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孔孟论学习导学案 81YW013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7 孔孟论学习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
7. 孔孟论学习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资料;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3、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4、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习之道;5、背诵并默写全文。
2重点难点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解疑,走近孔孟。
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探讨解疑。
学生要做到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能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3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讲“诸子百家”时,常提到“孔孟”二人,这里的“孔”,指“孔子”,“孟”就是“孟子”,大家对孔子孟子知道多少?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孟子、《孟子》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前51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yuè),序《周易》,撰(zhuàn)《春秋》。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
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
入东周拜老子为师。
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他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7 孔孟论学习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
7. 孔孟论学习1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和孟子关于读书学习的观点以及其他的有关文化常识。
2.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语句的含义,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3.体会蕴含的思想内涵。
4.比较、体会孔孟言论的语言特色。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的素养,本课内容理解起来也不是很复杂,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积极能动性会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1.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语句的含义,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了解孔孟关于读书的观点,领会读书、学习的道理。
3.比较、体会孔孟言论的语言特色。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关于读书学习的观点及其他的有关文化常识。
2.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九则,理解第一至第九则内容及重点语句的含义,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3.体会第一至第九则蕴含的思想内涵。
4.1.2学时重点1.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九则,理解第一至第九则内容及重点语句的含义,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了解孔子关于读书的观点,领会读书、学习的道理。
4.1.3学时难点体会第一至第九则蕴含的思想内涵。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学生自由谈读书心得师:这么多年来你一定读了不少书,也一定有了很多读书的心得,哪位同学起来谈一下。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师总结:同学们都很善于学习、善于思考。
不过我建议大家还是应该多注意向名家、大家学习,他们的读书心得会给我们更好地指导与启迪。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两位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读书学习体会,相信大家一定会受益匪浅。
活动2【活动】走进孔子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孔子及《论语》的资料,自由交流对孔子的认识与评价。
教师补充、总结:孔子(前51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在中国5 000年的历史中,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7孔孟论学习学案北师大版
7 孔孟论学习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â)学而不思则罔.(wǎnɡ) 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奕.之为数(yì) 辟.若掘井(pì)鸿鹄.(hú) 流杵.(chǔ)2.读准多音字(1)好.之者:hào 其他读音:hǎo 组词:好人(2)重.问:zhòng 其他读音:chóng 组词:重复3.找出通假字(1)不亦说乎 “说”通“悦”,解释:高兴、愉快。
(2)是知也 “知”通“智”,解释:聪明。
(3)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原”通“源”,解释:水源。
(4)一日暴之 “暴”通“曝”,解释:晒。
(5)今夫奕之为数 “奕”通“弈”,解释:围棋。
(6)辟若掘井 “辟”通“譬”,解释:比方。
(7)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轫”通“仞”,解释:古时的长度单位。
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理解(1)罔:迷惑而无所得。
(2)殆:疑惑。
(3)悱: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样子。
(4)隅:角落。
(5)顺成:顺利成功。
(6)谋:商讨,交谈。
(7)通国:全国。
(8)弗若:不如。
(9)弃井:废井。
2.一词多义辨析(1)故⎩⎪⎨⎪⎧①温故而知新(名词,学过的知识)②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连词,所以)(2)为⎩⎪⎨⎪⎧①可以为师矣(动词,做)②为是其智弗若与(动词,认为)③犹为弃井也(动词,是)(3)以⎩⎪⎨⎪⎧①可以为师矣(介词,把)②以至仁伐至不仁(介词,用) 3.词类活用解释(1)不耻.下问 解释: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3)十日寒.之 解释: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寒。
4.古今异义区分(1)可以..为师矣 古义:是两个词,“可”,能愿动词,可以;“以”,介词,把。
今义: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能够,或表示许可。
(2)取二三策.而已矣 古义: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
《孔孟论学习》导教案
B、《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期鲁国人。
D、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4、默写:
⑴学而不思则罔,。
⑵不不,不不。
⑶“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
⑷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5、《孔孟论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成语,你还能记起来吗?请至少写出六个来。
【导学案的使用点拨】
1、依据导学案通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勾画生字词,标注序号。
孔孟论学习第二课时备用导学案
《孔孟论学习》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由本文衍生出来的成语。
2、感受孔子、孟子的人格魅力,在诵读孔孟读书妙语中,受到启发、教育,思考自己的读书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知识回顾】重要字词句回顾。
【课堂探究】理解课文课堂探究一:全文共十三则,每一则写了什么?1、第一、二则:2、第三则:3、第四、五、八则:4第六则:5、第七则:6、第九则:7、第十则:8、第十一则:9、第十二则:10、第十三则:课堂探究二:阅读课文,理清思路:课堂探究三:文中哪些语句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语句是谈学习态度、原则、意义的?1、文章讲学习方法的有:2、文章讲学习态度的有:3、文章讲学习原则的有:4、文章讲学习意义的有:课堂探究三:探究文章主题课堂探究四:探究文章特点课堂探究五:比较:《论语》《孟子》议论方式的特点【总结归纳】1、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6)有为者辟若掘井(7)掘井九轫而不及泉2、一词多义:(1)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是其智弗若与有为者辟若掘井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2)故:温故而知新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3)以:可以为师矣君子深造之以道以至仁伐至不仁举一隅不以三隅反(4)至: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以至仁伐至不仁(5)而: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敏而好学(6)知:温故而知新……不知为不知,是知也(7)之:学而时习之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今夫奕之为数(8)于:吾于《武成》仁者无敌于天下(9)居:不可久居与古人居居之安(10)与:与古人居为是其智弗若与3、古今异义词(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4、从本文衍生的成语:5、默写(1)论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2)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格言的名句是:(3)强调学习态度要诚实的句子是:(4)说明做任何事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的句子是:【课堂达标】阅读“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孔孟论学习复习学案
《孔孟论学习》复习学案一、作者、作品简介《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也是_________散文,共二十篇。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______》《_____》《_____》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______、______、教育家,_____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
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________”,因材施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提出“_______”的主张。
二、基础知识1.生字:论.语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悱.不发举一隅.奕.之为数辟.若掘井流杵..也2.通假字①“说”通“”意思是:②“知”通“”意思是:③“暴”通“”意思是:④“奕”通“”意思是:⑤“辟”通“”意思是:⑥“轫”通“”意思是:⑦“原”通“”意思是:3.词的活用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不耻.下问③一日暴之,十日寒.之,④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⑤温故.而知新.4.一词多义①之:A、学而时习之。
B、君子深造之。
C、通国之善奕者也。
D、奕秋之为听。
②而:A、温故而知新。
_B、学而不思则罔。
C、思援弓缴而射之。
_D、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③以:A、是以谓之…文‟也。
_B、君子深造之以道。
C、以至仁伐至不仁。
④居:A、诵《诗》读《书》,与古人居.B、居.之安,则资之深5成语解释:①温故知新②举一反三③左右逢源④一曝十寒⑤专心致志⑥不耻下问6.重点词语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______________④一日暴.之。
⑤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⑥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三、课文理解《孔孟论学习》从学习方法、态度、原则、意义四方面谈,也可细分为十方面。
姜屯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读课文”《孔孟论学习》优秀教案
课题:《孔孟论学习》(第一课时)课型:主读课文上课时间:姓名:孙慧单位:姜屯中学联系电话: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读课文):《孔孟论学习》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了解孔子、孟子的有关知识。
2.把握重点字音、词意,积累文言词语。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
4.理解积累由本文衍生出来的成语。
相关课程标准:“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孟子及《论语》《孟子》。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
3.疏通文意,归纳内容。
4.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成语。
评价任务:1.能积累古代文化圣人的有关文学常识。
2.能运用普通话流畅准确地阅读文言文,能把握停顿、语气。
3.能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翻译句子并理解意思。
4.能积累重点字词,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孔子、孟子画像,指名学生介绍通过预习知道的其人其事。
师指导学生阅读《助学》第71页的“语文小词典”进一步了解《论语》《孟子》,特别是他们的传承关系。
孔子语录: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孟子语录: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检查预习。
分组检查,老师抽查,各组提出预习中的疑惑,板书出来,留待学生讨论处理,师点拨指导,解惑。
1.抽查朗读示范校正 2.字音、字型、句式 3.成语积累三、朗读课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7_孔孟论学习学案1北师大版
7孔孟论学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了解孔子、孟子的有关常识;二、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重点字词。
自学指导:一、简介孔子、孟子孔子,见讲义P121注释①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闻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要紧代表之一,有“亚圣”之称。
2 、自由朗诵课文,给以下字词注音:一日暴.之( ) 论.语( ) 弓缴.()鸿鹄. ( ) 罔.( )隅.()悱.()奕.()殆.( ) 杵.( )3、默读全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圈点出自己不睬解的字、词、句。
4、归纳、总结特殊的文言现象:(1)通假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取之左右逢其原.。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有为者辟.假设掘井。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2)古今异义: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古义:今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古义:今义: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古义:今义:不愤.不启古义:今义: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知: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居:与前人居那么居之安与:虽与之俱学为是其智弗假设与之:学而时习之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今夫奕之为数虽: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人虽听之而: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那么罔(4)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5)特殊句式: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人不知而不愠。
君子深造之以道。
收成平台:一、填空。
(1)孔子,名,字,时期国人,学派的开创人,大家,大家。
《》是记载孔子及其门生言行的一部书。
(2)孟子,名,字,学派最要紧的代表人之一,《》是记载孟子及其门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你明白“四书”、“五经”吗?请写下来3、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你能写出几个吗?北师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参考答案第四单元《孔孟论学习》:第一课时:自学指导2、pù lún zhuó hú wǎng yú fěi yì dài chǔ4、(1)通假字:不亦说乎“说”通“悦”是知也通“智”,伶俐那么取之左右逢其原‘通“源”,水源一日暴之通“曝”,晒今夫奕之为数通“弈”,指围棋有为者辟假设掘井通“譬”,譬如/掘井九轫而不及泉通“仞”(2)古今异义的:古:能够,把;今:表示可能、许可。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学设计:7.孔孟论学习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读书妙悟—7. 孔孟论学习实验区优秀教学设计——《孔孟论学习》孔孟论学习一、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完成下列任务。
1从本文的题目来看,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本文是孔子和孟子关于学习的言论;孔子和孟子关于学习有一些相似或者不同的观点;本文中所选的内容都是和学习有关的。
)2孔子对于读书学习有哪些观点?你是怎样理解的?(1)文中的第一至九则为孔子的观点。
(2)对文句的理解不要只停留在翻译的层面上,应该有更深入的思考。
例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乐之”为什么比“好之”更值得肯定?“知之” “乐之” “好之”是指学习中的三种状态,这三者是以层次递进的关系。
“好之”是指在学习上有兴趣,喜欢学;“乐之”是指在学习中能够感到快乐,在主动性和程度上要比“好之”高,所以值得肯定。
再例如:“举一隅不以三反隅,则不复也”句中“不复”是放弃了教育的责任了吗?并不是这个意思。
因为,这句话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的,“举一隅不以三反隅,则不复也。
”这句话的本意是迫使学生要独立思考、自由开拓,才能有创造性。
3孔子的观点是孤立的吗?观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孔子的观点之间不是孤立的。
语录体的文句虽然是片段式的,可以单独理解,其实所选的这几则之间也有深刻的联系,孔子的观点围绕学习和读书有一定的系统性。
孔子的这几则语录先是侧重讲从学生的角度自己学习的道理,如第一至四则。
后面则侧重讲到了相互学习的道理,如第五至九则。
)4孟子对于读书学习有哪些观点?你是怎样理解的?(1)文中的第十至十三则为孟子的观点。
(2)对文句的理解不要只停留在翻译的层面上,应该有更深入的思考。
(参考第一问的答案)5孟子的观点是孤立的吗?观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孟子的观点也不是孤立的。
他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教人读书的根本方法是“自得之,居之安,资之深”,才能够左右逢源。
)二、比较课文中《论语》和《孟子》的议论方式有什么不同。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7 孔孟论学习学案2 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内燃机车钳工技师简答题内燃机车钳工技师简答题技师简答题1、16V280柴油机配气机构挺杆组件的结构是什么?答:挺杆组件由挺杆和挺杆头组成。
挺杆用无缝钢管制成,杆的两端均装有挺杆头,挺杆安装在摇臂和推杆组件之间,分别与摇臂调整螺钉上的压球推杆头作用,挺杆外部设有挺杆套,套的上方与气缸盖之间用橡胶密封圈密封,使挺杆套固定在汽缸盖与推杆套之间。
2、曲轴组的任务是什么?答:曲轴的任务是将活塞上的气体压力转换为曲轴的扭转力矩,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以驱动牵引发电机及机车辅助装置。
3、C 型联合调解器停车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答:柴油机正常的停机是依靠停车装置来完成的。
停车装置主要是由电磁连锁线圈、顶杆、阀芯和导套组成。
停车的执行过程为:DLS线圈断电,动力活塞下方的工作油,顶开阀芯,流回油池,动力活塞下移,使供油停止,柴油机停机。
4、16V280柴油机低温水系统的作用是什么?答:低温水系统是专门为冷却增压空气而设的。
低温水系统工作时,冷却水由低温冷却水泵吸入,进入铸在前稳压箱内的水道中,通过一个分路接头,分别进入前后中冷器,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从两个中冷器传来汇集一个总管,进入机油热交换器,再送到冷却单节。
5、东风11型内燃机车机油系统的工作回路是什么?答:当柴油机启动后,由油机曲轴齿轮直接驱动两台主机油泵,主机油泵从油底壳吸油泵入机油热交换器冷却,再进入机油滤清器过滤,最厄进入油机机油系统,完成相应的泠却泪滑作用后回到油底壳。
7、东风11型燃机车向架的基木组成是什么?答:转向架是由构架、轮对和轴箱、弹簧悬挂装置、转架与车休连接装置、牵引电机驱动装置、基础制动装置8、对主轴瓦轴承材的要求有哪些?答:(1)足够的机械强度(2)足够的减磨性能(3)良好的耐腐蚀性(4)良好的导热性(5)足够的结合强度9、柴油机冷却系统水温高主要原因?答:(1)散热单节脏,扁管部分堵塞(2)冷却风扇转速慢(3)温度控制阀故障(4)冷却水泵故障(5)中冷器漏水。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孔孟论学习》优秀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孔孟论学习》(2课时)课前预习: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搜集相关名言背诵。
相关课程标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音韵美、思想美。
2.掌握常用虚实词,结合个人体验,理解文中的思想、方法。
3.比较孔孟议论方式的特点和优点。
评价任务:1.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获得的体会感受读出来。
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常见文言现象。
3.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说说文中的道理。
4.理解分析文中的议论方式。
5.品味文中的经典思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回归古典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公元前800—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前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这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
范曾先生说,这是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个产生世界文化巨人的时代。
在其中,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哲人,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和精神家园之一。
特别在精神虚浮的今天,在世界各地也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人们精神回归古典的源头之一。
人们在其中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归宿。
二、学而时习---认识孔孟学生在历史及课外,对孔孟已有一定的认识。
用多媒体展示孔孟的图片,增强学生对孔孟的感性认识。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所知来介绍孔孟。
学生相互补充。
假设孔孟是自己的老朋友或自己引以为豪的人,你该如何向他人介绍。
教师补充强调要点:对于古代作者要掌握人、时、地、名、作、事六个方面。
如:孔子,字仲尼,名丘,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主要作品是《论语》。
广东省【独家特供】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孔孟两章导获奖学案粤教必修4
广东省【独家特供】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孔孟两章导获奖学案粤教必修4广东省【独家特供】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孔孟两章导获奖学案粤教必修4一、初中学过的《论语》名句。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huì)人不倦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二、关于本文背景季氏与“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合称三桓,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
三桓势力一度强大到可以对上胡作非为的程度,季孙氏曾为一次斗鸡而与郈氏大动干戈。
本文是季孙氏在攻打颛臾前孔子与弟子的一番对话。
三、本课学法指导与复习要求1.熟读课文,达到背诵;2.能翻译全文,能逐字逐句解释;3.能初步理解文中孔子的政治见解;4.能基本明白冉有、子路的错误;5。
能在复习完毕后顺利完成“赢在课堂〞的相关内容。
四、基础题1.解释下列句中“相〞的意义〔1〕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2〕伯乐相马。
〔3〕大丈夫相时而动。
〔4〕则将焉用彼相矣.(5)儿已薄禄相〔6〕及时相遣归2.解释下列句中“于〞的意义〔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2〕今夫颛,固而近于费。
〔3〕龟玉毁于椟中. 〔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5〕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6〕虎兕出于柙。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如有词类活用请注明〕。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2〕无乃尔是过与?〔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则修文德以来之。
〔5〕既来之,则安之。
5、从第三自然段中概括出成语,并加以解释。
:::6、翻译下列句子.〔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HF [#w_~!`_c*j01、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悱不发()举一隅()奕之为数()辟若掘井()流杵也()2、自主学习(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二、理解运用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6)不亦说乎“”通“”,意思:
(7)掘井九轫而不及泉“”通“”,意思:
8、下列“也”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A、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C、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D、不专心致志,(1)重点文言实词
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受学重问: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君子深造之以道:
资之深:小数也:
援弓缴而射之:弗若之也:
有为者: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并找出本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F_v
J2I_w'L0
3、尝试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逐句翻译全文。
2《论语》的议论方式与《孟子》有什么异同?
3、从《论语》《孟子》中衍变过来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你知道的有哪些?你能熟练的解释它们的意思吗?
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读书的名言警句?你还知道哪些孔子和孟子的名言警句?
5、《论语》的议论方式和特点是什么?其好处是什么?
6、《孟子》的议论方式和特点是什么?其好处是什么?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教师总结:
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孟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7《孔孟论学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要了解孔子和孟子关于读书学习的观点以及其他的有关文化常识。
2.我要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语句的含义,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3.我要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内涵。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A、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C、以至仁伐至不仁D、何其血之流杵也
10、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首以“天下易生之物”为例,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接下来又以“奕秋诲二人奕”之事为例,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
C、“奕之为数,小数也”一句的交代是有言外之意的,即学习小的技艺尚且如此,学习大的技艺便更如此了。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D、这个小故事将学“奕”的二人对比来写,说理性很强,突出后者学不如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智弗若”。
11、翻译:⑴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⑵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三、综合分析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①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②决焉?
学法指导:古文翻译原则和方法
(1)翻译原则: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2)翻译方法
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一则中的有些词语,已成为年龄的别名。如三十岁称,四十岁称,五十岁称,六十岁,七十岁称;耄耋(mao die)则是指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是:
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暴( )奕( )诲( ) 鸿鹄( )缴( )
7、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通“”,意思:
⑵有为者辟若掘井 “”通“”,意思:
⑶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通“”,意思:
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通“”,意思:
⑸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通“”,意思:
告诫我们学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的是:
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是:
强调温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是:
训练案(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一、基础识记
1、默写:
⑴学而不思则罔,。
⑵不不,不不。
⑶“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
⑷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2、《孔孟论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成语,你还能记起来吗?请至少写出六个来。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③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砌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④而明辨之也。
【注释】①达:通达,应用。②奚:何处,哪里。③有道:有道德学问的人。④审问:详细探讨。
1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致疑致疑:提出疑难问题B、舍问,其奚决焉?决:判断,解决
D、接受学习,注重发问,怎能不会顺利成功呢?
4、孔子,名,字,时期国人,学派的创始人,大家,大家。《》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名,字,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之一,《》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5、孟子说:“仁人无敌于天下”,但有人说,在当今社会中,“仁人”处处被骗,时时受欺,几乎寸步难行。针对此,你怎样理解这个“仁”字?(字数不少于50字)
A、学习并且及时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B、学习而且时时地温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
C、学习而且当时就复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
D、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⑵受学重文,孰不顺成?( )
A、接受教育,注重请教,谁不会顺利成功呢?
B、接受学习,注重发问,谁不会顺利成功呢?
C、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能不会顺利成功呢?
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
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探究案(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1这十三则孔孟名言,从哪几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这十三则孔孟名言,从哪几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大的四个方面,小的十个方面)哪些道理和我们今天提倡的主动学习相一致?说说自己的读书体会。
C、问焉以破其疑焉:他D、所谓就有道而正也正:正确
13、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⑵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14、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⑴从选文第2段看,作者对向他人请教(学习)持什么态度?这强调了什么?
⑵新课程学习强调“合作交流,共同提高”,选文也涉及了这一学习方法。能体现这一学习方法的是哪一语句?请从文中找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