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8年四上数学:第1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交流,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遵循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掌握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呈现卫星运行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难点: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呈现卫星运行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2.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启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卫星运行图、计时器等。
2.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卫星运行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卫星运行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卫星运行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卫星运行的速度、时间和路程。
引导学生发现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计算卫星运行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呈现一组卫星运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的编排中,此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间单位、时间换算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授的,旨在提高学生对时间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换算、时间的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较为复杂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主要是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卫星运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3.实践: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运用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示范课教案
第三单元乘法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教材分析:本节课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具体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科书中呈现了两种估算方法,旨在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估算;第二个问题是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道理, 主要是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第三个问题是掌握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特别要注意计算所得到的数字要落在哪个数位上,正确进行乘法的竖式计算。
接着试一试环节,在1/ 8掌握一般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个问题,发展竖式计算的经验。
第一个问题是三位数中间有0的时候,竖式计算必须注意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三位数的每个数位上数字都比较小或末尾是0的时候,怎么算更简捷合理。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形成数感。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2/ 83/ 8师:怎样列式呢?师: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指名回答。
2.算一算。
(1)算一算,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列式:114×21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课件演示。
)4/ 85/ 86/ 87/ 88/ 8。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5)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一个例子。
本节课主要通过研究卫星运行的时间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即通过找出单位“1”,用除法计算,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材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探究、交流、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但是,对于“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究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将以引导探究法为主,辅以小组合作法、讲解法等。
2.教学手段:我将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以一个有趣的卫星运行动画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卫星运行的时间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卫星运行的时间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然后,我会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自主探究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3.讲解: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我会进行讲解,明确“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巩固。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概念,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计时能力和时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和计时能力,他们对时间和时刻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概念,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计时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时间和时刻的概念。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实例材料,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卫星运行时间是如何计算的吗?”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发他们对卫星运行时间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呈现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明白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间和速度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授课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卫星运行的时间来让学生理解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时间和速度来计算物体的运行距离。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和速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运用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掌握利用时间和速度计算物体运行距离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时间和速度计算物体的运行距离。
2.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时间和速度计算物体的运行距离。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卫星运行的图片和视频等。
2.准备计算器等辅助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的卫星运行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卫星运行的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卫星运行的时间和速度的数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时间和速度计算物体的运行距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每组选取一个卫星运行的数据,利用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计算物体的运行距离。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学会用时间来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我了解到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以及如何用时间来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之前,我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和时刻的基础知识,对于一些基本的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秒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时间和时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如何用时间来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概念,掌握用时间来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概念,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2.让学生学会用时间来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以及如何用时间来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
五.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时间和时刻的概念,理解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2.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时间和时刻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概念,掌握用时间来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为了顺利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以下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制作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实际问题:准备了几个与时间和时刻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一、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第1课《卫星运行时间》是一节重要的数学课,本节课主要涉及到估算和乘法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估算方法,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目标1.了解估算的方法,能够熟练进行估算;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4.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估算的方法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加减法知识,但对于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索乘法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口算题目,让学生回顾加减法的知识,例如:23+34=?,56-23=?等。
2.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要计算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的乘积,你们会怎么做?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探索估算的方法(1)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一架飞机飞行了1000公里,速度是每小时800公里,那么这架飞机需要飞行多长时间?(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先估算一下这架飞机需要飞行多长时间,然后再用精确的方法进行计算。
(3)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估算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将1000公里除以800公里每小时,得到1.25小时,然后再用精确的方法进行计算。
(4)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估算的方法,例如:估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快地得到一个大致的答案,然后再用精确的方法进行计算。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一颗卫星每小时绕地球转一圈,那么一天需要绕多少圈?(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先将一天的小时数(24小时)乘以卫星每小时绕地球转的圈数(1圈),然后再进行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模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模板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卫星运行的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
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现象,他们喜欢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卫星运行的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知识,理解卫星运行的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卫星运行的原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操作教学法: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教具:准备一些模型或者图片,用于展示卫星运行的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如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引出卫星运行的时间这一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卫星运行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知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观看一些卫星运行的视频,然后分组讨论,尝试解释卫星运行的原理。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了卫星运行时间,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卫星的运行。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对照着竖式,小组内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小组交流后,教师小结方法。
32×25=
七、课堂练习
1.用竖式计算。
18×15=
22×16=
45×33=
2.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算一算,绕地球21圈需要 多长时间? 分析与解答:由题意,列式为114×21。计算方法有多种形式,一般我们用竖式计算 。用竖式计算时,先用21的( )位上的数去乘114,得数的末位和21的( )位对 齐;再用21的( )位上的数去乘114,得数的末位与21的( )位对齐;最后把两 次乘得的积( )起来。
2280 + 114
2394
1 1 4(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 21 1 1 4………………114×1
2 2 8…………………114×20 2394
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 么?着重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数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 一难点。 3.算一算,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 握笔算方法。 小组内交流,并汇报运算结果。
3.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估算时用
(
)法。
4. 乘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 ),再看乘数的( )一共有几
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5. 用竖式计算。 260×21=
405×28=
152×16=
【参考答案】: 1. 800 270 352 1485 2. 个 个 十 十 加 3. 四舍五入 4. 相乘 末尾 5. 5460 11340 243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介绍的卫星运行时间是一项基础的天文学知识,它对于理解卫星在空间中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卫星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卫星运行周期和运行时间的方法。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过学习,能够认识到卫星对人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学习兴趣。
3. 学科交叉本节课是数学与天文学的交叉课程,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科交叉学习机会。
三、教学重要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把卫星运行周期和运行时间的概念清晰地传达给学生,并让他们掌握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演示法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运行时间,本节课将使用演示法,通过模拟卫星运动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3. 讨论法本节课还将采用讨论法,帮助学生克服传统学习教材的被动受教态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让学生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人造卫星究竟是什么。
2. 正式学习环节####(1)引入主题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卫星的基本知识和运行方式,让学生对卫星产生初步的认知感。
####(2)呈现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确定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运行时间,并呈现问题:如果一个地球同步卫星要绕地球一周,需要多长时间?####(3)探究卫星运行周期引导学生自行了解什么是卫星运行周期,并探究如何计算。
####(4)探究卫星运行时间引导学生自行了解如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通过数学计算帮助学生求解问题。
3. 巩固提高环节####(1)让学生自行解答练习让学生自行完成练习内容,巩固课程学习内容。
####(2)呈现案例将现代卫星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卫星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1)
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江南学校李友峰
一、算一算。
(列竖式计算)
485×16= 186×32= 208×48=
二、解决问题。
1.李叔叔驾车旅游,从一个风景区到另一个风景区,共行驶了13时,平均每时行105千米,两个风景区相距多少千米?
2.电影院共有1000个座位,今天第一场电影售出746张电影票,每张的价格是15元。
这场电影的收入是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7760 5952 9984(竖式略)
二、1. 105×13=1365(千米)
2. 15×746=11190(元)
【素材积累】
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摘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第1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1)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1)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轨道、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理解星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能描述卫星的运动轨迹。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卫星运行时间,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2.教具:绘图纸、专用量角器、卫星运行时间计算表。
3.预习材料:课前布置相关练习,鼓励学生在家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内容一、引入1.星空宇宙永恒不变,我们从地球上可以看到无数华丽美丽的星星,我们知道这些星星真正的身份是什么吗?2.谈论引力和运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了解运动的概念,并为今天的话题奠定基础。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卫星的动态视频,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察体会,为今天的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主体第一节:轨道运行的基本概念1.引导学生讨论轨道的概念和特点,用图形化的方式表示。
2.采用绘图纸和专用量角器,让学生自己绘制轨道图,并解释其结构和含义。
3.引导学生讨论卫星存在的意义和应用价值,鼓励他们深入思考卫星的发展历程以及优化方案。
第二节: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概念1.理解卫星的运行时间概念,明确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速度等要素。
2.通过计算器和卫星运行时间计算表,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卫星运行时间,并建立计算模型。
3.通过实际案例和应用实例的参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总结1.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卫星的基本概念和运行时间计算方法,能够理解卫星运动的基本规律,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展望: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卫星运行时间,更深入探讨卫星运行的运算操作。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
2.阅读有关卫星运行的资料,了解更多卫星运行的有关知识。
3.利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生活中的卫星运行问题,并计算解决。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速度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速度、时间、路程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
2.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
3.准备计时器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卫星运行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卫星运行时间是如何计算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实际问题:某颗卫星从地球出发,绕地球运行一周,需要多长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操练(15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速度、时间、路程等知识,计算卫星运行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针对刚才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师点评并总结,确保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卫星运行时间。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如何通过给定的信息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颗卫星从地球发射,绕地球运行一周需要360分钟,问这颗卫星运行一周需要多少时间?2. 讲解计算方法:我们需要知道卫星运行一周的时间,即360分钟。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除法计算出卫星运行一分钟所经过的距离。
具体方法是,将地球的周长除以360分钟。
3. 例题讲解:假设地球的周长为10000公里,请计算这颗卫星运行一分钟所经过的距离。
4.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根据地球的周长,计算这颗卫星运行一分钟所经过的距离。
5. 作业讲解: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计算一颗卫星运行一周的时间。
六、板书设计卫星运行时间 = 地球周长 / 运行时间(分钟)七、作业设计1. 计算一颗卫星运行一周的时间。
答案:360分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于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掌握得很好,但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计算问题上有待提高。
在课后,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做一些类似的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也可以尝试拓展一下,研究一下卫星运行的其他相关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不仅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我将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的问题是关键。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三 乘法第1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1)
状元成才路
114×21 =114×7×3 =798×3 =2394
方 法列 三表
格
114×21 × 100 10 4 20 2000 200 80 1 100 10 4
2280 + 114
2394
状元成才路
方 法列 四竖
式
114 × 21
1 1 4 ……114×1 2 2 8 ……114×20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28×75= 9600 (厘米) 128
× 75 14
640 896
11
9600 9600厘米=96米
答:每人走的正步一共是9600厘 米,相当于96米。
3.算一算,并和同伴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213 × 32
426 6 319 6816
238 × 54
13
952 1 19 0
状元成才路
随பைடு நூலகம்练习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144×23= 3312 (个)
144 × 23
11
432 288
11
3312 答:郭阿姨2011年8月要接3312个电话。
2.国庆60周年庆典上 ,阅兵方队正步通过天安 门前时,每人走了128步。 每步长75厘米。每人走的 正步一共是多少厘米,相 当于多少米?
1 285 2
126 × 25
13
630 215 2
3150
697 × 86
54
4 82 5 1 71 6
5 994 2
状元成才路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状元成才路
第三单元 乘法 卫星运行时间(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1)
列11式0×为2:0=1212400(×分)21,
比2200分多。
两个乘数都看小了,所以积偏小。
估一估,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估一估
120 × 20 = 2400(分)
列12式0×为2:0=1214400(×分)21,
约为2400看分大。了 看小了
无法判断偏大或偏小,但与实际结果接近。
估一估,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估一估 列式为: 114 × 21
哪一位上的 乘积满几十就向 前一位进几。
135 × 1 724
540
23
945
9990
13用5×744十位上 的“1375”×乘70135, 积的末位与“7”
对齐。
计算时要注意进位的问题。
算一算,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 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 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千万别忘记进位的数字。
世界上哪些国家有完全自主的卫星发射技术 和卫星导航系统?
据统计,目前外太空共有一千余颗人造卫星在运行。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卫星数量最多的国家,质量也领先于全世界。俄罗斯的 卫星总数原本仅次于美国,但随着经济的持续低迷,俄罗斯在航空事业上的投 入越来越少,导致其发射卫星的频率极低。
中国虽然在航空航天事业上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从2010年开始, 中国每年都有超过二十枚卫星发射,而且成功率极高。到了2014年,卫星运行 总数超过了俄罗斯,达到了139颗,成为了世界上卫星在轨总数第二多的国家, 截止2018年,中国已经发射了192颗卫星,而且还有更多的卫星发射计划。
自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人类拥有了探索太空的能力,为保护 太空、防止因争夺太空资源而产生冲突,世界各国陆续签署了《外太空公约》。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3单元第1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1)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3单元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1)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卫星。
2.理解卫星的运行。
3.计算卫星飞行的时间。
二、教学重难点:1.卫星的运行。
2.计算卫星的飞行时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显示一张卫星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卫星。
然后询问学生大家有谁听说过卫星?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曾经听到的相关卫星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卫星。
2. 新知识探究1.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讲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卫星的运行,包括卫星绕地球公转的轨迹和速度。
告诉学生,卫星绕地球旋转一周需要多少时间,简单介绍卫星的运行时间概念。
2.计算卫星飞行时间的方法:讲师介绍如何在计算卫星飞行时间时要考虑到卫星的速度和距离等因素,然后向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卫星飞行时间 = 卫星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绕地球旋转的周数讲师以一个例子向学生解释和演示上述公式的使用方法,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自己的计算。
3. 练习巩固1.让学生自己计算卫星飞行时间。
2.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卫星飞行时间相关的练习。
4. 总结归纳在讲授完相关内容后,总结卫星运行和卫星飞行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向学生提供几个练习,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围绕卫星的运行以及计算卫星飞行时间展开,前期的导入环节,使学生对卫星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在探究环节中,讲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通过解说、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卫星的运行和计算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在实践中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通过总结归纳,梳理所学内容,并布置练习,以期深化对卫星运行和计算卫星飞行时间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与反思
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用电脑课件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
(或用幻灯呈现课文主题图)。
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教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圈、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1、揭示课题。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板书:卫星运行时间(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圈、圈、圈需要多少时间?(2)学生用算式计算(3)反馈计算结果(4)114×2=228分114×5=570(分)114×10=1140(分)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三)精彩展示(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畔需要多少时间?(2)列出算式表示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114×21=(分)(3)估算结果①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②学生可以把114看亻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可能回答:学生1:比2000分多学生2:比2500分少(4)具体计算: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1:114×20=228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114×1=1142280+114=2394解决方法2:114×21=114×7×3(用21看成“7×3”)=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2394解决方法3114(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21114……114×1228……114×202394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四)测评反馈课文第34页的“试一试“(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2)反馈运算结果①54×312列竖式时的注意点:写作:312×54②408×25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