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出自《易经·系辞》。
原话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意思就是说,形体以上而不可见的叫做道,形体以下而可见的叫做器,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做变,推移往来运行的叫做通,将这些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两句话,通常的理解是:大道无形,故旧形而上,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
“形而上”也作“自上而下”,指理而言,常用来指从抽象到具体的、以思辨方式为主的研究思路。
“形而下”也作“自下而上”,指事物而言,常用来指从具体到抽象的、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思路。
通俗地讲,“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
“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形”,是天象地形的省称。
“形而上”,是指在天地形象上存在的抽象原理。
“道”,是乾坤之合德。
“形而下”,是天地变化向下落实到现象界。
“器”,是阴阳交感到生的具体事物。
《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
形而下
学科
哲学(思辨性)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揭示
物质世界本体的不变性
现实世界中的变化性
概念
"道"是无形的物质实体,是世界万物的本质、根源和本体
"器"就是拥有具体形态、形体、质量和硬度的世界万物
界定
"形而上"的"道"
"形而下"的"器"物质世界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的学说
现实世界形成以后的有形的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的学说
方法论
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全面而又准确的认识和界定后,才能够推断本质物质的有关情况
根据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以万物为线索,根据物质的运动、发展和变化,研究和认识各种事物并解释现实问题
关系
"道"是"器"的根源和本体
"器"是"道"的发展态
形而上通俗解释
形而上通俗解释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
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扩展资料词语定义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对称。
用来说明“道”(形而上)与“器”(形而下)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
哲学范畴按道家学说,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这些存在的。
道是一切的本源所在,而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是由道而生的、不永恒的存在,故万万不可认为形而上就是精神方面的抽象思维。
人的精神思想意识,均属于形而下的“器”,甚至于人建模创造的包括时间、空间在内的一切概念,也只是接近真理而并非真理,是形而下的“器”,我们所能说所能想的,均不离“器”的.范畴,“道”是说不出想不出的,说出想出即变质离道远矣。
形而下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儒家哲学中指有形质的或已成形的东西,与表示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的“形而上”对称。
来说明“道”(形而上)与“器”(形而下)的关系,即是法则、规律、道理和器物的关系。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
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
人的认识和认识的积累与提萃,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分。
形而上是对具体的客体的抽象和超越,也可以叫哲学;形而下是以具体的客体为基础的研究,也可以叫科学。
山东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考研真题
山东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考研真题2002年
一、名词解释
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以说出故
3、六相圆融
4、太素者,质之始也
5、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
6、外籀
二、简述题
1、简述庄子的齐物论
2、简评僧肇的物不迁论
3、简评谭嗣同的仁学观
三、论述题
1、试论先秦儒家人性论之演变
2、试论宋明时期天理人欲之争
2001年
一、名词解释
1、为仁由已
2、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3、得意忘象
4、德性之知,不萌于见闻
5、天演者,翕以聚质,辟以散力
二、简述题
1、简评荀子的自然观
2、简评慧能“凡夫即佛”说
3、简评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
三、论述题
1、稷下道家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王阳明对陆九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999年
一、名词解释
1、物生有两
2、三玄
3、形质神用
4、理一分殊
5、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二、简析老子“道”的思想
三、简析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四、简评李贽的“童心说”
五、选作题
1、试论朱(熹)陆(九渊)之争
2、试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1998年
一、名词解释
1、言有三表
2、执两用中
3、元气自动
4、童心即真心
5、俱分进化
二、简答题
1、试析荀子“天官薄类”与“心有征知”的关系
2、稷下道家(《管子》书中《心术》四篇)的“精气”说
3、陆九渊的“发明本心”说
三、论述题
1、试论王弼“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
2、试论郭象“万物独化”的本体论思想。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析议黄庆萱*(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退休教授台北)摘要:本文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形」,是天象地形的总体概括省称。
形而上,指在天象地形上存在的抽象原理,其名曰「道」;形而下,指天地变化、阴阳交感所生的具体事物,其名曰「器」。
并析论「道先器后」、「道器不离」、「器先道后」诸说,而作评议。
以为道器皆以形为中心;形指干天坤地之形象;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化裁推行举措已属通变事业,则道器各有先后。
结论中将《周易》「形而上」说与西方「形上学」略作比较。
关键词:形而上;形而下;道;器;形上学一、前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周易‧系辞传上》的两句话,为了避免断章取义,我先把相关的上下文摘录下来:乾坤其易之 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 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
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这段文字,首先表明乾坤是易道精义蕴藏的处所,认为乾坤相对排列,交感化育,而易道蕴藏的精义就建立在这中间了。
再以假设语气强调乾坤相对交感化育的作用如果毁坏了,就无法来发现易道的精义;易道的精义不能发现,那么天行健而资始、地势坤而资生的功能,也许会几乎停止了。
于是由形上、形下推论道、器的关系:由天象地形向上归纳紬绎,得到阴阳和合这种宇宙终极的抽象原理,叫作「道」;由此天象地形向下落实,阴阳交感,化育成具体的事物,叫作「器」。
并且引申说明:易道通过天地化育、裁成万物,称之为「变」;推广化育,使万物顺利运作,称之为「通」;执持阳健阴顺、交感变通的道理来安顿天下老百姓,称之为「事业」。
形,是天象地形的省称。
《系辞传上》一开始,即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 本节先言「乾坤其易之缊」,接言「形上形下」,形即乾坤天地之形象,道即易道,所以「乾坤其易之缊」和「形上形下」间才能用「是故」连系之。
“道”与“器”关系之探讨
一定的促进作用。人需要多读书,从古人留下的经验中汲取精 律,同时在顺应之中加入思想情感、思想意识,这样目的将自然
华,汲取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付诸实践,在自己的实践领域里取 地实现,这是自然无为、大巧若拙的“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
得成效。通过掌握知识提升技术,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技术并 而下者谓之器”中的“道”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维
的实际操作经验出发与齐桓公讨论读书的问题。他提出,做轮
三、“技进于道”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
子,动作慢了榫眼松了就不牢固,动作快了榫眼紧了就对接不 器”
上。不慢不快,得心应手,虽然说不出道理来,但是技艺的妙处
“技进于道”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并不矛
就在这里。书本里的知识是古人对经验的总结,对后世之人有 盾。“技进于道”,从“道”出发,不作过分的修饰,自然地顺应规
2.关于“道” “道”就是“三才之道”的合一,即天道、地道、人道的合一。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在这里,“道”是客观存在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说明了“道”与其他事物的关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编辑 伍 宝
50
物自然,虽拙而巧。”这体现出了“技”的发展要顺应自然,不要过
由此,“技进于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都要
分修饰,只有合乎自然,才有稚拙之美。
求艺术家在其艺术创作中加入自己的内心情感等独特之处,而
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且要合乎自然、浑然天成。“道”与“器”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
1.“技进于道”的最高境界——大巧若拙
4.“道”和“器”的关系理解
庄子认为“技进于道”的最高境界是大巧若拙。巧得非常自
中国哲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1、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统治的一种制度,它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血缘组织,经过变质和扩大而成;所谓宗法制,其实就是以血亲的名义而建立起来的官爵制度,一个按着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所分配出来的“敬宗”方式及其现象;2、性善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3、形而上: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对称;形而上是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形而下是物质方面的微观范畴;4、人伦:封建社会中人与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5、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6、崇本举末:王弼提出的“崇本举末”他主张以“崇本息本”、“崇本举末”、“守母存子”,来处理自然与名教的关系;具体来说,一是“因道立教”,即根据自然无为之则制定名分、设置名教,亦即名教以自然为本,而不可以舍本逐末、“离道执教”;二是“越教归道”,即由有反无、由末归本,复归于自然之道,以解现实中所出现的名教之弊;三是“即道全教”,即遵循自然规则,而不执着于名教,以全名教功,达到化成天下的目的;7、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始见于礼记;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8、人副天数:春秋繁露卷十三人副天数,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论,主张“人副天数”,及“人副天数“为基础的“三纲五常”,所谓“王道之三纲,可求之于天”. ;他关于天的结构与阴阳五行的关系的论述,都是为了证明“人副天数”进而阐释其“奉天而法古”的政治哲学宗旨;既然“人副天数”,“为人者天”而又“天辨在人”,因而,人的行为必会在“天”上得到反应,天人谴告由此而来;但天之谴告主要是因为人取法于天迷失了,导致国家失措的负面戒惧论道;9、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宋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吸收了道家和佛教哲学思想而产生的新儒学;它以性命义理为核心,是宇宙论、认识论和道德学说高度统一的思辨哲学;它以“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和宇宙本体,取代了传统儒学思想的“天”的地位;南宋以后,被统治者奉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从理学内部分化出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对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批判;二、简答题1、孔子的仁学思想要点有哪些“仁”、“义”、“礼”为孔子学说的基本义;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2、韩非子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哪些来源有三:墨子、道家和儒家;如道家的“无为”,在法家学说中转为御下之术;道家之智慧,在韩非子思想中转为阴谋;墨家之“尚同”和“天志”即权威主义也为韩非子采用;3、如何看待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对老庄“道”的理解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把Sein等同于老庄之“道”,即把后者也理解为规律、规则乃至那个最大的概念,而忘却了“道”之“原初性”这层含义;海德格尔则紧扣“原初性”不放,其具体含义为“道”是原生性的,如“道路”4、法家与道家有何关系“道生法”;从总体讲,法家是接过了老子政治层的“无为”含义上的人君南面术,把它改造为进行赤裸裸统治压迫的政治理论的;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具备一种大德,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他自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不为;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的两个极端;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天真的;法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邪恶的;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可是在无为的观念上,两个极端却遇合了;这就是说,它们在这里有某些共同之处;法家对老子思维特点的发展,三点:第一,是由冷眼旁观的非情感态度发展到极端冷酷无情的利己主义;第二,是这种冷静计算空前地细密化;韩非提供了“理”的哲学范畴,用“理”来说明“道”,“理”是客观事物的具体规律,特别是对立项双方即矛盾的对立和冲突;要求极端冷静,只有冷静,才能心“虚”,才能客观地去认识对象;主观的喜怒情感便容易使人产生成见和偏见;同时韩非强调要用实践行动来检验;第三,这一切冷静态度和周密思虑具有异常明确的功利目的;法家思想服务于新兴奴隶主的大一统专制政权的君主统治,韩非不同于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一反“贵柔”、“守雌”、“不争”,强调对立项的冲突斗争,不并容,不两立,重强、重兵、重力,绝对地排除仁义而峻法严刑,专制君主必须用难见不测的权术来进行统治,所以不但不排斥而且正是要运用各种阴谋诡计残忍狠毒的手段,才能保持自己的势力权利;5、如何看待朱熹的理气关系朱熹理气先后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朱熹早年从理本论出发,主张理气无先后;由南康之后经朱、陈之辩到朱、陆太极之辩逐步形成了理在气先的思想;晚年则从逻辑上定论理在气先;朱熹在论本原时讲理在气先,但在论构成时强调理气无先后;朱熹关于理气先后的思想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一般说来,朱子是主张理气不分的,但作为二物,则必定有所分,这时,理在气先是基本义;但是,气本身也自由的,它有不受理的约束的一面,这就是朱子的理气观;三、问答题1、老子道德经的主要观念有哪些老子道德经主要观念可分为三:1常、道、反;2无为、无不为;3守柔、不争、小国寡民;其中,第一组为思想根基,二组为思想中心,中心思想在人事上的展开就是第三组;2、如何理解周敦颐的“太极而无极”周敦颐以道教无极图为依据,变更改造为太极图,既保留无极之旨,又援道入儒,提出了新的学说;太极图说,是周敦颐为其太极图所写的一篇说明;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的图景: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他认为,无极的动与静,产生出阴阳二气;阴阳的变与合,产生出水火木金土五行,随之形成万物;阴阳二气的合凝,则产生出具阳性的为男,具阴性的为女;阴阳二气的交感,构成了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地变化;在这里,他把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因,归于阴阳二气的作用;又把阴阳变合的原因,归为太极;太极本自无极,因而太极归终于无极,无极即虚无,这才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认为,人由阴阳中最灵秀的气所化生,因而人是万物之灵;人禀受了阴阳之气,便有了肉体形状和精神欲望,由此产生善与恶的分别;于是圣人制定“中正仁义”道德,教化人们,使之以主静方式修身养性,扬善弃恶,树立起人生高尚的目标境界;圣人的功德,即在于遵循天地的德性,而倡日月之明,依四季之时,知鬼神之吉凶;他得出结论,天道的规律,体现在宇宙生成上是阴阳的交合变化,体现在大地上是万物的柔刚,体现在人世间则是仁义道德;这样,周敦颐依据其以无为本的宇宙图式,经过推演,将其理论核心归旨于儒家德目上,使仁义礼乐的道德原则取得了与宇宙规律同一的至上权威;道儒结合,是周敦颐哲学思想的风格特征;朱熹曾深刻揭示这一特征的三点内容;他说:“其高极乎无极太极之妙,而其实不离乎日用之间;其幽探乎阴阳五行之赜,而其实不离乎仁义礼智刚柔善恶之际;其体用之一源,显微之无间,秦汉以下,诚未有臻斯理者,而其实不外乎六经、论语、中庸、大学、七篇孟子之所传也;”周濂溪集,卷十一这即是说,首先,周敦颐思想体系,虽然以无极为本,构造了宇宙发生的规律;但是它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哲学,而是人世间人伦日用的指导原则而已,其理论指向是现实社会生活;其次,周氏探索阴阳五行,也并非以阴阳五行说为目的,而是以此为根据,提出儒家道德的宇宙论来源;再者,无极为本的天道是体,儒家道德原则是用,天道与人道是体用关系;并且,无极本体之用,并非泛指天下万物,只是指儒家经典;朱熹认为,周敦颐这种道儒结合的思想体系,是秦汉以来,最好的说法,它上接孔孟真谛,下凌驾汉唐诸儒,为儒学复兴开辟了新道路;在周敦颐的道德论中,其中心范畴是“诚”;他认为诚是体认无极本体的道德境界,是圣人学道的最高目标;诚来源于“万物资始”的宇宙,诚确立于宇宙阳气的变化之中,它具有“纯粹至善”的先天品质;诚是对无极的体认,因而它如同无极是“寂然不动者”①,表现为一种无欲的主静状态;诚的展开,则体现为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和人行为的诸项道德规范,这就是“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由此,他提出立诚去妄的修善说;3、如何看待戴震对“之谓”与“谓之“的区分;戴震在绪言中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与“形而上者谓之道”不同;“凡之谓,以上所称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为性、道、教言之”;而“凡曰谓之者,以上所称解下;如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此非为性、教言之,以性、教区别自诚明、自明诚二者耳;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亦非为道器言之,以道器区别形而上形而下耳;”盖“一阴一阳之谓道”,增加对“道”的理解,而“形而上者谓之器”则增加对“形而上”的理解,此其一;其二,接受“之谓”与“谓之”之区分,就增加了戴震对太极理气之理解;1“阴阳”之外无道;2以“气”为“形而上”者,从而否定宋儒“理气之分”之说;4、概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第一,汉初,遭秦始皇焚书坑儒政策摧残的儒学逐渐抬头,汉武帝推行“举贤良对策”,以选拔人才;第二,尖锐的社会问题呼唤新的政治思想;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着地主阶级及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一些官僚、贵族凭借封建特权,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逐渐加重,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这些情况要求统治者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作为汉初统治思想的道家思想,因主张清静无为,已不能满足这一政治需要;第三,董仲舒结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和法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以适应统治者的需要;针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主张儒家六经之外的各家学术,都应当罢黜,以思想的统一来保证国家政治的统一;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思想,宣扬封建专制君主是“天”在人间的代表,为君权独尊披上了神圣的外衣;针对土地兼并现象,董仲舒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以减轻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使土地和劳动力比较稳定地结合,以缓和阶级矛盾;针对为人处世的标准,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提倡孝道,认为君臣伦理是上天的安排,不可违背,以此来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第四,汉武帝即位之日,正是西汉国力强盛之时;国力允许的客观条件,再加上汉武帝好大喜功的个性,决定了他必然会有所作为;他对内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对外征讨匈奴以除边患,开疆拓土;为了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必然需要一个权威的思想作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其政治目标服务,而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正符合了汉武帝的需要; 5、谈谈你对老庄之“道”的理解,与黑格尔的解读有何异同老子、庄子的“道”有三层含义:一是世界之本根,二是最高的认识对象,三是最高的人生境界;道是一种无差别的、混而为一的状态,它无所谓真伪、是非、大小、美丑、同异的,是一种精神的绝对自由状态,老子称为“自由”,庄子称之为“逍遥”;可从天地万物的运行中领悟,也可以在“静观”、“玄览”中获得;道是无为的,无私的,海纳百是因为处下,高山耸天是因为无私;老庄之道的本性有四:第一,道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第二,道是自然无为的;一方面,道是不受外物支配的,是独立的;另一方面,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第三,道是柔弱的;道的柔弱是一种无形的、深沉的、巨大的力量,且必能战胜刚强;第四,道是虚静的;"道"是一种精微至于无比,广大至于无限,有名有实的存在,处于无所依待的境地而不受外物变迁的影响,顺应万物的变化而执守事物的根本;道是万物的本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深而幽隐,立本源而智慧通达于神妙不测的境界;忽然而出,勃然而动,道看它幽冥暗,听它没有声音,幽冥暗之中却能看到光明,寂静无声之中,却能听到和音,道深远而又深远却能产万物,妙而又妙而能成精气;道和万物相接, 一切无为而为,顺其自然;四、论述题1、周公的天命思想及其影响;周公的天命观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把天的权威重点放在“命哲,命吉凶,命历年”三个方面,突出了至上神在社会人事方面的特殊作用;周人特别把这三方面突出出来,说明他们对至上神的把握和认识是紧紧围绕社会政治这个中心进行的;这就不同程度的摆脱了殷人帝观念中表先出来的神话崇拜的特征,为进一步为至上神以理性的内涵打下基础;第二,赋予天以道德的意义,作为“命哲,命吉凶,命历年”的客观依据;尚书·周书中有“天德”一词,吕刑说:“惟克天德;”“天德”是指上天立下的道德准则;上天监察世间统治的好坏,就拿这个标准去衡量;周人赋予天以至善和赏罚明辨的特性,使天成为人世间王权的监督者;一个明德的君王,上天会把大命交给他;周康王时代的大孟鼎,麦尊等铭文中,已经出现“天子”一词,表明西周初期或稍晚天子观念开始形成;尚书·周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为怀;”天,在这里不是作为纯粹自然的法则,而是体现为道德意义的法则和秩序;第三,抛弃殷人帝信仰中的盲从性,以理智的态度指出天不可信,提出“惟人”的观点;在尚书·君奭中,周公认为周的基业能否长久,在人不在天;商王朝的覆灭在于失德,违背了上天的旨意;天虽然降大命给我们,诚心的帮助我们,但我们千万不可以忽视它的威罚,让民众产生不满的情绪,一切都在人为;此时,天在周公的眼中开始失去其神圣的位格性了,这是天至上观念转变的第一步,但依然有至上神的影子,在新的理解中,天已经有了确定的道德内涵;周人在对天的构建过程中,产生了“以德为本”、“以天为宗”,使人与天靠着德行统一起来了;“‘天’的神性的渐趋淡化和‘人’与‘民’的相对于‘神’的地位的上升,是周代思想的发展方向;”不仅使至上神的天威在社会政治领域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且人的力量也在德教的自我约束中参与了天命的运作;从帝到天,由殷人猜度卜的对象,变成了可以认识可以理解的对象;人作为上天旨意的执行者,也从对天的盲目信从中解脱出来,靠着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主宰着自我“惟人”,以企与天命永远合一;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的“亲”作何解更妥程子曰:“亲,当作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所谓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1亲民之亲,朱熹认为是“新”字之误;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2王阳明则认为改字不妥;他引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以及“此之谓民之父母”传习录上,爱问在亲民;然而,第一,阳明上面引的话,不能认为是紧承“在亲民”而言的;第二,“亲其亲”指的是“老吾老”、“幼吾幼”的意思,即中庸之所谓“尊贤”与“亲亲”,所亲的是自己的家族,并非亲民之意;第三,如作新民解释,就大学来说,并不排斥亲民的观念,所以阳明的从文献上去反驳朱元晦,是没有力量的;3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通过朱王的不同注释可见,文本是可以不断地诠释的,问题只在于如何解释才更合乎时代需要;以这种眼光审视,朱王无疑都是对的,因为其时代及各自社会环境不同;当然,朱熹的解释更妥当一些了,而王的解释则也有他的生命关怀;3、结合劳思光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四卷本和西方哲学相关知识,试分析劳思光的哲学观劳思光以黑格尔对哲学的理解为蓝本,以基元问题研究带动哲学思考;第一、他以“系统性”和“自觉意识”为哲学的根本要素;所谓“系统性”是指“主体性”与“客体性”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所谓“自觉意识”则是指生命的自觉,即主体的自由或最高自由;第二,他以“自我问题”作为哲学的基元问题,只是此问题在他看来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变化的;其中,形躯我、情意我生命我、认知我以及德性我构成了自我问题,不同流派对此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自觉,而只有孔孟对“德性我”达到了高度自觉;以是否有“心性论”的自觉为标尺,劳思光用之来衡量了中国哲学史上有所学派,如把宇宙论、形而上等视为第一等级的思想;第三,在依傍着西方哲学观念来组织中国哲学写法的旧的范式尚未打破的情形下,该着作可谓是对冯友兰、胡适等的哲学史的深入推进,而就其缺陷而言,中西哲学许多观念还是有根本区别的,这一定劳思光尚未觉察;如ontology,metaphysics等西方哲学核心概念,本不可直接与中国哲学中的“本体”、“形而上”相对应,而该着作在未做分疏的情况下就直接对应,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戕害了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
朱熹的生平与思想
朱熹的生平与思想1、理气论周易——形而上则谓之道,形而下则谓之器形上——先于形而存在形下——后于形而存在道和器的区别在程颢看来,作为本体的道,它绝不是我们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器物。
朱熹表述: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道也。
道上器下朱熹表述: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我的总结——理(道),气(器)朱熹表述:理气之间,是理先气后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理先气后,是逻辑上的先后关系或问: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答:此本无先后之可言。
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
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理和气的关系是不离不杂从理上看,理与气之间不杂从具体的物上说,理与气之间又是不离理在气外,理不离气2、心性论A心性论的思想渊源伊川——性即理(因为性即是理,理无有不善,所以性无不善)(伊川,程颐,程颢之弟)通过性、气分设——解决了性善论的根据及恶从何而来得问题——为成德的工夫指明了方向——通过对气的克服而使之合于理程颢——性即理张载——心统性情朱子——心性论B朱子对心性的理解心属于气,是对万物的直觉能力性或理是形而上的存在,是本体心在朱熹那里是一种意识活动的总体心之发动,即是情情有善有不善心有善恶,性无不善心的活动与理或性相合即是善,不合即不善心只是道理之舍,是道理的存着处,不是理使此心的活动完全循理而动便是工夫性是体,情是用,而心却统贯性情性作为本体,本身是不动的性理是外在于情的心是能动的通过心的主宰,统摄作用,性与情两者得以结合起来3、工夫论工夫,就是提升道德的精神修养,是指向那个具有气之属性的心工夫,就是克服气而使心归于理方法是主敬涵养和格物致知A主敬涵养身体上由气构成的禀赋有无可奈何之处,所以只能通过收束身心来加以对治。
治心治身的工夫是敬的工夫敬的手段闲邪:摒弃所有不善的念头,防止邪念的侵扰敬的目的存诚:将邪念摒之于人心之外,则只有善没有恶。
浅论关于“技进于道”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两者的关系
和“道”融合为一。“技”是外在的层次,“道”是内在的 门技术,从物质的角度看,不管哪种形式的表现都属
灵魂,此时的“技”不再是一种单一层次上的“器”与 于人类活动的“形而下”的层面。古代技与艺是不分
“形”,而是被赋予了人性。
家的,技包含艺,艺藏于技。在庄子的论述中,人们以
“技”可理解为技艺、手艺、才能,“进于道”可理解 技艺为根本的生存基础,技就是艺。而作为“形而下”
为接近道。“道”代表的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的、具体的“技”总是与“形而上”的、抽象的“道”紧密 抽象的规律。“技”是达成“道”的基础,“道”是“技”提 相关。《庄子?天地》中记载:“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
炼后的归宿,两者缺一不可。艺人通过手中的工具将 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这
参考文献: [1]刘晓燕《. 庄子》“技”、“道”关系之辨正.河北学刊,2015
(4). [2]史宁中“.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评析.古
代文明,2010(3). [3]王亚波《. 庄子》认识论思想的默会之维.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3.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艺术性享受。“道”“器”
思想的有实之“器”。“器”即容器,即通过对“道”的理
解运用创造技艺表现出的实体。“技进于道”与之有相 注释:
通之处,都是通过创造技艺来表现一种“道”的理念,
①(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17-19.
都蕴含了对“道”的感悟和追求。而“技”一向被认为 是“形而下”的,即使技术和艺术美相结合去造物,仍 不能打破“形而下”的标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 的思想逐渐改变,“技以载道”的思想随之产生。“技以 载道”是指通过“器”“道”并举,“形而上”的艺术理论 和“形而下”的造物技术得到了融合。如,庖丁通过多 年“形而下”的“解牛”,悟出了“道”,在“莫不中音,合 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中得到“提刀而立,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析议黄庆萱*(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退休教授台北)摘要:本文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形」,是天象地形的总体概括省称。
形而上,指在天象地形上存在的抽象原理,其名曰「道」;形而下,指天地变化、阴阳交感所生的具体事物,其名曰「器」。
并析论「道先器后」、「道器不离」、「器先道后」诸说,而作评议。
以为道器皆以形为中心;形指干天坤地之形象;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化裁推行举措已属通变事业,则道器各有先后。
结论中将《周易》「形而上」说与西方「形上学」略作比较。
关键词:形而上;形而下;道;器;形上学1、前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周易‧系辞传上》的两句话,为了避免断章取义,我先把相关的上下文摘录下来:乾坤其易之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
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这段文字,首先表明乾坤是易道精义蕴藏的处所,认为乾坤相对排列,交感化育,而易道蕴藏的精义就建立在这中间了。
再以假设语气强调乾坤相对交感化育的作用如果毁坏了,就无法来发现易道的精义;易道的精义不能发现,那么天行健而资始、地势坤而资生的功能,也许会几乎停止了。
于是由形上、形下推论道、器的关系:由天象地形向上归纳紬绎,得到阴阳和合这种宇宙终极的抽象原理,叫作「道」;由此天象地形向下落实,阴阳交感,化育成具体的事物,叫作「器」。
并且引申说明:易道通过天地化育、裁成万物,称之为「变」;推广化育,使万物顺利运作,称之为「通」;执持阳健阴顺、交感变通的道理来安顿天下老百姓,称之为「事业」。
形,是天象地形的省称。
《系辞传上》一开始,即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本节先言「乾坤其易之缊」,接言「形上形下」,形即乾坤天地之形象,道即易道,所以「乾坤其易之缊」和「形上形下」间才能用「是故」连系之。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子曰:君子不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子曰:君子不器!
形而上是空的,是精神层面。
形而下是实际的东西,能看的着,摸得着到的。
道是整体、是系统,器是工具、是容器。
道有主动性,器只有被动性。
道是人的思想,器是人的身体。
器只是有着某一个固定作用的东西,一个有思想的君子不能将自己限定于某个作用。
光讲虚的,没有行动力的就是空想家;
另外一种人,极端鄙视思维层面的东西。
他们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和具体操作。
比如学习挖掘机、做流水线工人。
缺失了思维的后果很严重,举例:一个智障,他自己很难判断自己是智障,因为有病没病需要自己的大脑去判断。
这背后的东西就是道,就是思想维度。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析意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析議黃慶萱*(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退休教授台北)摘要:本文指出「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形」,是天象地形的總體概括省稱。
形而上,指在天象地形上存在的抽象原理,其名曰「道」;形而下,指天地變化、陰陽交感所生的具體事物,其名曰「器」。
並析論「道先器後」、「道器不離」、「器先道後」諸說,而作評議。
以為道器皆以形為中弖;形指乾天坤地之形象;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化裁推行舉措已屬通變事業,則道器各有先後。
結論中將《周易》「形而上」說與西方「形上學」略作比較。
關鍵詞:形而上;形而下;道;器;形上學一、前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是《周易‧繫辭傳上》的兩句話,為了避免斷章取義,我先把相關的上下文摘錄下來:乾坤其易之 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 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
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這段文字,首先表明乾坤是易道精義蘊藏的處所,認為乾坤相對排列,交感化育,而易道蘊藏的精義尌建立在這中間了。
再以假設語氣強調乾坤相對交感化育的作用如果毀壞了,尌無法來發現易道的精義;易道的精義不能發現,那麼天行健而資始、地勢坤而資生的功能,也許會幾乎停止了。
於是由形上、形下推論道、器的關係:由天象地形向上歸納紬繹,得到陰陽和合這種孙宙終極的抽象原理,叫作「道」;由此天象地形向下落實,陰陽交感,化育成具體的事物,叫作「器」。
並且引申說明:易道通過天地化育、裁成萬物,稱之為「變」;推廣化育,使萬物順利運作,稱之為「通」;執持陽健陰順、交感變通的道理來安頓天下老百姓,稱之為「事業」。
形,是天象地形的省稱。
《繫辭傳上》一開始,即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 本節先言「乾坤其易之縕」,接言「形上形下」,形即乾坤天地之形象,道即易道,所以「乾坤其易之縕」和「形上形下」間才能用「是故」連繫之。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作者:————————————————————————————————日期:23 / 8「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析議黃慶萱*(台灣師範大學 國文系退休教授 台北)摘要:本文指出「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形」,是天象地形的總體概括省稱。
形而上,指在天象地形上存在的抽象原理,其名曰「道」;形而下,指天地變化、陰陽交感所生的具體事物,其名曰「器」。
並析論「道先器後」、「道器不離」、「器先道後」諸說,而作評議。
以為道器皆以形為中心;形指乾天坤地之形象;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化裁推行舉措已屬通變事業,則道器各有先後。
結論中將《周易》「形而上」說與西方「形上學」略作比較。
關鍵詞:形而上;形而下;道;器;形上學一、 前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是《周易‧繫辭傳上》的兩句話,為了避免斷章取義,我先把相關的上下文摘錄下來:乾坤其易之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
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這段文字,首先表明乾坤是易道精義蘊藏的處所,認為乾坤相對排列,交感化育,而易道蘊藏的精義就建立在這中間了。
再以假設語氣強調乾坤相對交感化育的作用如果毀壞了,就無法來發現易道的精義;易道的精義不能發現,那麼天行健而資始、地勢坤而資生的功能,也許會幾乎停止了。
於是由形上、形下推論道、器的關係:由天象地形向上歸納紬繹,得到陰陽和合這種宇宙終極的抽象原理,叫作「道」;由此天象地形向下落實,陰陽交感,化育成具體的事物,叫作「器」。
並且引申說明:易道通過天地化育、裁成萬物,稱之為「變」;推廣化育,使萬物順利運作,稱之為「通」;執持陽健陰順、交感變通的道理來安頓天下老百姓,稱之為「事業」。
形,是天象地形的省稱。
《繫辭傳上》一開始,即說:「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形而上与形而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与形而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无形的东西。
《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这里的“形而上”指无形的精神本体(道),“形而下”指由道派生出来的具体事物(器)。
“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一对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有过长期的争论,常被各家用来表述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本源和派生物等。
众说纷纭有人说:“形而上,理论到实践;形而下,实践到理论。
”有人说:形而上,纯理论,无多少经验,如:思考宇宙本原等问题,无法通过现实观测实证的学问。
形而下与此相反。
有人说:“行而上单纯思辨,行而下诸如物理、法律等理论具体形式。
”有人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哲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死后,其弟子在整理他的著作时,就把亚里士多德论述有形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的著作(实际就是物理学)放在了书橱的下边;把有关论述没有形体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著作(实际就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哲学著作)放在了书橱的上方。
于是,有关形而上的学问(形而上学)就成了哲学的代名词。
从某位哲学家开始,才把形而上学同辩证法对立起来,成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严格意义上说,西方的形而上学主要是关注"存在"问题的研究。
这样的形而上学就是西方哲学的基础。
而由于在中国哲学里缺失了"存在"这样的词语,因此,中国的形而上学同西方的形而上学有着根本的不同。
中国哲学里的形而上学主要是宇宙论和人生哲学,走的是自然哲学路线。
也有人说:形而上学,即“metaphysics”,由“meta”和“physics”组合而成。
“meta”大概是“之后”的意思,“physics”是“物理”的意思,那么英文字面意思就是“物理之后”,意识流的解释大概就是说,非物理的,“高”于物理的。
“形而上学”是对英文“metaphysics”的中文翻译,出自《易经》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因为形而上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人说的“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不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君子不器。
蒙化养心堂安康普古8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君子不器。
(《易经.系辞》+《论语.为政篇》)
——孔子
安康译文:
在这两段话里,孔子的大致意思是说,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在有形的物质的顶端是抽象的思维和意识,是道;在有形的末端是各种各样的器物;介于形象之上的道和形象之下的器二者之间是若隐若现的理和礼,理通礼。
理(礼)受道的指引,叫做道理,就像人的言行受到大脑指挥一样。
理(礼)的本质是人为的制定、规定和规范,叫做规矩,叫做法器。
道看不见,规矩和法器有时可见,有时不可见,他们是用来约束人心人性的,为的是让社会变得有序、和谐和文明。
形而上的道是不会有差错的,但形而下的器是说不准的,有时中正精准,有时偏左偏右。
作为一个求上进、有德行且睿智的人,是不应像器物一样固定成形,一成不变的。
不应该拘泥于形式和手段,而应该回归到无形的道之中。
不应该只关注物质现象本身而忘记了思考物质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君子是有思想的,君子是懂得深度思考的,君子是应该以道御术和持经达变的,君子的言行应该受道的思想指引。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孟子字義疏證(清)戴震序丙申余少讀論語,端木氏之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讀易,乃知畜性與天道在是。
周道衰,舜、禹、湯、文、武、周公致治之法,煥乎有文章者,棄為陳跡。
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諸制度禮樂,是以為之正本溯源,使人於千百世治亂之故,制度禮樂因革之宜,如持權衡以御輕重,如規矩準繩之於方圜平直。
言似高遠,而不得不言。
自孔子言之,實言前聖所未言;微孔子,孰從而聞之?故曰「不可得而聞」。
是後私智穿鑿者,亦警於亂世,或以其道全身而遠禍,或以其道能誘人心有治無亂;而謬在大本,舉一廢百;意非不善,其言衹足以賊道,孟子於是不能已於與辯。
當是時,群共稱孟子好辯矣。
孟子之書,有曰「我知言」,曰「遊於聖人之鬥者難為言」。
蓋言之謬,非終於言也,將轉移人心;心受其蔽,必害於事,害於政。
彼目之曰小人之害天下後世也,顯而共見;目之曰賢智君子之害天下後世也。
相率趨之以為美言。
其人人心深,禍斯民也大,而終莫之或寤。
辯惡可已哉!孟子辯楊、墨;後人習聞楊、墨、老、莊、佛之言,且以其言汩亂孟子之言,是又後乎孟子者之不可已也。
苟吾不能知之亦已矣,吾知之而不言,是不忠也,是對古聖人賢人而自負其學,對天下後世之仁人而自遠於仁也。
吾用是懼,述孟子字義疏證三卷。
*韓退之氏曰:「道於楊、墨、老、莊、佛之學而欲之聖人之道,猶航斷港絕潢以望至於海也。
故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始。
」嗚乎,不可易矣!休寧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卷上理十五條理者,察之而幾微必區以別之名也,是故謂之分理;在物之質,曰肌理,曰艤理,曰文理;【亦曰文縷。
理、縷,語之轉耳。
】得其分則有條而不紊,謂之條理。
孟子稱「孔子之謂集大成」曰:「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
」聖智至孔子而極其盛,不過舉條理以言之而已矣。
易曰:「易簡而天下之理得。
」自乾坤言,故不曰「仁智」而曰「易簡」。
「以易知」,知一於仁愛平恕也;「以簡能」,能一於行所無事也。
「易則易知,易知則有親,有親則可久,可久則賢人之德」,若是者,仁也;「簡則易從,易從則有功,有功則可大,可大則賢人之業」,若是者,智也;天下事情,條分縷(晰)〔析〕,以仁且智當之,豈或爽失爽幾微哉!中庸曰:「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
盛世危言文白翻译-郑观应-道器
《xx危言·道器》——[原文]《易·系》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盖道自虚无,始生一气,凝成太极。
太极判而阴阳分。
天包地外,地处天中。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者,是也。
由是,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间名物理气无不罗括而包举。
是故,一者奇数也,二者偶数也。
奇偶相成,参伍错综,阴阳全而万物备矣。
故物由气生,即器由道出。
《老子》xx:"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昔轩辕访道于广成,孔子问礼于老氏,虞廷十六字之心传,圣门一贯之秘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盖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天地有中,人亦同具。
秦汉以降,群言淆杂,大抵失中之旨。
《大学》云:"止至善。
"止此中也。
《中庸》xx:"得一善则拳拳服膺。
"服此中也。
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此中国自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以来,列圣相传之大道,而孔子述之以教天下万世者也。
夫道,弥纶宇宙,涵盖古今。
成人成物,生天生地。
虽《中庸》《周易》已详,要非俗儒所能知,亦非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齐观也。
《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迹不足以穷神。
自《大学》亡"格致"一篇,《周礼》缺"考工"一册,古人名物象数之学流徒而入于泰西。
其工艺之精,遂远非中国所及。
盖我务其本,彼逐其末;我穷事物之理,彼研万物之质。
秦汉以还,中原板荡,文物无存,学人莫窥制作之原,循空文而高谈性理。
于是,我堕于虚,彼征诸实。
不知虚中有实——实者,道也,实中有虚——虚者,器也。
合之,则本末兼赅;分之,则放卷无具。
昔我夫子不尝曰:"由博返约"乎?夫博者何?西人之所鹜格致诸门,如一切汽车、光学、化学、数学、重学、天学、地学、电学,而皆不能无所依据,器是也。
约者何?一语已足包性命之原而通天人之故,道是也。
易经十大必背10句话
易经十大必背10句话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卦第一》【译文】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卦第二》【译文】大地地势至顺极厚而顺承天道,君子应效法天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
3.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享、利、贞。
”《周易·上经》【译文】君子以仁作为立事处事的根本,则可以号召众人;以礼待人,则具备美好的秉性,助人为乐,则符合道义,办事机智,则可以就事业。
君子若能具备以上四种美德,就是达到了《乾卦》所说的“元、享、利、贞”。
4.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
《易传·系辞上》。
【译文】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
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
5.童观,小人无吝,君子吝。
《周易·观卦第二十》【译文】目光短浅,想法幼稚,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不会有害处,但对于担任教化重任的君子来说,就将铸成大错。
6.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哀,用过乎险。
《周易·小过卦第六十二》【译文】君子行事不要太过谨慎,居丧不用过度悲哀,吃穿用户不用太过节俭,唯适中而已。
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译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8.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周易》否卦象传。
【译文】天地不相交合,象征“否(pi)闭”;君子因此以节俭为德,避开危险,不可追求荣华,谋取禄位。
9.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易传·系辞上》。
【译文】人因类别不同而相聚,各种事物以群体有别而区分。
10.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为什么要学习哲学或者是对哲学有所了解,都是为了使所学的或所了解的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指导,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具体表现。
我从学习儒家理论到现在已经有两年有余,关于理论与学习之间的具体问题我也是思考多日,现在偶尔也有一二认识,才能感在哲学史的角度来说,可以这样理解。
从哲学史上来讲‚内圣外王‛之道是由庄子提出来的。
后来儒家赋予它新意,照我的理解就是修身、齐家与事功的关系,为什么在谈道器问题上,说这个问题哪?任何一种人都要通过学习前人留下的经验或理论,把这种经验或理论通过实践,使其可以指导自己的实践,使得这种经验或实践对人的生产生活有用。
金岳霖先生说:哲学是概念的游戏,实际他说出了对当时从事哲学研究的无奈,像他这样深通中西哲学奥妙的人,是不会不知道中国哲学注意内容不注意形式这个问题。
在中国哲学中首先讲的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它对形式的研究力度很小,研究形式最浓的也就是春秋战国时的名家,后来这个名家也逐渐消失了。
至于现在研究墨家逻辑,以及后人认为朱熹等也有很深的逻辑思想,这个并不矛盾,因为每一种哲学它的形式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关键在于它要讲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哲学,这是用西方哲学分的观点来看待中国哲学。
前两天我和一位朋友说宗教与宗教哲学时,我认为它们是两回事,这也是我的看法,我认为任何哲学都具有宗教性,是从哲学的作用和意义上来说的。
金先生的那句话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说的,对于中国哲学而言不能这样说。
天人合一也是道家先提出来的,《老子》这部书系统的阐述了这个问题,天是什么,人是什么。
如四时冷暖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但当人们把四时总结成二十四节气歌时,这就发生了变化,当人们利用二十四节气变化从事农业生产时,这又是一个变化。
这个变化说明‚形上‛和‚形下‛是相通的。
《易传》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时,与四时合其序。
‛就是书人呀像人与日月、四时相协调一样,与天地合德。
这个‚德‛也可以说成是‚道‛的意思。
前几天,兰舟问那个儒家‚薪火‛,我用横渠四句回答了这个问题,说到头来,实际上还是天、地、人三才学说,这个‚薪火‛是永恒的。
无论是那家理论与实践问题都存在,无论那个人在学习了一种理论后都要谈到这个实践问题,所以我就想起这个道器问题来。
张岱年先生说道器问题是中国哲学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个我深信不疑。
通过思考我觉得我要学和为我学有天然的区别。
几年来,我自己就经历了我要学和为我学的过程。
以前,因为我遇到很不顺心的事,所以开始学习孔子,而后逐渐到宋明理学,直到大家认定我是‚程朱理学冯友兰一系‛,我还是在我要学中摆来摆去。
到去年以后,逐渐认识到儒家的一些本质东西,从我要学走到为我学上,实践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近来,很多朋友和我谈到儒家哲学中的一些问题,对形上形下有一些理解,认为从这个问题上来谈儒家的实践是很有必要的。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在《易传》中‚道‛的意义是多样的,把它统一到一起就是‚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人道。
《易传》中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三才之道‛的合一。
中国古典哲学谈‚天人合一‛是先讲统一,后讲对立的。
‚一阴一阳谓之道‛(《易传〃系辞》),前些天,我提到‚道‛字说中国古典哲学无论是儒道释三家,他们所说的‚道‛归根到底是一样的,都是天地人等万物如何生成,在运行规律上有分歧,这也是为什么成为不同派别的主要原因。
儒家认为这个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在于天,这个天我认为有自然之天和主宰之天两种,儒家主要讲主宰之天。
有些把这个天神化,有些认为是理,认为是心,认为是气等等。
它的统一部分就是道是可知的,可以感悟到的。
《易传》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系辞》)有一定的形状才叫器。
在这个问题上,《易传》认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系辞》)象与形是相互对待的。
张载认为‚象‛也是形而上的,‚气化‛就是道;程颐、朱熹则认为‚象‛是形而下的,与‚器‛同类。
其实,‚象‛也是有分类的,‚在天成象‛,这个象和器一样都是‚道‛的具体形态而已。
我前面说‚道‛也有分类。
朱熹认为天地一理,万物中又各自有各自的理是有道理的。
这个象也一样,有微观可见的,也有宏观的可与‚道‛混淆的。
‚器‛是‚象‛在人可见的物质的具体形态。
那么,为什么说‚形而上‛与‚形而下‛呢?我前些天便开始思考这个‚形‛字。
‚形‛不能简单的解释为‚形状‛,从这句话的意义上来讲,一是‚道‛与‚器‛的分界,二是接近‚器‛。
这个‚形‛按我的理解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那么‚器‛也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怎样分哪?我认为‚形‛只是具体形态中的初步,比如我们说的原意;器就是引申义了。
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认识的还不够确切,我以后还会进一步研究的。
孔颖达《周易注疏》提出‚形由道而立‛,‚先道后形‛。
先秦所谓上下,有时间先后的意思,另外也有高卑之义。
孔《疏》中说的‚形由道而立‛,我是认同的。
但‚先道后形‛我不这样认为,张岱年先生说‚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肯定‘道’是高于‘器’的‛。
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道与器的先后,我认为不存在时间先后,而存在逻辑上的先后,有道无物和无道有物都是不存在的。
‚道‛与‚器‛不是独立的,而是有联系的,谈到‚道器问题‛就不能不说到‚道‛与‚器‛的转化。
张载在谈易变思想时,说到三个方面,即动静、变化、神理。
这个‚道器‛的转化,可以从动静、变化两个方面来说明一二。
《易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
‛动与静是相互对待的,没有动就没有静,宋明理学家认为‚静‛是主要的,动是从属于‚静‛的。
张载认为‚动‛与‚静‛如闭门与开门一样,‚阖户,静密也;辟户,动达也。
‛(《正蒙〃大易篇》)动静又是统一的,这个好理解,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张载的易变思想中还有一个内容就是‚动静‛的法则,理学家认为‚静‛的主要性。
动静法则中有辨证思想,中国古典哲学中也认同对立统一,但统一是第一位的,理学家的这种认识,与此是一致的。
为什么说动静与道器转化有关系哪?因为动静引起变化,变化与道器有很直接的关系。
一定数量的‚器‛的变化可以引起‚道‛的质变,动静变化可以使事物随之变化。
朱熹格物致知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之一致。
‚道‛的动静变化必然引起‚器‛的变化,而人们通过‚器‛来认识‚道‛也是通过变化来得到的。
‚道器问题‛是儒家一个重要的命题。
宇宙论和人性论钩铸了儒家学说的两大支柱,其中的天人关系、利义关系、知行关系、体用关系、道器关系等又像经线一样贯穿其中。
‚道器问题‛很关键的是讲求实践精神,朱熹提出了‚博学—积累—贯通—推类‛的格物致知模式,博学为积累做了准备,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贯通而得到一普遍原理,用得到的这个普遍原理推类就可以知道那些未知的事物之理。
经过这样一个步骤就可以达到格物致知。
朱熹提倡的先知后行在这里很明显的显示出来了。
这无非就是通过学习实践、行为实践来做到从道向器,从器向道的转化。
儒家在体用关系上讲隐微的本质与显露的现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和表示不变的统一的大道与变动的多样的功能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道器问题,也可以说是共相与殊相问题,也可以说是本体与功能问题,这些说法是多样的,性质相同。
如何能够做到适中又统一起来,这就需要实践精神了。
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万物的具体形态,继承前人的成果,才能不断发现其中不变的大道。
几年来的学习,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是学习那一派哲学都要从实践中领悟出来。
固然,因为个人际遇不同,认识也会不同,也就是常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未尝不可。
金岳霖先生说的哲学是概念的游戏,这句话我说了很多遍。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全书总结)》中引用了金岳霖先生的"哲学是概念的游戏"来说明他的问题。
他认为这句话里,有深刻的东西存在,就是哲学家应该身体力行,从实践中来,和哲学教授是不一样的,身体力行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是照着说,而是接着说。
金先生和冯先生的话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典哲学注重的是内容,形式不能说不重要,但是没有了内容,形式也不会有多大的效用;如果没有形式有内容,只会是理解上有困难,一时理不出头绪来,但是还是有一定生命力的。
孟子提出养‚浩然之气‛,实质上是继承孔子‚仁‛的学说,后世儒家所继承的以及发展都是这个‚仁‛的延伸。
理学家要求要从日常生活修切己之学,就是要体验这个‚仁‛字,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同上)这就是周敦颐让二程所找的孔颜乐处,周敦颐并不是让他们找出这几句话,是要他们‚寻孔颜乐处‛。
宋明道学家注意人的‚气象‛问题,尤其是先儒大师的,活着的时候能感受到他们的‚气象‛,死去能从他们的著作中体验得到。
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也不改其志,到老不知死而知生,这是精神上的乐的境界,这样的人不是与世无争,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实现他们的道。
故而程颐说颜回所好学的是道(见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二程遗书》)。
道器问题或许不是这样解释的,我在这里突出一个实践问题,是希望我们这些人对哲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切己修身之学,不是单单作为一种形式来研究,把它僵化,而是从实质上把握,使之活跃起来。
从天下万物一理,万物之理,到事物的具体形态,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蕴涵了宇宙论与人性论微妙部分,需要认真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