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之道
孟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儒家道德理想与现实政治的统一精神
孟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儒家道德理想与现实政治的统一精神“内圣外王”一词虽然出自《庄子·天下》,但用来形容儒家的价值追求却最为贴切。
孟子理想就是内圣外王的统一,其建构了一个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思想体系,以人性本善为起点,把对万民的道德教化和王道政治统一起来,从而可以按照价值理想来改造现实社会。
一、人性本善是道德教化和王道政治的基础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种性善论也在后世逐渐成为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并成为儒家仁人志士实施道德教化和王道政治的人性论基础。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即每个人都具有同情和怜悯他人的本能,同时每个人天生都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这四个善端,四端之心是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的,任何外力都无法泯灭。
正因为人性之中有着善良的潜质,道德教化才有了其用武之地,才能是合理的、合乎人性的,而非反人性的。
君主有着善良的本性,才可能去践行“民为邦本”的王道政治。
这里,可以对比性恶论进行反正。
如果人性本恶的话,那么顺着人性自由放任而不加干涉,就会导致社会不断走向混乱和堕落,更不可能实行基于人性的道德教化,君主如果本性恶劣,那么王道政治也就无从谈起。
中国古典的性恶论代表荀子就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即善良的言行都是后天由于认识和教化所导致的,“伪”即后天人为造成的。
荀子还指出,如果顺着自然人性发展的后果:“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同上)。
在荀子看来,人性自发发展下去,一切善良的言行都会消亡,因此必须要后天引入道德教化和礼乐法度以规范人的言行,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以维持社会有序运转。
可以说,在荀子思想的体系中,一个理想的治世是反人性的。
内圣外王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汉语成语,拼音是nèi shèng wài wàng,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内圣外王”一词虽然首见于《庄子·天下篇》,但已成为儒家哲学之特点的代名词,故人们一般称儒家思想实际上即“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所在。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
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
大学浅言新注(吕祖注释)
大学浅言新注(吕祖注释)自序大学一书,儒教内圣外王之道也。
体之分化,用之关合,无不皆备矣,诚修性了命之金丹,齐家治国之路径。
曩昔时,误与诸经并齐曰:四书之一篇耳。
于今捧视,迥与前异,不禁有今昔之感。
降及末运,频仍诸劫,浓云毒霾,现出凄惨阴沈之幕。
黎庶不穷其源,咸曰:数之所定,理不得而移之;劫之所至,人不得而挽之。
溯流穷源,其弊焉在?究其劫始,乃系人人悉以儒教为腐,学经废弛之咎耳。
余因有鉴于此,继之以思,如欲挽此浩劫,扶此狂澜,除劝善以正人心外,非续之以根本解决不可。
何曰根本解决?格物、致知二章是也。
因道脉相衍至秦,运数应隐,故惨遭离火之焚,独失格致二章,迷入门之阶梯矣!如是已历二千余载,无复知其源者。
时值三期,道劫并降,道以觉迷,劫以警世。
此皇天之妙用,世人惜未识哉!余恭奉皇天明命,应运补述格致二章,使残月复圆,光照全球,咸令登仁造域者,初步有所阶梯耳。
此所谓根本解决,根本解决后,始知明其明德为体,实践亲民之功为用也。
如是则庶几令天下后世有所凭照云尔。
岁在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岁次丁亥元月上浣孚佑帝君序于西京干元堂序盖学庸一书,乃圣门心法之传,内圣外王之道也。
自经秦火之后,独失格物、致知二章,历千秋而为悬案矣,虽经诸儒注解,但该二章仍缺如故,呜呼!格物者乃大学初步阶梯也。
心物之隐微而不知慎,意恶之动机而不知遏,欲迈以上七条,是舍本而逐末矣!然秦火一炬,何以独失此章欤?以其道脉之应隐耶?抑以其书之非时不泄耶?犹是群疑弗决矣!降及末运,人心不古,皆因人人不知心物之慎,意恶之遏,何能明其明德为体,实践亲民为用哉!是以纯阳帝君有鉴于此,具悲天悯人之心,将学庸用浅言新注,内中精神泄尽无遗,俾使庸庸士庶,一见易于明了,咸知性理之大本大源不出己身耳。
复将格物、致知二章应运补述,真是千古悬案,一旦解决,从此大学可全璧矣!此书一出,人人了解,恪遵奉行,可为救世之慈航也。
小子智识浅陋,何敢作序,然有帝君之命,不敢违逆,爰缀数语,勉附骥尾,尚望四海高明,不吝指教为幸,是为序。
内圣外王 新解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内圣。
修身为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内圣外王”这几个字你不要以为是我随便挑出来的,梁启超曾经说过,“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
你看梁先生给这四个字多高的评价啊,“内圣外王”是中国学术的全体啊!内,自我的修养;外,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领导力。
我们讲过佛家“体”和“用”的道理,“体”是一个事物内在的本质,是它自己跟自己的关系,“用”是一个事物外在的用途,是它跟别人的关系。
内圣即为领导力之体,外王即为领导力之用。
那么,“内圣外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文化中另外重要的四个字: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哪里来的?来自于《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一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已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听见了吧,无论你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如果做不到修身就失去了为人的根本,这样根本谈不上其他的功业!只有做好了修身,才可以齐家;只有做好齐家,才可以治国;只有做好治国,才可以平天下。
近代学者熊十力根据《大学》以“修身”为本,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为“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功夫,接着他说:“君子尊其身,而内外交修,格、致、正、城内修之目也。
齐、治、平,外修之目也。
国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齐、治、平皆修身之事。
”古人很有意思,“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修身,前者内修,后者外修而已。
就是说,无论你取得多大的功业,当了多大的官,赚了多少钱,这些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修身”!今人读来,固然有些失于“迂腐”,但是比上那些把权、钱、享受当作目的和最好追求而失去了自我的人,这个迂腐实在好上一百倍!我们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四个词暂时放在一边,(不是不讲,而是对于一般人来说理解起来更困难),我们先专注于人们比较熟悉的“修齐治平”四个字,“修身”即为内圣,(其实还应该包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为外王。
浅论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
浅论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观点。
最早出现自道家典籍《庄子·天下第三十三》“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后被儒家所继承。
“内圣外王”,意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两者的结合。
“内圣”是指个人通过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或者说是理想的境界;“外王”是指个人把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
其中,“内圣”是基础,“外王”则是目的。
儒家经典《大学》中“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现出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
“修身”之前的纲目是“内圣”,之后则是“外王”。
这明确告诉了人们从何入手才能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义;欲诚其义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证明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一逻辑有序的展开过程。
反过来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诚意是向自我内心世界挖掘,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向外部世界用力。
修身是内心和外部世界的分界点,也是由内心通向外界、由外界转为内心的轴心和结合点。
在此基础上,“内圣”是内心修养,“外王”是外在事功,二者有着密切联系:内心修养之实现离不开外在事功之展开,而外在事功的展开,也离不开内心修养的实践。
离开了内心修养的齐、治、平就失去了内在的精神依据和超越的价值指向,而失去了齐、治、平的内心修养,也就失去了具体的意义。
内心世界的修养与向外部世界实践统一才是儒家尤其是早期儒家所追求、所推崇的理想人格。
一方面,儒家把“修身”看成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手段;另一方面又把“治国”、“平天下”看成是修“身”的完成。
“内圣外王”思想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随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也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的心中。
从《资治通鉴》看“内圣外王”
从《资治通鉴》看“内圣外王”1内圣外王“内圣外王”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
《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根据《天下篇》来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其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则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其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
概言之,“内圣”即通过道德修养的方式,将个体内在的“天之道”转化为一种完美的道德人格;“外王”是一种政治人格,指在内在的道德人格的基础上,把圣人的王道理想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中体现出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圣王理想。
下面我们来结合《资治通鉴》中的实例以及古代哲学思想来分析“内圣外王”的理想性与现实性。
2理想性就浑然一体的境界来看,儒家的“内圣”与“外王”理想是不能分割的。
2.1“内圣”的追求“内圣”所追求的是一种完全与“大道”吻合的“圣”、“诚”,也就是“天之所命”在主体身上的完全体现。
然而,仅仅是将“天之所命”内化为主体的自觉要求还远远不是“内圣”,因为“内圣”的更高的境界还在于将内化为自身内在要求的“天之所命”推及至人,以“周乎万物,道及天下”[1],即通过“外王”的事功来显现,如果“内圣”不落在“外王”的事功方面,那么儒学的道德人格就失去了它的现实意义。
“君子之道,贵乎有成。
有济物之用,而未及物乎,犹无有也。
[2]”也进一步阐述了“外王”是“内圣”的外在表现形式,没有“外王”的“内圣”是称不上“内圣”的。
道家的“内圣外王”之说,为何被称为儒家的核心思想?
道家的“内圣外王”之说,为何被称为儒家的核心思想?所谓“内圣外王”,是说既有圣人的德才,又有施行王道的本领。
这是道家一以贯之的政治思想。
在道家的观念里,圣人并非一定是君主帝王,一切的道体道者,皆可谓之圣人,内圣,是自身的修养,外王,是外在的表现。
'内圣外王'强调的是,做人,特别是做领导人,要有高尚的精神气质。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一就是道)。
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
庄子按照得道深浅把人大致分成五类:仙人、神人、至人、圣人、君子。
何谓圣人?庄子说: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
就是以自然为宗师,以“道”的先天禀赋“德”为根本,以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为途径,明察迹象,预见未来,因时而变,谓之圣人。
内圣外王的基本意思是,'内圣'即修身养德,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治理国家。
后来,儒家长期居于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而儒家的思想核心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庄子”内圣外王'的基本思想高度一致,儒家的所谓“修身”、“修心”就是庄子所言之“内圣”,所谓“治国平天下”就是“外王”,因此,内圣外王不只是道家的人格理想,也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因此,道儒两家在人格修养和治理天下方面,达到了高度一致。
但是庄子并不看好儒家的修身治国理念,在庄子看来: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庄子的意思是说,当今天下,道已不彰,德已蒙昧。
本来大道就像一个完整的人,眼耳鼻舌身一样不缺,结果被诸子们,你挖去一只眼睛,我割取一只耳朵,他截取一只胳膊,于是大道被肢解,整个学术界浑然构成一个大废物,导致内圣外王之道昏暗压抑,萎靡不振。
而诸子各家各派截取的片言只语,都被奉为天下大道,欣欣然自以为找到“道”了,四处张扬炫耀。
领导修炼的内圣外王之道
领导修炼:《大学》的内圣外王之道1.《大学》之道——内圣外王之道《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提出了宋儒称作“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理论思想。
三纲领和八条目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根本方法。
“内圣”意即“内求于己”,也就是“八条目”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表示“外用于世”,指的是“八条目”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准确表达了“内圣外王”的精义所在。
2.“三大纲领”——修身的基本原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其意义简释如下:(1)明德——彰显善良,行善避恶任何人都禀受于天,都有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
“明明德”是肯定人类具有灵明的德性,每个人都有责任自觉地加以彰明。
人之行善避恶,是内在向善本性的需求,应该自觉地予以肯定和发扬。
(2)亲民——助己助人,日新又新在自己向善的同时,还要帮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
“亲”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无时无刻都行进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向善、日新其德,才可以永远做个新人。
(3)至善——身心和谐,物我统一至善即合理。
是指人的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与自然与事物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境界。
“明明德”和“亲民”的最终方向是“止于至善”,这也是每一个心态修炼的人所追求的最终期许。
3.“八大条目”——修身的方法步骤“八条目”是《大学》所说的修养方法,它是有顺序的、相互为条件的序列。
每一个条目,都以前一个条目为条件,而它们本身都是以“修身”为根本,前四条是“修身”的方法,后四条是“修身”的必然社会结果。
《大学》是如此论述“八条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学圣贤智慧 悟内圣外王之道心得体会
学圣贤智慧悟内圣外王之道心得体会内圣外王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
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处《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主要学术思想之一。
“内圣”指的是君主对国家内部的治理调和,“外王”是指君主对其他国家和国内人民的政策战略,而在个人修行方面,也是儒家学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指导。
我们只有以公正公平为准的对人对己的要求!是普试的价值观,才不会授人以柄。
姚老师从九个方面来展开讲述如何驾驭团队,发挥团队的力量。
1 定位角色,了然于心2 恪守道德,正己正人3 更新观念,回归初心4 管理时间,有条不紊5 提升情商,修炼心性6 管理团队,凝聚人心7 有效沟通,上下同心8 强化执行,不辱使命9 有效激励,激发人心一、首先围绕“定位角色,了然于心”讲到对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要清楚。
1、是组织的中坚力量,如同中流之砥柱。
2、执行力的关键点,如同组织与员工之桥梁。
3、要有“铜头、铁嘴、火眼、飞腿”这是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及时心理抗压能力强,自身强大,要能言善辩,全员同心会沟通,工作要有高度敏感性,要有格局放眼未来,最后要快速行动,执行力强。
二、同时我们作为中层管理者还具有多重角色。
在上司面前—代表下属(辅佐上司,和谐相处,做出业绩)要多替领导着想,为他分忧,要让自己的存在使领导有安全感。
在下属面前—代表上司(管好团队,上下同欲,实现目标)1、要定职责:给员工定好他的职责;2、梳流程:梳理工作流程提高效率,控制风险;3、立目标:结合本单位职能,分解目标,落实小目标。
这个立目标是我们平时给老师们经常用的,一开学,每位教师定一个本学期的工作目标,临近考试每名学生定一个考试目标,目标是前进的动力。
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
4、做教案,也就是手把手的教给员工做正确的事,这个每个学期头开学,我们都进行岗前培训,一个拼音一个生字一首古诗一篇课文的进行辅导,讲了改改了讲,好让每一位教师一上岗就是正确规范的教师。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_“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陈立胜【摘要】“内”“外”分类具有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
在先秦儒家,“内”不仅是德性生活的策源地,也是天植灵根之域;在《庄子》中,“道德”“天道”“本真”“物之祖”“天地精神”“太初”等形而上的终极实在与“内”联系在一起,“内之域”即是恬淡寂漠之域、自然而无为之境。
惟有深入其“内”,方能做“方外之游”。
“入其内”即是一不断超越各种“外”的工夫、一不断“向内而在”的过程。
佛教传入中国,其明心见性之学一度“垄断”了这一“内”之领域,其学被称为“内学”,其经典被称为“内典”,儒学及其经典遂沦为“外学”与“外典”。
宋明理学转向“内”,实则可归结为两个面向,即将天道性命一贯之学落实于人之心性世界中,而心性生活又必须在人世间、人伦社会(“方内”)之中实现。
于是,与天道沟通的心性世界(“内圣”)与日用伦常的关切(“外王”)之关系遂成为“内外本末,始终后先,显微无间,体用一源”之关系。
“内圣外王”一词因此最终成为宋明理学乃至整个儒学之道的关键词。
在现代新儒家建构第三期儒学格局中,“内圣外王”一词实兼有“定性”“定向”“综合”三义于一身。
【关键词】内外;方内方外;内学;内圣外王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3)02-0114-14作者简介:陈立胜,山东莱阳胡城人,哲学博士,(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5)“内圣外王”一词出自《庄子·天下》,它为何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用语”?它何时重新进入现代儒学的建构话语中?它是否适合用于指称儒学?此一系列问题学界仍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
“内圣外王”一词“为何”以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关键词”,既与儒家对“内”与“外”的理解有关,更与儒学思想的自我更新、自我转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
大学内圣外王之道读后感
大学内圣外王之道读后感先说这个“内圣”吧。
这就好比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建造一座超级豪华的精神大厦。
我读的时候就想啊,这就是要让自己从里到外都变得超级棒,先修炼自己的品德。
就像在大学里,咱们身边总有那些特别善良、宽容、有毅力的同学,他们就是在走“内圣”的道路。
我自己呢,有时候就缺乏那种专注修炼自己品德的劲儿。
看到书里讲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我就感觉像是被老师点了名一样。
格物致知就像是要我们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好奇,然后从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
这让我想起做实验的时候,如果只是敷衍了事,那根本不可能真正了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这就不是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呢,就是要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内心,不欺骗自己。
我以前也有过为了考试成绩好看点,就临时抱佛脚,这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不诚实,内心没有真正想要学到知识。
现在明白了,这可不行,得像那些真正的学霸一样,内心对知识充满敬畏,真心地去求知。
再说说“外王”。
这就像是把内心修炼好之后,出去闯荡江湖,大显身手。
在大学里,这就体现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竞赛,还有以后的职业规划上。
你看那些社团的负责人,他们把社团管理得井井有条,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既能让大家玩得开心,又能学到东西,这就是“外王”的一种表现啊。
而对于我来说,有时候总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总觉得自己要做一番大事业,可是真正到了要去做的时候,就各种退缩。
比如说学校有个创业大赛,我心里其实挺想去试试的,可是又担心自己没经验,怕失败,就一直没敢报名。
这和“外王”的理念差得太远了。
“外王”要求我们有那种勇往直前,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去影响别人,去做出一番成就的决心。
三尼医世说:闵一得及吕祖天仙教金丹道的经世外王理论
势,将全真龙门的发展与道坛融为一体,通过创
立龙门方便法派,使清代全真走出宫观与世俗社
会紧密结合,从而开创了全真教在清中期以来的
新的发展模式,对清代后期至民国道教的发展产
· 34 ·
宗
教
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隶属龙门方便法派一系
支派、桐柏宫支派、金盖山支派,并非闵一得个
方便法派而后,半多出于俗居有志之士,于是儒
人主张。而上述各龙门支派传承的三尼医世说应
而道者日益多,推行教法日益广。今者云坛竞遍
该都是源自明代各道坛的吕祖天仙派,这在一定
于江浙、海上。” 由 此 可 见,这 一 时 期 道 教 发 展
①
的主要动力来自 “俗 居 有 志 之 士”, 也 就 是 通 常
释,三尼就是 指 儒 家 的 仲 尼、佛 家 的 释 迦 牟 尼、
道家的 老 子 (青 尼 ) 三 大 圣 人。 考 以 仲 尼、 牟
尼、青尼指称儒、释、道三教创始者当系明代人
的说法,活跃于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的三一教主
隐楼藏书》题龙门第八代赤阳黄律师题,龙门第
林兆恩 (
1517—1598)在三教堂中就供奉有四人
之一,明代兴盛的道坛更多的是主张以吕祖所创
诀》一书的版本考证看,应出于明代:“岁己酉,
生。”⑤ 然而,毕竟以一 己 之 力 独 创 一 教 只 是 选 项
时,明代抑 或 清 代, 由 闵 一 得 对 《三 尼 医 世 功
天仙教统合三教,因此三尼医世说与天仙教统合
浙督学朱石君先生按临湖州,进谒于右文馆。始
④
教统合传统的儒、道、释三教,然而其归宗点仍
在道教的内丹道。三一教统合儒、道、释三教乃
从“内圣外王”看东方管理中的精神因素
从“内圣外王”看东方管理中的精神因素秦鹏内容提要:发展必然要走本民族的道路,首先应在精神上自强、自立。
传统精神讲求“内圣外王”之道,即注重个人修养的“内圣”精神和通权达变、以智取胜、不战而胜的“外王”思想,不仅历史上有许多成功案例,并且这些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东方管理精神内圣外王中国历史悠久和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产生了极为丰富和精深的管理思想。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传统精神“讲求伦理与经世务本相结合”(陆卫明、韩鹏杰21页),即“内圣外王”之道,即向内求善,强调主体的人格修养和完善,与以天下为己任,建功立业相结合,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以柔见长,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古往今来,精神动力作为推动个人成长、组织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一直倍受关注和推崇。
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浩然之气衔育着“直、义、道”等内容。
东方文化历来重视人的精神因素在国家治理、社会发展、组织的运转以及个人的事业成功、人格健全、家庭幸福中的作用,历来重视伦理道德的巨大推动力量。
一.注重个人修养的“内圣”精神《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何谓“强”?《孟子·公孙丑上》载:“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孔颖达注:“缩,直也”,指正确的道理。
“自反而缩”,意为反躬自问,为维护正确的道理而勇往直前——这才是真正的“强”。
“曾国藩曾说:‘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一味逞强,终必自败;炼就坚忍不拔的刚强意志,始可有所成就”(易孟醇359页)。
在东方传统中,“管理已不再是管理对象服务于某种外在的社会管理目标的一种单纯的事务,而成为作为管理者的人的一种“尽性”与“践行”的过程;管理学也不再是一种纯技术的“应用科学”,而成为一种具有鲜明价值判断特色的人的生命学说”(张再林286页)。
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观刘鹏【摘要】摘要:“内圣外王”之道历来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
就先秦儒家而言,主要表现为将德性主体的自我完善落实在外王事功。
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和谐一致,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至高境界。
内修仁德、外行德政的修己安人之道,构成了内圣外王之学的主要内容;孟子承孔子之绪,对其“内圣”思想加以发挥,创立了以性善说为基础的心性之学和以仁政为旨归的王道学说,试图从“内圣”中直接引出“外王”;荀子一派从“外王”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礼治思想,其隆礼重法、礼法并重的政治学说,使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政治实践中,都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对汉代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名称】管子学刊【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关键词】先秦;儒家;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之道历来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曾将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内圣外王之道”,认为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是做圣人,即成就“内圣外王”的圣人人格[1]12。
“内圣外王”一词始见于道家著作《庄子·天下》,然而,先秦时期对内圣外王思想的讨论最为深入并积极付之践行的则当属儒家学派。
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和谐一致,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至高境界。
内圣外王之道从孔子那里,便内含于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中。
孔子力图通过个体道德修养的完善、德性修养境界的提升来调整个体与社会间的关系。
内修德性、完善仁德,外行德政、济世安人,构成了内圣外王之学的主要内容;孟子承孔子之绪,其性善说和仁政说分别从修身与事功两个方面对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阐发,试图从“内圣”中直接引出“外王”;荀子一派从“外王”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礼治思想,其隆礼重法、礼法并重的政治学说,使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政治实践中,都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对汉代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作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虽从未将自己的学说称之为内圣外王之道,但其所建构的仁学思想体系,内修仁德,外行德政,充分体现了内圣外王之道的精神内涵。
从内圣外王到儒道互补——儒家与道家的人生哲学
从内圣外王到儒道互补——儒家与道家的人生哲学从内圣外王到儒道互补——儒家与道家的人生哲学中国古代思想家,大都将道德修养同政治思想相联系,认为最高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
所谓“内圣外王”,简言之即内备圣人之德,外具王者之风,也就是内修德行学术,并以“内圣”而称王天下。
庄子在〈天下篇〉说:“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术。
”庄子对各家学派进行了批评,认为大家都讲“内圣外王”,却各执一端以自耀,因而学问被割裂了。
到了汉武以后,百家罢黜,儒学独尊,“内圣外王”思想便成了儒家所独有。
儒有十三经,而人生哲学则集中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四书”之中。
《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儒家之人生哲学,也就是儒家“内圣外王”的具体化。
“修齐治平”,“修身”是根本,自身修养好了,家庭自然也能整治好。
而能“修身”,“齐家”,即具备了圣人的善德,就能行“善政”,就能把国家治理好,“为万世开太平”。
这就是“外王”。
所以梁启超说:“内圣外王之道,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修养,而外足以经世。
”推究孔夫子思想之核心,不论“内圣”或“外王“,都在一个“仁”字。
子曰:“仁者,爱人。
”孔子要求在上者,要求士大夫之间相互仁爱,消除矛盾,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还要求在上者对劳动者也施行仁政,所谓“博施济众,宽则得众,惠则使人”。
孔子又要求劳动者忍辱无怨,勿犯上作乱,所谓“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总之,孔夫子以“仁”为“内圣”,而以“仁政”为“外王”,认为这样就可以使“近者悦”,“远者来”,即在邦国之内,皆大欢喜;在邦国之外,都来归附。
但是,儒家的人生哲学存在三大矛盾无法解决:1,“内圣”和“修仁”,实际上只是一种理想而已,甚而只是一种空想;2,“内圣”和“修仁”,只是个人道德修养要达到的境界,而“外王”是治国安民的政治才能和施政措施,具备“内圣”的人,未必能治国安民;3,儒家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个人即使具有“内圣”,因不在位就没有机会施展治国的才能,达不到“外王”。
《挺经》文言文全文
《挺经》文言文全文《挺经》文言文全文导语:《挺经》又称为“内圣外王之法”,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总结出的'十八条心法,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挺经》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挺经》文言文全文十八条《挺经》梗概:一曰内圣;二曰励志;三曰家范;四曰明强;五曰坚忍;六曰刚柔;七曰英才;八曰廉矩;九曰勤敬;十曰诡道;十一曰久战;十二曰廪实;十三曰峻法;十四曰外王;十五曰忠疑;十六曰荷道;十七曰藏锋;十八曰盈虚。
卷一内圣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
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
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
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私,故人悦。
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
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
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
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
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
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矣。
盖《大学》自格致以后,前言往行,既资其扩充;日用细故,亦深其阅历。
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
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宜去,早画然其灼见矣。
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
于是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趋焉而不决。
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
幽独之中,情伪斯出,所谓欺也。
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
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
独知之地,慎之又慎。
此圣经之要领,而后贤所切究者也。
修己治人之道,止“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四语,终身用之有不能尽,不在多,亦不在深。
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于德者,约有四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孔彦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
形容王阳明的名言
1.王阳明:“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
2.王阳明有言:“知行合一,方能成就大事。
”
3.王阳明曾言:“内圣外王之道,在乎慎独。
”
4.万古一心,万物一体。
——王阳明
5.王阳明曾言:“良知就是易知,是人所共有的。
”
6.王阳明名言:“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
微也,不亦谬乎?——王阳明
8.王阳明指出:“人须在事上磨炼,方立得住。
”
9.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0.王阳明曾说过:“没有圣贤的智慧,便无达观的心态。
”
11.君子之学,唯求其是
12.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13.经,常道也。
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
其主于身,谓之心。
14.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15.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
德字的文言文翻译
德,从心从彳,彳者,行也。
心行相应,故德者,心之所行,行之所至。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乃德之根本,仁爱之心也。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仁者,爱人如己,敬人如亲,此乃德之根本。
德者,内圣外王之道也。
内圣,即内心修养,外王,即外在行为。
孔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者,德也。
齐家者,德之用也。
治国者,德之广也。
平天下者,德之极也。
德之内涵,广大而精微。
孔子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勇者,见义勇为;信者,言而有信;礼者,敬人爱人。
”此五者,德之要也。
仁者,德之根本;智者,德之高明;勇者,德之刚毅;信者,德之诚信;礼者,德之文雅。
德之修养,始于心,成于行。
孔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是以君子必学诗书礼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诗书礼乐,德之源泉也。
君子以诗书礼乐养其德,以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德之体现,见于言行。
孔子曰:“君子不器。
”此言君子之德,不拘一格,不泥一隅。
君子之德,广大而精微,内圣外王,言行一致。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此言君子之德,以戒为修,以慎为行。
德之运用,治国平天下。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言德之重,治国之道,以德为本。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此言德之广,治国之要,以德为基。
德者,国之魂,民之望。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是以君子之德,如日月之明,光耀四宇,惠及万民。
德之传世,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永不干涸。
总之,德者,人之根本,国之根本。
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德为本。
德之修养,始于心,成于行;德之运用,治国平天下,以德为本。
愿天下君子,皆修德行善,以德治国,使国家昌盛,民富国强。
今译:德,是人们所尊崇的,也是国家所重视的。
古代的圣贤,没有人不把德看作是立身的基础,治国的关键。
孔子说:“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就产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圣外王之道
格物致知
所谓格物,即革除物欲。
而要格那些物欲在在?比如最简单的‘‘贪’‘。
贪,在保持一个适合的度时是有利于人的进步的,但一旦超出了那个度,就危险了。
所谓贪,就是去获得一些超出你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
比如学生会主席,你没有能力却通过一些手段担任了那个职务就是贪。
其次,骄。
一个人一旦骄了就没有发展空间了,做人要时刻都会把自己放低,才会有进步的余地。
苏格拉底说,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I know nothing. 无知是人的圆周。
牛顿说,我真不知道外界对我的评论如何,我自己感觉我就像一个在海边拾贝壳的小男孩,偶尔发现几颗比较漂亮的贝壳,但它相对于整个海洋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无知是没有边界的,把自己放到一个无知的位置,你的圆周将是无穷的。
还有吝,即气质不开阔。
慢,即傲慢。
自我无知的疑,痴和梦。
而致知,指良知的修养,对事物的洞察。
知讲究内在,讲究仁、义、礼、智、信。
仁即对别人的体察。
人总是按着他人的期望发展的,比如很多高考状元父母都不是什么知识分子家庭也一般,他们的父母做的就是陪着他们读书,对他们有连续不断的期望。
又如皮格麻里的微笑,他手下的女雕像不就是按着他的期望慢慢的完美,最终被他自己爱上。
而当你想要帮助别人却无法帮助时就顺其自然,不仁即仁,人都是要吃苦头的。
义是从他人的需要中看到的必须担当的责任。
蒙牛集团的总裁经常说的一句话,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
把义做好
方可财人两聚。
礼,说的是你这个人的气性。
比如有些人经常得到贵人相助,为什么?因为那个人的气质禀性吸引他。
人有三性,一是天性,是人不能改变的,内在的;二是禀性,传承的,天生就有的;三是习性,是后天的,可以改变的。
我们说看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不是说看他识了多少字,而是看他的习性被塑造的如何。
化,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颠倒一百八十度的人,则所谓文化就是用文把一个人彻底改变。
智,即智慧。
扁鹊很有名,而他的两个兄弟也是很有学问的医生,但是不如扁鹊有名。
为什么?因为扁鹊治好很多病入膏肓的病人被称为名医,而他的兄弟则是在病刚出现时就把它治好。
何者为智?信,是一个人的品牌,分为大信和小信。
言行一致是小信;孔子说言不必行,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此为大信。
信重于诚,而诚是一种极其重要却难以达到的精神状态。
古人云,君子甚笃。
但每个人都会经历三种行为,即自欺、欺人和被人欺。
诚不仅讲究对别人诚更要对自己诚。
欺人是清晰的,而自欺则是迷糊的,要时刻保持诚是很难的,但我们要去追求那样一个诚的状态。
于是乎,才能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于2010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