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丞传后续
【课文详解】张中丞传后叙
《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的一篇议论与叙事相结合的散文。
此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这年韩愈正四十岁,已召回京师任国于博士。
此时距安史之乱已有四十多年了,唐朝在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都初见成效。
韩愈政治主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反对藩镇割据,维护中央集权。
《张中丞传后叙》即表达了这一思想。
文中表彰张巡、许远抗击安史叛军的功绩,驳斥对张、许的诬蔑、中伤,以此来歌颂抗击藩镇作乱的英雄人物。
元和元年(806年)宪宗开始制裁藩镇。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之下,韩愈重新阐扬张、许功绩,无疑是有意义的。
至于他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文章开头一段作了交代,他告诉我们,是读了李翰写的《张巡传》之后,认为内容欠完备,事实还应增补,道理有待进一步阐发,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他的这一篇,是对李翰(曾进士及第,和张巡友好,张巡守睢阳时他也在城里,事后给张巡以及和张巡同时牺牲的姚訚等人写了传,献给当时的皇帝肃宗,以表明他们的忠义,韩愈所读到的就是这个本子。
这个本子后来已失传,但《旧唐书》和《新唐书》里的张巡传都是根据它撰写的,从其中可以看到张巡等人的英雄事迹。
)那一篇的补充,内容是由李翰的《张巡传》生发出来,但不是那一篇的读后感,所以叫“后序”。
“后序”也可叫作“跋”,是在书或诗文后面加上一段文字的意思,加上的文字可以是对所跋的东西作评介、发议论,也可以在内容上作补充。
这篇《张中丞传后叙》就是对李翰原作的补充。
又称为“书后”,“大抵书后者,意必抽于前文,事必引于原著。
”(清代姚华《论文后编》)韩愈的这一篇,就是在原著基础上,给以阐发和补充,又叙议结合,独立成文。
本文热情地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为国为民抗击安史叛军而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批判了那些不顾国家人民安危,忌贤妒能,拥兵谋私的军阀,驳斥了那些小人造谣中伤的流言蜚语,抒发了自己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之情,补叙了轶事,澄清了事实,伸张了正义。
文章先议后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
张中丞传后叙赏析
张中丞传后叙赏析《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的一篇议论与叙事相结合的散文。
文中表彰张巡、许远抗击安史叛军的功绩,驳斥对张、许的诬蔑、中伤,以此来歌颂抗击藩镇作乱的英雄人物。
文章第一段是引子,借评论李翰的《张巡传》,作一些必要的交代。
第二段是驳斥“小人之诬”,从两个方面立论:一是根据李翰所写的《巡传》,“增其诬”的内容;二是针对许远被“系名宦官俱文珍者之次”的诬蔑,驳斥许远与宦官俱文珍同谋自污,故遭贬谪的谰言。
第三段是驳斥“史官、乌公(祜)之方乱河南北时,以为巡、远挡禄山兵践履不可当”的谎言。
第四段是全篇驳斥的重点,反驳人们怀疑张巡杀人飨士因而为敌所杀的观点,阐明许远死后留下一只靴在城上的事实真相。
本文结构谨严,辩驳有力。
文章围绕“辩诬”二字,一波三折。
在层层辩驳之后,终于使真相大白于天下。
全文由“疑”到“信”,再到“信”,又到“疑”,再又到“信”,几经反复,而每一次反复都是有力的辩驳。
如第一段先写自己初读《巡传》时对许远怀疑张巡“开门纳叛”的疑惑,这是第一次反复;接着写读《巡传》后细思其事,对许远被“系名宦官俱文珍者之次”的怀疑,这是第二次反复;再往下写读《顺宗实录》后深信传闻的记载,这是第三次反复。
作者一路写来,如抽丝剥茧,使读者终于拨开疑云,看清了历史真相。
本文在表达方式上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叙”为“辩”服务,“辩”则紧紧围绕“叙”展开。
例如文章第二段先记述许远被诬为与宦官俱文珍同谋自污的情况,然后因事生议,表明自己的观点。
第三段也是先记述一段史实,然后或驳或辩,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
第四段则以记述引出自己论辩的内容、立场。
因此全文虽然用了一半的篇幅来“叙”,但都是为辩解某些事实真相服务的,“叙”得有节,“辩”得有理,“议”得有据。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原文译文赏析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原文|译文|赏析《张中丞传后叙》是中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是表彰安史之乱期间睢阳守将张巡、许远的一篇名作。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名作的具体内容吧吧。
《张中丞传后叙》原文唐代:韩愈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
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
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张中丞传后叙
当其围守时,外无蚍
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 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
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
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
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 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 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 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 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当他们被围困守的时候, 城外连极其弱小的援兵都没有, 他们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和君 主罢了,而叛军却告诉许远唐 朝已经灭亡,君主已经死了。 许远看见救兵不来,而叛军却 越来越多,一定以为敌人的话 是真的。等不到外来的救兵尚 且死守城池,人吃人也将要吃 完了,即使是傻瓜也会算得出 死期限知道死处!由此看来, 许远的不怕死也就很清楚了。 哪有城池失陷了,部下都死光 了,他自己却独自含羞忍辱, 苟且偷生的呢?即使是最愚蠢 的人也不肯这么做。唉!难道 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做这样 的事吗?
守一城,捍天下, 以千百就尽之卒, 战百万日滋之师,蔽 遮江淮,沮遏其势。 天下之不亡,其谁之 功也?当是时,弃城 而图存者,不可一二 数,擅强兵坐而观者
相环也。不追议此, 而责二公守一座城池,来保卫国 家,凭借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 兵,抵挡上百万日益增多的敌 军,掩蔽江淮流域(作为江淮 地区的屏障),从而阻遏叛军 的攻势。唐王朝没有被灭亡, 到底是谁的功劳呢?在当时, 丢弃城池而考虑活路的不是少 数几个人,掌握强兵、坐视不 救的人到处都是。他们不去追 究非议这些人,反而责怪张、 许不该死守危城,也就可见他 们把自己并同叛贼,制造邪说 帮助叛敌攻击张、许二公。
•
五十年后,唐朝藩镇割据的状态急需改变, 而此时又有许多人借中伤许远、张巡来为自己 谋利,面对此情此景, 韩愈写下了这篇《张 中丞传后叙》,作者在为英雄辩诬的同时也表 达了对 “擅强兵坐而观者”、“弃城而图存 者”的极大愤慨,特别是通过对贺兰进明丑恶 嘴脸的揭露,表明了作者不满藩镇割据、要求 中央集权的政治态度。这一主张配合了唐宪宗 的政治变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翻译】张中丞传后叙
2. 许远虽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职位本在张巡之上,却把指挥的权力交给他而处于他领导之下,没有怀疑和猜忌,最终与张巡一同守城至死,成就了功名。雎阳城陷落而被俘获,与张巡死的时间前后不同罢了。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全面理解他们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成了俘虏,便怀疑是怕死而用言辞向敌人降服了。许远真的怕死,为什么还要苦苦坚守住那小小的地盘,吃他所爱之人的肉,来抗击敌人而不投降呢,当他在围城中坚守时,城外没有一点援助,他所要效忠的,国家与君主而已,而敌人告诉说唐朝已亡了,国君已不在了。许远眼看救援的军队不到,而叛军却越来越多,必定会认为他们的话是真的。外面毫无可待而还在拼命守城,人吃人将要吃光,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计算日期而知道死的地方了,许远不怕死是很清楚啦。哪有城被攻破、他的部下都死了,唯独蒙受羞愧耻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做。唉!难道说像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做这样的事吗?
4. 当许、张二公初守雎阳时,怎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因而抛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假如这里守不住,即使逃避敌人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好处呢?等到他们终无救援而又困难到极点时,带领那些受伤残废饥饿疲弱的残余士兵,即使想离开,也一定达不到目的,凭着张、许二公的贤明,他们考虑得太精切了。守住一座城池,捍卫着整个天下,凭着千百名越战越少的士乓,抗击着日益增加的百万敌军,掩护江淮大地,阻止了敌人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是谁的功劳呢?在那个时候,弃城逃跑贪图活命的人,不能一个两个地数;拥有强大的军队坐视不救的人,到处都是。不追究议处这些人,反而指责张许二公以死来守,也可见那些自附于叛逆乱臣,编造夸大失实邪说而帮助叛逆之贼攻击(张、许等英雄)啊。
《张中丞传》后叙作品原文及对照翻译
《张中丞传》后叙作品原文及对照翻译《〈张中丞传〉后叙》作于807年(唐宪宗元和二年),是表彰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许远的一篇名作。
作者韩愈。
下面,为大家分享《张中丞传》后叙作品原文及对照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出处或作者:韩愈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
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城陷而虏。
与巡死先后异耳。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而贼语以国亡主灭。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
呜呼!而谓远之贤而力之邪?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
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
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州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张中丞传》后叙(谢小琼)
释题
张中丞,即张巡。安禄山反,张巡起 兵抗击,同睢阳太守许远共同守护睢阳, 直至壮烈牺牲。朝廷追封他为御史中丞, 故称张中丞。 “后叙”,类似“后记”,是对前人 为张巡作传的订正、补充。这种文体, 议论与叙事并重,笔法灵活。
写作背景
唐隶宗至德二年,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 子奇率12万大军攻睢阳,张巡、许远率兵七千人坚守 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张巡及部将五十余 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不屈而死。 睢阳保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 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 了宝贵的时间,因而张巡、许远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赞 颂。但当时一些坐观睢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为自 己的可耻行为辩解,同某些嫉妒张、许功绩的文人一 起,散布流言,对张、许等抗敌英雄进行诋毁。 于是,张巡的友人李翰写了《张中丞传》,批驳 流言蜚语,弘扬英雄精神。
•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
一天比一天增多 将 师,蔽遮江淮, 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 掩护 被灭亡 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图谋,谋求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 拥有,掌握 到处都是 追究议论 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 逆乱,设 淫辞而助之攻 也。
思考探究
本段写了谁的哪几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驳斥了什么观点?
1.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 忠贞大度
许 2.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 以死报国 远
3.外无待而犹死守,食其所爱之肉 为国尽职
结论:非“畏死而辞服于贼”
巩固练习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 同的是 A.然尚恨有阙者 遗憾 B.以为巡死而远就虏 认为 C.不能通知二父志 深知
疏通第一段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注释、分析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著有《韩昌黎集》等。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①,得李翰所为《张巡传》②。
翰以文章自名③,为此传颇详密。
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④,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⑤。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⑥,位本在巡上。
授之柄而处其下⑦,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⑧。
两家子弟材智下⑨,不能通知二父志⑩,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⑪,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⑫,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⑬。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⑭,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⑮。
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⑯,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⑰!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⑱,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阅读练习题答案及原文翻译4篇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阅读练习题答案及原文翻译4篇张中丞传后叙主旨本文通过驳斥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以及记述南霁云的事迹与祉叙张巡,许远的其他轶事,赞美了安史之乱中抗击叛军的英雄,斥责了安史叛军以及畏敌怕死的将领和诬蔑英雄的小人。
叙议结合的写作特色全文前半部侧重议论,驳斥了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并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城捍卫天下的事迹。
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的英雄事迹。
然后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前后两部分相辅相成紧紧围绕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
人物性格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以死报国。
南霁云:深明大义,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将人物刻画得个个生动传神。
如写南霁云拨刀断指,抽矢射塔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刚烈与嫉恶如仇的个性。
写张巡几乎全用细节,如读书尽卷不错一字,于嵩取架上书问巡,巡应对无错以及操笔立书,未尝起单等细节,极其生动地刻画了张巡们博文强记与文思敏捷以性格特征。
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和衬托文中,张、许、南三个正面人物,相互映衬,各显个性,许远官职本在张巡之上,因巡贤能,授权于巡,自然其下,并最后一起守城而死。
这里既突出了许远的谦和让贤,又映衬出张巡的杰出才能,睢阳城陷落后,敌人劝降南霁云。
张巡呼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将欲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这里一呼一答,既写出了张巡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又写出南霁云想保存实力,何机复仇的心理。
而且从他的答语中,可见张巡在部下眼中的崇高威望,两个相互映衬,更见英雄气概。
文中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一段,是以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鄙无耻,衬托南霁云的忠肝义胆和刚烈性格,刻画人物极其传神。
补充讲义【四】本文为许远辩诬,集中於三点:误解(诬陷之词)辩诬理由一说许远「畏死而辞服於贼」导因:巡死而远就虏辩诬1.远忠贞不畏死,有与城共存亡之决心理由:要降早降矣,何苦死守.(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2.皆守城而死与巡死先后异耳3.子弟误解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4.远之贤(纳贤,又忠贞为主),不会做这等事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批判对象: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二说「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辩诬:(以譬喻方式)1.人死必有先病者.2.引绳必有先绝者.故.【城陷必有先被攻破者】批判对象:议者.1.儿童之见.2.小人,不乐成人之美.三说许远,张巡死守睢阳毫无意义辩诬:死守之因1.待援: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2.避之无义: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3.无法避之: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4.守城有其功: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溢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批判对象:议者,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不追议此(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於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五】本文充满著遗憾,不平和同情,文中的人物也因此而形象鲜活:人物名生平事例人物特质张巡1.1长七尺余,须髯若神.1.2巡怒,须髯辄张.2.1巡曰:「吾於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者,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2.2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3.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4.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5.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6.远材不及巡者,开门纳巡,授之柄(军权)而处其下.1.外在形象:高大,威武,美髯2.记性好3.文思敏捷,倚马可待.4.1视死如归,从容就义.4.2有领导能力,服众.5.识人不深,误解南霁云之心.6.善於军事.许远1.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2.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3.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4.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1.宽厚长者,表里如一.2.忠贞不畏死.3.容人雅量,大事为重.4.不善军事.南霁云1.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2.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3.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4.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1.有义气,能患难与共.2.有勇气3.1强壮有力3.2恩怨分明4.1从容就义不畏死4.2有谋略4.3服从领导贺兰进明1.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2.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且食与乐,延霁云坐.1.善嫉,自私.2.爱才.张去疾1.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於贼.1.愚昧无知,不解父志2.有孝心,为父抱屈许岘1.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於贼.1.愚昧无知,不解父志2.无主见,人云亦云.【六】本文采用侧面烘托,侧写法来描绘张巡.(1)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者:助词,附在别的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
张中丞传后叙
而不愿意成全别人的美德,就是这样的
(注:《论语·颜渊》:“子曰:君子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
是。”)!像张巡和许远所取得的成就
如此卓著,还不能免除无端的非议,其
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注:卓卓,特立
貌)!
当初许远和张巡防守睢阳城,怎么 能预见最终得不到救援,而主动放弃守 城,逃跑求生?假如睢阳不能防守,就 算逃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用呢?等到没 有救兵并且回天无力,带领伤残、饥饿、 弱小的军队,就算要想突围,也无能为 力了(注:创,伤。羸,弱。据《新唐 书·张巡传》,“贼知外援绝,围益急。 众议东奔,巡、远议以睢阳江、淮保障 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 亡。且帅饥众行,必不达”)。
李翰因为文学成就而知名,这篇传记写得很详 尽。但还是留下遗憾:没有给许远立传,也没 有记载雷万春的事迹(注:据《旧唐书·许远 传》,“杭州盐官人也。世仕江右,曾祖高阳 公敬宗。……禄山之乱,不次拔将帅。或荐远 素练戎事,玄宗召见,拜睢阳〈天宝元年即 742年,宋州改睢阳郡,乾元元年即758年复 为宋州〉太守,累加侍御史、本州防御使。及 贼将尹子奇攻围,远与张巡、姚誾婴城拒守经 年,外救不至,兵粮俱尽而城陷。尹子奇执送 洛阳,与哥舒翰、程千里俱囚之客省。及安庆 绪败,渡河北走,使严庄皆害之。”
据《新唐书·忠义传》,“雷万春者, 不详所来”,为张巡部将,“将兵方略 不及(南)霁jì云,而强毅用命,每战, 巡任之与霁云钧。”南霁雲亦为张巡部 将,“善骑射,见贼百步内乃发,无不 应”。此处“雷万春”,有另外一种说 法认为应当是南霁雲)。
本段大意:讲写作缘起。即《张中 丞传(张巡)》尚有遗漏,应为作补。
救援,他效忠的对象,就是国家和玄宗皇 贺兰进明屯兵临淮,即今江苏盱眙xūyí 县,在睢阳东;许叔冀屯兵谯郡,即今安 徽亳州市,在睢阳南;尚衡屯兵彭城,即 今江苏徐州市,在睢阳东,皆拥兵自重,
《张中丞传后叙》教案及原文翻译
《张中丞传后叙》教案及原文翻译《张中丞传后叙》作于807年(唐宪宗元和二年),是表彰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许远的一篇名作。
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张中丞传》后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传记”和“叙”的相关文体知识;整理文中的文言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人物塑造的写作手法,掌握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忠义之士的性格特点,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塑造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人物塑造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掌握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读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语】动荡的岁月,动荡的年代,总会出现不凡的人物,他们可以为了正义而牺牲,却往往还遭到世人的误解。
盛唐时期,唐明皇晚年荒于政治,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在这场叛乱中,涌现了许多忠君爱国之士。
今天我们欣赏的这篇文章就是为“安史之乱”中的几位英雄而作的。
作为英雄的张巡、许远却遭到了许多人的指责,这又是何故?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随着韩愈一起走进这段历史!【文体介绍】(一)认识“传记”1、“传记”的概念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叫传记。
“叙一人之始末者,为传之属”;“叙一事之始末者,为记之属”。
2、“传记”的特点所记人物和事件应有历史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真实性;所记事件应相对完整,着意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完整性;塑造人物形象时在保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应有适当的艺术加工——文学性。
3、“传记”的分类别传或他传:由别人写的;自传:由自己写的;合传:把几个人合在一起写的。
(二)认识“叙”“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文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以及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为“叙”或“引”。
“后序(叙)”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也称作“跋”或后记。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张中丞传后叙》是中国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散文。
《张中丞传后叙》作于807年(唐宪宗元和二年),是表彰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许远的一篇名作。
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张中丞传后叙[1]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2],得李翰所为《张巡传》[3]。
翰以文章自名[4],为此传颇详密。
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5],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6]。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7],位本在巡上。
授之柄而处其下[8],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9]。
两家子弟材智下[10],不能通知二父志[11],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12],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13],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14]。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15],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16]。
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17],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18]!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19],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张中丞传后叙(精)
精选课件
6
疏通
第一段译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与吴郡的张籍 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李翰所写的《张巡传》。 李翰一向因文笔好而自豪,这篇传记写的也很详 细周密。然而我觉得遗憾的是,仍有遗漏,(那 就是)没有给许远写传记,也没有记载雷万春事 迹的始末。 第一段,是引子,借评论李翰的 《张巡传》,交代了本文写作的缘起。
精选课件
13
思考明确
1、大敌当前,许远一 心抗战,毫无个人私 念的忠贞大度行为
辩其非畏 死而降敌
2、假设同意诬者所言, 提出有力的反诘
忠勇坦荡、 为国尽职
3、指明当时的客观情 境是人皆知已临死境,
许远已抱定必死的决 心
精选课件
14
继续串讲
(三段——1) 说者又谓: 远 说者:制造流言的人,乱发议论的人
战国:《世本》、《穆天子传》 传 汉代:《史记·三代世表》 传记
解说经典的文字 南朝:记载一个人生平始终的文体 唐宋:“传记”的文体渐明晰 清代:明确
精选课件
5
1、史传 2、杂传
纪传体正史中的人物传记
《史记》、《汉书》、 《三国志》、《后汉书》
单独成书的类传
《列女传》
3、散传 4、专传
一人一传,但不单独成书, 以单篇流行,或散见于各家 文集中的个人传记。包括传 状、碑铭、自序等
指明当时的客观情境,说明许远抱定必死的决心。
精选课件
12
层次结构(一)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段(1):交待写作本文的时间和缘由。 第二段(2,3,4):驳斥小人的流言蜚语,歌颂张许二人的
高贵品质和历史功勋。 第一层(2):驳斥“畏死辞服于赋”的错误论调。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文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段为引言,交代了写作背景和目的。
韩愈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其中的一些内容感到不满,认为有阙漏之处,于是作了这篇后叙。
第二段至第四段为驳斥许远畏死的观点。
韩愈首先指出,许远的才能虽然不如张巡,但他开门纳巡,并且在张巡手下担任重要职务,毫无疑忌,最终与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名。
接着,韩愈驳斥了那些认为许远是因为怕死而投降叛军的观点,认为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他指出,许远之所以能够坚守睢阳,是因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
第五段至第七段为驳斥关于城陷的责难。
韩愈认为,张巡、许远之所以能够坚守睢阳,是因为他们有着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信念。
他们以千百个濒临灭亡的士兵,来对付近百万天天增加的敌军,保护着江淮地区,挡住了叛军的攻势,为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指出,那些诋毁张巡、许远的人,是出于嫉妒和私心,他们的言论是不可信的。
第八段至第十段为对南霁云事迹的描写。
韩愈通过对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描写,展现了南霁云的英勇和忠诚。
南霁云在面对贺兰进明的威胁和诱惑时,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宁死不屈,最终为了报答张巡的知遇之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十一段至第十三段为对张巡事迹的描写。
韩愈通过对张巡的描写,展现了张巡的博学多才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张巡在守城时,不仅能够指挥若定,而且还能够以身作则,带领士兵们奋勇杀敌。
他在城陷后,被叛军俘虏,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宁死不屈,最终为了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十四段至第十六段为对许远事迹的描写。
韩愈通过对许远的描写,展现了许远的宽厚长者之风。
许远在城陷后,被叛军俘虏,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宁死不屈,最终为了报答张巡的知遇之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十七段至第十九段为对张巡、许远之间关系的描写。
韩愈通过对张巡、许远之间关系的描写,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他指出,张巡和许远在城陷后,被叛军俘虏,但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宁死不屈,最终为了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张中丞传后叙
初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城 中居人戶亦且數萬,巡因一見 問姓名,其後無不識者。巡怒,
鬚髯輒張。
及城陷,賊縛巡等數十人坐; 且將戮。巡起旋,其眾見巡起, 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 死,命也!」眾泣不能仰視。 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
平常。
遠寬厚長者,貌如其心。與巡 同年生,月日後於巡,呼巡為
兄,死時年四十九。』」
「嵩,貞元初死於亳、宋間, 或傳嵩有田在亳、宋間,武人 奪而有之,嵩將詣州訟理,為 所殺。嵩無子。」張籍云。*
云:
南霽雲之乞救於賀蘭,賀蘭嫉 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之上, 不肯出師救。愛霽雲之勇且壯, 不聽其語,彊留之,具食與樂,
延霽雲坐。
霽雲慷慨語曰:「雲來時,睢 陽之人不食月餘日矣。雲雖பைடு நூலகம் 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 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 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
皆感激,為雲泣下。
雲知賀蘭終無為雲出師意,即 馳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 屠,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 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
之賢,其講之精矣。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 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 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
亡,其誰之功也?
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 一二數;擅彊兵,坐而觀者, 相環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 以死守,亦見其自比於逆亂,
設淫辭而助之攻也。
愈嘗從事於汴、徐二府,屢道 於兩州間,親祭於其所謂雙廟 者。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
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 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 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 死,其臟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 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
達於理矣。
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 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 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翻译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唐代〕译文: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和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
李翰因文章而自负,写这篇传记十分详密。
但遗憾的是还有缺陷:没有为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打开城门迎接张巡,地位本在张巡之上。
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甘居于其下,毫无猜疑妒忌,最终和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名,城破后被俘,不过和张巡死的时间有先后的不同罢了。
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完全明白其父辈的志向,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被俘,怀疑许远是怕死而投降了叛军。
如果许远真的怕死,何苦守住这尺寸大小的地盘,以他所爱之人的肉充饥,来和叛军对垒而不投降呢?当他在包围中守城时,外面没有一点哪怕极为微弱的援助,所要效忠的,就是国家和皇上,而叛军会拿国家和皇上已被消灭的情况告诉他。
许远见救兵不来,而叛军越来越多,一定会相信他们的话;外面毫无希望却仍然死守,军民相食,人越来越少,即使是傻瓜也会计算日期而知道自己的死所了。
许远不怕死也可以清楚了!哪有城破而自己的部下都已战死,他却偏偏蒙受耻辱苟且偷生?即使再笨的人也不愿这样做,唉!难道说像许远如此贤明的人会这样做吗?议论的人又认为许远和张巡分守城门,城陷落是从许远分守的西南方开始的。
拿这个理由来诽谤许远,这又和小孩的见识没有两样。
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内脏必定有一个先受到侵害的地方;扯紧绳子,把它拉断,绳断必定有一个先裂的地方。
有人看到这种情况,就来责怪这个先受侵害和先裂的地步,他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小人喜欢议论,不愿成人之美,竟到了这样的地步!像张巡、许远所造成的功业,如此杰出,尚且躲不掉小人的诽谤,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呢!当张、许二位刚守城的时候,哪能知道别人终不相救,从而预先弃城逃走呢?如果睢阳城守不住,即使逃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用处?等到没有救兵而且走投无路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受伤残废、饥饿瘦弱的残兵,即使想逃走,也一定无法到达要去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中丞传后叙主旨本文通过驳斥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以及记述南霁云的事迹与祉叙张巡,许远的其他轶事,赞美了安史之乱中抗击叛军的英雄,斥责了安史叛军以及畏敌怕死的将领和诬蔑英雄的小人。
叙议结合的写作特色全文前半部侧重议论,驳斥了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并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城捍卫天下的事迹。
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的英雄事迹。
然后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前后两部分相辅相成紧紧围绕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
人物性格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以死报国。
南霁云:深明大义,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将人物刻画得个个生动传神。
如写南霁云拨刀断指,抽矢射塔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刚烈与嫉恶如仇的个性。
写张巡几乎全用细节,如读书尽卷不错一字,于嵩取架上书问巡,巡应对无错以及操笔立书,未尝起单等细节,极其生动地刻画了张巡们博文强记与文思敏捷以性格特征。
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和衬托文中,张、许、南三个正面人物,相互映衬,各显个性,许远官职本在张巡之上,因巡贤能,授权于巡,自然其下,并最后一起守城而死。
这里既突出了许远的谦和让贤,又映衬出张巡的杰出才能,睢阳城陷落后,敌人劝降南霁云。
张巡呼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将欲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这里一呼一答,既写出了张巡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又写出南霁云想保存实力,何机复仇的心理。
而且从他的答语中,可见张巡在部下眼中的崇高威望,两个相互映衬,更见英雄气概。
文中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一段,是以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鄙无耻,衬托南霁云的忠肝义胆和刚烈性格,刻画人物极其传神。
补充讲义【四】本文为许远辩诬,集中於三点:误解(诬陷之词)辩诬理由一说许远「畏死而辞服於贼」导因:巡死而远就虏辩诬1.远忠贞不畏死,有与城共存亡之决心理由:要降早降矣,何苦死守.(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2.皆守城而死与巡死先后异耳3.子弟误解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4.远之贤(纳贤,又忠贞为主),不会做这等事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批判对象: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二说「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辩诬:(以譬喻方式)1.人死必有先病者.2.引绳必有先绝者.故. 【城陷必有先被攻破者】批判对象:议者.1.儿童之见.2.小人,不乐成人之美.三说许远,张巡死守睢阳毫无意义辩诬:死守之因1.待援: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2.避之无义: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3.无法避之: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4.守城有其功: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溢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批判对象:议者,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不追议此(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於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五】本文充满著遗憾,不平和同情,文中的人物也因此而形象鲜活:人物名生平事例人物特质张巡1.1 长七尺余,须髯若神.1.2 巡怒,须髯辄张.2.1 巡曰:「吾於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者,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2.2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3. 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4. 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5. 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6. 远材不及巡者,开门纳巡,授之柄(军权)而处其下.1.外在形象:高大,威武,美髯2.记性好3.文思敏捷,倚马可待.4.1视死如归,从容就义.4.2 有领导能力,服众.5.识人不深,误解南霁云之心.6.善於军事.许远1.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2.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3. 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4. 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1.宽厚长者,表里如一.2.忠贞不畏死.3.容人雅量,大事为重.4.不善军事.南霁云1.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2.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3.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4.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1. 有义气,能患难与共.2. 有勇气3.1强壮有力3.2恩怨分明4.1从容就义不畏死4.2有谋略4.3 服从领导贺兰进明1.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2.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且食与乐,延霁云坐.1.善嫉,自私.2.爱才.张去疾1.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於贼.1.愚昧无知,不解父志2.有孝心,为父抱屈许岘1.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於贼.1.愚昧无知,不解父志2.无主见,人云亦云.【六】本文采用侧面烘托,侧写法来描绘张巡.(1)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者:助词,附在别的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
译“所要孝忠的是国家与君主罢了”。
(2)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宁能:怎么。
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卒:副词,最终。
译“怎么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呢”。
(3)此矢所以志也:所以:用来……的。
志:通“识”作标记。
译“这支箭就是用来作标记的”。
3、本文需要掌握的特殊句式:(1)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这句既是壮语后置句,又是省略句,应该是“疑之畏死而于贼辞服”。
译“怀疑他(许远)害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
(2)何为久读此: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为”的宾语前置,应该是“为何久读此”。
译“为什么总读这本书呢”。
(3)为所杀: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动。
译“被武人杀害”。
【简析】《张中丞传后叙》是一篇现实针对性非常强的文章,体现了韩愈为人鲠直,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暴发,唐军节节败退;在此情况下,张巡和许远率万余兵士坚守睢阳孤城十余月,吸引了叛军近十万兵力,阻遏了敌人向前推进的速度;睢阳城破后,张巡、许远相继被害。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守城的英雄在战后却屡屡被诬,竟延续五十余年而不绝。
先是一些文武官员为了替自己战时无耻的逃跑行径辩护,诋毁许远、张巡困守孤城的作法,并指责是张巡造成了睢阳城中人吃人的现象;针对这种议论,李翰撰《张中丞传》上呈肃宗,以为张巡辩诬,使事实得以澄清。
然而十年后,又有人指称许远降贼,张巡的儿子张去疾也上书代宗皇帝请追削许远的官爵,但朝廷并未采纳他的意见。
五十年后,唐朝藩镇割据的状态急需改变,而此时又有许多人借中伤许远、张巡来为自己谋利,面对此情此景,韩愈写下了这篇《张中丞传后叙》,作者在为英雄辩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擅强兵坐而观者”、“弃城而图存者”的极大愤慨;特别是通过对贺兰进明丑恶嘴脸的揭露,表明了作者不满藩镇割据、要求中央集权的政治态度。
这一主张配合了唐宪宗的政治变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叙事与议论相结合。
文章的前半部分为议论,后半部分侧重于叙事,但由于作者精心的编排,并没有给人以一种割裂感,而是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文章首先说明了写这篇“后叙”的原因,接着就直入正题,弥补李翰《张中丞传》的缺失---为许远立传。
在介绍许远事迹时,先对许远有一个总评:“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但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的写下去,而是逐一列举外界对许远的非议,开始驳论,这使文章顿起波澜,令欲明就里的读者不忍释卷。
在驳论时作者选择了由浅入深的次序:对“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城之陷自远始” 、张、许应“弃城”而“逆遁”等种种论调逐一驳斥。
作者先是列举事实,说明许远并不怕死;接着以“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的浅显道理证明“城之陷自远始”的非议的“不达于理”;最后以“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的事理分析来证明张巡、许远的别无选择。
随着议论的层层深入,作者的感情也越发的激昂,由最初的较为平和发展到疾言厉色,对非难者的品质概括也由“材智下”、“小人之好议论”发展到“自比于逆乱”:“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至此,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已无处藏身,张、许二人的英雄本色也已跃然纸上。
这几节文字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堪称“辞理俱到”。
上述议论只是文章的“纲”,主要人物的性格尚未完全凸现。
为了做到这一点,作者非常巧妙地安排了一个过渡,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侧重议论发展到以叙事为主,这就是对南霁云的描写。
由于上一段写到了“擅强兵坐而观者”,那么作者在这里写贺兰进明的坐观不救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一过渡非常自然,可谓神来之笔。
由此,通过几个细节的描叙,使读者肃然起敬的主人公的形象不再停留在理性认识上,而变得丰满传神,妙趣横生。
如用拔刀断指、抽矢射塔两个细节就将南霁云刚烈的性格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尽卷不错一字”、“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的描写则非常传神地刻划出了张巡博闻强记的一面。
这些叙述的文字和议论部分相辅相成,既深化了议论,又弥补了人物塑造缺乏立体感的缺憾,可谓一举两得。
文章是针对忠臣蒙辱的现状而发,所以作者将满腔的悲愤之情贯注于笔端,使文章充满激情,有一种逼人的气势,如:“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守一城,捍天下,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助之攻也。
”这些议论一气呵成,有振聋发聩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