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doc黄英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发展,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商务沟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经常会成为影响商务合作的一大障碍。

本文将对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进行分析。

1. 礼貌与尊重在中国文化中,礼貌与尊重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反映在商务礼仪上。

比如在商务交流中,中国人通常会对外国人称“先生”或“小姐”,以表示尊重。

另外,在与长者、上级、客户等人员交往时,中国人会在语言和行为上表现出更多的尊重。

而在西方文化中,尽管礼貌和尊重也是很重要的,但通常不用那么严谨。

在商务交流中,外国人通常称呼中国人的名字或姓氏,这并不代表不尊重,而是一种表达方式的不同。

2. 礼仪与礼品在中国文化中,礼仪通常是以礼物的形式呈现。

例如在商务交流中,如果有重要客户或上级来访,中国人通常会准备一些小礼品送给客人,以表达友好和感谢。

但在西方的商务交流中,礼品并不被看作是必要的。

相反,过于豪华的礼品可能被视为诱惑或收买。

3. 用餐礼仪在中国文化中,用餐礼仪非常重要。

比如在商务宴会中,吃饭时需要注意如何使用筷子、如何安排座位、如何应对饮酒等问题。

在西方文化中,用餐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但通常更加注重文明的行为和礼貌,如不大声喧哗、不说话时不吃东西等。

4. 客人与主人在中国文化中,客人通常享有特殊的礼遇和照顾。

比如在商务交流中,中国的主人通常会在场外照看客人,在场内为客人招待、照顾。

然而,在西方商务文化中,客人和主人通常是平等的。

双方的关系是基于交流和共享,而不是仅仅出于礼节。

5. 会谈方式在中国商务文化中,会议通常非常庄重和严肃。

中国人通常不会过多地使用幽默或轻松的氛围来捏合气氛,而是更注重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在西方文化中,会议通常更加注重氛围的轻松和愉快。

尽管国际会议也会遵循规定,但在商务交流中,有时候轻松的氛围可以帮助双方更好地达成共识。

总之,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商务礼仪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和礼仪一方面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在商务合作中也是关键因素。

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差异的研究基于高低语境理论

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差异的研究基于高低语境理论

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差异的研究基于高低语境理论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理解和掌握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运用高低语境理论(High and LowContext Communication Theory)这一跨文化交际学中的重要框架,系统地剖析中西方商务环境中不同礼仪规范及其背后的文化逻辑,以期为涉外商务人士提供实用的跨文化交际指导,促进跨文化商务交流的顺畅与高效。

高低语境理论由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用于解释不同文化在交际过程中对信息编码和解码方式的差异。

该理论将文化分为高语境与低语境两类:高语境文化强调非言语、情境、关系背景等隐性因素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低语境文化则倾向于依赖明确、直接、详尽的语言表述来传达信息。

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普遍认为中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而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则多表现为低语境文化特征。

在商务礼仪层面,这种理论框架的运用有助于揭示中西方在诸如沟通风格、时间观念、礼赠习俗、餐桌礼仪、商业谈判策略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

例如,中国商务交往中重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倾向于通过含蓄表达、暗示及长期关系中的默契来理解对方意图,而西方商务环境更注重契约精神和明确的条款说明,强调直接、清晰的口头与书面沟通。

同样,对于时间管理,中国商务文化往往体现出更为灵活、注重人情的特性,而西方则严格遵守时间约定,视其为尊重他人与效率的体现。

本研究将首先概述高低语境理论的核心概念与分类依据,继而结合具体实例,深入探讨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在各个关键环节中的异同,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受到各自文化语境特性的深刻影响。

研究不仅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还将尝试挖掘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根源,如历史传统、社会结构、价值观等,并探讨在实际商务交往中如何恰当地应对和适应这些差异,以提升跨文化商务沟通的效果。

本研究以高低语境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差异的系统梳理与分析,旨在为跨国商务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全球商务参与者跨越文化鸿沟,实现更加和谐、有效的跨文化商务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商务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商务礼仪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差异性和共性逐渐受到学者和商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研究毕业论文答辩模板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研究毕业论文答辩模板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研究毕业论文答辩模板一、概览本次毕业论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根源,进而为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有效沟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务礼仪已经成为企业展示自身形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

中西文化差异导致商务礼仪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本研究通过对中西商务礼仪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拓宽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同时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阐述中西商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其次,对比分析中西商务礼仪在交际方式、言谈举止、宴会礼仪等方面的差异;再次,深入挖掘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及心理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如何有效运用礼仪知识,减少误解和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本次毕业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结合跨文化交际理论,深入分析中西商务礼仪差异;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剖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研究内容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备实践指导意义。

同时论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研究范围的局限性、数据样本的代表性等,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加以完善和改进。

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旨在为企业和个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接下来将详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核心论点等。

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商务交往日益频繁。

中西方的商务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差异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商务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往往会给商务交流带来挑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礼仪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是成功开展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关键。

本文将从西方国家和亚洲国家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

西方国家的商务礼仪注重效率和直接沟通。

在商务场合中,西方人往往非常注重时间,会提前安排好会议的时间,并且会严格按照时间进行会议。

西方人在商务交流中注重直接的沟通方式,他们往往会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善于委婉地表达。

在商务活动中,西方人注重个人隐私和时间,他们通常不会对同事或客户过多的过问个人生活和家庭情况。

相对于西方国家,亚洲国家在商务礼仪方面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尊重。

在亚洲国家,商务活动通常会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主要目的。

在商务交流中,亚洲人会更加注重沟通中的语言和言辞,他们注重委婉地表达观点,以避免对方产生尴尬。

亚洲人还会在商务活动中展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关心,他们会询问对方的家庭和个人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对方的背景和需求。

在商务交流中,西方国家和亚洲国家的商务礼仪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沟通方式:西方国家注重直接的沟通方式,偏向于直言直语,而亚洲国家则更注重委婉的表达方式,青睐间接的沟通方式。

2. 时间观念:西方国家十分注重时间的准确性和效率,会严格遵守会议的时间安排;而亚洲国家更加重视人际关系和灵活性,在商务场合中不太会严格要求按时开会。

3. 人际关系:亚洲国家在商务活动中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重视对客户或同事的关心和尊重;而西方国家则更注重商务活动本身,对人际关系的要求相对较低。

4. 礼仪规范:在商务礼仪上,西方国家更注重正式的商务礼仪,如握手、商务礼仪的用餐礼仪等;而亚洲国家更关注细节,如赠送礼物和礼品的方式等。

针对这些差异,企业和商务人士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和适应,以便更好地开展商务活动。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篇一: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摘要】中西商务礼仪差异主要表现在见面礼仪的差异——委婉迂回与开门见山、餐饮礼仪的差异——中式之热情与西式之浪漫、社交礼仪的差异——中学致身心与西学应世事等方面。

造成商务礼仪行为差异主要源自于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文化中不同的时间观、空间观、价值观及语言习惯等。

【关键词】中西;商务礼仪;跨文化;差异分析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明,他们的不同: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可以参加,只有在隆重的场合才会穿的正式一些。

而西方人士参加宴会绝不可以穿休闲服,尤其去高档的餐厅,人人都必须穿着整洁,服装考究,男士最好是西装革履,女士要穿套装或晚礼服,并配上高跟鞋。

在用餐中,中国人举止可以很随意,拉扯入座、激情劝酒、频频夹菜,只要能表达热烈的感情都可以;而西方人用餐时一定要从椅子的左侧入座,并会正确使用餐巾以表示优雅,多饮用红酒,举止优雅端庄,整体环境和气氛安静浪漫。

三、社交礼仪的差异———中学致身心与西学应世事1.时间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对时间观念的认识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

”只有反思过去,才能知道现在的缺点,才能知道下一步去做什么。

而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皆因“道”而生,也就是“道生万物”,而且经过很长的时间后又进行轮回。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使用时间灵活性较强,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中国人对时间不是严格遵守,随意性较强。

但是,在外国人的思想中,他们要把时间算得十分精确,所以,他们会有严格的时间安排,如在美国、西欧的商务活动应提前两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来安排好约会。

日程安排对美国人、德国人和北欧人是神圣的。

由于观念的不同,中西方在商务活动中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例如,西方商人在会晤中喜欢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会谈的过程中,他们喜欢集中精力,速战速决。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作者:陈薇薇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3期【摘要】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加深,中西方因文化差异在交流过程中产生摩擦与冲突。

本文闹述了中西文化差异的由来、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中西文化差异的对策。

由于中西双方存在着文化差异,那么在商务礼仪当中也固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开展商务合作的时候,中西双方参与者要根据双方的文化差异以及商务礼仪的差异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开展更高效的合作。

本文将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下,分析商务礼仪的差异以及对策。

【关键词】商务文化差异;商务礼仪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商务活动次数也在不断地增加,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务人士以不同的文化为基础采取不同的方式交流着。

对于参与跨文化工作的商务人士,熟悉不同国家的商务礼仪,系统地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对于跨文化商务活动的进行尤其的重要。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大部分的跨国企业或进出口公司中,基本都会对员工们进行商务礼仪的培训与讲解。

因此,在大多数的企业当中,学习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不仅是一项必备的能力,也是一种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商务礼仪差异1.社会习俗礼仪文化的差异始于交际者彼此相遇。

问候的范围从弓(它是较低的)。

在日本,人们更有礼貌;在泰国,人们更有礼貌;在欧洲和南美,人们更有礼貌。

在许多国家,交换名片是一种重要的仪式。

在日本,尤其要小心地发放和接收卡片:用两只手仔细地研究卡片,而不是一手拿着,然后塞进口袋。

一位亚洲商业专家建议,你要仔细观察这张名片,点头表示你已经理解了这张名片的意思,一般来说,你要尊重这张名片的主人。

一位美国商人在日本失去了一笔交易,因为他对日本商人名片的不注意被认为是他对他们的业务缺乏关注的一种表现。

在中国和日本,初次见面时,人们会交换一些包装精美的礼物:在阿拉伯国家和西欧国家,人们最初并不交换礼物。

在日本,四人组不要送礼物,因为四人组的发音和“死”的发音相同。

从文化层面探究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

从文化层面探究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

从文化层面探究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一、概述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主要源自于两种文化在价值观、时间观等方面的不同。

在价值观上,中国文化强调社会价值和群体和谐,个人利益应服从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个人利益被置于首位。

这种根本性的价值观差异决定了中西商务礼仪在许多方面的不同,如隐私观念、商务交流方式等。

在时间观上,中国文化推崇环形时间观念,人们对待时间较为灵活而西方文化则奉行线性时间观念,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日程安排的重要性。

这种时间观的差异在商务活动中体现为预约习惯、谈判风格等方面的不同。

中西商务礼仪在见面礼仪、餐饮礼仪、社交礼仪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对于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交往中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国际商务交往变得愈发频繁和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务礼仪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商务礼仪不仅代表着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传递文化价值观和商业态度的媒介。

它在国际商务交往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帮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人员建立互信、减少误解,从而推动商务合作的顺利进行。

商务礼仪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和诚意,是建立良好商业关系的基础。

在国际商务场合中,恰当的礼仪行为能够展现出一个企业的专业素养和良好形象,为企业赢得合作伙伴的尊重和信任。

同时,商务礼仪也是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和误解的有效手段。

通过遵循一定的礼仪规则,商务人员可以更加敏感地捕捉到对方的文化特点和沟通方式,进而调整自己的交流策略,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深入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对于国际商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形象,更有助于推动国际商务合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共赢的局面。

提出探究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的文化背景意义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商务活动已经跨越了国界,成为了连接不同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摘要】不同国家的商务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国家的商务礼仪存在着显著差异,包括礼仪要点的异同、言谈举止的差异、交际方式的不同等方面。

这些差异背后往往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和理解商务礼仪的差异至关重要。

有效沟通是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关键,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消除误解和增进合作。

在跨文化交际中,灵活适应不同的商务礼仪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交际将越来越频繁和必要,因此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商务礼仪差异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创造机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商务礼仪、差异分析、不同国家、礼仪要点、言谈举止、交际方式、文化背景、尊重、理解、有效沟通、灵活适应、关键1. 引言1.1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差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而文化差异也日益凸显。

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理解和尊重对方国家的商务礼仪是建立良好、稳固商业关系的基础。

商务礼仪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礼仪要点的不同,还体现在言谈举止、交际方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务礼仪差异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有助于我们避免在商务活动中犯下尴尬的错误,从而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的沟通效果和商务合作的成功率。

本文将从不同国家的商务礼仪差异、礼仪要点的异同、言谈举止的差异、交际方式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对商务礼仪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提升国际商务交流的水平和效果。

2. 正文2.1 不同国家的商务礼仪差异商务礼仪在不同国家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各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在西方国家,商务礼仪通常更为直接和注重效率。

在美国,商务会议通常以直接讨论问题开始,业务谈判也更强调个人主动性和竞争性。

而在日本,商务礼仪则更加注重尊重和谦卑。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基于语境的分析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基于语境的分析

对策和建议
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应用中西方商务礼仪,首先,我们需要树立跨文 化意识,尊重并理解对方的文化差异。其次,加强语言交流能力,避免因语言障 碍而造成的误解和冲突。再次,培养高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反馈等。 最后,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
结论
本研究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探讨了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及其对策。中西方 商务礼仪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全球化背景下, 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商务交流与合作,我们需要树立跨文化意识,提高沟通技巧, 培养合作精神,以应对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带来的挑战。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及其对国际商务合作的影响,为跨文化交际提供 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针对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跨文化意识。在商务交往中,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商务礼 仪习惯,尊重对方的差异,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提高沟通技巧。学习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和 理解对方的需求。采用直接、坦率的沟通方式,避免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达。
3、建立互信机制。在商务合作过程中,要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加强企业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结果与讨论
中西方商务礼仪在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中国商务人士往往注重关 系和情感的建立,而西方商务人士更具体业务和合同的签订。此外,中国式的热 情和谦虚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不专业或缺乏自信的表现,而西方的直接和坦 率的交流方式在中国文化中可能会被视为不礼貌或冒犯。
然而,这些差异并非绝对优劣之分。在具体的商务情境中,中西方商务礼仪 各有其优点和适用性。例如,中国式的热情和好客可以营造友好的合作氛围,有 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西方的直接和坦率的交流方式则可以提高沟通 效率,使双方更加了解彼此的需求和立场。

【2018最新】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差异,毕业论文-精选word文档 (20页)

【2018最新】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差异,毕业论文-精选word文档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差异,毕业论文篇一:国际商务礼仪中的文化差异分析国际商务礼仪中的文化差异分析金融0902 严薇 0120915940826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与国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跨国、跨文化的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存在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增加了国际商务交际活动的复杂性。

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内企业要走出去,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

对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员来说,熟悉不同国家的礼仪,了解和掌握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技巧,减少或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摩擦和冲突,对有效地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提高交际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务礼仪、中西方、文化差异商务礼仪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

不同国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民族主义等的差异,商务礼仪也是既有其国家性,又有其民族性。

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

一、中西方礼仪差异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血统纽带维系的宗法社会结构,表现为“天人合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

重人伦轻自然,追求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重群体而轻个体,强调人际关系、人情味,表达的是群体性、群体意识,注重人情世故,爱好面子,养成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性格。

“重义轻利”更是儒家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主张的是“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提倡义利发生矛盾时,应当舍生取义。

由于受传统的义利思想的影响,重义轻利,重情轻法。

情、理、法,次序鲜明,任何事情,先看情、再讲理,法被排在最后,因此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风险意识和竞争精神不强,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淡漠。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有着不同的规范和期望。

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的跨文化商务礼仪差异,以便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差异。

不同国家对于商务场合的着装要求存在差异。

在西方国家,商务场合通常要求正式和保守的着装,男性应穿西装和领带,女性应穿正式的套装或裙装。

在一些东方国家,如日本和韩国,商务场合的着装要求可能更加注重细节和正式。

日本的商务着装要求男性穿着合身的西服和领带,女性穿着膝盖以上的裙子或正式的套装。

不同国家对于商务会议的礼仪要求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国家,商务会议通常强调效率和直接性。

人们在会议上通常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较少使用间接语言和委婉的措辞。

在一些东方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商务会议的礼仪要求更加注重尊重和谦逊。

人们在会议上通常会避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更多地使用间接语言和委婉的措辞。

不同国家对于商务交流的方式和频率也存在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如美国和英国,商务交流通常注重效率和直接性。

人们会频繁使用电话、电子邮件和面对面会议等方式进行交流。

在一些东方国家,如日本和中国,商务交流可能更加注重亲密和个人关系的建立。

人们会更多地使用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会议之外的社交活动也被视为建立商务关系的重要手段。

不同国家对于商务餐宴的礼仪要求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国家,商务餐宴通常强调礼仪和正式性。

人们在用餐时应保持良好的餐桌礼仪,如正确使用餐具、遵守餐桌规矩等。

在一些东方国家,如日本和韩国,商务餐宴的礼仪要求更加讲究细节和尊重。

人们应遵循特定的用餐顺序和礼节,并避免将筷子竖立在碗中或将骨头扔在公筷上等不得体的行为。

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研究——以商务礼仪为例

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研究——以商务礼仪为例

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研究——以商务礼仪为例社交礼仪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定的文化现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交礼仪存在着差异。

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加强国际交流和提升商务交往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商务礼仪为例,探讨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中西方商务礼仪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西方商务交往中的问候方式不同。

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会亲吻脸颊或者握手来问候对方,而在中国则通常采用握手的方式。

这一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对个人空间的理解和对接触方式的认知不同。

其次,中西方商务交往中的用餐礼仪存在差异。

在西方国家,人们吃饭时通常直接用刀和叉,而在中国则通常使用筷子。

此外,中西方对颜色的认知也存在不同。

在西方,白色通常被认为是纯洁和祥和的象征,而在中国,白色通常被认为是丧葬和不吉利的象征。

对于商务交往,了解和遵守对方的用餐礼仪和颜色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起到增进对方好感和信任的作用。

此外,中西方商务礼仪在会议和商务谈判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中国商务文化中,人们通常注重面子和人际关系,并倾向于通过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来达到商务目标,而在西方商务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合约和效率,更注重技术和数据的论证。

因此,在商务谈判中,中西方的沟通和决策方式会有所不同。

了解对方的商务文化和礼仪规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商务交流和合作。

最后,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还体现在礼品交换方面。

在中国,人们通常重视礼品的象征意义和面子问题,并注重通过礼品交换来维护人际关系。

而在西方,人们通常更注重礼品的实用性和个人品味。

在商务交往中,选择和赠送礼物时需要注意对方文化背景和礼品交换的意义,以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综上所述,中西方商务礼仪存在着差异。

在商务交往中,了解对方的礼仪规范和文化背景,尊重并遵守对方的习俗和规范,是确保商务交往顺利进行的关键。

只有通过互相理解和尊重,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商务关系,并取得长远和共赢的发展。

论中西礼仪差异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影响

论中西礼仪差异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影响

论中西礼仪差异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影响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国际贸易活动的增加,从事国际商务交际的人员与各国商人们的往来也因此日益频繁,这使得商务人员在跨文化交际的同时必须将礼仪差异因素考虑进来。

本文试通过分析中西方礼仪的差异,阐述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对商务谈判、商务合同方面的影响,指出商务交际活动应充分认识到礼仪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关键词: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西礼仪差异;商务谈判影响; 商务合同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与国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跨国、跨文化的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越来越明显,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且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内企业要走出去,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

对于从事国际商务交际的人员来说,了解和掌握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技巧,减少或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摩擦和冲突,对有效地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提高交际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基本内容跨文化商务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具有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所进行的商务交际活动,交际双方有目的地交换信息和资源,相互支持和接触,从而建立起互惠互利推动个人和商务成功的关系。

[1]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不仅涉及语言,而且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要使交际成功,避免冲突与误解,就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

要使商务交际更有效,需要建立真实的、坦诚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跨文化商务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商务交际,其基本内容包括商务谈判、商务合同。

由于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各方文化背景可能基本相似,也可能相去甚远,从而容易导致商务交际产生冲突或意义曲解。

因此,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不仅要熟悉商务活动的规则,而且要了解他们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

中外商务礼仪差异浅析

中外商务礼仪差异浅析

中外商务礼仪差异浅析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化,对外商务交流也越来越多。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并遵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中外商务礼仪差异进行浅析,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跨文化商务交流。

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在商务礼仪方面有许多差异。

在西方国家,礼仪往往更加注重个人独立和尊重,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礼仪则更注重团体和身份等方面的考虑。

在商务场合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比较明显。

例如,在交谈时,西方人可能会比较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中国人可能更多地采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达。

此外,中西方人在交换名片时也有不同的做法,西方人会将名片放在口袋里或者放在桌子上,而中国人则会用两手同时呈上名片,以示尊重。

中外餐桌礼仪差异餐桌礼仪是商务交流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在中西餐桌礼仪方面也存在着不少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午餐比较短,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

晚餐比较正式,通常使用刀叉等工具。

而在中国,餐桌礼仪注重团体氛围和礼貌。

一般会有主人的位置,主人会安排席位,开头的词语也很重要。

在用餐时,中国人着重于用筷子和餐匙,而西方人则使用刀叉等器具。

此外,中西方的饮酒习惯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晚餐时可能会配上一定量的酒,而在中国,用餐时一般不会喝酒或者只会喝少量的酒。

合理应对中外差异对于中外商务礼仪的差异,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和应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去适应和尊重当地的习惯和方式。

在使用餐桌礼仪时,我们应该根据当地的习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如果不确定当地的礼仪规范,可以提前询问当地人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最后,我们也需要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尽可能地了解和理解当地文化,并尝试去融入和适应当地的商务礼仪。

中外商务礼仪在很多细节上存在着差异。

为了更好地跨越这些文化壁垒,在商务交流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适应当地的礼仪方式,并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商务交往的频率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因此了解不同文化间商务礼仪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礼貌用语、着装礼仪、名片交换、饮食礼仪等方面入手,分析中西方商务交往中的礼仪差异。

一、礼貌用语在商务交往中,礼貌用语非常重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在中国,我们通常在交流时使用一些尊称,例如“先生”、“女士”、“阁下”等。

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普遍使用的称呼是“Mr.”、“Mrs.”、“Ms.”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Ms.”比“Mrs.”使用更广泛,因为前者不会暗示一个女人是否已婚。

此外,与中国相比,西方国家的商务交往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在与对方初次见面时,问对方婚姻状况等问题可能会被视为不礼貌的。

二、着装礼仪中国传统文化中,着装礼仪是很重视的一个方面。

在商务交往中,我们通常会穿上正式的服装,例如西装、礼服等。

但是,在西方国家,商务着装的范围更加广泛,更注重的是穿着得体、整洁,符合职业形象。

在美国等国家,很多公司都实行休闲装企业文化。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穿正装可能会让人感到过于拘谨,不利于商务交流。

三、名片交换在中国的商务交往中,名片交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一开始见面时应将名片正面朝上递给对方,对方可以仔细看,并将其放在自己的名片夹中。

而在西方国家,名片交换的方式不太相同。

在美国等国家,从未碰面的人通常不会彼此交换名片。

如果真有需要,他们会在会议前通过电子邮件沟通。

如果两个人在会议上见面,一般不必交换名片,因为他们已经在会议中注册并被记录下来。

四、饮食礼仪在饮食礼仪方面,中西方也有着许多差异。

在中国,餐桌礼仪非常重要。

在商务场合中,我们常常会请客吃饭,要注意用筷子食用时不能直接插到饭中央,离开餐桌时要放回原位等。

但是在西方国家,吃饭时并不注重使用刀叉等用具,可以用手直接取食,甚至可以直接用手抓面包,这在中国可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综上所述,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体现在许多方面,不同文化间互相尊重、理解和适应是非常重要的。

中西文化差异与国际商务礼仪分析对比

中西文化差异与国际商务礼仪分析对比

中外文化差异与国际商务礼仪摘要:文化差异必然导致行为差异,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也会形成不同的商务礼仪。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要达到有效交际的目标,就必须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去了解国际商务礼仪。

本文将基于中西文化层面的差异分析国际商务礼仪的差异,希望对跨国商务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商务礼仪文化差异国际商务文化差异必然导致行为差异,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也会形成不同的商务礼仪。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要达到有效交际的目标,就必须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去了解国际商务礼仪,去了解跨国商务礼仪的差异。

概括来讲,造成商务礼仪差异主要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饮食观以及语言习惯等。

本文将基于中西文化层面的差异分析国际商务礼仪的差异,希望对跨国商务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一、价值观差异在中国的文化观念中,人生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社会价值之中,总是把个人或者自我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察,否定个体的自我主体性,人生意义常常与“忘我”或者“牺牲”相联系。

它追求的是这一种群体和谐的、稳定的伦理道德社会,个人可以弘扬个性,但不能将自我置于国家、集体之上;西方则不然,其主张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

个人是社会的核心,追求个人利益的主观能动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

因此,应将个人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实行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个人有满足自己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的权利,有自己生活上的隐私。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它是决定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的根本因素。

二、时间观差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领域中,人们推崇一种环形的时间观念。

因此,中国人利用时间比较随意,比较灵活;西方人奉行的则是线形的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

因此,他们的时间观念非常强烈,做任何事都有严格的日程安排,时刻保持“紧张”的时间观念。

这种差异表现在国际商务礼仪中,主要导致例如以下两个方面的中西差别:首先,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中国人不重视预约,有时候即使预约,也不严格遵守预约时间,而西方人则注重预约,且严格按照预约时间安排活动。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
实证分析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
韩慧如 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 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然而因为地区的不同、 各国的习俗甚至语言都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 我们有必要对中西商务礼仪进行比较和研究, 以便实现更好的交际。 【关键词】 商务礼仪 差异表现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明, 他们的不同来自不 同的背景, 不同的文化。 东方文化历史悠久, 而西方文化相比时 间 较 短, 而且两者对比之下, 文化精神也有不同, 东方以道家儒家思想为核 而西方以基督教为核心, 精神讲求的是英雄主义, 而且他们用较短 心, 的时间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在中西两个文化思想不同的体系中, 便造 成了中外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的不同, 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商务 礼仪特点。 样可以广交朋友, 男性也方便对身边的女性进行照顾。 2. 饮食氛围的差异。在我国, 由于农业的原因, 饮食以五谷杂粮为 主, 北方是馒头, 南方是米饭, 使用筷子夹取饭菜, 吃饭时喜欢热闹, 采 畜牧业发达, 以肉类食品为主, 使用的餐具是 用的是共餐制。而西方, 刀叉, 因刀叉切割的特殊性形成了典型的分餐制。 中西方饮食方式的 中国人喜欢热闹, 很多人围坐一张桌子, 不同形成了饮食氛围的差异, 有说有笑, 高谈阔论, 气氛浓烈, 情绪容易感染, 沟通也较方便, 容易拉 吃只是形式, 增进感情才是目的; 而西餐不仅以它健 近彼此间的距离, 康、 合理的食品搭配受到欢迎, 它那追求严谨、 富于审美情趣、 优雅、 安 浪漫的进餐氛围更受到美食家们的赞赏。 静、 3. 赴宴举止的差异。中国人参加宴会穿着很随便, T 恤或牛仔裤、 工作服都可以参加, 只有在隆重的场合才会穿的正式一些。 而西方人 士参加宴会绝不可以穿休闲服, 尤其去高档的餐厅, 人人都必须穿着整 洁, 服装考究, 男士最好是西装革履, 女士要穿套装或晚礼服, 并配上高 跟鞋。在用餐中, 中国人举止可以很随意, 拉扯入座、 激情劝酒、 频频夹 只要能表达热烈的感情都可以; 而西方人用餐时一定要从椅子的左 菜, 侧入座, 并会正确使用餐巾以表示优雅, 多饮用红酒, 举止优雅端庄, 整 体环境和气氛安静浪漫。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基于文化的分析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基于文化的分析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基于文化的分析齐琳肖霞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必然会造就不同的礼仪表现形态,在经济全球化形式逐渐加剧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各国贸易往来的日渐频繁化,商务礼仪应用适当与否逐渐成为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商务机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为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结合各国文化特点的分析,针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以及对策展开一番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本文首先就中西方商务礼仪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其次从思想文化、历史条件两个主要方面就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结合上述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交往对策。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主要是依靠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对个人的思想、观念予以表达。

而不同的语言又与语言赖以形成的社会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人们在与人交际尤其是谈话的过程中总会不自觉的透露出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背景。

因此可以说交际即文化,二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对两种不同的文化做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求同存异。

之所以会出现跨文化交际失败其主要原因,往往也在于交际者并没有提前对对方文化做出充分的理解,从而导致在交谈亦或是行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尊重对方文化、习惯等现象的出现,从而致使交际误解的产生。

随着对外贸易往来的日渐频繁化,许多企业管理者也已经认识到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参与跨文化商务活动的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商务谈判技巧,更需要具备深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对不同社会文化、历史做出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具备较高的文化交际敏感性,可以适应不同交际环境。

从而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1 中西方商务礼仪典型案例分析商务礼仪是企业在开展商务洽谈、交际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行为准则。

对于商务活动的有效实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不同国家受自身传统文化、历史发展等方面差异性的影响,导致了各国之间商务礼仪文化的不同,其中不仅具有其自身民族性的一面,同时也具有国际性的一面。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商务交流已成为跨国企业之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跨文化间进行商务交流时,“礼仪之邦”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商务礼仪有所不同。

因此,本文将从言语、职场文化和礼仪等方面对中西商务礼仪差异进行分析。

首先,言语方面是中西商务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文化倡导“以和为贵”,在交流时用词较为委婉缓和,也注重听取对方的意见。

西方国家文化倾向于“说出真相”,在商务交流时方式直接、简洁、犀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在商务洽谈时,西方人会比较直白地表达他们的期望,而中国人则会较为委婉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此外,在表达感谢与否时,中国人通常不犯直接表达的错误,而西方人则往往会在发邮件或者电话中说“thank you”等轻描淡写的表达方式。

其次,职场文化也是跨文化商务交流中易发生误解的地方。

中国企业文化中强调“师长亲传”、“兢兢业业、锲而不舍”,在公司中对领导的尊重较为重视,而西方企业文化中则较为注重员工的自主性,对个人的成就和领导者的权威性的重视程度较低。

在商务交流过程中,中西方人还应注意到商务礼仪的接待方式不同。

中国人通常会用热情好客的态度招待客人,包括用餐、品尝本地特产等。

而在西方国家,见面的举动往往比较简单,可能只是一个握手和一个微笑。

最后,礼仪方面也是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商业文化中,小礼节至关重要,例如节日送礼或送礼品的机会等。

而在西方国家,对于商务礼仪的要求较为严格,例如在会议中注意专业形象,会议中的规矩、礼貌和适应团队做法。

例如,在西方国家为尊重对方,商务宴请时通常不互相放高音量地谈笑,不在餐桌上使用口香糖,不随意挑剔餐食。

综上所述,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在实际商务交流中会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与困扰。

为了建立和谐的商务关系和推动商务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中西方人应尽量避免语言和文化方面的误解,并逐渐适应和融合对方的商务礼仪,在相互沟通时要注意对方的文化习惯,不要使用过度激进的行为和语言。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然而因为地区的不同、各国的习俗甚至语言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中西商务礼仪进行比较和研究,以便实现更好的交际。

【关键词】:商务礼仪差异表现商务礼仪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

不同国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民族主义等的差异,商务礼仪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

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摩擦也随之增多。

对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来说,熟悉不同国家的礼仪,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明,他们的不同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

东方文化历史悠久,而西方文化相比时间较短,而且两者对比之下,文化精神也有不同,东方以道家儒家思想为核心,而西方以基督教为核心,精神讲求的是英雄主义,而且他们用较短的时间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在中西两个文化思想不同的体系中,便造成了中外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的不同,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商务礼仪特点。

一、见面礼仪的差异———开门见山与委婉迂回1.称谓的差异。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

在公共场合则用“同志”或者是“师傅”,比如公交车司机,通常人们喊“师傅”,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如果我们以 uncle 或 comrade 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西方人亲属称谓粗疏模糊,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不清,除区分辈分外,什么都可以忽略不计。

比如一个 cousin 就相当于汉语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8个词。

因为西方人呼吁的是人格平等,不管年龄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黄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2009级市场营销(2)班学号:20092333082【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然而因为地区的不同、各国的习俗甚至语言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中西商务礼仪进行比较和研究,以便实现更好的交际。

【关键词】:商务礼仪差异表现商务礼仪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

不同国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民族主义等的差异,商务礼仪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

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摩擦也随之增多。

对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来说,熟悉不同国家的礼仪,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明,他们的不同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

东方文化历史悠久,而西方文化相比时间较短,而且两者对比之下,文化精神也有不同,东方以道家儒家思想为核心,而西方以基督教为核心,精神讲求的是英雄主义,而且他们用较短的时间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在中西两个文化思想不同的体系中,便造成了中外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的不同,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商务礼仪特点。

一、见面礼仪的差异———开门见山与委婉迂回1.称谓的差异。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

在公共场合则用“同志”或者是“师傅”,比如公交车司机,通常人们喊“师傅”,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如果我们以 uncle 或 comrade 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西方人亲属称谓粗疏模糊,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不清,除区分辈分外,什么都可以忽略不计。

比如一个 cousin 就相当于汉语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8个词。

因为西方人呼吁的是人格平等,不管年龄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

因此英语中亲属称谓远没有汉语这么多,使用频率也没有这么高。

2.交际语言的差异。

在商务活动中,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语言习惯的不同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

在中国,谦逊是一种美德,低调是一种态度,当别人夸奖的时候,中国人喜欢说“不行”、“哪里”、“还不够”、“不好”等,而这些却不符合西方人的传统,在西方文化里,夸奖别人的人总是希望对方对他的赞扬做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反应。

比如,在商务活动中,面对别人的赞扬和祝贺时中国人说的总是谦虚的话语,说自己“不行”、“差远了”等,而外国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声“Thank you”,这在中国人看来,外国人是不谦虚的,这样的人,在中国也不受欢迎,而中国人的做法在外国人看来也比较虚伪。

3、问候的差异。

见面打招呼主要用以向他人询问安好、表示关切或者致以敬意。

最普通的是说一声:“您好!”这也是中西惯用的问好型问候。

有时见面人与人之间会有简单的寒暄,即人们在平日问候他人时所讲的一些应酬话。

中国人的寒暄问候诸如“吃了没有?”、“上哪里去?”、“忙什么呢?”等,对于这类问候语,一般没有必要予以实质性的答复,多用于熟人之间,但是跨文化交际时就要慎用了。

外国人见面的寒暄主要是从天气开始,如果用中国人的习惯去问候就会被认为你是在关注对方的隐私,打听他们的私事,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的行为。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中式之热情与西式之浪漫商业宴请在中西方已经成为非常有潜力的商业工具,职业人士大多相信餐桌是绝佳的会谈地点,愉悦放松的用餐更有利于沟通感情,达成共识。

中餐注重的是热情,而西餐讲究的是优雅和浪漫,这就使中西餐饮礼仪存在很大差异,风格大不相同。

1、座次安排的差异。

在正式的商务宴请中,位次的排列往往比菜肴的选择更引人注目。

中餐一般以圆桌为主,面门居中即房间正门中央的位置为主位,一般是男主人就坐,主人右侧的位置是男主宾,宾主双方其他人员不必交叉,主方人员可以坐在主位的左侧,客方人员可以坐在主人的右侧,也就是主左宾右。

也可以以男女主人为第一和第二主人,分别以他(她)为中心,男女分开而坐。

而在西餐礼仪里,女士处处备受尊重,女宾的座位要比男宾的座位稍高,在排列位次时,女主人坐主位,男主人坐第二主位,男主宾坐女主人右侧,女主宾坐男主人右侧,其他男女应遵循交叉排列的原则就坐,即使夫妇也应交叉而坐,这样可以广交朋友,男性也方便对身边的女性进行照顾。

2.饮食氛围的差异。

在我国,由于农业的原因,饮食以五谷杂粮为主,北方是馒头,南方是米饭,使用筷子夹取饭菜,吃饭时喜欢热闹,采用的是共餐制。

而西方,畜牧业发达,以肉类食品为主,使用的餐具是刀叉,因刀叉切割的特殊性形成了典型的分餐制。

中西方饮食方式的不同形成了饮食氛围的差异,中国人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坐一张桌子,有说有笑,高谈阔论,气氛浓烈,情绪容易感染,沟通也较方便,容易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吃只是形式,增进感情才是目的;而西餐不仅以它健康、合理的食品搭配受到欢迎,它那追求严谨、富于审美情趣、优雅、安静、浪漫的进餐氛围更受到美食家们的赞赏。

3.赴宴举止的差异。

中国人参加宴会穿着很随便,T 恤或牛仔裤、工作服都可以参加,只有在隆重的场合才会穿的正式一些。

而西方人士参加宴会绝不可以穿休闲服,尤其去高档的餐厅,人人都必须穿着整洁,服装考究,男士最好是西装革履,女士要穿套装或晚礼服,并配上高跟鞋。

在用餐中,中国人举止可以很随意,拉扯入座、激情劝酒、频频夹菜,只要能表达热烈的感情都可以;而西方人用餐时一定要从椅子的左侧入座,并会正确使用餐巾以表示优雅,多饮用红酒,举止优雅端庄,整体环境和气氛安静浪漫。

三、社交礼仪的差异———中学致身心与西学应世事1.时间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对时间观念的认识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

”只有反思过去,才能知道现在的缺点,才能知道下一步去做什么。

而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皆因“道”而生,也就是“道生万物”,而且经过很长的时间后又进行轮回。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使用时间灵活性较强,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中国人对时间不是严格遵守,随意性较强。

但是,在外国人的思想中,他们要把时间算得十分精确,所以,他们会有严格的时间安排,如在美国、西欧的商务活动应提前两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来安排好约会。

日程安排对美国人、德国人和北欧人是神圣的。

由于观念的不同,中西方在商务活动中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例如,西方商人在会晤中喜欢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会谈的过程中,他们喜欢集中精力,速战速决。

西方人始终都会觉得时间非常少,他们对时间非常敏感,而且十分紧张,这种紧张意识使西方人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未来事情的计划和实现上。

而中国人经商比较注重关系,通过宴请对手或非正式会晤等商业活动,慢慢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社交距离的差异。

人际交往距离可以划分四种区域,首先,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距离,也被称为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

当然,使用这个词是有条件的,它只用于两个非常亲近的人使用,而且,这说的也不是在光天化日的公共场合,而是在私下的情况。

第二,朋友间的距离。

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距离,因为处于这个距离间的两个人可以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

人际交往中,这两种距离是氛围的不同以至于中国人、日本人以及大多数亚洲人在对于个人空间问题的要求上比西方人的要求少一点。

西方人比较热爱氛围,宣传自由平等的个人权力,而东方人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对个人空间要求较少。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只有了解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才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促进商务活动的成功。

3.馈赠礼品的差异。

送礼已经成为现阶段交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通用的形式,不只是中国人有送礼的习惯,外国人同样讲究送礼之道,但是,中外对送礼的认识上却是差的十万八千里,比如说在中国,古人有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但是,如果你送鹅毛,没人会喜欢,因为它真的是太轻,太不值钱,而且,就算是别人想要,送礼的人也会为这份礼物而感到很没面子,所以,现在的中国人都喜欢送和接收贵的礼物,越贵就显得越真诚。

但外国人不会送非常贵重的礼物,他们讲求的是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以及浪漫的情调,比如一束代表友情的鲜花,或有纪念意义的小工艺品等,而且非常注重礼品的外在包装,以表示感情深厚。

不仅如此,中外在接受礼物时的反应也是大不相同。

中国人彼此接受礼物,收礼者会变得十分腼腆,“不要”、“不要,你拿回去吧,我不能要。

”在再三的推脱下收下礼物,然后是感谢,但不当面拆开;而相比之下,外国人则爽快地多,他们会很高兴地直接接受礼物,并且会非常礼貌地当着送礼人的面,把礼物打开,然后表现出自己的喜爱和高兴,并致以谢意。

如果外国人送你礼物,收礼物者如不马上把礼物打开并表示谢意,对方会认为你不在乎他,对他很冷淡,是不礼貌的行为;而中国人认为外国人迫不及待地当面打开礼物是没见过世面、贪婪、粗野的举止。

四、结语文化差异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存在。

而且由于全球一体化的原因,使得这些不同逐渐的融合,而且这种现象不胜枚举。

国外企业来到中国开展商务活动需要本土化,中国企业进军全球市场也需要全球化。

文化差异对商务活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因为西方的实力强大,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正如上面分析,造成商务礼仪行为差异主要源自于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文化中不同的时间观、空间观、价值观及语言习惯等。

这就要求在商务交际中做到: 1.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尊重别人,了解别国的文化,真诚对待别人。

2.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增强文化意识,缩小文化差异。

要在商务活动中提高对异国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性,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3.加强文化沟通与交流,建立全球文化观。

在商务活动中,出现分歧和争执是难免的,但它也是双方通往默契合作、达成共识的必经之路。

消除文化冲突,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文化沟通与交流,从而达到合作的满意效果。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会和其他国家交流更加频繁,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在商务活动前,来了解对方的商务礼仪,和要注意的事项,只有这样,才能使商务活动更加顺利,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让我们在现代社会的活动中独占鳌头,从而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1]肖春艳。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商务文化渗透探微[J]。

南昌高专学报,201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