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课题一《空气》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课题一《空气》教学设计
注:自然界中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实验室制的蒸馏水纯度非常高,可以理解为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其实都只含有水,不过是水的两种状态,属于纯净物。
【课堂练习】
详见多媒体课件
【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布置】
1.学校作业:完成本节课相应作业P32 1、2、4题
2.家庭作业:理解并识记本节课内容;识记并默写:氧气、氮气、红磷、五氧化二磷的化学符号;预习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P28-32
4.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②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误差分析。
6.教师播放视频,师生总结归纳空气的组成。
活动三、教师讲解物质的分类
活动目的:让学生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并能予以区别。
教师讲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和特点,并播放视频,学生归纳。
【新课学习】
活动一、教师介绍拉瓦锡并播放其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
活动目的: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化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理解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
活动二、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讲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活动目的:让学生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原理、装置。能准确描述出实验现象并获得结论。
1.教师讲解课本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化学仪器。
2.教师播放视频资源,向学生讲解该实验的原理。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实验原理。
3.教师播放实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瓶内水面上升约1/5.
教学重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内容为学生熟悉的身边物质,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时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还应加强科学性的指导。

在这节课中除了引导学生在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应用新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分析比较,充分认识到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指导实践,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取得了相对理想的效果。

上课时学生能较好地运用以前的知识及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验现象解释,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较为透切的认识。

认识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基本达到预想效果。

由于是熟悉的“空气”内容,因此,学生有话想说,有能说的话,但科学性和规范方面尚有欠缺,日常教学及训练中需加强培养。

【作业设计】1.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动物呼吸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氦气2.液氮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主要利用氮气的性质是()A.密度小B.沸点低C.难溶于水D.无色无味3.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氧气B.二氧化硫C.氮气D.水蒸气4.中国航天员乘坐神州飞船与天宫对接,然后进入太空漫步,必须携带“人造空气”,其中含有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可用作长征系列火箭的助燃剂B.相比空气,“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属于纯净物D.在空气质量分级标准中,级别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5.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B.车辆尾气净化后排放C.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6.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大大提高我们的生产生活效率和学习效率.下列物质中:①二氧化碳②冰水混合物③洁净的空气④二氧化硫⑤一氧化碳⑥液氧⑦矿泉水,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一、课题背景在化学学科中,空气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了解空气的组成与性质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与空气相关的一些现象和实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空气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 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等; 2. 空气的性质: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 3. 空气的变化:湿度、温度、气压等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掌握空气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空气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并分析环境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空气与环境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1.空气中各组分的比例和变化;2.空气对环境的影响。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实验室用品和实验操作指导。

2.学生准备:–学习工具如书籍、笔记本等;–实验课上需要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报告纸。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引入空气的概念:请学生描述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及与空气相关的现象。

•复习前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子运动等。

•提问学生空气的组成是什么,有哪些性质。

2. 知识讲解与探究(约15分钟)•分析空气组成:讲解空气中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的含量和作用。

•探究空气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的变化。

3.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约30分钟)•实验1:测定空气的体积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实验2:观察空气的质量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4. 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约2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的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b.空气污染物: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培养环保意识。
c.空气质量评价:教授评价方法,组织学生查阅空气质量报告,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气质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行动。
3.教学评价:
-采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的计算,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2.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3.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质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4.作业布置: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空气这一课题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其组成、污染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可能还不够系统深入。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空气质量有一定的感受,但可能缺乏深入了解和关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实验结果和空气污染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5.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6.课后作业:布置与空气污染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任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研究性学习要充分调查和收集资料,PPT制作要美观,分享时要表达清晰。
-观察日记要真实反映观察结果,文字描述要生动、具体。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展示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空气质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教学实施: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质量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吗?”“我们如何改善空气质量?”
3.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空气中主要气体成分的作用及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2.教学实施:运用PPT、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空气成分及其性质。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成分的特点。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空气组成的知识,理解气体成分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分析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至少三种防治措施。
2.实践任务: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求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
-收集家庭或学校周边的空气样本,进行简单的空气质量检测,比如PM2.5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污染源,分析其污染途径和对环境的影响,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实验探究,加深理解。
-教学设想:组织学生进行空气成分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空气组成和体积分数的理解。
3.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效果。
-教学设想: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教学设想: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变化规律。
2.学会使用空气成分实验装置,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正确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
3.掌握空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了解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按以下步骤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1.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特点。
2.空气成分实验:指导学生进行空气成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进一步验证空气的组成。
3.空气污染物:讲解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危害及防治措施,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3.研究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查阅权威资料,确保报告的可靠性。
4.创新设计任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
5.家长参与任务,旨在增强家庭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与家长共同关注环境问题的责任感。
5.知识拓展,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防治技术,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6.总结反思,巩固提高。
-教学设想:在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以生活中的空气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重要性。
2.提问:“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各占多少比例?”引发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三、实验探究
1.教师演示空气成分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7.情感教育,培养责任感: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其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责任感。
8.课后作业,巩固提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以空气污染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探讨空气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
八、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小论文,探讨空气保护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空气的基础知识,如大气层、气压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学习。
1.完成课后练习题: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空气污染等方面,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撰写小论文:以“空气保护,从我做起”为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措施以及自己在环保方面的责任。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500字左右。
5.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提高知识整理和总结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空气组成、性质以及空气污染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制作一份关于“空气的组成与作用”的手抄报,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以加深对空气组成及其作用的理解。
2.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调查家庭或社区的空气质量状况,了解身边人对于空气污染的认知程度及防治措施。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比例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需要掌握空气的组成成分,理解各成分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体积比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概念性的难点。
-教学中应通过图表、模型等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形象化记忆,加深理解。
2.空气污染的认识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其测站”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监测空气质量,分析数据,提出改善建议。
-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体验环保工作者的责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巩固拓展,提高应用能力。
-利用课后作业,布置与空气相关的调查任务,让学生调查家庭或社区的空气质量,并提出改善措施。
-组织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分享学习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引出学习主题。
2.知识传授与探究学习相结合。
-在讲解空气组成时,采用互动提问、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加深记忆。
-安排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如“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验技能。
3.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增强学习体验。
-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特点,以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沧州市盐山县庆云中学王俊平一、教材分析[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从空气的学习进而进入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学习氧气的制取。

这是本单元的设计思路。

空气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空气作为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并逐步深入。

本课题让学生进行“关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为认识下一单元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打下基础。

这节内容承前启后,把“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空气中其他的非气体的物质”等理论知识,与检验、测定等的实验活动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精神的好材料。

[学情分析]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

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

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处理教材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空气的成分,并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②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③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①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数据,讲解各成分的名称、符号及其在空气中的含量。
2.针对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教师详细讲解其性质、作用及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结合课本内容,教师举例说明空气中各成分对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7.作业布置: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空气成分知识的掌握。
8.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对化学实验和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空气这一课题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其组成成分、含量及作用等方面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上的差异,教师应给予个别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后续环境化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a.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b.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c.设计生活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针对教学难点,采用以下策略:
a.在实验前,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空气》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成分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主要成分的特性和用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与空气相关的现象。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容:1. 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比例;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3. 实验操作流程和观察分析。

难点内容:1. 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2.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作用、相关实验等内容;2. 实验器材:集气瓶、导管、烧杯、酒精灯等;3. 安全防护用品:实验服、护目镜等;4. 相关知识资料: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等资料。

通过安全培训。

该培训将详细介绍这些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知识资料的重要性。

在培训中,将详细解释实验服的设计原理和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穿戴和保养。

同时,也会讲解护目镜的防护原理和在不同实验环境下的适用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镜片。

对于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的资料,将进行全面的阐述。

将会指出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如呼吸道疾病、生态破坏等。

同时,也会详细介绍防治空气污染的各种措施,如工业排放控制、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

这些知识的普及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行动。

通过这次培训和学习,参与者将更加了解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空气。

教师可以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呼吸的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随后通过PPT展示空气的图片或短视频,帮助学生快速聚焦本节课的主题,同时引出本课的重要知识点。

北大绿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

北大绿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
2.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分别有什么用途?
3.空气中的其他成分还有哪些?它们在空气中的作用是什么?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答疑问。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可以加深对空气组成的理解,并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练习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解答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北大绿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比例,理解空气中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例如大气污染、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等。
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如气体分析仪、气压计等)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并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空气组成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关注空气质量,保护我们的环境。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同学们需要完成以下作业:
1.复习课堂笔记,整理空气组成的相关知识点,特别是各成分的体积比例和用途。
2.完成课后习题:请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本第26页的练习题1、2、3,以及第27页的思考题1。这些习题将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认真思考,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2.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3.按时提交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4.深入了解空气污染的相关知识,搜集资料,制作一份关于空气污染的手抄报,内容包括:空气污染的途径、危害、防治措施等。
5.观察身边的空气质量,记录一周内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作业布置时,我要强调以下几点:
1.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空气成分的认识,提高合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四)课堂练习
讨论结束后,我会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空气的组成、性质、用途等方面。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一下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如气体的分类、物质的组成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我会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关于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对空气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首先,我将详细讲解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成分,并介绍它们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空气的组成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最后,我会强调保护空气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完成课本第32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认真检查,确保答案正确。
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会关注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空气(Air,kōngq),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空气》化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空气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教学工具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引入:在古时的中国和希腊,科学家都认为空气是组成世界的一种基本物质,但这种看法是对的吗?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这中思想逐渐受到了质疑,直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一、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

(白磷、汞、红磷)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2)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1/5。

课堂练习: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试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熄灭后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2、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3、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归纳出空气的组成:提问:(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小结)课后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开篇课题,主要介绍了空气的组成、性质以及空气污染的相关知识。

教材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多样性和重要性,为后续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理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基本性质。

-学生能掌握简单的实验技能,如空气的收集、性质的观察等。

-学生能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培养环保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性质,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教学难点:理解空气成分与生活、生产的关系,空气污染的科学解释。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视频:展示自然风光,特别是一些空气清新的地方,如山川、森林等,同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美景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空气”。

2. 展示实验:教师预先准备一个装有空气的透明塑料瓶,简单演示“燃烧的蜡烛在密闭的空气瓶中逐渐熄灭”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空气成分的好奇心。

(二)、新知探究1. 空气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小学科学知识,定义什么是空气,包括其主要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 空气的成分:通过PPT或实验,详细解释和展示空气的主要成分,如通过电解水实验介绍氧气,通过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介绍二氧化碳。

3. 空气的重要性:讨论空气对生物生存、气候、工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空气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实践操作1. 空气质量检测:分组进行简单的空气质量检测实验,如观察放置在不同环境(如教室、操场、花园)的空气质量指示卡的变化,让学生直观感受空气质量的差异。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篇1】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难点:能否用红磷以外的物质来测定空气的组成。

课型:探究型,多媒体课时:二课时实验准备:集气瓶、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烧杯、导管、弹簧夹、酒精灯、红磷、水、火柴。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出示一幅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图片提问1:这幅图片上除了蓝天、白云、草地、人、动植物外还有什么?——空气提问2: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空气。

讨论:请说出空气与我们的关系。

2、新课探究:空气的组成阅读:课本思考: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他是如何研究的呢?拉瓦锡的结论是什么?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推论:空气中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探究:1、在实验中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3、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探究参考:1、少于1/5的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到室温就观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燃烧到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低,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质课教学设计(共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质课教学设计(共2课时)
4.课后作业:布置与空气相关的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空气成分和污染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学生对实验操作充满好奇心,动手能力强,但安全意识和实验规范意识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环保意识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程度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空气相关知识,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分层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后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讲授新知
1.空气组成:首先,我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成分。通过讲解各成分的体积比例,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特点。
2.空气污染:接着,我讲解空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污染物种类(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来源(如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及危害(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同时,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设计具有探究性的课后作业,如调查当地空气质量,了解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等。
6.评价与反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发展。
教学策略:结合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空气污染现象,如雾霾天气、工业排放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气污染对生活的影响。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真的干净吗?”“空气污染有哪些危害?”“如何改善空气质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九年化学教学设计(精选3篇)_沪教化学教学设计9年

九年化学教学设计(精选3篇)_沪教化学教学设计9年
三、爱护空气:爱护空气从我做起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p32
1、
2、
3、4题
第2篇: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课题3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在介绍二氧化碳时,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中探讨确定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最终让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总结其用途。教材还介绍了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注:闻气味的方法:打开瓶塞(盖),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现象及结论:
试验一: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试验二
现象: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分析: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试验三
现象:塑料瓶变瘪。 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的更多。
强化爱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四、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五、教学过程:
〔引入〕意大利北部有一个惊奇的山洞。当人们牵着小狗进入山洞时,小狗便会莫名死亡,而人却无妨。当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时,便也会倒地身亡。后来人们发觉此山洞中聚集着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实实在在的存在,你能否举出空气存在的例子呢?
2.空气就在你四周,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3、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你能用试验来证明吗?
[老师]引导学生设计试验装置,了解试验原理
装置:连通器原理,利用气体消耗后的气压缩小,水面上升,测定空气的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空气的成分,并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②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③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从空气的学习进而进入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学习氧气的制取。

这是本单元的设计思路。

空气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空气作为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并逐步深入。

本课题让学生进行“关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为认识下一单元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
“水”打下基础。

这节内容承前启后,把“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空气中其他的非气体的物质”等理论知识,与检验、测定等的实验活动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精神的好材料。

[学情分析]
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

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

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处理教材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①空气中的各种成分。

②测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方法。

③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难点:①测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方法。

②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课时:二课时
三、教学设计思路
1.在课堂上,首先通过联想、观看视频、实验,初步了解空气的组成。

2.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设置相应的问题组让学生思考讨论。

3.在实验基础上,归纳小结空气的成分,介绍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介绍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4.指导学生阅读图画资料,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形成保护空气的意识,并使学生知道污染指数与分级标准的关系。

5.组织学生进行“关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课堂,采取“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模式,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等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增强环
保意识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课题是学生们熟悉的身边物质,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在注意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加强科学性的指导。

在这节课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应用新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实分析比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指导实践,教师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氛围,从而达到最佳的结果。

上课时学生能较好地运用以前的知识及新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实验现象,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较为透切的认识。

认识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基本达到预想效果。

由于是熟悉的“空气”内容,因此,学生有话想说,有能说的话,但科学性和规范方面尚有欠缺,要注意培养。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一课时
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78% (约4/5)
氮气(N
2
)21% (约1/5)
氧气(O
2
空气的成分稀有气体0.94%
(按体积计算) (氦、氖、氩、氙、氪等)
)0.03%
二氧化碳(CO
2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纯净物与混合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第二课时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用途)
2.氮气(用途及物理性质)
3.稀有气体(用途)
三.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的原因
2.空气被污染的危害(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
3.空气污染的防治
★附学案
练习
1、分一分它们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空气, 氧气, 水蒸气,水泥,二氧化碳,自来水, 铁粉,氮气,海水。

纯净物


混合物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雪碧饮料
C.河水 D.洁净的空气
3.列举两种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试说出它们分别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1)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