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课一、【复习目标】1.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

3.了解乐音的特性及与生活现象的联系。

4.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5.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6.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7. 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声音产生和传播;②乐音的三个特性。

难点:①回声测距离;②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前置准备】知识网络二、【复习过程】【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聚焦:1.声音是由物体的所产生的,停止,发声随之停止。

2.声音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的方式传播.。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不同,正常情况下,中传声的速度快于液体,而中传声的速度快于气体,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

4.声音从声源发出,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回来使其又传入人耳的声音,利用回声可以测定。

实验1: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用手按住鼓面,泡沫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

说明。

实验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研究方法:把鼓面的振动、音叉的振动转换成泡沫屑或乒乓球的跳动来体现。

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实验3:如图所示,将手机置于封闭的玻璃罩内.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四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四篇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 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 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

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 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 14 页图 1-4 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 1、看 15 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 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 秒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 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 1、2、3 题。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 可降低难点。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2—2 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难点重 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 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 看就 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 要的纠正即可。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共5篇)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共5篇)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

在声现象复习过程中,以实验和生活实例为主线,通过再现实验,体验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逐步掌握声现象各个方面知识点。

[教材分析] 《声现象》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的学习内容。

本章内容重视与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的联系,重视用物理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声现象相关实验,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营造和谐的讨论、交流环境,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仪器材料] 大小不同的音叉乒乓球直尺鼓水盆[教学流程设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用小锤敲击音叉,多媒体展示图片。

思考:用小锤轻敲音叉,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乒乓球有什么作用?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拓展:还有那些实验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展示图片并做演示实验:将敲击的音叉放入水盆。

第2章《声现象》全章复习学案声现象复习学案doc初中物理

第2章《声现象》全章复习学案声现象复习学案doc初中物理

第2章《声现象》全章复习学案声现象复习学案doc初中物理【复习目标】1.明白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并明白声音的速度.2.明白人耳是如何样听到声音的以及人耳的双耳效应.3.明白声音的三个特性分不与什么有关.4.明白什么是次声波和超声波及其应用.4.明白什么是噪声及其危害,明白噪声的操纵途径.5.明白声是如何传递信息和能量的.【知识网络】【知识梳理】1.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一切____________的物体都在振动,________停止,发声也就停止.2.声音要靠_______传播.一切______、______、______都能够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声音在_______、_______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3.人们感知声音的差不多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_______.经_______________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4.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_________.人耳是利用_________来准确判定发声体的位置的,堵住一只耳朵,只用一只耳朵听声音,_____准确判定发声体的位置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频率,频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_.某物体在5s内振动100次,其频率为_________.音调是人们感受到的声音的_______,它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响度是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_______,它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振幅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响度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7.人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它们已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把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8.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尽管我们看不到声波,但声音的波形能够在_________上展现出来.9.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我们辨不不同发声体的依照.10.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有规那么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确实是乐音,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是噪声.从环保角度看,凡是阻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______作用的声音,差不多上噪声11.我们用________做单位来划分声音的等级,符号是_______.1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不是在________处减弱,如:__________;在___________中减弱,如: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处减弱,如:________________.13.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_和_________.14.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____,音调就越____.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振动幅度越___,声音的响度就越_____.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_____,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_____,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____,绷的松的弦发声的音调_____.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__管乐器吹奏时_________振动发声,长的空气柱产生的声音的音调_____,短的空气柱产生的声音的音调______.【典型例题】例1.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那么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例 2.噪声严峻污染环境,阻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以下能有效操纵噪声的措施是( )A在公路两旁和住宅区设置屏障 B 扩大都市规模,多建高层楼房C 在繁华路段汽车禁止鸣喇叭D 植树种草绿化都市例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讲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 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导学案1. 基本概念回顾1.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需要声源、传播介质和接收器。

•声源是产生声音的物体。

•传播介质是声音传播的媒介,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接收器是接收声音的物体。

1.2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传播。

•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2. 声音的特性2.1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声音的强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2.2 音调与频率•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单位是赫兹(Hz)。

2.3 声音的音量•声音的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

•音量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2.4 回声•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回声的产生需要有声源、障碍物和接收器。

3. 声音的利用与保护3.1 声音的利用•声音的利用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广泛,如广播、电话、音乐等。

•声音还可以用于声纳、超声波等技术。

3.2 噪声与对策•噪声是指给人们带来不适的声音。

•噪声对人体健康有害,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护听力。

4. 思考题1.请列举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2.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顺序是怎样的?3.音调与频率有什么关系?声音频率越高或越低对应的音调是高音还是低音?4.什么是回声?回声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5.声音的利用有哪些方面?你还能举例说明声音的利用吗?6.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如何保护听力?5. 作业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2章的课后习题,巩固对声音和声现象的理解。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观察思考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 Nhomakorabea动教学资源安排
分析讨论,建立概念知识点
梳理(二)
展示声音的三大特性
提问: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展示听觉频率,超声波、次声波
分组实验,探究让同一个物体分别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的振动
提供学生需要的实验教材
提问:响度与什么有关
请学生上台敲鼓、观察、分析、总结
演示实验器材
培养学生团体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各种声音的特征及应用
教学难点
音调与音色的应用,声知识的拓展
教具学具
多媒体、鼓、音叉、卡片纸、梳子、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安排
创造情境
提出问题
利用视频
引入新课
观看、思考
多媒体播放视频
分析讨论,建立概念知识点
课题
《声现象》专题复习
执教人:




知识与
技能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3、嗓声的危害,来源和防治
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
过程与
方法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梳理(一)
设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提供学生需要的
实验教材
提问: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举例说明
相关图片展示
真空中声音的传播
观看视频
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训练导学案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训练导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训练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和影响因素并能在实际的例子中进行区分。

3.知道噪声的威海和控制的方法。

4.了解现代技术中声的应用。

学习过程: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 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_____.2.传播:(1)形式:以_____ 的形式传播.(2)声音可以在中传播,_____不能传声.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通过传入我们的耳朵。

3.声速:(1)大小:与介质的和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2)声速的比较:一般情况下,v气体__v液体__v固体.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的声音。

练习:(1)路人的说话声是_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通过_______传到垂钓者的耳中.(2)说话声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说明_____可以传声.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及声的利用1.三特性的比较如图所示,2.声音的分类(1)声的分类①可闻声:频率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②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超声波:高于__________的声音. 次声波:低于______的声音.(2)传递_____ :如B超,回声定位(声呐),预报地震、海啸、台风、倒车雷达等. (3)传递_____ :如声波清洗,去污,击碎结石等.知识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发声体做__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其波形杂乱无章.2.等级: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是___________.3.几个特殊值(1)声音的听觉下限为_____ . (2)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3)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 (4)为保证睡眠和休息,声音不能超过______.4.噪声的控制(1)防止噪声的。

(2)阻断噪声的。

(3)防止噪声进入. 练习(1)鼓声和二胡声分别是和振动发出的。

(2)打击鼓的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是因为鼓面增大;鼓声的增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学案

繁华初级中学初三物理学案课题: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能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响度、音调影响因素;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能说出生活中控制噪声的方法。

2、回顾本章实验,知道转换法,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问题二、典题突破例1: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

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练习1:如图2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例2: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有以下探究方案证明敲桌子时桌子在振动.(亲自做一下)方案A:在桌面上放上许多小的物体,如:小纸屑、细沙等,可以轻轻的敲击桌面进行观察方案B:在桌面上放上较大的物体,如:物理课本、铅笔盒等,用力敲击桌面后进行观察方案C:在桌面上可以放上许多小的物体,如:一滴水、细沙等,用力敲击桌面后进行观察。

你认为最可行的方案是:理由是:①②练习2: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三提升与巩固1、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340m/s;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3、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老师太空授课及地面课堂的实况直播如图所示,下列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是从太空直接传到地面课堂的B.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C.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内容是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的D.声音传播的速度等于电磁波传播的速度4、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5、如图 1 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

初中物理_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的影响因素。

2.知道噪声的危害,能说出生活中控制噪声的方法,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3.回顾本章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二、【知识回顾】完成后组内相互交流巩固三、【课内探究】模块一:声音的传播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明和小敏做了如下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击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缝隙,然后重复上述步骤,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分析与论证,声音靠传播到远处。

(不能传声)【拓展1】1、能传播声音的介质有()A.只有气体B.只有固体C.只有液体D.气体、液体、固体均可2.把音乐芯片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在向外抽气的过程中()A.听到音乐声越来越大B.听到音乐声越来越小C.听到音乐声不变D.无法判断模块二:声音的特性(先思考后实验操作,并明确实验注意的问题和实验方法)用一把直尺,如何探究音调或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任选其中一个实验)实验方法: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论:【拓展2】1.挑选西瓜是否成熟时,人们常常轻轻敲击一下,由声音来判断是否成熟,这是根据( )A.音调B.音色C.响度D.以上都不正确2.人们常说的“不准高声喧哗”与“这个音太低,我唱不出来”中的高低是()A.“高”指响度,“低”指音调B.“高”指音调,“低”指响度C.都指音调D.都指响度3.医生使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其目的是为了( )A.提高音调B.改变音色C.减小声音散失增大响度D.增大发生体的振幅模块三:噪声咱们学校及周围有哪些噪声?你可以怎样来减弱这些噪声?【拓展3】假如与你一墙之隔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了你的学习和休息,下列措施中你认为无效的是( )A.赶紧将门窗关紧B.用棉花塞住耳朵C.将棉毯挂在窗上D.打开窗加快空气流通四、【训练化疑,反馈拓展】1. 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2、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音色逐渐改变B.音调逐渐降低.C.响度逐渐降低.D.音调,音色,响度都不变3.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C.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 D.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4.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

知识点二 声现象 复习学案

知识点二   声现象   复习学案

知识点二声现象复习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A.声音的产生和传播B.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C.噪声的危害、来源和防治D.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E、声音的利用2.过程和方法:A.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传播介质、传播快慢)的活动B.对影响音调、响度的因素进行探究C.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各种声音带给你的不同感受(宁静?欢乐?振奋?烦躁?)体会声音世界的奇特和多彩学习重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各种声音的特征及应用;难点:控制变量法的初步认识和应用,声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教学过程:一、疏理知识,落实双基:(一)课本知识疏理:1.声音产生的条件:。

2、声音传播的条件:必须有。

、、均可传声,不能传声。

3、声音传播的形式:以的形式传播。

4、声音传播的速度:(1)在15摄氏度空气中声速是(2)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液体中,液体中声速气体中,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有关。

5、乐音的三要素:(1)响度(指):决定于声源的和人耳距声源的有关。

(2)音调(指):决定于声源振动的。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3)音色:决定于声源的和。

买碗时轻碰听好坏,是根据不同。

(结构改变较大)。

6、噪声:物理学上说是的声音。

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说是的声音。

减小噪声的方法主要是:在声源处(防止)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在人耳处(防止)。

7、超声波(的声音)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成像、碎石。

8、次声波(的声音)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9、人听见声音的过程:(1)空气传声:声源→声波在介质传递→人耳→听觉神经→大脑;(2)骨传导:声源振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二)课外知识疏理:1.双耳效应:两只耳朵更能确定声音产生的方位和距离,有给声源定位的作用,听声音更具立体声。

2.回声:原声经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导学案设计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导学案设计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 通过复习, 掌握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的特性。

2.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会运用声知识分析简单的声问题的方法。

3.激情投入, 积极思考, 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声音的特性, 防治噪声的途径。

【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

梳理案 Ⅰ知识导图Ⅱ. 知识梳理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 产生的。

(l)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

体、 体和 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振动一定会发声, 但发出的声音人 会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 是 发出声音的。

(3)振动 , 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即 、 和 都可以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 的形式传播, 叫做声波。

在传播过程中同时传递着 和 。

(2)真空 传声。

3.回声(1)形成: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形成 。

(2)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如果回声与原声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为 , 人就能分辨出回声和原声, 如果时间间隔____0.1 s, 人耳就无法辨别出回声与原声, 此时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 起到 原声的作用. 声音听起来变得响亮。

(3)应用:可以利用回声测 , 如测海底 的 等。

声 现 象声音的产生条件: 实验:声音的传播 条件:传播形式 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声音的特性音调的决定因素:频率响度的决定因素: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音色的决定因素: 噪声防治措施:在声源处减弱、声音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 。

4.声速(l)影响因素: 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__________和有关。

(2)规律: 声音在中传播速度最快。

其次是 , 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同一种介质, 当它改变时, 声音的传播速度也有差异。

(3)15℃时,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5. 声音的三要素项目音调响度音色概念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声音的特色影响因素频率振幅和距离发声体本身如材料、发音方式等改变方法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等改变用力的大小改变发声体的振动方式等描述如尖锐刺耳如震耳欲聋如“闻其声知其人”说明频率: 是指物体在, 表示物体振动的 , 单位是 , 简称 , 符号是。

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二章_声现象_复习导学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二章_声现象_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弦乐器靠________振动发声、鼓靠________振动发声,竹笛靠________振动发声等等);振动停止,发声________。

人发声靠____振动发声的,蝉靠____振动发生,蟋蟀是靠_____振动发声的2、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传声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真空________传声。

2、声音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

发声物体____(一定、不一定)在振动,但在振动_____能听见声音(一定、不一定)。

3、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

4、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_______和_______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___中传得最快,________中最慢。

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________时声速快。

5、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________回来。

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晚____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________m。

6、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________,这种振动经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耳蜗中的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即:声音→_____→________→听觉神经→大脑7、骨传导:声音通过_______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听见自己的声音);【巩固练习】1、人类靠声带发声的。

击鼓传花时听到的鼓声,是由的振动而产生。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音先经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过传播而被鱼听到。

传播过程中,声速变_______。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

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第41课时)设计人:刘静【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能说出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能说出乐音的特性及各个特性的影响因素。

3、能说出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学习重点】1、能够通过实验说明声音的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2、从不同途径控制噪声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够通过实验说明声音的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 -- 知识梳理(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 ,振动_________ ,发生才停止。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

)2、声音是以 _______ 的形式在_________ 传播,气体、液体和__________ 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 ________ 中传播的最慢,15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 ,但_________ 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 。

3、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_________________ 。

生活中正是由于 _________ ,才能使我们听到的声音具有立体感,我们才可以准确地判断声源的位置和方位。

(二)声音的特性1、声音具有三个显著的特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其中,与振动的频率(每秒钟物体振动的次数)有关,且频率越大,_______________ 越高;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且振幅越大,_____________ 越大,它还与距离发生体的______________ 有关;不同的发声体 ____________ 不同。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预习目标:1. 通过复习能说出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能说出人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2. 通过复习说出声音的特性有哪些,它们的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能在实例中区分音调与响度。

3. 通过复习能说出声音利用的两种形式,知道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

4. 通过复习说出控制噪声的途径。

预习重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性预习难点:能在实例中区分音调与响度课前预习:基础知识梳理知识1、声音产生和传播任务一:阅读教材P,说出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能说出人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并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2.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传播,传播声音的介质有、、,真空传声。

(2)声音以_______的形式向外传播。

(3)声速:①一般来说,声音在______传播最快,在______中传播最慢。

②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有关。

③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④听到回声的条件:人耳能分辨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至少是,因此一般条件下,人要听到回声距障碍物到少米。

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通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_________,不过大多时候我们还是通过_______传导来感知声音的。

其中____传导传声本领强。

(2)“效应”可以判断出声源的方位。

预习诊断;1.1、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2、某同学对着一口枯井大喊一声,经过1.5s听到回声,请问枯井有多深?(设当时气温为15℃)3.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根长的空铁管的一端敲打一次,在另一端能听到_____次声音。

第2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第2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提纲1.声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声源。

2.声的传播需要_____传播。

固、液、气都_____传声,真空_____传声。

(选填“能”或“不能”) 3.声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________。

声传播的快慢用__________描述,声速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还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________,固体传声________,液体传声_________,气体传声___________。

(选填“快”、“慢”、“最慢”)4.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__________,这种___________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__________,这样人们就听到了声音。

在声音传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______听觉,即为_________。

5.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为________。

6.频率决定声音的________;物体振动得快,频率_____,发出的音调就______,物体振动得慢,频率_____,发出的音调就______。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______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超声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次声波。

7.物体振动的幅度用____________来描述;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叫做_________;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声现象
一 复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骨传导的原理及双耳效应。

4、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6、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二 基础诊测: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发声才停止。

2、声音是以 的形式在 传播,气体、液体和 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 中传播的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但 -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 。

生活中正是由于 ,才能使我们听到的声音具有立体感,我们才可以准确地判断声源的位置和方位。

4、声音具有三个显著的特性,分别是 、 和 。

其中, 与振动的频率(每秒钟物体振动的次数)有关,且频率越大, 越高; 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且振幅越大, 越大,它还与距离发生体的 有关;不同的发声体 不同。

5、人耳的听觉频率是 。

频率高于 的声叫 波,频率低于 的声叫 波,生活中用超检查身体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用的是 波,地震、火山、台风、海啸及一些动物交流时用的是 波。

6、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 、 和 的声音以及 ______________都是噪声,人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 。

7、声既能传递_____也能传递 ,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 ;声传递能量的例子有: 。

三、题型解析:
知识点一: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题1: 如图1所示,用竖直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
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2、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
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
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 .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知识点二:关于乐音的三个特征问题(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例题1: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
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
A .(1)(2)
B .(2)(4)
C .(1)(3)
D .(3)(4)
2: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播的.

1
甲乙丁

抽气
知识点三:环保问题
例题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

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①④⑤⑥
2: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知识点四:回声测距问题: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3s,收到回波信号,(1)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多少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2)列举超声波的其它用途(至少两个);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四、达标测试
1.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
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
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
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
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
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者都不同
4、一些同学经常在噪杂的公共场合戴耳机听MP3,为了听得更清楚,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5、当听到几个熟悉的同学谈话的声音时,你往往很容易判断出都是谁在说话,这时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时它们的:( )

1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音调、响度同时作用的结果
6、分贝是用来计量()
A、音调的高低
B、响度的大小
C、音色的好坏
D、声音的强弱
7、下列叙述不属于噪声的是()
A 音乐厅里演奏的命运交响曲B在家里,几位同学旁若无人的引吭高歌
C 在低空飞行的喷气式飞机
D 尖钉在铝锅上划出的声音
8、在图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A B C D
9、利用回声可测量海底的深度,某海洋考察船向海底发射一声波,经1.2秒后听到回声,则此处海水深为()(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31米/秒)
A、1832.2
B、3674.4
C、918.6
D、1531
10、下列实例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A、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昆虫的位置;
B、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
C、外科医生利用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发出声波切削坚硬的金刚石。

11、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
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传到观众的耳朵的。

12、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m/s。

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13、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声音在________中不能传播.
五:挑战自我
1、关于声音和振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C、振动就一定发声
D、振动停止,声音能继续传播
2、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的水位上升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
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3、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B、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C、射击运动员在驯练和比赛中戴耳塞,是为了减弱进入耳中的噪声
D、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行谈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4、晚上当你在家温习功课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四条措施中,无效的是( )
A、打开窗户让空气增加流动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
D、关上窗户拉上厚窗帘
5、一般来说,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向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6、小红拎起水壶向暖水瓶中灌开水,小刚在一旁提醒她:“小红,快满了”,说话间水真的满了,小红奇怪地问小刚:“你怎么知道水快满了?”小刚说:“凭经验听出来的。

”请你用物理知识向小红解释其中的道理。

7、宇航员在太空中,有时需要到宇宙飞船外工作。

当宇航员在太空舱外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用电子通讯设备;但在太空舱内时,宇航员的交流可以不用通讯设备直接对话。

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宇航员在飞船内、外采用两种不同交流方法的道理。

8、如图1所示,轻塑料球A紧靠音叉B放置,用橡皮槌轻敲叉C,会看到什么现象?试说明理由。

若将这一实验放置在月球表面,以会看到什么现象?
9、汽车行驶的正前一座方有高山,汽车以12 m/s的速度行驶。

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
10、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664m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

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1.834s。

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2m/s,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