 , 如
果能从更高
的培训内 容与学习资料, 相信会有更多
小学教师获得更高层 次的培训, 缩小差
距, 提升自 身教育能力, 对于农村中小学 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o
的工作平台移 入到W 平台上来, 在现
1 中用 4 信息技术教育 21/3 0 1 0
快 速提高 自 身能力, 也为自己的特 长发
展奠定基础。 4通过wii . k沟通与共享, 完善网络 研修。 过Wii 通 k 的沟通与共享, 不但可 以使自身素质获得提 高, 也可以将现有
层次培训内 容农村中小学教师还就松懈; 三是有些教师急 功近利, 以为通过网络就能快 速实现教 育梦想 , 忽视对现 实中网络实际价 值的
认识。
通教师如果参与进来也一样受益。 基于W| ‘ 培训的整体构想 哈 教育科研骨干培训工作在 开展 过 程中, 可以采用的平台方式有很多种, 通 过Wii k小组的方 式创建教育科研骨干 培训平台, 是我们尝试的一种方式。 Wi 作为—种开放性的知识百科, l d
展。 使传统的培训或是讲座的效 益得以 延伸, 更多人的受益与更广泛的参与。
Wiki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问题与路径
进 行 Wii 要可能 需要参 考以下几 k, 主
点, 一是考察 企业 的社 会责任 心, 二是
◇ Wii k 在教育教学 中, 究竟 应用
在哪些环节和方面上, 更容易产生效用?
1 . 在哪儿Wi i是否要自己安装一 k,
个 W ii k
其 所提 供 Wii 台易用性 ( k平 易用性常 常 会反映企 业对教 育用户需求理解 的 程度)三是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 能力。 ,
E| c@ … 一 TEth。 专题 。 ee ar
W 助 力 教 育 发 展 的 深 度 思 考
Wi k i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问题与路径
庄秀丽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鼹 Wii 么 k 是什
方 式组 织起 来的资 源库 , 或者 是指 具
的过程 。 假如每 个人在 Wi i k 上参 与程 度相当, 那么,0 个人参与Wii : 1o k) 沉淀  ̄ 的结果会 比1个 人参与Wii 0 k 所沉淀的 结 果数量 要多, 内容 要丰富。 每个 参 对 与个体而言 , 会因为参 与的人群广而 也
获益更多。
W i i 生 于 1 9 年 , 常 讨 论 k诞 95 通 Wi i 存在两 种指 代, k 时, 一种是作为技 术的工具软件, 一种是作为提供 资源 内
有 一定 量 的资 源内容 服 务 平台 , 为 最
典 型的 , 中文 “ 如 维基 百 科 ”h t : / ( tp /
2既然Wi . l d支持多人参与, 如何组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1/ 3 00 1 1 5
可以参考 “ 天下维客” 上提供的信 邑 。 在 实 践 中讨 论 W i i , 时候 k时 有
WIKI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教学科研模式探究
教育与人才 已成为 当今 中 国发展 的主题 , 才在 经济 、 人 社会发展 中所发 挥 的作 用 日益突 出。 国力 的强 弱越来 越取
是 , Bo 上共享 的信息 、 在 l g 知识资源大 多是个人 的积 累 , 而在
WII 除了有个 人的积累外 , K上 更多 的是 团队协作 的成果 , 它 所体现 的是一种协作 交流 、 资源共 享 的思想 , 能够 在实 现知 识共享 的基础上 进一 步促进 团队 的知 识创新 。因此 和 Bo l g
部分 , 而传统 的教学科研环境无 疑是这一新 理念 的最 大瓶
颈 。在 过 去 , 学 只 限 于 一 枝 粉 笔 和 一 块 黑 板 ; 研 则 是 去 教 科
各地参加学术会议 , 间与空 间的限制又将 大部分 的教 师阻 时
的 We b网页系统 , 存储和 编辑 信息 的超 文本数据 库系统 , 每
队内部知识共享 的顺 利进 行。 那么什 么 是 WII K ?WII一词 的发 明 人 Wa C n ig K r u nn— d hm源引该 词于 夏威 夷语 “ eke ek e , 的 词义 是 “ a w eew ee  ̄ 它 ’ 快 点快点 ” 。WI I 一种 写作工 具 , K是 支持 多人 协作 , 而且 不受
对应 的交流工 具 , E—ma 相 对 于 传统 信件 、 时互 动工 具 i l 实 IQ、 Q等相对于传统 的面对 面和 电话 交流 、 C Q 网上学 术会 议 相对于传统 的学术会议 等等 , 这些 网络环境下 新兴的交流 工 特 的优点 , 也是传统非 正式信 息交 流工具 无法 比拟 的 ( 洁 金 琴 20 ) 0 5 。同以上 网络交 流工具 相 比, lg和 WI I Bo K 都是 采 用基 于 We b直接发 布信息 的模 式 , 破 了传统 上 时间和 空 打 间 的局 限性 , 能更好地实现知识 的传播与共 享。有所不 同 的
WIK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WIK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艳
【期刊名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8)002
【摘要】介绍了WIK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搭建WIKI系统时的一些框架性思路和关键技术实现方法,为今后建设类似的教育教学系统项目起到一直抛砖引玉的作用.
【总页数】3页(P114-115,117)
【作者】李艳
【作者单位】四平市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吉林,四平,13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
【相关文献】
1.Wiki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刘丽波
2.Wiki在网络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武怀生;李秀明
3.Wiki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伍维平
4.WIKI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叶新东;周赛西
5.Wiki在编译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彭海云;陈占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Wiki在教学中应用模式
Wiki 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Wiki Wiki”一词源于夏威夷语“wee kee wee kee”,意思是“快点快点”。
它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
Wiki站点可以由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探讨研究。
从Wiki的概念来说,它是一个知识宝库,可以由包括访问者在内的任何人来创建主题、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它的主要特点有:1、开放:Wiki的成员都可以创建、修改、删除页面。
2、合作:Wiki是一个协作共创系统,要求社群的成员具有合作精神。
3、平等:社群中的成员都是平等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相同的责任和权利。
4、共创:Wiki系统要求社群的成员积极参与,共同创作,实行分工合作完成某项任务。
5、共享:系统内页面的变动都可以被访问者以及社群的每一个成员所共享。
将Wiki运用到教育教学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之外学生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浅谈wiki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探讨了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通过wiki 在课堂内外的灵活运用,打造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平台。
文中主要提出了五种wiki应用于教学的模式:1、Wiki为学生学习提供导航平台。
教师利用Wiki平台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资源,将学习专题资源融入Wiki,向学生推荐其他专题网站,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
同时学生也应参与主题信息导航建设。
2、Wiki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信息共建平台。
利用Wiki平台,教师可将教学各个环节的资料放到学习资源中,如课程学习目标、课程主要内容、作业布置、重点和难点内容等。
例如:教师可以将问题放到Wiki中激发学生思考。
此时学生将搜集相关资料、共享、共建和更新Wiki。
并对该页面不断修改、完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
3、Wiki提供知识管理平台。
随着教学内容的一步步深入。
学习资源大量集中,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管理.使学生在操作相关资源时目标清晰。
WIKI应用于教学系统的理论分析
作者: 刘晓薇[1] 胡焱[2]
作者机构: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数计学院 [2]东华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教育学术月刊
页码: 109-11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WIKI 教学设计 媒体素养 主体间性
摘要:WIKI允许多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能深刻进行社会性交互,共享资源,引导每个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实践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网络学习的参与者被关注度低、参与积极性差、凝聚力低等问题。
WIKI应用于教学系统设计,是否系统越开放效果越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整自己的定位,以及怎样建立应用的效果评价体系,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践WIKI技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Wiki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冷”思考
Wiki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冷”思考摘要:Wiki以其人本主义理念和独有的特性,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应用的美好前景毋庸置疑。
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对Wiki应用的研究还停留在较盲目和混乱的阶段。
文章在简要介绍Wiki的基础上,指出了教育教学中运用Wiki技术时存在的误区,同时对Wiki现阶段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Wiki概述Wiki的内涵“Wiki”在国内被译为“维基”或“维客”。
作为Web2.0中的一员,它是指人人都可以编辑的网页,类似于一种“共笔”工具。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诠释Wiki:(1)理念上:与Web2.0的核心思想一脉相承,是人本主义精神的外化和彰显。
(2)形式上:表现为一个人人可编、可改、可删的超文本系统,但同时又具有IP屏蔽、页面锁定、版本控制和比对等安全保护措施。
(3)软件上:Wiki具有多种后台支持系统。
如MediaWiki、OpenWiki等。
Wiki的特征Wiki作为一种协同写作系统和共享平台,其特点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1)平等:参与进来的任何成员都是平等的,都具有相同的责任和权利。
(2)开放:可对注册或未注册用户开放编、修、删等任意操作权限。
(3)共创:社群的成员可积极参与Wiki系统中的任意主题,共同创作,各抒己见。
(4)共享:系统中所有资源和成果能够被社群的每一个成员所共享。
(5)安全:Wiki系统具备页面锁定、版本控制和比对等多项保护措施,防止极少数人的恶意篡改。
(6)可增长:Wiki页面链接的目标可以并不存在,通过点击链接,可以创建新页面,从而使系统得到增长。
(7)可汇聚:多个内容重复的页面可被汇聚于一个,相应的链接结构也随之改变。
Wiki在教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误区(一)附庸风雅——Wiki角色定位走入误区在教育技术发展史上,每一种新的技术或工具的引入并与相应教育教学理论的有效结合,都有可能引起教育技术的新变革。
因此,当新的技术刚刚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时,大家普遍的反应都是叫好声一片,而很少有人去思考它是否被合理地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10期(下半月)软件导刊·教育技术Wiki 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韦妙(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湖北武汉430079)摘要:Wiki 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有着开放、共享、平等、协作的特点,它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
针对目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探讨了Wiki 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Wiki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培训模式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08)10-0077-02收稿日期:2008-09-18作者简介:韦妙(1983~),男,湖北黄冈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学系统设计。
0引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领域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挑战。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各地各校的培训效果和质量参差不齐。
本文针对当前培训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探讨了Wiki 这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培训的主要优势,并初步构建了一个基于Wiki 的培训模式。
1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及主要问题(1)国内高校教育技术培训在内容上,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
培训内容虽大量涉及具体的操作技能,但把教育学、教学设计等理论知识放在次要位置,造成教师只掌握表面技术,不懂得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不能有效地将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
(2)国内高校教育技术培训的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到各个学科、各个年龄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
不同学科、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在初始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所要具有的信息素养方面有很大区别。
比如: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存在差异,社会学科的教师与自然学科的教师所要掌握的技术有差异,以及他们运用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上的差异。
我们现有的培训很多都没有考虑到这些差异,所有的教师都在同一张“课表”下以同样的进度学习,这样的培训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国内高校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学方式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集中面授阶段。
短期的集中面授式教学方式不仅不好协调受训教师们的上课时间,也不符合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并且极易发展成为用枯燥无味的讲课来告诉教师们如何在课堂上避免枯燥无味的讲课。
(4)国内高校教育技术培训的评价方式基本上还是以总结性评价为主。
多数培训都是采用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笔试+上机考试的考核方式,并把这个成绩作为对受训教师的最终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太过于单一,不能反映受训教师们的学习过程,也无法在学习中给他们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帮助。
2Wiki 简介2.1Wiki 的概念W iki 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 ”,原本是“快点快点”的意思,被译为“维基”或“维客”。
Wiki 指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
Wiki 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网格系统,我们可以在Web 的基础上对W iki 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 文本小;Wiki 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Wiki 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 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
2.2Wiki 的特点(1)共享开放。
Wiki 系统的知识是社群共享的,每个成员是著作的读者也是著作者。
Wiki 社群的成员都可以创建、修改、删除页面。
(2)平等协作。
Wiki 是一个协作共创系统,要求社群的成员具有合作精神。
Wiki 的知识是社群成员集体劳动的成果,社群中的成员都是平等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相同的责任和权利,都可以创建、修改页面。
(3)操作简易。
Wiki 使用了简化的语法格式,用简单的格式标记取代复杂的格式标记,使其几乎与普通写字板编辑文字差教师成长77不多,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地创建、存储、更改超文本页面,而且所见即所得。
(4)自组织性。
Wiki的结构体系是自组织、可增长、汇聚的,利用Wiki制作的知识库,是一个有序的关联的超文本网状结构。
3Wiki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优势3.1有利于构建协作、交互式的学习环境Wiki的知识是社群成员集体劳动的成果,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都可以任意地创建、修改、删除页面。
与常用的Blog,BBS 等交流平台相比,Wiki所固有的这种平等协作,开放共享的特性无疑可以用来为教师和学员提供一个更好的共享、交流、协作、互助平台。
充分的交互与协作就意味着知识的外化,只有这样受训教师才不至于理论与实践脱节,真正提高了信息素养。
3.2有利于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高校教师培训基本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根据成人教育的理论,成人在学习一开始就有着更明确的学习需求,知道自己需要获得哪些知识,同时他们也有着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强烈的自学倾向,要求自主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
而Wiki在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1)Wiki的使用非常简便,它的语法远比HTML容易。
因为Wiki是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HTML的复杂格式标记,使其几乎与普通写字板编辑文字差不多,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地创建、存储、更改超文本页面,而且所见即所得。
通过简单标记,就可直接以关键字名来建立链接(内部页面、外部连接和图像等),而不需要HTML知识。
成员可根据需要随时在页面上添加链接,并对页面主题进行补充说明。
页面命名也很容易,关键字名就是页面名称,并被置于一个单层、平直的名空间中。
这些特点给通过Wiki进行自主学习的学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Wiki的主题一般是非常明确的。
Wiki页面主题通常是由该页面的最初缔造者所确定,以后任何人都可根据该主题对该页面进行修改、补充或创建新的链接,进而构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任何与该页面无关的内容是不受欢迎的。
同时W iki 良好的汇聚机制可以避免重复链接的出现,即通过改变内容重复页面的链接,使之汇聚于其中的某个页面上,相应的链接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由于Wiki具有良好的组织机制,所以Wiki 页面多人共创而不混乱,且能够从多种角度来看待问题,使主题更加完善。
Wiki的这些特性能够让有着相同学习诉求的学员自发的汇聚在一起,成为一个社群,以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讨论、分享。
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我们就可以利用Wiki来把不同科目、不同层次的学员分成一个个小的社群,从而让每一个学员都能学到适合自己,也是自己需要的知识。
3.3有利于学校教育技术资源库的建立目前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部分还停留在短期集中面授的培训阶段。
这需要我们建立起教育技术的资源库,把每次培训的资源积累起来,包括课程的资源、网络的资源,以及学员们在协作、讨论中得到的各种学习资源。
建立资源库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大工程,但是Wiki是一种自组织、可增长、汇聚的系统。
利用Wiki制作的知识库,是一个有序的、关联的超文本网状结构。
它的每个页面是以一个关键字命名的,只要同在一个Wiki系统,任何页面中只要提到关键字,系统就会自动建立链结,连接到该关键字对应的页面。
这些关键字如果不存在,则可以创建这些页面,使得系统得以增长。
系统内多个内容重复的页面,可以被汇聚于其中的某个,相应的链接结构也随之改变。
通过Wiki来进行培训,可以自动的建立起资源库。
教师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进行学习,而且学习的人越多就意味着给后继的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这是一种长效的、可持续性的培训机制。
3.4有利于进行过程性评价Wiki可以记录页面每一次的修改,也就是说Wiki有一种历史记录的功能,可以很方便地把页面恢复到修改前的状态。
Wiki的这种特性,相当于给每个学员建立了一个电子档案袋,记录了他们学习的全过程。
通过这个电子档案袋,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对某个学员的前后学习效果、学员之间的学习效果进行比较,给他们提供即时的反馈和帮助。
这种过程性评价,给我们的考核提供了更多的评价依据。
4基于Wiki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基于Wiki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优势,综合现有的培训经验,笔者初步构建了一个基于Wiki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如图1所示。
图1基于Wiki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Wiki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是巨大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不管是什么技术,在教育教学中都只能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起着辅助作用,而起主要作用的永远都是先进的教育思想。
只有把握好了这一点,才能让Wiki 技术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1]李馨.基于Wiki的跨学科知识共享[J].电化教育研究,2005(4).[2]谭支军.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5(5).[3]黄远鸣,黄丹.Wiki在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模式中的应用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7(9).[4]王亚非,张玉萍.Wiki合作学习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邬江华)教师成长782008年第10期(下半月)软件导刊·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