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人文关怀在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体现
人文关怀在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文关怀的理念也在不断得到重视。
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也应当注重人文关怀的体现,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人文关怀在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文关怀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自己、接纳自己。
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情感诉求,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有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归属感、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更好地接受知识,展现自我。
二、强调人性化教育人性化教育是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
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高校必修课程,应该注重教育的人性化,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与社会等问题,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通过适宜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体会思想和情感,发展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
三、尊重生命和个性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是尊重生命和个性。
在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育中获得自我实现和发展。
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不能简单地以传递知识为目标,更不能将学生千篇一律地“塑造”成某种标准化的“人才”。
四、倡导和谐关系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人文关怀的核心要素之一。
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更加注重和谐的培养,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降低自己的威严性,平易近人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
大学生使命的思政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
大学生使命的思政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大学生的教育责任也日渐凸显。
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既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
思政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第一部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与方式思政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大学时期,思政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思政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其次,思政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国家战略、政策和发展方向,以便将来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思政教育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肩负起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的使命。
思政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社会实践和实践教育。
在课堂教学方面,大学通过思政课程的设置,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要知识。
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社会实习等方式,锻炼实践能力、增长社会经验。
实践教育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参与社团、加入学生会等形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第二部分: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意义除了思政教育,大学生还应培养人文素养,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人类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素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文素养能够丰富大学生的学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现代社会,人才需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和宽广的视野,具备人文素养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人文素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他们更加懂得欣赏文化艺术作品。
最后,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问题,增强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部分:思政教育与人文素养的互补关系思政教育与人文素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索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有着内在统一,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是融通互补的。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一是教育内容的融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品位,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二是教育方法的融入,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
标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融入;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分属不同的学科,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两者又有内在的辩证统一,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1、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人文素质教育则通过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品位,完善人性修养,塑造人文精神,核心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它们均以教育人、塑造人为目的,在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共同发挥着塑造灵魂的作用。
2、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需要。
人文素质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开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视野,扩大德育的作用空间。
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改变人的精神境界,对人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
它诉诸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
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可利用人文素质教育所提供的丰厚的人文知识的积淀,发人深省的人生智慧的启示,生动具体的人文故事和人物的范例,动人心脾的艺术作品的感染等。
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机制研究
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机制研究①纪元,张桓,李秀媛,王晶晶,周翠,潘佳佳(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7)[摘要]医学生人文素养融入思政课教学机制,基于两者之间相通的理论知识、教育原理与培养模式,关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培育医学生道德品质和医学的伦理精神,引导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在思政课教育背景下,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机制还需加强研究,实现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思政课程教育水乳交融,并贯穿于医学生求学整个过程,在此探讨两者关联性、两者的融合机制,为新时代医学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启示或借鉴。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养;思政课教学[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36-0022-02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阐述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基于思政课座谈会精神,医学高校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出发,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未来我国医疗事业的重要力量,在学校期间必须懂得“医者仁心、医者仁术”的真正含义,“医者仁心”,说的是作为医者,要医风正派、医德高尚,对患者感同身受,像对待亲人一样,热情对待每一位患者;“医者仁术”,说的是医生要有精湛医术,这是保证患者健康和生命的关键。
翻译成新时代的语言就是人文素养培育要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中,让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二、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当前在国家大力倡导“健康中国”的建设背景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健康状况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
怎样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怎样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摘要:作为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学科,其本质就是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政治教学中如何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呢?本文就依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字:政治教学;培养;人文素养一、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原因思想政治具有显著的人文性。
我们为什么要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一)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政治教学的基本功用现在,由于“一考定终身”的存在,中学教育的目标及功能发生了悖离。
人文素养的培养逐渐淡化甚至被放弃,政治教学也不例外地围绕着中考而展开,应试技巧几乎成了中学政治教学的全部,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把握被格式化为一个个标准的答案。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和漠视现实中政治教育的不足,而应还政治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本来面目,明确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今天政治教育所应承担的最基本功能。
要自觉地把人文素养教育作为政治学科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我们政治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但是近代以来,人文素养的缺失扭曲了人性,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诱发了人的贪欲和功利主义,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种种危机。
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宗教冲突时有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还没有消除;高等院校招生专业设置中“重理轻文”的现象仍然存在。
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一根本在现实中还很脆弱。
因此,我们在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应将科学与人文素养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要大力加强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那么,在日常的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二、培养人文素养的方法(一)重视政治教学观念的转变,用学习的过程取代学习的结果政治学习跟一般学习一样,也是一个内心不断受到刺激和自身体验的过程——从感知政治现象、积累政治知识,到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思考以了解政治的因果关系,找到政治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政治和现实的过程。
高校思政课改革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高校思政课改革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日益重要。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
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变革的需求,高校思政课改革成为一项紧迫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高校思政课改革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实际意义、现实困境和解决方案。
首先,高校思政课改革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人在不同领域具备的必要素养,包括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创新能力等。
高校应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学生,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专业技能。
思政课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批判思维、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进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
首先,一些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内容过于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这导致了思政课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次,一些老师在思政课教学中注重灌输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再者,一些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资源、师资配备等问题亟待解决。
这些困境的存在导致了高校思政课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为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要注重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与针对性。
思政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实践项目,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引入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同时,大学教师应该提高教学水平,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最后,高校应该加强对思政课的管理和支持,为思政课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支持,确保思政课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实施路径探索
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6期147基金项目:2020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 202045145)㊂作者简介:潘恰(1988-),女,硕士研究生,浙江经贸职业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㊂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实施路径探索潘 恰(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 要:本文结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分析了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的价值,提出了高校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㊁课程㊁学校三个维度论述了有效开展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对策㊂关键词:课程思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 4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3198.2021.16.07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各高校贯彻会议精神,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从 思政课程 到 课程思政 的转变㊂从谋篇布局到下棋落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从 小思政 走向 大思政 的全新格局㊂1 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的价值课程思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掘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价值,实现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高校德育新模式㊂根据课程的特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㊁中华传统文化和优秀美德教育㊁职业文化和工匠精神教育等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㊂2 高校课程思政实施存在的问题由于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㊁素养与能力不足,思政授课方式生硬,未深入挖掘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导致在教学中出现了 教书 与 育人 两张皮的现象㊂2.1 教师的课程思政 意识㊁素养与能力有待提升专业课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㊂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㊁人文素养和政治理论能力关系着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㊂长期以来,思政教育是由思政教师 单兵作战 ,高校思政教育处于 孤岛化 的窘境㊂部分专业课教师没有正确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三全育人 五育并举 的观念尚未树立,对实施课程思政缺乏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㊂还有部分专业课教师虽然有实施 课程思政 的积极性,但缺乏对思政教育的系统理解和应用能力,不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规范,没有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㊁规律和话语系统㊂2.2 未深入挖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学资料,需要专业课教师自己去发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㊂部分专业课教师没有重视思政教育,没有在教育理念上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思想协调统一,在专业课备课任务重㊁课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没有认真实施甚至直接忽略思政教育,导致了课堂思政教育的缺失㊂部分专业课教师由于德育意识和思政理论能力的不足,无法巧妙灵活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专业需求和岗位职能结合,往往是点到为止,学生还没有理解消化,导致德育效果不明显㊂3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实施路径以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为出发点,从高校实际出发,针对高校课程思政实施存在的问题,就高校如何有效开展 课程思政 改革提出如下对策㊂3.1 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强化教师育人能力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㊂高校要为培养高素质㊁专业化的课程思政教师创造条件㊂3.1.1 发挥教师的积极性㊁主动性㊁创造性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走出思维误区㊂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的深度不够,认为育人只是思政教师的职责,未担起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使命㊂专业课教师不仅带领学生学习知识,更是学生品格锤炼的引路人㊂3.1.2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教师必须加强理解,改变思路,努力建立适应 课程思政 的理论体系㊂树立正确育人观㊁价值观和教学观,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不断提炼课堂教学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步前进㊂通过理论学习㊁交流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㊂系统学习和领会思政基本理论,充分利用在线思政学习资源,看时事㊁读政策,在线学习思政教育专家的讲座和视频,消化吸收其中的思政精髓,并融入课程建设中㊂3.1.3 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立以专业为单位的课程思政研究组㊂该研究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该专业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商贸教育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6期148标准㊁建设课程思政素材资源库㊁制订课程思政学期计划,制作课程思政课件,深入挖掘本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明确思政元素的融入点㊁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㊂3.2 抓好课程这一重要载体,创新课程育人方式在教学中,要使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载体,遵循教书育人㊁德育为先的规律,创新教学方法㊁丰富教学模式㊁深挖思政元素,提升授课的有效性㊂3.2.1 创新教学方法㊁丰富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要立足专业,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寻找专业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学习体验㊂(1)丰富教学方法,在分组讨论㊁情景模拟㊁任务驱动㊁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探索实践中,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参与中主动思考,渗透思政育人元素㊂课堂教学活动可以采用 案例教学法 ,精选与专业相关的思政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㊁社会现象,创造专业知识与社会实事的交汇点;采用 分组讨论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互动交流,通过交流分享,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采用 情景教学法 ,模拟工作岗位中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操作根据工作标准进行评估,培养学生严谨负责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采用 任务驱动法 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采用 实验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以致用㊂(2)创新教学模式,推进在线开放课㊁微课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融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互动交流,达到较好的思政育人效果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 微时代 下的产物,非常符合当下学生的知识获取习惯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 微课 短小精悍㊁碎片化的特点开展教学,学生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探究欲被激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㊂学生的学习时间㊁学习地点不受限制,能根据实际需求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㊂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被动学习变为创造性地主动性地学㊂在线开放课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网络实现了教师㊁学生的快速有效沟通,有利于学习问题的探讨㊂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发表观点,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学习感悟㊂3.2.2 加强思政与专业课的融合,深挖思政元素梳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经典案例,加强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深度融合㊂例如,在‘传播与策划“的摄影实践教学中,镜头聚焦乡村振兴㊁脱贫攻坚等主题,挖掘典型人物和故事;在‘数控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等专业的实训环节中,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学生爱岗敬业,坚守岗位职责,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在‘会计“‘投资与理财“等专业的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诚实守信㊁廉洁自律㊁坚持准则等思政内容融入;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分享大中企业的典型案例,强化自力更生㊁踏实工作的价值导向;在‘软件技术“‘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通过介绍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引出遵守法纪㊁文明上网等观点,提升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㊂3.3 坚持学校顶层设计,出台相应制度举措学校根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的总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进一步加深全校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的理解认识,明确课程育人目标㊁优化教学方案㊁健全评价体系㊂3.3.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成立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㊂加强制度设计与完善,把全员㊁全过程㊁全方位育人理念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发展战略之中,强化顶层设计㊂3.3.2 加强协同联动,形成育人合力建立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同向同行㊁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机制㊂实施校系二级管理,各系建立有效机制帮助教师梳理思政教学任务,加强各学科体系间任课教师的交流沟通,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研讨,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㊂3.3.3 加强工作考核,强化激励引导树立正确评价导向,使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成为评教的重要考核指标㊂完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注重教学过程评价,丰富课程思政育人评价方式,增加评价比重㊂将课程思政纳入学校教学改革项目㊁课程分类建设项目的选题范围,通过项目的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经费资助和建设保障㊂4 结语高校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构筑 大思政 育人格局,扎实推进 课程思政 改革,做好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必将让思政教育走进学生的心里㊂参考文献[1]成桂英.推动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18,(9):67-70.[2]杜丽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8):61-64.[3]熊素娟,祝志勇. 在线开放课程 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78-83.[4]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 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18,(03):64-69.[5]王石,田洪芳.高职 课程思政 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15-28.。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科 攥} 技信总 — 龙— — 【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廖显 满
( 湖南理工学院社科部, 湖南 岳阳 440 ) 106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特色课程 , 国的高等教育体 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 学不仅是 学校德育 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 也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核心和灵魂 , 在培养学生全 面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 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 的作用。要纠正思想政 起 治理论课是单纯“ 政治课” 的观念 , 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功能, 拓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 全面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
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 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 特色课程 我 国高校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 , 是 在 19 98年高校 “ 两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 ( 品德课程 ) 设置方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 05 年2 , 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发布《 关于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 正式提出新 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 ,0 5年 3 20 月, 根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 0 ) 号) ( 2 41 0 6 精神 , 中共中央宣传部 、 教育部颁发了《 中共中央 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
除此 以外, 创立这些理论的革命导师、 历史人物 , 全面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全面素质 像 马 克 思 、 宁 、 列 毛泽 东 、 邓小 平 等 都具 有 深 厚 的 是指学生身心各方面都具备 的基本 品质 , 学生 人 文素 养 和独具 特 色的人 格 魅力 ,亦成 为进 行 文 德、 、 、 智 体 美全面发展的内在要素, 也可叫综合索 化审美素质教育难得的范本。这是思想政治理论 质、 整体素质。 一般认为全面素质的内涵包括思想 课涵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独特优势。 道德素质、 业务技术素质、 文化审美素质和心理生 第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容直接 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 ̄o55 ( 2 ] 号文件, 5 即 号 理素质等几个方面。 不管全面素质的内容有哪些 , 关系到学生的全面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内容 文件) ,明确 了 20 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 它们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 虽然只有 4门课程 , 05 但它涉及到经济、 政治、 文化 、 革新方案( o 方案” , 即“ 5 )具体内容如下 :马克思 系 , “ 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和影响。 军事 、 科技 、 教育、 哲学、 历史、 形势、 政策、 法律、 道 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第一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直接培养全 德、 心理 、 管理、 艺术等方方面面, 国内到国外 , 从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概论”2o (o8年更名为 “ 毛泽 面 素质 的核 心— —思 想政 治 素质 。 般认 为 , 全 从 历史 到 现 实 , 自然到 社 会 , 做 事 到 做人 , 一 在 从 从 从 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 面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 ,文化素质是基 理论 到实 践 的基 本观 点 ,无一 不是 思 想政 治 理论 )“ 国近现代史纲要”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础, 。 业务素质是本领 , 生理心理素质是本钱。思想 课 教 育教 学 的 内容 。 当今世 界 的热点 问题 , 对 列人 “5 O 方案” 的指导思想就是 :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宗 旨就是育德 ,思想政治 类 与 自然 的关 系 , 人类 的命 运 与前 途 , 想政 治 对 思 持续创新、 突出质量、 强化优势。 理论课设置的根本 目的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掌 理论课无不渗透着人文的关怀、 理性的分析、 价值 我 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设立体 现了社 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 树立科学的世 的引 导 , 关 系到 学生 全面 素质 的提 高 。 力地 直接 有 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 ,是 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 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 树立为共产主义 、 主 克服了学生偏重狭窄专业的弊端,促进学生的全 社会 特色所在。我国大学与国外大学在课程设置上的 义而奋斗 的理想、 信念 , 坚持党的基本理论 、 本 面发展 。 基 主要区别,就在于我们有独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路线 、 基本纲领不动摇 , 具有良好 的道德品质、 健 3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高学生 教学体系。 外 当然也有类似的德育教学课程 , 国 主 康个性 、 民主法治意识和文明习惯。世界观 、 人生 全面素质 要体现在公民 、 法制 、 历史、 哲学等人文课程 的设 观和价值观在所有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帅 既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全 置上,但毕竟与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有较大 作用, 保证大学生成才的方向, 提供成才的动力和 面素质中有如此重大的作用 ,我们当然要高度重 区别 。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种设置是我国大 意志。 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拓宽思想政治理论 学的社会主义性质所要求 的。 中 《 华人民共和国教 第二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培养大学生 课教学功能,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育法》第五条规定, “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全面素质的 第一 ,转变整个教育观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 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培养德智体等 重要点。 思维方式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才智素 教育观念, 树立素质教育观。 观念转变是改革创新 方面全面发展 的社会 主义事业 的建设 者和接班 质的高低 , 关系到其创新活动和其他活动的成败。 的先导 , 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 首先要转变传院 人。 这就规定了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是德才兼备的 科学的思维方式具体 内容很多,但都具有联系的 的教育观念。 ” 传统教育观是应试教育观 , 是功利教 人才, 德的总要求就是为“ 社会主义服务” “ ,为人 发展 的 系统 的全 面 的辩证 的性 质 ,这 正 是 马克 思 育观 , 核心是把人当作某种工具 , 突出受教育者是 民服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就是为了保 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和体现。学习思想政 为 了实现 某 种 目的 的手段 。虽 然在 社 会发 展 中起 证学生成才的这种社会 主义方 向,使学生成为社 治理论课 可以直接 帮助大学生提 高科学 思维能 过重大作用, 但本质上是压抑人性的, 特别是压抑 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用之才。 力 ,掌握辩 证 方法 ,最 大程 度 地 开发 人 的智 能 潜 人 的 自主 性 、 独立 性 和创 造性 的 。 素质教 育 观是 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性质、 地位和功 力, 提升人的智慧, 有助于他们在专业素质和文化 全面教育观, 是创新教育观 , 是人本教育观 , 是个 能, 中体现在它是政治教育、 集 思想教育、 品德教 素质方面得到迅速提高。 性教育观。 它要求 以人为本, 把人 自身的发展当作 育。 说到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是对大学 第三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 目的, 面向全体学生 , 强调发展人的个性 , 发展人 生的德育教育 , 或者说, 就是为了育德。学校对学 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传授马克思主 的全面素质, 发展人的各种潜能, 最大限度地提升 生的育德当然还有教学管理、 学生工作 、 辅导员工 义基本理论知识, 传授社会科学知识 , 传授人文知 人的各种能力 , 使人 自身不断 自立、 不断 自主 、 不 作、 班主任工作、 党团工作、 社团工作 、 后勤服务 、 识
大学思政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大学思政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林艳瑜朱淑琴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关键课题,在大学思政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不仅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以及人文素养进行有效培养,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道德品质。
本文主要针对大学思政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优化认为素质教育的相关途径,希望给予我国高等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大学生一些不良道德现象的频繁出现,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综合素质引起了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和讨论,而导致这一现象的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大学生开展历史学、哲学、法学、美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以及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以及审美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形成健康以及正确的心理,进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扩宽知识面,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以及理解问题,进而在思政教学中,更加深刻的领悟思政知识,提高自身的内在涵养以及人文素质。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思政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以及质量并不理想,并且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在此背景下,针对思政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人文素质教育对思政教学的重要作用新时期下,为了提高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高校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个人修养,并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高校一定要明确其作用,并且实现思政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
1.1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思政课堂气氛在思政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教师对人文资源的利用意识,并且有助于在课堂中传播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内在涵养以及人文素质,营造和谐的思政课堂教学气氛。
政治教学应在重视时政教育中提高人文素养
政治教学应在重视时政教育中提高人文素养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写的著名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旨在劝勉读书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
而今身处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学生承担着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学习好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将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社会进步紧密结合,才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忠于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时政教育要突出德育核心。
在政治教材中有如下表述:提高民族素质,对青少年来说,就是要按照‘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在民族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因此,提高民族素质,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这已被确立为青少年的成才目标,其中可见德育处在核心地位。
所以我们的时政教育不能仅满足于浏览一些国内外大事,而是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这些时事,因此我们必须甄选时政内容,突显其德育功能。
当年国内外重大时政的热点与焦点问题是政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点。
学生必须关注一年来发生的重大时政,注重全面理解和掌握党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路线。
并学会将当年的时政热电材料与教材中的相关理论挂钩,实行“对号入座”,既要抓住热点与知识点的显性联系,又要善于发掘热点与知识点的隐性联系。
对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卫生等热点问题,既要熟悉其时代背景、产生与发展过程。
以及引发的事件和导致的后果等,还要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哪些侧面去设计问题。
二、时政教育要体现与时俱进。
时政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教材,但是时政教育的内容又非常广泛,从各类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网络都可以信手拈来。
而如此繁多的材料我们应该怎样把它传授给学生呢?这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除了上述的思想性、教育性原则外,时政教育还要考虑时限性原则。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人才培养探析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人才培养探析一、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是指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的特点,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和需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更加深入人心。
要注重思政课程的创新和多样化。
新时代的学生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样性,传统的思政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我们需要注重思政课程的创新与多样化。
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思政课程内容,如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崇尚真善美。
要注重思政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传统的思政课程往往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和抵触情绪。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注重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课堂游戏、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要注重思政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新时代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理论学习往往需要结合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开展一些实践性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参与社会实践、主持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将思政课程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二、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的社会责任。
在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新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综合素质是一个人在文化、道德、智力、体魄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
在新时代,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所突破,更加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等。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014年10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高校教育偏重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受重视的程度较低,教学本身也存在着工具化、边缘化的倾向,这些都成为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诱因。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上的重要作用,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正确定位,采取以学生为主体、多样化的新型人文素养教育形式。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6-0110-03[收稿时间]2014-06-10[作者简介]何楚明(1980-),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教研究,高教管理。
陈敏(1984-),女,广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法学,国有资产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1.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2.广东工业大学应用数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经济与教育的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理念的深刻变化。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既肩负着培养“专才”的“专业教育”使命,更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文教育”使命。
21世纪的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伟大复兴”,不但需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而且也需要文化的软实力。
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其人文素养的提升。
一、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存在问题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强的渗透力,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出了具体规定。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偏重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最终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不高,人文品格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浮躁,人生理想信念淡漠,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意识较强;二是道德修养较差,一些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能准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三是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有些学生只关心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了解,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识,缺乏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身的基本能力。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作者:汪泉玉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1期摘要:众所周知,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素质的主流是正面积极的,整体精神面貌也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受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大学生政治教育在高等院校工作中的作用也更为彰显,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养的缺失现象也愈加明显,尤其在工科院校更为明显。
本文主要从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出发,分析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并积极探索其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培养机制中图分类号:G641?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011-02随着国家对人文关怀的重视,“人文关怀”也渐渐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线,在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含义与空间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一定方向的指导。
本文主要从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出发,积极探索其对策。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的重要思想。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要育人工程,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新时期具备新的素养,包含人文素养,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高等院校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思想政治的育人工作一直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培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培育1. 引言1.1 概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培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培育,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保障。
作为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政治素养包括了政治思想觉悟、政治信仰、政治自觉性、政治敏锐性等多个方面,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时,要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够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只有教师自身政治思想觉悟高,才能在课堂上言传身教,启迪学生的思想。
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自觉性,时刻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政治敏锐性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只有及时了解和把握社会政治动态,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培育,不仅是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更是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持续加强培训和自我提升,是每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不断追求的目标。
【2000字】2. 正文2.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培育的重要一环。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才能够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思想政治问题。
只有不断深化学习,积极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增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悟力和洞察力。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需要从理论基础的学习入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方面。
还需要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入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最新的政治理论成果,不断更新视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提升。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基础和关键,只有不断深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认识水平,才能够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堂课的教学为例
个 好 的 工 作 以 安 身 立 命 ,继 续 深 造 者 也 大 多 是 为 果 离 开 了 文化 的 积 淀 、 开 了对 祖 国 历 史 、 化 的 了 离 文
了 谋 求 一 个 好 的职 业 , 上 体 面 的 生 活 而 已 。所 以 , 解 , 国 主 义情 感 、 体 主 义情 感 等 就 会 如 同 无源 之 过 爱 集
[ 作者简 介】 黄庆林 (97 )女, 南宁 乡 , 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讲 师, 17一 , 湖 人 广 博士, 主要从事 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研
究。
【 中图分 类号]61 04
一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0240 ( 0 0— 02 0 10— 172 9 904— 3 0)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 生观 与 价 值 观 , 到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人 达
、
加 强 大 学 生 思想 政 治教 育 与 提 高 大 学 生 人 野 、 宽 知 识 面 、 华 人 格 、 冶 情 操 , 助 他 们 树 立 拓 升 陶 帮
文素养的紧迫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市 场 经 济 的浪 潮 汹 涌 澎 湃 ,社 会 文 化 日趋 多 样 的 目的 。 而 这 种 人 文 素 养 教 育 不 仅 仅 靠 人 文 学 科 来
化 , 们 的 思 想 观 念 也 随 之 在 不断 地 发 生 着 变 化 , 开 展 ,担 负 着 对 学 生进 行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高 校 思 想 人 很
大 一 部 分 人 沉 浸 于 物 质 生 活 的追 求 与 满 足 中 ,精 神 政 治 理 论 课 也 应 当 当仁 不 让 地 担 当起 这一 职 责 。 的需 求 与 充 实 被 远 抛 于 脑 后 。人 们 无 心 关 心 生 活 的 二 、 想 政 治 教 育 与 人 文素 质教 育 的密 切 关 系 思 意 义 与价 值 ,物 质 生 活 的 好 坏 成 为 评 判 人 之 成 功 与 人 文 知 识 的熏 陶 ,主 要 是 引 导 学 生 有 选 择 地 汲 否 的 主 要 标 准 。这 种 现 象 引发 了社 会 的道 德 危 机 和 取 一 切 优 秀 的 文 化 成 果 ,从 而 为 自己 的 政 治 思 想 方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机制研究——以理工科院校为视角
的思想品质 、健全 的人格、创新的精神 、高雅 的审 美情趣、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 适用性不 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 ,且与
特 定的文化相联 系。【科学方法解决得的是 “ 5 是什 么 ,怎么做” ,人文方法解决 的是 “ 应该是什么,应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人们着重关注 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 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 用 ,而忽视 了该课程在 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所具备的特殊功能。充 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 质教育功能,寻求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的有机结合,对促进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的 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一
、
加 强 理工 科 大 学 生 人 文 素质 教 育 的 必要 性
( )理 工科大 学生 的价值 困惑需要 加强 人文素质 教 育 一
目前 ,我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并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 的推进,带来 了多元文化的碰撞 ,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 出多样化 、多维化的状况 ,甚至出现 了扭 曲,如拜金主义 、个人主义 、功利主义 等思想在大学生中急剧蔓延。长期 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实行 高度分化的专门教育 ,强调专才培养 ,将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直接的人文 素质教育功能
人文知识 、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和人文 方法是 人文素质所包括 的具体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理
缺乏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业务 知识学得多而为人
处事的道理懂得少 ,在社交能力方面存在极大 的欠 缺 ;逻 辑思维 能力较强但 形象思维较差 ,思维方式
系统 的知识体系,能够 回答 “ 值不值得做 ,该不该 做 ”的问题,使理工科大学生能够 从人文思想 的角
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的三个维度
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的三个维度作者:郑志强来源:《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3年第07期【内容提要】如何利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来提升思政课本身的实效性以及大学生人文素养已成为一个焦点话题。
认清人文教育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突出地位,强化大学生人文精神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重要地位,确立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实践地位,可以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政理论课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基金项目】 2012年嘉兴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一般项目)《基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85151258)。
2012年度嘉兴学院思政重点课题《德育视野下的高校反“三俗文化”研究》(项目编号70112044)。
【作者简介】郑志强,浙江省平湖市嘉兴学院平湖校区公共基础教学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7-0019-04继党的十七大之后,党的十八报告再次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要求。
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将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和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实效性相结合,以实现互利共赢,然而收效不大。
究其原因,一是没有很好地明确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人文教育功能,二是没有强化大学生人文精神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核心地位,三是没有弄清高校思政理论课实施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一、人文教育——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重要功能人文教育是指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文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
高校思政理论课所承担的教育功能无容置疑,但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外,似乎很难凸显别的教育功能,而事实上人文教育也是其重要功能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辨析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辨析[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将人类优秀的社会科学文化成果内化为个体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在目标上的高度统一和内容上的相通互补使它们的结合成为可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区别;一致性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标准术语,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的历史过程中提出并使用的。
中国共产党曾在不同历史时期使用了“宣传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不同的提法。
早在1950年2月,新中国第一次全国学校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坚决地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 是现在学校中开展新民主主义学习的主要关键”,[1]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也使用了这一概念。
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中指出:“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此事由中央宣传部、国家经委会同国家计委、教育部,作出实施的规划。
”为了落实这一精神,教育部专门召开政工专业论证会,最后确定学科全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决定从1984年开始招生。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就成为规范的术语,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取代了“政治思想工作”的提法,并统一了许多相近的术语,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比较统一的标准提法。
[2]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目前比较权威的定义是张耀灿、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所给出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思政课优秀工作案例
大思政课优秀工作案例一、项目简介大思政课作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校园中如何进行思政课的创新与改革,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和参与度,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育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案例将以某高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项目为例,介绍该项目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果,以及对其他高校的借鉴意义。
二、项目背景某高校作为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一直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传统的思政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思政课教育改革,提高学生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该校特别开展了一项名为“大思政课优秀工作”的项目。
三、项目目标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和参与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
四、项目实施1. 制定改革方案:学校成立了由思政课教师、学生代表和教务专家组成的改革方案制定小组,共同制定了改革方案。
2. 更新教学内容: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和前沿人文科学研究成果,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3. 创新教学方式:引入多种教学模式,包括案例分析、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提高教师素质: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培训、开展教学观摩等方式,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热情。
5. 加强评估监督:建立健全的评估监督机制,对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
五、项目成果1. 学生参与度提高:经过改革后的思政课,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和互动。
2. 学习效果显著: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提高。
3. 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显著改善,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ltivation of Hபைடு நூலகம்manistic Quality and Teach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M in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uzhou 215008 Jiangsu,China)
45
2018年 7月 第 24卷 第 4期
湖 北 成 人 教 育 学 院 学报 Journal of Hubei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
Ju1.2018 Vo1.24 No.4
深 层 次 品 行 的 一 种 人 格 修 养 。l1 当 代 大 学 生 所 需 具 备 的人 文 素 养 包 括 人 文 知识 、人 文 精 神 、人 文 行 为 三 者 的 有 机 整 合 与 统 一 ,三 者 密 不 可 分 ,有 着 内 在 的逻 辑 关 联 。其 中 ,人 文 知 识 是 人 文 素 养 的 内 涵 和 基 础 ,是 一个 人 具 有 人 文 素 养 的前 提 和 基 点 ; 人 文 精 神 是 一 个 人 的 内在 养 成 和 精 神 追 求 ,是 人 文 素 养 的 核 心 和 灵 魂 ;人 文 行 为 是 一 个 人 的 具 体 行 动 和 实 践 ,是 人 文 素 养 的 践 履 和 外 显 。人 文 知 识 的 内 化 即 是 人 文 精 神 ,而 人 文 精 神 的 外 化 则 为 人 文 行 为 。 ]
[Key words] humanistic quality;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teaching reform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改 革 是 时 代 的趋 势 ,也 是 当下 从 事 思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的教 育 工作 者 共 同 的 呼声 与 吁求 。改 什 么 ?如 何 改 ?一 系列 问 题 困扰 、引 发 思 政 教 育工 作 者 不 断 思 索 与 探 寻 ,而人 文 素 养 的培 育 成 为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改革 的一 个 重 要 关 注点 和切 入 口
[摘 要 ] 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教 学 改 革 是 时 代 的 趋 势 ,也 是 从 事 思政 教 育 工 作 者 的 迫 切 要 求 。 人 文 素 养 的 培 育成 为 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教 学 目标 、教 学 内容 和 教 学 途 径 等 方 面 改 革 的 重 要 推 力 和 主 要 抓 手 。人 文 知 识 的 注 入 ,人 文 精 神 的 内化 ,人 文行 为 的 外 显 ,将 使 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 教 学更 具 吸 引 力和 感 召力 ,成 为 大 学 生 终 身 受 益 的 经典 课 ,真 正 起 到 大 学 生人 生导 航 的 主 渠道 的作 用 。 [关 键 词 ] 人 文素 养 ;思 想政 治 理 论课 ;教 学 改革 [中图 分 类 号 ] G64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673—3878(2018)04—0045—03
seem s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hum anistic quality has becom e an im portant thrust and m ain focus O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On the other hand,it is as—
一 、 教 学 目标 上 :人 文 精 神 的培 养 是 改 革 的核 心 点
人 文 素 养 ,反 映 的是 人 在 人 文 知 识 不 断 累 积 的 基 础 上 ,通 过 内化 积 淀 而 成 型 的精 神 态 度 与 觉 悟 ,是 追 求 全 面 自由 和谐 发 展 、倡 导 正 确 价 值 观 和
sential that the afflux of hum anistic knowledge.the internalization of hum anistic spirit and the explicit appearance of hum an behavior could m ake the course’S teaching m ore attractive and inspiring.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classic lesson m ight becom e such a course that students would never forget and bene— fit from it. Clearly,it really plays the role of the m ain channel for college students"life navigation.
2018年 7月 第 24卷 第 4期
湖 北 成 人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Hubei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
Ju1.2018 V o1.24 NO.4
人 文素 养培 育 与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改 革
张 敏 (苏 州 农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江 苏 苏 州 2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