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前n项和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通过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错位相减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发展数学应用意识,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发展数学的理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错位相减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设想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四周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深入探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设计思路如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课前给出复习: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
课首给出引例:“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原以为富人不愿意,哪知富人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提出了如下条件:在30天中,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万元,第二天借给穷人2万元,以后每天所借的钱数都比上一天多1万;但借钱第一天,穷人还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是上一天的两倍,30天后互不相欠.穷人听后觉得挺划算,本想定下来,但又想到此富人是吝啬出了名的,怕上当受骗,所以很为难。
”请在座的同
学思考讨论一下,穷人能否向富人借钱?
[设计一个学生比较感爱好的实际问题,吸引学生注重力,使其马上进入到研究者的角色中来!]
(二)启发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学生直觉认为穷人可以向富人借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求,得出:
穷人30天借到的钱:4652
30)301(3021'30=⨯+=+++= S (万元) 穷人需要还的钱:=++++=292302221 S ?
[直觉先行,思辨引路,在矛盾冲突中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教师紧接着把如何求=++++=292302221 S ?的问题让学生探
究,
292302221++++= S ①若用公比2乘以上面等式的两边,得到
302923022222++++= S ②
若②式减去①式,可以消去相同的项,得到:
1073741823123030=-=S (分) ≈1073(万元) > 465(万元)
答案:穷人不能向富人借钱
(三)引导学生用“特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猜想数学规律。
提出问题:如何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学生很自然地模仿
以上方法推导)
)1(11212111--+++++=n n n q a q a q a q a a S
)2(111211n n n q a q a q a q a qS ++++=-
(1)-(2)有n n q a a S q 11)1(-=-
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n S 的公式,教师引导讲完课本上的推导方法
后,
教师:还有没有其他推导方法?(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有学生举手发
言)
⎪⎩
⎪⎨⎧≠--=--==1,11)1(1,111q q q a a q q a q na S n n n
学生A : q a a a a a a n n ====-12312 q a a a a a a n n =++++++∴-1
2132 即 q a s a s n n n =--1)1(11≠--=∴q q q a a s n n 。
学生B :
1
12111--++++=n n n q a q a q a a s
()()q
a qs a a s q a qs a q a q a a q a n n n n n n -+=-+=+=++++=--111
121111 q a a qs s n n n -=-∴1)1(11≠--=∴q q
q a a s n n [“特例→类比→猜想”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的研究思路!
教师让学生进行各种尝试,探寻公式的推导的方法,同时抓住机会或创设问题情景调动了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挥了组织者、推进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而学生却是实实在在的主体活动者、成为发现者、创造者!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
【基础知识形成性练习】
1、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各项和:
(1)1,3,9,…,2187 (2)512
1,,81,41,21,1--- 2、根据下列条件求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①8,2,21===n q a ②2
1,2,81=
==n a q a (四)数学应用
例1 求等比数列1/2,1/4,1/8……的
(1)前8项的和;
(2)第四项到第八项的和
解 :(1) 8,2
1,211===n q a 256255211)211(2
18=--=∴n S
(2)5,16
1314===n q a a 256312
11)211(16
15'=--=∴S 例2:在等比数列{}n a 中,
(1)已知 ,2,41=-=q a 求n S
(2)已知 2,243,11===q a a k 求k S
[例1教师板演示范,强调解题的规范。
例2、例3学生分析解法,学生不会时要分析出不会做的症结所在,然后再由学生板演出解题过程。
]
【演练反馈巩固性练习】
1、在等比数列{}n a 中,
①已知96,5.171-=-=a a ,求q 和n S
②已知,12,433==S a 求q 和1a
2、求数列)0(1132≠+++++-a a a a a n 的前n 项和。
[允许学生对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只要分析出不会做的症结所在,就算完成了作业。
然后老师给出评价]
(六)布置作业
1、根据下列条件,求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①: 6,2,31===n q a ②:
21,21,81==
=n a q a
③:4,00096.0,12.052===n a a ④:
,45,106431=
+=+a a a a 2、在等比数列{}n a 中,
①:已知26,231==S a ,求q 和n S
②:已知115,3032==S S ,求n S
3、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60,482==n n S S ,求n S 3
[作业要求:允许学生对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只要分析出不会做的症结所在,就算完成了作业。
]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实验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
同时,考虑到这是一节探究课,授课前并没有告诉学生授课内容。
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教师设计问题与活动引导”与“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成五个步骤层次分明(1)创设问题情景、布疑激趣(2)启发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问题,构建数学模型(3)探寻特例、提出猜想(4)数学应用(5)知识评估。
学生在未经预习不知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和证明方法的前提下,在教师预设的思路中,一步步发现了公式并推导了公式,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爱好,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