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与反思
九年级语文《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九年级语文《地下森林断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地下森林断想》。
(2)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式结构,掌握其意义。
(3)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知识,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思想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地下森林的神奇与美丽,增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掌握,包括生僻字词和句式结构的理解。
2. 分析课文主题思想,感受地下森林的神奇与美丽。
3. 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培养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有许多生僻字词和句式结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
2. 课文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需要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来感悟。
3. 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景观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培养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式结构。
2.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深刻内涵。
3.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问等方法,深入探究地下森林的神奇与美丽。
4. 朗读和讨论: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和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地下森林断想》的文本和相关的背景知识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笔。
3.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的背景知识,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和句式结构的理解。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深刻内涵。
《地下森林断想》语文教学反思
《地下森林断想》语文教学反思《地下森林断想》语文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下森林断想》语文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下森林断想》语文教学反思1这篇文章有许多精彩的写景语句,值得认真品味,如:“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末日……”这是描写最初地质突变时的情景,一句话一个景象,语言简练,读来有厚重之感。
还有许多叠字和对称句,也有特别的表达效果,如“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纯真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莽莽群峰”“高高天庭”等叠字,都用得非常精心而细致,流畅而工稳,显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还有许多对称句,如:“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以和前面提到的“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等,它们具有形式上的’齐匀性和朗读上的旋律性,在回环往复中又逐步深化思想意蕴,强化感情表达的力度。
教学时以文字感动人,以句子熏陶人。
美文就要美读。
《地下森林断想》语文教学反思2尽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
因此,我决定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重在读,同时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拓展延伸。
以前在课堂上,我往往先范读,再让学生自由读。
这样做效果并不好。
一是因为我的普通话和感情的表达还欠缺,不足以很好地起到示范作用;二是学生的学习失去了主动。
在最近的课堂上,我有所改变:先让学生自由读,我是否范读根据情况而定。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个性化的读和理解;容易发现问题。
我强调,在读书时,一定随时划住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读后主动地把自己所划住的字词写到黑板上,以供大家共同解决。
地下森林断想(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地下森林断想(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地下森林断想(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地下森林断想(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课程背景地下森林是人类所不知晓的一个奇妙的自然奇观,也是我们的地球上最神秘的生态系统之一。
这个系统由数百万根细而密集的真菌丝网所构成,这些真菌丝网连接着不同类型的真菌和植物根系。
本单元将介绍的是地下森林--一片被遗忘而令人惊叹的森林世界。
本单元以描绘地下森林,尤其在科学、地质学和生态学方面的韩国导演李榮道执导的纪录片《地下花园》为主要依据,将在这个单元讲述中心,以及学生的理解和实践中实则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为整个单元提供基础。
教学目标1. 理解地下森林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描述地下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知道不同类型的真菌及其在地下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4. 分类不同类型的树木,分析其在地下森林系统中的重要性。
5. 探究科学家如何通过研究地下森林来提高林木生长和管理。
教学材料视频片段-《地下花园》教学幻灯片学习步骤第一步:概述班级回顾生态学的基本涵义并了解地下森林的生态系统。
教师应引起学生对“地下森林”的疑惑和探究兴趣。
建议使用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地下森林”,强调它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第二步:观看纪录片班级观看纪录片《地下花园》,并结合视频对学生进行一些问答或者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对地下森林更加深入的理解。
尤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如下问题:1. 地下森林是什么?2. 地下森林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是如何连结起来的?3. 真菌的作用是什么? 该系统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真菌?4. 地下森林如何与上部分的森林进行交流?5. 有哪些大型动物多生活在地下森林中?6. 地下森林的退化主要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第三步:学生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不同类型的真菌丝网和植物根系的互动机制,并引导他们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班级中进行了解交流交流。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范文(2篇)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范文这堂结束了,我教得舒心,学生学得轻松,甚至有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么快就下课了,我还没觉得时间这样快过呢!”这说明了学生也比较讨厌逐字逐句的讲授,他们喜欢活跃的课堂,喜欢自由的课堂,喜欢充满辩论味的课堂。
这就启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每一篇文章都要深入研究、精心设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恰当使用合作与交往的过程。
在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中,合作与交往是不可缺少的。
教师遇到疑难问题时,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范文(2)地下森林断想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在黑暗的地下空间中模拟森林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并进行探索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感官和直觉来解决问题,并通过合作和团队精神来克服困难。
这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对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进行一些反思,并探讨其优点和改进之处。
首先,地下森林断想教学通过模拟真实的环境,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自然。
在地下森林中,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环境,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其次,地下森林断想教学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与队友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地下森林中,学生需要相互依赖和协作,分享信息和策略。
这种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成功都至关重要。
然而,地下森林断想教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首先,由于地下森林的环境比较复杂和陌生,学生可能会感到不安和恐惧。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与反思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2.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曾经看到过或听说过的奇特自然景物或自然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并不加评论地倾听。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10分钟)学生阅读《地下森林断想》,并思考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什么?第三步:个人绘画(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地下森林的想象,用纸和铅笔绘画出一幅画。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描绘各种奇特的植物和动物,或者创造出不同的色彩和光线效果。
第四步: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小组成员,并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设计理念。
每个小组要选出一幅他们认为最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作品展示给全班。
第五步:展示与评议(10分钟)第六步: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这堂课所学到的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学生可以回答以下问题:1.你对地下森林的想象是否和你之前所见到的奇特自然景物有关?2.你如何运用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绘画?3.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过程中,你对其他同学的作品有何感想?反思:这堂课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地下森林断想》,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个人绘画和小组讨论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表达自己对地下森林的想象。
通过展示和评议的环节,学生们能够互相学习和借鉴,激发对美的共同认知。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有效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设计优秀1.1 设计背景1.1.1 《地下森林断想》是一篇描绘地下森林景观的科幻小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性。
1.1.2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培养对科学的热爱,提高想象力,激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1.1.3 本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重要作用。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本文描绘了地下森林的奇特景观,如地下河流、瀑布、植被等。
2.1.2 描述了地下森林中生物的生活习性,如地龙、地精等。
2.1.3 探讨了地下森林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在保护地下森林的同时利用其资源。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重点3.1.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描绘的地下森林景观、生物和生活习性。
3.1.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提高想象力和文学素养。
3.1.3 引导学生探讨地下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能够理解并描述课文中地下森林的景观、生物和生活习性。
4.1.2 能够分析并阐述地下森林与人类的关系。
4.1.3 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表达对地下森林的保护意识。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地下森林景观、生物和生活习性的科学性。
5.1.2 分析并阐述地下森林与人类的关系。
5.1.3 培养学生对地下森林的保护意识。
5.2 教学重点5.2.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掌握描绘地下森林景观、生物和生活习性的方法。
5.2.2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地下森林与人类关系的看法。
5.2.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地下森林保护的关注程度。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PPT课件:包含课文内容、地下森林图片、生物图片等。
6.1.2 视频资料:地下森林景观、生物的视频资料。
6.1.3 地球仪:展示地下森林分布的地形图。
6.2.1 笔记本:学生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6.2.2 画笔和彩铅:学生画出自己对地下森林的想象。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教学反思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反思1.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学习《地下森林断想》的过程中,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特点及其生态价值,提高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反思1. 导入部分: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地下森林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对地下森林的思考。
2. 课文讲解:详细解析课文中地下森林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作者对地下森林的赞美之情。
3. 知识拓展:介绍地下森林的生态价值、保护意义以及我国地下森林资源的现状。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地下森林的保护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反思1.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对比地上森林与地下森林的差异,加深对地下森林特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地下森林的保护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3.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下森林的美妙,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反思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下森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作业,检测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情况。
五、教学改进措施1. 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教学资源:引入更多关于地下森林的实例,丰富教学内容。
3. 强化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4. 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节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活动设计反思1. 预习环节: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地下森林的基本概念,搜集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2. 课堂讲解: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教学反思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地下森林断想》,使学生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特点以及与地上森林的差异。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地下森林断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地下森林的形成、特点、生态价值等。
2. 地下森林与地上森林的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及原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下森林的形成过程、特点及生态价值。
2. 教学难点:地下森林与地上森林的差异及其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下森林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地下森林与地上森林的差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下森林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地下森林断想》,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特点及生态价值。
3.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4. 案例分析:对比地下森林与地上森林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地下森林的认识和感受。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地下森林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 学生能够分析地下森林与地上森林的差异及其原因。
3. 学生能够表达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愿。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地下森林断想》文本。
2. 地下森林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关于地下森林的科普读物和学术论文。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下森林的奇异景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特点和生态价值。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1、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品味语言是这节课的主旋律,通过朗读、品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主题有深刻的认识,使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2、我采取朗读接力赛的方式,师生共同参与,互相评判,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又注重了有感情朗读的训练3、这节课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体验,探讨由地下森林引出的对坚强生命力的认识和明白得4、学习作者写作手法,将叙事与抒情融合,试仿写一段优美的句子,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反思二: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1、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
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体会,才容易被学生同意,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2、文质优美、情感丰富的一类课文的教学能够使用发觉阅读教学方式。
但需要教师全面占有材料,精心备课,指导、点拨要有步骤,有层次,力争达到少而精。
3、恰当使用合作与交往的过程。
在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中,合作与交往是不可缺少的。
教师遇到疑难问题时,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反思三: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这堂终止了,我教得舒心,学生学得轻松,甚至有学生不由自主地说:这么快就下课了,我还没觉得时刻如此快过呢!这说明了学生也比较厌恶逐字逐句的讲授,他们喜爱活跃的课堂,喜爱自由的课堂,喜爱充满辩论味的课堂。
这就启发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每一篇文章都要深入研究、精心设计,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
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体会,才容易被学生同意,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恰当使用合作与交往的过程。
在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中,合作与交往是不可缺少的。
教师遇到疑难问题时,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反思四: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尽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
因此,我决定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九年级】《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九年级】《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地下森林断想》设计【目标】1、了解地下森林的地理位置,形成历史等知识。
2、品味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从“地下森林”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培养不怕困苦、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坚强乐观、充满希望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失败。
【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森林”)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森林的图片,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画面的内容(幻灯出示图片),(生积极发言)。
看来,虽然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平原丘陵地带,但是大家对“森林”都不陌生啊!(在板书的“森林”前加上“地下”)那么,你听说过“地下森林”吗?今天,我们就随着当代作家张抗抗一起走进神奇的地下森林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面对大自然创作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像,用优美的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顾成的历史,满怀激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三、跳读文章,品味欣赏请同学们运用跳读一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以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发言。
(学生准备发言,老师简作点评,以表扬为主。
)四、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刚才同学们的精彩发言,展示了自己的风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请四人一组,将你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然后请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问题预设:1、全文九个问句,各有什么意味?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作者在文中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五、领会主题(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一”)通过品味探究,同学们已经总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同学们能否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并作一些解释,再说说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一个怎样的主题。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与反思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田淑梅《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2、反复朗读,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3、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二教学难点: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三教学重点体味本文的语言美四课时1 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图片导入,多媒体出示森林图片)2、整体感知①积累字词浩瀚无垠h a n y[袅袅ni a (鼎盛d 1 ng沙砾I万籁俱寂I a啾啾ji镜泊湖p o 嶙峋I nix u瘠薄j郁郁葱葱c o ng沉湎mi a r吝啬I n sa徘徊p a i hu窥测ku愤懑man孱弱ch a r簌簌s U崛起ju?②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明确:第一部分(1〜2)段:文章总起点明森林的特点一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一惊讶。
第二部分(3〜20)段: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现实作者亲眼看到的地下森林的状貌,突出其自豪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景仰”之情,③同学们,课前我们都做了详细的预习,我请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明确: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的奇迹,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
描述了地下森林形成的过程,满怀激情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3、精读赏析自由朗读你喜欢的语段,品味语句、字词,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品析关键词句,字词的深刻含义,谈感受。
例如:(1)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2)“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 ”(3)“总有强者活下来了,长起来了。
从没有阳光的深坑里长大了”明确:学生可以自由地畅谈自己喜欢的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语,主要用来突出成长的艰辛,表现地下森林的坚韧不屈,分析感受顽强的生命力。
总结地下森林的品格:坚忍顽强,沉着谦逊,乐观豪迈,无私奉献。
教师小结:像地下森林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
初三下册《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三下册《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及反思《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及反思1、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地下森林的地理位置、形成历史等知识。
(2)作者在文中插入了许多景物描写,让学生感受文章中杰出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3)品味明白得文中的关键语句,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采纳默读的方法明白得内容,运用跳读的方法,用审美的眼光阅读凝视课文语句,从中提取精美的词、句、段、修辞等内容,用发觉阅读法品评出这些内容的精妙之处,以达到深刻领会课文的阅读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作者对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地下森林坚强的生命力,领会到坚强忍耐的可贵,领会到坚守信念,坚守以后光明的重要。
[教学方式]:本文是一篇文质精美的散文,语言优美,内蕴丰富。
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入品味文章的语言,明白得文章的主题。
1、采纳多种阅读方法。
用默读的方法明白得内容,运用跳读的方法,提取精美的词、句、段、以及所用的修辞等内容,用发觉阅读法品评出这些内容的精妙之处。
2、注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关于关键的语句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明白得。
[教学过程]:一、以学生对森林的知识导入,引出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三、跳读文章,品味观赏文中文字优美,含义深刻的语句。
四、合作探究,分小组探讨在阅读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五、拓展延伸,就文末的“启发”,结合名言和事例来谈自己的体会。
深入明白得文章主题。
[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赏一组森林的图片,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画面的内容。
生1:这些森林郁郁葱葱,苍劲挺立。
生2:看到这些图片使我想到一句诗――“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生3:一片绿色的海洋----森林的世界师:森林有什么作用呢?生1:森林能够防止沙尘暴,调剂气候。
生2:森林能够防止水土流失。
生3:森林还能够吸取噪音。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范文模板6篇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范文模板6篇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下面是整理的《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6篇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以供借鉴。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1(一)以教学“言语内容”为主转移到以教学“言语形式”为主,首先教师得转变观念,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中解脱出来。
注重言语形式的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感的广度、深度和美度;对于文章的语言,才不会浅尝辄止,显得表面化、片面化。
才能更好地理解言语的情感意义、审美意义;才能体会言语所包蕴的意趣和意味。
(二)可以在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最大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言语形式的教学,是以学生的思考和体验为前提的教学,学生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独特的思维角度和与众不同的前知识经验积累的运用。
(三)和传统的教学相比,注重“言语形式”的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深度教学”。
它不仅解决了“说什么”的问题,更是解决了“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的深层的问题。
这种教学,达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使语言教育和人文教育很好地达到相融教学。
解决了两者相离,或是只重视其中一者的教学问题。
使人文教育融合、渗透在文章字、词、句的教学中,在字里行间建构学生的人文视野和人文世界。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2这篇文章有许多精彩的写景语句,值得认真品味,如:“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末日……”这是描写最初地质突变时的情景,一句话一个景象,语言简练,读来有厚重之感。
还有许多叠字和对称句,也有特别的表达效果,如“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莽莽群峰”“高高天庭”等叠字,都用得非常精心而细致,流畅而工稳,显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还有许多对称句,如:“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以及前面提到的“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等,它们具有形式上的齐匀性和朗读上的旋律性,在回环往复中又逐步深化思想意蕴,强化感情表达的力度。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精品教案及反思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2、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3、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并将它化为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等。
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深挚的感情。
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2.体昧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在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一个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单元,它选取四篇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现象、探究生命的一般进程的抒情性或议论性散文。
《地下森林断想》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文章,是篇自读课文。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我国著名女作家X抗抗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教学教程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一提到森林,我们便不由地联想到那雄伟壮丽,遮天蔽日的景象。
然而,你们见过地下森林吗?在那遥远的年代,火山爆发后,留下的死火山口里,长出了一棵棵参天大树,连成了一片地下森林。
那种蔚为壮观的景象真是震撼人心。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X抗抗的笔触,一起走进地下森林,共同去感受那非同寻常的生命力吧!二、整体感知:谈谈对本文的初步印象过渡:刚才几位同学说得很好,本文是一篇语言精美,饱含感情,蕴含哲理的散文,现在,我们就从品味语言的角度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品味语言(一)浏览课文,找出九个问句(二)品味前三个问句: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飞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1、提出品味要求2、听3—7段课文X读影片3、学生活动4、点拨:(1)是因为什么,地下森林长在这峡谷里?(参考答案:火山爆发,制造了峡谷、深渊,没有留下任何生命)(2)“你从哪里飞来?”这个问,还要留待下文才能得到解答。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8篇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8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8篇《地下森林断想》感悟,供大家赏析。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地下森林断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下森林的构成和功能。
2.掌握地下森林的生态系统。
3.了解地下森林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了解地下森林的种类和构成。
2.了解地下森林的生态环境。
3.熟悉地下森林的生态系统。
三、教学难点1.掌握地下森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理解地下森林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1. 地下森林的构成和种类地下森林是指生长在地下的树木,它们生长在地面以下20米的深度范围内,包括树根、树冠、枝叶等。
地下森林主要包括两类:地下树冠和地下根系。
2. 地下森林的生态环境地下森林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土壤、水分、气体、温度等因素。
在地下森林中,土壤质量对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因为土壤中的生物和无机物对树木生长和生态系统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地下森林的生态系统地下森林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土壤微生物、根系以及枯树木等因素构成。
通过生态系统的互动,地下森林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其自身的生态平衡。
4. 地下森林的重要性地下森林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维护生态平衡:地下森林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护和调控自身的生态平衡,从而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2)保护水源:地下森林的存在能够调控地下水位的变化,从而对水源的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3)促进生物多样性:地下森林的存在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为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场所。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地下森林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学生进行听课记录。
2.组织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由组内成员讨论和总结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
3.实地考察法:将学生带至地下森林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听课记录、讨论表现、实地考察成果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评估。
同时,教师应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与反思
十九中冯艳芳
一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
2、反复朗读,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3、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二教学难点:
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三教学重点
体味本文的语言美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多媒体出示森林图片)
2 、整体感知
①积累字词
浩瀚无垠hàn yín袅袅niǎo鼎盛dǐng沙砾lì万籁俱寂lài啾啾jiū镜泊湖pō嶙峋lín xún瘠薄jí郁郁葱葱cōng沉湎miǎn吝啬lìn sâ徘徊pái huái 窥测kuī愤懑mân孱弱chán簌簌sù崛起juã
②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1~2)段:文章总起点明森林的特点──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惊讶。
第二部分(3~20)段: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现实作者亲眼看到的地下森林的状貌,突出其自豪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景仰”之情,
③同学们,课前我们都做了详细的预习,我请一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明确: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的奇迹,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
描述了地下森林形成的过程,满怀激情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3、精读赏析
自由朗读你喜欢的语段,品味语句、字词,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品析关键词句,字词的深刻含义,谈感受。
例如:(1)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2)“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
(3)“总有强者活下来了,长起来了。
从没有阳光的深坑里长大了”明确:学生可以自由地畅谈自己喜欢的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语,主要用来突出成长的艰辛,表现地下森林的坚韧不屈,分析感受顽强的生命力。
总结地下森林的品格:坚忍顽强,沉着谦逊,乐观豪迈,
无私奉献。
教师小结:像地下森林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
沧海横流,天翻地覆,方显英雄本色;人烟尽灭,劫后余生,更知生命可贵。
正如本文的作者张抗抗,19岁的如花岁月正植“文革”,命运之不公,使她在北大荒艰难地生活工作了38个年头,委屈了一个有才华的女青年,但她怀有远大的志向,不羁于田垄之间,在文革结束后凭借自己的写作才华脱颖而出,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为什么这篇文章写得如此动情?作者正是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写了进去。
亲爱的同学们,在读了文章听了作者张抗抗的切身经历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是启发吗?
4、拓展延伸
学生结合自身谈对本文的感受?
例:学生实际:自己遇到困难,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面对挫折学生感受:甘于寂寞等待;坚韧顽强、乐观、沉着谦逊
5、小结:看着眼前这难以形容的地下森林,感慨万千,他不媚俗,阳光不给他光辉,火山制造峡谷、深渊,不给他留下任何生命的痕迹。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
他没有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历经磨难,终于发出“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人生的征途,人生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你们启程之际,老师衷心祝福你带着对地下森林的解读勇敢的上路,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也会有“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
教学反思:以前我不曾注意树的存在,亦从未聆听它们的语言,因为生活中汲汲营营的脚步声充盈于耳。
与学生共同学习本文就好像与森林为伍,在万般无奈、情绪不得不宁静下来的状况时,我赫然感觉了它们。
感觉它们无私分享生命秘密的胸臆,像个至友耐心倾听与接受我不定的情绪直到我平复;感受它们从我身上吸收任何负面的心态转为清澈的能量;更学习透过它们提供了第三者客观的角度看待世事。
在情绪、精神治疗的层次上,树是最好的咨询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课堂上学生只读了两遍,没有读够、读透。
在明天早自习课上,让学生再读几遍。
在读课上,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和功夫。
习题可以少做些,讲解可以精减些,唯独读书不可忽视。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