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阿房宫赋》学案2 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教案 苏教版 必修2 教案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教案 苏教版 必修2 教案

阿房宫赋一、教学目标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2.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二、了解时代背景及、赋1、阿房宫,秦始皇所建造的宫苑,故址在今西安市阿房村。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全部工程秦灭亡时犹未完成。

阿房者,一说:“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四阿旁广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为了建筑阿房宫,秦发“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工程浩大,耗费民力财力极多,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促使农民起义的爆发。

秦亡后,此宫为项羽所焚,现尚存夯台基。

这个历史教训,就是杜牧在赋中所表现的讽喻意义。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

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先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2、赋何为赋?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

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

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体物),抒写情志在行文上更注重描写、铺陈、夸饰等文学手法的运用,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赋在结构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有序,说明作赋的缘由,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中间是赋的本身;后面有“乱”或“讯”的部分,对全篇作小结。

高中语文 3.2《阿房宫赋》课前预习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3.2《阿房宫赋》课前预习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阿房宫贼学习目标1、感受课文丰富瑰丽的想象,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今的目的;3、掌握“一”、“爱”、“取”、“族”、“焉”、“而”、“夫”等词的意思。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荀子又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颠扑不破的真理:国富民强必以民为本。

秦王不爱其民而大肆奢侈以致亡国的事实在后代的著作中多有论及。

在唐代,杜牧又在《阿房宫赋》中再次提起,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读这篇赋。

二、解题1.杜牧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

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

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

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杜樊川”。

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

著有《樊川文集》,清人冯浩撰有《樊川诗集注》。

2.简介“赋”“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

“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

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阿房宫赋》0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阿房宫赋》0

师生互动构建新知经爪尖散文化,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

三、指导自读课文1、2两段。

1、诵读指导。

2、关于重点词语和疑难语句的点拨。

四、研习第一段1、补充解释。

2、本段主要写什么?分几层来写?明确:本段主要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可分三层。

①第一层(“六王毕”四句)写秦统一的气概,阿房宫的规模和建造它的辛苦。

②第二层(从“覆压三百余里”到“不知西东”)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宏伟瑰丽。

其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雄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广、高。

自“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到“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就广、高两方面作进一步的描写。

③第三层(从“歌台暖响”到段末)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歌舞之盛,衬托出阿房宫的宏大宽广。

五、分析第二段1、补充解释。

2、第2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可分为几层?明确:第2段写阿房宫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

本段内容可分三层。

①第一层(从“妃嫔媵嫱”到“为秦宫人”)接上文,点出那些供秦始皇享乐的歌舞者,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同时又回应“六王毕,四海一”说明歌舞者的由来。

②第二层(从“明星荧荧”到“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过六组排比句,写宫人梳妆打扮,既表现了他们的悲惨命运,又揭示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

③第三层(从“燕赵之收藏”到段末)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进而写珍宝之富。

由写人的被欺压转而写物的被践踏。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领略了杜牧的华美的语言,希望同学们课后反复诵读和咀嚼,模仿运用,只有如此,文章才有望增华。

第二课时[导学要点]:赏读第三、四段,欣赏文章结构,把握整体思路;比较阅读。

一、导入新课名篇《阿房宫赋》历来受到人们的高评。

“至杜牧之《阿房宫赋》,古今脍炙”(元·祝尧《古赋辨体》),“古来之赋,此为第一”。

文章不仅有严谨的结构,而且还有绚丽华美的语言。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阿房宫赋》教学目的要求:知识要求: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懂得秦国真正灭亡的原因,掌握有关实词虚词的意思,以及多种特殊句式的表达与运用。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能体会赋文铺陈夸张的语言特点。

懂得此文中议论的气势之美。

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借史讽今的真正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懂得秦国真正灭亡的原因,掌握有关实词虚词的意思,以及多种特殊句式的表达与运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能体会赋文铺陈夸张的语言特点。

懂得此文中议论的气势之美。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学文本解决疑难,尤其是对文言文的疏通这一关,教师只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是学生能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通过举一反三,来达到此项目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个曾经踏平六国、叱咤风云的秦王朝,顷刻间,竟然那么容易地坍塌了。

这巨大的历史悲剧,激起后代多少人的思索,多少人的概叹,杜牧也正是从这样一种强烈的悲剧感中思索秦王朝毁灭的内在原因,从而写下千古流传的赋文《阿房宫赋》,从此刻开始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

二、初读文本,落实字词句式等。

(略)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抽学生分别朗读。

全文四段,分别由四人朗读,纠正读音;逐段概括描写或议论的内容。

教师明确:宫殿(雄);宫女(多);珍宝(富);秦爱纷奢而亡国,希后人以之为鉴。

四、分析描写语段,感受语言魅力(一)、分析第一自然段如何在这一自然段中表现出本文铺陈夸张、想象奇特的语言特点的?教师明确:从描写内容来看:此段首先写阿房宫的外在形势,“覆压三百余里”到“流入宫墙”,表现了阿房宫占地之广、楼阁之高、依山傍水的非凡气势。

接着写主体构筑:“五步一楼”到“不知东西”,先写重楼叠阁,细致精巧不计其数;再以长桥如龙、复道似虹映衬宫宇之宏伟、楼阁之奇丽;最后深入宫殿内部,写歌舞生活,这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作铺垫。

从描写手法看:此段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法再创了阿房宫的辉煌。

高中语文 阿房宫赋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2)

高中语文 阿房宫赋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2)

《阿房宫赋》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评价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3、了解赋这一文体的特点。

【重点难点】明确本文运用想象、夸张等多种方法具体描写阿房宫这一艺术形象,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加强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二课《阿房宫赋》。

此赋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赋”,作者是人称“七绝之王”的杜牧。

二、自主预习1、杜牧(803~852),字,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

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文人耿介,不屑逢迎。

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

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

文学上主张,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李白和杜甫称)。

《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

2、给划线的字注音阿房宫()廊腰缦回()囷囷焉()蜂房水涡()媵嫱()梳晓鬟()剽掠()鼎铛玉石()逦迤()锱铢()架梁之椽()庾之粟粒()横槛()不霁()何虹妃嫔()尽态极妍()管弦呕()哑()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作者认为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2、本片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四、合作探究,互动研讨小组分工合作,探讨解决以下字词并梳理大意:(一)第一段文言知识点1、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而:表顺接的连词。

北、西:名词作状语。

走:达。

3、各抱地势抱:适合,随着。

4、盘盘焉焉:……的样子。

5、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落:量词,座,所。

6、复道行空行空:横跨半空。

【精选】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获奖教案2苏教必修2

【精选】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获奖教案2苏教必修2

【精选】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获奖教案2苏教必修2时间: XX 年月日星期第二课时三维目标:1、品味文字,体味语言特色;2、分析结构,体察匠心之妙;3、联系现实,挖掘思想宝藏.教学过程: 备注:〔补充〕一、课前热身,激情演讲〔3分钟〕二、精选导语,激发兴趣〔2分钟〕苏东坡在翰林院时已经是功成名就了,但他仍然如此刻苦读书,是他想以此当更大的官吗?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他是在享受读书的乐趣,真正做到了“废寝〞,那么这篇让大文豪都如此珍爱的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呢?我为什么要学习它?它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吗?下面就来看看我们大家要从中获得哪些有意义的东西。

三、高屋建瓴,出示目标〔1分钟〕1、品味文字,体味语言精华;2、分析结构,洞察匠心奇妙;3、联系现实,挖掘思想宝藏.四、小组合作,质疑求真(8分钟)1、组织课堂:采用小组对抗的形式,每个问题由两个小组承担,轮流回答,挖掘品味多且精妙的获胜。

2、任务分配:〔1〕品味语言,可以是单个的字或词,可以是语句的句式与修辞;〔2〕分析结构,概括每段大意,包括段落之内的层次;〔3〕挖掘思想意义,可以是整体上的,也可以是某个语句或语段中的,要联系个人或社会现实,阐发自己独到的见解。

〔4〕鼓励大家积极质疑或进行小创作,诗歌,对联等形式不限。

五、大胆展示,张扬个性〔20分钟〕1、学生诵读文本。

2、苏东坡评价“这汉子也有鉴识〞说明“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这句话的确很好,我们大家知道它好在哪里吗?大家各自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来共同分享。

〔1〕比喻: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2〕夸张: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3〕通感: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4〕互文: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排比:A、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苏教版必修二《阿房宫赋》word学案

苏教版必修二《阿房宫赋》word学案

《阿房宫赋》导学案编写者沈中科【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我对作者及作品的了解:二、我对文题背景的了解:三、通读全文A、疏通文意,把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B、解释文中特殊字词句1、给易读错的字注音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3、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4、找出活用词并解释5、找出特殊文言句式并解释合作探究1、第一段是怎样对阿房宫进行总括性描述的?2、第二段是怎样写阿房宫内的奢靡的?3、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哪两个对立方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4、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5、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展示交流一、小组内先自我展示交流,(按顺序将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的同学做好记录)二、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展示内容可采用抽签方式)1、解释文中特殊字词句2、第一段是怎样对阿房宫进行总括性描述的?3、第二段是怎样写阿房宫内的奢靡的?4、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哪两个对立方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5、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6、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点拨升华1、对xx同学或某题的展示,我有以下看法或纠正、补充(他人展示时,及时在以上题目下做好自己看法的记录)2、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点拨检测达标1、对下列一词多义进行解释(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③黄鹤一去不复返()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⑦一鼓作气()(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④向使三国各爱其地()(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④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5)使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②使六国各爱其人()③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④人皆得以隶使之()⑤两军交战,不斩来使()2、对下列虚词进行解释(1)焉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②或师焉,或不焉()③且焉置土石()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⑥犹且从师而问焉()(2)而:①骊山北构而西折()②不敢言而敢怒()③谁得而族灭也()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3)夫①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③予观夫巴陵胜状()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3、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句式(1)()句:灭六国者,六国也。

江苏省【独家特供】高中语文3.2《阿房宫赋》获奖学案苏教必修2

江苏省【独家特供】高中语文3.2《阿房宫赋》获奖学案苏教必修2

江苏省【独家特供】高中语文3。

2《阿房宫赋》获奖学案苏教必修2江苏省【独家特供】高中语文3。

2《阿房宫赋》获奖学案苏教必修2候课请积极阅读——《作文导学练》走进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朝万年人(今西安),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

擅长诗、赋、辞,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其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其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

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著有《樊川文集》.一、1、识记字音囷囷焉〔〕妃嫔〔〕霁〔〕颜辇〔〕车横槛〔〕大笔如椽〔〕鼎铛〔〕矗〔〕立媵嫱〔〕珠砾〔〕锱铢必较〔〕粟〔〕米不辨妍媸〔〕逦迤〔〕呕哑〔〕缦〔〕立二、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2、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三、1、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在写法上的异同第二课时一、翻译句子: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二、 1、具体来看,阿房宫有那些特点?〔楼阁多、构造奇、布局巧、桥道美观〕2、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三、补充解释:1 辞楼下殿辞:离开。

下:走下,名词作动词。

2 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

3 朝歌夜弦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词作动词,弹弦,奏乐。

4 为秦宫人为:成为。

5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绿云:黑发。

6 雷霆乍惊乍:突然。

7 杳不知其所之也之:动词,往,到。

8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9 齐楚之精英精英:出类拔萃的人。

10 金块珠砾块、砾:名词作动词,当土块、当石子。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苏教必修2苏教2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苏教必修2苏教2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阿房宫赋》教学设计苏教必修2苏教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典型的文言知识;2.探讨作者观点和文章主旨;3.探讨文章的现实意义;4.了解“赋〞体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六国论》,文中苏洵将六国破灭的原因归结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一统天下,公元前206年灭亡,仅仅存在了十五六年的时间就被农民起义军所灭,那么秦帝国灭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2.作者简介说起杜牧,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便是,他是一个大诗人,千古传诵的名句:“南朝西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都出自他的手笔。

但是只靠写诗,是考不上进士,得不到功名的。

据《唐才子传》〔元代辛文房〕记载杜牧公元828年,参加科举考试,太学博士吴武陵阅过他的文章后便推荐他为头名状元,而主考官礼部侍郎崔郾认为杜牧放纵旷达,不拘小节,把他排在第五名,这篇文章便是脍炙人口的《阿房宫赋》。

此文一出,便震惊朝野,长安文人学子争相抄阅,一时间洛阳纸贵。

那么,《阿房宫赋》是何奇文,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呢?让我们来一睹它的风采。

通过PPT展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3.疏通文章,解决文言理解和赋体文语言特点问题〔PPT播放第一个学习目标“掌握文中典型的文言知识〞〕第一段:①同学们已充分自学了这篇文章,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关注一下读音。

〔朗读后,纠正度因错误〕②请同学们自读本段,关注重点的文言知识〔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典型的文言现象〕。

找一找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文言知识③你认为第一段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文言知识?〔请几个同学发言〕看看还有没有文言理解方面的问题?〔有那么处理,无那么进入下一步〕④请同学们齐读本段。

高一语文阿房宫赋教案 苏教版 必修二

高一语文阿房宫赋教案 苏教版 必修二

高一语文阿房宫赋教案杜牧一、教学目的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2.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三、教学过程:1.读注释,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2.熟读教材,依据课下注释,梳通文意。

3.再读教材,总体把握文章内容,根据赋的特点,找出“体物”与“写志”部分。

第一步总体把握:全文分为两部分,即“体物”部分,包括1、2两段;与“写志”部分包括3、4两段。

第二步反复研读“体物”部分,即1、2段,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要求熟读成诵。

第三步细致研读“写志”部分即3、4两段,弄清彼此之间及与前一部分相辅相成的关系。

4.品读比较。

对文体特征、表现手法、思想内容进行拓展,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一步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用意。

第二步感悟文章的艺术概括力。

点拨:(一)解题阿房宫,秦始皇所建造的宫苑,故址在今西安市阿房村。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全部工程秦灭亡时犹未完成。

阿房者,一说:“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四阿旁广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为了建筑阿房宫,秦发“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工程浩大,耗费民力财力极多,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促使农民起义的爆发。

秦亡后,此宫为项羽所焚,现尚存夯台基。

这个历史教训,就是杜牧在赋中所表现的讽喻意义。

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

它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起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到汉代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赋者,铺者;铺采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

它铺陈文采,描写事物,以抒写情志,重视辞藻和押韵,以铺陈、对比、对偶、夸张等传统技法为主,文章显得整齐和谐,清新流畅而又具有磅礴的气势。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 教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 教案苏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1、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2、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X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3、了解作者杜牧和“赋〞的文章体裁特点,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4、识记和理解“毕、兀、构、缦、霁、杳、逦迤、负、庾、举、族、念、哀〞等文言词语,了解文中词语活用的现象和文言句式,归纳“焉、而、夫〞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

2、学习在铺叙基础上引发议论的写作方法,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篇课文我们学习的是《六国论》。

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贿赂秦国。

六国灭亡了,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虽然嬴政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能做皇帝,但这个强大的封建王朝还是避免不了走向灭亡的命运。

秦朝灭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其实晚唐诗人杜牧在他的《阿房宫赋》一文中也表达了他本人的看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阿房宫赋》。

二、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某某某某人)。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

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

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某某、池州、睦州等地刺史。

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杜樊川〞。

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

著有《樊川文集》,清人冯浩撰有《樊川诗集注》。

2、杜牧诗歌:〔1〕《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高中语文 阿房宫赋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教案

高中语文 阿房宫赋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教案

word 1 / 1 某某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阿房宫赋教案 苏教版必修2 ①登记表随作品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② 登记表随课件一起打包上交。

作品
名称
学科 语文 作品 大小 MB 作者
信息 姓 名
手 机 电子 魏丙清
150******** abing11816 通信地址 武训高中 邮编 252500 课件
设计
思路 (包括:1、整体教学环节设计说明。

2、课件每页面的设计意图。

3、概括本课件的特点。


1、我在设计《阿房宫赋》这篇课文的教学环节时,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会把更多的学习内容放手给学生,比如自己解决字音和字义,在课件中的是着重强调的。

2、在课件中,首先我明确了一下这篇课文的目标和重难点以及课时的安排等。

为了让学生更能牢固地掌握掌握这篇课文的相关知识,在整堂课讲解完之后,我
加入了一些随堂练习题。

作品安装
运行说明。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阿房宫赋二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学案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阿房宫赋二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学案
当堂检测:翻译句子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②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课后作业:
1.复习பைடு நூலகம்节课文言知识点;
2.自译并背诵第二节
课堂反思:
个性备课
一、复习第一段:检查翻译、背诵及活用词掌握理解情况
二、疏通第二段文意
1.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3.雷霆乍__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_________________也。
4.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三、整理归纳第二段文言知识点
1、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辇来于秦
(2) 朝歌夜弦
2、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
(1)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句式:
译文:
(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句式:
译文:
(3)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句式:
《阿房宫赋》
订线
课题:《阿房宫赋》(二)
使用人: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1、掌握第二段文言知识点;2、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掌握第二段文言知识点;
2、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部分
译文:
集体备课部分
个性备课
装订线
四、探究文本内容
1、第2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可分为几层?
2、小结:
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靡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

高中语文第9课阿房宫赋教案2苏教版必修2 教案

高中语文第9课阿房宫赋教案2苏教版必修2 教案
(4)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流放)
(5)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流派,类)
(6)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液体流动)(头破血流)
(7)始有流落天涯之叹(漂泊,流浪)(颠沛流离)
二、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四、特殊句式:
1、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宾语前置句)
五、翻译句子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学生掌握文言知识
翻译相关的语句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授课方法
复习点拨法,诵读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文言知识整理:一词多义
5、“毕”:(1)六王毕,四海一(了结,灭亡)
(2)吾与汝毕力平险(尽) (3)毕礼而归之(使……完毕)
(4)此印者才毕,则第二版已具(完毕) (5)众妙毕备(尽、全、都)(原形毕露)
(6)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完毕,结束)(毕其功于一役)
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夜”,名词作状语)
三、古今异义词:
1、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气温,环境气氛;今:气象情况)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聚敛的金银;今:筹划并管理)
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值得怜悯)(“可爱”——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阿房宫赋(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中必修2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阿房宫赋(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中必修2语文教案

阿房宫赋
【教学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一”“焉”“之”“流”“走”等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

3、了解唐代文赋的特点及与骈体文的区别。

4、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背诵全文。

【自读导学】
通读课文第2、3段,解释划线和加点的实词虚词,翻译文中句子,并总结通假字、古今异
义字(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为.
.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
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
宫车过也;辘辘.....,尽态极妍
........;
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
.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
之椽
...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

戍卒叫.,
函谷举.,楚人一炬.
解释:
翻译:
【总结】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字(词)
三、词类活用
四、特殊句式
【课内探究】
1、在第2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2、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

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总结反思】。

_《阿房宫赋》教案及练习(苏教版必修二)

_《阿房宫赋》教案及练习(苏教版必修二)

《_《阿房宫赋》教案及练习(苏教版必修二)》摘要:(3)“秦爱纷奢”具体表现什么? ()秦亡教训是什么? 、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是给当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识记和理“毕、兀、构、缦、霁、杳、逦迤、纷奢、、庾、举、族、念、哀”等言词语了词语活用现象和言句式,()提问两者有关阿房宫容有何不? 明确不有三是建宫原因不《阿房宫赋》教案【课前导学】、请学对关言知识做预习、熟课 3、作者写作背景和目何?《阿房宫赋》作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上知己启》说“宝历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声色兴土木游宴无不视朝政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灵药因位三年即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玉朝危险局势就借这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故事讽唐今事规劝唐朝当政者要以古鉴不能哀而不鉴终只能落得“人复哀人也”结局杜牧所处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痛苦唐帝国已处崩溃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平藩镇加强统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愿望相反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狎昵群”“视朝月不再三臣罕得进见”又“治宫室欲营别殿制甚广”并命人“修东都宫阙及道行宫”以备游幸对这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他《上知己启》明白地说“宝历(敬宗年——引者)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简介“赋” “赋”作学体制起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战国期到汉代才形成关赋特《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容指通摹写事物达到抒发情志目“铺采摛”指语言上要使用华美词藻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美它把散法、句式与诗歌韵律、节奏结合起借助长短错落句子、灵活多变韵脚以及排比、对偶调式形成种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体既适合散式铺陈事理又能保存定诗、用课语句回答下列问题()阿房宫历()宫人生活情景是怎样? (3)“秦爱纷奢”具体表现什么? ()秦亡教训是什么? 、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是给当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这历史教训应该怎么理? 3、课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阿房宫?这样描写对表达心有什么作用? 、心思想是什么? 【课堂讲学】教学目标、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姓罪恶理秦王朝取灭亡道理、了作者杜牧和“赋”体裁特体会语言风格3、识记和理“毕、兀、构、缦、霁、杳、逦迤、纷奢、、庾、举、族、念、哀”等言词语了词语活用现象和言句式、背诵课归纳“焉、而、夫”等虚词义与用法教学重难、言知识、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写作特 3、结合写作背景梳理容结合赋体“铺采摛”特学习语言风格学习铺叙基础上引发议论写作方法教学方法研习、问题探讨、情境体验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课安排课教学程、导入孟子曾说“乐民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有也”荀子又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舟水则覆舟” 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颠扑不破真理国富民强必以民秦王不爱其民而肆奢侈以致亡国事实代著作多有论及唐代杜牧又《阿房宫赋》再次提起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这赋二、题、杜牧简介杜牧(803~85)牧唐京兆万年(现陕西西安人)唐宗和二年(88)进士授弘馆校郎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以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世因称他“杜樊川”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晚唐诗坛独树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杜”;又和他代李商隐齐名并称“李杜”散气势雄浑多针砭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集》清人冯浩撰有《樊川诗集》、简介“赋” “赋”作学体制起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战国期到汉代才形成关赋特《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容指通摹写事物达到抒发情志目“铺采摛”指语言上要使用华美词藻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美它把散法、句式与诗歌韵律、节奏结合起借助长短错落句子、灵活多变韵脚以及排比、对偶调式形成种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体既适合散式铺陈事理又能保存定诗3、写作背景杜牧所处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痛苦唐帝国已处崩溃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平藩镇加强统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愿望相反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狎昵群”“视朝月不再三臣罕得进见”又“治宫室欲营别殿制甚广”并命人“修东都宫阙及道行宫”以备游幸对这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他《上知己启》明白地说“宝历(敬宗年——引者)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三、研习、学生疏通课出言知识评、具体研习段()学生集体朗段()思考段主要写什么?分几层写? 明确段主要写阿房宫雄伟壮观可分三层层(“六王毕”四句)写秦统气概、阿房宫规模和建造它辛苦二层(从“覆压三余里”到“不知西东”)从全景到体构筑写阿房宫雄伟壮观宏伟瑰丽其“覆压三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宏伟气势给人总体印象广、高“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到“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就广、高两方面作进步描写三层(从“歌台暖响”到段末)用夸张手法描写了歌舞盛衬托出阿房宫宏宽广板雄伟壮观阿房宫 (3)学生再或试背课3、具体研习段()指定名学生朗段()提问段主要写什么?容可分几层? 明确段写阿房宫里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生活段容可分三层层(从“妃嫔媵嫱”到“秦宫人”)接上出那些供秦始皇享乐歌舞者乃是六国“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又回应“六王毕四海”说明歌舞者由二层(从“明星荧荧”到“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六组排比句写宫人梳妆打扮既表现了他们悲惨命运又揭示了秦始皇骄奢淫逸三层(从“燕赵收藏”到段末)承上歌舞盛美人多进而写珍宝富由写人被欺辱而写物被践踏板阿房宫美人、珍宝 (3)学生集体朗或试背段、具体研习3段()学生集体朗3段()分组讨论3段容及层次明确段由描写向议论显示出作这赋“用如泥沙”以上层对秦统治者残民以肥作了有力抨击从“使栋柱”到“日益骄固”二层用六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奢靡给人民带深重灾难也写出了郁积人民胸愤怒和仇恨四句是三层写了三件史实“戍卒叫”写陈涉、吴广起义“函谷举”写刘邦破关“楚人”二句写项羽火烧阿房宫它们共表现了貌似强秦王朝人民起义怒涛迅速土崩瓦灰飞烟灭可耻可悲下场突出了人民巨力量板由描写议论 (3)学生连两遍试背课5.具体研习段()教师背段()提问“呜呼”词用段首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感情?“呜呼”四句话说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呜呼”词领起全段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教训沉痛感触加强感情色彩起到既以理人又以情感人作用“呜呼”四句话提出论阐明兴亡取道理(3)提问“嗟夫”用假设语气要说明什么? 明确“嗟夫”用假设语气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提问“秦人不暇哀而人①哀;人②哀而不鉴亦使人③而复哀人④也”句四“人”各指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深? 明确①②④指秦以人包括作者当唐统治者③指唐以人(统治者)这句话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覆辙(5)提问作者认六国与秦灭亡原因是什么?请用句话概括段段明确原因都是不爱其民;段是总结六国和秦灭亡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板总结教训警告当世戒奢爱民【课堂练习】、选择下列加音正确项().突兀(ù )水涡(ō)不霁(ì)何虹妃嫔媵(ìg)嫱 B.矗(zù)立辇(ǎ)车雷霆乍(zà)惊鼎铛(āg)玉石.逦迤(ǐlǐ)锱铢(zī)架梁椽(á)直栏横槛(kǎ).参差(ēī)仓庾(ǔ)金块珠砾(lì)盘盘囷囷(ū)、选出下列词语写没有错别项().复压缦立勾心斗角高低幂迷 B.不暇鉴借春光溶溶明星荧荧.纷奢锱铢杳无音信直栏横槛.帛褛骄固雷霆乍惊尽态极言 3、选出下列各句各加词语义古今都致项().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隔离天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B.韩魏营燕赵收藏齐楚精英.宫而气候不齐可怜焦土.秦人不暇哀六王毕四海则足以拒秦、选出下列各句加活用情况相项().族秦者秦也辇秦 B.朝歌夜弦人哀而不鉴.燕赵收藏可怜焦土.鼎铛玉石骊山北构而西折 5、选出句式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不相项( B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B.戍卒叫函谷举.人心千万人心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选出对下列句加释不当项().①六王毕(完了)②蜀山兀(光秃秃)③杳不知其所也(远得不见踪影) B.①直走咸阳(趋向)②廊腰缦回(萦绕)③使栋柱多南亩农夫(让).①雷霆乍惊(突然)②而望幸焉(宠幸)③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①缦立远视(长久)②朝歌夜弦秦宫人(做)③亦使人而复哀人也(让) 7、选出加虚词义和用法完全相项().①杳不知其所也②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①秦人不暇哀而人哀②人哀而不鉴.①辇秦②使栋柱多南亩农夫.①盘盘焉囷囷焉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8、选出与课原正确无误项( B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卧波云何龙? B.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明星莹莹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使天下人敢怒而不敢言9、选出下列叙述不正确项().《阿房宫赋》作者是晚唐杰出诗人、学杜牧樊川有别杜甫人称“杜”他与代另诗人李贺并称“李杜”B.《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道理以讽谏当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与西汉贾谊《秦论》有异曲工妙.赋是种介韵和散特殊体《诗》和《楚辞》表达方式上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末画龙睛揭示主旨.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句式多骈散相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艺术表现力这上《阿房宫赋》堪称作五、课堂结节课我们理清了思路把握了主旨这都便很快背诵另外学习容我们也应学习封建代正直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高尚情怀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反复朗直至背诵全课【课堂讲学】、检背诵情况(抽~3名学生) 二、导入新课名《阿房宫赋》历受到人们高评“至杜牧《阿房宫赋》古今脍炙”(元朝祝尧《古赋辨体》);“古赋”不仅有严谨巧妙结构而且还有绚丽华美语言这优美语言既有堆红叠翠亭台楼阁又有姓叹息、宫女啜泣、帝王呵斥、戍卒呐喊声这节课就让我们起欣赏这精美结构和优美语言吧! 三、欣赏结构妙、提问根据容可分几部分?它们是怎样有机地系起?它们是什么关系(结合“赋”特)? 学生思考明确可分两部分(、段部分;3、段二部分)部分是叙事二部分是议论“赋”特“体物写志”即铺叙事情抒发情志因说两部分是铺事与写志关系铺事是写志基础写志是铺事目、讨论3段与段是否能对调?什么? 明确两段不可对调3段感慨是由、段宫殿奢华与人民贫困对比引申出段议论则穿透了历代封建王朝改朝换代表面现象直逼其压迫人民掠夺人民政权质“眼光”更深远将千年前“史实”与千年“现实”系起生发成条规律3、由以上分析看这结构具有怎样特? 学生思考明确结构十分严谨、巧妙先写阿房宫排场建筑及如云美女暗示着秦统治者荒淫和奢侈并暗示着他们前途再写秦纷奢给人民带深重灾难“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托出火山即将爆发形势写秦不以六国鉴终食其;那么当统治者如不以秦戒又会有什么结呢?环环相扣真可谓“笔所到气已吞”! 四、欣赏语言、学生轻声朗课出己认句段并画出、结合“赋”语言特师生共品析学生画出句子()品析“六王毕四海蜀山兀阿房出”句明确这句话以下两从秦始皇统天下“强国请弱国入朝”直到“楚人炬可怜焦土”这段历史只用了六就概括了充分体现了非诗非亦诗亦“赋”跳跃性特二“兀”“出”两给者留下了广阔想象空可以想见“难上青天”蜀道上运送巨木艰难;可以想见阿房宫是多么宏秦始皇是多么骄奢;可以想见“覆压三余里”阿房宫建造榨取了多少人民血汗葬送了多少人民生命()品析“长桥卧波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两句明确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桥喻龙复道喻虹分别写出了它们形态高、色彩绚丽从惊叹语气表达了建筑物观感且给客观描写涂上了浓烈抒情色彩(3)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句明确这段脍炙人口作者用“明星、绿云、涨腻、雾横”等词语比喻又用排比句式和夸张手法接地写出美人多及秦始皇骄奢淫逸()品味“使栋柱多南亩农夫;架梁椽多机上工女;钉头磷磷多庾粟粒;瓦缝参差多周身帛缕;直栏横槛多九土城郭;管弦呕哑多市人言语”段明确“使”领起摆出了秦统治者把己奢侈享乐建立人民痛苦生活上罪证连串用准确比喻构成排比前对比尽情夸张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乐苦两种情形跃然纸上可谓精彩妙极! (5)品味“戍卒叫函谷举楚人炬可怜焦土”句明确这句话简练地概括了战争始末秦王朝灭亡程且含无尽感慨其又开启了议论3、根据以上对课语言品析你认用得多是哪种写法?用得较多修辞手法有哪几种?从全看句式有什么特? 明确用得多种写法是夸张;用得较多修辞手法是比喻、对偶、排比;从全看多用四句句式整散结合、用简洁话概括《阿房宫赋》语言特明确铺采摛语言华丽【课堂练习】仿写句子使与上下衔接紧密语连贯生活如沙漠跋涉要顽强毅力和勇气;生活就是创造要刻苦、智慧和知难而上;让我们生活考验永做强者参考答案生活如江河里游泳要人胆略与魄力生活就是战斗要汗水、鲜血和临危不惧【课堂探究】、比较《阿房宫赋》和《史记》有关阿房宫描写和记述不出示多媒体投影 (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年)……始皇以咸阳人多先王宫廷吾闻周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帝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阁道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巅以阙复道阿房渡渭属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作宫阿房故天下谓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选《史记·秦始皇纪》) ()提问两者有关阿房宫容有何不? 明确不有三是建宫原因不;二是建宫不;三是建宫规模不()两者不说明了什么? 明确《史记》重历史事实记述;而《阿房宫赋》重学艺术想象和夸张极尽“赋”体铺陈能事、重《秦论》比较它与关秦朝灭亡议论有哪些相似处?它们立论角又有什么不? 明确关秦朝灭亡议论与《秦论》相似地方有都肯定了秦朝强都强调秦朝灭亡是毁身都说明了秦朝灭亡原因是不施行“仁政”它们立论角又有所不《秦论》从先对比角说明了“仁义不施而攻守势异也”道理;《阿房宫赋》则从“秦爱纷奢”角指出了秦朝灭亡原因《秦论》以秦朝兴盛反衬它灭亡《阿房宫赋》则以对阿房宫“寓言”式描写表明秦朝必然灭亡结局《秦论》作政论重正面说理;《阿房宫赋》作赋重讽喻现实六、课堂结节课我们领略品味了《阿房宫赋》华美语言希望学们课反复诵和咀嚼模仿运用只有如才有望增华七、布置作业、作业、背诵课准备默写.。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学案:第三专题《阿房宫赋》含解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学案:第三专题《阿房宫赋》含解析

《阿房宫赋》导学案【学习目标及重难点】1. 落实“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写景状物的常见分析角度3.结合《六国论》,进一步掌握“借古讽今"的写法一、诵记名言警句——主题名句积累“苍生为念”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4.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5.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苏洵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二、了解文学常识(一)走进作者行走江湖,纵情天下杜牧一生游历山水,足迹踏遍祖国河山。

而且每到一地,他都会用诗来记载下留连山水时的感受。

在他的游历诗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治国平天下的情怀。

比如,他曾在和州凭吊乌江亭,这是当年楚汉相争时项羽自杀之处,他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他在横江,作《题横江馆》:“孙家兄弟晋龙骧,驰骋功名作帝王。

至今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夜泊芜湖,想起他和沈传师的情谊,他写道:“往事惟江月,孤灯但客船。

岘山云影畔,棠叶水声前。

"不着一字,把怀念写尽。

身处黄州,作《兰溪》:“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北路去潇湘。

”(二)了解背景杜牧所处的时代,唐王朝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且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

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

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

而现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

敬宗李湛,“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人“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既愤慨又痛心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房宫赋学习重点:①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何在?②本文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学习鉴古讽今的手法。

学习方法:四边策略第一课时揭示目标:1、了解文常和背景。

2、解决读的问题。

预习:根据课文,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的注音:(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2)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3)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6)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文常: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年),字牧之,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人称他“樊川先生”、“杜樊川”。

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是晚唐著名作家。

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

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

他的古文颇多针贬时事的作品,他对“赋”这种文体的发展,也有着卓越的贡献。

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

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初期典范之作。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阿房宫:“阿房”旧读为ēpáng。

为什么叫“阿房”?一说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一说因宫殿的“四阿”(屋盖四角弯曲处)造得宽阔得名,“房”同“旁”,宽广的意思。

但据《史记》记载,似以前说为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对“阿房宫”的记载是很简略的,大意是:秦始皇以咸阳城小人多,旧建宫廷不够大,决定在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兴建大规模的宫殿。

首先是在阿房修建前殿,东西五百步(一步六尺),南北五十丈,殿上可坐万人,殿下可建五丈旗,周边驰道修成阁道,直抵终南山,山巅是高耸的宫阙(宫殿正门),再从宫阙兴修复道(上下两层的通道),渡过渭水,直达咸阳。

这一巨大工程,直到秦代灭亡都没完成。

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

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

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

”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

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文也。

”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在《史记》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写成的。

作“赋”时他仅23岁,作“赋”的目的是借秦亡的教训来规谏唐敬宗。

敬宗李湛16岁时继位为君,一为君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溺声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杀害,可见这篇“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自学展示:自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词。

小组中选读得好的同学来展示。

教师精导:检查读的情况,注意更音。

巩固提升:1、试背全文。

2、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蜀山兀(wù)辘辘(lùlù)远听鼎铛(dāng)玉石B. 囷囷(qūn qūn)焉尽态极妍(yàn)架梁之椽(yuán)C. 阿(ē)房宫剽(piāo)掠其人金块珠砾(lì)D. 尽锱铢(zhīzhū)妃嫔媵嫱(yìng qiáng)逦迤(lǐyǐ)第二课时揭示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

2、分析课文1、2两段。

自学展示:自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小组讨论并展示:1、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提示:根据对阿房宫的描述和鉴古讽今来划分)2、梳理文章的第1、2自然段重点词句并试译该文段。

重点词语:廊腰缦回缦: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落:钩心斗角古义:今义:辇来于秦辇:尽态极妍:疑难语句: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教师精导:1、第一段重点为我们描绘了:2、第二段重点为我们描绘了: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巩固提升:1、试背第1、2两段。

2、试译文章3、4两段。

第三课时揭示目标:1、分析课文3、4两段。

2、理解杜牧的主张。

自学展示:自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小组讨论并展示:梳理文章的第3、4自然段重点词句并试译该文段。

重点词语:独夫:南亩:族秦者秦也族: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纷:念:架梁之椽:管弦呕哑:疑难语句: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教师精导:1、第三段重点为我们指出了:2、第四段重点为我们讽谏了:3、本文的中心思想(即杜牧的主张)是什么?巩固提升:1、试背第3、4两段。

2、试完成课后练习。

第四、五课时揭示目标:巩固本课所学。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小组讨论并展示:本文与《过秦论》各篇立论的独创性表现在哪里?教师精导:如何理解本文的议论特色?巩固提升:C、基础练习1.用课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阿房宫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宫人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爱纷奢”的具体表现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亡的教训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

这个历史教训应该怎么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过秦论》比较,两篇有何共同点,各篇立论的独创性表现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综合练习1.下列四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一B.爱六王毕,四海一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取D.族奈何取之尽锱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南取汉中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下列四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焉B.而盘盘焉,囷囷焉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谁得而族灭也B.夫D.于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多于九土之城郭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下列加粗词语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⑥用之如泥沙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⑧多于市人之言语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4.表语气的虚词大致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陈述语气b.表疑问语气(包括反问)c.表感叹语气d.表祈使、劝勉、禁止等语气e.表判断语气f.表肯定或否定语气。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2)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4)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6)呜呼,亦盛矣哉!(7)欲安所归乎? (8)公子畏死邪?何泣也?(9)甚矣,汝之不惠! (10)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2)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13)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14)滋可痛已!(15)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16)年几何矣? (17)是善恶之分也已。

(18)万钟于我何加焉? (19)非死则徙尔。

请将上列句子末尾的语气词用法归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序号:a.表陈述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b.表疑问语气(包括反问)的有________________c.表感叹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d.表祈使、劝勉、禁止等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e.表判断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f.表肯定或否定语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③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④秦人不暇自哀,而a后人哀之;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c后人而复哀d后人也。

(1)下列两句中的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