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之情绪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之情绪的发展
第三阶段:学前早期,儿童发展了观点采择能力,开始形成真正的移情。
4、情绪反应与表达的后期发展
在生命最初几年,大多数情绪都发生了
到了儿童期,儿童情绪发展的最大变化是引发情绪的事件与情境反应之间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从青少年早期到中期,日常情绪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讲变得越来越消极,积极成分越来越少
从成年早期开始,人又逐渐变得更为积极
①深度恐惧:“视崖实验”,9个月时对深崖产生恐惧反应
②碰撞恐惧:八九个月的婴儿出现了预期的防御反应、心率加速和其他的恐惧信号;
③陌生人焦虑:4—5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陌生人焦虑的预兆
④分离焦虑:婴儿的分离焦虑出现在半岁以前,8—10个月时逐渐达到顶峰
3、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
尴尬
最简单的自我意识情绪,22个月时,婴儿能够在镜像中再认自己时开始出现
5、情绪理解与调节
凯勒奈的婴儿表情知觉4阶段:
无面部表情知觉(0—2个月):婴儿对成人的表情不能辨别,婴儿自发的表情与养育者的表情没有联系
不具有情绪理解的表情知觉(2—5个月):婴儿能够知觉成人的表情,对养育者的面部表情能做出情绪反应
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5—7个月):婴儿能够对成人不同的面部表情做出不同的反应,而且能够把表情识别与情境联系起来
早期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是随后恋爱关系模式的原型,同时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与随后的家庭组织模式是相关的,且这种关系在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中扮演重要作用。
依恋形成的四个阶段(施卡福和埃莫森)
非社会性阶段
(0—6周)
婴儿对养育者缺乏区分反应,很少表现出抗拒行为。
在这个阶段末,婴儿表现出对社会刺激(微笑的面容等)的的偏好
未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6、7个月)
婴儿逐步能够将母亲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对母亲和陌生人的反应不同,但是婴儿不会出现反抗分离的反应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5)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5)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5)第五章幼儿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儿童出生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最快,成熟最早,幼儿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

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一)脑重量继续增加新生儿:390g达到人脑中的25%3岁儿童:1011g达到人脑中的75%7岁儿童:1280g基本接近成人脑重(二)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儿童脑重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的结果,而是由于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分支增多、增长。

2、额叶表面积增大额叶表面积的增长率继2岁左右的增长高峰后,在5-7岁时又有明显加快.额叶是脑皮质成熟最晚的部位,7岁基本发育成熟,大脑皮质各区基本接近成熟水平.3、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也逐渐完成髓鞘化:神经纤维必须要经过髓鞘化,它可以保护信息(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通路迅速传导而不致蔓延泛滥,使传递的速度又快、又准确。

到6-7岁时,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已基本完成,整个大脑皮质的成熟程度接近于成人。

(三)脑电波的变化脑电频率是脑发育过程的又一重要参数。

脑电发展存在两个明显的加速时期,5-6岁、13-14岁。

幼儿大脑结构的相对成熟为幼儿智力活动的迅速发展和新的、复杂行为的形成提供了生理上的保证。

二、皮质抑制机能的蓬勃发展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既可使反射活动更精确、更完善,又可使脑细胞受到必要的保护,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

1.兴奋和抑制的神经过程不断增强3岁以前儿童的内抑制发展很慢,约从4岁起有了较快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幼儿可以逐渐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减少冲动性。

与此同时,幼儿的兴奋过程也比以前增强,表现在儿童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清醒时间相对延长。

2.较弱的抑制机能尽管幼儿的兴奋和抑制机能都在不断增强,但是相比之下,抑制机能还是较弱。

因此,对幼儿过高的抑制要求,往往会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

第二节幼儿的游戏游戏的作用和意义:促进运动能力的发展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性的发展促进情感的发展游戏的特点:社会性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深受儿童喜爱一、游戏的理论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儿童游戏的认识:严教——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乐学——益智,主张对儿童教学要游戏化游戏的理论:探讨关于游戏的实质是什么、儿童为什么喜爱游戏、游戏在儿童发展中有何作用、游戏的种类有哪些等。

发展心理学第九章 情绪情感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九章 情绪情感的发展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依恋明确期 婴儿进一步对母亲的存在特别关切,特别愿意和
母亲在一起,当母亲离开时,哭喊着不让离开,别 人不能替代使婴儿快活。同时,只要母亲在身边, 婴儿能安心玩,探索周围环境,好像母亲是其安全 基地。婴儿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 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与此同时,婴儿对陌生人 态度变化很大,产生怯生,感到紧张、恐惧甚至哭 泣等。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 开始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 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视觉对恐惧的产生逐渐起主要作用。 3.怕生 所谓怕生,可以说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情 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 伴随婴儿对母亲依恋的形成, 怕生情绪也逐渐明显、强烈。研究表明,婴儿在母亲膝上时,怕生 情绪较弱,离开母亲,则怕生情绪较强烈。可见,恐惧与缺乏安全 感相联系。人际距离的拉近或疏远,影响到儿童安全感的减少与增 大。
都更能抚慰孩子。 3.依恋对象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当在依恋对象
身边时,孩子较少害怕;当其害怕时,最容易出现 依恋行为,寻找依恋对象。
(二)婴幼儿依恋的发展
依恋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婴儿同主要照看者在较长时期的 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的。 根据鲍尔比(J.Bowlby)、埃斯沃斯 (M.Ainsworth)等的研究,依恋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会性物体的反应不同,人的出现,包括人脸、人声,最容 易引起婴儿的笑,即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
婴儿三四个月前的诱发性社会性微笑是无差别的。这 种微笑往往不分对象,对所有人的笑都是一样。 研究发 现,3个月婴儿甚至对正面人的脸,无论其是生气还是笑, 都报以微笑。但如果把正面人的脸变成侧面人脸,或者把 脸的大小变了,婴儿就停止微笑。

儿童发展心理学核心知识点总结(详细全面)

儿童发展心理学核心知识点总结(详细全面)

儿童发展心理学核心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发展的生物基础:1、唐氏综合征:第21号常染色体的分离变异。

2、笨丙酮尿征:先天性代谢缺陷,早期检查和饮食干预可防止。

3、胎儿的发育过程:胚种期(0-2周)、胚胎期(2-8周、胚胎期是胎儿发育的关键阶段、胚胎期的发育展示了一个从内向外,从头到脚的发展模式。

)胎儿期4、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1)、关于畸胎形成的研究:畸胎形成物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伤害胎儿;(2)、母亲的自身因素对胎儿的影响;(3)、药物及烟和酒对胎儿的影响:酒精综合征(四)激素(五)母亲所处的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5、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原则:首尾原则、近远原则6、身体的发展:人体的生长发育呈波浪式,发展不等速,快慢交替进行。

7、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脑的发育是最优先的,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它保证神经冲动沿一定的通道迅速而准确地传导。

婴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按一定顺序(“O-T-P-F”)进行。

枕叶成熟最早,其次是颞叶、顶叶,额叶成熟最晚。

脑发育的加速度现象是间隔出现的。

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幼年儿童皮层主动抑制过程比兴奋过程弱。

两个加速期:5-6岁、13-14岁。

8、动作发展的规律:从上至下,由近及远,由大到小。

9、环境对大脑发展的影响:可塑性、修复性。

10、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生存反射:眨眼、呼吸、吞咽,原始反射:足趾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惊跳反射(莫罗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11、独立行走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2)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3)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12、够摸动作:最先发展的精细动作。

13、手的抓握动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随意性,发展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重要意义:(1)主动性: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2)逻辑思维: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3)经验丰富:使动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协调活动,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在阶段一,婴儿开始出现基本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这些情绪通 常与基本的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关。例如,婴儿会因为饿了或尿布湿了而哭 泣,这是他们表达不满和需求的情绪方式。
阶段二
要点一
总结词
情绪的分化和社会化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阶段二,婴儿的情绪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分化。他们不 仅能够体验基本的情绪,还能够表达更复杂的情绪,如嫉 妒、羞愧和自豪。同时,婴儿开始意识到他们的情绪可以 影响周围的人,这促使他们学习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随着与他人的互动增多,婴儿开始学习如何将他们的情绪 与他人的情绪匹配,这是情绪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感谢您的观看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目录
• 情绪发展理论 • 情绪发展的阶段 • 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 • 情绪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01 情绪发展理论
理论一:认知-情感发展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情绪发展与认知发展紧密 相关,情绪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个方 面。
详细描述
该理论认为,随着儿童对世界的认知 能力的提高,他们对情绪的理解和控 制能力也会增强。儿童的情绪反应和 表达是基于他们对世界的认知理解。
心理健康对情绪发展的阻碍
心理创伤
过去的心理创伤可能导致个体情 绪发展的停滞或受阻,影响其情 绪调节能力。
心理疾病
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个体可能面 临情绪调节困难,影响其正常情 绪发展。
不良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 子情绪发展的不健康,如过度溺 爱或忽视。
THANKS FOR WATCHING
自我认知
通过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 绪,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 自己,促进自我成长和发 展。
负向关系
01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案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案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发展心理学2.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深入探讨个体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对人类心理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3. 适用对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4. 课时安排:32课时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理论2. 第二章: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儿童期的认知发展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3. 第三章: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情绪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婴儿期的情绪发展儿童期的情绪发展青少年期的情绪发展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4. 第四章:人格发展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婴儿期的人格发展儿童期的人格发展青少年期的人格发展5. 第五章:身体发展身体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婴儿期的身体发展儿童期的身体发展青少年期的身体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体系。

2.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心理测验、观察等,增强学生对发展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占总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论述题、分析题等,占总成绩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发展心理学教材,如《发展心理学》、《人类发展心理学》等。

2.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发展心理学参考书籍,如《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儿童发展》等。

儿童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儿童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出生到青年前期(即0-17、18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

2.发展心理学:狭义上说,就是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广义上说,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

3.关键期: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时期,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

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问题:最早起源于动物学家劳伦兹对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他认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极其短暂的特定时期,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就无法在学会,故又称“最佳学习期”,有人用“早期学习”来代替。

4.横向研究: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

6.跨文化研究: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7.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

8.去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这时的个体又发生了反射行为。

9.视敏度:眼睛区分对象大小,形状微小细节的能力。

10.空间知觉:是一种较复杂的知觉,是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11.深度知觉(立体知觉):对立体物体成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12.方位知觉:对物体所处方向的知觉。

13.图式:一个场景中典型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组成。

14.映像:感觉印象心理上的再产生。

15.怯生: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

16.对抗性条件作用:把一些。

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17.系统脱敏法: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步的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的强度,让患者逐步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

18.模特塑造法:通过模特或榜样,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还能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情绪。

人的情绪发展趋势

人的情绪发展趋势

人的情绪发展趋势人的情绪发展趋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影响。

在人的一生中,情绪可能经历多个阶段和变化,从婴幼儿期、青春期、成年期到老年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情绪特征和发展趋势。

在婴幼儿期,人的情绪表达主要由基本情绪(如喜怒哀乐)组成。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情绪经历由高度依赖和被照顾的状态逐渐向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发展。

他们逐渐学会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在这个阶段,关键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和情感连接,对于婴幼儿来说,稳定、亲密和温暖的关系是构建积极情绪出发点的基础。

在青春期,人的情绪开始面临更多个体化和复杂性。

这个阶段,青少年在身体和心理上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情绪会有更多的波动和矛盾。

他们可能会面临自尊心的挑战、自我认同的探索以及社交关系的改变等问题,这些因素会对他们的情绪产生较大的影响。

此时,青少年需要学会处理情绪,建立自我认同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以适应身心发展的需要。

进入成年期后,人们的情绪也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在这个阶段,个体中的责任感、自我控制和自主决策能力逐渐增强,情绪表达也更加成熟和理性。

成年期的情绪发展与社会角色和责任的变化密切相关,例如工作、婚姻、生育等生活事件会对个体的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

成年期人们的情绪通常更加稳定和成熟,但仍然会面临各种挑战,如工作压力、家庭问题和个人目标的追求等。

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学会情绪管理和调节,以维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进入老年期,情绪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老年期人们会面临身体功能的下降、行动能力的减退以及社会角色和身份的转变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引起情绪上的不稳定和负面情绪的增加。

然而,老年期也是生活经验丰富、智慧和心理成熟的阶段,一些研究表明老年人在情绪经验上可能更加积极和满意。

在这个阶段,老年人需要学会接受和适应生活的变化,寻找积极的情绪支持和应对策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5章儿童情绪情感发展ppt课件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5章儿童情绪情感发展ppt课件

影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因素
生物学 社会环境 文化背景
例如,遗传、内分泌、神经系统等 例如,家庭、朋友、学校等 例如,价值观、习俗、语言等
情绪调节和情感管理
情绪调节
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改善自我感觉,减少压力和焦虑并提高注意力和思考能 力。
情感管理
管理自己的情感可以帮助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对挫折和不同意见做出理性 反应。
3 提供自由和责任
提供孩子可以选择的机会, 并帮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 和后果。
情绪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性
有助于认知发展
帮助儿童发展出发现、探索和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有助于社会发展
帮助儿童理解和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技能和方式。
有助于心理健康
儿童从小学会管理和表达情绪有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里程碑
出生后3个月
哭声不同,任人抱、安抚
出生后6个月
体验情感,如爱和恐惧
3岁
学会识别和表达情感
7岁
建立自尊和同理心,开始理解属于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促进健康情绪情感发展的策略
1 提供爱和安全
2 鼓励探索
鼓励父母和负责人建立一 个稳定、可靠且爱的环境。
鼓励孩子在安全和激励的 环境中探索新的游戏、技 能或知识。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5章儿 童情绪情感发展ppt课件
欢迎来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第5章!在今天的演示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儿童情 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促进健康情绪情感发展的策略。
儿童情绪表达的类型
言语
例如,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 或表达感受
非言语
例如,通过脸部表情、身体语 言或声音表达情绪
行为
例如,通过行动表现出情绪, 例如哭泣、打人或退缩。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3、婴儿的微笑
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行为。通过笑,可 以引出其他人对他积极的反应。
微笑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 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是由 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第二节儿童情绪的获得
一、学习理论 儿童的情绪可以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获得。如华生和雷诺所做的恐惧习 得的经典实验;老式孤儿院中的孤儿的微笑发展更慢,长大后对周围 人在感情表达和丰富性上存在问题。 每种文化中的“情绪表达法则”是通过儿童对成人或其他人(影视角色) 的观察和模仿,通过自身生活体验的积累获得。 二、知觉再认理论 儿童是一个信息加工的机体,试图用已形成的结构或工具来影响输入的 刺激。凯根(1966)给4个月的婴儿看一张规则的人脸照片或三维人 脸塑像,再给他看两者的变式,结果对前者产生更多的微笑,而且从 注视到微笑之间有3-5秒的潜伏期,说明婴儿要解释新刺激。Hebb (1946)使用黑猩猩做实验发现在正常视觉条件下生长的黑猩猩看到 石膏做的黑猩猩感到害怕,在看不到其他黑猩猩条件下抚养的个体不 会感到害怕,因为没有原有经验。
二、依恋的类型 (二)类型 艾斯沃斯(Ainsworth)等,利用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作为依恋性 质的评定方法,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安全型:有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约占 65~70%) 2、回避型:缺乏依恋,与母亲没有建立亲密的感情联结;(约占 20%) 3、反抗型: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亦称矛盾型; (约占10~15%) 4、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依恋:美国最近研究发现5%-10%的婴儿在 陌生情境中表现出极度的压抑,这种类型是最不安全的。它混 合了回避和反抗。

儿童发展心理学:情绪和人格的发展习题与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情绪和人格的发展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以下()不是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之一。

A.攻击性B.神经质C.外向性D.尽责性正确答案:A2、学龄期(6-12岁)儿童的主要冲突是什么?()A.自主对羞愧怀疑B.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正确答案:D3、一般来说,个体的人格结构在什么时候开始稳定下来?()A.小学1-2年级B.小学5-6年级C.青春期后期D.青春期刚开始的时候正确答案:C4、六岁的小明答应妈妈七点写作业,但到了时间他又想看电视,妈妈不让,他大哭大闹,还撕碎了作业本。

这种情况下,妈妈如何回应跟更有利于小明的情绪发展?()A.“好了好了,咱们不写了,先看电视吧。

”B.“你这孩子太不讲道理,明明是你自己说的,怎么转脸不认了,还好意思发脾气!”C.“我不管你怎么闹,反正你今天不写作业就不能看电视。

”D.“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你想看电视,但妈妈不让你看。

不过妈妈也不高兴,因为你没有做到你答应的事情。

”正确答案:D5、在儿童情绪的发展中,以下()情绪出现时间最晚。

A.快乐B.悲伤C.羞愧D.害怕正确答案:C6、1岁半的丫丫到游乐场后,主动探索环境,拿到新的玩具后也非常高兴;而同年龄的妞妞则一直躲在妈妈身后,看到别的小朋友走过来后扑倒妈妈怀里大哭。

两名小朋友的不同反应体现了()。

A.认知能力的差异B.社会交往能力的差异C.情绪能力的差异D.气质类型的差异7、以下()情绪在个体身上出现的时间最晚。

A.悲伤B.快乐C.害怕D.羞愧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情绪包括哪些成分?()A.主观体验B.认知理解C.外部表现D.生理反应正确答案:A、C、D2、关于气质,说法正确的是()A.气质是人格的基础B.气质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C.气质有好坏之分D.气质是可以遗传的正确答案:A、D三、判断题1、婴儿在1个月左右出现有选择社会性微笑。

()2、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正确答案:√。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1.生理发展:生理发展是指个体在生物层面上的成熟和进步。

从胎儿开始,个体经历着肌肉控制、感知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这一阶段还包括神经系统的发展、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成熟以及荷尔蒙水平的变化。

2.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思维能力、记忆、问题解决等智力方面的发展。

从婴儿时期开始,个体经历了感知、注意力、记忆、语言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逐渐能够从自身经验和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建立起心智模型来理解世界。

4.情绪发展:情绪发展是指个体从婴儿时期开始经历的情绪体验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从出生时开始,个体逐渐学会识别、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情绪发展过程中,个体学会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并逐渐从父母和照顾者那里学会情感交流和情绪管理技巧。

5.社会关系发展:社会关系发展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建立和维护关系的过程中的成长。

从婴儿期开始,个体与父母、兄弟姐妹、同伴和其他重要人物建立起亲密关系。

这些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6.发展障碍和干预:发展心理学还涉及发展障碍和干预的研究。

一些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如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自闭症等。

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帮助这些个体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和适应能力。

总之,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的生理、认知、社会性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了解这些重点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的过程,并为个体的教育、健康和幸福提供指导。

(经典)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

(经典)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

胎儿运动系统发育
在胎儿期,神经系统是最早发育的系统之 一。胎儿的神经管在受精后约3周形成, 之后逐渐发育成为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 。
胎儿的感知器官也在逐渐发育。例如,听 觉系统在怀孕24周左右开始发育,视觉 系统在怀孕28周左右开始形成。
随着胎儿肌肉和骨骼的发育,胎儿能够在 母体内进行各种运动,如伸展、踢腿等。
成年中期(40-65岁)
面临职业和家庭生活的挑战,认知能 力逐渐下降,但智慧和经验积累丰富 。
成年晚期(65岁以上)
身心功能逐渐衰退,但智慧和人生经 验更加丰富,关注生命意义和精神寄 托。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01
02
03
04
05
跨文化和多元化 研究
生物-心理-社会综 纵向追踪研究 合研究
应用研究
方法论创新
身体发育
学龄前儿童身体发育迅速,身高、体重增长明显 ,骨骼、肌肉和器官逐渐成熟。
大脑发育
大脑皮层细胞数量增加,神经网络逐渐复杂化, 为高级认知功能的发展奠定基础。
感觉器官发展
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逐渐完善,对外部 世界的感知能力增强。
学龄前期认知过程发展
感知觉发展
学龄前儿童的感知觉能力逐渐提高,能 够更准确地辨别颜色、形状、大小等属 性。
胎儿期感知觉发展
听觉发展
研究表明,胎儿在母体内能够听 到声音,并对不同声音作出反应 。例如,胎儿可能会对母亲的声
音、音乐声等产生反应。
触觉发展
胎儿在母体内能够感受到触摸和压 迫等刺激。例如,当母亲抚摸腹部 时,胎儿可能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味觉和嗅觉发展
虽然胎儿的味觉和嗅觉在母体内的 作用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表明,胎 儿可能会对某些味道和气味产生反 应。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第三阶段:社会情绪
总结词
社会性、共情、道德感
详细描述
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理解并体验更为复杂的情绪,如爱、感激、同情、敬畏等。这些情绪的产生和 发展与儿童的社会交往密切相关,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阶段的情绪发展 对于儿童的社会适应和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3
情绪发展与个体差异
02
情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情绪
总结词
无意识、原始、本能
详细描述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此时婴儿开始出现一些基本的情 绪反应,如快乐、悲伤、愤怒等,这些情绪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与生俱来, 是婴儿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
第二阶段:自我意识情绪
总结词
有意识、认知、自我感知
详细描述
在这一阶段,婴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价值,开始有了一些自我意识情 绪,如骄傲、羞耻、内疚等。这些情绪的出现标志着婴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
过去的经历和记忆会影响个体对当前 情境的情绪反应,如创伤后应激反应 。
THA素
影响因素一:遗传与环境
遗传因素
基因对情绪反应和情绪稳定性有 一定影响,如内向或外向特质。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对 情绪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家庭氛 围、教育方式等。
影响因素二:生活事件与个人经验
生活事件
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过世、离婚等对 个体情绪产生深远影响。
个人经验
理论二
要点一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情绪发展受到环境和个人经验的影响,强调情 绪的社会化过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理论认为,情绪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新生 儿通过观察和模仿周围人的情绪表达来学习如何表达自己 的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逐渐理解并适应不同的社 会文化环境,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适当的情绪。此外 ,该理论还强调亲密关系对情绪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与亲 人的互动经验会影响个体的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发展心理学-5(情绪发展)
心理健康关系
情绪发展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有效的情绪调节和表达有助于建立健康的情绪生活。
基本模式
情绪发展通常呈现出一定的模式,如情绪反应的增长和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
情绪表达和调节的重要性
1
情绪表达
适当表达情绪有助于个体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得到支持与理解。
2
情绪调节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有助于个体适应困难和应对挑战。
情绪表达工具
绘画、角色扮演等活动为幼儿提供了 表达情绪的方式。
儿童情绪发展
情复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情绪 经验变得越发复杂,涉及更多 的情绪种类和变化。
同伴关系
儿童逐渐学会在同伴关系中理 解和适应他人的情绪,同时表 达自己的情绪需求。
学校环境
儿童在学校中接受情绪教育和 情绪调节训练,以更好地应对 学业和社交压力。
3
社会关系
有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至关重要。
情绪的认知基础
情绪识别
儿童会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 姿势等方式对他人的情绪进行 识别。
大脑回路
情绪的产生和调节涉及多个大 脑区域之间的复杂神经网络。
情绪标签
儿童会逐渐学会用词语来描述 自己的情绪经验,这也是情绪 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情绪的社会发展
传统价值观
传统价值观对情绪的认可和 压抑产生影响,如西方文化 对情绪表达的开放。
社会化过程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学 会遵守和展示符合本地文化 的情绪规则和表达方式。
幼儿情绪发展
1
情绪调节学习
2
幼儿通过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学会逐
步调节情绪,并理解情绪的表达方式。
3
初步情绪经验
幼儿在出生后会逐渐体验到基本的情 绪,如高兴、难过和愤怒。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
婴儿能够逐渐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语音、语调等方面的 信息。
词汇理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能够逐渐理解更多的词汇和短 语,并能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语法理解
婴儿在语言理解方面逐渐能够理解简单的语法结构, 并能够理解句子的意思。
婴儿言语发展的意义
社交能力
婴儿通过言语发展,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 互动,提高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
言语发展对婴儿的认知能力也有积极的影响, 能够促进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发展
言语发展还能够促进婴儿的情感发展,使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04
婴儿的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情绪的发展
情绪的分化
01
婴儿早期的情绪分化为愉快、愤怒、悲伤和恐惧等基本情绪。
情绪的调节
02
婴儿开始逐渐学会通过表情、声音和动作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培养自我意识
婴儿的生理发展对自我意识的 培养也有积极作用,通过与外 界的互动和交流,婴儿逐渐形 成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培养 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02
婴儿认知的发展
感知觉的发展
视觉发展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有视觉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视力逐渐提高,需 要适当的光线和距离来保证视觉刺激。
听觉发展
婴儿的听觉能力在出生时就已经相当发达,能够分辨不同的声音, 并开始学习语言。
第五章 婴儿的心理发展
汇报人:
2023-12-17

CONTENCT

• 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 婴儿认知的发展 • 婴儿言语的发展 • 婴儿的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01
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胎儿期的发展
胎儿的发育阶段
胎儿发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受精卵期、胚胎期和 胎儿期。

大学发展心理学情绪的发展

大学发展心理学情绪的发展

大学发展心理学情绪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而发展心理学则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在大学阶段,学生经历着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情绪的发展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发展心理学情绪的发展,并分析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情绪的定义与特点情绪是人们在面对特定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

它是情感、生理反应和行为的综合体现。

情绪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他们的学业表现、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

情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观性:情绪体验是个体内心的主观感受,难以被他人直接观察到。

2.瞬时性:情绪的产生和消退较为迅速,往往受到刺激的影响。

3.凝聚性:情绪体验是由各种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组成的整体,倾向于表现为一种集中的、凝聚的状态。

4.个体差异性:不同人在相同的情境下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因为情绪受到人的个体差异和背景因素的影响。

大学发展心理学情绪的发展阶段大学生情绪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阶段:适应期大学生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在此阶段,大学生可能经历着各种情绪,如兴奋、紧张、焦虑、悲伤等。

这些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所引起的。

第二阶段:探索期在适应期之后,大学生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并开始在学业和社交方面进行探索。

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经历的情绪包括对学业的挑战、人际关系的不稳定、未来规划的焦虑等。

这个阶段的情绪体验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阶段:成长期大学生进入大学的后期,他们逐渐成熟起来,对学习和生活的规律性有更好的掌握。

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经历的情绪包括成就感、满足感、安定感等。

这些情绪的发展与他们的学术成就、人际关系的稳定、未来规划的明确有密切的关系。

情绪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社交和心理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习方面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一)

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一)

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一)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心理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这个领域的研究对于了解儿童发展、指导教育和家庭教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儿童的基本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发展以及性格发展。

1. 儿童的基本心理发展- 儿童的感知能力与认知能力的提高- 儿童的注意力发展与集中能力的增强- 儿童的运动与感官发展- 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沟通能力的提升- 儿童的记忆与学习能力的发展2. 儿童的认知发展- 儿童的发展阶段理论:Piaget的认知发展阶段- 儿童的概念形成与思维能力发展- 儿童的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儿童的符号运算与数学能力发展- 儿童的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发展3. 儿童的情绪发展- 儿童的情绪认知与表达能力发展- 儿童的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的发展- 儿童的情感与社会互动- 儿童的友谊与同伴关系发展- 儿童的情绪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4. 儿童的社会发展- 儿童的社会认知与角色认同发展- 儿童的社会比较与同理心的发展- 儿童的道德发展与价值观的形成- 儿童的社会关系与社会支持- 儿童的社会问题与解决策略培养5. 儿童的性格发展- 儿童的基本性格特质与个体差异- 儿童的处事风格与行为方式- 儿童的性格类型与心理健康关联- 儿童的性格塑造与培养方法- 儿童的性格发展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总结: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分支,涵盖了基本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发展以及性格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深入了解儿童发展的心理变化对于教育和家庭教养有重要意义,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和培养方式是促进儿童全面成长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都拉(A.Bandura,1967)等人用实验证实了模 特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害怕性的观点。
即向儿童显示同伴能成功地对付自己所害怕的对 象,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广泛而持久地减少害 怕的程度,如放映不怕牙医治疗的儿童影片帮 助儿童克服对牙医的恐惧。
班都拉 (A.Bandura,1967) 等人用实验证实了模 特可以帮助儿童克服 害怕性的观点。
四、儿童的一些情绪障碍 (一)沮丧:
灰心失望的儿童常感到伤心、孤独、悲观。具有无助感 的儿童会表现出沮丧。 (二)社会退缩: 不敢与其他儿童交往,感到害羞或害怕。团体治疗会有 效。 (三)焦虑反应 (四)青少年抑郁症 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缺乏感情,有一种空虚感,冷漠。 第二种是以长期反复体验挫折为基础的抑郁,很难消除。
痛苦—厌恶—感兴趣和微笑 社会性微笑 愤怒 悲伤 悲伤、怕 惊奇 害羞 内疚、不安
2、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
婴儿不仅有表达情绪的能力,还有识别情绪的能力。有的研究表明 出生两天的婴儿就能识别别人的情绪(Sagi&Hoffman,1976)。 情绪对婴儿来说有重要的生存价值和社会适应意义。看到照料者时 的微笑、依偎,看到陌生人时的严肃、害怕都具有保护个体生存的 意义。当婴儿在环境不确定时参照照料者的表情再作出反应的现象, 被城为“社会性参照”
三、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1、气质的稳定性:有追踪研究表明活动水平、易怒性、 社交性和害羞等气质成分在婴儿期、童年甚至成年早 期都是具有中等程度相关的稳定性。 2、养育和气质 早期的气质特征对今后的生活有时候有影响有时候没 有影响。也就是说,气质可以改变,而是否改变取决 于气质特征类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拟合性(goodness of fit)。 敏感、耐心而有要求的培养是最佳方式
第十一章 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 第二节 儿童情绪的获得 第三节 儿童的害怕和一些情绪障碍 第四节 气质及其发展 第五节 依恋
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的组成成分 1、情境 当前的事件、回忆、思考、甚至先前的情绪体验都能引起儿童 的情绪。 Strayer(1986)要求4-7岁儿童回答什么使你高兴、伤心、愤怒、 害怕和惊奇,儿童的回答可归结为:材料性质、想象的东西, 人与人之间的事情、环境事件、成就、食物、动物。 2、身体状态 3、情绪表现 4、情绪体验
3、婴儿的微笑
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行为。通过笑,可 以引出其他人对他积极的反应。
微笑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 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是由 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第二节儿童情绪的获得
一、学习理论 儿童的情绪可以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获得。如华生和雷诺所做的恐惧习 得的经典实验;老式孤儿院中的孤儿的微笑发展更慢,长大后对周围 人在感情表达和丰富性上存在问题。 每种文化中的“情绪表达法则”是通过儿童对成人或其他人(影视角色) 的观察和模仿,通过自身生活体验的积累获得。 二、知觉再认理论 儿童是一个信息加工的机体,试图用已形成的结构或工具来影响输入的 刺激。凯根(1966)给4个月的婴儿看一张规则的人脸照片或三维人 脸塑像,再给他看两者的变式,结果对前者产生更多的微笑,而且从 注视到微笑之间有3-5秒的潜伏期,说明婴儿要解释新刺激。Hebb (1946)使用黑猩猩做实验发现在正常视觉条件下生长的黑猩猩看到 石膏做的黑猩猩感到害怕,在看不到其他黑猩猩条件下抚养的个体不 会感到害怕,因为没有原有经验。
第三节 儿童的害怕
一、害怕的发展
(一)怯生
1、怯生通常是指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 许多研究表明,怯生与依恋不同,它既不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普遍 存在的。 怯生也是在出生后发生的,它的发展比社会性微笑迟一些,4个月的 婴儿对陌生人也笑,只是比母亲少些,但并不害怕;4、5个月婴 儿注视陌生人的时间多于熟悉人,开始对陌生人与熟悉者的脸来 回比较的时期;约到5~7个月时,婴儿见到陌生人往往会出现一种 严肃的表情,7个月以后较明显地表现出怯生,见到陌生人就感到 苦恼。
一、害怕的发展
2、影响怯生的因素。
(1)父母是否在场。 (2)环境的熟悉性。 (3)陌生人的特点。距离研究,成年人和儿童的差别。 (4)抚养者的多少。 (5)母婴的亲密程度。 (6)婴儿接受的刺激。
一、害怕的发展
(二)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 儿童害怕的对象是否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杰赛尔和霍 尔(1935)有一个关于这方面的经典调查。研究发 现,儿童从2~5岁,对噪声、陌生的物体或陌生人、 痛、坠落、突然失去身体支持以及突然的移动等刺 激的害怕降低了,减少了;与此同时,对想象中的 生物、黑暗、嘲笑、有伤害的威胁、落水、为以及 其它潜在的情境的害怕增加了。后一种害怕是随儿 童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二、依恋的类型 (二)类型 艾斯沃斯(Ainsworth)等,利用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作为依恋性 质的评定方法,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安全型:有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约占 65~70%) 2、回避型:缺乏依恋,与母亲没有建立亲密的感情联结;(约占 20%) 3、反抗型: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亦称矛盾型; (约占10~15%) 4、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依恋:美国最近研究发现5%-10%的婴儿在 陌生情境中表现出极度的压抑,这种类型是最不安全的。它混 合了回避和反抗。
二、依恋的测量与类型 (一)依恋的测量 婴儿依恋行为表现最明显的情景:依恋对象最易抚慰婴儿,使婴儿安静下来; 婴儿为了做游戏或得到安慰,更可能接近依恋对象;有依恋对象在身旁, 婴儿感到害怕的可能性降低。 Ainsworth 等利用婴儿在受到中等程度压力后接近依恋目标的程度以及由于 依恋目标而安静下来的程度,设计了一个“陌生情境”,以测量每个婴 儿的依恋反应和类型。其陌生情境是一组7个3分钟的情节。 父亲或母亲和婴儿一起进入房间 陌生人进入房间 父亲或母亲离开房间 父亲或母亲回到房间,陌生人离开 父亲或母亲离开 陌生人回来 父亲或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节 气质及其发展
一、气质:个体对环境事件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模式的特征,包括活动水平、易怒性、恐惧 性和社交性等。 是个体对环境事件可预见的反应倾向, 成年期人格的情绪和行为特点的基础。
5个公认的成分: 活动水平——个体活动的典型步调和精力 易怒性/消极情绪性——对消极时间感到不安的概率以 及这种不安的强烈程度 可安抚性——从不安到平静下来的容易程度 恐惧性——对强烈或非常陌生的刺激物的警戒性 社交性——对社会刺激的接纳性
第五节 依恋
一、依恋的含义和发展过程 (一)概念:依恋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感情上的 联结。发展心理学特指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 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情感联结。具体讲是 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对另一个人(主要是母 亲或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二)依恋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初生~2、3个月)无差别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2、3个月~6、7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阶段。 这是依恋关系建立期。 第三阶段:(6、7个月~3岁)特殊情感联结阶段。这是依 恋关系形成阶段。此时儿童积极要求与抚养者、母 亲接近。 第四阶段:(3岁以后)依恋关系成熟期也可以称伙伴关系 阶段。 依恋的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但发展的模式 基本一致。依恋发展的异常会直接影响到日后的社 会行为。
三、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是指对人类和人类事物的知觉、思维和推理。 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会影响儿童的情绪,随着儿童学 会采取别人的观点,感受到别人情绪的移情作用逐 渐成熟,(1)引出儿童情绪反应的刺激性质也发 生变化。(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看一个儿童被黄蜂 袭击的情绪反应不同)(2)儿童逐渐学会对别人 行为的正确分析和归因。
一、害怕的发展
(二)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 另一次研究(巴尼特1969 对7~12岁的小女孩害怕的发 展的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不同年龄儿童的害怕没 有什么差别,但是就想象中的生物、个人安全威胁 害怕有随年龄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随年龄的 增长,儿童对支配物质世界的规则或知识也懂多了。 但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学校和社会有关系的 一类害怕明显地增长了。如学校恐惧症、考试焦虑、 青少年自杀等发生率都比前高。
二、婴幼儿的情绪
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 儿童具有先天的情绪机制,愉快、感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和悲伤 八种基本情绪,都是从进化中获得的,并在外部刺激的诱发下发生和展现。 华生指出新生儿具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爱、怒和怕。但有人研究认为新生儿的情 绪状态是笼统的。 加拿大心理学家Bridges认为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杂 乱无章的内脏和肌肉反应。通过成熟和学习,各种不同性质的情绪才渐渐分化出 来。3个月原始激动分化为痛苦和快乐;6个月痛苦进一步分化为怕、厌恶和愤 怒,12个月快乐分化为高兴与喜爱,等。 伊扎德用摄象机录下婴儿与母亲在一起玩时出现的表情,让未知事件发生原因的被 试从录象中婴儿的表情判断婴儿的情绪,结果判断相当一致。伊扎德指出婴儿出 生时具有五种面部表情迹象:惊奇、苦恼、厌恶、微笑、感兴趣。3-4个月会表 示愤怒,5-7个月表示悲伤和恐惧、随后是羞耻和害羞,1岁后有了蔑视、内疚等 复杂情绪。
表11-1 婴儿情绪发生的时间、诱因和情绪 表现 选自孟昭兰《人类情绪》
时 间
初生 3-6 周 2 个月 3-4个月 7 个月 1 岁 1-1.5岁
诱 因
痛—异味—新异光、声、运动 看到人脸或听到高频语声 打针 痛刺激 与熟人分离,在高处 新异刺激突然出现 在熟悉的环境遇到陌生人 做了不对的事
情 绪
二、儿童气质的类型 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大部分幼儿归为以下三种类型: (1)“容易护理的”(the easy child):随和的儿童, 脾气平和,情绪较为积极 ,对新事物较为开放和适应。 生活有规律,可以预测。 40%, (2)“困难的”(the difficult child):活跃、易 怒、生活没有规律,他们对改变常规有过度反应,对 新的事物和人适应较慢。 10%, (3)“慢慢活跃起来的”(the slow-to-warm-up child):这类儿童不怎么活跃,有点抑郁,对新的人 和环境适应较慢。但与困难儿童不同,他们地新异刺 激的反应一般较为温和,不会过激和消极。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