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会计中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合集下载

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比较分析

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比较分析

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比较分析【摘要】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了会计实务中永久性差异的存在。

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所得税准则,笔者结合实例对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做了比较分析,并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实施所得税准则。

【关键词】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递延所得税;比较一、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的比较(一)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按照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体见表1。

除了因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外,一些特殊项目也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如: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二)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某一时间发生,在以后时间还可能继续发生,但不能在以后的时期内转回,该种差异只影响当期,不影响其他会计期间。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导致永久性差异的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等,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因此,暂时性差异不包括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也不属于暂时性差异。

例1,某企业国库券利息收入80万元,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列示的应收利息账面价值为8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该项收益为免税收益,该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80万元,即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为80万元。

由于该项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等,暂时性差异为零,因此,永久性差异不形成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也不包括永久性差异。

例2,某公司因违反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接到环保部门的处罚通知,要求其支付罚款100万元。

(完整版)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大全,推荐文档

(完整版)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大全,推荐文档

2007 年度汇兑损益(收益、损失)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
17 汇兑损益
2007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 (国税函〔 2008 」264 号)不确认所得,在 2007 年汇缴时己作纳税调整的,
在实际处置或结算的年度,需作相反方向的调整。
应付账款、其 18 他应付款、预
收账款
(1)由于债权人原因导致债务不能清偿或不需清偿的部分,应并 入所得征税,实际支付时纳税调减:(2)逾期包装物押金或超过 12 个月未退还的包装物押金,应并入所得征税,实际支付时纳税 调减。
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3)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付账款等
收入,税法允许分期确认收入而会计可能一次性也可能分期确认收
入,而且实质上构成融资性质的要按公允价值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 2

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可供出售金融 3
资产
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但由于公 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故无需做纳税调整。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
税额抵免
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 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 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
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 5 个纳税年度结转
抵免。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创业投资额所 34
得额抵免
两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 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 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
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 财产损失或者已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 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可收回金 额可以由中介机构评估确定;己按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确认财产损失 的各项资产必须保留会计记录,各项资产实际清理报废时,应根据 实际清理报废情况和已预计的可收回金额确认损益。

所得税会计中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会计中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会计中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关于永久性差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企业一定期间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计算口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2)永久性差异产生于当期,以后各期不作回转处理;(3)永久性差异源于这样一些项目:a、计入会计收益而永不计入应税所得;b、计入应税所得而永不计入会计收益。

按永久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四类:(l)免税收入,如国库券利息收入。

(2)不可扣除的费用和损失,如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各种税收滞纳金、罚款等。

(3)非收入性课税项目,如企业与关联企业以不合理定价手段减少会计收益,税法规定征税机关有权合理调整增加应税所得。

(4)非费用性扣减项目,如美国的超成本折耗(cost depletion),一些拥有消耗性资产的公司,在计算其应税所得时,税法允许扣除超过成本折耗的一定百分比折耗,目的在于鼓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关于时间性差异,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l)时间性差异是由于企业某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应税所得的时间与计人会计收益的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

(2)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时期,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可以转回。

(3)如果只存在时间性差异,不存在永久性差异,那么从各期总和上看,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总额将相等。

时间性差异按收入、费用计入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时间先后,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后列入应税所得的收入和利得,如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只有当实际收到股利时,才计入应税所得。

(2)先列入应税所得、后在报表上确认的费用或损失,如会计上采用直线法折旧,税收上采用加速折旧法折旧。

(3)先列入应税所得、后在财务报表上确认的收入或利得,如提前收取的租金在收到时就计税,但要在实际提供服务时才列入财务报表。

(4)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后列入应税所得的费用或损失,如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金。

鉴于前两类时间性差异会产生未来应纳税的金额,后两类差异会产生未来可抵减应税所得的金额,故将它们分别称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大全

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大全
30
债务重组所得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 264 号)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转让、处置持有5 年以上的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 %及以上的,可在不超过5 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在权益法核算下,投资日投资成本小于目标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作相应调整;计提减值准备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不作帐面处理。
税法规定,计税基础按照历史成本确定,被投资方用留存收益转增股本,投资方相应追加投资计税基础。
5
贷款
呆账准备计提比例若与税法规定扣除的比例不同,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6
存货
(1)存货减值准备(含建造合同预计损失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2)建造合同资产(建造时间超过12个月的飞机、船舶、大型设备、开发产品等),因会计资本化利息大于税法资本化利息,导致会计基础大于税法基础。
7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一次还本付息的投资,其利息收入的确认时间与计税收入的确认时间不同。
28
股权转让所得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 264 号)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转让、处置持有5 年以上的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胜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可在不超过5 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l6
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

试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

试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

试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摘要:企业所得税会计无论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相关会计课程,还是企业相关财会人员处理会计实务或纳税申报,都觉得比较难于掌握——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

文章从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经济实质、核算内容及其纳税调整入手,结合典型案例对此进行了系统剖析,对指导学生学习财税课程和财会人员从事财税工作都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纳税调整第一作者简介:王宝田(1958—),男,教授,辽宁大连市人,现供职广州商学院会计学院,研究方向为会计、财务与税法;第二作者简介袁翠珍(1983—),女,助理研究员,四川达州市人,现供职广州商学院会计学院,研究方向为会计与税法。

1永久性差异的实质及其纳税调整1.1永久性差异的经济实质。

永久性差异是指纳税主体在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政策计算口径不同,导致会计税前利润与企业纳税所得之间存在差异,它在本期产生,但不能在以后各期转回(即永久存在)。

当然,这种差异在各会计期间都有可能产生。

1.2永久性差异的主要内容。

有些收入,在会计上核算为收入,但税法政策则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如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这些收入从会计核算上讲,属于企业的一种收益,构成会计税前利润的组成内容,但税法政策则规定企业对这些收入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有些支出,在会计上核算为费用或损失,但税法政策上不得以费用或损失扣除,如各种行政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税收滞纳金支出、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额的40%或超出当年营业收入0.5%的部分、赞助支出、非公益性捐赠支出,以及企业实际发放工资与计税工资之间及据此计提“三费”之间的差异、企业发生的利息与可以抵扣利息之间的差异等,这些支出从会计核算角度看,均属企业发生的费用支出,应当体现在其经营损益中,在计算会计税前利润时予以扣除,但税法政策上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强化预习: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强化预习: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强化预习: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所得税
知识点二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一、永久性差异
教材没有出现永久性差异的概念,但出现了例子。

可能产生永久性差异的12个项目:
(1)超过扣除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资总额的14%)、工会经费(工资总额的2%);
(2)业务招待费允许扣除60%,但最高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5‰;
(3)研发支出加计50%扣除;
(4)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5)罚款支出;
(6)非广告性赞助;
(7)向非金融企业借款超过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的借款利息不予扣除;
可能产生永久性差异的项目
(8)可供出售股票和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现金股利(即权益性投资的股利所得持有期超过12个月)免税(但转让所得不免税);
(9)一年内技术转让所得五百万以下免税,超额减半纳税;
(10)国债利息收入;
(11)教育费附加返还款不再重复计税(会计计入营业外收入);
(12)关联方交易收益。

了解即可,无需记忆。

二、暂时性差异
产生暂时性差异的项目通常有且仅有两类:资产和负债。

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
一般资产: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减值准备负债的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

谈新税法下的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谈新税法下的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 资产减值损失不得
一 、资 产 减 值 能 否 转 回 的 国 际 比 较
转回这一规定的适用范围是有限制的。
国 际 会 计 准 则 第 36 号 《资 产 减 值》
它 主 要 是 针 对 固 定 资 产 、 无 形 资 产 、商 ( IAS36) 允 许 资 产 减 值 转 回 , 同 时 规 定 对
3.在中 国 境 内设 立 机 构、场 所 的 非居 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 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 收益。该权益性投资收益与上述符合条 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 性投资收益的所得税税率情况相同。
( 二) 税 法 作 为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 会 计 准则不确认为收益的项目
该项目较少存在, 主要包括: 1.关联交易价差。也就是说, 一些企 业与关联企业以不合理定价手段减少应 纳税所得额, 税法规定税务机关有权合 理调整增加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又如, 价 外费用等。 2. 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 ( 三) 会 计 准 则 确 认 为 成 本 、费 用 或 损失, 税法不允许扣除的项目 1.税收滞纳金; 2. 罚 金 、罚 款 和 被 没 收 财 物 的 损 失 ; 3. 所 得 税 税 法 规 定 允 许 扣 除 以 外 的 捐 赠 支 出 。这 里是指 , 按照新税法第九条 规定,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在年 度利润总额 12% 以内的部分, 准予在计 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因此, 超过年度 利润总额 12% 以内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会计准则允许作为支出抵口利润, 而税 法则不允许扣除。 4.赞助支出; 5.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6.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 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 发生的利息支出, 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 得额时扣除。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引言在会计准则中,所得税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的处理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中,会计师需要考虑两种类型的差异:暂时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本文将对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中的这两种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根据税法和会计准则的不同,导致税务所得和会计所得之间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是暂时的,会在未来会计期间中得到消除。

下面是一些导致暂时性差异的常见原因:1.不同计算方法:税法和会计准则对于一些项目的计算方法和原则是不同的,如长期资产摊销、损失计提和关联企业交易等。

2.市场价格波动:如果企业持有某些金融资产或衍生工具,市场价格的波动可能导致税务所得和会计所得之间的差异。

3.外币报表折算:如果企业需要将外币报表折算成本地货币,汇率的变动可能会导致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方式是通过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调整,并建立所得税负债或所得税资产的账户。

当这些差异在未来会计期间中消除时,相应的所得税负债或所得税资产也将得到消除。

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指在会计准则和税法允许的偏差范围内,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中计算所得税所产生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永久性的,不会在以后会计期间中得到消除。

下面是一些导致时间性差异的常见原因:1.投资收益:在会计期间内,企业可能会获得股息收入或股本收益,而税法对这些收入可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导致税务所得和会计所得之间产生差异。

2.资产重估: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对资产进行重估,而税法可能不承认这种重估所产生的增值。

3.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准则和税法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和期限也可能存在差异。

时间性差异会直接影响企业在递延所得税方面的处理。

递延所得税是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一项负债或资产。

当时间性差异发生时,企业需要计算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大全

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大全
28
股权转让所得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 264 号)规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转让、处置持有5 年以上的股权投资所得、非货币胜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和捐赠所得,占当年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可在不超过5 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8
商誉
商誉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产生;商誉不得
序号
暂时性差异
项目
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原因
9
固定资产
(1)弃置费、残值、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等因素导致不同年度的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不同,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2)《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中规定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税法规定融资租入资产应当按照租赁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付款额以及在取得租赁资产过程中支付的有关费用作为其计税基础;由于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不同,导致折旧期间的计税基础与会计基础也不同;(3)除房屋、建筑物外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不得在税前扣除;(4)应当资本化的借款,如果是向非金融部门取得,并且超过了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则固定资产的原价大于计税基础;(5)2007年12月31日前内资的房地产企业将开发产品转作固定资产应视同销售处理,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按照公允价值确定,会计基础按开发产品账面价值结转;2008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类似业务不再视同销售处理。
34
创业投资额所得额抵免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两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税会差异会计分录

税会差异会计分录

税会差异会计分录税会差异是指企业在会计准则和税法中计算所得税时所出现的差异。

这些差异分为两大类别,一个是暂时性差异,另一个是永久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在企业账面利润和税务盈利的计算中所使用的不同会计方法和期间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在未来会发生自动调整。

而永久性差异则是指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不同税收政策的结果,这种差异会持续存在,并且不会发生自动调整。

税会差异会计分录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应对税会差异而进行的会计分录。

会计师需要理解税会差异的种类和计算方法,以便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正确计算所得税和反映税会差异的影响。

下面以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举例说明税会差异的会计分录。

1.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企业账面利润和税收盈余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只是暂时的,将在未来某个时候得到调整。

这种调整常见于企业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等账面上能够扣除的开支,而税法规定这些开支要延迟扣除。

以下是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分录的例子:1)资产减值准备企业A在2019年的账面利润中计提了10,000元的坏账准备,但税法规定这个准备只有在2020年才能扣除。

因此,2019年的所得税费用需要把这个减值准备所产生的税会差异加到所得税费用里:借:所得税费用3,000元贷:递延所得税资产3,000元2)长期待摊费用企业B在2019年对一项15,000元的广告费用进行了前期支付,这笔费用将在未来的3年内摊销。

虽然企业在账面利润中已经计入了这个费用,但税法规定这种费用只能在实际支出时才能扣除。

因此,企业在2019年的所得税费用中需要把这个待摊费用所产生的税会差异加到所得税费用里:借:所得税费用2,000元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000元2.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企业账面利润和税务盈利之间长期而稳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会自动调整。

这种差异通常产生于税法和会计准则在计算收入、成本等方面有所不同。

以下是永久性差异的会计分录的例子:1)不可减免的所得税企业C在2019年收到了20,000元的政府补贴,这笔补贴不需要纳税。

什么是所得税暂时性差异

什么是所得税暂时性差异

什么是所得税暂时性差异
1.暂时性差异是会计和税法的差异。

站在利润表的角度,会计和税法的差异体现在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上。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是按利润总额加减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比如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宣传费的差异。

实际应用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用利润总额倒推的方法,说明在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问题上会计和税法规定大部分是相同的。

2.差异的分类
(1)永久性差异,指会计确认的收入成本费用,税法永远不确认,税法确认的收入成本费用,会计永远不确认。

比如:税务局罚款10000元,会计确认营业外支出10000元,税法规定不能税前列示,税法永久不承认,产生永久性差异。

(2)暂时性差异是指会计和税法都确认,只是在某个时期确认的数量有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最大的特点是未来可以转回的性质。

比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论采用何种折旧方法,应计提的折旧总额是相等的。

如果固定资产原价50万,会计上提折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税法规定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那么应计提的折旧总额,在整个年限里是一致的,但是对于某一年度,会计上确定的折旧额与税法规定提取的折旧额是有差异的,差异是暂时的且未来期间能够转回的,也就是产生了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会计,永久性差异的归宿

所得税会计,永久性差异的归宿

所得税会计,永久性差异的归宿本文提纲:一、所得税会计演变史二、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三、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已不见永久性差异的痕迹,没有永久性差异了吗?一、所得税会计演变史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出生以来,所得税会计核算用过两个方法,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从会计分录角度,简单解释一下这两个方法。

应付税款法,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因此,应付税款法,会计分录借方的所得税费用=贷方根据税法规定计算,企业当期应实际交给税务局的“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因此,纳税影响会计法,会计分录借方的所得税费用包括两部分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敲黑板:按会计分录中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算确认方法不同,纳税影响会计法细分两个方法,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利润表债务法按利润表项目,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按第一报表资产负债表项目,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清楚所得税会计的两种核算方法,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就是利润表债务法下的两个概念,关于这两个概念,就不详细解释,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已不使用利润表债务法。

清楚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是过去式就可以了。

三、暂时性差异这个概念需解释一下,这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概念。

会计和税法是两门学科,会计有资产、负债,税法也有资产、负债。

会计的资产、负债价值是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税法的资产、负债价值是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会计的资产:特点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税法的资产:特点是可以使企业少交税,计税基础金额=能减少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会计的负债:特点是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金额=负债的账面价值税法的负债:特点是能让企业多交税,计税基础金额=未来不能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账面价值-能减少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因此,暂时性差异就是会计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税法的价值【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

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分类与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四条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当期所得税产生影响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一、对于永久性差异主要是财务上可以作为费用扣除而税法规定不能在当期扣除也不能在以后年度扣除的项目。

永久性差异不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但会对当期的所得税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当年亏损(税法标准)的情况下会影响到以后年度的亏损弥补额,从而影响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永久性差异主要有:λ业务招待费的超支λ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λ工资及三项福利的超支(工效挂钩的另有规定外)λ业务宣传费超支λ利息超过规定部分λ资产损失的扣除(未经中介鉴定部分)λ销售佣金、λ社会保险超过规定部分λ总机构管理费超过标准部分λ公益性救济捐赠超过标准部分或者是不能扣除部门λ资产取得时没有合法有效的凭证,而在当期计提的折旧部分(区分具体情况)λ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而未计的扣除项目λ贿赂等非法支出λ免税的收入二、对于暂时性差异,本准则第七条规定,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2.1依据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的差异,可产生以下四种情况:1、资产的帐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资产的帐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负债的帐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负债的帐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2对于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其计税基础和帐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主要是指费用和收入,如:广告费超过2%的部分可以无限期留以后年度抵扣(粮食白酒的广告除外)、国产设备投资抵扣新增所得税的部分、接受捐赠的金额占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比较大的部分可以递延到以后的5个纳税年度中确认、一次性收取或支付超过一年以上租赁期的租赁费(国税发1997 191号文件规定出租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限分期计算收入,惩租方应相应分期摊销租赁费。

所得税会计中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会计中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会计中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关于永久性差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企业一定期间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计算口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2)永久性差异产生于当期,以后各期不作回转处理;(3)永久性差异源于这样一些、计入会计收益而永不计入应税所得;b、计入应税所得而永不计入会计收益。

按永项目:a久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四类:(l)免税收入,如国库券利息收入。

(2)不可扣除的费用和损失,如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各种税收滞纳金、罚款等。

(3)非收入性课税项目,如企业与关联企业以不合理定价手段减少会计收益,税法规定征税机关有权合理调整增加应税所得。

(4)非费用性扣减项目,如美国的超成本折耗(cost depletion),一些拥有消耗性资产的公司,在计算其应税所得时,税法允许扣除超过成本折耗的一定百分比折耗,目的在于鼓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关于时间性差异,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l)时间性差异是由于企业某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应税所得的时间与计人会计收益的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

(2)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时期,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可以转回。

(3)如果只存在时间性差异,不存在永久性差异,那么从各期总和上看,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总额将相等。

时间性差异按收入、费用计入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时间先后,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后列入应税所得的收入和利得,如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只有当实际收到股利时,才计入应税所得。

(2)先列入应税所得、后在报表上确认的费用或损失,如会计上采用直线法折旧,税收上采用加速折旧法折旧。

(3)先列入应税所得、后在财务报表上确认的收入或利得,如提前收取的租金在收到时就计税,但要在实际提供服务时才列入财务报表。

(4)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后列入应税所得的费用或损失,如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金。

鉴于前两类时间性差异会产生未来应纳税的金额,后两类差异会产生未来可抵减应税所得的金额,故将它们分别称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所得税费用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的讨论会计韩磊

所得税费用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的讨论会计韩磊


以企业购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的永久 性差异及相应的调整核算为例。税法规定, 企业购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不计人应纳 税所得额,但按会计标准的规定,企业购 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构成利润总额。税务会计中在所得税调整 核算时需调整的金额为企业购买国债取得 的全部利息收入,应在财务会计利润总额 的基础上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财务会计中对购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利息”、“长 期债权投资——应收利息”科目,贷记 “投资收益”科目。因此,税务会计的调 整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调整”科目,贷 记“长期债权投资调整”科目,同时,借 记“本年利润调整”科目,贷记“投资收 益调整”科目。最后,在计算出应纳税所 得额后,借记“长期债权投资调整”科目, 贷记“本年利润调整”科目。
所得税费用暂时性差异与 永久性差异的讨论
会计0802 韩磊 0803100204 杨杰0803100204
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 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 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按 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 计税基础,指其账面价值减去该负债在未 来期间可予税前列支的金额,即:负债的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 额。
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 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 应税金额的影响,将其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 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 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进行企业所得税核算时要 确认暂时性差异,就是确认企业报告期(当期) 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对企业未来的应纳税金额的影 响,即未来应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为多少,未来 可抵扣的企业所得税为多少。

会计与税收的差别及所得税会计

会计与税收的差别及所得税会计

会计与税收的差别及所得税会计引言会计和税收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

会计是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管理工具,用于记录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而税收则是国家对企业和个人的财产、所得和交易等方面的强制性征收。

本文将讨论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别,并重点讨论所得税会计的相关内容。

会计与税收的差别定义和目标会计的定义是指通过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等手段,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记录、核算和报告的一门学科。

它的目标是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税收的定义是指国家依法对个人和企业的财产、所得和交易等方面征收的一种经济行为。

它的目标是筹集国家财政收入,保障国家的正常运转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范围和内容会计的范围主要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编制财务报表供内外部利益相关方使用。

成本会计关注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计算和控制。

管理会计关注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

税收的内容广泛,包括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多个方面。

其中,所得税是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重点讨论所得税会计。

记录原则和方法会计的核心原则是实质重于形式和持续性假设。

会计通过采用会计准则和原则,记录和报告企业的财务情况。

常用的会计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会计周期法和货币计量法等。

税收的记录和计算方法受到国家税收法规的限制和约束。

税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和标准,规定了税收的计算和申报程序。

企业需要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编制税务申报表和缴纳相应的税款。

所得税会计所得税基本概念所得税是企业根据其所得额需要缴纳的税款。

所得税的计算依赖于企业的会计利润和税法规定的所得税税率。

会计利润是按照会计准则和原则计算出的企业税前利润。

所得税会计的目的所得税会计的目的是按照税法规定,核算和报告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它不仅是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决策和税务筹划的依据。

所得税计算方法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会根据国家的税法规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

.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

一、永久性差异及其会计处理原则(一)产生原因“差异”是指会计与税法对某些收入、费用由于计入“利润总额”与“纳税所得”的“口径”与“时间”不同而产生的。

由于双方“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为永久性差异。

由此可见,永久性差异是指由于会计确认利润总额与税法确认纳税所得的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差异,由于此差异永久性地存在于会计与税法之间,它既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消失,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转回,所以把此差异称为永久性差异。

(二)特点“计算时期相同,计算口径不同”。

这一特点是指会计上与税务上计算利润总额与计算纳税所得的时期是一致的,但在计算利润总额与计算纳税所得时的口径却是不相同的。

如会计上计算2008年的利润总额,税务上确认2008年的纳税所得时,对于2008年企业发生的一项与税收有关的滞纳金和罚款是否应计入利润总额与纳税所得存在分歧。

会计上计算利润总额时将其进行扣除,而税法明确规定计算纳税所得时不允许扣除,此时就产生了一项会计已扣,而税法不允许扣的永久性差异。

(三)类型1.永久性差异的减项(又叫利润总额的备抵调整项目)会计上已将其作为收入,收益计入利润总额,而税法规定不计入纳税所得的,企业在计算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将其作为利润总额的备抵调整项目,从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中予以扣除。

常见的永久性差异减项主要有以下几项:(1)国库券利息收入。

企业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2)成本法下的股利收入。

成本法下的股利收入是被投资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额,所以投资企业取得该项收益时,不再计算交纳所得税。

(3)技术转让收入。

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可加计扣除的成本费用。

①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分类与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四条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当期所得税产生影响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一、对于永久性差异主要是财务上可以作为费用扣除而税法规定不能在当期扣除也不能在以后年度扣除的项目。

永久性差异不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但会对当期的所得税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当年亏损(税法标准)的情况下会影响到以后年度的亏损弥补额,从而影响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永久性差异主要有:λ业务招待费的超支λ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λ工资及三项福利的超支(工效挂钩的另有规定外)λ业务宣传费超支λ利息超过规定部分λ资产损失的扣除(未经中介鉴定部分)λ销售佣金、λ社会保险超过规定部分λ总机构管理费超过标准部分λ公益性救济捐赠超过标准部分或者是不能扣除部门λ资产取得时没有合法有效的凭证,而在当期计提的折旧部分(区分具体情况)λ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而未计的扣除项目λ贿赂等非法支出λ免税的收入二、对于暂时性差异,本准则第七条规定,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2.1依据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的差异,可产生以下四种情况:1、资产的帐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资产的帐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负债的帐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负债的帐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2对于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其计税基础和帐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主要是指费用和收入,如:广告费超过2%的部分可以无限期留以后年度抵扣(粮食白酒的广告除外)、国产设备投资抵扣新增所得税的部分、接受捐赠的金额占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比较大的部分可以递延到以后的5个纳税年度中确认、一次性收取或支付超过一年以上租赁期的租赁费(国税发1997 191号文件规定出租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限分期计算收入,惩租方应相应分期摊销租赁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得税会计中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关于永久性差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企业一定期间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计算口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2)永久性差异产生于当期,以后各期不作回转处理;(3)永久性差异源于这样一些项目:a、计入会计收益而永不计入应税所得;b、计入应税所得而永不计入会计收益。

按永久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四类:(l)免税收入,如国库券利息收入。

(2)不可扣除的费用和损失,如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各种税收滞纳金、罚款等。

(3)非收入性课税项目,如企业与关联企业以不合理定价手段减少会计收益,税法规定征税机关有权合理调整增加应税所得。

(4)非费用性扣减项目,如美国的超成本折耗(cost depletion),一些拥有消耗性资产的公司,在计算其应税所得时,税法允许扣除超过成本折耗的一定百分比折耗,目的在于鼓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关于时间性差异,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l)时间性差异是由于企业某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应税所得的时间与计人会计收益的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

(2)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时期,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可以转回。

(3)如果只存在时间性差异,不存在永久性差异,那么从各期总和上看,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总额将相等。

时间性差异按收入、费用计入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时间先后,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后列入应税所得的收入和利得,如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只有当实际收到股利时,才计入应税所得。

(2)先列入应税所得、后在报表上确认的费用或损失,如会计上采用直线法折旧,税收上采用加速折旧法折旧。

(3)先列入应税所得、后在财务报表上确认的收入或利得,如提前收取的租金在收到时就计税,但要在实际提供服务时才列入财务报表。

(4)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后列入应税所得的费用或损失,如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金。

鉴于前两类时间性差异会产生未来应纳税的金额,后两类差异会产生未来可抵减应税所得的金额,故将它们分别称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由于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都是期间性的差异,因而企业某一个时期的计税差异将是这两类差异之和。

(二)暂时性差异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96号、第109号及《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中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帐面金额与其税基之间的差额。

在某些税收管辖权内,暂时性差异还包括与资产和负债无关的出现在当年和以前年度中的某些累计时间性差异之和。

这里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税基是指计税时应归属于该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按照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一项资产的确认意味着该资产的帐面金额在未来期间将以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形式收回,如果该经济利益是应税的,则资产的税基就是税法上允许抵扣该经济利益的金额。

如果在未来期间允许抵扣的金额小于应税经济利益的金额,即税基小于帐面价值,则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反之有可抵减暂时性差异产生。

如果该未来经济利益不纳税或是不可抵扣的,如按权责发生制纳税的应收帐款,则该资产的税基即为其帐面金额,无暂时性差异产生。

一项负债的确认意味着该负债的帐面金额在未来期间将通过体现经济利益的资源从企业流出来清偿。

如果它的部分或全部金额可以在晚于负债确认期的未来期间内作为应纳税收益的抵扣项,则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其金额就是该负债在未来期间可抵扣的金额,因而该负债的税基就是其帐面金额与该负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抵扣金额的差额。

如果该负债在未来期间不可抵扣应税经济利益,则该负债的税基就等于其帐面金额,无暂时性差异产生。

一般说来,由于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的大部分组成项目都会影响到资产或负债的帐面金额与税基,因此时间性差异也会导致暂时性差异。

但在某些税收管辖权内,应税所得的部分组成项目不能归属于特定的资产或负债,但却引起应税所得与会计收益的时间性差异。

这些差异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会计期间产生,在以后的会计期间转回,也可能产生未来期间应纳税或可抵减的差异。

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的所得税准则均将此类差异也定义在暂时性差异之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研究开发支出在会计上往往作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收益,从会计收益中扣除,但在税法上却可能要求在若干会计期间以后才能作为计税的扣除项,这样就产生了未来可抵减的暂时性差异。

对于该项目而言,其税基为未来可抵税的金额,帐面价值为零,两者之间的差额即为暂时性差异。

二、所得税会计方法比较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是所得税会计争论的焦点和发展的标志,也是贯穿于所得税会计准则变更的核心因素。

对其加以研究有助于把握所得税会计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纳税影响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当期的所得税等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

应付税款法不要求所得税跨期核算,不确定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

应付税款法的计算步骤为:l、应税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十永久性差异十时间性差异;2、应纳税额=应税所得×税率;3、所得税费用=应纳税额。

应付税款法现已为英国、美国等国所摒弃,鉴于其存在诸多不足,会计界积极探讨,终以美国1994年的会计研究公告第23号“所得税会计”,确立了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应用。

(二)纳税影响会计法主张所得税跨期核算,它在持续经营假设下,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将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归入该差异影响期内,作为各期所得税费用的组成部分,旨在剔除税法对税后净利的影响,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纳税影响会计法可分为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纳税净额法。

与递延法相比,按损益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更符合负债和资产的定义,更有利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然而,由于损益表债务法是对时间性差异的核算,从损益表出发的,难免会忽略一些可能产生未来应纳税和可抵减所得税的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讲,损益表债务法也不是一种完全的债务法。

在我国,无论是《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暂行规定》,还是《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都未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有所提及,而美国早在1987年颁布的FAS NO.96“所得税会计”中,就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跨期核算。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于1996年修订了原《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会计》,修订后的准则要求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代替原准则中的损益表债务法。

因此,有必要将二者进行比较,以揭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和实务程序。

1.两种方法的核算对象和理论依据不同损益表债务法是对时间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

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于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差,因而损益表债务法是从损益表出发的,据以核算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要依据税法和税率的变更进行调整,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

而资产负债表法是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

由于暂时性差异产生于资产与负债的账面金额与税基之差,因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的,据以核算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必然更加符合负债和资产的定义。

2.两种方法下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含义不同损益表债务法下,时间性差异可分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由于时间性差异反映的是本期会计收益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额,因而据此计算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应是本期的发生额。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暂时性差异也可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减暂时性差异。

由于暂时性差异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税基之间的差额是累计的差异,因此据以计算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应是该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余额,其期末期初余额之差则是本期发生和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净额。

3.两种方法的分析程序不同损益表债务法是以损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为着眼点,逐一确认收入和费用项目在计与税法上的时间性差异,并将这些差异对未来的影响看作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为着眼点,逐一确认资产和负债的账面金额与税基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并将这些差异的未来纳税影响额确认为一项资产或负债。

4.两种方法的核算结果不同暂时性差异除包括时间性差异外,还包括因对资产和负债的金额进行直接调整而导致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金额与其税基之间的差异。

对于这部分差异的税收结果,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其产生的当期就予以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以后各期转回。

但由于这部分差异不是时间性差异,因而按损益表债务法核算,反映不出这部分差异的未来税收影响,只作为永久性差异,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影响以后会计期间。

这样,两种方法核算下的本期及以后各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及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均不相等。

然而尽管从理论上讲如此,实际上所得税会计准则在适用损益表债务法的同时,还允许企业采用与处理时间性差异一样的方法来处理暂时性差异,这样就可能导致两种方法在实务中的核算结果趋同。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发展趋势与其他方法比较起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顺应了由会计目标转变所引起的一系列会计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因此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更为科学。

然而从会计实务的角度上讲,在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演进过程中,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渐趋复杂,理解难度加大。

四种方法中,应付税款法的核算程序最为简单,不必进行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当预期适用税率或税法变更时,递延法无需调整递延所得税项目的余额;在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的余额时,损益表债务法也不必计算资产和负债的税基;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最为复杂,也使得会计信息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往往导致信息的有用性得不到明显提高,而信息提供者的成本却大大增加,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如上所述,究竟哪一种方法才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最佳方法,尚无定论。

在所得税会计准则中,选用哪种方法,接受哪种观点,实际上是一个会计选择的问题。

选择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准则制定机构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侧重、对成本收益的考虑、对会计报表的倾向性等,而这些侧重、考虑、倾向又不得不以本国所处的会计环境为基础。

布谷、布谷长鸣、农业百科、布谷新闻 OFx1yE3Ds3C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