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单元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峡情》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峡情》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三峡大坝项目的历史和现状;2.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文章阅读技巧;3.能够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三峡情》2.教案PPT3.本课所需的生词词卡片教学过程1. 自主阅读让学生先自主阅读一遍本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自己的总结和感受。
2. 文章学习2.1 生词学习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生词,并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词汇积累,推测出生词的含义。
老师和学生一起用PPT进行生词学习,掌握以下生词:•汹涌•伟岸•污染•掩映•寿命•资源2.2 理解文章大意学习生词之后,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梳理出文章主要讲述的事情和情感、意义的表达。
2.3 借助图表加深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老师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多种图表手段,让学生通过图表的形式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3. 语文表达3.1 口语表达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就课文内容进行口语表达。
可以让学生表演、演讲或进行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并沉浸在所学的语言环境中。
3.2 写作提升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就所读文章的情感和意义进行自由写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和润色,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后拓展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有关三峡大坝项目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拓展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与“三峡情”有关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水平。
总结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三峡情》,了解三峡工程项目的历史、现状,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三峡大坝的解读窗口,同时也提高了语文表达能力。
作为教师需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多角度掌握所学知识。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标题: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教案,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小石头十字街》和《蚂蚁的家》,了解小事物中所蕴含的美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激之心,培养学生对小事物的关注和热爱,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3.学会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小事物中所蕴含的美好。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小事物的关注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小石头十字街》和《蚂蚁的家》。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课件制作。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美丽的自然景色的视频。
2.围绕视频内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美丽。
二、呈现与讨论(15分钟)1.通过课件展示《小石头十字街》的课文,学生跟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小石头所看到的美好事物。
2.引导学生讨论,小石头为什么会感觉到开心呢?学生可以从小石头看到的美丽景物、亲人们的笑脸以及陪伴自己的小动物等方面进行讨论。
三、理解与体会(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课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理解的课文内容,并以小石头的视角感受小事物中所蕴含的美好。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美好事物,鼓励学生踏实观察和感悟生活中的美好。
四、拓展与运用(25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小事物,例如蚂蚁、小花等。
2.学生分组将所观察到的小事物进行描述,让其他同学猜出是什么事物,并表达对这些小事物的喜爱之情。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生活中小事物的关注和热爱的重要性。
2.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观察和思考方面的不足之处。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观察自己家或学校周围的小事物,并写一篇文章,记录并描述其中蕴含的美好。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下册教案
教案名称:三年级西师版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本中所涉及的词语、句型及篇章的意义和用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选用的是西师版语文下册教材,共包括若干课文和篇章,围绕儿童生活、社会活动和自然环境展开。
教材内容生活化、贴近学生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教授课文中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学生课本、练习册。
3.教学工具:黑板、彩笔、录音机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小狗爱找零食》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简短的问答引起学生兴趣,预习新课。
2.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朗读课文,模仿语音语调,理解课文内容。
3.词语解释: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用例句加以说明。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并进行小组互动。
5.课文复述: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复述。
6.巩固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文内容。
第二课:《大象感冒了》1.导入: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思考。
2.词语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词义理解和句型运用。
3.课文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4.课文解读:解读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5.情感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积极向上的情感体会。
6.拓展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拓展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课文内容。
六、教学评估:1.进行课堂小测验,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通过课堂讨论和合作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个体和小组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这个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月桃花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月桃花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三月桃花水》是一篇诗一样的优美散文,以诗一样的语言描写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光芒,歌颂了三月桃花水,歌颂了春天的美丽,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月桃花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月桃花水》原文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净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美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有一千朵桃花,点点飘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柔柔的弦。
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
那忽大忽小的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轰鸣。
河水流过,哗啦,哗啦,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河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块,丁零,丁零,像大马车驶过的铃铛声。
那急流的水声浪声,是在督促着农家人开犁播种啊!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的炊烟……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月桃花水》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一样技能: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知道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浏览中积存词语与优美的句子;思想感情: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春水的宝贵滋润大地,催生万物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仔细的视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酷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仔细的视察;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酷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方面能力:
1. 精读文本,理解文章大意;
2. 读懂简单的文言文;
3. 能够准确书写简单的汉字和标点符号;
4.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5. 发展学生口头表达和团体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经典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荷叶边》、《长在马路边的橡树》等;
2. 课内活动:背诵唐诗、绘画、作文、小班讨论等;
3. 词汇练:认读汉字、识记生字、积累经典成语等;
4. 课外阅读:推荐相应难度的阅读书目。
教学方法:
1. 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小组合作、问答互动、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
2.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
口头表达能力;
3. 运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如课件、PPT等;
4. 鼓励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积极参与探究和讨论。
教学评价:
1. 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作业、小组合作、讲评等;
2. 每节课均设立自我评价环节,以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和平等有效的互动教学。
总结:
以本教学计划为主线,完整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注意学生兴
趣培养与综合提升,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是本次语文教学的
最终目标。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植物之间的“爱”和“恨”
植物之间的“爱”和“恨”【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批读语,抓重点词句领悟课文内容。
2.了植物是怎样表现“爱”与“恨”的,激发关注自然、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了解植物是怎样表现“爱”与“恨”的,激发关注自然、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2.感受说明文简洁、准确、朴实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检测题,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
人有爱恨情仇,动物有喜怒哀乐,那么植物呢?植物又怎样表现它的“爱”和“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说明文《植物之间的“爱”与“恨”》。
2.揭示目标这是一篇说明文,这节课我们将在课文旁批的帮助下,读懂这篇文章,弄清植物之间是怎样“爱”和“恨”,以及研究这门科学的意义。
二、指导自学,反馈问难。
过渡:要想迅速达到这个目标,可要给你们支上一招:看旁批,勾词句,重朗读。
1.借助批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边读边批。
2.根据自学提纲,完成自主练习。
3.提出疑难,做上记号,准备小组交流。
三、小组合作探究。
1.小组长按自学提示的问题,依次在组内提问,抽组员回答(尽量每个同学都抽到),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
2.组内同学将自学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大家分享。
3.提出在自学过程中仍未解决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组内仍然不能解决的,小组长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班上交流。
四、展示交流。
过渡:在刚才的自主学习中,每个同学都学得认真,在合作探究中,各小组同学发言积极,各抒己见,相信我们每个同学的收获都不小吧,愿意与我们大家同学一起分享吗?(愿意)。
来,比比谁的表现最棒!1.学习问题(1)。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植物之间的“爱”与“恨”与人类的爱与恨相同吗?“爱”和“恨”为什么要加引号?他们之间的“爱”和“恨”以什么形式体现?理解词语:“和睦相处”“冤家对头”。
与人类的爱与恨不相同,植物之间的“爱”和“恨”不是感情的表现,而是体现在生长状况上。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2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案_14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义。
2.能够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国旗升起时的庄严、神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国旗升起时的庄严、神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意义。
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2.小组学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3.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拓宽知识面。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国旗,板书好课题。
)师:(师指国旗)孩子们,瞧,这是――(生答:五星红旗。
)师激情介绍:五星红旗就是我国的国旗,红色象征革命,黄色代表灿烂辉煌,四颗小星围绕着大星,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孩子们,每天清晨,当太阳跃出地平线的时候,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都要升起这鲜艳的五星红旗。
你,想去那里参加那隆重而庄严的升旗仪式吗?(生: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天安门广场,去目睹这庄严的时刻――(师指课题示意学生齐读课题)生:(齐)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师:再读一遍。
生:(齐)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先来复习一下前几天学习的生字,看着大屏幕,和它们打打招呼吧!(生自由读,全班齐读)字、词都读准了,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师: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生1:课文主要讲了国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生2:课文主要讲了人们在天安门广场上观看升旗仪式。
师:同意他们的回答吗?(生点头同意)(师板书“升旗”)师:作者按升旗前、升旗时、升旗后的顺序把升旗的过程清楚地记录了下来,那课文哪些段落写升旗前?哪些段落写升旗时,哪些段落写升旗后呢?在文中找出来。
(板书:升旗前升旗时升旗后)生:课文第1、2段写升旗前,第3、4段写升旗时,第5段写升旗后。
2024年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标题:2024年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汉字书写能力,正确运用常用字。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识字教学: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一些与常见生活场景相关的词语。
2. 语言表达教学:培养学生简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 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让学生喜欢阅读。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经典诵读——《小蝌蚪找妈妈》1. 学习诵读《小蝌蚪找妈妈》。
通过诵读,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写作的情感和意境。
第二单元:词语学习——与生活相关的词语学习1. 学习和认读与生活相关的词语,如:家具、食物等。
2. 培养学生书写相关词语的能力。
第三单元:阅读与理解——《小猫钓鱼》1. 学习阅读和理解《小猫钓鱼》。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描述小猫钓鱼的情节,并进行朗读和表演。
第四单元:写作练习——日记写作1. 学习写作日记,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的习惯,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第五单元:古诗诵读——《登鹳雀楼》1. 学习诵读古诗《登鹳雀楼》,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2. 学生进行背诵并表演。
第六单元:写作练习——写信1. 学习写信的基本格式和要素,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 引导学生写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第七单元:阅读与理解——《小石头和大石头》1. 学习阅读和理解《小石头和大石头》,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语言的美感。
第八单元:词语学习——关于感情的词语学习1. 学习和认读与感情相关的词语,如:喜欢、伤心等。
2. 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情感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香港夜色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香港夜色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主题为《香港夜色》的课堂。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能够理解《香港夜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能够通过阅读,感悟到香港的魅力与文化底蕴;3.能够通过模仿、创作,表达自己对香港夜色的想象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预习任务在上课前,通过阅读教材《香港夜色》,让学生先自主探索故事背景,了解香港的魅力与文化底蕴。
2. 导入环节首先,通过引导学生看一段香港夜景的视频,并讲解香港夜色的魅力所在。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配图和字体颜色,激发学生思考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学习要点1.了解香港夜景的景象,比如繁华的商业中心、璀璨的灯光、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演等。
2.理解作者通过颜色、字体等手法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对香港夜色的热爱和感悟。
3.学习如何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香港夜色的感受。
4.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看香港夜景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香港的夜色魅力。
第二步: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配图和字体颜色,让学生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三步:阅读教材通过教师阅读,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香港夜色》。
第四步:讲解语文知识点讲解文中的生字词和词语搭配,让学生理解故事意义。
第五步:学生模仿创作让学生模仿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创作自己的香港夜色作品,并进行展示。
5. 课堂总结通过梳理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化学习。
三、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发言和创作表现,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语文能力和情感认知作出评价。
四、教学延伸1.让学生去香港实地参观,深度了解香港的文化底蕴和夜色魅力。
2.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如画画、拍照、写作等,继续感悟香港夜色的魅力。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香港夜色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香港夜色一、教学目标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
2.理解香港夜景的美丽景色,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体会到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
2.学习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香港夜景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1.让学生体验并理解作者通过文字所描绘出的香港夜景,运用想象力进行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先简单介绍香港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了解学生对香港的基本认识,然后引入下面的课文。
2.阅读(10分钟)让学生听读下面的课文:香港夜色香港夜来了,百家灯火竞相开,高楼大厦亮丽得像天上的繁星。
海湾里一座座桥梁如灵巧的长蛇舞动,河道旁几排排蜿蜒的船只就像在赛跑。
广场上人潮涌动,游人熙熙攘攘,一大群牵着翻译机的外国游客很快乐,因为他们看得见香港的面貌。
—《新语文教程·三年级下册》读完之后,进行师生互动,询问学生们对课文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是什么。
3.细读课文(2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打出所学的生字和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然后再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和解读,引领学生感受香港夜景的美丽和繁华。
注意:在分析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比喻和联想,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好让他们更好的领会文学的美。
4.个人书写(15分钟)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想象力描述香港夜景,帮助他们更好的领悟课文的情感和内涵。
5.分享交流(10分钟)教师可以抽查个别学生的作品,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相互分享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和批评分析,让学生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观点。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香港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认知程度较低,需要在导入环节耐心地进行讲解和解释。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通过生动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效果。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快乐的小燕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快乐的小燕子》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能够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1.3能够背诵课文,复述课文故事。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2.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1.3背诵课文,复述故事。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小燕子的情感变化。
2.2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保护环境、关爱动物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小燕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是什么鸟吗?它有什么特点?2.课文朗读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让学生感受课文的优美。
2.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小燕子的哪些快乐时光?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提问:课文中小燕子在哪些地方感到快乐?3.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燕子在水中、草地上、树林里等地方玩耍的快乐。
4.学习生字词语4.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
4.2教师解释生字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5.小组讨论5.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小燕子为什么快乐?你们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5.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6.背诵课文6.1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
6.2学生自选段落进行背诵,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7.复述课文故事7.1教师提问:请你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课文中小燕子的故事。
7.2学生复述故事,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8.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环保行动,教师给予鼓励。
9.课后作业9.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9.2家长协助孩子复述课文故事,录制视频发送给教师。
推荐精品语文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植物之间的“爱”和“恨”》优质课教案1
《植物之间的“爱”和“恨”》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新词“和睦相处”、“冤家对头”、“相互得益”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批读语,抓住重点词句领悟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激情导入:以植物的课件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自主阅读:借助批注细读课文,边读边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植物是怎样表现“爱”和“恨”的,激发关注自然、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了解植物之间是怎样“爱”和“恨”的,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激发关注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说明文简洁、准确、朴实的语言特点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由“朗读——批注——朗读”的过程认识植物之间的“爱”和“恨”。
激发关注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植物相生相克的视频一个,多媒体课件。
2. 生字新词卡片,学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各种植物,搜集课文以外的植物相生相克的事例。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情导入,揭示课题今天咱们一同到植物王国去了解一下它们的生长,(课件或挂图)配第2、3段朗读。
小结:好一个多彩的世界啊!2.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植物与人类一样,也有“爱”和“恨”,并且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课学习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勾出生字新词并多读几遍。
(2)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3)交流检查,注意提醒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
如:“恨、冤、践、健、混”是前鼻韵。
“俱”字的有右半部分中间是3横。
“驱”字中“马”字的一横要变写。
(4)出示下面词语,学生读恨冤家实践驱赶健壮得益混作环境布局两败俱伤(5)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批注细读课文,边读边批(1)读课文,把你认为是重点的词句批注上你喜欢的符号。
全班交流,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2)读第1段课文,再读读旁边的批读语。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苏珊的帽子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苏珊的帽子本文写了一个感人趣的故事。
苏珊本是个可爱的女孩,但由于生病接受化疗,头发掉光了,文章抒发了老师对学生无尽的爱,他尊重每一个学生,想保护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双基目标: 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9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10个生字,提高观察能力和写字水平,根据上下问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力目标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根据通过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目标中,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善于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树立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9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10个生字,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生自主认读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落,能在语境中运用。
2、运用朗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练习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故事。
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4、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在生活中要关心、爱护别人。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插图。
2、同学们:画面上有谁?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后回答。
3、有一位小朋友的戴帽子的原因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得就是这个小朋友故事。
(板书课题:苏珊的帽子)二、初读课文,感知识字1、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了解,然后再多读几遍。
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不认识的字。
可通过问别人、查字典、猜字等一系列方法。
2、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请6位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来当小评委,看这几位同学是否把字音读准了。
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看书,听一听他们读音是否准确。
3、学生纠正字音。
三、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小苏珊遇到了什么事?她有些什么变化?2、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指名起来读。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3三月桃花水》教案_13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教材依据:西南师大2001版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春潮”的第三篇主体课文;设计理念:1全面提升:积极贯彻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词、借助联想品味语言情境,指导学生逐步掌握读、悟、写的方法。
3、以读促悟,读写结合:通过指导学生抓课文关键词句、发挥想象描述,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感受事物特点,进而联系生活和自己的情感体验,拓宽学习内容,学习文本句式展示自己对春水的感受,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解析:《三月桃花水》是西南师大2001版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春潮”的第三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用清晰的结构描述了三月桃花水声音动听、光芒耀眼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全文语言优美,节奏感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春水的印象和感受,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想象力。
同时,语言表达具有鲜明的句式特点,是指导学生感悟语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好教材。
生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字阅读及感受能力,生活经验丰富,善于联想和想象,具有一定的语言模仿和创作能力。
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写景类文章的学习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词句、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春潮”的主题,进行文字理解和感悟,体会诗歌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3、通过自主学习与交流、小组合作与展示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抓关键词和写作句式的方法学习,提升学生诵读和理解的习能力。
4、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编创,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和表达春水的不同特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当炸弹在身边响起》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当炸弹在身边响起》教案设计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一.谈话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知道毛泽东吗?(出示图片),师简介毛泽东的伟大的一生。
板书课题,引导质疑进入学习。
全班齐读课题,并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语。
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 引导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 出示本课生字,认读,正音,指导口头组词。
4. 出示本课词语,朗读,理解。
5. 指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旁批感受。
1.个别分段朗读课文。
2.评价朗读情况。
3.认读本课生字,正音,口头组词。
4.朗读,理解本课词语。
5.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旁批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 小组讨论: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2. 全班交流,归纳各自然段段意。
3. 再读课文给同桌听,读完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2.全班交流,归纳各自然段段意。
3.再读课文给同桌听,读完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四、布置作业。
1. 写生字扩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描写毛泽东神态、语言和动作的词句,体会毛泽东在炸弹响起时,仍然镇定自若、幽默风趣、谈笑风生的大无畏精神。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出示自学提纲,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1)从文中、你感受到毛泽东是怎样的一个人?(2)请你用“﹋﹋”勾出描写情况危险的句子。
(3)用“——”勾出毛泽东神态、语言和行动的句子,在旁做好批注。
(4)你从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感受到什么?2、反馈学习情况,并随机出示重点句子,朗读体会。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自己感动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1.春的消息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准确认读,规范书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5)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15)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⑴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
⑶“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10)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
四、课堂作业设计(10)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希望——倾听——爱惜——欢喜——明亮——翠绿——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
重点难点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
(8)会读、会写、会释义。
二、品读诗歌,深入感悟(22)1.引导感悟第一节。
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2.自读自悟第二节。
你喜欢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3.合作学习第三至六节。
⑴这四节诗中,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画出来,议一议。
体会春景给“我”带来的快乐。
⑵质疑问难,合作释疑。
4.配乐朗诵诗歌,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和赞美春天。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0)1.抄写、积累课文中的美词佳句。
2.看谁还能捕捉到更多更新春的消息。
板书设计春风、春水、树枝、水鸭——盼望春天换上春装“飞过”、“飞上”——寻找春天蝴蝶飞舞聆听春天雏菊开放的声音,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2.快乐的小燕子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重点难点 1.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认读生字,记住字形较复杂的生字,把字写美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重点难点记住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激趣激疑(10)1.激趣。
⑴播放小燕子的叫声,猜猜它是谁。
⑵出示有关小燕子的挂图,看看这是谁。
()的小燕子填空后齐读课题。
3.激疑。
⑴根据自己对小燕子的了解,说说在横线上还可以填什么词语。
⑵为什么是“快乐的小燕子”呢?二、读通课文,认读生字(15)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小组内分段读课文,互相正音。
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注意字形比较复杂的生字,如“捷”“瞬”“漾”等。
3.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4.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8)1.默读课文,看看自己从课文中又了解到小燕子的一些什么情况。
2.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其他合乎文意的词语填空。
()的小燕子。
(如:漂亮的小燕子,妙舞轻扬的小燕子,活泼的小燕子……)四、师生共同小结(7)1.从刚才的阅读和填空可以看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燕子的?2.由此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体会小燕子的快乐?板书设计外形特征——小巧玲珑、轻悠敏捷快乐在雨中——妙舞飞扬活泼可爱的的小阳光下——自由飞翔小燕子,明燕子房梁上——筑窝安家媚的春景。
消灭害虫——保护庄稼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春景。
重点难点 1.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8)1.听写生字词。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二、重点阅读,感悟快乐(15)1.读课文,画出自己能从中体会出小燕子快乐的兔子或段落。
2.在小组内将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交交流自己的体会。
3.在全班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是怎样体会到小燕子的快乐。
4.教师相机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课文第三段。
三、感情朗读,品味快乐(7)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课外阅读,拓展延伸(5)1.说说你还哪些有关小燕子的知识。
2.师生互相推荐有关小燕子的书或文章,以供课外阅读。
五、作业设计(10)1.看拼音,写汉字shùn lǜe yànɡ cù yán( )间 ( )过荡( ) 红( ) ( )水2.请你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小燕子()的春天()()3.照样子,写句子。
例:燕子的尾巴像.一把黑亮的剪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例:奶奶还告诉..我,燕子能消灭害虫,保护庄稼。
_______________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抄写文中描写小燕子可爱的词语。
轻悠敏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亮圆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月桃花水教学要求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重点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2.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读,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10)1.设问引入:你们知道春天的河水双叫什么吗?为什么?提示课题,齐读。
2.练习激趣。
谁能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联系起来说一段话?3.谈话激疑。
是呀,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二、读通课文,初知大意(20)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4.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连起来说一说。
5.指导学生勾画“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齐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0)1.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
如: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意思的?3.小组研读课文第五、六段。
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意思的。
四、作业设计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给春天三月桃花水颜色明洁——像丝稠、像镜子增添勃流动的形态——舞动着朝霞向前勃生机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2.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重点难点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8)1. 默写生字词。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课(20)1.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读课文最后一段。
说说体会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课文的其他哪些方面也体会到这种感情?画一画,再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10)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指导写字(5)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2)1.写你喜欢写的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4.一幅画教学要求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2.想像画的情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
重点难点 1.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边读边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课题,知题意(3)1.揭示课题。
齐读。
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2.根据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课文,了解写什么(8)1.提出自学要求。
⑴读能课文。
⑵这幅画画了些什么?勾画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
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幅画?2.学生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互相帮助解决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7)1.指名读课文。
分组读课文。
2.说说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内容。
3.提出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其他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7)指导阅读2——7段。
1.学生朗读这几个段,边读边想像所描绘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课文,将一个个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图片按顺序拼成一幅画。
4.小组探讨。
这几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五、体会感情,知道为什么写(10)1.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这一幅画。
2.你还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作者的这种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蓝天下——大山一幅画高山前——草原美景(美景令人陶醉)草原中央——木屋令人向往小溪旁——小路5.古诗两首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意境的深远,音韵的和谐,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热爱。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古诗中的生字同,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
2.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