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数学活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28-1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课件)
∵ ∠C=90°,∠A=45°∴ BC=AC=2
由勾股定理得AB=
+ =2 ∴cos A=
=
=
变式2-2 Rt△ABC中,∠C=90°,cosA=,AC=6cm,那么BC等于_____.
在 △ 中,∵ =
∴
,
=
A.
B.
C.
D.
【详解】作AB⊥x轴交x轴于点B,
∵A(3,4),∴AB=4,BO=3,∴AO= AB 2 + BO2 = 42 + 32 =5,
B
AB 4
= .故选C.
AO 5
∴sinα =
变式1-2 把△ABC三边的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锐角A的正弦函数值()
A.不变
B.缩小为原来的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 A 的度数一定时,
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一个固定值.
′′
与
’
′′
01
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在 Rt△A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
即 sin A=
∠所对的边
斜边
=
B
斜边
c
a 对边
∠所邻的边
斜边
B
=
斜边
c
A
正弦和余弦的注意事项:
b
邻边
a 对边
C
1.sinA、cosA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2.sinA、cosA是一个比值(数值,无单位)。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28-1锐角三角函数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新版新人教版
5 [2023·枣庄]如图所示,桔槔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 它是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末端 悬挂一重物,前端悬挂水桶,当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 满水以后,由于杠杆末端的重力作用, 便能轻易把水提升至所需处,
若已知:杠杆 AB=6 米,AO∶OB=2∶1,支架 OM⊥ EF,OM=3 米,AB 可以绕着点 O 自由旋转,当点 A 旋 转到如图所示位置时∠AOM=45°,此时点 B 到水平地 面 EF 的距离为_(_3_+___2_)_米.(结果保留根号)
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 [2023·天津]sin 45°+ 22的值等于( B ) A.1 B. 2 C. 3 D.2
2 [2023·深圳]爬坡时坡面与水平面夹角为 α,则每爬 1 m
耗能(1.025-cos α)J,如图,若某人爬了 1 000 m,该坡
角为 30°,则他耗能( )
sin A=ac,cos B=ac,tan A=ab,故 A 不一定成立; sin2 A+cos2 A=ac2+bc2=cc22=1,故 B 一定成立; sin2 A+sin2 B=ac2+bc2=cc22=1,故 C 一定成立;
tan A·tan B=ab·ba=1,故 D 一定成立. 【答案】A
C.锐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9 (母题:教材 P70 习题 T10) 在 Rt△ ABC 中,∠C=90°,
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 )
A.tan
A=csions
A B
C.sin2 A+sin2 B=1
B.sin2 A+cos2 A=1 D.tan A·tan B=1
【点拨】 设∠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锐角三角函数研讨复习说课教学课件
学以致用
如图水坝的横断面是梯形,迎水坡的坡角∠B=30°,背
水坡的坡度为1: 2 (坡面的铅直高度DF与水平宽度AF的
比),坝高CE(DF)是45米,求AF、BE的长,迎水坡BC的长,
以及BC的坡度.
AF=45 2 m BE=45 3
BC=90m
= 1: 3
知识点二:坡度、坡角的实际应用
角三角形;
(3)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
(4)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课堂小结
1.坡度:我们通常把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 l 的比
叫坡度(或叫坡比)用字母 i 表示: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个人简历:课件/jianli/
课件
课件
手抄报:课件/shouchaobao/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D.500
米
第5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探索新知
例 1.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5°方向,距离灯塔
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个人简历:课件/jianli/
课件
课件
手抄报:课件/shouchaobao/
典例讲评
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6m,坝高23m,斜坡
AB的坡度i=1:3,斜坡CD的坡度i' =1:2.5,求坝底宽AD和斜坡AB
的长.
(精确到0.1m,tan18°26′ ≈0.3333,sin18°26′≈0.3162)
课件
课件
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函数全章课件
B.
C.
D.
【解析】选B.根据正切的函数定义,角A的正切应是它的 对边与邻边的比,所以B是正确,A是∠B的正切;C和D都 错.
2.(黄冈中考)在△ABC中,∠C=90°,sinA= 则tanB=( B )
3.(丹东中考)如图,小颖利用有一
C
个锐角是30°的三角板测量一棵树的高度, 30
已知她与树之间的水平距离BE为5m,AB为 °A
【规律方法】 1.记住30°,45 °,60 °的特殊值,及推导方式,可以 提高计算速度. 2.会构造直角三角形,充分利用勾股定理的有关知识结 合三角函数灵活运用.
B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 A
直角三角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c
a
┌
b
C
特殊角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30° 互余两角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
2)如图,sinA=
(×)
2.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和斜边同时扩大100倍,sinA
的值( C )
A.扩大100倍 C.不变
B.缩小 1
100
D.不能确定
3.如图 A
B
1
3
,则 sinA=___2___ .
30°
C
7
1.(温州中考)如图,在△ABC中,∠C=90°, AB=13,
BC=5,则sinA的值是(
)
A. 5 13
B. 12
13
C. 5
12
D. 13
5
【解析】选A.由正弦的定义可得
sin A BC 5 . AB 13
2.在平面直角平面坐标系中,已知点A(3,0)和B(0,-4),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件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导入新课
意大利比萨斜塔1350年落成时就已倾斜,其塔顶 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点2.1 m.1972年比萨地区发生 地震,这座高54.5 m的斜塔在大幅度摇摆后仍魏然屹 立,但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5.2 m,而且还在 继续倾斜,有倒塌的危险.当地从1990年对斜塔进行 维修纠偏,2001年竣工,此时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 心的距离减少了43.8 cm.
28.1 锐角三角函数(1) ∠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是∠A的锐角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 of acute angle).
答:我们前面研究了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角之间的关系(两锐角互余)、三边之间的关系(勾股定理),还可以研究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 2.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2.在Rt△ABC中,∠C=90°,a=3,c=5,求sin A和tan A的值. 1 锐角三角函数(1)
13
巩固练习
2.在Rt△ABC中,∠C=90°,a=3,c=5,求sin A和
tan A的值.
解:在Rt△ABC中,∵a=3,c=5,
∴ b c2 a2 52 32 4 .
∴sin A= a 3 ,tan A= a 3 .
c5
b4
课堂小结
1.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C=90°,∠A,∠B,∠C 当∠A=45°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它也是一个固定值.由此你能猜想出什么一般的结论呢?
1.在△ABC中,若三边BC、CA、AB满足BC︰CA︰AB=5︰12︰13,则cos B=( ).
解:在理Rt△)ABC,中,∵还a=3,可c=5以, 研究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
从实际需要看,要描述比萨斜塔的倾斜程度,我 们需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从数学 内部看,我们已经研究了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边的关 系、角与角的关系,边与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节 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锐角的正弦、 余弦、正切.
导入新课
意大利比萨斜塔1350年落成时就已倾斜,其塔顶 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点2.1 m.1972年比萨地区发生 地震,这座高54.5 m的斜塔在大幅度摇摆后仍魏然屹 立,但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5.2 m,而且还在 继续倾斜,有倒塌的危险.当地从1990年对斜塔进行 维修纠偏,2001年竣工,此时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 心的距离减少了43.8 cm.
28.1 锐角三角函数(1) ∠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是∠A的锐角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 of acute angle).
答:我们前面研究了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角之间的关系(两锐角互余)、三边之间的关系(勾股定理),还可以研究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 2.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2.在Rt△ABC中,∠C=90°,a=3,c=5,求sin A和tan A的值. 1 锐角三角函数(1)
13
巩固练习
2.在Rt△ABC中,∠C=90°,a=3,c=5,求sin A和
tan A的值.
解:在Rt△ABC中,∵a=3,c=5,
∴ b c2 a2 52 32 4 .
∴sin A= a 3 ,tan A= a 3 .
c5
b4
课堂小结
1.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C=90°,∠A,∠B,∠C 当∠A=45°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它也是一个固定值.由此你能猜想出什么一般的结论呢?
1.在△ABC中,若三边BC、CA、AB满足BC︰CA︰AB=5︰12︰13,则cos B=( ).
解:在理Rt△)ABC,中,∵还a=3,可c=5以, 研究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
从实际需要看,要描述比萨斜塔的倾斜程度,我 们需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从数学 内部看,我们已经研究了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边的关 系、角与角的关系,边与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节 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锐角的正弦、 余弦、正切.
福建省2024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28.1锐角三角函数2余弦正切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cos α=AABC,∴AC=coxs α米.故选 B.
返回 目录
4.如图,在Rt△ABC中,∠C=90°,M是直角边AC上一点,
MN⊥AB于点N,AN=3,AM=4,求cos B的值.
解:∵MN⊥AB,∴∠ANM=90°=∠C.
又∵∠A=∠A,∴∠B=∠AMN.
在Rt△AMN中,AN=3,MN=4,
3
4
3
4
A.5 B.5 C.4 D.3
返回 目录
7.如图,点A(t,3)在第一象限,OA与x轴正半轴所夹的角 为α,tan α= 3 ,则t的值是( C ) 2 A.1 B.1.5 C.2 D.3
返回 目录
8.【2023·深圳福田区期末】如图,某地修建高速公路,要
从A地向B地修一条隧道(点A,B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
解:如图,过点 P 作 PF⊥x 轴于点 F.∵∠CBF=∠DBP=45°,
∴∠PBF=∠DBC.∴tan∠PBF=tan ∠DBC=35.在 Rt△PBF 中,
tan ∠PBF=BPFF.设点 P(x,-x2+3x+4),则-x24+-3xx+4=35,
解得 x1=-25,x2=4(舍去).当 x=-25时,y=--252+3×-25+4=6265,
由勾股定理得AM=5, ∴cos B=cos ∠AMN= MAMN=45 .
返回 目录
5.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 边与_邻__边_____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 A,即tan A=___ab_____.
返回 目录
6.【2023·佛山】在Rt△ABC中,∠C=90°,AB=5, BC=4,则tan A的值为( D )
返回 目录
(2)若BE=6,试求cos∠CDA的值. 解:设⊙O的半径为r.∵OC=3,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28.2.1解直角三角形》教学PPT
知识梳理
问题2 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归纳相应的解直角三 角形的方法,完成下表填空.
已知条件
解法
一条边 和一个
斜边 c 和 锐角∠A
∠B= b=______
,a=
,
锐角 直角边 a ∠B=______,b=______,
和锐角∠A c=______
两条直角边 c=______,由______
两条边
a和b 直角边 a
实例引入,初步体验
问题2 回想一下,刚才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用 到了哪些知识?你能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各元素之间的关 系吗?
实例引入,初步体验
(1)三边之间的关系
B
a2+b2=c2(勾股定理) ; (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c
a
∠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A
b
C
sin
A=
a, c
cos
A=
典型例题
例2 如图,在△ABC 中,∠C=90°,∠B=30°, 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与 BC 相交于点 D,且 AB=4, 求 AD 的长.
A
CD
B
典型例题
例3 如图,在△ABC 中,∠B=30°,∠C=45°, AC=4,求 AB 和 BC.
A
B 30°
45° C
布置作业
1.已知,如图,在△ABC 中,∠ACB=90°, CD⊥AB,垂足为 D,若∠B=30°,CD=6,求 AB 的长.
•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2.能灵活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 图形计算问题.
• 学习重点: 灵活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图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3 4. tan30°= 3 ,tan60°= 3.
5. sin70°,cos70°,tan70°的大小关系是 A. tan70°<cos70°<sin70° B. cos70°<tan70°<sin70° C. sin70°<cos70°<tan70° D. cos70°<sin70°<tan70°
∴ cos A AC = 4,tan B AC = 4 .
AB 5
BC 3
随堂即练
如图,在 Rt△ABC 中,∠C = 90°,AC = 8,
tanA= 3 , 求sinA,cosB 的值.
4
B
解:∵ tan A BC 3,
AC 4
∴ BC 3 AC 3 8 6, C
8
A
4
4
∴ AB AC 2BC2 82 62 10,
RJ九(下) 教学课件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
第2课时 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学习目标
1. 认识并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进而得到锐角三角函 数的概念. (重点)
2. 能灵活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相关运算.(重点、难 点)
新课引入
如图,在 Rt△ABC 中,∠C=90°,当锐角 A 确定 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随之确定.
随堂即练
( )D
解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知 sin70°< 1,cos70°<1,tan70°>1. 又∵cos70°=sin20°, 正弦值随着角的增大而增大,∴sin70°>cos70°= sin20°.
随堂即练
6. 如图,在 Rt△ABC 中,∠C = 90°,cosA = , 15 17
A
C
cos A AC = 8 = 4,tan A BC = 6 = 3 .
5. sin70°,cos70°,tan70°的大小关系是 A. tan70°<cos70°<sin70° B. cos70°<tan70°<sin70° C. sin70°<cos70°<tan70° D. cos70°<sin70°<tan70°
∴ cos A AC = 4,tan B AC = 4 .
AB 5
BC 3
随堂即练
如图,在 Rt△ABC 中,∠C = 90°,AC = 8,
tanA= 3 , 求sinA,cosB 的值.
4
B
解:∵ tan A BC 3,
AC 4
∴ BC 3 AC 3 8 6, C
8
A
4
4
∴ AB AC 2BC2 82 62 10,
RJ九(下) 教学课件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
第2课时 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学习目标
1. 认识并理解余弦、正切的概念进而得到锐角三角函 数的概念. (重点)
2. 能灵活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相关运算.(重点、难 点)
新课引入
如图,在 Rt△ABC 中,∠C=90°,当锐角 A 确定 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随之确定.
随堂即练
( )D
解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知 sin70°< 1,cos70°<1,tan70°>1. 又∵cos70°=sin20°, 正弦值随着角的增大而增大,∴sin70°>cos70°= sin20°.
随堂即练
6. 如图,在 Rt△ABC 中,∠C = 90°,cosA = , 15 17
A
C
cos A AC = 8 = 4,tan A BC = 6 = 3 .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小结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析
1.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
【点评】在非直角三角形中求角的三角函数值,常通过 作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解决.
三、典例剖析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点评】先准确地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再根据二次 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计算便可.
三、典例剖析
3.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一、回顾思考
(3)你能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例如,已知斜边和一个锐角), 归纳相应的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吗?
一、回顾思考
(4)锐角三角函数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例说明这 种应用吗?
答:锐角三角函数在测量、建筑、航海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可以测量物体的高度.
二、系统知识
问题:请同学们整理一下本章所学主要知识,你能发现 它们之间的联系吗?你能画出本章知识结构图吗?
三、典例剖析
4.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点评】解答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的题目,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把已知线段长度 和角度抽象到直角三角形中;本题通过作垂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后,其中分割的直角三角形中条 件具备,可直接解直角三角形求解.
三、典例剖析
4.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点评】此题作垂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后,两个直角三角形均不具备可解的条件, 需要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析
1.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
【点评】在非直角三角形中求角的三角函数值,常通过 作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解决.
三、典例剖析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点评】先准确地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再根据二次 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计算便可.
三、典例剖析
3.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一、回顾思考
(3)你能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例如,已知斜边和一个锐角), 归纳相应的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吗?
一、回顾思考
(4)锐角三角函数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例说明这 种应用吗?
答:锐角三角函数在测量、建筑、航海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可以测量物体的高度.
二、系统知识
问题:请同学们整理一下本章所学主要知识,你能发现 它们之间的联系吗?你能画出本章知识结构图吗?
三、典例剖析
4.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点评】解答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的题目,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把已知线段长度 和角度抽象到直角三角形中;本题通过作垂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后,其中分割的直角三角形中条 件具备,可直接解直角三角形求解.
三、典例剖析
4.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点评】此题作垂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后,两个直角三角形均不具备可解的条件, 需要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课件
=20,解这个直角三角形(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解: A = 9 0 º - B = 9 0 º - 3 5 º = 5 5 º ,A
∵ tanB=b ,
c
b
a
20
∴ a = tan bB = tan 20 35°≈ 28. 6 . C
35° a
B
二、探究新知
∵ sinB=b , c
A. b=a·tan A
B. b=c·sin A
C. b=c·cos A
D. a=c·cos A
四、课堂训练
3.如图,在菱形 ABCD 中,AE⊥BC 于点 E,EC=4, sin B= 4 ,则菱形的周长是( C ).
5 A.10 B.20 C.40 D.28
A
D
B
EC
四、课堂训练
4.如图,已知 AC=4,求 AB 和 BC 的长.
一般地,由直角三角形中的已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 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1)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还有哪几个元素? (2)结合右图说一说这几个元素之间有哪些关系? (3)知道这几个元素中的几个,就可以求其余元素? 解:(1)在 Rt△ABC 中除直角外还有五个元素,三边: AB,AC,BC 或 a,b,c 两锐角:∠A ,∠B.
∴ c= sin bB = sin 23 05°≈ 34. 9. 注意:选取函数关系求值时尽可能用原始数据,减少因 为近似产生的累积误差.
二º,∠B=72º,c=14,解这个
直角三角形. A
解: A = 9 0 º - 7 2 º = 1 8 º ,
, B
二、探究新知
在 Rt△ABC 中,∠C=90º,a=30,b=20.解这个直 角三角形. 在 Rt△ACD 中,
28,1 锐角三角函数 第四课时-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人教版)
解:(1)sin 20°≈0.342 0,cos 70°≈0.342 0; sin 35°≈0.573 6,cos 55°≈0.573 6; sin 15°32′≈0.267 8,cos 74°28′≈0.267 8.
(2)tan 3°8′≈0.054 7,tan 80°25′43″≈5.930 4.
接写出其相应的角的度数;若不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应 利用计算器求角的度数.求角的度数要先按 2nd F 键, 将 sin 、 cos 、 tan 转化成它们的第二功能键;当三角 函数值为分数时,应先化成小数.
例2 已知下列锐角三角函数值,用计算器求其相应的锐角:
(1)sin A=0.516 8(结果精确到0.01°); (2)cos A=0.675 3(结果精确到1″); (3)tan A=0.189(结果精确到1°).
2 已知α 为锐角,且tan α=3.387,下列各值中与α 最接
近的是( A )
A.73°33′
B.73°27′
C.16°27′
D.16°21′
3 在△ABC 中,∠C=90°,BC=5,AB=13,用科学计算
器求∠A 约等于( D )
A.24°38′
B.65°22′
C.67°23′
D.22°37′
(1)sin A= 0. 627 5,sin B= 0.054 7; (2)cos A= 0. 625 2,cos B= 0. 165 9; (3)tan A= 4. 842 5,tan B= 0.881 6.
解:(1)∠A≈38°51′57″,∠B≈3°8′8″; (2)∠A≈51°18′11″,∠B≈80°27′2″; (3)∠A≈78°19′56″,∠B≈41°23′58″.
(2)tan 3°8′≈0.054 7,tan 80°25′43″≈5.930 4.
接写出其相应的角的度数;若不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应 利用计算器求角的度数.求角的度数要先按 2nd F 键, 将 sin 、 cos 、 tan 转化成它们的第二功能键;当三角 函数值为分数时,应先化成小数.
例2 已知下列锐角三角函数值,用计算器求其相应的锐角:
(1)sin A=0.516 8(结果精确到0.01°); (2)cos A=0.675 3(结果精确到1″); (3)tan A=0.189(结果精确到1°).
2 已知α 为锐角,且tan α=3.387,下列各值中与α 最接
近的是( A )
A.73°33′
B.73°27′
C.16°27′
D.16°21′
3 在△ABC 中,∠C=90°,BC=5,AB=13,用科学计算
器求∠A 约等于( D )
A.24°38′
B.65°22′
C.67°23′
D.22°37′
(1)sin A= 0. 627 5,sin B= 0.054 7; (2)cos A= 0. 625 2,cos B= 0. 165 9; (3)tan A= 4. 842 5,tan B= 0.881 6.
解:(1)∠A≈38°51′57″,∠B≈3°8′8″; (2)∠A≈51°18′11″,∠B≈80°27′2″; (3)∠A≈78°19′56″,∠B≈41°23′58″.
初中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8.1【教学课件】《锐角三角函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应用新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1:如图,在Rt△ABC中,∠C=90°,求sinA和sinB的值。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应用新知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应用新知
例3:求下列各式的值:
2 2
cos 45 tan 45。 (1)cos 60 sin 60 ;(2) sin 45
在Rt△ABC中,当锐角A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 斜边的比也是一个固定值。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探究新知
正弦函数概念:
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 弦(sine),记住sinA,即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第二十八章●第一节
锐角三角函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问题引入
问题1 ⑴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⑵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什么关系? ⑶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两条直角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2 据研究,当高跟鞋的鞋底与地面的夹角为11°度左右时,人脚的感觉最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探究新知
问题6 如图,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锐角?这几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 和正切值各是多少?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探究新知
问题7 我们可以用计算器来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如果已知锐角三角函数值, 也可以使用计算器求出相应的锐角。 如用计算器求sin18°的值。 第一步:按计算器sin键; 第二步:输入角度值18。 屏幕显示结果sin18°=0.309 016 994。 再如已知sinA=0.501 8,用计算器求锐角A。 第一步:依次按计算器2nd F、sin键; 第二步:然后输入函数值0. 501 8。 屏幕显示答案: 30.119 158 67°。(按实际需要进行精确)
28章锐角三角函数全章ppt课件
问题(1)当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a为75°时,梯子顶端与地面的 距离是使用这个梯子所能攀到的最大高度.
问题(1)可以归结为:在Rt △ABC中,已知∠A=75°,斜
边AB=6,求∠A的对边BC的长.
B
由 sin A BC 得 AB
BC AB sin A 6sin 75
由计算器求得 sin75°≈0.97
α
A
C
所以 BC≈6×0.97≈5.8
因此使用这个梯子能够安全攀到墙面的最大高度约是5.8m
对于问题(2),当梯子底端距离墙面2.4m时,求梯子与地面所成的 角a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在Rt△ABC中,已知AC=2.4,斜边AB=6, 求锐角a的度数
由于
B
cos a AC 2.4 0.4
AB 6
tan A BC 8k 8 AC 15k 15
例题示范
例3: 如图,在Rt△ABC中,∠C=90° B
1.求证:sinA=cosB,sinB=cosA
2.求证:tan A sin A ;tan A 1
cos A
tan B
3.求证:sin2 A cos2 A 1
A
C
sin2 A sin A sin A
如图,Rt△ABC中,直角边AC、BC小于斜边AB,
sin A BC <1
AB
sin B AC AB
<1
A
C
所以0<sinA <1, 0<sinB <1, 如果∠A < ∠B,则BC<AC , 那么0< sinA <sinB <1
探究
精讲
如图,在Rt△ABC中,∠C= 90°,当锐角A确定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随之确 定,此时,其他边之间的比 是否也确定了呢?为什么?
2024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28.1锐角三角函数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3) ( 1- 3 ) 0-|1-sin30° |+ (12) -1. 原式=1-|1-12|+2=1-12+2=52.
正弦等于对比斜, 余弦等于邻比斜, 正切等于对比邻, 函数特点要牢记 .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5 已知α 为锐角,且 sinα = 153,求 cosα , tanα 的值 .
解题秘方:紧扣“同一锐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求解 .
感悟新知
解:∵
sin2α
+cos2α
=1,sinα
=
5 13
,
知2-练
2. 2sin60°表示 sin60°的 2倍,书写时省略 2 与
sin60°之间的乘号,且应将数字2放在前面,不
要写成 sin60°·2,以免误以为是 sin120° .
3. 对于含有三角函数的计算题,应先把相应的三角
函数值代入,将运算转化为实数的混合运算,然
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 .
感悟新知
∴
cos2α
=1
-
sin2α
=1
-
25 169
=
144 169
.
又∵
α
为锐角,∴
0
<
cosα
<
1,∴
cosα
=
12 13
,
5
∴
tanα
=
sinα cosα
=
13 12
=
5 12
.
13
感悟新知
5-1.在 Rt △ ABC 中,∠ C=90°, sinA= 33,
求 cosA, tanA 的值 .
解:∵sin2A+cos2A=1,sinA= 33,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1)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活动四:例题讲解
例题 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求sin A和sin B的值.
引导思考: (1)求sin A实际上要确定什么?依据是什么?sin B呢? (2)sin A,sin B的对边和斜边是已知的吗? (3)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如何求三角形的第三边?
活动一:新课导入
导入一: 意大利比萨斜塔在1350年落成时就已倾斜,其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2.1 m.1972年比萨地区发生地震,这座高54.5 m的斜塔在大幅度摇摆后仍巍然屹 立,但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增至5.2 m,而且还在继续倾斜,有倒塌的危险. 当地从1990年起对斜塔维修纠偏,2001年竣工,此时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 线的距离比纠偏前减少了43.8 cm.
你能用塔身中心线与垂直中心线所成的角来描述比萨斜塔的倾斜程度吗?通过本 章的学习,你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导入二: 【复习提问】 1.直角三角形有哪些特殊性质? 2.有一个锐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殊性质? 3.有一个锐角是45°的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殊性质?
活动二 :共同探究
动手操作: (1)测量自己手中一副三角板中30°,45°,6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长度, 并计算它们的比值.其中一同学测量、计算教师手中的三角板中各角所对的直 角边与斜边的比值. (2)小组内交流计算结果,三角板的大小不同,30°,45°,6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 斜边的比有什么特点?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习目 标
1.数学抽象目标: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直角三角 形的锐角确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固定值,从而引出 正弦的概念.(难点) 2.数学运算目标:理解锐角的正弦的概念,并能根据正弦 的概念进行计算.(重点) 3.逻辑推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得到锐角 的正弦概念,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 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结论: “活动1”需要测量一个角度和两个距离,通过 计算便可得到树高,适用于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 物体高度; “活动2”需要测量两个角度和两个距离,通过 解方程方可得到塔高,适合于测量底部不能到达 的物体高度.
五、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实物,设计测量方案,利用自制的测角仪 进行实地测量,并计算它的高度.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三、活动2:利用测角仪,测量塔高
(1)在塔前的平地点选择一点A,用活动1中制作的测角仪测出你看塔顶的仰角α; (2)在A点和塔之间选择一点B,测出你由B点看塔顶的仰角β; (3)量出A、B两点的距离; (4)计算塔的高度.
四、总结反思
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说一说“活动1”和“活 动2”的测量方法有什么区别?
学习目 标
1.数学运算目标:会制作测角仪,能应用制作的测角仪测量角 度,能通过计算得到实物实际物体的高度.(重点) 2.数学建模目标:经历用测角仪测量实物高度的过程,在动手 操作中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 3.直观想象目标:通过画图描述测量物体高度原理和步骤,培 养空间想象力.
一、制作测角仪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8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9
自学P81《数学活动》活动1,思考下列问题: (1)测角仪由哪些部件构成? (2)测角仪上角的读数与仰角有怎样的关系? 结论: (1)测角仪由量角器、细线、小重物等组成. (2)测角仪上角的读数与仰角是互余的关系.
二、活动1:利用测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量树高
(1)把一根细线固定在半圆形量角器的圆心处,细线的另一端系一个小重物,制 成一个简单的测角仪,利用它可以测量仰角或俯角; (2)将这个仪器用手托住,拿到眼前,使视线沿着仪器的直径刚好到达树的最高点; (3)得出仰角a的度数; (4)测出你到树根的距离; (5)计算这棵树的高度.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结论: “活动1”需要测量一个角度和两个距离,通过 计算便可得到树高,适用于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 物体高度; “活动2”需要测量两个角度和两个距离,通过 解方程方可得到塔高,适合于测量底部不能到达 的物体高度.
五、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实物,设计测量方案,利用自制的测角仪 进行实地测量,并计算它的高度.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三、活动2:利用测角仪,测量塔高
(1)在塔前的平地点选择一点A,用活动1中制作的测角仪测出你看塔顶的仰角α; (2)在A点和塔之间选择一点B,测出你由B点看塔顶的仰角β; (3)量出A、B两点的距离; (4)计算塔的高度.
四、总结反思
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说一说“活动1”和“活 动2”的测量方法有什么区别?
学习目 标
1.数学运算目标:会制作测角仪,能应用制作的测角仪测量角 度,能通过计算得到实物实际物体的高度.(重点) 2.数学建模目标:经历用测角仪测量实物高度的过程,在动手 操作中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 3.直观想象目标:通过画图描述测量物体高度原理和步骤,培 养空间想象力.
一、制作测角仪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8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9
自学P81《数学活动》活动1,思考下列问题: (1)测角仪由哪些部件构成? (2)测角仪上角的读数与仰角有怎样的关系? 结论: (1)测角仪由量角器、细线、小重物等组成. (2)测角仪上角的读数与仰角是互余的关系.
二、活动1:利用测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量树高
(1)把一根细线固定在半圆形量角器的圆心处,细线的另一端系一个小重物,制 成一个简单的测角仪,利用它可以测量仰角或俯角; (2)将这个仪器用手托住,拿到眼前,使视线沿着仪器的直径刚好到达树的最高点; (3)得出仰角a的度数; (4)测出你到树根的距离; (5)计算这棵树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