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常见症状:水肿、心悸、咯血 - 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第二章 问诊

一
二
问诊技巧
特殊情况问诊
知识链接
澄清
触摸
沉默
复述
角色扮演
思考题
课堂讨论
护理问诊与医疗问诊有何不同?
项目一 护理问诊
任务一 问诊的内容
一、 一般资料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籍贯、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家庭住址、联络方式、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及收集资料的时间。性别、年龄、职业等可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相关信息,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有助于护士了解患者对健康的态度及价值观。二、 主诉主诉是指患者感受到的最主要的痛苦、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性质和持续时间,也是其就诊的最主要原因。记录主诉应精炼准确,持续时间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如“发热、咳嗽1d”;不可使用诊断用语,如“上呼吸道感染1d”。若有两组症状则要分段书写。例如,患者原有心绞痛,本次因肺炎高热诱发心绞痛发作,高热和心绞痛都要立即处理,则主诉应分两段写“高热、咳嗽3d;发作性心前区疼痛4年,加重3d”。
项目二 常见症状群(一)
【概述】发热(fever)是指机体在某种情况下,体温中枢兴奋、功能紊乱,使得产热超过散热,致使体温高出正常范围。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体温波动一般不超过1℃。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5℃,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5℃。体温除存在个体差异外,还受到昼夜节律、年龄、性别、活动程度、进食、情绪、女性排卵期等多种非病理性因素影响。
任务二 疼痛
1. 发生机制痛觉感受器广泛分布在皮肤和其他组织的游离神经末梢。各种理化刺激作用于机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受损部位的组织释放出致痛物质,引起疼痛。致痛物质包括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钾离子、氢离子、前列腺素及酸性代谢产物等。游离神经末梢受到致痛物质的刺激后发出冲动,上传至大脑皮质痛觉感觉区,引起痛觉。此外,痛觉冲动还可在脊髓内弥散性上升,引起情绪反应。
第二章咯血、发绀、水肿、心悸

常见症状评估
泉州医高专护理学院 曾巍
04 咯 血
定义
定义
喉
是指喉及喉部以 下呼吸道和肺组织的 出血,经口腔排出。
病因
定义
1. 呼吸系统疾病 (1)支气管疾病 (2)肺部疾病:在我国,肺结核为咯血最常见原因。 2.心血管疾病 较常见的是二尖瓣狭窄 3. 全身心疾病 包括血液病、急性传染病、风湿性疾病、 其他
病因及临床表现
定义
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
(1)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伯氨喹啉、亚硝酸盐等中毒导 致Fe++被Fe+++取代。 特点:急骤出现,病情危重,静脉血呈深棕色暴露于空气 中不转鲜红。氧疗后发绀不能改善。
抢救措施:静脉注射亚甲蓝溶液或大剂量Vc
肠源性青紫症:进食大量含亚硝酸盐的变质蔬菜引起的发 绀。
病因及临床表现
定义
(2)硫化血红蛋白血症:有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 或化学物质存在,同时有便秘或服用硫化物,在肠内形 成大量的硫化氢,可产生硫化血红蛋白血症(不可逆)。
特点:发绀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或更长,患者血液呈
蓝褐色。
护理评估要点
定义
✓查询与发绀相关的疾病病史或药物、化学物品、变质蔬 菜摄入史。
病因及临床表现
定义
(2)周围性发绀: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 • 分为:淤血性周围性发绀
缺血性周围性发绀 • 特点:发绀出现在肢体末稍与下垂部分如肢端、耳垂、鼻尖。
发绀部位皮肤温度低,若加温或按摩,温暖后发绀可减轻或 消失。
(3)混合性发绀: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并存,常见于心功 能不全。 周围血流缓慢。
发生机制
定义
血管因素 +
常见症状评估—水肿症状的评估(健康评估课件)

全 身
肾脏疾病—肾性水肿
组性织间隙肝机械脏压疾病—肝性水肿
水 肿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水肿
其他
(一)心原性水肿
发生机制
右心衰 有效循环血量
静脉压
右心衰
肾血流量 继发性醛固酮
毛细血管静水压
肾小管重吸收钠
钠、水潴留
水肿
肺静脉 左心房 二尖瓣 左心室主动脉瓣 主动脉 各级动脉
肺(气体交换)
(物质交换 全身组织
低蛋白血症
血浆胶体渗透压
水肿
肾原性水肿
病因:各种肾病 特点: ◆晨起时眼睑与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
◆伴有血压升高、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异常
(三)肝原性水肿
发生机制
肝脏疾病
肝脏生成蛋白减少
门静脉压力
低蛋白血症
血浆胶体渗透 特点: ◆以腹水为主要表现,也可出现踝部水肿
C.水肿常从眼睑颜面开始延及全身
D.水肿部位可随体位变动而改变
E.晨轻暮重
2.水肿用护理诊断的名称描述为 ( B )
A.体液失衡 B.体液过多 C.营养失调
D.体液不足 E.体液紊乱
3.心源性水肿一般首先表现出 ( A )
A.双下肢对称性水肿 B.眼睑及颜面部水肿
C.胸腔积液
D.腹水
E.心包积液
4.下列可引起非凹陷性水肿的是 ( A )
A.水肿是指人体组织内有过多液体聚集使 组织肿胀
B.可表现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C.心包积液不属于水肿 D.水肿时体重可增加 E.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时可产生水肿
A.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B.局部炎症
C.营养不良
D.肝硬化 E.右心衰
5.肝源性水肿的特点是
第二章 第二节 常见症状的评估-水肿

2. 赵大爷的主要护理诊断有哪些?
定义
❖ 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 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edema)。
问题: ❖ 人体体液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占多少?
细胞内液 (40%)
体
组织间液(15%)
液
细胞外液(20%)
血浆(5%)
发生机制
肾脏原因 ❖ 肾脏在维持机体内外液体
交换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 任何原因导致球-管失衡 均可致肾脏排水和排钠减 少,从而引起钠水潴留和 全身水肿。
❖ 什么是水肿?引起水肿的原因有哪些? ❖ 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如何鉴别?有何各自特点? ❖ 水肿病人评估要点有哪些?常出现哪些护理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小
伴有其他肾病病症, 伴有心功能不全病症, 如高血压、蛋白尿、 如心脏增大、心脏杂音、 血 尿、管型尿、眼底 肝大、静脉压升高等 改变等
病因与临床表现(全身水肿)
肝源性水肿
❖ 见于失代偿期肝硬化。
❖ 特点是以腹腔积液为主 要表现,也可出现踝部 水肿,逐渐向上发展, 但头面部及上肢多无水 肿。
失代偿期肝硬化
病因与临床表现(全身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
❖ 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 养缺乏、蛋白质丢失过多 等导致低蛋白血症,产生 水肿。
❖ 其特点为水肿多自组织疏 松处开始,然后扩展至全 身,以低垂部位显著。水 肿发生前常有消瘦和体重 减轻。
常见症状评估--咯血、心悸、发绀评估

紫绀
定义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反应 辅助检查
护理诊断
心理评估要点
病因、一般情况、治疗护理经过
评估病人有无因呼吸困难、发绀可有不安、 紧张、表情痛苦,严重呼吸困难、发绀时可产 生惊慌、恐惧、甚至濒死的感觉。评估其社会 支持系统,因呼吸费力、机体缺氧影响其有效 沟通和社会交往活动,影响其正常工作和学习, 影响其生活质量。
3、睡眠型态紊乱 于心悸发作所致的不适感有关
发绀
(紫绀)
(Cyanosis)
紫绀
定义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反应 辅助检查
护理诊断
发绀也称紫绀,主要
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 白增高(>50g/L), 引起皮肤、黏膜呈弥漫 性青紫色表现称为紫 绀 。
发绀在皮肤较薄,色素 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末梢 部位。
常见症状
咯血、心悸、发绀
咯血
定义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反应 辅助检查
护理诊断
咯血(hemotpysis)指喉部及喉
部以下呼吸道和肺组织出血,经咳嗽由口排出 的现象。咯血量多少不一,一般呈鲜红色,表 现为大量咯血、血痰或痰中带血。
咯血
定义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反应 辅助检查
护理诊断
一、护理评估
【病因分类】
3.混合性发绀
病因:中心性与周围性并存,见于
慢性心衰。 机制:肺淤血通气障碍,体循环淤血, 组织摄O2↑。
紫绀
定义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反应 辅助检查
护理诊断
血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各类型
临床表现
①中心性发绀:温发绀,除末梢 发绀外,躯干皮肤也可见发 绀,可伴有杵状指(趾),红 细胞增多。 ②周围性发绀:冷发绀,肢端末 梢部位发绀,加温后,可消 失。 ③混合性发绀:中心性发绀与周 围性发绀并存。
《健康评估》全套教案

心悸
发绀
水肿
授课班级
护理大专班
课时
2
课时类型
讲授、示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
难点:各种常见症状的护理评估要点
课时目标
教学内容
时间
分配
(分钟)
教学
活动
教学
媒体
评价与矫正
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和护理评估要点。
第五节咯血
第六节心悸
第七节发绀
第八节水肿
20
25
20
25
1、交代授课计划及要求
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健康评估》科授课计划表
授课班级_护理大专班_学期_ _填表时间_
周次
章节名称及内容摘要(1-2节课)
学时
教学方法
授课老师
备注
第一章健康评估的方法
1
讲授、示教
第二章健康资料与护理诊断
1
讲授、示教
第三章常见症状评估
12
讲授、示教
发热、疼痛、呼吸困难、咳嗽与咳痰
2
讲授、示教
咯血、心悸、发绀、水肿
科目:健康评估授课教师:
课
题
单元:第三章常见症状评估
呕血与黑便
便血
腹泻与便秘
授课班级
护理大专班
课时
2
课时类型
讲授、示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
难点:各种常见症状的护理评估要点
课时目标
教学内容
时间
分配
(分钟)
教学
活动
教学
媒体
评价与矫正
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和护理评估要点。
第十二节呕血与黑便
第十三节便血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很久没有上传文档,最近发现了几个好文档,上传上去,和大家一起分享《健康评估》本科教学大纲一、前言:1、《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护理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间的衔接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对护理对象从病史、症状、体征、心理社会方面、实验室及其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学习专科护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教学内容:绪论、健康评估方法、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心电图、化验诊断、影像学总学时:114h 理论104h、实践10h3、教学方法总体要求: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CIA课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小组讨论、小讲课、病例介绍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和自学、实践能力二、具体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和健康资料目的要求:一、了解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二、熟悉健康评估的内容三、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健康史的收集教学内容:一、健康评估的内容二、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三、健康资料的来源四、健康资料的类型五、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一)会谈(二)身体评估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方法与内容六、健康史的内容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第三章、常见症状的评估第一节发热目的要求:一、掌握发热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分度、评估二、熟悉发热的发生机制、分型教学内容:一、正常体温二、发生机制三、病因四、临床表现(一)临床过程(二)发热的分度和热期(三)热型五、护理评估要点六、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二节水肿目的要求:一、熟悉水肿的发病机制、相关护理诊断二、掌握水肿的病因与临床表现教学内容:一、发生机制二、病因与临床表现(一)全身性水肿(二)局部性水肿三、护理评估要点三、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三节咳嗽与咳痰目的要求:一、了解咳嗽、咳痰的发病机制二、熟悉咳嗽、咳痰的病因三、掌握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四节咯血目的要求:一、熟悉咯血的病因与发生机制二、掌握咯血的临床表现与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五节发绀目的要求:一、掌握发绀的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评估要点二、熟悉发绀的发生机制教学内容:一、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六节呼吸困难目的要求:一、了解呼吸困难的病因二、熟悉呼吸困难的五种发病机制三、掌握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二、临床表现与发生机制三、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和病例介绍第七节心悸目的要求:一、了解心悸病因、发生机制二、熟悉心悸的临床表现、定义教学内容:一、定义、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八节恶心与呕吐目的要求:一、掌握恶心与呕吐的病因、评估二、了解恶心与呕吐的发病机制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九节呕血与黑便目的要求:一、熟悉呕血与黑粪的病因、临床表现二、掌握呕血与黑粪的病因、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节便血目的要求:一、了解便血的发病机制二、熟悉便血的病因三、掌握便血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一节腹泻目的要求:一、熟悉腹泻的发生机制、病因二、掌握腹泻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定义、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二节便秘目的要求:一、了解便秘的发生机制二、熟悉便秘的病因三、掌握便秘的临床表现与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定义、病因与发生机制(一)病因(二)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三节黄疸目的要求:一、熟悉黄疸的定义、发生机制二、掌握黄疸的病因与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四节抽搐与惊厥目的要求:一、掌握抽搐与惊厥的定义、临床表现、评估要点二、了解抽搐与惊厥的病因教学内容:一、病因与发生机制二、临床表现三、护理评估要点四、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十五节意识障碍目的要求:一、了解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二、熟悉意识障碍的病因三、掌握意识障碍的定义、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教学内容:一、发生机制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护理评估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四章身体评估第一节全身状态目的要求:一、掌握全身状态的评估内容与方法二、掌握全身状态异常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性别二、年龄三、生命体征四、发育与体型五、营养状态六、意识状态七、面容与表情八、体位九、步态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二节皮肤第三节浅表淋巴结目的要求:一、掌握皮肤的评估内容、方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二、掌握浅表淋巴结的评估方法、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皮肤评估(一)颜色(二)湿度(三)温度(四)弹性(五)皮疹(六)压疮(七)皮肤、粘膜出血(八)蜘蛛痣(九)水肿二、浅表淋巴结评估(一)淋巴结分布(二)评估方法(三)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四节头面部和颈部评估目的要求:一、掌握头面部、颈部的检查内容与检查异常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头部二、面部(一)眼: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眼球、瞳孔、视力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意义(二)耳(三)鼻(四)口:口唇、口腔粘膜、牙齿及牙龈、舌的检查、扁桃体肿大的检查三、颈部(一)颈部外形与活动(二)颈部血管(三)甲状腺(四)气管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五节胸部评估目的要求:一、了解胸部的体表标志一、熟悉胸壁、胸廓与乳房的检查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二、掌握肺和心脏检查的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胸部的体表标志(一)骨骼标志(二)自然陷窝(三)人工划线和分区二、胸壁、胸廓与乳房(一)胸壁(二)胸廓:桶状胸、佝偻病胸的概念(三)乳房:乳房检查的方法:视诊、触诊的内容异常情况的临床意义三、肺和胸膜(一)视诊:呼吸运动的类型、呼吸困难的类型、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节律改变的类型(二)触诊:1、胸廓扩张度、2、触觉语颤的形成机制、3、评估方法、生理变异及异常4、胸膜摩擦感(三)叩诊:叩诊方法、影响叩诊音的因素、胸部叩诊音的分类、正常肺部叩诊音的分类、异常肺部叩诊音的分类及意义(四)听诊:正常肺部呼吸音的分类、异常肺部呼吸音的分类、啰音的分类及意义、语音共振、胸膜摩擦感四、心脏评估(一)视诊:心前区外形、正常心尖搏动及改变、心前区异常搏动(二)触诊:心前区搏动、震颤及意义、心包摩擦感(三)叩诊:心脏叩诊方法、正常心浊音界、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四)听诊:1、心脏瓣膜听诊区、2、听诊内容:心率、异常心律、正常心音及心音改变的意义3、额外心音、心脏杂音产生的原因及意义五、周围血管检查(一)视诊:肝颈静脉回流征、毛细血管搏动征(二)触诊:异常脉搏及意义(三)听诊:动脉杂音、射枪音等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六节腹部评估目的要求:一、了解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二、掌握腹部评估的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二、腹部评估方法(一)视诊:1、腹部外形异常的意义2、呼吸运动3、腹壁静脉曲张的类型及原因4、胃肠蠕动波(二)触诊1、腹部紧张度增加和减低的意义2、常见的压痛点、反跳痛的临床意义3、肝脏触诊的方法、注意事项、常见疾病肝脏触诊的特征4、脾脏触诊的方法、脾肿大的测量方法、脾大的分度及临床意义5、胆囊触诊的方法胆囊压痛点的触诊6、膀胱触诊(三)叩诊1、腹部叩诊音2、肝脏叩诊、病理改变、肝区叩击痛3、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4、肋脊角叩击痛5、膀胱叩诊(四)听诊1、肠鸣音异常的意义2、振水音3、血管杂音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等第六节、神经系统评估目的要求:一、熟悉12对脑神经的评估二、掌握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的评估内容与方法、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12对脑神经的评估二、运动功能评估1、瘫痪的概念及分类、肌力的概念及分级、肌张力的概念及异常的分类2、不随意运动的概念及分类3、共济运动的评估方法三、感觉功能评估: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检查的内容及方法四、神经反射评估: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检查内容与方法五、自主神经功能评估(自学)1、一般检查的内容2、自主神经反射检查的内容及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课件、录像、自学等第五章心理评估目的要求:一、掌握心理评估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教学内容:一、心理评估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二、自我概念评估认知评估情绪和情感评估个性评估压力与压力应对评估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小组讨论等第六章社会评估目的要求:一、掌握社会评估的内容、方法教学内容:一、社会评估的内容、目的、方法二、角色与角色适应评估三、文化评估四、家庭评估五、环境评估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等第七章心电图目的要求:一、了解心电图导联体系并能正确应用二、正常心电图各种波形状况三、描述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四、会对心电图进行诊断教学内容:一、心电图的导联二、正常心电图三、异常心电图四、心电图诊断步骤教学时数:20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第八章影像学检查目的要求:一、了解影像学检查原理二、熟悉X线检查前的有关护理三、掌握各系统常见X线表现教学内容:一、放射学检查二、核医学检查三、超声检查教学时数1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多媒体第九章实验室检查目的要求:一、熟悉实验室检查的内容二、掌握各项检查的内容与临床意义三、掌握各种化验检查前的有关护理教学内容:一、血液检查二、尿液检查三、粪便检查四、肾功能检查五、肝脏病常用检查六、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七、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教学时数18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多媒体实验课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一、一般状况的评估目的要求: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检查方法学会皮肤、粘膜、淋巴结的检查内容和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基本检查方法: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及皮肤、粘膜、淋巴结的检查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二.头颈部检查目的要求:学会头颈部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头部检查:头颅、眼睛、耳、鼻、口腔、腮腺二、颈部检查:外形、颈部活动、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三.肺部检查目的要求掌握肺部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肺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四.心脏检查目的要求:掌握心脏检查的方法、内容、临床意义教学内容: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五.腹部检查目的要求掌握腹部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腹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六.神经反射检查目的要求掌握神经反射检查的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室由教师先示教学生相互练习三、教学时数分配序号内容理论课实验课合计1 第一章11 2 第二章3 第三章4 第四章5 第五章6 第六章7 第七章8 第八章9 第九章合计健康评估常见症状的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11818662016181041010 1182866201618104四、实验内容实验名称内容学时实验一一般状况的评估 1实验二头颈部评估 1实验三肺部评估 2实验四心脏评估 2实验五腹部评估 2实验六神经系统评估 2五、考试、考核内容、方式及要求理论考试:试卷考试占70%实验课考试:在实验室学生随机抽取一项教师按照操作标准进行考核该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试内容为身体评估部分包括:一、皮肤黏膜淋巴结的检查二、头部评估三、颈部评估四、肺部评估五心脏评估六、腹部评估七、神经系统评估1。
健康评估教案目录

《健康评估》教案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第二章身体评估第一节一般状态评估第二节皮肤、淋巴结评估第三节头、颈部评估第四节胸部评估第五节血管评估第六节腹部评估第七节脊柱和四肢评估第八节肛门、直肠和生殖器评估第九节神经系统评估第四章特殊年龄人群健康评估第五章常见症状评估第一节发热第二节疼痛第三节咳嗽与咳痰第四节咯血第五节呼吸困难第六节发绀第七节水肿第八节恶心与呕吐第九节呕血与黑粪第十节便血第十一节腹泻第十二节便秘第十三节黄疸第十四节意识障碍第十五节惊厥第十六节抑郁状态第六章常见疾病及机体病变评估第一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病变第二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及病变第三节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第四节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第五节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评估第七章心理评估与社会评估第一节心理评估第二节社会评估第八章心电图第一节临床心电图基本知识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值第三节心房与心室肥大第四节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第五节心肌梗死第六节心律失常第七节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与分析第八节心电监护基础知识第九章影像学检查第一节放射学检查第二节超声检查第三节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第四节其他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第十章常用实验检查第一节血液检查第二节尿液检查第三节粪便检查第四节常用肾功能检查第五节常用肝功能检查第六节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第七节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第八节脑脊液检查第九节常用免疫学检查第十节微生物学检查的临床应用第十一章诊断思维第一节临床思维方法第二节临床诊断的方法、内容和格式第三节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差异第四节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和步骤第十二章健康评估记录第一节健康评估记录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健康评估记录的格式与内容第三节护理病程记录第四节健康教育计划。
第二章--健康评估 ---水肿

有效滤过压为正值
-----产生组织液
有效滤过压为负值
------血液回吸收 静脉
(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有效滤过压
+30 动脉端 -25 +8 -1 12mmHg 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 +10 -25 +8 -1 -8mmHg 静脉端
(二)肾源性水肿临床表现:
• 自上而下, • 晨起眼睑和颜面水肿,以后可发展为全身水肿
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鉴别点 病因 开始部位
发展速度 水肿性质
心源性水肿 右心功能不全
从足部开始 向上延及全身
肾源性水肿 肾炎、肾病综合症
从眼睑、面部开始 延及全身
缓慢 迅速 比较坚实,移动性小 软,移动性大 伴随症状 伴有心力衰竭表现:心脏 伴有肾脏病表现:高 增大、心脏杂音、肝肿大、血压、蛋白尿、血尿、 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 管型尿和眼底改变等 流征阳性和静脉压升高等
心力 衰竭
水肿 分类
全身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 其他
局部性水肿
三、各分类水肿作用机制及临床表现
(一)心源性水肿临床表现:
• 自下而上 • 全身性,下肢明显合并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 伴颈静脉怒张、肝肿大等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心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
负荷增加有关的表现、活动与运动功能的情况,以及
有无皮肤水疱、溃疡及与之相关的感染
3. 有无与水肿发生有关的疾病史或用药史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健康评估》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的护理专业学生。
二、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基础专业课,于第二学期开设。
前导课程为《正常人体机构》、《正常人体功能》,后续课程为《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
四、设计思路:本课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护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打牢护理理论基础,科学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强化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临床常用实验室及其它检查的适应症、检查前准备、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熟悉身体评估的内容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常见症状的临床意义及其护理评估;3)掌握正确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4)能运用交谈技巧,正确地收集护理对象健康史的有关资料;5)会根据不同症状的特点,全面、准确收集病人的主、客观资料并能正确作出护理诊断;6)能正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身体评估;7)能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具体病人的特点分析、判断病情并解释其临床意义,并能根据不同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具体要求正确采集和保存标本。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会操作心电图机;2)使学生能对疾病做出初步评估。
3)学生能将交谈、身体评估及其他检查所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按要求的内容及正确格式书写护理病历以及对常见疾病作出健康评估;4)学生会识别正常心电图图形并能按操作规程为病人进行心电图检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研究健康评估理论课,充分意识到健康评估知识的桥梁作用以及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2)能够自觉运用所学其它科目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健康评估学知识点及其作用的良好惯,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应用具体的操作中去;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备用于钻研、善于合作、交流的协作意识;树立爱岗敬业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
健康评估第四章常见症状评估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1、呼吸系统疾病 (1)气道阻塞 (2)肺部病变; (3)胸廓及胸膜病变; (4)呼吸肌及神经病变。
上呼吸道阻塞 下呼吸道阻塞
2、循环系统疾病: 3、中毒性疾病; 4、血液系统疾病;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6、发生机制
发生机制
(1)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 所致。
第五节 咯血
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的出血,血液随咳嗽由口腔咯出。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1、呼吸系统疾病
2、循环系统疾病
3、外伤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 (2)急性感染性疾病 (3)其他 5、发生机制:主要由肺部感染等因素造成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壁侵蚀而破裂、血管瘤破裂等,
至正常。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 ℃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如此反复多次,体温呈 波状起伏。
(6)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 续数天后规律性的交换。
四、护理评估要点
1、发热出现的具体时间、季节,起病的缓急,发热程度,是否进行过体温的测量和记录;呈持续 性还是间歇性;
发绀等。
三、护理评估要点
1、评估有无引起呼吸困难的相关病史或诱发因素; 2、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 3、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对日常生活、交流、运动的影响; 4、诊疗与护理经过。
四、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广泛病变导致有效呼吸面积减少等有关。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上呼吸道梗阻、肺泡弹性减退、呼吸肌麻痹等因素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所致能量消耗增加和缺氧有关。
健康评估-临床常见症状问诊

第三章常见症状评估【教学要求】1、理解发热概念、病因、临床分度,掌握常见热型、临床意义及主要护理诊断2、理解水肿病因、发病机制,掌握各种水肿的临床特点、临床意义及主要护理诊断3、理解咳嗽与咳痰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掌握痰液性状与疾病关系和主要护理诊断4、理解咯血的定义、病因,掌握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大咯血窒息表现和主要护理诊断5、理解呼吸困难的定义、病因,掌握肺源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主要护理诊断6、理解呕血与黑便的定义、病因,掌握临床特点及主要护理诊断7、理解黄疸的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掌握各型黄疸的临床特点及主要护理诊断8、理解意识障碍的定义、病因,掌握意识障碍各种程度的临床特点、轻度昏迷与深度昏迷的鉴别以及主要护理诊断重点难点1.各种临床症状的基本表现和护理诊断第一节发热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正常体温和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相对恒定,一般36°C〜37°C。
正常体温在不同的个体间稍有差异,并受昼夜、年龄、性别、活动程度、药物、情绪、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略有波动。
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C。
【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是导致发热的最主要因素。
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
(1)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如IL-1,TNF,干扰素等,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之上移,体温升高。
(2)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包括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无菌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不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或存在引起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的疾病,影响正常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散热,引起发热。
【病因】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多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营养不良性水肿水肿分布从组织疏松处开始,然后扩展至全身,以低垂部位显著。发生水肿前常有消瘦、体重下降等。
5.其他粘液性水肿以口唇、眼睑及下肢胫前较为明显,为非凹陷性水肿;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为眼睑、踝部、手部的轻度水肿,多于经前7~14天出现,行经后水肿逐渐消退;药物性水肿一般发生在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胰岛素等应用过程中;特发性水肿一般只见于女性,主要发生在身体的下垂部位,于直立或劳累后出现,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二)临床特点
1.咯血量咯血量差异甚大,从痰中带血、咯血痰到大量咯血不等。由于咯血常骤然发生,病人或将血液吐在地面,或血液吞入胃内,使咯血量难以正确估计,一般将24小时内咯血量<100ml的称小量咯血、100~500ml的称中等量咯血、>500ml的称大量咯血。咯血量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致,但临床上可作为判定咯血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依据。大量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多表现为持续痰中带血。
4.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通常继发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蛋白血症。
5.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如丝虫病、血栓性静脉炎。
【护理评估要点】
(一)健康史
1.既往史 既往的健康状况,有关心、肾、肝、内分泌等疾病史和相应的临床表现,日常用药情况等。
2.职业与生活史职业上接触的物质、饮食与过敏现象;日常生活习惯如摄入钠盐过多、营养状况与营养条件等。
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以下的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的出血,血液随咳嗽由口腔咯出。
【病因与发生机制】
1病因
1.呼吸系统疾病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支气管炎、肺炎、肺吸虫病、肺阿米巴病等。
2.循环系统疾病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肺梗死、肺动脉高压、左心衰竭等。
3.外伤胸部刺伤、肋骨骨折、枪弹伤等,以及因胸腔或肺的穿刺与活检、支气管镜检查等引起的损伤。
2.心理反应由于严重全身水肿、胸水、腹水,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病人不能平卧睡眠,异常痛苦,易产生烦躁不安、焦虑等情绪。
(四)伴随症状
水肿伴有心脏扩大、心脏杂音及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阳性等,见于心功能不全。水肿伴有高血压的,见于肾脏疾病。水肿伴有腹水、蜘蛛痣、肝掌、黄疸、肝脾肿大者,见于肝硬化。
2’
3’
3’
举例说明水肿的病因
结合生理知识引导学生联系既往知识点
结合图片讲授水肿的评估
启发讨论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及预习】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与发生机制】
(一)病因
1.全身性水肿
(1)心源性水肿主要见于右心衰竭。
(2)肾源性水肿见于各型肾炎。
(3)肝源性水肿见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
(4)营养不良性水肿因长期热量摄入不足、蛋白质丢失过多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
(五)诊疗及护理经过: 水肿发生后就医情况;是否使用过利尿剂,药物种类、剂量、疗效和不良反应;休息、饮食、保护皮肤等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相关的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 与组织间隙液体潴留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严重水肿导致皮肤血供差、抵抗力下降有关。
六、咯血
【基本概念】
2.简述上述症状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3.描述上述症状的临床特点与临床意义。
4.掌握上述症状的护理评估要点,并能在评估后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注:心悸、皮肤粘膜出血自学完成。
重点
1、3、4
难点
4
教学过程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通过图片展示讲解水肿的概念
宣布上课,查学生出勤
提问:1.临床上发热症状热型有哪几种?最常见的是哪一种?
安医大护理学院《健康评估》第三次课教案
授课章节
第二章问诊第二节常见症状评估
水肿、心悸、咯血、呕血与黑便
授课时数
3学时
教材名称
健康评卫2版
课型
理论课
主要教学方法
启发讲授,举例,讨论
授课班级
07护理52-55
授课时间
9月18日
授课班级
84
授课时间
9月18日
教
学
目
的
1.解释水肿、咯血、心悸、呕血与黑便、皮肤粘膜出血的基本概念。
(5)其他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粘液性水肿、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药物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等。
2.局限性水肿局部炎症、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性静脉炎、上腔或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由丝虫病所致的橡皮肿等。
(二)发生机制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有:
1.水钠潴留如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2.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如右心衰竭。
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如局部炎症、过敏所致的血管神经性水肿。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等。
(2)急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等。
(3)其他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氧中毒等。
㈡发生机制
主要有肺部感染等因素造成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壁侵蚀和破裂、血管瘤破裂等,以及肺血管内压力增高、止血与凝血功能障碍和机械性损伤等。
2.什么叫牵涉痛?胆囊、胰腺疾病牵涉痛的特点?
第三章常见症状评估
第节水肿(Edema)
定义★:组织间隙积液过多,即为水肿(edema)。水肿可分布于全身,也可在身体某一部位出现,或发生于体腔内称积液;可显而易见,也可以隐蔽状态存在;可单独出现,也可伴有其他症状。组织间液积聚较少,体重增加在10%以下,指压凹陷不明显时,称隐性水肿;体重增加在10%以上,指压凹陷明显者,称显性水肿。
【护理评估要点】
(一)健康史
1.年龄 青壮年发生咯血者应多考虑肺结核、支气管扩张、风湿性心瓣膜病等;年龄较大者,尤其是男性、有吸烟嗜好的,应首先想到肺癌,肺结核也常见。
2.既往史与生活习惯幼年曾患麻疹或百日咳的,应考虑支气管扩张。原有肺或心脏病病史的,对评估非常重要。长期吸烟者应警惕肺癌;喜生食石蟹与喇蛄者应考虑肺吸虫病。
(三)病人的身心反应
1.身体反应 全身性水肿病人,可因体内液体潴留而导致体重增
加,常伴尿量减少。水肿严重时,因心脏的容量负荷增加,病人脉搏增快、血压升高,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大量胸、腹腔积液时,病人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加上严重的肢体水肿,日常活动常受限制。长期水肿使水肿区域组织、细胞营养不良,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皮肤溃疡和继发感染,且伤口不易愈合。
3.月经与生育史询问水肿是否与月经周期有关,是否为周期性发作。
(二)临床特点
1.心源性水肿水肿首先发生在身体的下垂部位,严重者可发生全身性水肿并伴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
2.肾源性水肿水肿早期出现于眼睑与颜面部,于晨起时明显,以后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肾病综合征病人水肿明显,多为全身性,常伴有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