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鲁教版必修3:4.1.2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共33张)课件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优质课件(共33张PPT)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禄丰县第三中学 金文鸿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的优 势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 段开发重点既不同河段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过程与方法:
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解决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效 益
三峡 工程 的 效应
正面效应 负面效应
防洪 发电 航运
移民安置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综合效益 地理问题
名胜古迹问题
上游地区
开发条件
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重点。
存在问题
1.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使长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洪水威胁加大
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案例,初步认识研究和规 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
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可 持续发展的观念。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76-82)
1.图4-1-2,找出长江主要的支流名称,上中下游 的划分界线,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治理措施
①植树造林,搞好生态建设②建设水利工程
(二)中游地区
探究1:阅读教材,分析长江中游地区发展工农业 的有利条件?
(1)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 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 基地。
(2)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 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江淮地区、 太湖平原、 江汉平原、 成都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4单元第1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共38张PPT)-经典
措施
水体和大气
环境污染
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
和第三产业
加强环境产保业护,通过各种途径对
_________ 加以控制
经济联系
高新技术 环境污染
规律总结
流域综合开发的思路、措施分析(以长江流域为例) (1)流域综合开发的总体思路 流域综合开发是针对流域内的优势条件或潜力因素,使之效益最大化,但流域问题往往直接影响流域开发 的实施,因此流域综合开发应以问题治理为中心,以优势的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 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
,地水势流低缓平慢,泥沙淤积,
排水不畅;降水多集中在
两季,使平
原湖区积水而无法外排入长江
春夏
人为原因: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 _______
,泥沙淤积,湖泊萎缩,调蓄洪峰功能减弱
田
围湖造
(4)整治重点及措施 重点:防治
,整治江河湖泊 长江水患
措施
严禁
工程
沿,湖退围耕垦还湖,疏浚湖泊搞好分洪
强化专练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综合开发长江流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各项不能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的是( )
A.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B.年径流量占我国江河年径流总量的37%
C.流域内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居我国各河之首
水土流失
水旱灾害频繁
加强立法,为流域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法律保证;加强管理, 实行自然资源统一开发管理,有利于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协调 开发和管理。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鲁教版必修3 4.1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27张PPT)精品课件
3、说出长江流域的植被 类型
看课本说说长江流域有哪些自然资源?分布在哪里?
(1)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水能资源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
全流域 中游与上游
上游 上游
全流域
二、社会经济概况
看课本图4-1-5“长江流域经济分布”图,思考以下问题:
1、长江流域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
水系=干流+所有支流+所有湖泊
分水岭
秦岭 南岭
长江源
沱沱河
金沙江
重庆两江交汇
三峡
九江
1、说说长江的水系特征。 2、长江流经哪些行政区?
青海 四
西藏自治区 云南
川 重庆
贵州
湖北
江 安
苏 徽
上海
江
湖南 西
一、自然地理环境
长江流域经过哪些地形区?
1、长江流域主要是什么气 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的 特点是什么?成因是什么?
分析下游地区发展工农业的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广阔;河湖密集;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开发历史悠久,农业 经验丰富 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济 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协作条件好 不利条件: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不同点:武汉矿产资源丰富;重庆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 便利,市场广阔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 条件
有利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 水能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长江航运价值高 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4.1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教案设计
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年入海水量占我国河川径流量的37%。
中下游河湖密布。
4.流域学生阅读、分析、讨论。
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居全国首位。
自学活动:阅读教材“自然资源”部分,结合课本图4-1-3,图4-1-4,思考:1.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一次流经了哪些地形区?2.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各自的资师生共同总结:自然资源概况1.水资源丰富长江径流量全国最大,是南水北调的物质基础2.矿产资源丰富3.水能资源丰富4.森林和旅游资源丰富思考: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流域的开发有何影响?板书:(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自学思考:阅读教材图文,思考: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概况?师生共同总结:1.经济发达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中的长江沿岸工业带就分布在长江流域。
2.经济发展不平衡中下游沿江两岸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
3.城市化水平高(教师指导)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从自然方面看有利的自然条件有:(1)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2)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和水分充足(3)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4)水能丰富,发展工业的动力十足。
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在:中上游地区地表崎岖,工农业发展受地形条件限制;季风气候使洪涝灾害频繁。
2.从社会经济方面有利的条件有:(1)长江航运价值高,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运输便利(2)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3)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不利: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上游经济落后,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下游经济发达,资源相对缺乏课堂小结:本节以长江流域为例,在充分分析其发展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流域不同河段的不同特征,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其发展方向,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综合治理的对策。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件(第2课时) (共29张PPT)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一)上游地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3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一)上游地区
优势: 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开发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3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一)上游地区
三峡工程
西陵峡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3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三)下游地区
突出的问题: 水体污染、大气质量下降
________________是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3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三)下游地区
6 月份锋面雨带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1)一般年份,每年____
出现梅
(2)为全面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正在营造 ____ 长江中上游 防护林体系。这一工程的实施体现了
可持续发展 的战略。 ____ 洪灾,形成此灾害的自然原 (3)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威胁是____
第四章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第2课时)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课 程 标 准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通过地形图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1 的特点及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通过长江流域经济分布图,使学生了解长江 学习目标 2 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通过长江流域经济分布图,使学生了解长江 学习目标 3 流域上、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2020-2021年高中地理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影响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其中决定着流域的开发方向。
1、自然地理条件:地形:开发的气候:有利条件水文:资源:不利条件:上游:中下游:2、注意分别下列资源分布在长江的上游、中游、下游还是全流域?水资源:矿产:水能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二、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人文地理条件开发的有利条件:开发的不利条件:河流或某一河段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个方面:和思考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长江流域的经济区:上游经济区以为中心,中游经济区以为中心,下游经济区以为中心。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1、长江上游地区的开发优势有哪些(如何扬长)?有哪些问题需要治理(避短)?2、长江中游地区的开发优势有哪些(如何扬长)?有哪些问题需要治理(避短)?3、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优势有哪些(如何扬长)?有哪些问题需要治理(避短)?4、三峡大坝的综合效益有哪些?5、结合已学内容分析长江98年洪水发生的原因?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把所选的答案字母代号填入括号内。
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长江干流由西到东依次经过的支流是()A.金沙江、雅砻江、嘉陵江、岷江 B.嘉陵江、乌江、汉江、赣江C.乌江、汉江、湘江、赣江 D.岷江、乌江、嘉陵江、汉江3.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4.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若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河流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
鲁教版地理必修三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课件共45张PPT (共45张PPT)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 居于世界第三位;年径流量近10000亿 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
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 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总之,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
黄金水道
扬长
可
长江
自然概况
上中下游优 持
势的开发
续
流域
社会经济概况
发 存在问题的 展
治理
之
路
避短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
重点开发任务:水能
注意: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防__洪__!
三峡工程
防发航灌 供
养
旅 改善中下游 南水
洪电运溉 水
殖
游 生态环境 北调
生态环境效益
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 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协作条件好 不利条件: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和水__体__的质量
太湖 普遍下降。大特气另是以______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___________________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社会效益
改善了上游川江段的航运
当然:三峡工程也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P81)
泥沙淤积、水环境问题、地质灾害
主要在库区
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解决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
长江中上游防 护林
中游地区:
资源优势及开发措施: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商品农业基地
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制造业基地
高中地理 4.1流域的开发和整治 以长江流域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
ppt精选
42
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__体___
太湖 和_大__气_的质量普遍下降。特另是以______
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_综__合__治__理__环__境__污__染____是长江下游地区的
重要任务
ppt精选
43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下游地区
ppt精选
44
阅读课本P85-87段落“下游地区”,思考:
长江流域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城市密集, 工农业发达;她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 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 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
ppt精选
7
当然与黄河一样,“母亲”也有发怒的时 候,比如:
ppt精选
8
不难发现:洪水作为典型的自然灾害,
再加上流域内其他限制性因素,已经影
响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
西藏自治区
四川
云南
重庆
湖北 湖南
江 安
苏 徽
上海
江
西
ppt精选
15
小结① :
1.长江流域自然环境 (1)地貌 :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千姿百态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水文:流量最大,河道最长,河湖众多, (4)流域: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ppt精选
16
自然资源
34
泥沙淤积、水环境问题、地质灾害
主要在库区
ppt精选
35
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解决措施:搞好生p态pt精选环境建设(两方面) 36
长江中上游防 护林
ppt精选
37
中游地区:
资源优势及开发措施: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商品农业基地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课件1:4.1.2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下游地区
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广阔;河湖密集;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 条件优越。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经验丰富 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济实力雄厚, 技术先进,协作条件好。 不利条件: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50年代 36.38万平方千米 (1957年)
22%(1957年)
洞庭湖293亿立 洞庭湖4300平方千
方米
米
90年代 79.94万平方千米 (1986年)
10%
洞庭湖174亿立 洞庭湖2600平方千
方米
米
(1)试从自然条件分析长江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性作物基地有哪
些有利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等。
②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破坏植被。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经营
与开发,保护上游生态环境。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中游地区
中游地区:
资源优势及开发措施: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商品农业基地 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制造业基地
泥沙淤积、水环境问题、地质灾害
主要在库区
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解决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河段 有利条件
上游 地势落差大,河流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开发方向 主要问题及原
因
问题整治措施
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①地形复杂,坡度大;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优质课件(共51张P
图4-1-6 水运条件得天独厚: 干流横贯东西 ,直通海洋
支流沟通南北,通过京杭运河联系了海河、黄河、淮河、 钱塘江水系; 通航里程长,运输能力大; 沿岸港口众多。
课后活动: P79 自然条件:有利: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
多雨,水热充足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流域内,地形复杂,便于多样化经营 水能资源丰富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动力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 不利:地形复杂,平原狭小,煤、石油等能源缺乏
区位良好,与华中、 华东地区的输电距离 仅为500米和1000米
在经济 输电范围内
成为未来全国统一 电网中心主导站
2021/10/10 环境效益
清洁水电 代替火电
大幅减少
废气、废水、
废渣的排放
32
(4)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
限制条件
从根本上改善 川江的航动条件
改善宜昌 下游河道
长江航道特别是 宜昌至重庆660 千米的川江航道
修建荆江分洪工程 进行几处裁弯取直工程 加固荆江大堤
黄河形成地上悬河的原因
由于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 导致泥沙大量沉积,使河 床逐渐抬高,两岸河堤逐渐加高, 形成悬河。
阅读图4-1-15 日益萎缩的洞庭湖
长江水系的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围湖造田;泥沙沉积,湖床抬高; 工农业用水量增多,使湖水减少等。
生态环境效益
2021/10/10
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30
(2)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 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防 洪
提高荆江河段
地处上游山区
的防洪标准
防
与中下游平原 的转换位置
区 位
优
洪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4.1《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2)ppt课件
1
奔腾的金沙江
2
富饶的江汉平原
3
三 “彩奔繁峡富肆色腾忙口饶虐”的的塌的的金太上方江荆沙湖海汉江江港平原
繁忙的上海港
你能把它们标在长江上相应的位置吗?
A
三峡口塌方
B
肆虐的荆江 C
“彩色”太湖
一、引导探究:上游地区的开发与整治
1、读下图,说出长江上游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开发?
开 2、三峡工程产生了哪些效益? 发
(一)单项选择题(2分)
1、关于长江下游开发优势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C )
①平原为主,河湖密布,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④水源充足,水质较好 ⑤旅游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关于长江下游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 ②轻纺、机电、化纤等工业在全国占有突出地
A
B
D
E
C F
3、 小组内交流讨论,针对原因,对症下药,提出解决水患的水集中
地势低平 河道弯曲
水流不畅,泥沙淤积
主要措施
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修建分洪区
疏浚河道、裁弯取直、 加固堤防
人为原因
过度砍伐 陡坡开荒 围湖造田
水土流失加剧,涵养水 源能力下降,河床淤积
调蓄作用下降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 增加植被
水土流失严重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1、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2、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
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
二、合作交流:中游地区的开发与整治
1、 读教材P83,探讨长江中游地区的开发优势自然条件 有哪些?如何开发?并把你的答案在小组内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工业 基地
珍稀动植物减少 制造业 基地
15
互动·探究区
课时2
①水土流失、崩塌、①洪水 威胁严重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加强⑤ 长江防护林 及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实行⑥ 封山育林 、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 森林实行保护性经营与开发
4
自主·学习区
课时2
【思维活动】
1.三峡工程如何来实现其首要目标(防洪)?
本
专 答案 三峡工程利用其巨大的库容量来拦蓄洪水,调节洪
题 栏
峰。
目
开
关
5
自主·学习区
课时2
2.中游地区
开 关
带来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解决上述环境问题,我国已采取的措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显减少,其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产
本 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 题
(3)③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问题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区
课时2
【思维活动】
2.“千里长江,险在荆江”,说明荆江易发生洪灾的原因。
本 专
答案 荆江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
题 栏
成“悬河”。一旦发生洪水,将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
目 湖平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开
关
8
自主·学习区
课时2
3.下游地区
以⑭平原 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互动·探究区
课时2
答案 (1)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加剧 滥垦和过度放牧,植被遭 到严重破坏
(2)湖泊 泥沙淤积 围湖造田 湖泊失去了对长江水量的调
本 专
蓄作用,易发生旱涝灾害
题 栏
(3)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人们乱砍滥伐森林
目 开
河水含沙量增大,淤塞河湖,水旱灾害增多
关 (4)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退田
还湖、修建水库
13
互动·探究区
课时2
【反思归纳】 流域综合开发的思路、措施分析(以长江流域
为例)
(1)流域综合开发的总体思路
流域综合开发是针对流域内的优势条件或潜力因素,使之效
本
专 益最大化,但流域问题往往直接影响流域开发的实施,因此流
10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本 【探究活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课时2
11
互动·探究区
课时2
(1)图中②地区产生的地理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地区 20 世纪 90 年代与 50 年代相比,区内______面积
上游
中游
下游
本 专 题 栏
开发 条件
自然条件 恶劣,生 态环境较脆弱
自然条件优越, 工农业基础 较好
自然条件优越, 地理位置 突出,经
目
济基础雄厚
开
关
①农牧业为主 ① 商品农业生产
②草原 退化、水 基地
①商品农业基地
开发
土流失、冰川退 ②以冶金、机械、 ②有我国最大的
பைடு நூலகம்
现状 缩、河流断流、 建材等为主的
题 栏
域综合开发应以 治理 为中心,以 优势 的开发为重点,两者兼
目 开
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
关
14
互动·探究区
课时2
(2)长江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分析
长江流域面积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复杂多样,因此在综
合开发中依据因地制宜原则,针对各河段采取不同的开发措施,
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以控制
9
自主·学习区
课时2
【思维活动】
3.综合治理长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的核心是加强环境保护,通
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
本 专
控制,该观点对吗?
题 栏
答案 该观点是错误的。综合治理该地的环境污染的核心应
目 开
是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逐步淘汰或改
关 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田 ,泥沙淤积,湖泊萎缩,调蓄洪峰功能减弱
6
自主·学习区
课时2
(4)整治重点及措施
a.重点:防治⑪ 长江水患 ,整治江河湖泊。
本 专 题 b.措施 栏 目 开 关
严禁⑫ 沿湖围垦 ,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搞好分洪工 程
以⑬ 水土保持 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 合开发和治理山区,并修建水利工程
7
(1)优势: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
(2)开发重点:商品农业基地、⑦ 制造业 基地。
本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专
题 a.问题:⑧洪水 灾害。
栏 目
自然原因:⑨ 地势低平 ,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开 关
排水不畅;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使平原湖
b.原因
区积水而无法外排入长江
人为原因: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⑩ 围湖造
(1)优势
密集,利于农业发展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利于国内外建立广泛
本
的⑮ 经济联系
专 题
(2)突出问题:⑯水体和大气 的质量普遍下降。
栏 目
(3)整治重点及措施
开 关
a.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调整并优化⑰ 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
b.措施
业和第三产业 加强环境保护,通过各种途径对⑱ 环境污染 加
栏
目 (2)发展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
开
关 (3)三峡 位置: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
工程 综合效益:② 防洪 、发电、③ 航运 、养殖、供水等
(4)存在问题:④ 自然灾害 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
3
自主·学习区
课时2
(5)整治重点及措施
a.重点:生态环境建设。
本
专 题
b.措施
栏
目
大家好
1
课时2
课时2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学习目标定位]
本 专
1.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开发重点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题 栏
2.以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为例,初步掌握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
目 开
整治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关
2
自主·学习区
课时2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本 专
1.上游地区
题 (1)优势:落差大,① 水能 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