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测控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诗经两首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24《诗经》两首ppt课件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茂盛的样子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干,指晒干
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 是岸边
写景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 高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水中小洲或高地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众多的样子
止,也指晒干。
写景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水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迂回曲折
jū
jiū
二读,注意停顿: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窈窕 淑女,寤寐 求之。
求之 不得,寤寐 思服。悠哉 悠哉,辗转 反侧。
参差 荇菜,左右 采之。窈窕 淑女,琴瑟 友之。
参差 荇菜,左右 芼之。窈窕 淑女,钟鼓 乐之。
诗经两首
《诗经》介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 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 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 称《诗经》。《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 辉起点。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的“六义”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虚写这位君子在想象中与这 位淑女相会的情景。诗歌仍以来 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设想 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求, 于是这位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 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 使她快乐异常。 诗歌通过对这种幻想的烘托渲 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炽烈专 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描述?
茂盛的样子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干,指晒干
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 是岸边
写景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 高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水中小洲或高地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众多的样子
止,也指晒干。
写景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水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迂回曲折
jū
jiū
二读,注意停顿: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窈窕 淑女,寤寐 求之。
求之 不得,寤寐 思服。悠哉 悠哉,辗转 反侧。
参差 荇菜,左右 采之。窈窕 淑女,琴瑟 友之。
参差 荇菜,左右 芼之。窈窕 淑女,钟鼓 乐之。
诗经两首
《诗经》介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 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 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 称《诗经》。《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 辉起点。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的“六义”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虚写这位君子在想象中与这 位淑女相会的情景。诗歌仍以来 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设想 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求, 于是这位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 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 使她快乐异常。 诗歌通过对这种幻想的烘托渲 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炽烈专 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描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下第六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蒹葭》课件(共45张PPT)
“赋”:直陈其事,反复铺陈叙
述。如《硕人》中“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 兮。”
《诗经》简介三 无食 我鼠”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咏之辞”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好逑。” 比、兴常合用。
“比”:打比方,如“硕鼠硕鼠,
《诗经》简介四
蒹葭小结
一、四字句式
《王风· 扬之水》怀哉,怀哉 《鄘风· 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扫也 《豳风· 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魏风· 伐檀》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二、重章叠句(短章复沓)
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
完全重复 意义相同
之
蒹葭——苍苍
凄凄 采采
在水——一方 之湄 之涘 宛在水中——央 坻 沚 白露——为霜 未晞 未已 道阻且——长 跻 右
艺术特色 一
意境朦胧、优美,含蕴无尽: “伊人” 所指不确定,或指情人、或指 贤人、或指理想愿望 。 “在水一方”本指伊人可望不可即,加之 后两章的“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可感伊人飘忽不定、扑溯迷离、悠渺难测。
艺术特色 一 象征 情人难聚、贤才难得、理想难达、抱 负难展、挚友难觅等人生际遇, 回响、共鸣
阅读提示:生词三 采采:众多的样子﹒ 已:止,也指晒干。
涘(sì ):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小沙滩﹐比坻
稍大:
几种不同的题旨解读
1、讽刺说:
汉代《毛诗序》“《蒹葭》刺襄 公也,未能用周礼 , 将无以固其国 焉。”这首诗是讽刺秦襄公的,因为 他不遵守周礼,因此将招来亡国之祸。 东汉郑玄《诗笺》:“秦处周之旧 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 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 人未服焉。”所谓伊人是“知周礼 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 言远。”
述。如《硕人》中“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 兮。”
《诗经》简介三 无食 我鼠”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咏之辞”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好逑。” 比、兴常合用。
“比”:打比方,如“硕鼠硕鼠,
《诗经》简介四
蒹葭小结
一、四字句式
《王风· 扬之水》怀哉,怀哉 《鄘风· 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扫也 《豳风· 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魏风· 伐檀》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二、重章叠句(短章复沓)
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
完全重复 意义相同
之
蒹葭——苍苍
凄凄 采采
在水——一方 之湄 之涘 宛在水中——央 坻 沚 白露——为霜 未晞 未已 道阻且——长 跻 右
艺术特色 一
意境朦胧、优美,含蕴无尽: “伊人” 所指不确定,或指情人、或指 贤人、或指理想愿望 。 “在水一方”本指伊人可望不可即,加之 后两章的“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可感伊人飘忽不定、扑溯迷离、悠渺难测。
艺术特色 一 象征 情人难聚、贤才难得、理想难达、抱 负难展、挚友难觅等人生际遇, 回响、共鸣
阅读提示:生词三 采采:众多的样子﹒ 已:止,也指晒干。
涘(sì ):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小沙滩﹐比坻
稍大:
几种不同的题旨解读
1、讽刺说:
汉代《毛诗序》“《蒹葭》刺襄 公也,未能用周礼 , 将无以固其国 焉。”这首诗是讽刺秦襄公的,因为 他不遵守周礼,因此将招来亡国之祸。 东汉郑玄《诗笺》:“秦处周之旧 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 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 人未服焉。”所谓伊人是“知周礼 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 言远。”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诗歌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qiú
荇菜( xìng
):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 wùmèi ):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课文朗读
《关雎》
课文朗读 《蒹葭》
教师激趣
2.听朗读录音,纠正朗读错误。 3.学生自读,体会诗的感情。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理解诗中表述的意思,用自 己的话将诗歌内容描述一遍。
本诗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
其中大部分是王室贵族所作;“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
40篇,是统治者祭祀天地宗庙的祭礼歌辞。《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 兴。赋为陈述;比为比喻;兴是托物起兴,即借别的事物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成 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设计意图
设疑四:诗歌要写男子对心上人的追求,但开篇却写到了 茂盛的芦苇、清晨的白露,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通过前面对《诗经》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这种表现 手法叫比兴,通过对芦苇、白露的描写起兴,引出作者要 表现的内容。 除了比兴之外,诗歌还有一个明显特点是运用了 反复咏叹的方法,每一小节只是简单地变换几个字,反复 写“可见而不可求”的渴慕之情,这种字数相等、句式 相等、只变换几个字的方式,使文章有一种整齐的形式 美。
追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做梦都 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设计意图
设疑一: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 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这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 法叫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 和暗喻均属此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九年级语文下册 24《诗经》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
•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shīgē)总 集。
• 《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春秋·孙武)
•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
•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孔子)
第十七页,共34页。
第二(dì èr)课时 蒹葭
第十八页,共34页。
预习(yùxí)与交流
第十二页,共34页。
主旨(zhǔzhǐ)探究
• 《关雎》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 主题?
•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 的思念(sīniàn)、追求过程,表达他 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之情。
第十三页,共34页。
写法(xiěfǎ)探究
•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 用?
(xiěfǎ)
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
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
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
轮唱的味道。
第三十页,共34页。
《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 写作手法(shǒufǎ)相同吗?
写 探法
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 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 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
(xiěfǎ)
究 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
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
感。
第二十八页,共34页。
1.《蒹葭》这首诗歌(shīgē)中运用了景物描 写,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十一页,共34页。
整体(zhěngtǐ)感知
• 3.全诗共5个小节,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 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
• 《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春秋·孙武)
•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
•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孔子)
第十七页,共34页。
第二(dì èr)课时 蒹葭
第十八页,共34页。
预习(yùxí)与交流
第十二页,共34页。
主旨(zhǔzhǐ)探究
• 《关雎》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 主题?
•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 的思念(sīniàn)、追求过程,表达他 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之情。
第十三页,共34页。
写法(xiěfǎ)探究
•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 用?
(xiěfǎ)
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
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
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
轮唱的味道。
第三十页,共34页。
《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 写作手法(shǒufǎ)相同吗?
写 探法
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 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 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
(xiěfǎ)
究 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
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
感。
第二十八页,共34页。
1.《蒹葭》这首诗歌(shīgē)中运用了景物描 写,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第十一页,共34页。
整体(zhěngtǐ)感知
• 3.全诗共5个小节,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 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ppt
《蒹葭》的 艺术特色:
1、重章叠句。三章只是通过一字 之易,一韵之转,表现了反复咏唱 和缠绵无尽的感情。 2、借景起兴。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蒹 葭 那人正在隔水滩。 芦花一片白苍苍, 逆着曲水去找她, 清早露水变成霜。 越走越高道儿难。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人儿正在水那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曲水去找她, 一片芦花照眼明, 绕来绕去道儿长。 太阳不出露水新。 逆着直水去找她, 心上人儿她在哪,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 逆着曲水去找她, 露水珠儿不曾干。 曲曲弯弯道儿拧。 心上人儿她在哪, 逆着直水去找她,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余冠英译)
蒹 葭 苍 苍 , •蒹葭:芦苇 白 露 为 霜 。 •苍苍:茂盛的样子 所 谓 伊 人 ,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 水 一 方 。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Sù huí 溯 洄 从 之 , •从:追寻 道阻 且 长 。 •阻:艰险 溯 游 从 之 , •溯 游:顺流而下 宛 在 水 中 央 。•宛:好像、仿佛
蒹葭萋萋, •萋萋:茂盛的样子 白露未晞 。 •晞:干 所谓伊人, •湄:岸边,水草交 在水之湄。 接的地方 溯洄从之, 道 阻 且 跻 。 jī •跻:登,上升 溯游从之, •坻:水中小洲 宛 在 水 中 坻 。 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sÌ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zhĬ
而对 不意这 可中首 即人诗 的的描 惆急写 怅切了 失追一 望求个 之和热 情可恋 。望者
主要内容
大胆说出你的初读感受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课件(33张PPT)
解文题
《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 诗,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 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 单相思的动人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 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 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 亦是如此。
合作、探究
一、理清作者思路
念(第二节)
结合(第三、四、五节)
:
对姑娘一见钟(第一节) 对姑娘的思
第三章:表现这个情窦初开少男对采 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以至于在梦 中他与心上人终于相会,亲近她,爱慕 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 她,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和把她取进 家门的喜悦和热闹的场面。
这一章是描写这位君子在想象中与这位 淑女相会的情景。诗歌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 情景起兴,设想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求, 于是这位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 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诗歌通过对 这种幻想的烘托渲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炽 烈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ຫໍສະໝຸດ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收入 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诗歌(又 称诗三百),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到了战国时期, 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 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 • 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 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 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jì sì] 宗庙的舞曲歌辞。《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赋、 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 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 “六义”。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诗经》两首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24
《诗经》两首
字词盘点 1.读生字
雎鸠 (jū jiū) .. 好逑 (hǎo qiú) .. 荇 菜( xì ng) . 琴瑟 (sè) . 蒹葭 (jiān jiā) .. 萋 萋(qī ) . 在水之湄 (mé i) . 水中坻 (chí ) . 水中沚 (zhǐ) .
窈窕 ( yǎo tiǎo) .. 参差 (cēn cī ) .. 寤寐 (wù mè i) .. 芼 之(mà o) . 溯洄 (sù huí ) .. 未晞 ( xī ) . 跻 (jī ) . 水中涘 (sì ) .
参 差
荇菜,左 右 采 之。 琴瑟 友 之。
⑬ ⑪ ⑫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窈 窕 淑 女,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参 差 荇 菜,左 右 芼 之。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窈 窕 淑 女,钟 鼓 乐 之。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点评:进一步表达了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 11琴瑟:此两种乐器可奏同调,常用来比喻男女相亲相爱。 12友:亲近。 13芼:挑选。
关关 雎鸠 ,在河 之
窈窕
④
①
②
洲 。
。
③
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淑女,君子好 逑
⑤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
点评:以雎鸠起兴,写男子在河边邂逅一女子,并对她一见钟情,这种 相思爱慕之情贯串全篇。
参差
⑥
荇菜
⑦
,左右流
⑨
⑧
之。
水荇菜长短不齐 ,采荇菜左右东西。 窈 窕 淑 女 ,寤寐 求 之。
蒹葭采采
㉘
, 白露
未已
㉚
㉙
。
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 所 谓 伊 人,在水之涘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诗经》两首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
1.先对照课下注释自己试着翻译课文,然后小 组合作互相翻译、互相纠正,并记下自学中不 能处理的疑难问题,待全班讨论解决。 2.质疑解惑?请同学们用自己的 语言来描述。
• 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因 求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他做梦梦见自己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 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 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 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 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 的愿望。
3.《关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 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想 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 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
• 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何之洲”,它原是 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 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 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 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 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蒹葭》的主题是什么?
• 诗歌每一章前四句都是描写一种凄清而苍 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 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 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的情景, 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 伊人的深切思念。
• 诗歌每一章前四句都是描写 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 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 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 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 求,却又寻而不见的情景,这 当中既有诗人的惆怅之情, 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诗经》两首课件(1)(新版)新人教版
记核桃念珠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 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 入定于龛中者、萌树跌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议论者、袒跣 曲拳、和南而前驱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 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 兽,狻猊猿猱错杂期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 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质绮绣,或衣袈 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 矣!
窈
9窕.诗淑中女描写“钟君鼓子乐”之幻想与女子结婚的热闹场面的诗句是
___
10.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说明淑女、 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 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念,十 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 君子思念之苦。 精读《蒹葭》,然后做题。 11.诗歌运用双声、叠字、押韵等手法,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 用? _使__诗__句_节__奏__感__强__,_表__现__力__强__,_具__有__音__乐__美_。__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先帝称之曰能
18.下面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 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 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 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 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19.下面对《核舟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选段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方式。 B.选段运用摹状貌、作比较的方法表现三个人不同的衣着、姿态、 动作和表情。 C.文中连用“执、抚、指、语、矫、视”等动词,使人物活灵活 现。 D.《核舟记》逼真生动地表现了“大苏泛赤壁”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