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学业分层测评3 岳麓版选修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修3(岳麓版)配套练习:模块综合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选修3(岳麓版)配套练习:模块综合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模块综合测试卷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1.如图为1870年和1914年英、德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比重变化示意图.根据你对当时历史的了解,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德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英国B.经济竞争使英德关系变得紧张C.经济竞争引发了英德剧烈的军备竞赛D.英国所占比重的下降说明该国在世|界市场上面临剧烈竞争【解析】图中数据显示的只是两国工业产量的变化趋势,并不能表现出综合实力的上下,故A项说法不正确.【答案】 A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克里孟梭疾呼: "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是复仇.〞他的 "仇恨〞起因于()A.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B.普鲁士破坏法国革命C.德奥同盟针对法国D.德国挑战法国的霸主地位【解析】法德矛盾主要源于历史上的普法战争.【答案】 A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 "民族情绪远远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意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和独立〞.这不能说明() A.极端民族主义泛滥B.民众积极支持战争C.民族主义开始兴起D.民族主义走向畸形【解析】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民族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 C4.以下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B.维护世|界和平C.争夺世|界霸权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解析】A、C、D三项均是俄国二月革命发生后美国参战的原因.而B项不是,因为美国参战的真实目的是为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它是参战的招牌,非真实动机.【答案】 B5.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主要是指()A.重新确立美国倡导的 "门户开放〞、时机均等的对华原那么B.美国攫取了日本在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权利C.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并抑制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扩张D.挽回了在巴黎和会上丢掉的面子,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历史特征的能力.A项是?九国公约?内容,B项与史实不符,C项是华盛顿会议的结果,到达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所以此项符合题意.D项是?五国海军条约?签订的结果.【答案】 C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所以不能长久维持,主要是因为该体系()A.暂时协调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B.建立在对战败国的严厉惩治上C.依据各国当时的实力而确立D.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解析】经济(政|治)开展不平衡性的规律必然会引起实力比照的变化,从而使该国际关系格局也发生变化.【答案】 C7.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管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该引文出自() A.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B.国际联盟盟约C. "十四点和平纲领〞D.?九国公约?【答案】 B8.在历史上经常会发生为人做嫁衣的事情.美国是国际联盟的积极倡导者和组建者,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成为其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这种情况说明() A.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B.英、法的经济实力都比美国强大C.美国的综合国力还缺乏以称霸世|界D.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解析】美国力主成立国际联盟,企图利用国联领导世|界,但最|终为人做嫁衣,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还不具备称霸世|界的整体实力.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 C9.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大声疾呼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九国公约?的签订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辛丑条约?的签订【解析】由题干中的有效信息 "1919年5月2日〞、 "胶州〞、 "山东〞可知,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10.国际联盟的实质是()A.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B.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C.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组织D.促进国际合作、和平与平安的组织【解析】建立国际联盟这个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是为了保护战胜国的既得利益,是为了维护战胜国在一战后建立的世|界秩序,国际联盟盟约还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即由国联出面,委托战胜国统治原来属于战败国的殖民地,为战胜国对殖民地的瓜分和占领披上了一层 "合法〞的外衣.而英法是一战的胜利者,国联的操纵者.应选B项.【答案】 B11.以下对于一战产生的影响,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严重削弱了俄罗斯、德意志、日本等国B.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C.推动了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D.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一战严重削弱了英法,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奥匈帝国瓦解,日本崛起,故A不正确.【答案】 A12.自20世纪30年代起,大家对国联不再抱有希望.在1936~1940年,共有12个国|家宣布与国联断绝|关系,国联已经名存实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A.国联纵容法西斯侵略B.这些国|家与法西斯关系密切C.美国退出了国联D.法西斯国|家的欺骗性宣传【解析】英、法控制下的国联对法西斯的侵略实行纵容政策,因而它名誉扫地.【答案】 A13. "那里的宁静气氛令人惊讶.驻守在莱茵河畔的炮兵悠闲地观望着德国运送(弹|药)的列车在河对岸来往行驶,我们的飞行员从萨尔区工厂冒烟的烟囱上空飞过也不投掷炸弹.很显然,最|高统帅部最|关心的是不要打搅敌人.〞在战地采访的法国记者多热莱斯描绘的这一情景发生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阵地战期间B.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时C.?慕尼黑协定?签订后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解析】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后,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但是英、法对德宣战后并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是坐视波兰灭亡.材料反映的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英、法对德的 "静坐〞状况.【答案】 D14.英(国|史)学家贝内特曾经说:?慕尼黑协定?是西方国|家的奇耻大辱,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 "慕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个交叉点结合的直接后果是()A.形成了 "慕尼黑阴谋〞B.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C.德国割占了苏台德等地区D.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交叉点结合的直接后果即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直接后果是德国割占了苏台德等地区.【答案】 C15.二战初期,法国迅速沦亡,而英国却保持了独立,导致上述不同结果的原因是()①英国的军事力量比法国军事力量强大②法国消极防御,英国积极抗战③法国战术失误,英国战术得当④英国地理位置优越A.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①与史实不符且不能作为此处原因之一,②③④均符合要求.【答案】 C16. "犹太大屠杀〞是德国法西斯在二战期间所犯的滔天罪行之一.我们在研究 "犹太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 "犹太大屠杀〞的描述C.德国老兵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随着二战的爆发和扩大,德国法西斯对被侵略地区开展大屠杀,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犹太人,寻找历史证据应来自于遗迹及当时的照片等.【答案】 D17.不列颠之战最|为剧烈的时刻,丘吉尔说: "在人类发生冲突的领域中,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如此感谢这么少的人.〞文中的 "这么少的人〞是指()A.英国政府领导人B.英国广阔人民C.英国海军战士D.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解析】不列颠之战中,空战最|为惨烈.【答案】 D18.莫斯科保卫战被称为20世纪 "一个冬天的神话〞,其理由是()①打破了德军陆军 "不可战胜〞的神话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③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④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②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用,排除含②的选项.【答案】 D19.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出现转折时,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是()①②③④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反法西斯战争最|早出现转折是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故①苏联,②美国,③中国,④英国均是当时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答案】 C20.迄今为止,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被谈论了几个世纪 .以下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给人类造成破坏和灾难B.严重削弱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C.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D.促使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除美国之外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故B项表述不严谨.【答案】 B21.1947年美国人乔治·凯南在美国顶级|外交刊物?外交季刊?上以"X〞先生的身份发表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 ,第|一次为他的对苏政策取名,此政策由此成型,并贯穿整个 "冷战〞时期.材料中是指()A.战争B.存异C.遏制D.和谐【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此政策贯穿整个‘冷战 ,时期〞."冷战〞即用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此题选C项.【答案】 C22.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 "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A.意识形态的不同B.经济水平的差距C.军事力量的失衡D.国|家利益的冲突【解析】 "不对称性〞是指美苏之间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苏联经济实力弱于美国.【答案】 B23.美苏关系的演变左右着世|界历史开展的进程.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探讨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的原因时产生了以下四种观点,其中最|符合历史真相的是()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B.意识形态的分歧必然导致同盟关系的破产C.两极格局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D.苏联和各国革命力量的壮大阻碍了美国称霸【解析】制约美苏关系演变的因素中关键的是国|家利益的冲突.【答案】 D24.一本史书描述: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建联合国军,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军事联合行动.〞这次冲突是()A.朝鲜战争B.柏林危机C.古巴导弹危机D.海湾战争【解析】注意关键词 "第|一次〞 "联合国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介入了朝鲜战争 .【答案】 A25.中国政府在越南战争期间发表声明指出: "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犯,就是对中国的侵犯,中国人民决不会坐视不管.〞为此,中国()A.派志愿军入越作战B.派遣军事参谋帮助越南C.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资D.对美国实施军事封锁【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来判断,中国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军用和民用物资 .【答案】 C26.印度和巴基斯坦自独立以来就是两个敌对的国|家,造成两国敌对的主要原因有()①殖民主义 "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②宗教信仰的差异③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④美苏等大国的插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印巴冲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印巴地区的内因,主要是宗教信仰的差异、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也有外部因素,即殖民主义政策和美苏等大国的插手.应选D项.【答案】 D27.如图是在黎巴嫩执行任务的中国蓝盔部队,其主要反映了中国()A.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B.为解决地区冲突作出了重要奉献C.在国际上开展广泛的军事合作D.主动参与联合国的裁军方案【解析】蓝盔部队是联合国的维和部队,联合国不属于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故排除A .在黎巴嫩执行任务不能说明在国际上开展广泛的军事合作,也不是裁军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 B28.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共同点为()①都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②都宣称要维护世|界和平③都是美苏等国提议组建的④建立之初都为大国所操纵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②③④【解析】国联是一战后建立的,一战不具有反法西斯的性质;凡尔赛体系具有反苏的性质,苏俄被排斥在凡尔赛体系之外,因而,国联不可能是苏俄提议建立的.①③均不正确.【答案】 C29.胡锦涛曾指出,开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底,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开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这是因为()①和平与开展是相辅相成的②和平是开展的前提③开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根底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开展的重大障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题干中强调的是开展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所以①③表述正确.【答案】 C30.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开展道路,但影响世|界和平与开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影响世|界和平与开展的主要障碍是()A.恐怖主义和种族歧视B.犯罪猖獗和(毒|品)泛滥C.贫富差距和环境污染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析】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均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开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世|界上许多开展中国|家常常成为霸权主义战争的受害者,或受到霸权主义战争的威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影响整个世|界的和平和开展,故为主要障碍.【答案】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31.(14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俾斯麦老早就成认……在欧洲存在不可调和的彼此对立的两大势力……假设德国昨天从地球上消失,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 -英国?星期天评论?材料二 "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威尔逊演说(1916年7月10日)材料三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保卫者.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 -威尔逊关于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演说材料四在1918年11月,当德国宣告投降的消息传到前线时,一局部德军认为 "德国在战场上没有战败,而是被卖国贼从背后捅了一刀〞.请答复:(1)材料一的评论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材料中英国在参战后未到达的目的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战的直接目的、最|终目的及所打的旗号各是什么.(6分)(3)材料四的 "卖国贼从背后捅了一刀〞的真实情况是什么?(2分)【答案】(1)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英国没有因德国失败而更富,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2)直接目的:发战争财.最|终目的:统治世|界.旗号:保卫人类权利.(3)在1918年,德国发生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32.(13分)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举行的华盛顿会议,是20世纪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 .邀请书的第|一局部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致侵害了 "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局部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那么.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材料二日本政府对美国的邀请迟疑不决,日本?读卖新闻?评论说,如出席会议日本将作为被告到会受审,不出席那么会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在外交上陷于孤立.日本政府经过再三考虑,到7月27日才作出答复,希望这次会议主要讨论限制军备问题,防止涉及 "任何特殊国|家〞的 "已成事实〞.(1)美国发起这次会议的目的显然不是它所说的 "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它具体的企图有哪些?(3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美国要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3分)(3)所谓 "特殊国|家〞的 "已成事实〞是指什么问题?(3分)(4)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华盛顿会议的实质.(4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理解分析的能力 .第(1)问考查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注意题干要求答复 "具体的企图〞,可从华盛顿会议签订条约反映出的美国的意图入手.第(2)问要提取有效信息, "出席会议日本将作为被告〞, "不出席那么会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分析其原因,得出认识.第(3)问再现教材知识即可答复.第(4)问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实质是列强重新划分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答案】(1)海军力量上挑战英国、遏制日本;(政|治)上拆散英日同盟;在中国推行 "门户开放〞政策.(2)有中国参加,美国就可以利用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怒火,对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本同意美国提议的限制海军军备方案;同时又可以借此摆出支持中国的姿态,骗取中国人民的信任.(3)指日本在中国山东的利益及 "二十一条〞等日中之间的各种问题.(4)是一战后列强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33.(15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屡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参加.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分)【解析】(1)从材料信息看,1576号决议只规定了有核武器国|家的责任, 并未规定无核国|家的责任,20世纪60年代有核国|家增多,而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并不能控制核武器扩散.据此可答复 "原因〞.(2)可以从核武器的危害、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开展、美苏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态度、联合国的作用等角度答复 "原因〞.从降低核战争的威胁有利于和平,但该条约又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地位的角度答复 "作用〞.【答案】(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34.(13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继 "9·11〞事件之后,恐怖分子又相继在印尼巴厘岛、西班牙马德里、英国伦敦等地制造了大规模恐怖袭击,一次次向无辜平民挥起了屠刀.材料二当代几对伙伴关系:中俄:面向21世纪的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日俄:创造性的伙伴关系 .美日: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中欧:和平与开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请答复:(1)材料一中提出确实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20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概括当今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8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当代几对伙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5分)【解析】第(1)问的前两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答复即可,最|后一小问要由题干中的恐怖主义联想到其他影响和平的因素;第(2)问是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实际上还是考查和平与开展是时代主题的原因.【答案】(1)依据: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变化:由 "战争与革命〞转变为 "和平与开展〞.主要因素: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宗教矛盾、领土矛盾等.(2)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核战的消灭性威胁;经济全球化的开展;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等.。

第三单元测评(岳麓版选修3)

第三单元测评(岳麓版选修3)

第三单元测评(岳麓版选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1·嘉兴高二检测)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

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

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

”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B.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C.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战D.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了对外扩展的大陆政策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从其中“关税壁垒”“排斥”“地区经济”等关键词可知,是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战。

答案: C2.(2011·西安高二检测)有人说:“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

”此语依据的事实是()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普遍支持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解析: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德国人自己”说明纳粹党在议会选举中确立了第一大党的地位后,纳粹的暴政才得以实施。

答案: A3.(2011·广安高二检测)共产国际“七大”召开时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国际形势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C.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和战争威胁D.民族解放运动重新高涨解析:依据教材内容可知,共产国际“七大”召开时的国际形势是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和战争威胁。

答案: C4.(2011·重庆高二检测)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英国考虑的是()A.波兰灭亡后可利用德国进攻苏联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C.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D.帮助波兰独立会消耗英国国力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其中英国政治家所强调的内容显然是从英国的本国利益出发,保存自身实力。

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3 岳麓版选修2-岳麓版高二选修2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3 岳麓版选修2-岳麓版高二选修2历史试题

单元综合测评(三)(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2年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

材料二 1867年7月15日,议会下院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

法案规定:重新调整选区,取消4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分别增加1个议席,伦敦增加4个议席,另有9个中等城市各获得1个议席。

……这次改革,使选举人数由135万增加到250万。

材料三《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再次扩大公,把1867年曾授予自治市的公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无论是在郡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建立一种新的内部服务资格,主要是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业工人的选举权。

《重新分配席位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足 1.5万人的城镇(这样的城镇共72个)在下院中的席位,而把这样的城市分别并入所属各州;人口在1.5万到5万的城镇(共36个城镇)只保留一个席位。

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英格兰64个、威尔士4个和部分新兴城市;除了22个城市外,其他各城市和各州一律实行单一代表选区制,大体上每5.4万人选出一个代表,从而接近于平等代表制原则。

以上两个法案的通过,习惯上称为“1884年改革”。

这次议会改革虽然使选举权扩大了,但仍然受到财产资格的限制。

另外妇女仍没有选举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利弊。

(4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指出英国1867年和1884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影响。

(8分)(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影响英国近代三次议会改革的核心因素。

(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分析理解能力。

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和1832年改革的影响回答。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不包括()A. 纵容侵略势力最终害人害己B. 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可演变成正义战争C.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密切合作D. 组成统一战线是防止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重要途径【答案】B【解析】2.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说“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决定……接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我考虑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再回头对付东方”希特勒付诸这一行动的标志是()A. 突袭波兰B. 突袭法国C.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 空袭英国【答案】A【解析】3.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二十六国共同宣言发表后……已成为反侵略之中心于是我国遂列为四强之一国家之声誉及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甚恐受虚名之害能不戒惧乎哉” 文中省略的是()A. 苏、美、英、法B. 中、美、英、法C. 中、美、英、苏D. 英、美、苏、意【答案】C【解析】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美、英、苏、中四大国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在政治上互相协作.故选C.4.根据图表胡佛总统之所以没能把美国带出大危机的困境主要是因为()1929-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和美国的工业总产量指数(1929年=100)A. 经济危机来势凶猛B. 危机的破坏性过大C. 胡佛自由放任政策D. 世界经济形势使然【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在面临大危机时美国总统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日益加重因此C项正确ABD项是美国在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较大但不是无法克服危机的主要原因而罗斯福新政则在相同的背景下使美国逐渐摆脱困境故ABD排除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刺激了国内的生产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据此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导致大萧条的重要因素是()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 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C. 生产力滞后于社会需求D. 世界各国的恶性竞争【答案】B【解析】6.下列对二战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 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B. 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严重动摇C. 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D. 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包括导弹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ABC项说法均正确排除7.1942年10月麦克阿瑟认为日本威胁极为严重要求增援瓜达卡纳尔将美国的全部物力人力转到西南太平洋来但罗斯福认为倾全力对付日本所冒风险更大他需要英、俄同盟就只能采取大西洋第一的战略由此可以判断()A. 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具有战略主动权B. 欧洲战场处于胶着态势C. 美国不愿支持中国对日作战D. 英苏急需美国物资援助【答案】B【解析】“倾全力对付日本所冒风险更大他需要英、俄同盟就只能采取大西洋第一的战略”表明欧洲战场处于胶着态势故B正确AD材料未体现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8.戴高乐将军在著名的“6月18日号召”中讲到“我戴高乐将军此刻在伦敦我请现在或即将在英国领土上的、带着武器或不带武器的法国军官和士兵……我请你们与我联系不论如何法国抵抗运动的烈火不应熄灭也不会熄灭”这一号召发表的时间最早应该是在()A. 1939年B. 1940年C. 1941年D. 1942年【答案】B【解析】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战场主要在北欧 A错误 1940年战场开始扩大波兰、法国相继沦陷欧洲大陆陷落法国流亡军队在英组织流亡政府 B正确 1941年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国家卷入 C错误 1942年主要战场开始发生转折 D错误9.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借书人数新增了大约200到300万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 据此推断图书管理员可能听到借阅者说的是()A. “幸好有图书馆我中午可以打个瞌睡、晚点回公司”B. “幸好有图书馆我和全家不至于冻死在街头”C. “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每天守在壁炉边收听广播.”D. “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答案】D【解析】当时就业形势严峻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题目中图书流通增长的信息故B错误“炉边谈话”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一项内容故C项错误1929年美国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带来萧条和恐慌引发了种种矛盾人们从书籍中寻找安慰和寄托故D项正确故选D10.亲身参加了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充分肯定了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价值认为两个国际军事法庭的设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大创举这一“创举”中不包括()A. 以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对于战败国的惩处B. 追究发动侵略的野心家和好战者的个人刑事责任C. 对法西斯国家的犯罪组织依法进行审判D. 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罪行起诉被告【答案】A【解析】二战后设立的两个国际军事法庭(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法律审判的方式严厉惩处了二战中发动侵略的野心家和好战者的罪行而非以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对于战败国的惩处所以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B\,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11.二战前夕反映帝国主义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强权政治的典型事件是()A. 《九国公约》的签订B.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C.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D. 国联对意大利的制裁【答案】B【解析】《慕尼黑协定》是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没有在场的情况下由英、法、德、意四国签订的该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是对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强权政治的体现故选B12.胡佛政府在股市危机后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在工资、关税、价格等方面进行立法例如要求雇主不得削减工资因为保持工资水平能够维持甚至刺激市场需求可危机是世界性的市场需求仍然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雇主无法削减工资就只好裁员失业率因此而大增到1933年全国失业率达到25% 材料意在说明()A. 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破产B. 胡佛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C.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供需矛盾D. 世界性经济危机需要国际合作【答案】B【解析】材料中“政府在股市危机后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在……等方面进行立法”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出胡佛对经济危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干预材料中“失业率而因此大增到1933年全国失业率达到25%”说明胡佛政府的干预措施不但没有缓解危机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A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自由放任政策”的说法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 20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国际合作的信息点排除故选B13.1942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命令说“中华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材料表明()①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力量②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③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取得战果④国民政府坚持联合抗战A. ①②B. ①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力量、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缅甸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取得战果(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国民政府坚持联合抗战(盟国)均是和材料所反映的主旨是吻合的故①②③④四项都符合题意.故选D.14.1933年12月联共(布)决定苏联不反对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除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外其它欧洲国家可按意愿参加 1939年4月苏联向英法建议在英法苏之间缔结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这反映了()A. 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期待B.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C. 由于意识形态导致两大阵营的对抗D. 苏联是抵抗法西斯的中坚力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有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的意愿也愿意在英法苏之间缔结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故A正确材料主旨是苏联加强欧洲防御的期待不能直接得出二战即将爆发的结论故排除B两大阵营的对抗是二战以后出现的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材料主旨是苏联加强欧洲防御的期待也不能直接得出苏联是抵抗法西斯的中坚力量 D 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15.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答案】B【解析】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是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转嫁危机结果导致危机进一步加剧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6.(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对德政策的调整及其原因16.(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摩根索计划”【答案】(1)调整从惩罚到扶持原因二战后美苏两国合作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冲突激烈意识到德国将在未来的美苏权力政治博弈中起关键作用德国人民以解放者来看待美国的占领【解析】(1)从材料可以看出二战后美国对德政策进行了调整从处罚德国到扶持德国这主要是由于战后国际格局变化所带来的当然也和德国人对美国的认识有关【答案】(2)评论摩根索计划在美苏联合是对德作战的背景之下警示德国拉拢苏联但该计划违背了工业化的历史趋势低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紧密的经济依赖关系反映了美国对德国的控制野心【解析】(2)摩根索计划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在美苏联合是对德作战的背景之下警示德国拉拢苏联但该计划违背了工业化的历史趋势低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紧密的经济依赖关系反映了美国对德国的控制野心1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殖民扩张给印度带来的经济影响17.(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答案】(1)影响促使印度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印度沦为世界经济的附庸(或者印度成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阻碍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导致印度长期处于不发达国家的危急状态(每点2分任答3点6分)【解析】(1)影响促使印度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印度沦为世界经济的附庸(或者印度成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阻碍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导致印度长期处于不发达国家的危急状态(每点2分任答3点6分)【答案】(2)原因经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洗礼亚非国家民族意识高涨二战后西方殖民列强的衰落西方国家内部反帝国主义情绪的发展美苏忙于冷战无意攫取殖民地日本人的入侵破坏了原有殖民体系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西方国家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在殖民地的传播第三世界的联合斗争联合国的推动作用等(每点2分任答4点8分)【解析】(2)原因经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洗礼亚非国家民族意识高涨二战后西方殖民列强的衰落西方国家内部反帝国主义情绪的发展美苏忙于冷战无意攫取殖民地日本人的入侵破坏了原有殖民体系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西方国家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在殖民地的传播第三世界的联合斗争联合国的推动作用等(每点2分任答4点8分)18.(1)根据材料归纳二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经济赔偿的特点18.(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经济赔偿的影响【答案】伴之以贸易和劳务输出赔偿和借贷款支持控股和资源共享附加政治条件【解析】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的描述可知二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经济赔偿的特点有伴之以贸易和劳务输出赔偿和借贷款支持控股和资源共享附加政治条件【答案】通过经济赔偿、经济合作和援助等方式日本实现了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也有利于东南亚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呈现不平等的趋势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和控制力增强日本亚洲大国主义倾向滋长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解析】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描述的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经济赔偿的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可知通过经济赔偿、经济合作和援助等方式日本实现了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也有利于东南亚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呈现不平等的趋势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和控制力增强日本亚洲大国主义倾向滋长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19.(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9.(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成因19.(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在20世纪30年代“干预经济”的结局【答案】趋势华商发展缓慢比重下降日商资本迅速增长比重提高原因华商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挤压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在华势力不断扩张【解析】关于趋势依据材料一表格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趋势归纳如下华商发展缓慢比重下降日商资本迅速增长比重提高关于原因结合一战后国际国内因素归纳如下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挤压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在华势力不断扩张【答案】二十年代美国经济极度繁荣但由于农产税不断增强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农业工人收入不高消费不足最终导致农业经济危机爆发【解析】关于趋势依据材料二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由二十年代的平稳发展到三十年代的发展出现下滑束后关于成因依据材料结合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纳如下二十年代美国经济极度繁荣但由于农产税不断增强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农业工人收入不高消费不足最终导致农业经济危机爆发【答案】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官僚资本产生、形成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解析】结合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大峡谷知识可知中国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官僚资本产生、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为了挽救经济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摆脱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拉开了经济大危机的序幕危机很快从美国扩展到德、日、英、法等国最终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一现象反应的本质问题是A. 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B. 经济危机的传播范围广泛C.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激化D. 统一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经济危机迅速涉及全球这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体现故D正确ABC项与材料本质不符排除2.有学者认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东三省标志着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以此为标准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应该是()A. 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大选中获胜B. 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C.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D. 1936年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亚洲策源地的形成案例可判断判断策源地形成的标准为地区标准以此为标准为基础可判断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为1936年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通过所学知识可知 A不符合题意排除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是传统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和材料所述标准不一样排除B 西班牙内战爆发在德国的军事扩张后排除C3.1943年4月美英政府同时分别公布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 9月到10月间美英政府就国际货币问题在华盛顿举行会谈英国被迫接受“怀特计划” 与美国达成妥协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 妥协是英国的历史传统B. 美国的实力空前膨胀C. 凯恩斯主义影响力有限D. 美英战时同盟的存在【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英国被迫接受‘怀特计划’ 与美国达成妥协”结合20世纪40年代国际政治特征可知二战后期美国空前强大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因此英国的妥协体现了美国实力的空前膨胀故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妥胁不是英国的历史传统 C选项错误英国被迫接受美国的“怀特计划”不是凯恩斯主义影响力有限 D选项错误美苏同盟的存在与英国被迫接受“怀特计划”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4.《波茨坦公告》宣布“欺骗与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权威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 “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日本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被允许”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 盟军更加注重彻底根除日本的军国主义遗毒B. 盟军允许日本在民主主义原则下生存与发展C. 埋下了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隐患D. 确定了战后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原则【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在剔除“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权威及势力”即建立民主政治之后日本可以参与国际事务这反映出盟军允许日本在民主原则下生存与发展故B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日本封建残余依然存在排除“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权威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说明要消除日本的法西斯主义故“埋下了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隐患”说法错误排除C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故选B5.二战前夕反映帝国主义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强权政治的典型事件是()A. 《九国公约》的签订B.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C.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D. 国联对意大利的制裁【答案】B【解析】《慕尼黑协定》是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没有在场的情况下由英、法、德、意四国签订的该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是对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强权政治的体现故选B6.下图是1945年苏联红军攻占柏林的场景这一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A. 北非战事的结束B. 欧洲战事的结束C. 苏德战事的结束D. 亚洲战事的结束【答案】B【解析】7.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A. 二战爆发 1939年B. 转折性战役中途岛战役C. 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D. 二战结束德国投降【答案】D【解析】A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A正确但不符合设问排除B项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美国海军在此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使美军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该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B正确但不符合设问排除C项为尽快打败德日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 1943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首次会晤史称“德黑兰会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开辟第二战场问题 C正确但不符合设问排除D项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故D错误故选D8.《大西洋宪章》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匮乏的保证”.在现代国际文件中该宪章首次提出的主张是()A. 维持世界和平B. 保障民族自决C. 尊重国家主权D. 消除世界贫困【答案】D【解析】早在1919年建立的国际联盟的盟约中就有维护世界和平、保障民族自决、尊重国家主权的条款故排除A、B、C三项.从题干“亦不虞匮乏的保证”可看出其主张消除世界贫困属首次提出.故选D.9.“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该经济思想属于()A. 重商主义B. 古典经济学C. 凯恩斯主义D. 新自由主义【答案】B【解析】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兴起他们要求获得与自己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而不能任由“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 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革命期间资产阶级的利益自由主义属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范畴是代表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体系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的亚当·斯密其代表作品是《国富论》自由主义经济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干预资本家事务故B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重商主义故排除A材料体现的思想为古典经济学不是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故排除CD故选B10.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启示主要有()①法西斯是世界和平的死敌②绥靖政策姑息养奸害人害己③局部战争有可能演变为世界大战④和平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维护⑤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文明必将打败野蛮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西欧大国的绥靖政策姑息养奸害人害己因此和平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维护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文明必将打败野蛮由此可知①②③④⑤均正确故B 项正确11.阅读如表 1929年1﹣9月美国汽车销售情况表据如表信息可知当时美国()A. 民众消费能力有所提升B. 经济陷入萧条C. 汽车销售市场虚假繁荣D. 民众普遍存在投机心理【答案】C【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之前借贷买车的比例非常高这并不是真实的消费能力提升的表现B.1929年9月还没有爆发经济危机C.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有61.4%是借贷买汽车反映出当时美国汽车销售市场的虚假繁荣D.材料看不出民众的投机心理12.针对法西斯国家对外扩张侵略行径 1941年美英两国首脑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明确规定反对任何领土扩张、领土兼并以及对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支配和控制的企图和尝试这一规定的主要影响是()A. 推动了二战后世界发展模式的转换B. 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奠定基础C. 促使殖民体系崩溃与第三世界兴起D. 促进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答案】A【解析】材料中《大西洋宪章》否定了资本主义侵略发展模式的合法性一定程度上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从侵略模式到和平发展模式转换提供了依据故A项正确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是以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斗争为前提的故排除B项第三世界兴起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至70年代初在美苏冷战对峙时期形成的第三种国际力量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无关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故选A13.下图是发表于二战期间的一幅漫画题为《镰刀和斧头》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许多国家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抵抗扭转了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面该漫画就从一个侧面描绘了某一历史情形其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国走向崩溃之路B. 不列颠之战使德国侵略计划首次未能得逞C. 意大利投降使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D. 莫斯科战役宣告德陆军“闪电战”的破产【答案】A【解析】镰刀和斧头是苏联的象征因此漫画体现的是苏联对德国进行反击这主要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国走向崩溃之路有关故选A项大不列颠空战针对的是英国排除B项材料与意大利投降无关排除C项莫斯科战役后苏联尚未反攻排除D项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4.(1)阅读材料一指出“第22条”出自哪个文件?并概括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三个特点14.(2)结合所学知识按照“不论对胜利者还是战败者来说其后果都是危险”的思路请您谈谈对《凡尔赛和约》的认识14.(3)参考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题为《中国与巴黎和会》的短文(要求围绕基本史实做到论从史出字数150左右)【答案】文件国际联盟盟约特点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划分领土对战败国殖民地采取“委任统治”形式【解析】根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的地位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 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归纳概括回答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三个特点结合所学巴黎和会期间的和约回答“第22条”文件的出处【答案】认识对战胜国来说和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达成一定的妥协但没有根本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和约是在战胜国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签订的由此建立的和平并不长久对德国来说它是个人口众多、经济潜力巨大的国家随着国力的恢复和增长必然要摆脱和约所强加的束缚和约激发的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潜伏着挑起战争的危险【解析】结合所学从战胜国和战败国两个层面回答战胜国从协约国列强之间的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和约的基础、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等角度分析战败国从德国的国情、经济基础、民族传统和情结等角度分析【答案】基本史实与结论要点 1919年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形象并且参与了世界秩序的创建但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为山东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解析】根据材料三的关键词“中国已经部分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新形象并且参与了世界新秩序的创建……不签署凡尔赛和约从而迫使全世界关注中国的状况并为山东问题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顺利解决奠定基础”并结合所学从展示中国的形象、参与世界秩序的创建、巴黎和会收回利权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期间山东问题的解决等史实围绕主题“中国与巴黎和会”书写故答案为(1)文件国际联盟盟约特点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划分领土对战败国殖民地采取“委任统治”形式(2)认识对战胜国来说和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达成一定的妥协但没有根本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和约是在战胜国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签订的由此建立的和平并不长久对德国来说它是个人口众多、经济潜力巨大的国家随着国力的恢复和增长必然要摆脱和约所强加的束缚和约激发的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潜伏着挑起战争的危险(3)基本史实与结论要点 1919年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形象并且参与了世界秩序的创建但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为山东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15.(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围绕英印事务所采取的策略15.(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介入英印事务产生的历史影响【答案】(1)建议英印双方妥协呼吁美国干预借助国际会议推动【解析】(1)依据材料“希望国大党暂缓提出独立要求放弃不合作政策”“希望美国出面干预印度局势”“其时期于战后会商决定”的信息归纳回答【答案】(2)加强了中印对日作战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团结反对殖民主义对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挥大国作用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解析】(2)依据材料中“是中国社会舆论的主流意见也是国民政府在战时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坚持……影响了盟国战后对殖民地的处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中印之间合作、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团结以及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回答16.(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做出上述判断的历史依据16.(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答案】依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途岛海战爆发太平洋战场的转折苏德战场在整个二战中的重要地位法西斯战争的非正义性等(2)贡献苏德战场牵制了大量德军减轻了欧洲西线战场的压力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苏联军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精神鼓舞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解析】本小问的历史依据依据材料“自从八月二十三日德军全部渡过顿河河曲全面地开始攻击斯大林格勒九月十五日德军一部打入该城西北部工业区至十月九日苏联情报局宣布红军突破德军包国线为止共计进行了四十八天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空前苦战这一战终于胜利了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和时间结合所学可知依据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途岛海战爆发太平洋战场的转折苏德战场在整个二战中的重要地位法西斯战争的非正义性等【答案】【解析】本小问的贡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贡献是苏德战场牵制了大量德军减轻了欧洲西线战场的压力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苏联军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精神鼓舞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7.(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在美占区实行“非纳梓化”的措施及其特点1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非纳梓化”的意义【答案】措施对待重要的纳粹分子实行逮捕对民众进行政审设立专门法庭进行审判和处罚特点范围广力度大以纳粹组织为主转向对普通大众指导政策具有非连贯性受冷战影响前紧后松【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纳粹实行逮捕对民众进行审判其力度大范围广开始是对那些组织后来转向普通民众政策上没有连贯性受到冷战格局的影响【答案】意义推动了德意志民族较为深刻的历史反思为战后德国民主化奠定了深刻的民意基础并保障民主政治的稳定发展有利于战后德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化解德国与法国的宿仇有利于维护欧洲和世界的和平【解析】在德国实行非纳粹化有利于德国反思战争奠定民主化的基础也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还有利于化解法德的仇恨维护世界的和平。

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3 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3 岳麓版选修1

单元综合测评(三)(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辖。

马丁·路德说,你若明白了这一层,就必知道:你需要那为你受苦而复活的基督;你既已信他,就因这信可以成为新人,使你一切的罪都得赦免;并且你因另外一位的功德,就是单因基督的功德,得以称义了。

……加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

“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他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概括材料一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共同观点及其核心内涵。

(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宗教改革运动是如何推动欧洲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11分)【解析】第(1)问,“共同观点”可以根据材料一中“因这信可以成为新人……得以称义了”并结合所学知识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领导的宗教改革内容比较作答;“核心内涵”应联系宗教改革所处时代的人文主义复兴这一主体思想的背景归纳回答。

第(2)问,从思想解放、民族独立、经济发展、政治革命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1)共同观点: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核心内涵:人文主义。

(2)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教派还成为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西班牙官员说:“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材料二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

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卷(三)岳麓版选修2

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卷(三)岳麓版选修2

模块综合检测卷(三)(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圣彼得堡和巴黎能分别成为东欧和西欧的文化中心得益于( )①伊凡四世改革②路易十四改革③彼得一世改革④天主教会改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经过伊凡四世和彼得一世的改革,圣彼得堡成为东欧文化中心;经过路易十四的改革,巴黎成为西欧文化中心,①②③正确。

答案:A2.欧洲历史上出现的为君权辩护的思想,最终都变得不合时宜而成为历史的障碍,其共同原因是( )A.宣扬“君权神授”或君权无限B.违背民众的基本利益C.鼓吹“君权至上”D.宣扬“君权神圣”说解析:从历史进步的角度看,为君权辩护的思想都强调君权至上,而忽视民众的基本权利,因此都会被历史所抛弃。

答案:B3.洛克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恩格斯说“他是1688年阶级妥协的产儿”。

其中的“阶级妥协”是指( )A.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妥协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妥协C.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妥协D.工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妥协解析:“1688年阶级妥协”指的是1688年“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

答案:A4.美国国会1791年12月15日批准了宪法第十条修正案:“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该修正案主要意图是( )①扩大地方和人民权力②限制联邦政府权力③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④确立宪法至上原则A.①④ 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依据“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等信息,可知要扩大地方和人民权力,限制联邦政府权力,因此①②正确。

④并不是在这次修正案中才确立的;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C5.法国史学家基佐在论述英国革命时说,“没有一种旧因素彻底消亡,也没有一种新因素彻底胜利,或者某一种原则取得了独霸的优势”。

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英国(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制定了第一部成文宪法C.1832年的议会改革D.形成了责任内阁制解析: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它是当时英国新旧势力相妥协的结果,其后,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

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

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本文主要介绍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这一重要的学习资料。

该资料作为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辅助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历史知识点,提高历史学科成绩,进一步提高高中历史教育的质量。

一、什么是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是一本由湖南岳麓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历史辅导教材。

该资料结合历史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历史重点知识点,囊括各种历史考试题型,并附有详细的解析和答案。

通过该资料的系统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历史知识点,从而提高历史学科成绩。

二、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的主要特点1. 知识点全面:该资料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精选了各种重点知识点,包括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方面的内容。

2. 练习题型丰富:该资料包括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不同类型的历史考试题型,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3. 解析详尽:该资料附有详细的解析和答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点,并善于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4. 学习方法灵活:该资料的学习方法可以灵活变化,既可以根据历史课程教学大纲系统复习,也可以根据历史考试题型进行练习。

三、如何使用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熟悉历史教学大纲:在使用该资料前,需要先对历史教学大纲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明确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

2.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如系统复习、针对性练习、错题重做等。

3.注意学习方法:在使用该资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学习方法,多做笔记、多加思考、及时总结,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4.及时查阅解析:在做题时,需要及时查阅资料中的解析和答案,了解正确答案和解题方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四、高中历史模块综合检测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的作用1. 提高历史学科成绩:通过学习该资料,全面复习历史知识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历史学科成绩。

历史岳麓必修3教材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附答案)

历史岳麓必修3教材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附答案)

历史岳麓必修3教材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

一个原因,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

而且,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力更牢固的基础,从而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

”以下最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C.“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3.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4.“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

”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

A.都城不在洛阳B.造纸术没有被发明C.雕版印刷术没有被发明D.赋这种形式没有诞生5.贵州黄平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A.“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B.“诗仙”猛烈地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其诗歌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C.杜甫赞“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D.郭沫若赞“诗仙”“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6.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

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A.原始岩画B.山水画C.文人画D.风俗画7.2008年10月27日在山东剧院演出的京剧《郑和下西洋》,创造性地将传统京剧与交响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东西方文化很好地在一部戏中体现。

由此说明()。

A.京剧应主要学习西方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C.京剧的传统部分已经过时D.事物不断吸收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8.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模块综合检测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模块综合检测 含解析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材料:材料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原则”。

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

《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

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

“十四点原则”的实施严重受阻。

—-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的背景。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严重受阻的原因。

(7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时间“1918年1月”并联系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的举措、美国外交政策等多角度、多层面概括。

第(2)题,结合“十四点原则”本身的局限性、当时列强之间的关系、美国实力及国内形势等方面分析。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2)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

2.(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材料: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1903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当他到达巴黎时,法国群众面带愠色,有的人甚至喊出反英的口号。

但他毫不在意,到处发表演说,宣称两国友好在他心目中“常居首要地位”。

英王“毫不在意”的主要目的是()A. 调整与法国的矛盾,寻求与法国和解B. 巩固英法两国签订的英法协约C. 弘扬英法两国的传统友谊D. 消除英法在争夺世界霸权方面的矛盾2.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① 大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② 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③ 战争不断扩大,战火燃烧到欧、亚、非、拉美等洲④ 十月革命的胜利结束了这场帝国主义战争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3.观察下图,图中的照片拍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北部孚日省的中国劳工营。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图中照片的拍摄应不早于1917年B. 向欧洲派遣劳工的是北洋政府C. 劳工们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D. 中国劳工赴欧是为美国所雇佣4.20世纪初,英国与法俄结盟的最重要原因是()A. 军事力量明显削弱B. 三国同盟已经形成C. 霸主地位已丧失D. 英德矛盾急剧上升5.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

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

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

”这一说法反映出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A. 民族自决B. 势力均衡C. 绥靖主义D. 严守中立6.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西方列强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 工业革命开展时间的先后决定了其工业的排名次序B.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落C. 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D. 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国发展不均衡7.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的焦点是()A. 争夺欧洲霸权B. 争夺巴尔干半岛C. 争夺殖民地D. 争夺海上霸权8.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没有起到的作用是()A. 欧洲列强对外侵略的工具B. 亚非拉地区反对殖民压迫争取独立的武器C. 保卫祖国的一面旗帜D. 民族团结和睦的桥梁9.学者罗素说:“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原因则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

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三 岳麓版选修3

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三 岳麓版选修3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三岳麓版选修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与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 ( )。

A.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B.国内群众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C.利用民族复仇主义情绪D.法西斯势力得到军队与统治阶级支持解析《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来说是一大耻辱。

答案 C2.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嚣张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 )。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B.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C.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D.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解析C、D两项属于法西斯势力嚣张的客观原因,但二者相比较D项应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

答案 D3.法西斯势力上台后,英国面对挑战一再推行绥靖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

A.争取时间以壮大军事力量B.挑动法西斯进攻苏联C.稳定局势以维护既得利益D.缓和与法西斯的矛盾解析不管是争取时间、挑动法西斯进攻苏联还是缓和与法西斯的矛盾,其根本目的都是维护自身利益。

答案 C4.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表明 ( )。

A.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主要矛盾B.英、法为本国利益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C.英、法与德国为同一阵营的侵略者D.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民族矛盾尖锐解析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势力之间的矛盾;绥靖政策是牺牲小国利益,纵容侵略的政策,慕尼黑协定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给希特勒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案 B5.慕尼黑会议违背了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 )。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B.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C.带有强权政治的色彩D.禁止当事国参加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教材重要知识的深层次理解的能力。

慕尼黑会议是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由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决定将捷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这是这次会议严重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即禁止当事国参加。

答案 D6.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2021-2022年高中历史学业分层测评3岳麓版

2021-2022年高中历史学业分层测评3岳麓版

2021-2022年高中历史学业分层测评3岳麓版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动荡变革B.争霸战争频繁C.思想文化繁荣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析】“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分别反映了这一时期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的崩溃,体现了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特征。

【答案】 A2.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a处应填(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B.“相地而衰征”的实行C.各诸侯国的变法D.宗法分封制解体【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

随着耕种面积的扩大和水利设施条件的改善,出现了大量的私田,与之相伴出现了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剥削方式,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走向瓦解。

故本题a 处应填“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答案】 A3.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解析】春秋时期,由“天下共主”至维护周王统治的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最能够说明周王室的衰微。

【答案】 C4.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时期的改革与战国时期的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A.改革的内容不同B.改革的方式不同C.改革的发动者不同D.改革的结果不同【解析】春秋时期的改革仅仅局限于经济基础方面,没有实现社会转型,而战国时期的改革是对政治、经济各方面进行改革,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的转型,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5.战国时期魏国变法中既改善吏治,又大大削弱旧贵族特权的措施是 ( )A.推行“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政策B.实行“尽地力”政策C.制定《法经》D.创建“武卒”【解析】既改善吏治,又大大削弱旧贵族特权的措施只能选择政治方面的措施,故选A项。

【答案】 A6.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使各诸侯国( )A.宗法分封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B.新兴地主阶级地位得以强化C.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D.私田数量迅速增加【解析】战国时期的变法主要是针对上层建筑的变法,确立了封建的生产关系。

【2019最新】高中历史 综合检测 岳麓版选修3

【2019最新】高中历史 综合检测 岳麓版选修3
A.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B.德意日结成法西斯联盟
C.苏联推行中立自保政策
D.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
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A.受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7.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苏关系出现某种程度的缓和,主要是由于()
14.(1)和平与安全;国际联盟建立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联合国建立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
(2)联合国成员国多;世界主要大国都参加了联合国;国际联盟主要被少数西方大国所控制,在联合国中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15.(1)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被用于准备战争;阻碍经济和贸易发展;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受到破坏和威胁;维护殖民统治,破坏独立。
①美国对地区冲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②现代战争的深刻根源在于武器销售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④美国的行为构成了对和平的严重威胁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2.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有何不同?(8分)
(2)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6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冷战”。现在这种愿望已经如此强烈,以致一切国家的政府都不得不加以考虑了……自然财富、人们的劳动、科学的进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用来准备战争。军事开支不断地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阻碍经济发展。在扩大贸易联系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损害着普遍繁荣。国家主权和各民族自决权由于国家的内政经常受到干涉遭到了破坏。由于存在新旧军事条约以及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遭受着威胁。有人正企图利用“冷战”来为殖民统治辩护。他们正使用武力,在某些地区甚至用战争来蹂躏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选修3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4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选修3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4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课时分层作业(四)(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巴黎和会。

在巴黎和会上起操纵作用的国家有( )①英国 ②法国 ③美国 ④意大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着会议,故A项正确。

【答案】 A2.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几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其中属于法国代表的为(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④“想在我的家门口和我争,没那么容易!”A.③④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的态度是严厉制裁德国,③符合法国的代表的意图;法国力图维持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④符合。

一战中法国是战争的主战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①②不符合。

【答案】 A3.劳和·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1919年3月25日):“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

……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国家统治。

……”劳和·乔治“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国家统治”的真正原因是( )A.不希望欧洲大陆出现法国独霸的局面B.不希望德国感到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C.担心德国最终会对胜利者进行严厉的报复D.担心德国在高压之下发生布尔什维主义革命【解析】 劳和·乔治反对法国过分地惩治德国,其实是防止法国强大起来损害英国的利益,即维护欧洲大陆均势以便英国控制欧洲,保持英国的霸权地位。

故A项正确。

【答案】 A4.英法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这两个国家的矛盾焦点是( )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之争【解析】 一战后初期,英法矛盾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上,具体体现是如何处置德国。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3单元综合测评6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3单元综合测评6

单元综合测评(六)(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太阳与星辰罗列天空,大地涌起雄壮歌声。

……人类新世纪已经来临,我子孙多自由光荣。

联合国家团结向前,义旗招展,为胜利自由新世界,携手并肩。

”这首1945年创作的《联合国歌》()A.表明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B.说明联合国大会有权讨论世界和平的任何问题C.表达了人类对和平自由的追求及对新世界的期望D.说明联合国比国际联盟在维护和平方面更有效果【解析】“联合国家团结向前,义旗招展,为胜利自由新世界”不能体现其政治性组织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联合国大会讨论的内容,故B 项错误;“人类新世纪已经来临,我子孙多自由光荣。

联合国家团结向前,义旗招展,为胜利自由新世界,携手并肩”体现了人类对自由和平的追求,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看到维和的效果,故D项错误。

【答案】 A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同国联一样: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上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这主要说明当今联合国()A.真正起到了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作用B.不需要考虑构建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机制C.在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重大问题时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或改革D.所有决议都必须经过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先审议并一致通过【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国家主权大于联合国权威导致联合国有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该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与改革。

【答案】 C3.联合国在维护人权方面做出的努力包括()①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②通过了《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③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解析】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属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与题意不符。

【答案】 B4.美国前参议员哈特曾经说过:美国将成为“这个国际组织(联合国)中的至关重要的齿轮。

”也有美国人说联大是美国的“表决机器”。

岳麓版高中历史复习课 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复习课 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课件
”的审视
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
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一、点上的了解
活跃的人是谁?思想是什么?
阅读教科书,了解相关知识点
时期 人物 著作
思想观点
二、线上的梳理
何以称活跃?思想史体系内的考察
明清之际思想家的表达
李贽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反对迷信孔子、 主张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天下为主君为
黄宗羲
客”,主张君臣平等,提倡“天下之法” ,公其是 非于学校
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
经世致用
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
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
趋时更新,批评孤秦陋宋
思考探究:这些看起来是针对哪些观点的?
——李贽
思考探究:由此,可以看出三位思想家间 不断放大的思想倾向是什么?
三、面上的理解
真的是一种活跃局面吗?跨越思想 史的综合考察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百家争 鸣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 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革,明覆亡的惨痛 事实,对以华夏文明为自豪的士大夫,形 成巨大的冲击。伴随着政治风云的激荡, 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经济因素产生,如同世 界各国的规律一样,文化学术界首先掀起 了一场推陈出新的思想浪潮和文化大繁荣 。
以顾黄王思想为代表的君主批判意识是在明清之际政治 经济天崩地裂的社会环境下,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 烈的冲击。他们的思想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 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岳麓书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
思考探究:人教版和岳麓版教科书是如何界定明清之 际进步思想的性质和作用的?人民版教科书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三)
(建议用时:40分钟)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社会动荡变革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分别反映了这一时期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的崩溃,体现了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特征。

【答案】 A
2.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a处应填(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相地而衰征”的实行
C.各诸侯国的变法
D.宗法分封制解体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

随着耕种面积的扩大和水利设施条件的改善,出现了大量的私田,与之相伴出现了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剥削方式,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走向瓦解。

故本题a 处应填“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答案】 A
3.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解析】春秋时期,由“天下共主”至维护周王统治的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最能够说明周王室的衰微。

【答案】 C
4.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时期的改革与战国时期的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
A.改革的内容不同B.改革的方式不同
C.改革的发动者不同D.改革的结果不同
【解析】春秋时期的改革仅仅局限于经济基础方面,没有实现社会转型,而战国时期的改革是对政治、经济各方面进行改革,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的转型,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5.战国时期魏国变法中既改善吏治,又大大削弱旧贵族特权的措施是 ( )
A.推行“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政策
B.实行“尽地力”政策
C.制定《法经》
D.创建“武卒”
【解析】既改善吏治,又大大削弱旧贵族特权的措施只能选择政治方面的措施,故选A项。

【答案】 A
6.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使各诸侯国( )
A.宗法分封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B.新兴地主阶级地位得以强化
C.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D.私田数量迅速增加
【解析】战国时期的变法主要是针对上层建筑的变法,确立了封建的生产关系。

【答案】 B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因为随葬品不足,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向鲁国求赙(助葬费用)。

以后桓王还向鲁国求过车。

材料三
(1)从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看,春秋时期周王室面临什么状况?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三中的人物进行的改革是什么?主要改革措施及影响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变法的背景及目的,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不难回答。

第(1)问要抓住“状况”和“措施”作答。

第(2)问要抓住“措施”和“影响”作答。

【答案】(1)状况:西周时期,周王通过宗法分封制维护了他的“天下共主”的地位;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

措施:各诸侯国进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

(2)齐国的管仲改革。

措施:春秋前期,管仲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影响:①对齐国:增加了齐国的财政收入,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客观上打破了井田制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②对其他诸侯国:其他各国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没能触及上层建筑,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侯问李克(李悝)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刘向《说苑·政理》材料二是时,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充分利用土地的教令)。

以为地方百里,提封(国内)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三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

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

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

又曰:籴甚贵伤民(士、工、商),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

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是故善平籴者……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

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班固《汉书·食货志》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李悝提出的对策及该对策所针对的制度,并概括该对策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李悝提出这一思想的主要目的。

【解析】第(1)问通过材料可以看到李悝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要赏罚分明,选贤
任能,这样能打破贵族特权,促进社会发展。

第(2)问结合材料“尽地力”等关键词概括,结合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得出目的。

【答案】(1)对策:赏罚分明,选贤任能。

制度:世卿世禄制度。

积极影响:打破旧势力的特权,选贤任能,改善吏治,促进国力强盛、社会发展。

(2)基本思想: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粮食产量,维护社会各阶层利益,促进社会稳定。

主要目的:使魏国富强,称霸诸侯。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五谷者,万物之主也。

谷贵则万物必贱,谷贱则万物必贵。

两者为敌,则不俱平。

故人君御谷物之秩相胜,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间。

故万民无籍,而国利归于君也。

——《管子·国蓄》材料二“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

“故善者委施于民之所不足,操事于民之所有余。

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

敛积之以轻,散行之以重,故君必有什倍之利,而财之櫎可得而平也”。

——《管子·国蓄》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管仲提出解决“粮价波动”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管仲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第(1)问,由材料信息“人君御谷物之秩相胜,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间”分析措施。

第(2)问,首先从材料中分析答案,由关键信息“而国利归于君也”可知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由“不得豪夺吾民矣”等可知能保护农民利益。

然后结合其措施对经济、政治的影响回答。

【答案】(1)宏观调控,打击投机倒把。

(2)增加政府收入;稳定物价;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稳定统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