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泡泡的出生教案.pptx
大班教案科学泡泡的出生
大班教案科学泡泡的出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泡泡》第三节“泡泡的出生”。
详细内容包括:泡泡的基本概念、泡泡形成的科学原理、泡泡的制作方法以及泡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泡泡是由气体、液体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了解泡泡形成的科学原理。
2. 学会制作泡泡的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了解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泡泡的形成原理和制作方法。
难点:理解表面活性剂在泡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水、吹泡泡工具、实验器材(烧杯、滴管等)、PPT。
学具:每组一套泡泡水、吹泡泡工具、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吹泡泡,引导学生观察泡泡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泡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讲解泡泡的组成、形成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举例讲解泡泡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动手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泡泡制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组成:气体、液体、表面活性剂2. 泡泡形成原理:表面张力、气体扩散3. 泡泡制作方法:比例、搅拌、吹制4. 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最大的泡泡。
答案:通过调整泡泡水的比例、吹泡泡工具等,制作出最大的泡泡。
2. 作业题目:探讨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泡泡在清洁、医疗、娱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动手操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泡泡的制作方法及形成原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泡泡的性质,如泡泡的颜色、形状、稳定性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大班科学泡泡的出生教案
大班科学泡泡的出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探索与发现》第三单元“有趣的泡泡”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的性质、如何制作泡泡液以及探索泡泡的不同玩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科学精神。
2. 通过制作泡泡液和玩泡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泡泡的形成原理。
重点:如何制作泡泡液和探索泡泡的不同玩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液、吹泡泡的工具、实验材料(洗洁精、甘油、水、容器等)。
学具:安全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吹泡泡,让幼儿观察、描述泡泡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泡泡现象,引导幼儿思考泡泡是如何形成的。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讲解泡泡的形成原理,通过图示和实物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
介绍泡泡的性质,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3. 制作泡泡液(15分钟)教师演示如何制作泡泡液,讲解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幼儿分组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泡泡液。
4. 玩泡泡(10分钟)幼儿用自制的泡泡液吹泡泡,观察不同玩法下的泡泡现象。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泡泡现象,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范例:如何用泡泡液制作彩色泡泡?讲解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随堂练习:幼儿用自制的泡泡液尝试制作彩色泡泡。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形成原理2. 泡泡的性质3. 制作泡泡液的步骤4. 泡泡的不同玩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独特的泡泡装置,记录下你的观察和发现。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独特的泡泡装置,并记录观察到的泡泡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幼儿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大班科学泡泡的出生教案
大班科学泡泡的出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泡泡》,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泡泡的成因、特性以及如何制作泡泡展开。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泡泡的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成因和特性,知道泡泡是由气体、液体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学会制作泡泡的方法,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泡泡的成因和表面张力的概念。
2.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泡泡的方法,观察泡泡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水、吹泡泡工具、实验器材(如玻璃棒、硬币等)。
2. 学具:小杯、吸管、洗涤剂、水、色素、搅拌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吹泡泡,让幼儿观察泡泡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引导他们思考泡泡是如何产生的。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泡泡的成因,引导幼儿了解气体、液体和表面张力的概念。
(2)讲解泡泡的特性,如透明、圆形、易破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水,讲解制作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变化。
4.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制作泡泡水,观察泡泡的特性,并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吹出泡泡。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检查他们对泡泡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大班科学:泡泡的出生》2. 内容:泡泡的成因:气体、液体、表面张力泡泡的特性:透明、圆形、易破制作泡泡水的方法:洗涤剂+水+色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泡泡水,观察泡泡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幼儿实验结果,泡泡可能因材料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性。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使泡泡更加稳定。
答案:可以尝试调整洗涤剂、水、色素的比例,增加表面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讲解、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掌握了泡泡的成因、特性和制作方法。
科学泡泡的出生教案
科学泡泡的出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泡泡》第三节“泡泡的出生”,主要围绕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的性质以及泡泡的应用展开讲解。
详细内容包括:泡泡的形成过程、表面张力与泡泡的关系、泡泡的大小与稳定性、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泡泡的形成原理,了解表面张力在泡泡形成中的作用。
2. 学会观察和分析泡泡的性质,如大小、形状、稳定性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泡泡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泡泡的形成原理、表面张力的作用、泡泡的性质。
难点:泡泡形成过程中表面张力的变化,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泡泡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水、吸管、环、铁丝、塑料棒、尺子、计时器。
学具:泡泡水、吸管、环、铁丝、塑料棒、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发放泡泡水和吸管,让学生自由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成过程和性质。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泡泡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关注表面张力。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对泡泡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
(3)讲解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泡泡浴、泡泡膜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不同的工具(如环、铁丝、塑料棒)吹泡泡,观察泡泡形状的变化。
(2)测量并记录不同泡泡的大小,分析其稳定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泡泡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形成原理2. 表面张力与泡泡3. 泡泡的性质4. 泡泡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泡泡的形成原理。
(2)解释表面张力在泡泡形成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是由气体包裹在液体膜中形成的,液体膜由表面张力维持。
(2)表面张力在泡泡形成中的作用: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膜收缩,形成球形泡泡。
(3)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泡泡浴、泡泡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吹泡泡的过程中感受泡泡的性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泡泡的出生
大班科学教案:泡泡的出生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产生过程,知道泡泡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泡泡的产生过程:了解泡泡是由液体和气体混合形成的。
2. 泡泡的基本特征:了解泡泡的透明度、轻盈性和易破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泡泡液、泡泡棒、容器、吸管等。
2. 环境:宽敞的活动室,确保幼儿安全。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泡泡棒,引发幼儿对泡泡的兴趣。
2.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泡泡的产生过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泡泡的特点。
3. 实践:幼儿分成小组,使用泡泡液和泡泡棒制作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基本特征。
4.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用吸管尝试改变泡泡的大小、形状等,让幼儿思考如何让泡泡更稳定。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泡泡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和回答,分析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制作泡泡,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布置泡泡主题墙,展示幼儿制作的泡泡作品,提高幼儿的成就感。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2. 教师应注重教学互动,鼓励幼儿提问和发表见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如科学家、魔术师)进行泡泡主题的讲座或表演,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泡泡的奥秘。
2. 组织幼儿参观相关科学实验或展览,拓宽幼儿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九、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2.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幼儿园主题班会 泡泡的奇妙世界 探索泡泡的科学ppt课件(模板)
汇报人:
2023-12-26
目
CONTENCT
录
• 泡泡简介与基础知识 • 泡泡科学原理剖析 • 泡泡制作技巧与创意展示 • 泡泡艺术表现与审美体验 • 环保理念在活动中的渗透 • 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措施
01
泡泡简介与基础知识
泡泡定义及形成原理
泡泡定义
泡泡是由液体薄膜包围空气而形成的一种球形或近似球形的透明 或半透明物体。
形成原理
泡泡的形成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液体分子在空气和 液体的交界处形成一种薄膜,当薄膜内的空气被挤压时,就会形 成泡泡。
泡泡种类与特点
01
02
03
04
普通泡泡
由普通肥皂水或洗洁精水制成 ,颜色单一,易破裂。
多彩缤纷的泡泡创意展示
01
02
03
彩虹泡泡
在泡泡液中加入不同颜色 的食用色素,可以制作出 五彩斑斓的彩虹泡泡,让 孩子们感受色彩的魅力。
荧光泡泡
在黑暗环境下,使用荧光 色的泡泡液制作出的泡泡 会发出幽幽的光芒,为孩 子们带来梦幻般的体验。
烟雾泡泡
在泡泡液中加入少量干冰 或烟雾剂,制作出的泡泡 会呈现出朦胧的烟雾效果 ,增加神秘感。
创作方法
利用泡泡水、吸管、画纸等材料 ,通过吹泡泡、捕捉泡泡、印泡 泡等方式进行创作。
欣赏角度
观察泡泡画的色彩、形状、光影 等视觉元素,感受泡泡画的梦幻 和童趣。
音乐舞蹈中融入泡泡元素
音乐表现
选择明快、活泼的音乐,结合泡泡的特点,通过节奏、旋律等音乐元素表现泡 泡的轻盈和飘逸。
舞蹈编排
设计融入泡泡元素的舞蹈动作,如追逐泡泡、吹泡泡、与泡泡嬉戏等,展现孩 子们的童真和活力。
大班科学教案泡泡的出生
大班科学教案泡泡的出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玩转泡泡》,详细内容围绕“泡泡的出生”展开。
主要包括泡泡的形成原理、泡泡液的制作方法、不同工具吹泡泡的实践体验以及泡泡的创意玩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掌握泡泡液的基本制作方法。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泡泡液的比例调配和吹泡泡的技巧。
重点:泡泡形成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创意玩泡泡的实践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液、吹泡泡工具(如吸管、圆环等)、实验材料(如洗洁精、甘油、水等)。
学具:空瓶、搅拌棒、色素、量杯、滴管、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师吹泡泡,激发兴趣。
提问:大家知道泡泡是怎么形成的吗?我们一起来探索泡泡的奥秘吧!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特点。
演示泡泡液的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3. 课堂实践(10分钟)分组进行泡泡液的制作,指导幼儿按照比例调配。
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工具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态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自己的泡泡液吹出最大的泡泡,比一比谁吹的泡泡最大。
分组讨论:如何才能吹出更大的泡泡?5. 创意玩法(10分钟)引导幼儿用泡泡液进行创意玩法,如泡泡画画、泡泡链等。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进行展示。
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形成原理2. 泡泡液的制作方法3. 不同工具吹泡泡4. 创意玩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泡泡液吹出不同形状的泡泡,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与家人分享泡泡的制作过程和创意玩法,记录家人的反应和感受。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实践中的问题,调整泡泡液的比例,优化制作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有趣的泡泡现象,如彩色泡泡、泡泡雨等。
3036.省示范幼儿园科学 泡泡的出生 (大班科学教案)
科学泡泡的出生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知道镂空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制作各种吹泡泡工具,探索吹泡泡的多种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2、在实验中,培养孩子细心工作和认真观察的习惯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会简单的记录。
活动准备:大果冻盒每人1个,各装半杯洗洁精水;15cm长的电话线每人4根、记录表每人一张、笔每人一支;25cm长的电话线每人1根、纸片每人2-3片、吸管及塑料小玩具若干;教师用的大记录表一张。
教师用的记录表:小实验《有趣的泡泡》记录表形大班科学:吹泡泡的方法幼儿用的记录表:小实验《有趣的泡泡》记录表形活动过程:引入课题:老师要和小朋友玩更多的泡泡游戏实验一:1、出示材料,介绍材料、记录表及操作方法。
2、猜一猜:用ⅩⅩ形的工具吹泡泡,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幼儿大胆猜测,教师在记录表上记录幼儿的猜测结果)3、要求:①先记录折出的工具形状,再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看一看,与猜测的一样吗?②吹泡泡时,嘴巴不要碰到工具,不要对准同伴的脸吹泡泡,如果不小心泡泡水喷到脸上,要用纸巾擦干净。
4、幼儿实验,教师全面观察,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
重点指导幼儿先记录、猜测,后实验验证,鼓励孩子多折几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试试看。
5、交流:A、同伴间相互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B、集中交流:①刚才你折出什么形状的工具来吹泡泡?吹出什么样的泡泡?和你实验前猜想的一样吗?(请个别幼儿带上记录表向全班小朋友讲述他的实验发现,教师根据幼儿所说进行记录)②引导幼儿发现与质疑:做完了实验、看了记录表,你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教师根据幼儿所问进行解答与设疑)师幼共同小结: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这是因为泡泡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说明猜想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必须亲自去做一做。
实验二:1、激趣:吹泡泡的方法有很多……2、出示新材料(长的电话线、纸片等),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3、建议:可以多制作几种工具试试看,小朋友可以两个人合作,也可以三个人合作,看谁想的办法越多,就会吹出越多种的泡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泡泡的出生
活動目標:1、通過動手實驗操作,知道鏤空1、通過動手實驗操作,製作各種吹泡泡工具,探索吹泡泡的多種方法,體驗成功的喜悅。
2、在實驗中,培養孩子細心工作和認真觀察的習慣以及探究問題的能力。
3、學會簡單的記錄。
活動準備:大果凍盒每人1個,各裝半杯洗潔精水;15cm長的電話線每人4根、記錄表每人一張、筆每人一支;25cm長的電話線每人1根、紙片每人2-3片、吸管及塑膠小玩具若干;教師用的大記錄表一張。
教師用的記錄表:小實驗《有趣的泡泡》記錄表形大班科學:吹泡泡的方法幼兒用的記錄表:小實驗《有趣的泡泡》記錄表形活動過程:引入課題:老師要和小朋友玩更多的泡泡遊戲實驗一:1、出示材料,介紹材料、記錄表及操作方法。
2、猜一猜:用ⅩⅩ形的工具吹泡泡,會吹出什麼形狀的泡泡?(幼兒大膽猜測,教師在記錄表上記錄幼兒的猜測結果)3、要求:①先記錄折出的工具形狀,再實驗並記錄實驗結果,看一看,與猜測的一樣嗎?②吹泡泡時,嘴巴不要碰到工具,不要對準同伴的臉吹泡泡,如果不小心泡泡水噴到臉上,要用紙巾擦乾淨。
4、幼兒實驗,教師全面觀察,及時給予支持與幫助。
重點指導幼兒先記錄、猜測,後實驗驗證,鼓勵孩子多折幾種形狀的吹泡泡工具試試看。
5、交流:A、同伴間相互交流自己的實驗發現B、集中交流:①剛才你折出什麼形狀的工具來吹泡泡?吹出什麼樣的泡泡?和你實驗前猜想的一樣嗎?(請個別幼兒帶上記錄表向全班小朋友講述他的實驗發現,教師根據幼兒所說進行記錄)②引導幼兒發現與質疑:做完了實驗、看了記錄表,你有什麼發現或者有什麼問題想問嗎?(教師根據幼兒所問進行解答與設疑)師幼共同小結:用各種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這是因為泡泡水的表面張力在起作用;說明猜想的東西不一定是正確的,必須親自去做一做。
實驗二:1、激趣:吹泡泡的方法有很多……2、出示新材料(長的電話線、紙片等),介紹材料及操作方法3、建議:可以多製作幾種工具試試看,小朋友可以兩個人合作,也可以三個人合作,看誰想的辦法越多,就會吹出越多種的泡泡。
幼儿园大班《泡泡的出生》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泡泡的出生》科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自然界》中的第三节《泡泡的出生》。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泡泡的基本特性,观察泡泡的形态,探索泡泡形成的原因,了解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如透明、圆形、易破等。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泡泡形成的原因和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泡泡的基本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水、吸管、泡泡机、各种形状的泡泡圈、实验器材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态,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泡泡的形成原因,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泡泡是怎么来的吗?”3. 例题讲解:讲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如透明、圆形、易破等。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泡泡的形态,记录实验结果。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出生》2. 内容:(1)泡泡的基本特性:透明、圆形、易破(2)泡泡的形成原因:表面张力(3)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清洁、娱乐、科研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泡泡,记录泡泡的形态和特点。
2. 答案:(1)观察到的泡泡形态: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等。
(2)泡泡的特点:透明、易破、表面张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泡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利用泡泡的特性进行创新,如制作泡泡画、泡泡表演等,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和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大班《泡泡的出生》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泡泡的出生》科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自然界》,详细内容为“泡泡的出生”。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观察泡泡的各种形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知道泡泡是由气体、水和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比较泡泡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泡泡的形成原理。
2.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和比较泡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水、吸管、各种形状的泡泡机、实验器材。
2. 学具:彩笔、画纸、放大镜、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演示用吸管吹泡泡,引发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尝试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态。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2)展示各种形状的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和比较。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用泡泡机吹出不同形状的泡泡,观察、描述和比较。
(2)小组合作,用实验器材探索泡泡的大小与形状的关系。
(1)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形成原理。
2. 泡泡的形态及特点。
3. 泡泡的大小与形状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泡泡,记录泡泡的形态和大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观察幼儿对泡泡形成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户外寻找泡泡,观察大自然中的泡泡现象,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鼓励幼儿用泡泡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泡泡的形成原理。
2.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和比较泡泡的能力。
3.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引发幼儿兴趣,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4. 作业设计:观察生活中的泡泡,记录泡泡的形态和大小。
幼儿园大班《泡泡的出生》科学活动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泡泡出生》科学活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水世界》中第二节《泡泡出生》。
详细内容包括:解泡泡形成原理,探索如何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泡泡,学习泡泡与生活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泡泡形成原理,掌握制作泡泡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合作、分享、探究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泡泡形成原理和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泡泡水、吹泡泡工具、实验材料(洗洁精、胶水、甘油等)、教学课件。
学具:每人一份吹泡泡工具、实验材料、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户外吹泡泡活动,引发幼儿对泡泡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泡泡形成原理。
(2)展示吹泡泡工具和制作方法。
(3)讲解如何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泡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泡泡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泡泡。
(2)观察、记录泡泡形状、大小和颜色。
(3)分享实验成果,讨论实验中发现问题。
5. 情感教育(5分钟)强调环保意识,教育幼儿珍惜水资源,爱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泡泡出生》2. 内容:(1)泡泡形成原理(2)泡泡制作方法(3)泡泡与生活联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形状泡泡,并记录泡泡形状、大小和颜色。
2.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情况,引导幼儿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尝试制作不同材料、形状泡泡,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幼儿探究精神。
同时,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科学探索,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我特别关注泡泡形成原理和制作方法,这两个点是本节课重点。
泡泡形成原理是幼儿理解泡泡本质基础,而制作方法则是幼儿动手实践关键。
幼儿园大班《泡泡的出生》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泡泡的出生》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幼儿应该能够: - 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 掌握简单的实验方法; -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材料准备•洗洁精•矿泉水•纸杯•吸管•透明塑料盘环境准备•教室左边清单一个摆台用于现象展示•整齐的座位,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实验过程三、活动过程1. 导入1.1 过去我们一起尝试了一些不同的化学实验,你们对泡泡有什么了解吗?1.2 今天我们将进行一个关于泡泡的实验,我们来看看泡泡是如何形成的。
2. 实验步骤2.1 将洗洁精和水混合搅拌,在透明塑料盘内放入混合液体。
2.2 用吸管吹气到混合液体中,观察泡泡的形成过程。
2.3 让每个学生都尝试用吸管吹泡泡,看看谁能吹出最大个数的泡泡。
3. 实验观察3.1 学生们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3.2 引导学生讨论泡泡的形成原理,引导学生思考。
4. 实验总结4.1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总结泡泡的形成原理。
4.2 鼓励学生讨论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延伸活动1. 让学生用其他液体尝试制作泡泡,观察不同液体制作泡泡的区别。
2. 邀请家长参与,一起进行泡泡制作实验,增进亲子关系。
五、活动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实验记录等。
2.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六、活动反思1. 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
2. 发现不足的地方,及时总结改进。
七、结束语通过这次有趣的实验,相信大家对泡泡的了解更加深入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实验中继续保持好奇心,勇敢尝试。
让我们一起在科学的世界中探索未知的奥秘!。
大班科学教案泡泡的出生
大班科学教案:泡泡的出生以下是一份关于大班科学的泡泡的出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2. 学习制作泡泡水的方法。
3. 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学习制作泡泡水的方法。
2. 难点: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泡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泡泡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 分钟)讲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 观察与讨论(10 分钟)让学生观察泡泡水的制作过程,并讨论其中的科学原理。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要加入洗涤剂,为什么要搅拌等。
4. 小组活动(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制作泡泡水的材料,让他们尝试自己制作泡泡水。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 课堂总结(5 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泡泡的形成原理和制作泡泡水的方法等。
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延伸:1. 让学生在家里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泡泡水,并观察其效果。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泡泡大赛,让他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泡泡水,并比较谁的泡泡最大、最持久。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泡泡的形成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制作泡泡水的实践操作,提高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避免过度依赖教师的讲解。
此外,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科学泡泡的出生教案
科学泡泡的出生教案第一章:科学泡泡的介绍1.1 科学泡泡的概念1.2 科学泡泡的特点1.3 科学泡泡的用途第二章:科学泡泡的制作材料2.1 科学泡泡的基本材料2.2 科学泡泡的辅助材料2.3 科学泡泡的制作工具第三章:科学泡泡的制作原理3.1 表面张力与科学泡泡的关系3.2 科学泡泡的形成过程3.3 科学泡泡的稳定性第四章:科学泡泡的制作方法4.1 基本制作步骤4.2 制作技巧与注意事项4.3 不同形状的科学泡泡制作方法第五章:科学泡泡的创新应用5.1 科学泡泡在教育领域的应用5.2 科学泡泡在科技领域的应用5.3 科学泡泡在艺术领域的应用第六章:科学泡泡的实验与观察6.1 实验一:探究科学泡泡的稳定性6.2 实验二:影响科学泡泡大小的因素6.3 实验三:科学泡泡的透光性研究第七章:科学泡泡的教学活动设计7.1 活动一:制作科学泡泡并观察其特性7.2 活动二:科学泡泡比赛7.3 活动三:科学泡泡的创新设计第八章:科学泡泡的安全注意事项8.1 材料的安全性8.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8.3 科学泡泡的环保处理第九章:科学泡泡的拓展学习9.1 科学泡泡与科学的联系9.2 科学泡泡相关的科学现象9.3 科学泡泡的可持续发展10.1 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10.2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与改进10.3 科学泡泡教学的意义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科学泡泡的介绍(第一章)补充说明:科学泡泡是基于特定化学配方和物理原理制作的,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与日常泡泡有很大的不同。
二、科学泡泡的制作材料(第二章)补充说明:不同的材料会影响泡泡的稳定性、大小和外观,选择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
三、科学泡泡的制作原理(第三章)补充说明:表面张力是泡泡形成的关键因素,理解其原理有助于掌握泡泡的制作技巧。
四、科学泡泡的制作方法(第四章)补充说明:精确的步骤和熟练的技巧是制作出完美泡泡的关键,应重点练习和掌握。
五、科学泡泡的创新应用(第五章)补充说明:科学泡泡不仅在教育上有应用,在科技和艺术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泡泡的出生》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泡泡的出生》1. 教学目标•学习了解泡泡的形成过程;•发展观察、实验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教学准备•PowerPoint幻灯片:介绍泡泡的形成过程,提供观察和实验的题目;•烧杯、洗涤剂、水、吸管、碟子等实验器材;•班级同学们带来的各种不同的洗涤剂。
3.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与展示(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们对泡泡的兴趣,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步骤2:知识点讲解(10分钟)•在PowerPoint幻灯片中,向学生们介绍泡泡的形成过程,并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和相关术语。
步骤3:观察泡泡的形成(20分钟)•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些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洗涤剂、水、吸管、碟子等;•引导学生们按照幻灯片上的提示,进行观察实验,观察泡泡的形成过程,记录目测的观察结果。
步骤4:实验与探究(30分钟)•给每个小组一个问题,如:使用哪种洗涤剂能够产生最大的泡泡?或是为什么泡泡会破裂?•引导学生们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试图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步骤5:讨论与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过程;•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总结泡泡的形成过程和相关科学原理。
4.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观察、实验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通过引入实验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并思考泡泡形成的过程,并且能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值得改进的是,下一次教学中可以提前检查并准备好所有实验器材,以免浪费时间在准备工作上。
此外,可以增加一些小组合作的环节,让学生们共同合作完成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总体而言,本次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实验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了泡泡的形成过程。
泡泡的出生教案大班科学
泡泡的出生教案大班科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命的奥秘》第三节“泡泡的出生”。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探索吹泡泡的乐趣,学习泡泡的出生与消失过程,掌握泡泡的基本特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泡泡的形成原理和吹泡泡的方法。
教学重点:泡泡的基本特性和观察泡泡的出生与消失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泡泡水、吹泡泡工具、教学课件、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空矿泉水瓶、湿巾、吸管、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师吹泡泡,引发他们对泡泡的兴趣。
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泡泡的形成原理,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地理解。
讲解吹泡泡的方法,并示范操作。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自行操作吹泡泡,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出生与消失过程,探讨泡泡的特性。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泡泡为什么会消失,如何让泡泡持续更久。
提问幼儿,引导他们思考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泡泡的出生2. 内容:泡泡的形成原理吹泡泡的方法泡泡的特性泡泡的出生与消失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泡泡的出生与消失过程。
答案:幼儿需在家长的协助下,观察吹泡泡的过程,并用文字或图画记录泡泡的出生与消失。
2. 作业题目:探讨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幼儿需思考泡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游戏等,并用图画或文字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吹泡泡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泡泡的魅力。
大班科学教案:泡泡的出生
大班科学教案:泡泡的出生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泡泡的形成过程,探索泡泡的出生原因。
1.2 学习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1.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泡泡液、吹泡泡工具、透明容器、实验材料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明亮、宽敞的活动室。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泡泡液和吹泡泡工具,引发幼儿对泡泡的兴趣,提问幼儿对泡泡的了解。
3.2 实验一:制作泡泡液教师演示如何制作泡泡液,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泡泡液的特点。
3.3 实验二:吹泡泡教师示范如何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3.4 实验三:探索泡泡的出生原因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泡泡的出生情况,引导幼儿探讨泡泡出生的原因。
3.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回顾泡泡的形成过程和出生原因。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泡泡实验,增进亲子关系。
4.2 环境创设:教师在活动室中创设泡泡主题的环境,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
4.3 区域活动:教师在科学区设置泡泡实验材料,供幼儿自主探索和操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评价幼儿对泡泡知识的掌握程度。
5.2 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对泡泡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5.3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泡泡实验表现和探索情况。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幼儿在使用实验材料时安全,避免误食或误用。
6.2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吹泡泡工具,避免受伤。
6.3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防止意外发生。
第七章:活动步骤详细解7.1 教师向幼儿介绍实验材料和工具。
7.2 教师演示如何制作泡泡液,并讲解制作原理。
7.3 教师示范如何吹泡泡,并讲解吹泡泡的技巧。
7.4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泡泡的特点。
大班科学教案泡泡的出生
大班科学教案泡泡的出生
教案名称:泡泡的出生——大班科学探索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探索。
2. 让幼儿了解泡泡形成的原理,理解水、洗涤剂和空气之间的关系。
3. 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材料:洗衣粉或洗洁精、水、杯子、吸管、布等。
2. 环境:保证安全且便于操作的室内环境。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展示一些泡泡图片或者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泡泡是怎么来的吗?”
(二)探索活动
1. 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液:在杯子里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入一点洗衣粉或洗洁精,搅拌均匀。
2. 幼儿自己尝试制作泡泡液,体验并描述感受。
3. 教师示范吹泡泡的方法,然后让幼儿尝试吹泡泡。
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如剪刀、梳子等。
(三)讨论分享
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可以用肥皂水吹出泡泡?泡泡为什么是圆形的?
2. 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四、教学延伸
1. 可以设计一些关于泡泡的游戏,如“追泡泡”、“接泡泡”等,增强幼儿的活动兴趣。
2.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一些有关泡泡的科普书籍,加深他们对泡泡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能了解到泡泡形成的原因,还能亲手制作泡泡液和吹泡泡,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大班科学教案:泡泡的出生
大班科学教案:泡泡的出生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泡泡的产生过程,探索泡泡的特性。
1.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和表达能力。
1.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泡泡水、吸管、容器、肥皂水、颜料等。
2.2 环境:宽敞的活动场地,充足的自然光。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出示泡泡水、吸管等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呢?”3.2 探索泡泡的产生:教师演示如何用泡泡水、吸管制作泡泡,并邀请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泡泡的产生过程。
3.3 观察泡泡的特性: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4 泡泡实验: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泡泡实验,如:用颜料调色、吹出不同形状的泡泡等,让幼儿自主探索泡泡的奥秘。
3.5 总结与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引导幼儿总结泡泡的产生过程和特性。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泡泡实验,分享学习成果。
4.2 环境创设:教师将泡泡主题延伸至环境创设,如:布置泡泡墙、泡泡角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泡泡的乐趣。
4.3 区域活动:教师在科学区设置泡泡制作、观察等相关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参与。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5.2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对泡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5.3 了解幼儿在活动后的反馈,如:家园联系、区域活动参与情况等。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6.2 注意泡泡水、颜料等化学用品的用法和储存,防止误食或误伤。
第七章:活动拓展7.1 邀请专业人士(如科学家、实验室工作人员等)来园进行泡泡主题讲座,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7.2 组织幼儿参观科学实验室,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7.3 开展泡泡主题的创意绘画活动,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泡泡画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海无涯
师幼共同小结: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这是因为泡泡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 说 明猜想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必须亲自去做一做。 实验二: 1、激趣 :吹泡泡的方法有很多…… 2、出示新材料(长的电话线、纸片等),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 3、建议:可以多制作几种工具试试看,小朋友可以两个人合作,也可以三个人合作,看谁想的办法越多, 就会吹出越多种的泡泡。 4、幼儿实验,教师鼓励幼儿自制出更多种的工具,想出更多吹泡泡的方法。 5、幼儿到操场上玩吹泡泡的游戏,自由结束。Fra bibliotek学海无涯
科学 泡泡的出生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知道镂空 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制作各种吹泡泡工具,探索吹泡泡的多种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2、在实验中,培养孩子细心工作和认真观察的习惯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会简单的记录。
活动准备: 大果冻盒每人 1 个,各装半杯洗洁精水;15cm 长的电话线每人 4 根、记录表每人一张、笔每人一支;
25cm 长的电话线每人 1 根、纸片每人 2-3 片、吸管及塑料小玩具若干;教师用的大记录表一张。 教师用的记录表:小实验《有趣的泡泡》记录表形 大班科学 :吹泡泡的方法 幼儿用的记录表:小实验《有趣的泡泡》记录表形
活动过程: 引入课题:老师要和小朋友玩更多的泡泡游
戏 实验一: 1、出示材料,介绍材料、记录表及操作方法。 2、猜一猜:用ⅩⅩ形的工具吹泡泡,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幼儿大胆猜测,教师在记录表上记录幼儿 的猜测结果) 3、要求: ①先记录折出的工具形状,再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看一看,与猜测的一样吗? ②吹泡泡时,嘴巴不要碰到工具,不要对准同伴的脸吹泡泡,如果不小心泡泡水喷到脸上,要用纸巾擦干 净。 4、幼儿实验,教师全面观察,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重点指导幼儿先记录、猜测,后实验验证,鼓励孩子 多折几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试试看。 5、交流: A、同伴间相互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 B、集中交流:①刚才你折出什么形状的工具来吹泡泡?吹出什么样的泡泡?和你实验前猜想的一样吗? (请个别幼儿带上记录表向全班小朋友讲述他的实验发现,教师根据幼儿所说进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