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变
谈企业从_人事管理_到_人力资源管理_的转变
第1期(总31期)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No .1(Su mNo .31)2009年3月Journal ofH ebeiE nergy Insti tute ofV ocati on and T echnologyM ar .2009谈企业从 人事管理 到 人力资源管理 的转变尉文波(同煤集团中央机厂,山西大同 037001)摘 要:无论人事管理还是人力资源管理,二者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但在内容、思想理念等多方面有根本性的区别,现代企业必须真正实现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性转变,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更新、拓宽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才能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的变化。
关键词:人事管理;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中图分类号:G4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2009)01-0032-03The Enterprise Change from "P ersonnelM anage m ent"to"Hu m an R esource M anage m ent"YU W en -bo(Datong Coa lM ine G r oup C entral Plan,t D atong Shanx ,i 037001)Abst ract :Both personne lm anage m ent and hum an resource m anage m ent have people as research objects ,but they have the essential d ifferences in m any w ays like t h e contents and t h ought princ i p le .M odern enter prise must rea lly realize the funda m enta l change fro m the personne lm anage m ent to the hum an resource m anage m en.t Itm ust rene w ,open w ide l y and perfect hum an resource m anage m ent functi o n ,and ra ise the hu m an resource m anage m ent leve.l In th is w ay ,it can rea lize the qualitative change o f the enterprise hu m an resource m anage m en.t K ey w ords :personnelm anage m en;t change ;hum an resource m anage m en t 收稿日期:2008-10-14作者简介:尉文波(1974-),男,大学,同煤集团中央机厂经济师。
论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在 经 济 全 球 化 和 新 经 济 时 代 来 临 的 大 背 景
下 ,随着 市场 经 济体 制 的逐 步建 立和 完善 ,
传 统 模 式 与 社 会 现 实 要 求 之 间 的 差 距 愈 来 愈 远 , 我 国 传 统 的 人 事 管 理 已不 能 适 应 社 会 的 发 展 ,传 统 人 事 管 理 向 现 代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的 转 变 已是 迫 在 眉 睫 。
羹
文 0 林 如锋 ( 门 日报 社 福 建 厦 门 ) 厦
摘 要 :在 以知 识 为 驱 动 的新 经 济 浪 潮 中,作 为知 识 载体 的人 正成 为价 值 创 造 中 的 第一 资 源 。 因 此 , 对 人 力 资 源 的 管 理 引
起 了世 界 各 国 和 经 济 组 织 的 普 遍 关 注 。 而
关键 词 :传 统人 事 管理 ;现 代 讲 就 是对 人 力资 源 的 管理 ,其 具体 涵 义包括 :根据 人的 心理 及 行 为 规 律 ,对 人 的思 想 和 行 为 进 行 正确 的 研究 、 引导 、激 励 ,并对 人 员进 行合 理适 当的 安 排 、 使 用和 管 理 ,从 而 达 到 对 人 的 积 极 因素 的 充 分开 发 和 调 动 ,以 取 得 最 佳 的 经济 效 益 ,使 人 得 到 全而 发 展 。 人 力 资 源 管 理是 一 门科 学 ,是以 心理 学 、社 会 学 、 管 理 学 等 学 科 为基 础 ,并 与其 密 切 相 联 系 的一 门 科 学 。 相对 于 传 统 的 人事 管 理 概念 而 言 可 以 说 是 一 门新 兴 的 学 科 ,不 论 从 理 论 上 还 是 从 实践 上 都 是需 要 理 论 研 究者 和 实 际 工作 者 深 入 探讨 的 。 传 统 人 事 管理 向现 代 人 力资 源 管 理 转 变 的必 然 性 1、所 谓 传 统 的 人 事 管理 ( s Pe onnel r Ma g me t是运用科学的原理 、原 则、制 na e n ) 度 和 方 法 ,对 人事 工作 所 进 行 的 计划 、组
铁路企业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研究
铁路企业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研究【摘要】铁路企业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传统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铁路企业传统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铁路企业的意义。
通过研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铁路企业中的实施路径,提出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方法和建议。
在总结分析中,我们发现,铁路企业需要转变人事管理观念,注重员工发展和激励,以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铁路企业将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积极应对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的启示是,人力资源管理是铁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铁路企业、传统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特点、问题、意义、实现、总结分析、展望未来、研究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铁路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承载着巨大的运输压力和社会责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
传统人事管理主要以照顾员工的基本生活为主,过分注重福利待遇,忽略了员工的发展需求和激励机制,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不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铁路企业迫切需要转变管理思维,引入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以员工为中心,强调员工的全面发展和激励,提倡多元化的人才管理模式,致力于打造高绩效的团队和员工。
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还能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本研究旨在探讨铁路企业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转变,从而推动铁路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
通过对比分析传统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更好地指导铁路企业未来的管理决策和人才培养机制。
1.2 研究意义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铁路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
从政府人事管理到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一种人事行政战略的确立
一
、
现代 政府 人 力资 源管 理对传 统 人事 管理模 式 的战 略性超 越
从概 念 范 畴看 ,传 统人 事 管 理 是基 于组 织 正 常运 转 的需要 ,根 据 一定 的原 则 、制度 和 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对政府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 ,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的
配置和管理模式提供了新机遇。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政府对社会进行全 方 位控 制 的管 理 模式 开 始 松 动 ,适 合 机关 、事 业 、企业 单 位 不 同特 点 的分类 管 理 模 式逐 步 确 立 ,但管理意识落后 、管理手段简单 、管理功能单一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 政府从宏观角 度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也就是说 , 政府现行的人事管理模式的弊端 还没有完全消除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亟待建立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和传统的人事管 理模 式相 比 ,就实 质而 言 ,意 味着一 种人 事行 政 、人事 战 略 的确 立 ,是管 理性 质 、管 理方式 和
管 理手 段 的历史 性进 步 。 首 先 ,就管 理 的 性质 来 看 。传统 人 事 管 理基 本 上 属 于行 政 事 务 管 理 ,是 一 种单 纯 的业 务
型、战术 型的管理 ,影响范围有限,主要 由人事部门人员执行 ,基本上不涉及组织高层战略决 策 。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战略型的管理 ,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 ,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的
来 ,孤立地进行管理 ,造成录用与使用 、使用与培 训 、培 训 与晋升 奖励 等环 节互 相脱 节 。在横 向上形
成人 员 的 “ 门所有 制 ” 部 ,把员 工 视为部 门的财产 , 只重 视对 人才 的拥有 而不 重视 使用 ,人 才 闲置 、浪
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简单的讲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具体涵义包括:根据人的心理及行为规律,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正确的研究、引导、激励,并对人员进行合理适当的安排、使用和管理,从而达到对人的积极因素的充分开发和调动,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以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并与其密切相联系的一门科学。
相对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概念而言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需要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深入探讨的。
1、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必然性1、所谓传统的人事管理是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制度和方法,对人事工作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主要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进出、工资、晋升、职务升降、岗位变动以及奖惩等工作。
它强调对人事制度的贯彻与实施,是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行政职能的角度上看,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多属于战术性和行政性的工作,例如组织招聘员工、新员工培训、基本技能的培训、工资的计算与发放、考勤管理、组织文体活动、人事档案管理等等。
这些大量的日常工作通常被称之为“人事工作”。
由于这部分工作全部是一些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不能从本质上对企业的核心价值产生影响,人事部门基本上没有对制度的制定调整权,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政策和制度进行及时调整。
人事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不突出,趋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部门,更多地关注于事务性的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并不关注个人的绩效,人在企业不被看作可待开发的资源。
另外,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与经济基础由基本适应变成了基本不适应。
尤其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历史前进到今天,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传统模式所展现出来的弊端日益严重地阻碍了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如何切实转变观念,实现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如何切实转变观念,实现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摘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企业需要转变人事管理的观念,实现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本文首先介绍了背景和观念转变的重要性,接着详细解释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现代理念与方法。
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必要性,并提出培训员工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
还强调了制定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流程的重要性。
总结了观念转变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实现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未来。
通过本文的阐述,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人力资源管理,为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转变、现代理念、人本管理、员工培训、管理水平、政策流程、重要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人事管理已经逐渐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而观念转变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拥有优秀的员工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传统的人事管理往往只重视人力的配置和流程,忽略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
二、员工对个人价值的追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员工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开始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往往只重视员工的劳动力价值,忽视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优良素质的培养,这已经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
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要求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演变,企业管理已经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和管理。
只有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以上是背景介绍部分的内容,接下来将介绍观念转变的重要性,从而引导读者认识到实现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必要性。
1.2 观念转变的重要性观念转变对于实现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至关重要。
论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论 传 统 人 事 管 理 到 现 代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的 转 变
钱 建 霞
( 肥 工 业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0 高 教 经 济 技 术 专 业 , 徽 合 肥 2 0 0 ) 合 8 安 3 0 0 摘 要 :在 以 知 识 为 驱 动 的 新 经 济 浪 潮 中 , 为 知 识 载 作 体 的人 正成 为价 值 创 造 中的 第 一 资 源 。因此 . 对人 力 资 源 的 管 理 引起 了世 界 各 国和 经 济 组 织 的 普 遍 关 注 。 而 在 经 济 全球 化 和 新 经 济 时代 来 临 的 大 背 景 下 , 随 着 市场 经 济 体 制 的逐 步 建 立和 完善 , 统模 式 与 社 会 现 实要 求 之 间 的差 距 愈 来 愈 远 , 传 我 国传 统 的人 事 管 理 已 不 能适 应 社会 的 发 展 ,传 统 人 事 管理 向 现 代 人 力资 源管 理 的 转 变 已迫 在 眉 睫
3除 此 之 外 , 统 的 人 事 管 理 观 念 是 建 立 在 一 种 成 本 中 . 传 心 的前 提 一 将 人事 部 门定 为 一 个 成 本 集 中的 消 耗 中心 . 张 k, 主 通 过 一 切 可 行 的 措 施 尽 量 减 少 人 力 资源 ,以 控 制 企 业 的 人 工 成 本 , 减 少 人 事 管 理 费 用 作 为 自 己的 核 心 任 务 之 一 . 种 观 把 . 这 念 比较 集 中地 反 映 了 企 业 重 视 短 期 利 润 。最 为 突 出 的 口号 就 是 “ 人 增 效 ” 实践 证 明 , 人 未 必 能 增 效 , 为 企业 绩 效 不 减 。 减 因 仅 仅受 到企 业 职 工 这 个 冈 素 的 影 响 ,影 响企 业 绩 效 的 因 素 很
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3篇
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3篇标题一:从“传授知识”到“引导思考”——导师角色转变探究导师作为一个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人,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极大影响的。
然而,传统的教育方法强调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这样的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更多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
因此,导师角色应该从“传授知识”向“引导思考”转变。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分别是导师角色的转变、转变的原因以及如何实现角色转变。
导师角色的转变:导师作为一个教育者,首先需要发挥的是师生关系中的导师责任,但不同于传统的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导师应该更多地扮演起引导者的角色,即应该更多地关注引导性问题。
比如,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自我评价等问题的关注。
转变的原因:导师角色的转变是因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忽视个体自身能力的培养。
此外,传统教育模式也只强调简单的记忆性,对于启发性和交互性的培养忽视不够。
这些问题都需要靠导师的转变来解决。
如何实现角色转变:传授知识会让学生匆匆忙忙作答,因为他们既没有机会练习思考技巧,又得不到展示少见才的平台。
导师需要让学生有一个互动的平台,提高学生的交互度,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和思想碰撞。
当学生面临思考和实践的机会时,他们会更多地关注学习目标和自我能力的提高。
同时,还需要注意启发式教育,建立有创造性的课堂氛围,在学生发挥自己能力方面做到多元方法。
毕业总结:通过本论文的探究,我们明确了导师角色应该从“传授知识”向“引导思考”转变。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早已呼唤导师角色的改变。
我们需要注意传递正确认知,深入关注学生的核心问题,增强他们的交互性,启发学生思考,建立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个体能力在全面素质拓展中的提升。
标题二:知识管理以及知识管理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中,知识越来越成为公司决策和管理的核心。
但是,这些知识手动集中在一些关键角色中。
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国内外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进展。
本文将对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和分析。
一、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1.1 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起点较晚,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那时候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局限于人员招聘、薪酬福利、培训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简单操作。
实际上,当时的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真正的管理,而是单纯的人事管理。
所以,在那个时候,人力资源管理并非是一个庞大系统。
1.2 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性管理的转变进入21世纪,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普及,并开始向战略性管理转变。
随着企业家精神的崛起和人员流动性的增加,人力资源开始变得更加重要。
企业需要学会引进优秀的人才、培养人才并留住人才。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了变革,从单一的人事管理转变为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1.3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许多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和关心,建立了科学的考评体系和薪酬激励机制,创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士气,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绩效和竞争能力。
二、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2.1 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相比中国,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起点较早。
人力资源管理在20世纪前期就已经开始了。
当时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侧重于工作安排、薪酬、培训和绩效评估等工作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20世纪中期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之一,加强了对员工的管理与关心。
2.2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十年来,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企业在招聘、培训、激励和福利等方面不断创新。
学术界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如多维度的绩效考评、工资绩效制等。
论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现状及其战略转变
2 . 建立 科 学合理的人 才竞争机制。 国有企业必须拟定人才招
聘计划, 制 定 以任 职 资 格 为 基 础 的 、以 岗位 交 流 为 形 式 的 人 才 竞 争 成长 机 制 , 选择符 合企业需求 , 可 以促 进 企 业 发 展 的 人才 。 企 业 在 制 定 人 才 竞 争机 制 的 时候 要 注 意 明 确 岗位 职 责 、 工作 目标 以
5 . 建立 薪酬制度和激 励机制。 国有企业必须要根据 自身特点
建 立 以 绩 效 工作 为 基础 的薪 酬 制 度 , 才 能有 效 发 挥 薪 酬对 企 业 员 工的激励作用。 对员 工 的 薪酬 管 理 要 将 其 对企 业 所 做 贡 献 挂 钩 , 即贡 献 和 薪 酬成 正 比 , 通 过 对 员工 进 行 绩 效 考 核 , 使 员 工 在 进 行
S t u di e s l n s t i t u t e 管 理 研 究 院
论 国有企 业 人事管 理 的现状 及其 战 略 转 变
黄 勇 苟 兴 中 张秀 英 重 庆 天然 气 净 化总 厂人事 ( 组织 ) 科
摘要 : 由于传统 的人事管理 在现 代 企业 当中 存在着许多 的问 题, 因此 在一定程 度 上阻碍 了 企业人 力资源的发展 。 本文就 国有
存在的问题 以及相 关对策。
关键词 : 国有企业 人事管理 现状 战略 转 变
三、 从 人事 管理到 人力资 源管 理的战 略转变
1 . 增 强国有企业管理 者 的人 力资源管理意识。 现代企业的竞
争, 说到底 就是 人才的竞争 , 是 企业 人力资源的竞争 。 因此 , 企 业 管 理 者 必 须 要 正 确 人事 管 理 , 提高人事管理意识 , 贯 彻 实 行 企 业 人 力 资源 管理 , 用系 统 的 、 全 局 的观 点 来 看待 企业 人 力 资源 问 题, 并 将 其 纳 入 企 业 的 发 展 战 略 当中 。 在 企 业 的 经 营 战略 和 核 心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1.人力资源战略化: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正逐渐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
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从简单地满足岗位需求,转向了对员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以及与企业战略的紧密结合。
2.弹性就业模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传统的雇佣关系不再适应于现代企业的需要。
弹性就业模式逐渐兴起,包括外包、临时工、兼职等多种形式。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适应这种变化,有效管理不同类型的员工,同时保持组织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3.人才管理的重要性:在如今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招募和培养优秀的人才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人力资源管理要更加注重人才招聘、开发和留住,建立有效的人才储备和绩效评估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多元化和包容性管理: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多元化,例如性别、年龄、种族和文化背景等。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更加关注员工的多样性,创造一个包容和公平的工作环境。
建立多元文化的团队和倡导平等的工作机会,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5.数据驱动的决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正逐渐依靠数据和科学方法来进行决策。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预测人才流动、预测员工绩效和满意度等,从而提前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减少风险并提高管理效率。
6.员工福利和工作平衡:员工福利和工作平衡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企业所认识到。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关注员工的生活质量和个人发展,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通过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7.整合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可以帮助企业更加高效地管理和利用人力资源。
系统化的数据和信息处理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帮助企业更好地监控员工绩效和满意度,以及做出相关决策。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战略化、多元化和科学化。
浅论事业单位从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
4深化绩效管理与薪酬体 系改革
事业 单位 人 力资 源的绩 效 管理 是其 职工
奖 惩 、升 降 、 工资 增 减 、培 训 和 辞 退 的 依 据 , 其人 力 资源 管理 中占有 十分 重 要的 位 在 置 。 为能 更 好 的 执行 事 业单 位 的绩 效 管理 , 通过 借鉴平 衡计分 卡 B C在 企 业绩效 考核 中 S 的成 功经 验 , 过修正 和调 整后 , 其应 用到 经 将 事业单 位的绩 效考核 当中 , 以便能更好 的事业 单 位 的 战 略 目标 服 务 。 实践证 明, 绩效 管理无论在 内容上还是在 意 义上都 远远 超 出 了以前人 们常 说的 绩效评 价 。绩 效 评价 仅 是 对 职 工工 作结 果 的 考核 , 是相 对 孤立 的 、 静态 的和 平 面的 ; 而绩 效 管 理则 是 联 系的 、发 展 的 、全 面的 , 强调 对整
践 有机 结 合起 来 。 () 人 力资源 的层次要求 , 2 按 积极组织职 工 素 质与技能 培训计 划的制定 与实施 , 以能 力建 设 为 中心 , 宽人才 培训和 教育 途径 , 拓 加大关 键 岗位人 力资源开 发投 入 , 从形象 上使事业单 位成 为一个 人 力资源 个体 高水 准 的拔尖 人才 和 整 体 质量 好 的 优秀 团 队 。
2完善人力 资源开发 体系
完善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开发机制 , 整人 调 才 结 构 ,坚 持 人 事 制 度 改 革 规 范化 、 科 学 化 、制度化 的 发展 方向 。人 力资 源开 发和 管 理 的最终 目的是人才 为组织所 用 , 要实现 这 而 点, 应深 化事业单 位的人 事和劳动 用工制度 改革 , 造各 层次 人 力资源 成长 的 良好 环境 。 营 要加 大对 事 业单 位 中、高 级管 理 人才 开 发力度 。拟 定职位要 求 , 确定管理 人才的任职 资格, 根据 不同的职 务和组织 需要拟定职 务说 明书 。职 务 范 围的确 定要 适 当 , 清晰 反映 要 中、 高级 管理人 员的 工作技能 。 对管 理人 员所 必 须的领导技 能以及完善 其职业生 涯的发展 , 要提 供应有的 指导 , 要确定 中、高级 管理人 员 职业生涯 路径 , 开发 管理人 员的 “ 安置图” 要 。 进行人才 储备 , 确定现任 职人 员以及可能供 给 的候选 人。根据标 准 , 对现有的 候选人进 行人 才评价 , 将那些学 业优秀 的或绩效突 出的人挑 选出来 。在制定 管理 人 员的 开发方 案时 , 要采 用在职 开 发与脱 岗开 发相结 合 的形式 , 中 、 对 高级管理 人 员, 开发活 动上让其承 担较大 范 在 围的 工作任 务 , 上 、下级 与职能 , 在 之间转换 , 另外 在开 发技 术 上可根 据 目的分 类进 培训 和继续 教 育 , 狠 突出三高 , 即为 重点突 出高层次管理 人才 、科 技人才 、 高级技 术个人的培 训。人是事业单 位 管理工作 的核心和 动力 , 是在 日 激烈的 竞争 趋 中事业单位 立于不败 之地的 重要保证 , 一定 在 程度上甚 至起 着决 定性 的作用 。
国企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解析
3512018.10MEC 人才战略MODERNENTERPRISECULTURE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在管理工作中,还在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这使得企业的发展无法满足现今的市场需求。
为此,需要将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以人为本,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效率。
一、简述人事管理和人资管理的内容人事管理和人资管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其在内容、功能及其管理范围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且其管理职能也已经超越了人事管理的范畴。
下面作者就通过管理模式、制度、策略以及管理层次这四个方面对人事管理和人资管理之间的区别进行阐述。
(一)人事管理人事管理是以工作为中心,人被当做是一种静态的工具,忽略了人性的存在。
在管理模式中,人事管理大多都是采用固定的管理制度或者一些物质刺激手段来完成管理工作的;而在管理策略上,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工作内容,忽略了长远的发展需求;在管理制度上大多都按照部门的计划内容展开,缺乏变通;在管理层次上,也是由领导部门负责重要内容的决策。
(二)人资管理人资管理则更加注重人才的保护,且将其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一个资源形式,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管理上人资管理坚持以人为中心,利用合理的方式充分发挥人员自身的潜能,通过实践活动不断的完善管理的内容和效果;且管理更加人性化,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人事向人资管理转变的重要意义原有的人事管理大多都是采用行政化的管理方式,虽然其可以保证国企人才建设的效果,但却降低了原有工作的职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转变,使其向人资管理方向发展,进而充分发挥国企的价值。
具体来说,人事管理向人资管理转变的主要价值有:1.推动国企内部管理进行改革。
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管理模式的转变,可以实现人事到人资的转变,加深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进而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供帮助。
试论我国央行分支机构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变
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 网络化 、 扁平化管理模式 以事为主 以人为本
力 资 源 管 理 理 念 改 造 目前 人 事 管 理 模 式 , 造 有 创 益 于 央 行 分 支 机 构 , 有 益 于员 2 个 人 发 展 的 环 也 1 2
境 , 当前央行 分支机构组织人 事工作亟待解 决 是
动安全等 。
务性 管 理 , 员 工及 其 行 为进 行 管 理 和 规 范 , 现 对 体
在工 作 中 , 要 是 录用 、 用 、 核 、 酬 、 升 、 主 使 考 报 晋 调
3某 些 管 理 方 法 相 同 , 制 度 、 律 、 训 等 。 . 如 纪 培
动 、 休 等 事 务 性 工 作 ,r 的 重 点 是 与 人 有 关 的 退 -_ -  ̄ “ ”, 某 种 意 义 上 看 , 于 被 动 型 22 , 一 种 事 从 属 1 作 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模 式 与传 统 人 事 管
理 模 式 比较
从 彼 得 ・德 鲁 克 提 出 “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为 主 以
基 调 的 人 事 革 命 正 在 到 来 ”的 观 点 以 来 , 、 方 东 西
和精神激励
晋升重资历
和谐融 洽的人际关系等
竞争上 岗, 能者上
静 态 管 理 。而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则 具 有 战 略 性 、 体 整 性 和 未 来 性 等 特 点 , 员 3 视 为 一 种 可 供 Yt 的 将 2 : 发 资源 , 为 员工 发 挥 其 作 用 , 要 依 赖 其 先 天 禀赋 认 主 ( 业 知识 技 能 、 作 经 验 以及 其 他 方 面 的综 合 素 专 工 质 ) 但 工 作 环 境 、 织 氛 围 、 织 文 化 、 际 关 系 , 组 组 人
试析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
试析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
人力资源管理形式从传统到现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
人事管理被视为一种复杂的程序,它依赖于员工本身的能力和表现来决定员工的分配,工作范围和对公司的贡献。
此外,管理者不仅要实施各种方法以确保有效率,而且还要关注集体的动机和激励,以及提供有利于公司和承包商的健康的环境。
然而,这种方式的管理在当今的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越来越难以适应,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相对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着眼于以员工为中心,将重点放在员工激励、培训、考勤管理和福利上。
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在一个新的概念之上,即将员工视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并将其视为有价值的因素,而不是可替代的劳动力。
因此,管理者的职责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要实施激励措施以使员工保持高水平,而且要与员工保持高效的沟通,并了解员工的期望,以使他们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此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还强调绩效管理,以评估员工的绩效,并对其提供及时的反馈,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也侧重于把员工想象成企业的“个体成员”,并认识到员工的感受和情感,从而更好地应对它们。
总的来说,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是一个重大的发展,它在当今的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发挥作用。
它不仅把重点放在员工的激励和培训上,而且还强调了
员工的成长。
管理者应该根据员工独特的情况和能力,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反馈。
他们还应该及时发现和应对员工面临的问题,从而使企业受益。
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分析(一)
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分析(一)摘要: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从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
本文回顾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从管理理念、管理地位和管理目标三个方面分析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并结合我国当前人力资源的实际,提出了从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对策。
关键词: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演变1.人事管理阶段。
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被称做“人事管理",它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工业革命的爆发导致大机器生产方式的产生,出现了大规模的劳动力雇佣,因而必须有人处理组织中涉及与人有关的一系列事物和活动,例如管理福利计划、人事档案、上岗培训、工时记录、报酬支付等事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事管理基本成熟,在招募、甄选、培训、考核、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是,人事管理工作的特征是照章办事,属于事务性的工作。
2.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随着行为科学学派等新的管理理论的出现,人的重要性受到关注,人从机器的附属品转变为组织中一种重要的资源。
同时,60~70年代,人事立法急剧增加,反歧视立法日益健全,有效的人事管理受到重视,也增加了人事管理职能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由于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广泛采用的竞争手段的成功与否几乎都与人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推动了人事管理职能的转变。
最早提出“人力资源"概念的是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他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引入了这一概念,他认为人力资源拥有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即“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力和想象力"。
至此,西方企业中开始出现了人力资源部,除了从事传统的事务以外,增加了人力资源规划、政策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分析与设计等职能。
而且,人力资源部开始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是确保组织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成本获得适当数量、类型和技能的员工,以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的需要.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的嬗变-最新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的嬗变人力管理经历了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管理漫长的嬗变过程。
一、人事管理我国解放以来一直都是实行的人事管理,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至今还广泛存在于政府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中。
这种管理一般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岗位对具体人与事的具体安排的事务性工作的总称。
它的主要任务是招录、辞退、劳资关系、工资发放、考勤、晋升等。
人事管理把人当成工具和成本,当成领导实现和满足领导的客体,它注重事务、技巧、方法、成本,具有被动性、机械性、不流动性和招用脱节性。
人事管理的不足非常明显,那就是缺乏战略规划,一切领导说了算,人浮于事,人不尽其才,才不尽其用,员工积极性不高,人力成本高,效率和效益差,人事部门权力小,而且易滋生腐败。
二、人力资源管理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它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明显不相适应,存在很多弊端,所以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于1954年由德鲁克提出,从此人力资源管理逐渐风靡全世界。
通俗地讲,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人力资源为对象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如果从专业角度讲就是指对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配置、使用等诸环节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管理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注重资源的挖掘、使用、配置、调控,被动性,它和人事管理的本质区别在于更具有整体性、战略性和未来性。
与人事管理相比,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从执行到战略的转变,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转变以及从行政管理角色向咨询、服务角色的转变,从而提高了经营效率和效益。
三、人力资本管理尽管人力资源管理有这么多优势,但它却无法解决人力成本居高不下,而员工凝聚力和忠诚度低、急功近利和流动频繁等困扰企业的问题。
它把人当成资源,却忽视了人力资本市场状况,忽视了人的文化性和在市场经济中,人作为特殊的资本所具有的价值和增值特性,忽视了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
于是人们又寻找新的人力管理理论,那就是人力资本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变2003-04-08 浏览:1033 发表评论打印本页分享 |
字体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实力的竞争更多地表现在人才的培
养、争夺与竞争。
企业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将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应运而生
20世纪下半叶,经济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导致企业人员管理观念产生较大的转变。
早期的企业人事管理工作只限于人员招聘、选拔、分派、工资发放、档案保管等比较琐细的具体工作,后来逐渐涉及职务分析、绩效评估、奖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其他人事制度的制订、员工培训活动的规划与组织等。
这时期的人事管理基本上属于行政事务性的工作,活动范围有限,主要由人事部门职员执行,很少涉及组织高层战略决策。
人力资源的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人力资源的含义为:一个社会所拥有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之总称。
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Management)的含义为:一个组织对人力资源的获取、维护、激励、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视员工为组织的资产。
一般而言,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为组织达到以下的目标:(一)协助组织完成发展规划。
(二)有效地运用人员的能力与技术专才。
(三)促使组织成员的工作士气高昂且激发潜能。
(四)满足组织成员的自我实现感与增加成员的工作成就感。
(五)发起且落实组织变革。
(六)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生活品质。
(七)协助组织负责人做出正确决策。
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其在企业整体经营中所应有的重要地位,侧重变革管理和人性管理,是属于预警式的管理模式,即采取前瞻态度,防患于未然;将重点放在资源的获得和使用上,着重雇主或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较后者更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传统人事管理的职能予以提高扩大,从行政的事务性的员工控制工作转为: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人力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与管理的传统,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从单纯的业务管理、技术性管理活动的框架中脱离出来,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而相应地制订人力资源的规划与战略,成为组织战略与策略管理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
这种转变的主要特征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出现在组织的高层领导中,并有人出任组织的最高领导。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第二个重要的区别是前者将人力视为组织的第一资源,更注重对其的开发,因而更具有主动性。
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与持续教育越来越重视,许多世界著名企业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培训教育学院;培训和教育的内容更加广泛,从一般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一般文化知识到新知识新技术,从企业文化到个人发展规划,无所不有,通过对员工的培训,达到对员工的有效使用。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第三个区别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组织的生产效益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根本任务就是用最少的人力投入来实现组织上的目标,即通过职务分析和人力资源规划,确定组织所需最少的人力数量和最低的人员标准,通过招聘与录用规范,控制招募成本,为组织创造效益。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可在成本上为组织节约更多的投入。
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结果就是能为组织带来远大于投入的产出。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第四个区别在于前者对员工管理较多地体现出人本化。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流视员工为“社会人”,它不同于人事管理视员工为“经济人”,人力资源管理认为,组织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制订与实施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目标在于系统性地协调各种人事作业,令其能够因应企业内外环境
变化而成为企业总体策略的整分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人力资源专家史丹斯(Stace)和邓希(Donthy)认为企业必须顺应经营环境的变化进行变革,而和这些变革程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策略可归纳为四大类:(1)发展式人力资源策略——着重个人和团体的发展,内部招募和奖励,强调企业总体文化及绩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2)任务为主式人力资源策略——着重业绩、有形奖励、功能性技巧训练。
强调事业单位文化。
(3)家长式人力资源策略——中央控制人事职务。
强调工作程序、一致性和督导训练。
人力资源体制建立在产业的奖励和协议上。
(4)转向性人力资源策略——重组机构组织和企业文化,实行裁员缩减开支,外聘行政要员。
在这里主要介绍另一种分类,即软性人力资源策略和硬性人力资源策略。
软性人力资源策略是指把员工看作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故应珍惜、奖励、发展和并入企业的组织文化里。
采用软件人力资源策略的企业特点在于:企业将决策权利下放,使员工能参与决策及对他们所作的决策有归属感,从而提高员工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硬性人力资源策略则认为员工和企业其他资源一样,都应予以尽量有效益及节约地运用。
采用硬性人力资源策略的企业特点在于:人工成本是受严格控制的,一切与企业业务无关的成本和开支尽量减少,员工人数亦以最低数目为目标,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纯粹是直接和简单的利益交换关系。
在软性和硬性人力资源的观点下,雇主和雇员的关系是不同的。
在软性观点下,员工与雇主或管理层的利益是相互性的,双方存在着一种信任。
员工经过激励不断发挥潜能,并竭力为企业做出贡献。
例如:在软性人力资源策略下,许多公司都会建立一个高绩效团队。
企业团队中也许有不一样的声音,但能够朝向共同的目标前进;每一个人都充满活力,觉得工作非常有意义,可以学习成长,可以不断进步;员工与管理层或雇主彼此信任,充分沟通协调,虽有不同看法但会互相尊重,得到共识;雇主或管理层与雇员情感的凝聚,保有高度的弹性,能在不同的情境做出适当的领导行为;雇主或管理层善用企业的各种资源,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之下,创造出最佳的绩效,即能够做出当时的最佳决策;员工以身为企业的一份子为荣,以自己的工作为荣,并有成就感与满足感,拥有自信自尊,有强烈的向心力和团队精
神。
在软性的人力资源策略下,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参与策略为主,尽量吸收员工意见和培训员工,并鼓励员工眼光放远,不要单顾眼前的利益,更要注意公司及个人长远的利益。
由于员工工作保障乃公司策略,员工便能认同企业的利益,尽心工作。
在硬性的人力资源策略下,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吸引策略为主,企业对员工的训练很少,只重视一些技术上的操作,员工绩
效评估重视短期的表现。
由于工作的简单,员工的流失并不会对企业造成威胁。
企业不用提供员工工作保障,也不重视内部晋升制,只要能者居之,企业也不用花费大量金钱培训。
它的主要表现就是把员工视作可以任意使用和舍弃的资源,员工最终只会是消耗的成本,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很多时是有冲突的。
以香港电讯的某查询台将被迁移到广州为例,由于查询台的高度控制和高度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使每样工作都有一定的标准和工作程序,其企业文化是以官僚式文化为主。
员工从事一些短时间和重复性的工作。
由于一切标准和程序已由工程师设计,并不需要员工参与,员工的激励来自经济因素,所以它的人力资源策略是吸引策略。
但当员工成本过高影响到公司利益时,公司开始裁员,甚至将整个查询台搬迁到广州,整个香港的查询台的员工面临失业的问题,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形成冲突。
在不断转变的经营环境中,人力资源策略的分类并非清晰而明确的,而软性或硬性人力资源策略观念的采用也会依随企业最高层次的策略调整和管理思维的改变而转化,或是两者共存。
恒生银行是香港当地传统华资企业,多年来采用的人力资源政策取向是软性的,强调内部人力市场稳定,自办业务课程,培训自练习生等低阶职位晋升的员工,同时向员工支付高于本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
但随着经济持续低迷及触发银行直接竞争的利率协议取消,恒生的管理层被迫面对空前严峻的市场竞争,故其人力资源策略亦明显地为了配合企业总体策略的改变而同时采用了软件和硬性管理理念。
对中高层职员而言,银行增拨了涉及电子商务的培训经费及以用优厚条件招揽人才,目的是为了拓展全新的电子银行业务。
然而,对于学历较差的资深员工,则以利诱方式勒令提早退休,同时实行全体冻薪以降低成本。
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转变,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经济竞
争中,大到国家,小到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劳动人口素质就是竞争力,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
中国加入WTO之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趋势会加速。
中国的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考验。
企业经营者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的价值,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至关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突出的缺陷是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知识缺乏、劳动技能不高;但我国人力资源也有突出的优势即人力资源丰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绝对数量不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级政府和企业经营者既要正视我国人力资源的缺陷,采取措施,大力提高其素质;又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现有优势,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最为重要的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