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主体银行制度的优劣比较

合集下载

日本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分析

日本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分析

日本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分析作者:曹宇刘烁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21期摘要: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小,国内资源贫乏的岛国,却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日本企业的财务管理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剖析日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改革和构建中国当前的财务体制,促进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日本企业制度财务管理日本在二战后的短短二十年,经济迅速崛起,直逼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

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新的时期,中国选择怎样的发展之路,能否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是我们需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日本在60年代的良性发展阶段对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两国都是亚洲背景,文化传统各方面很近似。

其次,日本实行的产业政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很强,这与我国当前的经济背景类似。

另外,中国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如技术创新的瓶颈,内需对经济带动不足以及循环型社会的发展都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經验。

日本的财务管理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剖析日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改革和构建中国当前的财务体制,促进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

1.怎样看待日本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根据财务管理的整体框架,讲财务管理制度分解为财务计划、筹资、投资、管理和利润分配五大模块。

这五大模块贯穿了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对研究日本企业的财务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1.1财务计划日本企业的股东多为法人,股权相对集中,股票不经常转让,所以日本股东认为股票的价格一时升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日本是主银行制度,允许银行持有企业股份,许多银行既是债权人,又是股东,双重身份为银行和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日本企业推行的是终生雇佣制,劳动力市场不发达,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关系,企业在做决定时多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

而政府在经济活动的作用中扮演的是干预者的角色,通过各种长期的计划,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和经营、财务政策。

浅析日本主办银行制的优劣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日本主办银行制的优劣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本 企 业融 资 的 主流 方 式 r
的 预 期 。于 是 , 日本的 盘 业 员工 乐于
日本 主 办 银 行 制 的 历 史 贡 献
( ) 二 日本 采 用 主 办 银 行 科 是 当 时 只从 事唯 一 适 用 于 本 公 司的 盘业 环
与 优 劣 分 析
历 史 条件 下 的 各 利益 主体 的 占忧 选择 境 技能 ” 青木昌彦 , ( 奥野正宽 l9 ) 9 6 的学

致选 择 从 而 成 为整 个 社 会 的稳 定 制 生 内 部人 控 制 问 题 的 投 资 者所 购 耍 ,
主 办 银 行 制 功 不 可 没,拽 国 目前银 企 度 ,主 办银 行 制必 定 是 与 其 他 相 关 的 所 以 直 接 融 资的 资 金有 跟 。 2 当 时 日 本 法 律 体 系 正 处 于 一 种 制 度 共生互 补 的 ,井 且 是 众 多 企业 的 之 间难 以理 清 的 种种 融 资 问题 引发 了 难 健 , ^ 们对 于借 鉴 日本 主 办 银 行 制 来推 进 理 性 选 择 在 日 本 当 时 的 历 史 条 件 重 构 与 转 型 之 中 , 言 “ 全 ” 匿 此 莘不宽 话 ,获得 主 办 资金 供 求双 方 若 无 一 种 在长 期 合 作 中 我 国 的 融 资 制 度 改 革 的 兴 趣 。 根 据 下 ,社会 资金 一 { 比较 制 度 分 析 学 派 的 观 点 , 为 由 银 行 扶持 的 企 业 能够 有 充 褡 的 资金 供 建立 起 的信 任 关 系 ,便 会 由于 “ 认 不完 于 制 度 之 间 存 在 着 战略 性 互 补,因此 培 , 而 且 即 使 偶 尔 的 决 策 失 误 导 致 的 全台 同 下 的双 方 对 于 重 新 谈 判 成 在 一 个社 会 中的 制度 比 较 同 质 。这 本 破 产 风 险 也 可 由 于 主 办 银 行 的 支 撑 而 本 ” 的 忌惮 ,很 难达 到 企 业 有 效 的 资 身 就 是制 度变 迁 中不 同 制 度 阃 竞争 与 化 险 为 夷 。 在 当 时 的 日本 历 史 条 件 下 金借 贷 量 。 鬻 台 的 结 果 ,也 倍 恰 说 明 了脱 离一 定 选 择 主办 银 行 制 无 论 各方 利 益主 体 都 3 日本 企 业 普 遍 实 行 “ 功 序 列 年 , 人 丰 的 历 史 阶段 、一定 的 体 制 背景 来 探 讨一 是 占优战 略 .采 用 的主 办 银 行制 的 企 制 ” 由 于 “ 质 ( 厚 的 退 休 金 ) 种制 度 引进 或 者 改 良 的优 劣 是 盲 目的 业 或 者 银 行 或 者 日 本 政 府 山 头 林 存 在 , 日本 的公 司职 工往 往 一 生 只 服 形 而 上学 的 。 日 此 ,本 文 认 为 设计 中 立 ” 各 省 、亍 , 佛 采 取 了 猛 吃 战 务 于 一 家 企业 。而且 员 工们 明 白 在 日 的 { 仿 国 未 来融 资结 构 改革 的 目标 模 式 以 及 略 的动 物 它们 在 风云 变 幻 的市 场 中 本 的 人 才市 场 上 ,如 果他 们 所 就 业 的 借 鉴 日本的 主办 银 行制 ,都 必 须 考虑 的 生 存 获刊 能 力 更强 ,它 们 的选 择 不 公 司将他 们 解 雇 ,这 一 名声 一 旦 传 出 到 它 与我 国现 存 有 关 制度 以及 在 路 仅 改 变 了其 他 动物 的 战 略 选择 并 且 它 去 该 公 司就 很 难 在 激 烈的 招 聘 应 届生 径 像 赣性 ” 下演 进 中的 其 他 相 关 制度 们 这 种选 择 通 过 基 因 ” 传给 了下 一 的 竞 争 中招 募 到 第一 流 的 人 才 ,所 以 的 未 来 形 态 所 可 能 存 在 的 互 补 性 及 代 。 因此 ,主办 银 行 制 很 快 就成 为 日 他 们 对 于未 来 的 就业 稳 定 都 有 着 良好 “ 制 摩擦 ” 体

日本的金融制度

日本的金融制度


1931年发动侵略我国的满洲事变后,日本进入了战时金融 管制时期。金融管制的核心是控制资金分配,以保证军需企 业的优先资金供应。1944年开始实行“军需企业指定金融 机关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各军需企业与银行“配对”, 银行不仅保证“配对”军需企业的资金供应,还积极参与 “配对”军需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监督。旧财阀体系解散后, 形成了以都市银行为中心的金融系列企业,战时“配对”体 制下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密切关系保存了下来,战时军需企业 的指定银行大多成了战后这些大企业的主银行,这就是战后 日本主银行制度的形成背景。 战时金融管制严重地限制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政府完全 控制了公司债券的发行,而“公司利润分红及资金融通 令”(1939年)对股票分红和股东权限的规定严重限制了股票 市场的发展。
日本的金融制度

日本的金融制度,其基本特征主要是由业务领域限制和利率 限制这 两项制度性框架决定的。前者包括长期金融业务与 短期金融业务的分离、银 行业务与信托业务的分离、银行 业务与证券业务的分离,上述各种业务分别 由各专业性金 融机构担任;后者包括对存款利率、长短期贷优惠利率、债 券 发行利率或是通过法律或是通过行政指导进行限制。对 商业银I等民问金融 中介机构而言,一万面作为筹资手段的 存款利率被限制在均衡利率水平以 下,另一方面作为资金 运作的贷款利率除标准利率以外不加以限制,因此在 吸收 存款付出利息成本和进计贷款数得利息收入之间会产’上了 一个足以使商 业银行获得超额利润的差额,特别是考虑到 在中央投行的信用担保下商业银 行的贷款额甚至可以超过 存款额,致使实际利率高于包括标准利率在内的名 义利率 商业银行的超额利润会进一步增大。在业务领域限制和利率 限制的 条件下,商业银行在营业网点的增设和布局上展开 激烈的竞争,存款规模和 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等 民间金融中介机构发展迅速。

日本银行制度课件

日本银行制度课件

日本银行制度
4
二.日本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发展
(二)混业经营阶段( 20C80ys至今) • 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不断
发展,使得银行业混业经营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 日本国内企业纷纷要求银行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
服务。
日本银行制度
5
二.日本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发展
• 1981 年,日本《银行法》开始允许银行募 集和买卖国债、地方政府三.日本的银行体系
日本都市银行是日本银行业的主体,其主要 特点:
• 第一,日本的都市银行以六大城市为主要 服务对象;
• 第二,主要客户都是大中型企业; • 第三,银行业务多样化、国际化; • 第四,银行资金来源比较依赖外部资金。
日本银行制度
11
三.日本的银行体系
(2)地方银行
除了都市银行之外的商业银行都是地方银行, 如广岛银行、岛根银行等以中小型城市为依托的 银行。日本地方银行是日本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存贷款规模仅次于都市银行。另外,日 本地方银行受地区性限制,相对比较依赖地方经 济发展,其资金源于地方,用于地方。因此,其 贷款来源主要是当地中小型公司和客户。
• 1882 年 6 月政府颁布《日本银行条例》,批 准建立日本银行(中央银行)。日本银行的建 立统一了银行券的发行权。
• 二战前日本商业银行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财阀银
行。最具实力的 “四大财阀”:三井、住友、三
菱、安田。
日本银行制度
2
一、日本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二战以后,形成了集金融资本、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为一体的新六财阀,各自拥有核 心的主力银行。
•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日本银行业的主 银行制度。
• 90 年代泡沫经济崩溃,日本银行业出现重 组兼并高潮。

论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及其变化与改革_刘昌黎

论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及其变化与改革_刘昌黎

47论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及其变化与改革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刘昌黎日本式金融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企业和银行之间长期的、稳定的、综合的交易关系中,形成了主银行制度。

主银行制度是在日本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并对经济增长特别是1950—1960年的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和银行、企业关系的变化,特别是泡沫经济崩溃后长期持续的经济萧条,主银行制度内部性、封闭性、不完全竞争性的缺点已开始显现出来,出现了若干变化的迹象。

与此同时,自80年代后期日美就经济结构进行协议以来,由于日本“异质性的资本主义”、“异质性的市场经济”妨碍了日美之间的公平竞争,因而受到了美国的谴责。

从市场经济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出发,在日本经济体制的改革已被提到了议程上来的情况下,主银行制度的改革也成了热门话题。

一、主银行制度及主银行的基本条件(一)主银行制度的概念所谓主银行制度,是指在日本企业与特定的银行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综合的交易关系,与企业形成这种关系的银行被48日本学刊 2000年第4期称为主银行。

日本主要的企业,无论是股票市场上市的企业,还是股份未公开的企业,大都有主银行。

根据日本富士综合研究所1993年的统计,90%以上的企业都有主银行。

其中,有1家主银行的企业为60.7%,有2家主银行的企业为24.5%,有3家主银行的企业为9.5%,有4家主银行的企业为 2.9%,有5家以上主银行的企业为 2.4%,平均每家企业有1.6家主银行。

由于主银行存在的普遍性,因而,主银行制度不仅是日本企业和银行关系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日本式金融体制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主银行形成的基本条件对某一企业来说,其交易银行成为主银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根据各方面的资料现将主银行的基本条件归纳如下:1.长期地、持续地向企业提供最多贷款的银行。

这是主银行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条件。

青木昌彦对日本主银行制形成的比较制度分析

青木昌彦对日本主银行制形成的比较制度分析

和 固 定 特 征 的一 种 浓 缩性 表 征 , 该 表 征 被 相 关 域 几 乎 所 有 参 与 人 所感知 , 认 为是 与 他 们 策 略决 策 相 关 的 。这 样 , 制度 就 以 一种 自我 日本 主银 行 制 在 日本 的 经 济 腾 飞 中起 到 了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 实施的方式制约着参与人的策略互动 , 并反 过 来 又 被 他 们 在 连 续 而在 进 入 二 十 世 纪八 十 年 代 后 , 其 也渐 渐 表 现 出 了一 定 的不 适 应 变 化 的 环 境 下 的实 际决 策 不 断 再 生 产 出 来 ” 。 其 注 重 制 度 变 迁 在 书 中提 到 “ 我 们 认 为 博 弈 规 则 是 由参 与 人 的策 略 互 性 。 目前 , 对 于 日本 主 银 行 制 并 没 有 准 确 定 义 , 在青 木 昌彦 看 来 , 的 内生 性 , 可 以通 过 一个 关系 和 三 个 安排 来 理 解 日本 的 主银 行 制 。 动 内生 的 ,“ 在 多 种 可能 性 ( 即多 重 均衡 ) 中, 共有 信 念 引 导 着参 与 人 朝 着 一 特 定 的 方 向行 动 。 在 此 意 义 上 , 控 制 或说 制 约 自然 是 1 . 一 个关 系 这 个 关 系 是 日本 主 银 行 关 系 , 需 要 从 企 业 和 银 行 间存 在 的五 制 度 化 的 内生 特 征 ” , 并且 还 注 意 共 有信 念 与 制 度 均 衡 之 间 的 关 个方 面 的 主 要 关 系 来 了 解 这 个 主 银 行 关 系 , 对 其各 自随着 企 业 财 系 ,“ 参 与 人 基 于 共 有 信 念 而 做 出 的 策 略 决 策 共 同 决 定 了 均衡 的 务 状 况 的 变 化 而 出 现 的 不 同 点 加 以整 理 , 然 后从 企 业 与银 行之 间 再 生 , 均 衡 的再 生 反 过 来 又强 化 了 关于 它 的概 要 特 征 。 存 在 的多 元 关 系 出 发 , 来 对 主银 行 制 加 以 定 义 。五 个 关 系 分 别 青 木 昌彦 在 研 究 分析 时 , 所 采用 的分 析 单位 是 “ 域”。 是: “ 域 ” 并 不 是独 立 的个 体 , 而 是相 互 联 系 的 。 “ 我 们 分 析 的 基 本 借 贷 关系 , 通常, 企 业借 贷 总 额 中 主银 行 所 占份 额 最 大 ; 单 元 式 博 弈 的域 , 它 由参 与 人 集 合 和 每 个 参 与 人 在 随 后 各 个 时 期 企业 为 了结 算 日常 的交 易 , 必 须 在 银行 存 放 货期 存 款 ; 所 面 临 的 技术 上 可 行 的行 动 集 组 成 , 参 与 人 可 以是 自然 人 , 也 可 以 主银行持有企业的股份 , 在通常情况下, 主银行都名列该企业 是 组 织 。 并且 他 还 对 “ 域 ”进 行 了分 类 。 “ 我 们将 涉 及 六 种 股 东 的前 五 名 之 内 , 而 与 其他 银 行 相 比, 则 属 于最 大 的 股东 ; 基 本 的域 类 型 : 共有资源 , 交易( 经济交换) 、组 织 、 社会 交换 、政 主 银 行会 通 过 接 受企 业 委 托 来为 其 发 行 公司 债 , 体 和 一 般 性 组织 领 域 。我 们将 考 察 何 种 类 型 的制 度 或 规 范在 相 关 主 银 行 会参 与 企 业 的 经营 。 领 域 或 跨 域 是 由生 命 力 的 。“ ” 2 . 三个 安排 简 而言 之 , 青木 昌彦 认 为 域 的 多样 性 决 定 了 制度 的多 样 性 , 内 日本主银行制度作为一种跨越组织、金融交易和政治多个域 生于 域 的 制度 之 间的 互补 性 对 整 个制 度 体 系有 重 要 影 响 。 的制 度 安排 是 由如 下三 个 安 排 和相 应 的 信 念 构成 的 : 2 . 主银行 制 的起源 青 木 昌彦 认 为 , 水 平 层 级 制 、 关 系 型 的相 机 治 理 机 制 ”、主 关系型相 机治理 : 主银 行 制 为 非 金 融 企 业 的 相 机 治 理 提 供 了

银行制度比较

银行制度比较

银行制度比较1.银行体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银行体制是指银行体系的组织形式、框架结构、运行机制、业务分工、管理制度、构造方式、发展战略模式、运行环境和总体效应等相关金融要素的有机整体。

构成要素:组织形式、框架结构、运行机制、业务分工、管理制度、构造方式、发展战略模式、运行环境、总体效应2.金融倾斜的内涵:金融倾斜是指在世界各国金融发展中,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不均衡发展,先有间接金融,后有直接金融,间接金融业务占有量比直接金融大的不均衡状态。

3、各国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模式有哪些?(概念)外部组织形式比较(一)单一银行制度(独家银行制)是指一家商业银行原则上只有一个营业机构,不能再设立分支行的一种组织制度。

(美国为典型)优点:1、防止垄断2、降低成本3、服务地方4、政策一致不足:1、限制了银行业务的开展,限制了银行的经营和业务创新,不利于规模效益的提高。

2、破产情况时有发生。

(二)分支行制度指银行可以在营业总机构之外,在国内或者国外开设分支机构,形成一个以总行为中心的庞大的银行网络体系。

(典型国家是:英国等西欧国家和苏联、东欧国家、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分支行制按总行职能不同,又可分为1、总管理处制2、总行制:直隶制、区域行制、管辖行制优点:1、资金雄厚、实力强大、易于集中统一指挥和调度,便于各行之间调剂资金的余缺。

2、业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广,抗风险能力强,稳定性高,竞争力强、安全有效,运营费用节约和形成网络、利于自动化和电子化的形成。

缺点:1、因其庞大的分支机构体系,以及规模和实力,很容易造成对中小银行的兼并,从而造成金融垄断。

2、分支行制要求总行或管理行具有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和先进的通讯系统,否则,将难以控制。

3、分支行的管理人员若固守一地,将使管理行的控制能力下降,若将其经常调换,则要影响分支行的业务发展。

(三)集团银行制是指由一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股权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若干家银行。

法律上这些银行仍然独立,但其业务与经营政策则属于持股公司所控制。

日本主银行制度演变的路径分析

日本主银行制度演变的路径分析

日本主银行制度演变的路径分析【摘要】日本主银行制度经历了从早期金融体制形成到现代转变的演变过程。

明治维新对日本金融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主银行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重建与改革,主银行制度迎来了现代转变。

这一演变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展望和研究其未来发展。

结语指出,日本主银行制度将持续演进,为日本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日本主银行制度的路径分析,反映了经济体制变革对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日本主银行制度、演变、路径分析、早期金融体制、明治维新、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建、改革、现代转变、经济影响、未来发展、持续演进。

1. 引言1.1 日本主银行制度演变的路径分析日本的主银行制度是日本金融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在日本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主银行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和改革,不断适应并引领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对日本主银行制度的演变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历史中的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和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通过对早期日本金融体制的形成、明治维新对日本金融体制的影响、日本主银行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与改革以及日本主银行制度的现代转变这几个阶段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日本主银行制度的演变轨迹和其中的内在逻辑。

结合当前日本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变革,我们还将展望日本主银行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对日本主银行制度的演变路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日本经济发展的脉络,为日本金融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早期日本金融体制的形成早期日本金融体制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日本中世纪时期的货币经济。

在这个时期,日本主要使用米和铁钱作为交换媒介。

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江户时代开始出现了银行家和商人,他们开始发行私人钱币并提供金融服务。

由于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较少,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较差,经常遭受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困扰。

公司治理结构的两种模式比较

公司治理结构的两种模式比较

会和经理层中的不称职成员来说,就面临 着被解聘的危险。因此。经营者就必须尽职 尽责,通过提高公司业绩来回报股东,以股 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五)采取“股票期权制”的激励机制, 力图实现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结合。在 英美国家,由于股权过于分散,股权结构相 对不稳定,使股东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控 力度大为降低,而企业管理者拥有信息的 优势,容易产生与所有者目标不一致的行 为,这些行为很可能会侵害所有者的利 益。为了有效约束管理层的行为,尽可能 地使管理者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结合 起来,激励管理者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多 的财富,英美国家的股东们设计了“股票 期权制”的激励机制。股票期权设计的创 意之一是将企业提供的内部激励外部化 与市场化,激励大小取决于公司股票的 市场价格与期权行权价格的差额。这样, 就把经理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捆绑起来, 促使经理只有把公司经营管理好才能获取 个人的最大利益。 (六)英美国家公司治理模式框架。英 美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的框架由股东大会、 董事会及首席执行官三者构成。其中股东 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 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大多由外部独立董 事组成,董事长一般由外部董事兼任,既是 决策机构,又承担监督功能,首席执行官依 附于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英美国 家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单设监事会,其监督 功能由董事会下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承担, 内部审计委员会全部由外部独立董事组 威。值得一提的是,英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 中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主要是借助 于证券市场而设计的激励股票期权制和恶 意收购接管约束机制。
(四)监督机制不同。在股东主权型的 英美国家公司治理,主要通过外部董事来 保证制衡和监督;而在共同治理型的德日 国家公司治理,日本是设立独立监察人,德 国是通过雇员参与监事会来监督。 为了克服自身治理机制的弊端。英美 公司开始怀疑完全依赖市场监控的有效 性,从而把目光转向公司内部要求独立 董事发挥更有效的内部监督作用,借鉴 德日模式,注重“用手投票”的监控作用。 而德13公司开始重视资本市场等市场因 素对公司治理的有效作用,开始借鉴美 英治理模式,注重“用脚投票”的作用。随 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英美和德日这两 种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正在朝着趋同化 的方向演变。公司治理属于制度范畴,它 直接受各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法 律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存在不同的治理 模式。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完美的公司 治理模式。●。

日本主银行制度

日本主银行制度

日本的主银行制度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李扬对企业实行主要往来银行制(简称主银行制),曾经是日本银行制度和企业制度的一大特色。

一般认为,主银行制对于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保证作用。

有些研究进一步指出:主银行制度的施行,还使得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得到了银行资金的强大支持,而且,对于银行监督企业有效地使用资金,防止出现不良债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新近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章第48条规定:“企事业单位可以自主选择一家银行的营业所开立一个办理日常转帐结算和现金收付的基本帐户,不得开立两个以上的基本帐户。

”这个规定,与日本的主银行制度有暗合之处。

事实上,我们在起草这一条款时,或明或暗地是以日本的主银行制为蓝本的。

鉴于此,研究日本的主银行制,特别是,研究这一制度产生的背景、社会条件,以及其目前的发展变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制度的改革以及金融体系的改革,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一日本主银行制度的历史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那时,为了支持军国主义的发展,政府强制要求银行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关系,并向它们提供贷款。

但是,战前日本企业的运营资金,特别是用于设备投资的长期资金,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集,而不是来自银行贷款。

据统计,当时,日本企业的自有资金占其整个资金的比例为60%左右(在战后头10年中,这一比例下降到35%);在外源资金中,银行贷款也只占一半左右。

因此,尽管政府进行了很大的努力,除了那些财阀拥有的银行和企业之外,大部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依然是比较松散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企业大部分处于破产和半破产的境地。

银行资金也极为短缺,并因企业债务的拖累,存在大量的不良债权。

银行和企业共同面临的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处理这些由战争造成的不良债权。

当时比较一致同意的处理方案是,建立“新”、“旧”两笔账,即,银行和企业各自都把自己资产中的不良部分和实存部分分离开来,分别处理。

日本主银行制度的盛衰演变: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

日本主银行制度的盛衰演变: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

在 这一时期 , 日本 的 银 行业 是 在 监 管 当局所 营 造 的“ 护航舰 队” 的保 护下运 行 的。 首 先 , 制竞 争 的政 策 。银行 业 与证 券 业 的 分 限
后 重建 时对特 定 行业 的倾 斜 。2 0世 纪 5 0年 代 至 2 0 世纪 7 0年代初 期 , 日本 经 济 的 高速 增 长 时期 , 是 主
根 据青 木 昌彦 (0 1 关 于 制 度 博 弈 均衡 的 观 20 )
点, 一个域 内的均衡结果是与其他互补域“ 耦合 ” 在


萧 条 , 们 不得不 反思 : 银行 制度 既 然成 功地 推 动 我 主
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 为什么又成为 日本经济 但 迟迟不能复苏的制度性障碍 ?
二、 日本 主 银行 制度 对 外 部 经 济 环 境 变 化 的 适
应效 率分 析

日本 主银行 制度 的 盛衰演 变路 径
但是 , 2 从 O世纪 7 0年 代 中期 开始 , 制 度 由兴盛 转 该 为 衰落 。由于 未能 及 时改 革 , 制 度 的种 种 弊 端 在 该

定 程 度上 促使 了 2 0世纪 8 0年代 末 期 严重 的泡 沫
经 济 。2 0世纪 9 0年 代 泡 沫 经 济 崩 溃 后 , 主银 行 制 度 更 是 备 受 诟 病 , 是 就 促 成 了 19 于 96年 的 “ i bg
引入 公 平 的竞 争 才 能 实现 主 银行 制度 的 变 迁 。 关键词 : 主银 行 制 度 ; 径 依 赖 ; 应 效 率 ; 路 适 制度 变 迁 中图分类号 :8 11 F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7 9 (0 9 0 0 3 —0 0 8— 7 6 2 0 )2— o 1 4

论日本式经济体制

论日本式经济体制

论日本式经济体制一、日本式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一)1940年体制日本虽然自明治维新以来就建立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但为了赶超欧美各国,日本政府以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为中心,在诱导和扶持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日本侵略东亚各国并挑起太平洋战争以后,由于日本政府在战争期间全面实行了经济统制,从而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统制经济体制,即1940年体制。

1940年体制不仅在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是战后全面形成的日本式经济体制的原型和基础。

1.战时统制经济自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日本全面展开侵华战争以来,日本就进入了战争时期。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又全面卷入太平洋战争。

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全力以赴地进行战争,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都实施了举国动员的战争体制,其中经济方面的战争体制就是战时统制经济。

所谓战时统制经济,就是战争期间一切围绕战争需要,一切由政府说了算的经济制度。

战时统制经济集中体现于日本政府1937年8月颁布的《国家总动员法》。

该法不仅剥夺了国民在生活、劳动和财产等方面的基本权利,禁止罢工,强迫日本人民“尽忠报国”,而且还把居民编入“邻组”,把工人、农民编入各种“报国会”,从而全体国民都被绑架到了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战车上。

其后,日本政府又先后公布了《从业者雇佣限制令》(1939年3月)、《从业者移动防止令》(1940年11月)、《工资统制令》(1940年10月)、《公司分红及资金融通令》(1939年4月)、《银行等资金运用令》(1940年10月)、《公司经理统制令》(1940年10月)、《价格等统制令》(1939年10月)、《地租统制令》(1939年12月)、《地价房租统制令》(1940年10月)、《临时土地价格统制令》(1941年1月)、《物资统制令》(1941年12月)、《重要产业团体令》(1941年8月)、《金融统制团体令》(1942年4月)、《新闻事业令》(1941年12月)。

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完整版

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完整版

日本公司治理模式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一、日本公司治理模式主要特征?(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一)主银行制?the main bank system主银行制度在日本传统的公司治理中占重要地位,主银行以自我承担风险的方式为企业提供金额最大的资金,他们通常会要求比市场利率略高的贷款利率,当企业面临财务困境时,主银行要承担比其贷款更多的损失。

他们对企业采用一种相机治理形式:在企业经营正常时不加干预,而在企业经营不佳时,主银行凭借信息优势及时介入,实行外部人控制。

Sheared(1989)的研究表明,日本公司的主银行在公司的五大股东之列的占其研究样本的72%,排在第一、二位的占39%。

??(二)交叉持股和稳定股东?Cross-shareholdings and stableshareholders交叉持股是两个以上的公司,基于特定目的的考虑,相互持有对方的股份,从而形成法人之间相互持股的现象。

James s,Ang和Richard Constand(2002)把稳定股东划分为消极稳定股东和积极支持稳定股东。

其中,消极稳定股东持股为了保持同被持股企业稳定的业务联系,承诺不进行股权交易。

积极支持股东则,通过互派高级管理者和建立跨公司的协调机构两种机制来参与公司治理。

稳定股东制度阻止了企业外部的恶意并购,为企业发展创建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但该制度下稳定股东对企业的盈利情况漠不关心,降低了股东对经理的监督作用。

??(三)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Lifetime employment system and theannual work sequence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是日本特有的劳资制度。

终身雇佣制下,横向的劳动力市场封闭,雇员无法转业,而企业也不轻易解聘员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劳资关系。

日本金融体系特点

日本金融体系特点

1.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体制战前,因资本市场发达,在日本企业的资金筹措中,直接金融曾占主要的地位,1934—1935年,在企业的外部资金筹措中,股票和公司债的比重平均占80.8%,大大高于银行借款的17.9%。

然而,这种情况在战后却发生了逆转。

1959年,股票和公司债的比重下降为21.2%,而银行借款的比重则上升为70.1%;1976年,银行借款的比重进一步上升为91.1%,而股票和公司债的比重则进一步下降为6.7%。

80年代,直接金融的比重虽有所提高,但以间接金融为主的局面仍无根本改变。

1985年,在企业的外部资金筹措中,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的比重分别为80.1%和13.2%。

由于间接金融比重高,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就一直处于核心的地位。

2.银企关系密切的金融体制日本企业金融的重要特点,是企业和银行之间形成了长期的、稳定的、综合的交易关系,这就是主银行制度。

由于主银行制度,企业和银行之间保持了特殊的密切的关系。

这种特殊密切的关系,既是间接金融的基础,又是日本式经营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对高速经济增长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专业化分工的金融体制在日本政府的金融规制和金融保护下,日本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的金融体制,具体情况如下:(1)长短期金融业务分离短期金融业务(1年以内的融资贷款)由商业银行经营,主要是向非金融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贷款;长期金融业务(1年以上的融资贷款)由长期信用银行和信托银行等经营,主要是向非金融法人企业提供设备投资等长期贷款。

(2)银行业务与信托业务分离一般银行不经营信托业务,只有信托银行和城市银行的信托部开展信托业务。

(3)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分离证券业务由证券公司经营,银行除承购和买卖国债外,禁止承购和交易其他有价证券。

(4)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分离城市银行、地方银行、长期信用银行和信托银行,主要是面向大企业开展融资贷款活动;第二地方银行(原相互银行)、信用金库、信用组合、劳动金库和商工组合中央金库,以及政府系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等,主要是面向广大中小企业开展融资贷款活动。

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除了1949年6月设立政策委员会作为日本 银行最高的决策机构之外,在90年代后期之 前的漫长时期里,日本政府一直没有对《日 本银行法》进行根本性的修订。
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大藏省主导下的 金融行政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激烈 批评。 日本政府开始积极讨论《日本银行法》的 修改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努力,1997年6月, 《日本银行法》修订版面世,1998年4月1日付 诸实施。
综上所述,新法明确 了日本银行在金融政策运 行方面的独立性,另一方 面,为了确保责任分工, 新法同时也要求日本银行 把与货币政策制定、执行 有关的决策内容和决策过 程公之于众(《日本银行 法》第3条第2款)。
为了确保日本银行在货币政策运营方面的独立性,至为重要的 一点是必须同时赋予日本银行在业务运作方面的自主性,这点与货 币政策的执行密不可分。在这一观点之下,新法明确指出,要充分 保证日本银行业务运作的自主性。 另外,日本银行在开展业务、机构运作中所必需的经费预算依 然采取财务大臣批准制,但是,无论是对报批范围的界定,还是在 提高批准手续的透明度方面,都充分考虑到了日本银行在开展业务、 维持机构运作等领域的独立自主性。
二、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分析
1882年公布的《日本银行条例》规定日本银行的营业 年限为30年。在期满之后的1912年(明治45年),日本银 行的营业年限又延长了30年。在1942年(昭和17年)2月 营业期限再次到期时,日本政府重新制定了《日本银行法》 以取代《日本银行条例》;同时,还实施了大范围的制度 改革。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组长:曹巍凯 演讲人:袁陈勇 PPT制作人:袁陈勇 资料收集:何黎艳
李菲菲
蒋烨烨
目录
一、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概述 二、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分析

各国中央银行体制与职能的比较

各国中央银行体制与职能的比较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Leabharlann 30(二)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进一步比较:
-------------中央银行与财政的关系
1、中央银行与财政的行政关系比较
(1)中央银行隶属于财政部------意大利银行
(2)中央银行名义上属于财政部
------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
(3)中央银行财政部平行
(4)中央银行独立于财政部
③直接信用控制: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 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④间接信用指导:央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 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25
三、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比较
(一)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
①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国家被赋予不同的内容;每一种 工具在历史上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经济 金融形势的变化,有些工具 已经不象过去那样受到重视,有 的甚至以被放弃;
特点: 权力分散,中央银行的职能进行分解,分别由不同的机 构从不同的角度来执行。
典型国家: 新加坡、香港、南非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卫娴
8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由地域相邻的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央行 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
特点:
1、中央银行跨国界行使职能,各成员国不设本国的中央 银行。
发展中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经济金融条件不同
货币政策必须担负起调整比例结构、理顺经济关系职责 金融市场尚不发达,给实施货币政策带来一定困难 由于经济实力较弱,资金不足,还要大量借入外债. 以上特点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重点不

外国银行制度比较

日本主力银行体制及其对中国银企合作的借鉴

日本主力银行体制及其对中国银企合作的借鉴

日本主力银行体制及其对中国银企合作的借鉴安俊日本主力银行体制,又称主银行关系,它是对银行与企业间关系的总称。

目前对此尚无严格的定义。

它大体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主力银行。

即指在众多向某企业贷款的银行中,贷款份额最大,持股最多并承担主要监督企业责任的银行。

2.银企关系。

客户企业与主力银行保持长期交易关系,在维系这种交易关系的过程中,银行有对客户企业进行审核监督的权力,企业有向银行提供经营信息的义务。

在必要时,银行甚至可以参加企业的治理。

这是主力银行体制有别于一般银企关系的本质特征。

3.救援与扶助。

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主力银行有义务通过允许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提供紧急融资,甚至改组企业内部经理人员等手段来对企业实施救助。

在企业重组时,主力银行拥有主导权,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构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主力银行体制。

应该指出,主力银行体制曾对日本六七十年代经济快速增长产生过明显的促进作用,主力银行与企业合作关系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最大的信贷资金出借方指主力银行必须向企业提供占企业融资份额最大比例的贷款,其风险由自己承担。

在日本,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是贷款,向企业提供最大份额的短期贷款是主力银行的基本特征。

据统计,1977—1991年1月,主力银行向相关企业提供了全部短期贷款的20%,而且主力银行不仅要在市场稳定时向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更要在市场形势变化时向企业提供具有优惠条件的贷款。

这一点也决定了企业必须与银行保持紧密稳定的交易关系。

二、银企股权安排银行与企业进行交叉持股。

日本公司制有别于其他国家公司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法人持股与交叉持股,这一点在主力银行体制中体现得很充分,根据日本有关法律规定,银行最多可持有企业5%的股份(在1987年以前是10%),而在股权高度分散化的日本,持有5%的股份足以影响和控制一家企业,因此主力银行可通过持有相关企业股份来实现对企业更深层次的控制,比如通过资本结合股权的参与及人事渗透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深监督,甚至对企业决策施加影响,最终达到控制企业长期行为,使企业生产经营取得最佳效益的目标。

日本银行汇款管理制度

日本银行汇款管理制度

日本银行汇款管理制度一、导论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银行业发达,汇款业务是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银行汇款管理制度是保障资金安全、便捷、高效的重要保障措施。

在日本,银行汇款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建立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的,这是保障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围绕日本银行汇款管理制度展开详细论述。

二、日本银行汇款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基础日本《银行法》规定了银行业务的基本制度和相关规定,其中就包括了银行汇款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在日本,银行需要依据《银行法》开展各类业务,包括汇款业务。

《银行法》在规定了银行的资本金、业务范围、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对银行的资金流动和汇款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此外,日本还有相关监管机构,如日本金融厅,它负责监督和管理银行业务,确保银行业务的合规运作和资金安全。

三、日本银行汇款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汇款业务的开展范围在日本,银行进行汇款业务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它包括跨境汇款、国内汇款、支付结算等多种形式。

银行可以依据客户需求和业务发展情况,灵活开展汇款业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2. 资金安全管理银行在进行汇款业务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反洗钱法规,对汇款交易进行合规审查,确保资金来源合法合规。

此外,银行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汇款操作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3. 汇款手续费用银行在进行汇款业务时,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用,这些费用是银行为提供汇款服务所需的成本。

日本的银行通常会根据汇款金额的大小、汇款地域和汇款服务的种类等因素来确定汇款手续费用,并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调整。

4. 汇款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日本银行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汇款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目前,很多银行都提供了网上银行汇款服务,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完成汇款操作。

此外,一些银行还推出了手机银行汇款、ATM汇款等多种便民服务,方便客户随时随地进行汇款操作。

5. 跨境汇款管理在日本,跨境汇款是一个重要的汇款业务,日本的企业和个人经常需要进行跨境资金转移。

日本银行业坏账认定与核算制度的研究与思考

日本银行业坏账认定与核算制度的研究与思考

日本银行业坏账认定与核算制度的研究与思考日本银行业曾因日本经济泡沫崩溃而出现了规模庞大的不良债权,而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也因历史原因积累了大量不良贷款,尽管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包括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不良资产剥离,要求银行严格贷款审查,实行审慎经营,按五级分类法增加呆账准备金的拨备等。

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金融体系、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但从目前看,有关呆坏账认定核销的金融监管和会计税务核算规定等仍是粗线条的,在有关制度的操作性、严密性以及部门间制度规定的相互协调性方面亟待加强和完善。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日本金融监管以及会计、税法制度在呆坏账认定和拨备计提核销等方面有关规定的研究,结合我国当前的相关制度加以比较,以期借鉴。

一、日本当地对呆账认定标准的规定目前日本监管当局对呆坏账的认定依据有三种,分别是《金融再生法》、《银行法》和金融厅的《金融检查指南》,其中《金融再生法》只适用于日本银行,而后两者则适用于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所有银行,其中《金融检查指南》最为具体、严格。

从上述三种制度的共性而言,其对呆坏账的认定都是从资产分类入手。

(一)《金融再生法》将资产划分为四类:破产更生债权及等同债权,危险债权,要管理债权,正常债权。

其中前三类为有问题债权。

(二)《银行法》将不良债权分为破产客户债权,呆滞债权,三个月以上逾期债权和缓和贷款条件债权。

(三)《金融检查指南》要求,商业银行在对其资产进行分类时,要先对债务人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债务人分类情况考虑通过担保或抵押预计可收回的金额,再对资产进行分类。

1、债务人分类为:(1)正常客户:经营情况良好,财务没有问题的客户。

(2)关注客户:经营情况不佳,财务出现问题,甚至需要通过减免利息、延长还款期的客户。

其中逾期三个月以上,或需减免利息、延长借款其的贷款又分为要管理客户。

(3)有破产可能客户:虽然尚未破产,但经营陷入困境,无可性改善措施,有可能破产的客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主体银行制度概述.............................................................................................................. - 2 -1.1、主体银行制度............................................................................................................. - 2 -1.2、主体银行制度的解析—一个关系,三个安排......................................................... - 2 -1.2.1、一个关系.......................................................................................................... - 2 -1.2.2.三个安排............................................................................................................. - 3 -1.3、主体银行的作用机制................................................................................................. - 3 -二、主体银行制度的特点.......................................................................................................... - 3 -三、日本经济发展...................................................................................................................... - 4 -四、主体银行制度的优势.......................................................................................................... - 5 -4.1、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5 -4.2、形成贷款辛迪加,有效的降低了信息成本............................................................. - 5 -4.3、对企业经营进行有效监督......................................................................................... - 5 -4.4、为企业经营提供保险................................................................................................. - 6 -五、主体银行制度的劣势.......................................................................................................... - 6 -5.1、阻碍公平竞争,容易形成垄断................................................................................. - 6 -5.2、降低企业管理层的积极性......................................................................................... - 6 -5.3、连带效应增加企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 6 -5.4、信息缺乏公开性,损害其他信贷者的利益............................................................. - 6 -5.5、统一监督效果的不理想............................................................................................. - 7 -六、主体银行衰败的原因.......................................................................................................... - 7 -6.1、政府对主体银行制度态度的改变............................................................................. - 7 -6.2、日本国内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 - 7 -6.3、企业资金需求的饱和................................................................................................. - 7 -七、主体银行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 8 -7.1、主体银行制度的失败尝试......................................................................................... - 8 -7.2、主体银行制度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8 -7.1.1、主办银行制度十分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环境.............................................. - 8 -7.1.2、解决企业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 - 8 -7.1.3、小微企业可以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和经营管理支持.................................. - 9 -日本主体银行制度的优劣比较【摘要】二战后的仅仅23年内,日本从一个战败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主体银行制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的经济危机带来了一个思考,主体银行是否还适应日本经济的发展需求。

从日本主体银行制度的兴衰,分析其优劣势,为我国的银行业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字】日本;主体银行;优劣势;借鉴作为一个东亚奇迹的日本,日本在二战后的经济发展速度让人惊叹,曾一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第二大国。

1998年,日本房产泡沫破裂,给其带来的经济重创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失落的十年”,紧接着的美国次贷危机,让日本经济发展更加前途不可知。

日本主体银行制度,这个为之前日本经济腾飞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体制,也显现了它的薄弱性,我们从日本经济的发展来思考日本的主体银行制度。

一、主体银行制度概述1.1、主体银行制度银行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重要安排。

日本的主体银行制在日本经济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那么什么是主体银行制度。

1994年日本通产省委托富士综合研究所作的关于主体银行制的研究报告中,日本主体银行制度是指:“在主体银行制度下,银行不是单纯作为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而是与作为其主体银行的企业结成很深的、几乎成为一体的关系。

同时,从全社会筹措资金的方法来看,实行主体银行制的企业和银行采用‘间接金融·相对型’(即企业主要从特定的银行融资)的比重很高也是主体银行制的重要特征之一”。

1.2、主体银行制度的解析—一个关系,三个安排在著名学者青木昌彦看来,可以通过一个关系和三个安排来理解日本的主体银行制。

1.2.1、一个关系这个关系是日本主体银行关系,需要从企业和银行间存在的五个方面的主要关系来了解这个主体银行关系,对其各自随着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而出现的不同点加以整理,然后从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的多元关系出发,来对主体银行制加以定义。

五个关系分别是:借贷关系,通常,企业借贷总额中主体银行所占份额最大;企业为了结算日常的交易,必须在银行存放货期存款;主体银行持有企业的股份,在通常情况下,主体银行都名列该企业股东的前五名之内,而与其他银行相比,则属于最大的股东;主体银行会通过接受企业委托来为其发行公司债;银行会参与企业的经营。

1.2.2.三个安排日本主体银行制度作为一种跨越组织、金融交易和政治多个领域的制度安排是由如下三个安排和相应的信念构成的:1.2.2.1、关系型相机治理:主体银行制为非金融企业的相机治理提供了互补的制度框架。

1.2.2.2、金融一系列制捆绑:日本主要银行和多个客户企业按照各自的金融系列形成排他性的主体银行关系,在金融系列中,银行和企业双方以相互持股的方式紧密联结在一起。

主体银行则从系列捆绑中获得声誉和垄断租金。

1.2.2.3、多元化官僚主义的银行治理:负责银行的行政部门(原大藏省)并不直接干预主体银行的贷款决策,但它通过金融约束和对非金融企业债券发行的限制确保主体银行的相机租金。

主体银行的多元官僚主义框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证券业和银行业分属于大藏省的两个不同部门管辖。

银行被禁止从事证券承销业务,而证券商可以免费享受银行的监督之列,赚取丰厚的经纪人佣金。

1.3、主体银行的作用机制主银行持股投资事后控制:财务状况评估,破产危机处理审计董事会代表公司治理事中控制:监控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事前控制:投资评估,信用估价财务状况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关联企业从图片中,可以明显看出,主体银行对其关联企业的各方面都有参与,包括企业融资投资,内部经营管理活动和事后的破产处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