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法律关系
继承法知识点
继承:对死者生前的财产权利义务的承受。
★限定继承:继承人对被继承人所负债务承担有限清偿责任的一项继承原则。
一切非专属权利均为遗产
继承法原则:①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②继承权平等③互谅互让团结和睦④养老育幼武、权利义务一致。
继承法律关系;因继承人死亡而发生的,继承人之间、继承人与其他公民之间的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继承人、继承权、
继承权的取得:2种
★继承权的丧失:绝对丧失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伪造篡改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侵害无劳动能力人权利)。
相对丧失:遗弃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有悔改且被继承人宽恕)
放弃继承:只能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
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2年,但是自继承之日起超过20年,则不再提起诉讼。
法定继承: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继承的先后顺序、继承的遗产份额以及分配原则来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项法律制度。
范围:配偶父母子女(第一顺位)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租父母(第二顺位)
孙子女、外孙子女(代位继承)
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儿媳女婿。(第一顺位)
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只能继承它的父亲或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丧失继承权,放弃的也除外)转继承: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实际接受遗产前死亡的,继承人有权接受的遗产转归其法定继承人的一项制度。
遗嘱继承: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的法律制度。(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员)
条件范围:合法有效,没有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继承人有继承权。
《继承法律关系》课件
代书遗嘱
由遗嘱人口述,他人代为书写 并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的遗嘱。
录音遗嘱
以录音形式录下遗嘱人口述的 遗嘱。
口头遗嘱
在危急情况下,由两个以上见 证人在场见证的口头遗嘱。
遗嘱的有效要件
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 、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 背公序良俗。
。
遗嘱继承
依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遗嘱而产 生的继承关系。
遗赠
被继承人将财产赠与法定继承人之 外的人,通常以遗嘱的形式进行。
02
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的定义
法定继承
指在继承人没有遗嘱继承或者遗嘱继 承人不存在的情况下,依照法律规定 确定继承人的继承权。
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
法定继承的原则
平等原则、公正原则、公平原则、保 护原则。
如果继承人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则丧失继承权。
继承权的恢复
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被继承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该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并依法判决 恢复其继承权。
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的,被继承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该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并依法 判决恢复其继承权。
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的,被继承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该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并依法判 决恢复其继承权。
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双务的、有偿的民事法律行为,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各自的义 务。
法律理论继承法
法律理论继承法
继承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法定或者合约方式使某个人
(被继承人)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另一个人(继承人)。在继承过程中,法律理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继承法作为法律理论的重要
分支,规定了继承的基本原则、方式和效力等方面的内容。
一、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继承法以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为中心,基于平等、公正和自由意
志的原则。根据法律理论,继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平等原则:继承法倡导继承权的平等享有,无论性别、年龄或其
他身份属性,每个继承人在继承人享有同等的权益。
2. 法定原则:继承法规定了被继承人财产的继承顺序和继承份额,
确保继承权的法定性和继承人权益的合法性。
3. 遗嘱自由原则:继承人可以依法自由立遗嘱,对财产的继承进行
规定。遗嘱自由原则尊重个人意愿,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受益人的限制。
4. 公正原则:继承法强调公正的分配原则,使继承人之间的利益得
到合理的平衡,保障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5. 养老优先原则:继承法允许继承人在继承财产时考虑被继承人的
生活和养老需要,特别是对年老体弱的被继承人。
二、继承法的方式和效力
根据法律理论,继承法的方式和效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
1. 法定继承: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根据法定继承顺序,被继承人
的财产将依法分配给继承人。法定继承是继承法中最常见的方式,适
用于大多数继承情况。
2. 遗嘱继承:继承人通过遗嘱规定自己财产的继承方式和继承人。
遗嘱继承是一种合约方式,继承人在限定范围内享有遗嘱签订人的财产。
3. 遗赠:遗赠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以赠与方式将财产转移给继承人。遗赠在继承法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兼具契约和赠与的特征。
简述继承的概念
简述继承的概念:继承是指自然人死亡后,由法律规定的人或遗嘱指定的人依法取得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法律制度。继承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形式。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份额,比如父母、配偶和子女等。在法定继承中,继承人的顺序通常是根据与被继承人的亲疏关系、对被继承人所尽的义务以及继承人的生活状况等因素来决定的。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以遗嘱的形式指定其财产的继承人和继承份额。遗嘱通常是由被继承人生前所立,其中明确指定了其财产的分配方式。总的来说,继承是自然人死亡后对其财产进行分配的一种法律制度,根据不同的形式,继承可以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继承权的继承顺序与亲属关系
继承权的继承顺序与亲属关系继承权是指法律规定的继承人按照一定顺序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权
益的权利。而继承顺序则是根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不同的亲属关系
决定了不同的继承顺序。在我国《继承法》中,明确规定了继承人的
顺序,具体如下:
首先是直系血亲。直系血亲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在继承顺序上,配偶的继承地位是最高的,配偶享有继承第一顺位,即在没有子女的
情况下,配偶将继承全部的遗产。若被继承人有子女,则子女享有继
承第二顺位,平均分配被继承人一半的遗产,另一半由配偶继承。而
被继承人的父母则处于继承第三顺位,继承遗产的比例为子女的一半。在直系血亲中,配偶享有最高的继承优先权,子女次之,父母再次。
其次是侧系血亲。侧系血亲指的是兄弟姐妹、祖父母等。在继承顺
序上,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配偶、子女和父母,则由兄弟姐妹共同继承
被继承人的遗产,兄弟姐妹享有相等的继承权利。若被继承人没有兄
弟姐妹,则由祖父母继承遗产。
最后是依法定顺序无人继承的情况。如果在法定继承顺序中找不到
合适的继承人,则遗产将被国家继承。国家继承的范围包括无合法继
承人或继承人拒绝继承的情况。
总的来说,继承权的继承顺序是根据继承人的亲属关系确定的,不
同的亲属关系决定了不同的继承顺序。继承法的规定保障了被继承人
的合法继承权,保证了遗产的有序继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了解
继承法的规定对于维护合法权益、保障亲属关系和谐至关重要。
继承法律事务详解
继承法律事务详解
继承是一项重要的法律事务,涉及到财产的转移、权益的保障以及
家庭关系的维护。本文将深入探讨继承法律事务的各个方面,包括继
承的定义、继承人的顺序、继承的方式与程序等。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继承法律事务的相关知识。
一、继承的定义
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去世时,根据法定或遗嘱规定,将其财产权益
转移给其合法继承人或遗嘱受益人的过程。继承的基本原则是合法性、平等性和公平性。
继承可分为两种形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指在没有
遗嘱或遗嘱无效的情况下,依照法律规定将财产转移给合法继承人。
而遗嘱继承则是在被继承人生前通过遗嘱明确规定继承人的身份和继
承份额。
二、继承人的顺序
根据继承法律的规定,继承人的顺序可分为三类:法定继承人、遗
嘱继承人和特定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直系亲属分为父母、配偶和
子女,他们享有优先继承的权益。旁系亲属包括兄弟姐妹、外祖父母等,其继承权益次于直系亲属。
遗嘱继承人是被继承人通过遗嘱指定的继承人,他们根据遗嘱的具体规定享有一定份额的继承权。
特定继承人包括捐赠人、债权人等,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下具有继承权。
三、继承的方式与程序
继承的方式主要有遗产承受和遗赠。遗产承受是指继承人根据法定继承顺序按照法律规定继承被继承人的全部财产。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将财产分配给特定继承人或其他个人或组织。
继承程序需要遵循特定的法律程序,包括遗嘱的起草、遗产的清算和分配等环节。在继承过程中,继承人应及时申报继承,遵守法律规定,并按照法院或公证处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遗产继承法亲属继承权的法律规定
遗产继承法亲属继承权的法律规定遗产继承法作为我国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规定了亲属在遗
产继承方面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本文将重点探讨亲属继承权的法律
规定,以及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一、亲属继承权的定义与属性
亲属继承权指的是亲属在被继承人死亡后享有获得遗产的权利。亲
属继承权属于个人财产权利的一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不可剥夺性。
亲属继承权的属性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 法定性:亲属继承权是根据遗产继承法的规定而产生的,具有普
遍适用性和法定强制力。
2. 长子优先:在我国亲属继承权的规定中,长子一般享有更多的权益,这是出于传统习俗和家族血统继承的考量。
3. 平等待遇:尽管长子优先的原则存在,但是法律也明确规定,亲
属继承权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合法继承人,不得因性别、年龄、婚姻状
况等因素而歧视。
二、亲属继承权的继承顺序
根据我国的遗产继承法规定,亲属继承权的继承顺序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 直系亲属的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享有最高的继承权,依次为子
女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2. 旁系亲属的继承:如果被继承人没有直系亲属或者直系亲属放弃
继承权,那么被继承人的祖父母、曾祖父母以及其它旁系亲属有权继
承遗产。
3. 配偶继承权:配偶在亲属继承权中享有重要地位,但在实践中也
有一定的限制,如离婚后的配偶无权享受遗产继承权。
三、亲属继承权的限制与异议处理
亲属继承权并非无条件地享有,根据法律规定,存在着一定的限制
和条件。例如:
1. 放弃继承权:亲属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放弃继承权,一旦放
弃则无法再行追索。
2. 遗嘱限制:被继承人可以通过遗嘱设定继承人,亲属继承权可能
民法典继承法规定
民法典继承法规定
随着我国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继承法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和完善,继承方面的规定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那么,民法典继承
法规定具体有哪些内容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继承的主体
1. 法定继承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继承人包括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其中,
法定继承人指的是非遗嘱继承的继承人。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的是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和曾祖父母等亲属。在继承中,法定继承人享有强制继承的权利,即无论遗嘱是否存在,这些亲
属都有权利继承遗产的一部分。
2. 遗嘱继承人
遗嘱继承人指的是在遗嘱中被确定的继承人。在遗嘱存在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享有优先继承的权利,即在法定继承人的情况下,遗产将
优先分配给遗嘱继承人。
二、继承的顺序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继承的顺序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法定继承人;其次是遗嘱继承人;最后是无嫡长辈和有老无幼等特殊情况下的继承人。
其中,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也有一定的规定。首先是配偶继承;
没有配偶或者配偶放弃继承权的情况下,继承顺序依次为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需要注意的是,非婚生子女也享有与婚生子女相
同的继承权利。
三、遗产的分割和继承份额
1. 继承份额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主要由继承人的法定继承身
份决定。在法定继承人中,配偶继承人最少继承遗产的1/4,其他亲属
的继承份额根据其法定继承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
2. 遗产的分割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产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分割和分配。如
果继承人都放弃了继承权,那么根据法定顺序,遗产将归国家所有。
民法典的继承法规
民法典的继承法规
继承是民法中重要的制度之一,它在保障国民财产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我国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法规定了继承的主体、对象、方式和效力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为合理、公正地实现财产继承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下面将从继承的主体、继承的对象、继承的方式和继承的效力四个方面来详细探讨民法典的继承法规。
一、继承的主体
继承的主体是指可以成为遗产继承人的人。依照民法典的规定,继承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直系亲属:包括子女、父母和配偶。其中,子女继承的优先权大于父母和配偶。
2. 旁系亲属: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等近亲属。
3. 法定继承人:指在没有遗嘱或者遗赠约定的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继承权的人,一般为法定继承顺序中的亲属。
4. 相对人:指在特定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继承权的人,如无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继承权时,或者遗嘱继承人无效时。
继承的主体在民法典中是根据亲属关系或法律规定来确定的,这样既能保护亲属之间的合法权益,又能保证继承的公正性和稳定性。
二、继承的对象
继承的对象是指继承人可以继承的财产。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继承
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遗产:包括被继承人在去世时的全部财产权益。
2. 遗赠:指被继承人在遗嘱中对他人的财产给予约定性的转移。
3. 遗物:指被继承人在去世时留下的个别或具体的东西。
继承的对象是以财产为主要内容的,通过继承,继承人能够合法获
取被继承人的财产权益,实现财产的合理传承和有效利用。
三、继承的方式
继承的方式是指继承人获取遗产的具体方式和程序。根据民法典的
民法典对遗产继承的规定
民法典对遗产继承的规定
遗产继承是指在遗产人去世后,其财产按照法定或者遗嘱规定的继承顺序,由合法继承人继承的一种制度。作为我国民法最高立法法规之一,民法典对遗产继承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本文将从继承的方式、遗嘱继承、法定继承、继承人权利义务等多个方面,来介绍民法典对遗产继承的相关规定。
一、继承方式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产继承可以通过遗嘱继承或者法定继承两种方式进行。
1. 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是遗产人在生前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口头、书面或者其他形式表达的人身行为,对其财产进行继承人的指定。遗嘱应当有遗产人亲自起草,并经过公证机关备案,才具备法律效力。遗嘱可以设立多个继承人,确定分配方式和份额。但是,遗嘱继承必须尊重法定继承的限制,不能完全否定继承顺序和比例。
2. 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在遗产人没有留下有效遗嘱或者遗嘱无效的情况下,按照民法典规定,遵循一定的继承顺序和继承比例,由法定继承人依法共同继承遗产。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亲属,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进行继承。
二、遗嘱继承
1. 遗嘱的效力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嘱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要求,并经过公证才
具备有效性。遗嘱的形式包括口头遗嘱、律师遗嘱、独立遗嘱和公证
遗嘱等。同时,遗嘱的内容也必须合法,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否则将
被视为无效。
2. 遗嘱继承的限制
在遗嘱继承中,遗产人享有相对的自由,但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根
据民法典的规定,遗产人在遗嘱中不得剥夺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益,
并受到公序良俗的约束。此外,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遗嘱
继承还受到法定继承人的最低继承份额的限制。
遗产的继承顺序继承人的优先顺序和权益
遗产的继承顺序继承人的优先顺序和权益遗产的继承顺序——继承人的优先顺序和权益
继承是遗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遗产的继承顺序涉及到继承人的优先顺序和权益问题。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探讨遗产继承的相关问题。
一、继承顺序
在我国,遗产的继承顺序主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根据该法,继承顺序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1. 直系亲属优先继承:最近亲属享有优先继承权。首先是配偶和子女,然后是父母和兄弟姐妹。其中,配偶享有一半遗产继承份额,子女平均平分另一半遗产继承份额。如有多个子女,则按照均分原则进行继承。
2. 旁系亲属继承:若没有直系亲属或直系亲属放弃继承权,则由其他旁系亲属继承。旁系亲属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近亲属。他们的继承分配根据法定继承顺序依次进行。
3. 无直系亲属、旁系亲属:如果遗产没有直系亲属或旁系亲属,则由国家继承。遗产将被国家收归公有财产。
二、继承人的优先顺序和权益
1. 配偶的优先权:在继承顺序中,配偶享有优先继承权。配偶的继
承份额为一半,子女平分另一半。这一规定保障了配偶的合法权益,
避免了配偶在继承中的边缘化。
2. 子女的继承权:子女在继承中享有平等的地位。无论是独生子女
还是多个子女,都应平分遗产的一半份额。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
对子女权益的保护。
3. 兄弟姐妹的继承权:如果没有配偶和子女,遗产将由父母和兄弟
姐妹继承。在这种情况下,兄弟姐妹应平分遗产。
4. 其他亲属的继承权:如遗产没有直系亲属或旁系亲属,将由其他
近亲属继承。根据法定继承顺序,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享有继承权。如
继承权的法律规定
继承权的法律规定
继承是指在某个人死亡后,其财产权益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的权利。继承权是继承人根据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益,其法律规定的目的是保
障公平与正义,确保财产的合法传承。本文将探讨继承权的法律规定
以及相关的要点。
一、继承权的基本原则
继承权的法律规定受到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但
大致上都遵循着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包括下述几点:
1. 法定继承:继承权一般是根据法律规定来确定的,即依照国家法
律对继承人的身份、份额等做出规定,而不是由继承人本人或死者的
意愿来决定。
2. 平等继承:继承人在享有继承权时,应当根据其与死者的法定关
系来确定,不论性别、种族、宗教等因素,都应平等对待。
3. 分配公平:继承权的规定应确保财产的公平分配,既保留了继承
人合理的利益,又避免了财产过于集中或偏袒个别人的情况。
二、继承权的法定继承人
针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法律规定了不同的继承人身份及其继承份额。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法定继承人身份:
1. 配偶继承人: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在配偶的财产继承中,都享
有一定的继承权利。
2. 子女继承人:子女是继承人中最常见的一类,一般情况下,子女在继承中享有相对较大的继承权。
3. 父母继承人: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当死者没有子女时,其父母可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4. 兄弟姐妹等亲属继承人:如果没有直系亲属,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了兄弟姐妹等亲属在继承中的权益。
三、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死者可以通过遗嘱来规定其财产的继承方式。遗嘱是一份死者生前编制的文件,用以规定继承人和继承份额。在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关系中,遗嘱的效力有时可以覆盖法定继承,也可以与之并行。
民法典继承法
民法典继承法
一、民法典关于继承的规定是什么
1、民法典关于继承的规定如下:
(1)首先是由第一顺序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的前提下第二顺序继承;
(2)首先是妻子、子女、父母;
(3)其次才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二、遗产法定继承顺序及比例是什么
1、继承的顺序是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
2、同一顺序继承人之间平等分配遗产。
民法典中的继承法规定
民法典中的继承法规定
继承是指在继承人死亡后,根据法律规定,将继承人的财产权力转移给其合法继承人的过程。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了继承的法律原则和具体继承制度,以便保障公平正义、维护家族秩序和社会稳定。本文将就民法典中的继承法规定进行探讨。
一、继承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继承具有以下基本原则:
1. 平等原则:继承人在法定继承范围内享有平等的继承权。无论身份、性别、年龄、国籍等差异,合法继承人都应当平等分享继承人的财产。
2. 优秀原则:在继承人法定继承权利人之间,优秀的继承人享有优先继承的权利。继承人的贤良美德、敬爱工作以及对被继承财产的贡献等都可以成为确定继承顺序的因素。
3. 公平原则:继承应当追求公平,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考虑继承人的实际需要、经济状况、生活情况等因素,确保每位继承人获得相对公平的继承份额。
二、继承的方式
根据民法典规定,继承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
1. 法定继承:当继承人没有制定遗嘱或者遗嘱无效时,法定继承将发生。法定继承规定了继承人的顺序和权利。
2. 遗嘱继承:继承人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指定特定的继承人或安
排遗产分配比例。遗嘱继承允许继承人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财产的个性
化处理。
三、继承人的范围与顺序
1. 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的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等
亲属关系的人员。根据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关系的不同,其继承权的
大小也有所区别。
2. 继承人的顺序: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在继承人之间存在顺序和
优先级。法定继承的继承人顺序依次为:
(1) 配偶和子女;
法的继承的概念、必然性和要求
法的继承的概念、必然性和要求
法律继承是指一个人死后,其财产和权利由其遗嘱或法律规定的继承人继承。法律继承是一种必然的继承方式,它是由法律规定的,不受个人意愿的影响。法律继承的要求是,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的继承人,即遗嘱或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而不是自愿继承的人。另外,继承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继承程序,如继承人必须提出继承申请,并经过法院审核才能获得继承权。
此外,法律继承还有一些其他要求,如继承人必须遵守遗嘱的规定,如果遗嘱有明确的规定,继承人必须遵守,不能擅自变更。另外,继承人还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如父母、配偶、子女等,不能擅自改变继承顺序。
总之,法律继承是一种必然的继承方式,它有一定的要求,继承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继承程序,遵守遗嘱的规定,遵守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才能获得继承权。只有遵守这些要求,才能保证继承的公平性和合法性,才能保证继承的顺利进行。。
理解继承法律事务
理解继承法律事务
继承是指在某一人去世后,其财产、债权和债务等权益由其合法继
承人承继的行为。在法律领域中,继承法律事务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领域,涉及到财产转移、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本文将探讨继承法律事
务的相关问题。
一、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继承法律事务的处理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首先是继承的合法性原则,即只有合法继承人才能获得遗产。其次是平等原则,即继承人在
继承中享有平等的权利,继承份额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配。此外,
还有顺序原则,即继承人的继承顺序按照法定顺序进行。最后是保护
弱势群体的原则,如维护未成年子女和特殊需求人群的合法权益。
二、继承方式的分类
继承方式是指将财产、债权和债务等权益转移到继承人名下的方式。继承方式主要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法定继承是指根据法律
规定,根据继承顺序将财产等权益分配给合法继承人。遗嘱继承是指
通过立遗嘱的方式,由被继承人自行决定继承人及其继承份额。在实
际操作中,继承人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继承方式。
三、继承权益的保护
为了保护继承人的权益,法律对继承的过程和继承人的权益进行了
严格规定。首先,继承人在继承财产时享有知情权,即有权知道被继
承人的财产状况和继承份额。其次,继承人享有知悉权,可以了解继
承过程中的各项决定和进展。此外,在继承过程中,继承人还享有继承权利的保护,如继承人的份额不能随意减少、继承人的继承份额不会因法律变动而减少等。
四、涉外继承的特点
在继承法律事务中,涉外继承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领域。涉外继承是指当继承人或被继承人具有外籍身份、在国外居住或涉及多国法律关系时所涉及的继承事务。涉外继承需要考虑多国法律的适用、继承人的受益权保护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处理涉外继承时,需要仔细分析各国法律的适用规则以及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确保继承事务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继承人
一、继承人的概念 二、继承能力 三、继承人的分类 四、继承人的法律地位
9
一、继承人的概念
继承人是继承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指的是依照继 承法的规定在法定继承或者遗嘱继承中有权继承被继 承人遗产的公民。 (一)继承人是在法定继承或者遗嘱继承中对被继承
人遗产享有继承权的人。 (二)继承人是有权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公民 。 (三)继承人所承受的是死者的财产权利和义务 。
根据继承的方式不同,继承法律关系可分为两 种:一种是法定继承法律关系,另一种是遗嘱继承 法律关系。
4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第一节 继承法律关系概述
三、继承法律关系与其他相关法律关系的区别
因被继承人死亡而发生的法律关系,不仅包括继承法律关 系,还包括遗赠法律关系、酌情分得遗产法律关系、遗赠扶养 协议关系。 (一)继承法律关系与遗赠法律关系 (二)继承法律关系与酌情分得遗产法律关系 (三)继承法律关系与遗赠扶养协议关系
10
二、继承能力
继承能力是得为继承人之能力,就其法 律性质而言,继承能力属于民事权利能 力。
在我国,公民不分男女,不问婚生与非 婚生,自出生开始到死亡为止,都具有 继承能力,得为继承人。
继承人必须是于继承开始时尚生存之人 胎儿的继承能力 国家、法人和非法人团体的继承能力
11
三、继承人的分类
6
(二)继承法律关系与酌情分得遗产法律关系
继承法律关系与酌情分得遗产法律关系的区别表现在: (1)继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依照血缘和婚姻关系来确定;而酌情分得遗产
的当事人则主要是依照是否存在扶养关系来确定,不以当事人有血缘和 婚姻关系为必要。 (2)继承人继承的份额以均等为原则,以不均等为例外;而酌情分得遗产 的份额可以高于、等于或者低于法定继承人的应继份,主要考虑扶养的 情况和当事人的需要来确定。 (3)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当然承受遗产,遗产转归继承人共同共有;而酌 情分得遗产人则非遗产共有人,只能要求继承人给付可以酌情分得的遗 产份额。
2、继承法律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1)继承法律关系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 (2)继承法律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法律关系 (3)继承法律关系为财产方面的民事法律关系 (4)继承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法律关系 (5)继承法律关系是因被继承人死亡而发生的财产法律关系
3
第一节 继承法律关系概述
二、继承法律关系的种类
第十二章 继承法律关系
第一节 继承法律关系概述 第二节 继承人 第三节 继承权 第四节 遗 产 第五节 继承的开始
1
第一节 继承法律关系概述
一、继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二、继承法律关系的种类 三、继承法律关系与其他相关法律关系的区别
2
第一节 继承法律关系概述
一、继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1、继承法律关系是指由继承法规范调整,因被继承人死亡 而发生的继承人之间、继承人与其他公民之间的财产方面的 权利义务关系。
遗嘱继承人是被继承人以遗嘱指定的继承人,因此又叫 做指定继承人。指定继承人的继承资格是由遗嘱确定的。
被继承人可以在什么范围内指定继承人,有二种不同的立法例。一 部分国家允许遗嘱人指定任何人作继承人,遗嘱人可以在法定继承人范 围以内指定,也可以在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外指定,甚至可以指定法人为 继承人。多数国家,如美国、德国、瑞士、法国、前苏联、前捷克斯洛 伐克等国,均属此种类型。另一种立法例以我国为代表。我国继承法规 定,被继承人只能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指定继承人。
13
血亲继承人和配偶继承人
按照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关系,可以将继承人 分为血亲继承人和配偶继承人
血亲继承人指的是基于和被继承人的血缘关系 而成为继承人的人,如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 父母、外祖父母。
配偶继承人是根据与被继承人的夫妻关系而成 为继承人的人,合法的夫妻关系是继承权的根据。
14
本位继承人、代位继承人和转继承人
7
(三)继承法律关系与遗赠扶养协议关系
继承法律关系与遗赠扶养协议关系的区别表现在: (1)引起继承法律关系发生的事实是被继承人死亡;
而引起遗赠扶养协议关系发生的是当事人之间的 意思表示。 (2)继承法律关系开始于被继承人死亡,是继承人 与其他一切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是绝对法律关系; 而遗赠扶养协议在被扶养人死亡以前就发生法律 效力,是扶养义务人与受扶养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是相对法律关系。 (3)继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确定;而 遗赠扶养协议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自协议成 立时就已经确定。
本位继承人是相对于代位继承人而言的,它是指基于自 己的继承顺序和继承地位而继承的继承人,如父母继承子女 子女继承父母、妻子继承丈夫、兄弟继承姐妹等 。
代位继承人是法定继承制度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指法定 血亲继承人于继承开始前死亡,依法由其直系卑亲属代位继 承其应继份的一种法律制度。代位继承的特点是代位继承人 按照被代位人的继承顺序和应继份继承。在代位继承中得代 位继承之人叫代位继承人。
5
(一)继承法律关系与遗赠法律关系
继承法律关系与遗赠法律关系的区别表现在: (1)继承法律关系发生在继承人与其他人之间;而遗赠法律关
系发生在受遗赠人与遗嘱执行人之间。 (2)继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是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以内的人,
并且继承人只能是自然人;而遗赠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是法律 规定的继承人范围以外的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是国家和 其他民事主体。 (3)继承人的确定依据是血缘和婚姻关系;而受遗赠人的确定 没有限制。 (4)继承人享有的是继承权,遗产自继承开始就转移给继承人; 而受遗赠人享有受遗赠权,只享有要求遗嘱执行人给付遗赠 财产的权利。 (5)继承法律关系的发生不以被继承人有遗嘱为要件;而遗赠 法律关系的发生必须有遗嘱存在。
(一)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二)血亲继承人和配偶继承人 (三)本位继承人、代位继承人和转继承人 (四)推定继承人和应召继承人 (五)前位继承人、后位继承人和补充继承人
12
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按照取得继承权的根据,可以将继承人分为法定继承人 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是依照法律关于继承人范围和顺序的规定, 取得继承资格的继承人。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都是由法 律直接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