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管理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完整版)酒店管理基本知识

(完整版)酒店管理基本知识

酒店管理基本知识1、酒店的管理层次酒店的管理层次一般都呈金字塔形式,从塔底到搭顶,由宽到窄。

管理的幅度则是越往上层,管理难度越大,管理的幅度越小。

现在国内比较常见的酒店管理是直线职能制管理,在该管理体制中,任何一级领导、管理人员、服务员都要明确自己的业务范围、工作职责及本人应该具有的工作技能和知识。

酒店一般分为四个层次:(1)服务员操作层酒店要为客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必须通过服务员的服务来体现。

因此,服务员的素质、个人形象、礼仪、礼貌、语言交际能力、应变能力、服务技能和服务技巧等,是酒店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条件。

总之,服务人员要根据岗位责任制的规定,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服务程序、服务质量标准和应该具备的服务技能及理论知识,向主管(领班)负责。

(2)督导层主管(领班)主要负责安排日常工作,监督本班组服务员的服务工作,随时检查其服务是否符合本酒店的服务质量标准。

作为主管(领班)还要随时地协助本班服务员进行工作或是代班服务。

特别是在服务高峰的时候,或是服务人员缺少的情况下,领班要亲自参加服务工作,因此领班必须具有较高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技巧,是本班服务员的榜样,是服务现场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否则他就不具备领导本班服务员的权威。

主管对部门经理负责,领班对主管负责。

(3)部门经营管理层部门经理主要负责本部门人员的工作分工、领导、指挥和监督。

同时,还要负责制订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向上一级汇报本部门的工作,确定本部门的经营方针和服务标准,以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名部门经理不仅要有组织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培训能力,熟悉掌握部门的服务标准、服务程序,同时还要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的服务技能。

部门经理对总经理负责。

(4)总经理决策层酒店的总经理主要负责制订企业的经营方针,确定和寻找酒店的客源市场和发展目标,同时对酒店的经营战略、管理手段和服务质量标准等重大业务问题做出决策。

此外,还要选择、培训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负责指导公关宣传和对外的业务联系,使酒店不断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

(完整版)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完整版)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完整版)公共管理基础知识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即以企业管理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其主要特点如下:1.背景: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政府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也促进了企业管理思想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

2.含义:即将企业管理的理念、方法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强调效率、效益和市场化的管理方式。

3.性质:1)B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将公共管理者视为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强调管理者的能力和技能,注重管理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2)以研究取向而言,B途径注重理论性、量化的,以科学方法为基础的规范取向。

3)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实证研究法和模型分析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1)视公共管理为企业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2)在教学研究上注重理论性、量化的研究方法;3)以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注重管理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1)政府职能转变,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政策制定和社会调节转变,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高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

(2)公共管理的市场化,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部门,强调效率和效益,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3)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共赢。

(4)公共管理的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管理将更加依赖信息化手段,提高公共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

(5)公共管理的全球化,国际合作和交流将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趋势,促进公共管理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最后,科学技术革命也是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政府需要应对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发展新的管理方式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防静电基础知识一、静电的定义:1、静电时刻存在我们的周围,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要防止静电就要对静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静电解释:静止状态的电荷,因为和其它的物体摩擦产生分离,在物体间移动产生电势差,在不能达到平衡时的静止状态叫静电。

①人体是很容易产生静电的,容易获得静电和泄放静电!②我们的身体是导体,根据身体的运动状态会产生不同的电压!二、静电产生的原因:物体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是由带电(+)电荷的阳离子和在其周围旋转的带(-)电荷的阴离子组成,呈现中性状态。

当两个分子接触和摩擦时,外层的自由电子移动,破坏平衡状态,形成静电。

静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①摩擦②感应③传导三、人们通常对静电的误解:很多人认为把电子零件放在物体上,如不发生静电火花就不会发生伤害。

2000V以下的静电对人无明显感觉,但对半导体却有严重的影响。

四、静电对元器件造成损坏的形态:1. 功率产生:如热崩溃、金属被熔融2. 电压产生:如介电质崩溃、表面崩溃3. 潜在性故障:如功能劣化、降级4. 将微尘吸附到半导体元件表面.降低品质,影响功能五、静电的起源:在我们周围可以说到处存在静电,工作者或机器的转动都会引起静电,调查我们周围引起静电的物质或作业动作如下:六、为了使静电破坏最小,每位员工都要有下列意识:1、所有半导体对静电都很敏感2、没有戴防静电手环并接好地线或采取其它静电防护措施(如戴防静电手套)时绝对不要接触部品3、对物品静电进行处理以后再移动存贮4、仓库分装集成电路等对静电敏感的物品时,必须做好防静电措施后方可操作,并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

七、常用防静电用品:1、防静电手环2、防静电手套、拖鞋、鞋带3、防静电衣服、帽子4、防静电垫5、防静电盒6、防静电周转箱、防静电周转车7、防静电喷涂剂8、其它八、湿度对静电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环境相对湿度在50%以下时,静电极容易产生,对静电敏感的部品造成损害的机会急剧上升,所以在存取及作业场所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时,是较好的防静电状态。

最新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最新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ISO精神 :说写做一致 (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证明给我看)
做事三准则: 如果有规定,就坚决依照规定执行。 如果规定不合理,先执行规定然后提出修改建议。 如果没有规定,按照正确方法执行,然后提出制定规定。
GB/T19001和 GB/T19004已都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这两项标准相 互补充,但也可以单独使用。 GB/T1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以用 于认证或合同目的。GB/T19001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在满足顾客 要求方面的有效性。 本标准发布时,GB/T19004处于修订过程中,修订后的GB/T19004 将为组织在复杂的、要求更高的和不断变换的环境中获得持续成功提供 管理指南。与GB/T19001相比, GB/T19004关注质量管理的更宽范 围;通过系统和持续改进组织的绩效,满足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然而GB/T19004不拟用于认证、法律法规、或合同目的。
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5.ISO9000族的核心标准 ❖ ISO9000:2005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 ISO9004:2009 《可持续性管理—质量管理方法》 ❖ ISO19011:2002《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6. ISO9001:2008版标准中要求 必须建立并形成文件的六个程序
引言
0.1总则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 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下列因素影响:
a) 组织的环境、该环境的变化,以及与该环境有关的风险;
b) 组织不断变化的需求;
c) 组织的具体目标;

(完整版)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完整版)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一.公共管理的含义: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性质:(育明教育注:历年真题考察过)(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三.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育明教育注:历年真题考察过)依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尽管研究公共管理的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一)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1.背景: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70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行政学发展不满,产生了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

2.含义:即以公共政策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3.性质:1)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订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因此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

2)以研究取向而言,P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3)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1) 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2)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3)以高层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TQM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TQM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TQM第一篇概论第一章概述一、质量和顾客满意1.顾客即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包括组织外部的顾客,也包括组织内部的顾客。

顾客是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服务于顾客并满足他们的需要是组织存在的前提。

所以应树立正确的顾客观:(1)顾客是企业最重要的相关方;(2)顾客不用依靠企业,反之企业依靠他们;(3)顾客决定企业的盛衰;(4)顾客不是对企业工作的打扰,他们恰恰是企业工作的目的所在;(5)顾客的光顾是帮企业的忙,企业为他们服务不是在帮他们的忙;(6)顾客不是统计数字,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感受和感情;(7)顾客带着需要来到企业,企业的工作是满足他们;(8)顾客值得企业给予最大的关注和最彬彬有礼的接第 1 页共56 页待;(9)顾客有需求,所以企业的员工才有工作;(10)顾客有选择的权利,企业成为顾客的最佳选择才能留住他们;(11)顾客很敏感,企业对顾客要贴心;(12)顾客的需求是很个性化的,所以企业在质量策划时要有弹性。

2.顾客满意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它是顾客将其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实际感受的价值与期望的价值进行比较的结果。

顾客满意有以下基本特性:(1)主观性;(2)层次性;(3)相对性;(4)阶段性。

第二章质量一、质量的概念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加强质量管理,重视产品质量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质量”也日益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名词。

1.什么是质量?质量:即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第 2 页共56 页的程度。

”2.质量概念的演变质量概念所描述的对象早期大多仅仅局限于产品,以后又逐渐延伸到了服务,而如今则不仅包括产品和服务,而且还扩展到了过程、活动、组织及至它们的结合。

二、质量特性1.质量特性的含义质量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质量特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技术性或理化性的质量特性。

(2)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

干部管理工作基础知识通俗版

干部管理工作基础知识通俗版

干部管理工作基础知识(通俗版)1,什么是行政编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执行国家职能及政治体系管理职能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党派机关、政协机关、人民团体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列为国家行政编制。

2,什么是事业编制?事业编就是在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机关下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3,什么是企业编制?同上,国有企业的登记在编人员一般都是企业编制,但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如设计院所4,如何进入这三种编制内呢?行政编制需要考公务员,事业编制需要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也需参加公务员考试,企业可以直接招聘人员,有的也需要参加考试5,事业单位分为哪几种?事业单位分下面几种:A.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但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如社区市的城管B.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财政全额拨款;如县一级国土资源(国家行政,省市参照,县里全拨)C.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拨一部分,单位自筹一部分;医院是典型D.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部靠自己赚,这个单位看性质和情况,有钱的有钱的要死,打死也不想转全拨或参公,穷的连工资都开不出的也有;E.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如设计院所6,参照单位=公务员吗?参照单位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实质是使用事业编制,但提拔晋级等等都是按照《公务员法》来管理,俗称的公务员也就行政编制也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两者均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虽均为政策执行部门,但编制类型略有不同,所以参公≈公务员,不等于公务员7,行政单位人员成分有哪些?大多数行政单位里有两种人,行政编,事业编;行政编是公务员,事业编则有三种情况:参照管理人员≈公务员,行政编不足需要的事业编制人员,工勤人员(事业编制,如司机等)8,事业单位人员身份有哪些?有下面几种:管理岗,走职员序列,比照公务员施行,江西的最高级别为三级职员,正厅级干部技术岗,走职称,从初级到高级工勤岗,走职称,从初级到高级按老说法,管理和技术岗均为干部身份9,事业单位有机会去当公务员吗?有,根据国家的公务员调任规定:进入公务员队伍有两种方式,考录和调任。

管理学基础知识(Management Science)

管理学基础知识(Management Science)

管理学(Management Science)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各种现象及规律的学科,是在近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管理学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点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数学(概率论、统计学、运筹学等),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哲学、法学),技术科学(计算机科学,工业技术等),新兴科学(系统论、信息科学、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以及领导学、决策科学、未来学、预测学、创造学、战略学、科学学等。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

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均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

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以及法约尔(H.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为标志。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学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其内容和形式。

管理学概念的发展早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泰罗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

他还深信:“同样的原则能以等量的威力适用于所有的社会行为上,在我们的家庭管理上,在我们的农场管理上,在我们的大小商人、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慈善机构、我们的大学和我们的政府各部门的业务管理上。

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学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基础知识练习题(精华版)

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学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基础知识练习题(精华版)

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学基础知识》复习要点(精华版)1.管理的职能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与功能,它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方式和具体表现,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功效的概括反映,是联结管理要素的动态机制,是设计管理者职务和管理机构功能的依据。

现代管理应该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战略、市场、生产、质量和人事等方面,这里我们将重点论述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这五项基本管理职能。

2.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学说和现代管理五个阶段。

3.企业内外环境的主要因素答: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

通常,就企业而言,构成企业环境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不可控的因素,构成企业外部环境;一类是企业可控的因素,构成内部环境,亦称企业内部条件。

外环境:1.宏观环境因素(1)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它涉及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党派关系、政府的政策倾向和人民群众的政治倾向等。

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家的政治路线。

②经济体制。

③科技、教育体制。

④政府的行政性行为,包括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对某些行业的直接管理和政府预算等。

(2)、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②经济结构。

③市场利率。

④汇率水平。

⑤通货膨胀率等。

(3)、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指与企业所属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4)、社会文化环境它包括一国或地区的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态度,如消费习惯、工作态度和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5)、法律环境法律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会对企业各种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的各种法律法规。

2.经营环境因素企业的经营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营领域的行业环境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

行业环境因素主要有行业概况和行业竞争结构,行业概况包括行业的销售增长率、行业的生产能力、所需资源的可得性、相关技术的变化和社会制约条件等;行业竞争结构则主要由竞争者、供应者、顾客、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五种力量决定。

(完整word版)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完整word版)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

(书上)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

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

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

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

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

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

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Q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标准版)

Q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标准版)

( 管理体系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Q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Q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标准版)一、QHSE管理体系的定义:指在质量(Quality)、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al)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是在ISO9001标准、ISO14001标准、GB/T28000族标准和SY/T6276《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共性兼容、个性互补的原则整合而成的管理体系。

二、QHSE管理的需求和目标:满足顾客的需求、保证员工的安全、保护周边的环境。

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做到无事故、无伤害、无损失。

三、QHSE管理体系的特性四个特性:整体性、层次性、持久性、适应性,是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体系。

四、QHSE工作重点1、通过过程识别和控制规范管理职责落实(职能分配),制度建设(体系文件化)。

2、通过风险控制避免各类事故不合格品,安全隐患,环境污染。

五、QHSE体系八大原则1、以顾客、员工和社会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员工和社会。

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员工和社会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员工和社会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员工和社会期望。

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

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 完全版

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 完全版
预测程序:1.预定预测目标;2.收集和分析有 关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评价预测结果;
5.编写预测报告。
二、预测的主要方法
按预测本身的性质分,可以将预测分为定性 方法和定量方法。
(一)定性预测法,也称定性判断法
1.专家调查法(专家个人调查法、专家会议 调查法)
2.德尔菲法:根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 表意见的方式,专家之间不得讨论,经过多 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反复 征询修改,得出较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结 果。
组织特征有:目标的一致性;原则的统一性; 资源的整合性;活动的协作性;结构的系统 性。
二、组织的类型
按建立和正规化程度,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 式组织。
按灵活性和适应性程度,机械式组织(官僚 行政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适应性组织)。 三、组织的功能 组织具有整合、凝聚、服务、管理、激励等 功能。 第二节 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师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对组 织活动和组织结构进行设计的活动。 五个原则:目标一致,分工协作,精简高效, 权责对等,动态适应原则。 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战略、技 术和组织结构等四项因素。 二、组织设计的内容
在中国,把非政府组织分为事业单位和公共 服务性中介组织。
(二)企业管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进 行生产、服务的组织,以企业法人身份活动 注重个体利益。
特点:1.目标单一即盈利;2.企业管理具有竞 争性;3.典型的经济理性;4.权力来源于生产 资料所有权及委托经营权。
第三节 管理者职责与技能
一、角色类型: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 制定三方面角色。
三、决策基本步骤
1.问题发现和诊断;2.确定目标;3.拟定备选 方案;4.选择方案 四、决策主要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点法 根据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相互制约的关 系的综合分析,用来预测利润、控制成本的 一种数学分析法。以盈亏平衡点为界限,销 量大于平衡点为盈利,小于则亏损。

最新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的题库

最新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统考的题库

1.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ISO 9000标准把质量特性定义为:(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相关的(固有特性)。

3.产品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4.服务质量特性一般包括:(功能性)、时间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等6个方面。

5.产品的寿命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总时间)。

6.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7.产品的经济性是指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和费用方面的特征。

8.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9.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

10.质量环是指对产品质量的(生产)、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11.魅力特征是指如果充分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分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征。

1.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一致的(活动)。

2.一般可以将现代质量管理分为(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3.ISO 8402:1994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4.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将全面质量管理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全过程)、(全员)和全组织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所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5.全过程质量管理强调必须体现两个思想,一是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二是(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6.朱兰提出了质量管理三部曲,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7.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8.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

2024版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2024版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质量管理概述•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与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过程控制与改进技术应用目•产品检验与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员工培训与激励机制建设录质量管理概述01质量定义与重要性质量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质量重要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的基础,也是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0世纪初,以事后检验为主,强调对不合格品的筛选和剔除。

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40-50年代,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强调预防和改进。

20世纪60年代至今,以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面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强调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

030201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及特点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特点全面性、全员性、预防性、服务性、科学性。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可以系统地控制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提高产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提升客户满意度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信誉,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意义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与02方法1 2 3通过市场调研、顾客反馈等方式,准确把握顾客需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或服务要求。

确定并理解顾客需求和期望建立有效的顾客满意度测量和改进机制,持续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顾客忠诚度和市场竞争力。

确保顾客满意度针对顾客反馈的问题和需求,及时进行产品、服务或流程的改进,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完整版)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完整版)

22
策划阶段工作内容及要求
1 2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目标 明确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过程和服务范围, 以及要达到的质量目标。
进行质量策划 制定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资源需求、过程 控制、检验和试验等活动的要求。
3
配备必要资源 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 员、资金、设备、设施等。
2024/1/28
5
重要性及意义
2024/1/28
重要性
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实现质量目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的基础保障。它能够帮助组织识别和管理风险,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意义
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可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赢得客户信任;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发 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明确不合格 品的标识、记录、评审、处置和预防 措施等要求。
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追 溯和分析。
2024/1/28
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确定其性质和 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不合格品的 再次发生。
21
05
CATALOGUE
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与运行
2024/1/28
2024/1/28
9
过程方法及持续改进
2024/1/28
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 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 果。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 个永恒目标。
10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总是包含一些不确定性。它经常涉及多种选择和考虑各种可能性。如果信息或数据不准确、不完整 或不是最新的,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或不完整。因此,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强调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对其进行适当 的分析和解释的重要性。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公共治理学根底必备知识第一章1.何谓公共治理?公共治理具有哪些根本特质?答:公共治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 广泛运用政治的、治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水平,从而到达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公共治理具有公共性、社会性、治理性.2.新公共治理的根本内涵及其特征.答:新公共治理的内涵包括七个要点:①即时的专业治理.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③强调产出限制.④转向部门分权.⑤转向竞争机制.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治理风格、方法和实践.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公共治理的特征:①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②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③改变组织结构.④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⑤改变现行的政策.⑥运用人力资源治理技术.⑦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以及学习的公共组织.⑧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3.公共治理者应该具备哪些根本的治理技能?答: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化技能.④诊断技能.⑤沟通技能.4.有效公共治理者应具有哪些根本的特质?答:①有效的公共治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 ②有效的公共治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③有效的公共治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④有效的公共治理者必须具有耐心. ⑤有效的公共治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⑥有效的公共治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 ⑦有效的公共治理者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思考.第二章1.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根本的特点?答: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上而言,但凡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效劳社会群众,以提升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成为公共组织. 从狭义上来看,乃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公共组织的根本特征:①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 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 ③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④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⑤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⑥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⑦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⑧公共组织的独占性.⑨ 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2.什么是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层级化的优点是什么?答: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即纵向结构.它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层级关系有序构成形式. 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层级化是公共治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第三章1.什么是战略治理?战略治理有哪些根本的特征?答:战略治理可视为治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开展水平、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之行为.也可以被界定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到达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或科学.战略公理的根本特征:①战略治理是未来导向的.②战略治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③战略治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开展时机及识别威胁的过程.④战略治理是直觉和理性分析的结合.⑤战略治理是持续性和循环性的过程.⑥ 战略治理是前瞻性思考和由外而内的治理哲学.2.论公共部门成功实施战略治理的条件.〔要点〕答:①公共治理者必须树立长期观,打破短期主义的思考,开展前瞻性思考. ②政府部门必须打破责任的限制,克服“功能性短视〞,打破部门主义的限制, 开展一种全局观,强调整合的治理途径.③在重大问题的战略决策和规划过程中提供政治参与的权利与时机.④重视更高层次的问题.⑤追求满意.⑥殊途同归C3.论公共部门战略治理的问题与改良.〔要点〕答:公共部门运用战略治理的问题:①政府任期的短期性和行动取向. ②公共治理战略的许多方面都是立法者所确立的.③公共规那么大局部是在组织内部进行的,而选民、媒介等要求参与,而参与过程虽可以改良普遍接受的程度,但冲淡了战略的焦点议题.④可靠性分析是通常费力又费钱的. ⑤公共机构对问题解决的非正式过程不大熟悉,政府机构习惯于层级的、下达文件报告的过程.⑥由于预算约束和短期观念,公共战略规划者的工作通常很难证实是合理的. ⑦与私营部门相比,公共战略通常是通过组织设计、预算和财务限制、人事制度和政策来实现的.改良方法:①公共治理者必须树立长期观,打破短期主义的思考,开展前瞻性思考.②政府部门必须打破责任的限制,克服“功能性短视〞,打破部门主义的限制,开展一种全局观,强调整合的治理途径.③在重大问题的战略决策和规划过程中提供政治参与的权利与时机. ④重视更高层次的问题.⑤追求满意.⑥殊途同归.第四章1.简述当代公共决策的开展趋向.答:①高速化趋向.②综合化趋向.③社会化趋向.④远景化趋向.⑤理论化趋向2.现代公共决策的根本原那么答:①信息原那么.②预测原那么.③客观原那么.④系统原那么.⑤可行性原那么.⑥择优原那么.⑦民主原那么.⑧弹性原那么.3.联系我国实际,论公共治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要点〕答:公共决策科学化就是指公共决策这一主观活动要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并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手段和体制进行决策.实现我国公共决策科学化的根本要求和途径有:①树立正确的决策指导思想.②正确熟悉具体决策对象和决策环境的特点和规律.③建立健全决策机制. ④标准决策程序.⑤现代化的决策技术与方法.公共决策民主化就是在公共决策的过程中, 使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参与决策的民主权利,并广泛听取各行各业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使决策能够充分表达民意,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公共决策民主化的根本要求和途径为:①决策观念的民主化.②决策过程的民主化.③决策环境的民主化.④决策体制的完善化.第五章1.公共决策执行具有哪些根本的特点?答:①它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 ②它是一个再决策的过程.③它是一个务实性的活动.④它具有一定的时限性.2.影响公共决策执行的因素分析.答:①社会公共问题的性质.②公共决策本身的质量.③执行机构的效能. ④环境因素.3.论公共决策执行在公共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要点〕答:①公共决策的执行是实现公共决策的唯一途径. ②公共决策的执行是验证和修正公共决策的重要步骤.③公共决策的执行是判断和测量公共治理成效的重要尺度.④公共决策的执行是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责任.1.公共组织领导的根本职能是什么?答:①决策职能.②组织职能.③用人职能.④协调职能.⑤监督职能.⑥ 教育职能.2.如何实现领导班子群体结构的优化?答:①增强每个行政领导者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 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观念,是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优化组合的根底.②从行政治理的实际需要出发, 优化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③动态调整,维持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 ④面向未来,建设年轻化的行政领导群体.3.什么是领导影响力,影响领导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 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水平或力量. 影响领导影响力的因素有两大方面,一是强制性影响力;二是非强制性影响力.构成强制性影响力因素有:①法律.②职位.③习惯.④ 武力.构成非强制性影响力的因素有:①品格因素.②才能因素.③知识因素. ④情感因素.第七章1.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征?答:①人力资源是一种能动资源.②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高增值性的资源. ③人力资源是无法存储的资源.④人力资源必须不断地投资、维持与提升,才能保持其价值并增值.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治理的根本原那么是什么?答:①岗位责任原那么.②选贤任能原那么.③竞争鼓励原那么.④系统保证原那么⑤民主法制原那么.3.论良好培训的根本要求.〔要点〕答:①培训需求的分析.②培训方案的拟定.③培训工作的组织.④培训效果的考评.第八章1.公共财务治理的性质与特征是什么?答:公共财务治理就是为了使公共财务收支到达最正确的运用效果而设计的一套系统的治理方法和制度.公共治理的特征是:①根底性.②管制性.③方案性. ④政策性.2.政府财务报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答:①及时性.②内容的公证性.③适用性.④可信性.⑤可比性.⑥中立性.⑦物质性.⑧连贯性.⑨内涵的丰富性.3.政府预算在现代政府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答:①宏观调控的作用.②合理分配资源的作用.③监督的作用.④法律约束的作用.第九章1.公共治理信息系统具有哪些根本的特征?答:①经济权威.②政治权威.③人事环境.④工作环境.2.电子化政府及其特征.答: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 透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效劳,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效劳品质的政府.电子化政府的特征:①倡导科技领先.②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可获得性. ③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机制.④更有效率.3.谈谈我国电子化政府中存在的问题及开展策略.答:存在问题:①熟悉上的缺乏和理论上的滞后. ②政府信息化缺乏明确而强有力的领导.③政府信息化缺乏明确的远景和开展方向. ④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府信息的低度使用问题.⑤政府信息化根底结构薄弱.⑥政府信息化缺乏根本的法律和制度保证.⑦政府信息化与政府效劳与治理的整合问题. ⑧政府信息化与政府改革的整合问题.⑨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平安问题.开展策略:①明确中国政府信息化的远景和目标.②开展公用电子资料库, 推进其加值利用.③制定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④推动政府信息和通讯网络的开展.⑤推动和开展政府业务的电子化.⑥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化组织和协调运作机制.⑦强化信息平安治理.⑧增强公务员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第十章1.何谓绩效治理?绩效治理的性质是什么?答:所谓绩效治理乃是对公共部门的公共效劳或方案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 并对实现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性质:①绩效治理是一个过程,是组织提升绩效的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②绩效治理是一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组织治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需要系统化的思考与整合.③绩效治理的过程也是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2.简述公共部门绩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良策略.答:存在问题:①绩效治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将所有绩效都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再据此进行绩效衡量.②功能相同的公共组织有地区性的差异, 其规模大小亦不一,以相同的绩效指标来衡量他们之间的绩效、并作比拟,并不公平. ③如何制定与品质绩效有关的指标仍是绩效衡量的主要限制.④绩效治理或衡量制度的成效,其主因之一取决于绩效指标的制定是否周延、是否合理、是否客观, 是否能涵盖组织的重要绩效.⑤绩效治理做的好不好、是否正确、有赖可靠的信息,如果所收集的信息错误或不够全面,就无法真正反映机关的实际绩效.改良策略:①治理者成为组织绩效的中央. ②高层的支持与承诺.③制定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④绩效衡量对组织要有意义.⑤利用绩效规划和衡量体系使治理者负责任.⑥意识到绩效的重要,并促使组织成员参与绩效改良.⑦要连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绩效改良的时机.3.简述绩效治理与评估在当代公共治理中的作用与意义.答:①有助于激发和调发动工的工作积极性.②有助于组织资源的有效配置.③有助于对治理过程的监督与限制.④有助于行政本钱的降低和行政效率的提[Mi.1.简述公共治理法制化的根本要求与内容.答:①行政合法.②行政适当.③平等保护.2.什么是行政行为合法?行政行为合法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是什么?答:行政行为合法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行政行为符合法律的要求.行政行为合法的具体内容与要求:①行政主体实施了作为或不作为行为;② 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③行政行为符合法律的要求;④合法行政行为是能够引起法律效果的行为.3.简述公共治理法制化的意义与作用.答:①维护行政秩序.②保证公民权益.③遏制公共权利的膨胀和违法行政.第十二章1.什么是行政责任?行政责任具有哪些根本内涵?答:行政责任是法律关系主体在国家行政治理活动中因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不旅行行政上的义务而产生的责任.行政责任包涵:①回应.②弹性.③胜任水平.④正当法律程序.⑤负责.⑥廉洁.2.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权限有哪些?答:①检查权.②调查权.③建议权.④行政奖惩决定权.3.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监督的方式及其内容.答:①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②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方案和财政预算、决算.③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④质询和询问.⑤视察和检查.⑥建议、批评和意见.⑦受理申诉和检举.⑧罢黜职务.1.什么是职业伦理?公共治理职业伦理具有哪些特性?答:职业伦理即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标准.公共治理职业伦理的特性:①明显的政治性.②一定的强制性.③较强的示范性.2.简述公共治理的职业伦理标准.答:①提供公共福利.②忠实地执行法律.③承当公共责任.④为社会树立典范.⑤追求专业的卓越.⑥促进民主.3.如何促进公共治理的提升与实现?答:①政治承诺.②制定伦理规那么.③树立伦理模范.④建立伦理的公共组织.⑤创立良好的社会风气.⑥增强伦理教育.⑦制定完备的行政程序法.⑧公民参与与监督.第十四章1.什么是政府再造?什么是政府再造的“五C策略〞?答:政府再造即政府改革将涉及改变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民、政府与企业等诸多关系的调整,涉及政府治理的观念、结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涉及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序的调整,更涉及外部关系的调整.五C策略:①核心策略.②影响策略.③顾客策略.④限制策略.⑤文化策略.2.谈谈21世纪中国政府再造的战略选择.答:①从效率行政典范到民主行政典范. ②从限制导向的治理到效劳导向的治理.〔3〕从以政府为本位和中央到新市场的政府;〔4〕从强势国家的单独治理到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5〕从政企不分、政府管制到政企分开、放松管制;〔6〕从权力集中到适度的地方分权;〔7〕从机械式的官僚组织到有机式的适应型组织;〔8〕从人治到法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管理的概念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性一、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

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时间活动。

二、管理的特性管理的特性是由管理活动自身性质而产生和形成的特点。

管理的基本特性是:两重性,即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也指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目标性,管理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构成;组织性,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创新性,管理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和方式,但本质上却具有不断创新的特征。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和类型一、管理的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20世纪初期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履行以下五种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另一个比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是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五项职能;除此以外,还有七项职能等观点,如美国的古力克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人事、沟通等等。

管理职能的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将其划分为四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二、管理职能的发展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决策和创新职能受到了管理界的普通充实。

除了决策和创新之外,现代管理对协调职能也十分重视。

三、管理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管理活动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照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这两大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管理可划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两大类型。

公共管理的含义及基本特点: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按照这一含义,公共管理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

2、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

3、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

4、公共管理具有独占性。

5、公共管理接受公众监督。

企业管理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基本是以企业法人的个体身份进行活动的,因此相对于社会公共利益来讲,企业的利益是个体利益,企业的管理也是为实现单个个体利益进行的管理活动。

1、企业管理目标相对单一。

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

3、企业管理具有典型的经济理性。

4、企业管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由此委托的经营管理权。

第三节管理者的职责和技能一、管理者角色与类型管理者扮演着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指定等三个方面的10种不同、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

管理者的层次分类:组织的管理人员可以按其所处的管理层次区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同时,整个组织层次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

管理人员的领域分类:管理人员还可以按其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的不同,划分为综合管理人员与专业管理人员两大类。

二、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和管理者的角色相关。

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大方面。

第四节管理环境一、环境对组织的影响环境对组织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环境的不断变化既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新的机会,又对组织的生存造成某种不利的威胁。

组织环境分成三大类:一般或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组织内部环境。

二、各种组织的一般环境组织的一般环境大致可归纳为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五个方面。

三、具体组织的特殊和环境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以企业为例)主要包括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厂家、用户、供应商等五个方面四、两种环境分析方法介绍识别环境不确定程度的方法:第五节管理理论的发展一、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巴比伦颁布的《汉穆拉比大法典》,对诸如个人财产保护的方式、臣民应遵守的规范、货物贸易的原则、臣民之间的隶属关系、最低工资标准、家庭纠纷与犯罪的处理等的规定,都体现了管理的思想。

比较高一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

这些古代城市国家创建了进行政治、商业和军事活动的各种组织。

特别是希腊人认识到了体力劳动的小喇叭与劳动分工之间的关系。

到中世纪,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15世纪世界最大的工厂之一的威尼斯兵工厂就已经形成了包括体系相互制约和平衡原则的领导体制、生产过程的流水作业、人事和成本的控制等具有某些现代管理特征的管理方式。

16世纪意大利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埃维利在其所著的《王子》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领导者的原则:①领导者必须要得到群众的用户,权威来自群众。

②领导者必须维持组织的内聚力。

③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强的求生存的意志力。

④领导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1、儒家的管理思想。

2、道家的管理思想。

3、法家的管理思想。

4、商家的经营管理思想产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把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推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

这一时期最早对资本主义管理思想做出贡献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斯密他的著作《国富论》中阐述了劳动分工的作用:①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一种简单的操作,从而能够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②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③分工使劳动简化,可以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简便的工作方法,有利于促进工具革新。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管理思想上独树一帜。

欧文主张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从而开辟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先河。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查尔斯.巴贝奇较早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并进行了理论的概括,成为科学管理的启蒙者。

19世纪下半叶,亨利.普尔提出了三条基本管理措施:①组织是管理的基础。

②通讯联系。

③收集和编制资料。

二、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泰勒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

(1)作业管理的主要内容:①指定科学的作业方法,以代替过去的单凭工人经验作业的方法。

②科学地挑选并培训工人,使他们学会按最好的作业方法进行工作。

③实行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度(2)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①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

②实行职能工长制。

③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卡尔.乔治.巴斯,美国数学家,是泰勒最早、最亲密的合作者;亨利.甘特,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吉尔布雷斯夫妇,美国工程师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与夫人心理学博士莉莲.吉尔布雷斯;亨利.福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建人。

科学管理理论的历史地位(1)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2)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古典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也是20世纪初期形成的。

但古典组织学派不像科学理论学派那样过于侧重企业的基层作业管理,而是侧重于企业的整体协调与控制。

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法约尔、韦伯等。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①技术活动②商业活动③财务活动④安全活动⑤会计活动⑥管理活动(2)管理的一般原则:①劳动分工②职权与职责③纪律④统一命令⑤统一领导⑥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⑦合理的报酬⑧集中⑨等级链与“跳板原则”⑩秩序?公平?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征:(1)明确的分工(2)自下而上的等级系统(3)职务要求决定人员任用(4)理性的人员关系(5)管理人员的职业化(6)严明的规则和纪律韦伯认为,这种高度结构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进行强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的形式,并认为这种行政组织体系特别适合于工业社会中庞大复杂的组织。

韦伯的思想对后来的组织理论学有很大的影响,他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三、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不同于古典管理理论这种于生产过程、组织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却忽视对“人”的研究;在强调人的物质要求即“经济人”特性的同时,忽视人的社会需要,即“社会人”的特性。

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的管理难以维持持久的效率,并使劳资之间的矛盾突出,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脑力劳动逐步占据了主导位置,单纯的物质刺激和严格的控制已不能作为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发挥作用。

在此背景下,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用人的积极性的学说——人际关系理论应运而生,这个理论为以后的行为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霍桑实验第一阶段:工人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试验;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霍桑试验经历了八年时间,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打下了基础。

梅奥及其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4)存在着“霍桑效应”。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并引起了管理理论的一系列改革,其中需要原则至今仍是管理者们所遵循的,如强调对领导者的人际关系能力训练,提倡下级参与企业决策来改善组织内的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一件沟通,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等;但是人际关系理论过多地强调感情的因素,否定经济刺激的作用,又是其局限的反映。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2)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不论大小其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明确的目标、协作意愿、信息交流(3)管理者的权威来自下级的认可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的组织观点,比前人的研究前进的一大步。

法约尔等人主要从原则与职能的角度研究组织管理,而巴纳德却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组织问题,为组织管理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

四、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物有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

这个学派的基本观点是:①管理是一个过程;②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③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④管理应具有灵活性,要因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灵活调正管理方法。

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是在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行为科学学派的代表任务很多,如马斯洛、赫兹伯格、以及设计了管理方格图的布莱克和穆顿等等。

该学派认为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对人的管理,他的特点是:①从单纯强调感情的因素,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向探索人类行为的规律,提倡善于用人,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②强调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③激励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不仅要改进工作的外部条件,更重要的要改进工作设计,从工作本身满足人的需要;④主张在企业中恢复人的尊严,实行民主参与管理,改变上下级的管理,由命令服从变为支持帮助,由监督变为引导,实行组织成员的自主自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