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爱护他》教材分析(余燕平)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备课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你》集体备课高城镇樊林小学何宗义一、单元设计构想1.本单元旨在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2.本单元内容的内在逻辑是从尊重、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开始,把爱推及社会,从个人之间的关爱推及社会对需要帮助的人献出的爱心与努力。
最后一个话题“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从“责任”角度延展前面的内容: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我们在对特定群体献出爱心的时候,也应当对非特定群体的社区、社会公共事务充满责任感。
3.本单元体现的新的课程观:(1)弘扬人文精神,通过引导儿童关爱他人,对社会充满责任感,为儿童打开一扇充满爱心、富有意义的生活之窗。
(2)注意让学生通过经验来建构认识。
在关爱残疾人部分,设计了观察、角色扮演、换位思考等学习方法,要求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建立正确观念。
二、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残疾人、老年人、生活有困难的人,体会他们的心理,尊重他们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2.懂得与邻里乡亲相互理解、关照,不给邻居添麻烦。
3.了解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福利机构与设施。
4.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体会到大家的事情要靠大家来做。
三、课时安排本单元授课时数 8——10课时主题一:让爷爷奶奶高兴 2课时主题二:伸出爱的手 2课时主题三:我的邻里乡亲 2课时主题四: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2课时《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老年人产生敬意,尊重老年人。
能力: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爱好习惯,理解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并能尽自己所能为老年人做一些事情。
知识:了解爷爷奶奶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了解一些尊老敬老的政策及设施。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大多从出生就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
有些父母外出打工的小学生,更是与家中的老人一起共同生活,从小就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他们对家里的老人往往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多少少了解老人的一些生活习惯,也能孝敬自己身边的老人。
小学道德与法治_关心他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关心他人》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关爱残疾人、老年人和有困难的人的情感和爱心献他人的生活态度。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关心父母长辈,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主动帮助残疾人、老年人和有困难的人,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
3.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人都需要关心和帮助,关心和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初步学会关心他人,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帮助残疾人、老年人和有困难的人等弱势群体。
4.过程与方法经历与父母谈心、亲身体验残疾人、老年人、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的过程,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卡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纸笔,课前搜集爸爸妈妈工作的资料,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
活动过程:一.音乐《爸爸妈妈辛苦了》导入: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爸爸妈妈很辛苦)你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吗?课前让同学们调查了家人一天的工作生活,你做了吗?二.探究交流(一)父母长辈在心中1. 把你知道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谁来说说爸爸妈妈一天是怎样度过的?从爸爸妈妈做的这些事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我们是不是得为他们做些什么呀?3.在我们的家里还有谁?他们辛苦吗?应该怎样去关心他们呢?4.小结:父母长辈很辛苦,我们应该关心他们。
听他们的话,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时常和他们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
(二)生活处处有爱心1.议一议。
刚才我们交流了怎样关心父母亲人,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呢?怎样关心?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小组讨论、交流。
A.朋友、同伴B.老师、长辈C、残疾人D生活困难的人E受灾区的人民2.试一试。
同学们说的对,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人,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图片)你觉得残疾人这样的生活容易吗?下面我们就来真实的体验一下残疾人的辛苦。
A盲人、盲人走在大路上,人多车多,非常危险,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B全体同学单手穿衣服3.说一说。
单手穿衣服的感受。
刚才我们真实的体验到了残疾人的不便和痛苦,我们应该怎样关心他们呢?这是公共场所特意为残疾人修的盲道、轮椅通道,小朋友在外出时要注意不占用轮椅通道、盲道。
四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人教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心和爱护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关注他人的需求,乐于助人,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4.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二、教学内容:1. 第四单元主题:关心你,爱护他2. 每个课时主题:课时一:关爱他人,温暖社会课时二:尊重他人,成就美好人生课时三:理解他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课时四:乐于助人,传承美德课时五:从我做起,关爱身边的人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关心和爱护他人的重要性。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心和爱护他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
4.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关爱他人行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课时一: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爱他人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关注。
新课导入:介绍关爱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情境模拟:设置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关爱他人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
2. 课时二: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关爱他人的行为。
新课导入:介绍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情境模拟:设置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尊重他人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
3. 课时三: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
新课导入:介绍理解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情境模拟:设置一个关于理解他人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理解他人。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理解他人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解他人的意义。
4. 课时四:导入:回顾前三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乐于助人。
新课导入:介绍乐于助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关怀》教学设计
《关心》教学设计《关心》教学设计《关心》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九板块《关心》。
教材分析^p :这是一篇寓意很强的童话故事,全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
讲述了一个有爱心的小女孩救了一只美丽蝴蝶,而蝴蝶变成仙女,告诉了她一个机密,从而,她幸福地度过一生。
生动的语言、富有情趣的画面,必然会激起儿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唤起他们对友谊的渴望及对美妙生活的向往。
设计理念:1.识字方法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感情朗读,唤起他们对友谊的渴望及对美妙生活的向往。
感受到交朋友的快乐,并学会交朋友。
教学目的:1.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妙,并初步理解获得快乐的方式。
2.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
3.识记14个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可以说出几个获得快乐的方式和格式。
教学重、难点:1.想象小女孩关心别人的事例,感受快乐。
2.交流识字方法,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小黑板、《找朋友》歌曲、蝴蝶标本。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设计意图:播放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蝴蝶的关爱,从而引入课题。
】1、出示课件,师陈述:这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在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突然它的翅膀被刺破,它怎么挣扎也飞不起来,假如这时你在它的身边,你会怎么做呢?生:我会帮它把刺拔掉,再将它放飞……师:听到答复后,给予答复的肯定,再夸奖他〔她〕是个仁慈、有爱心的孩子。
2、引入课题:A师:象这样,当别人遇到困难,有了费事,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能伸出双手,主动帮助别人的行为就是——关心,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B、识记“关”和“怀”师:同学们真厉害,老师没有讲这两个字大家就认出它们来了,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关和怀的呢?有什么方法尽管说出来好了!〔假如没有特殊的方法,老师就讲讲“怀”字〕C:换词练习:说出与“关心”意思相近的词语。
师:能像这样说出几个和关心意思相近的词语吗?〔关心、关爱、照顾〕恩,都和关心意思相近,这说明大家懂得了什么是关心。
最新春山东版品社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关心你,爱护他》教案.doc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第一课《让爷爷奶奶高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爷爷奶奶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对老年人产生敬意,尊重老年人。
2.理解老人的心思和特殊习惯,体会他们的情感需要。
初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孝心。
【活动过程】活动一:了解爷爷奶奶的故事1、听一听,这支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音乐播放〈大头皮鞋〉)2、看一看,他们的爷爷奶奶的故事。
3、说一说,自己爷爷奶奶的故事。
小结:老人们年轻的时候,为家庭和社会作了很多贡献;现在,他们还在尽自己所能地做事。
他们的付出给我们的美好生活打下了基础,我们真要尊重和感谢他们呀![设计意图] 通过听、看、说让学生了解老人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从而自然而然地对老年人产生敬意,为理解老人的情感需求做铺垫。
过渡语:怎样尊重和感谢他们呢?我们先要了解他们的特点。
活动二:了解老年人的特点1、你了解老人们都有哪些特点呢?(念旧、记性不好、独特的爱好)2、看一看小芳的奶奶、小强的奶奶、小东的爷爷的特点和爱好。
(经常找东西、爱讲过去的事、爱唱京剧)小结:老年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说话和做事与我们不一样。
不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有着自己的爱好和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找特点,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为理解老人的说话做事作准备。
过渡语:尊重和感谢爷爷奶奶,就是要尊重他们的爱好和习惯,还要知道他们的心思。
活动三:猜老年人的心思课件出示:1、我们去看爷爷奶奶的时候,他们总是要做上一大桌菜。
为什么?2、每次和爷爷奶奶分手的时候,他们总是要问:你们什么时候再来?为什么?3、我每次出门,奶奶总是要一遍遍地叮嘱,她会说些什么?她为什么这么说?4、讨论:明明的做法对不对?姥姥想明明了,于是给她打了电话。
妈妈接起了电话:“明明,过来,姥姥要跟你说话。
”明明正在玩游戏,头也没抬:“我正忙呢!有什么可说的,不说啦。
”想一想:(1)明明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2)姥姥这时的心情会怎样?(3)如果是你会怎么做?5、思考:理解老人的心思容易吗?小结:理解老人的心思,既容易也不容易。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关心你,爱护他 3 我的邻里乡亲》教学设计_1
《我的邻里乡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中的第三课——《我的邻里乡亲》。
教材主要安排了各种各样的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假如有了冲突和小小调解员、生活瞭望台和法律常识六个板块。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邻居,并进行合理的调查访问,从而指导自身的行为,做一个能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有教养的人。
学情分析《品德与社会》指出,小学生要“懂得与邻里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
”这主要是由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居住在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森林”里,邻里之间的关系可能不如以前那样融合,事先调查了学生,发觉学生所住的小区之中,邻里之间交往还较密切,但学生对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自觉性认识不强,这也是品德导行的主要难点所在。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邻里关系,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知道宽容、理解是处理邻里关系的主要原则。
2、过程与方法:掌握一些正确处理邻里之间关系的方法与技巧,不给给邻里添麻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邻里和睦相处的重要以及为他人着想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正确了解各种邻里之间的关系,懂得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
三、教学难点: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与邻居和睦相处,文明健康的生活。
四、活动准备:1、准备一张邻居的照片或与邻居的合影;与家人聊聊与邻里之间发生的故事。
2、收集有关邻里和睦相处的名言名句。
3、课件。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完成话题“各种各样的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假如有了冲突”的教材内容。
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猜猜他们是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我们的亲戚,却和我们住的很近,有时甚至近得就在一个屋檐下;他们不是我们的同学、朋友,却和我们朝夕相见,好像一开门就能见到他。
他们是谁呢?生:邻居师:是的,他们就是咱们的邻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一谈我们的邻里乡亲。
(板书课题“我的邻里乡亲”)(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一各种各样的邻里关系1、介绍图中的关系:师:我们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邻居,邻里关系也不尽相同。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关心你,爱护他
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
一、单元教学目标:
1、感受到生命的美丽,知道世界因为生命才美丽,人类应该善待、关爱生灵万物。
2、知道生命是宝贵的,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呵护生命。
3、了解一些可以挽救他人生命且对自己没有伤害的行为,敬佩为拯救他人的生命现出爱心的人。
二、单元设计构想。
1、本单元旨在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生命的话题很大,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究。
我们在这里只是播下一粒种子,让学生获得一些意识,有所感悟。
2、单元的内容安排是从大自然的生灵万物到人类的生命,从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到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
其中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是重点,珍爱自然界的各种生命是宏观引入,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是延展。
针对不同的内容,本单元还安排了不同的学习方法。
3、本单元体现的新的课程观主要有:
(1)、课题设计注意综合性与范例性,打破了片面强调学科(材料)系统性的传统。
课题涵盖的范围涉及多门学科,学生可以在一个课题上发挥开去、深入领会并学以致用。
(2)、目标取向上追求基础性和有效性,不片面强调为了他人生命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而是首先要珍爱作为个体的自己的生命。
(3)、教材呈现上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择儿童自己能感受到、看得见、听说过的各种场景,用儿童的视角来组织各种资料。
三、本单元由三个主体构成。
主题一:美丽的生命
主题二:我们的生命
主题三:呵护我们的身体
四、预授课时:6——8课时。
三年级习作三《关心爱护他人》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
能说会写《关心爱护他人》任务目的和设计环节说明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下面我就我校执教的习作指导课和讲评课教学进行设计说明。
指导课:本次习作指导课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围绕“关心他人”写一篇记事的文章。
在完成任务时,我们按上级指导意见主要把握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的两点:一是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二是引导学生写真人真事,写清过程,写出真实感受。
同时,通过本次习作,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养成把自己身边的事记录下来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优秀品质。
基于此,我们设定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回顾课文,自然引入;二、阅读教材,审题立意;三、结合实际,组织选材;四、结合本组课文指导写法;五、组内练说,师生评议;六、动笔写作,文中指导;在以上环节中我们主要做到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想写,加强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能写。
写清楚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是本次习作的重点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重点,我们按课标习作建议中指出的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一建议来做的。
主要是教给学生运用阅读课中习得的写具体写清楚,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来写自己的生活。
也就是在阅读课中训练,在写话课中运用。
由此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的整合,让学生易于动笔。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还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
所以在各教学环节中努力做到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如审题、练说,评议,写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走进生活,做到具明确地说,文从字顺地表达。
讲评课;本节课任务是通过习作讲评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养成勤于修改的良好习作态度;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经验,培养自我修改习作的能力。
基于此,我们设计了如下环节:一、回顾习作要求;二、总结习作情况三、赏析佳作精彩片断四、针对问题习作,师生互动修改五、自行修改,展示修改成果;六、教师总结升华。
初中综合实践_善待自己 关爱他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课题是“善待自己、关爱他人”,是整个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二专题。
本主题“以善待自己、关爱他人”为学习与探究的对象,共设计了“善待自己”、“关爱他人”2个活动环节。
善待自己包括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
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
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
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
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关爱他人包括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
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
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
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教材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的培养。
它的基本目标是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二)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众多亲人的宠爱,往往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乏对周围生命的关爱。
作为独生子女,又是未成年人,初中生在理解他人的关爱和关爱他人方面,面临着一些矛盾。
一方面,他们需要与人交往,渴望得到他人关爱;另一方面,认为父母等周围人对自己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
中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对于生命的意义有大概的理解,知道如何去追求快乐和逃避灾害,即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如何“善待自己”,但是这反而会对课程产生抵触作用,课程所论述的善待自己与他们内心所认知的有冲突,可能会造成沟通交流上的障碍,因此,对此做出正确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2024年三年级品社下册《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教案山东版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关爱他人和环保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举例:在讲解环保知识时,播放相关的环保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具体的环保行动。
3.环保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主要原则和行为表现。
详细介绍环保的具体行为,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4.关爱他人与环保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关爱他人和环保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关爱他人和环保案例进行分析。
题目:小华在学校里经常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以下哪个选项最能够说明小华的行为?
A.小华很自私,只关心自己。
B.小华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C.小华不善于与人交流。
答案:B.小华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讲解: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关爱他人行为的评价。在这个案例中,小华经常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这表明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的行为得到了同学们的喜欢。这个题目让学生理解到,关爱他人的行为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喜爱。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设备、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关心你,爱护他”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关心和爱护他人以及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案:B. Offer his seat to the old man.
关心你、爱护他说课稿【推荐下载】
关心你、爱护他说课稿伸出爱的手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的第二个主题——伸出爱的手,本科旨在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从尊重、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开始,把爱推及社会;从个人之间的关爱推及社会对需要帮助的人献出的爱心与努力。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小学生很愿意去帮助他人,把这种关爱推及社会。
(三)说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为了引导孩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活动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事物和获取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关注残疾人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让学生学习、感悟、体验残疾人的社会生活,从而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自觉地尊重和关爱残疾人2.难点:让学生感受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五)说教法观察法、谈话法、角色扮演法、换位思考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图片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本课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准备。
1、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观看《感恩的心》手语舞表演,把学生带入残疾人的生活中。
2、引出盲人、残疾人,出示图片。
问题设计:让学生说说在你们身边也有一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走近残疾人的世界,去看看他们是怎幺生活的?效果评价:残疾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残疾人”的话题,对于孩子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为了引起学生对这个生活在他们身边、却又往往被大家忽视的特殊群体的关注,我以“感恩的心”为突破口,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目光迅速转移到了残疾人的身上,话题也由此顺利展开。
二、指导体验,引导发现。
设计意图:情景模拟、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能从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残疾人的不易,情感产生共鸣,心灵受到震撼。
人教课标版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关心你,爱护他《伸出爱的手》的说课稿
《伸出爱的手》说课稿《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一改过去“事例”加“道理”的陈旧、滞后、说教式的旧貌,把教材仅仅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引导师生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回归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去感受、体验、提升,去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在内的多维的、综合的课程目标。
课程要求“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呈现的主要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简而言之,就是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
它不同于过去那种外加的、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解读课本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走近残疾人》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的第二个主题——伸出爱的手,这一主题由两课时完成,《走近残疾人》是第一课时。
本单元旨在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本单元内容的内在逻辑是从尊重、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开始,把爱推及社会;从个人之间的关爱推及社会对需要帮助的人献出的爱心与努力。
(二)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为了引导孩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活动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事物和获取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关注残疾人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让学生学习、感悟、体验残疾人的社会生活,从而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自觉地尊重和关爱残疾人。
2.难点:让学生感受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主体参与说教法观察法、谈话法、角色扮演法、换位思考法。
三、教育理念思品教学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外部的文化结构、社会需求、道德意识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其内在需要,从而内化为良好的品格。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关心你,爱护他 2 伸出爱的手》_19
四年级上册《社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中的第二课中的第四个话题,本单元涉及儿童社会生活的好几个领域:家庭、邻里(社区)、社会,整个单元教学宗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社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探讨,体会社会上人们之间的相会理解与关爱,并愿意主动伸手去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学情分析】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较优越,生活在被父母宠爱的环境里,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很难体会社会上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爱。
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又较小,认知水平尚低并偏重于形象思维,本课教学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通过调查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对社会上困难群体的调查,体会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关爱,并愿意主动伸手去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社会上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和困难群众的关怀行动和相关政策,体会社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
2.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对社会上困难群体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的幻灯片:(1)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2)小锦辉的故事。
(3)各种社会福利机构、助残设施。
(4)本校学生参加的各项爱心活动。
2.学生课前调查,填写发现卡。
【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引入:(播放幻灯片:需要帮助的人)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着快乐的你和我,也生活着遇到困难的人。
请同学们看幻灯片,看看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为什么需要帮助?(学生自由发言)小结:社会是人与人组成的,社会里的每个人各有特点,有的年老体弱,有的身强力壮;有的生活幸福,有的遇到一些麻烦......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们。
山东人民版思品三下《关心你 爱护他》WORD版教案
评
价
指
标
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评
价
策
略
与
方
法
评价策略:
1、通过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等方式实行等价评价,分优秀、良好、合格、尚需努力四个等级;
课程内容
1、让爷爷奶奶高兴2、伸出爱的手
3、我的邻里乡亲4、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课程实施建议
课
时
安
排
学习主题
课时数
时间安排
让爷爷奶奶高兴
2
第十三周
伸出爱的手
2
第十四周
我的邻里乡亲
2
第十五周
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2
第十六周
教
学
方
式
1、从时空上解放学生,让学生有更多地互动交流。
2、从心态上解放学生,让学生有自主乐学的情绪。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上册单元课程纲要
单元名称
关心你,爱护他
编写教师
李晓青
编写时间
12月20日
课程目标
彼此帮助、理解,大家的事情大家做,这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应当遵守的法则。学生学习首要的任务是学会做人,本单元重在培养他们成为一个社会人。从总体上培养学生的公众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特别要意识到,公共的事情涉及到大家的共同利益,需要大家共同关心。同时,通过志愿者的行动,让他们看到社会中有这样一些为了社会甘于奉献的人,使他们从小产生一种愿意向这些人学习的愿望。
《关爱他人》课程教学设计
《关爱他人》课程教学设计《关爱他人》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
《关爱他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内容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阐述了关爱的含义及表现,以及关爱他人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涉及关爱他人的方法和策略。
本框题对应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内容标准是: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通过前几课内容的研究,学生已经懂得了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等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则,树立了责任意识,从而为本框题《关爱他人》的研究打下基础,而本框题的研究也为研究下一框题《服务社会》作铺垫。
所以本框题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等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
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关爱他人的正向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关爱他人。
但是,有的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把得到他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自己陷入困境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但是,当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却以“这不关我的事”为借口一走了之。
在社会实践中,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关爱他人,但是仍有少数学生的表现令人担忧。
有的学生虽然表示要积极主动关爱他人,但在实践中表现出畏难情绪,缺乏行动力;有的学生以自我保护为由拒绝向身处困境的人提供帮助……因此,通过对本课的研究,能使学生感悟关爱对他人、社会和自己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通过逐步阐明关爱他人应有的情怀、应把握的尺度、应讲求的策略方法,能使学生掌握关爱他人的艺术,并将关爱他人落实到日常行动中。
二、教学目标1.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常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绪,相识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把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考前须知;运用全面的、开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关心你,爱护他 3 我的邻里乡亲》教学设计_3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我的邻里乡亲》第二课时《假如有了冲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的邻里乡亲》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第三课里的教学内容。
本课由《各种各样的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和《假如有了冲突》三个活动内容组成,紧紧扣住“和谐”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建立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
《假如有了冲突》是在学生感受到邻里和睦相处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引导学生知道:邻里乡亲要和谐,宽容、理解是主要原则。
本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四幅再现邻里冲突的情景图,但“活动天地”和“瞭望台”的内容与本活动联系紧密,所以安排在本次活动中进行。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邻里关系”和“远亲不如近邻”两个活动,知道了有各种各样的邻里关系,邻里间的和睦相处是安宁、愉快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懂得了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本课通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邻里之间的种种矛盾,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邻里冲突,对处理各种冲突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的孩子相比城里的孩子,其邻里关系更亲密,彼此来往更密切。
但如何正确处理与邻里一起劳动、生活所产生的矛盾,使邻里关系更和睦,孩子们还需要掌握正确处理冲突的的方法和技巧。
设计理念:遵循品德学科教学“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紧扣“和睦”二字,从儿童现实生活入手,关注一个个发生在儿童身边的鲜活事例,创设生活情景,唤起儿童的生活经验,引领儿童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从而体验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自觉形成关爱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生活中邻里之间的各种冲突,知道产生冲突的原因。
2.尝试正确处理邻里之间的各种冲突,掌握一些处理冲突的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综合实践_善待自己 关爱他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的:1、了解志愿者方面的知识,认识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增强中学生的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3、增强中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服务技能。
二、课前准备:1、搜集社会各行各业志愿者服务的感人图片或文字资料,谈谈自己对志愿服务的感受。
2、调查周围需要帮助或值得进步的地方,亲身走进公益,体验志愿者活动。
三、教学过程:1、视频引入:志愿者宣传片《我是志愿者》2、看了视频后,你了解志愿者吗?请你来说说对志愿者服务的感受。
3、感知社会生活中志愿者的精神(1)出示寿光菜博会MV和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知,提出志愿者服务菜博会应知应会的问题。
(2)学生讨论解决问题(3)解决不了的问题,制定调查方案。
(4)发出倡议,呼吁更多的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
在社会实践中让爱传递,做社会大家庭的志愿者,献出一份力。
4、教师总结。
只有我们越来越爱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关注和保护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社会才会真的越来越美好,让我们在服务中学习,在奉献中成长吧!学生的学情分析:本堂课选自七年级综合实践《善待自己关爱他人》一章。
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
同时,我校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内容在全书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心你爱护他》是本册书中最后一个单元,我们生活中的人也
有幼年、老年,还有一些身体残疾的人,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即使一些健康的人,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支撑、扶持就显得非常重要。
彼此帮助、理解,大家的事情大家做,这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应当遵守的法则。
学生学习首要的任务是学会做人,本单元重在培养他们成为一个社会人。
关于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的教育内容在本套教材相关部分已有所体现,但三年级只限于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社区的事务,六年级就环保问题也有相应的内容。
本活动主题,侧重从总体上培养学生的公众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特别要意识到,公共的事情涉及到大家的共同利益,需要大家共同关心。
同时,通过志愿者的行动,让他们看到社会中有这样一些为了社会甘于奉献的人,使他们从小产生
一种愿意向这些人学习的愿望。
本单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应有的社会关注度与社会责任感。
二、学生学情分析
三、四年级的学生对于事情的是非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但是现代
家庭结构的变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
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自主性和自立能力都不是很强。
在学
习和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也相应出
现了许多的烦恼,一些不良倾向不仅使学生们不能形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而且会影响其性格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而且当
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较优越,生活在被父母宠爱的环境
里,自我中心的意识较强。
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容易体会到由
于残疾而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难,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
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四、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
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以爷爷奶奶的故事作为引线,感受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手,是关心。
说话做事多替邻里乡亲着想,是理解。
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五、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残疾人、老年人和生活有困难的人。
体会残疾人、老年人和生活有困难的人的心理,尊重他们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2、懂得与邻里在与邻里乡亲相处时,能相互理解和关照,不给邻居添麻烦。
3、了解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福利机构和设施。
4、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体会到大家的事情要靠大家来做。
六、教学重点;
1、了解残疾人、老年人和生活有困难的人。
体会残疾人、老年人和生活有困难的人的心理,尊重他们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2、懂得与邻里在与邻里乡亲相处时,能相互理解和关照,不给邻居添麻烦。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自己愿意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
七、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年龄偏低,认知水平尚浅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
师生多方搜集相关信息,扩充课文内容。
尝试结合学生以及身边其他人在学校、社会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实际事例的体验中,学习交流与合作,培养心中有他人的精神。
本单元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方面,社会是一个人与人组成的“众”,社会里的每个人各有特点,有的年老体弱,有的身强力壮;有的生活幸福,有的遇到一些麻烦……我们只有相互扶持、关爱,才能组成一个“众”(社会的本义)。
这种关爱的基石是平等,不是“施与者”对“弱势群体”的情感。
所以,在关爱老年人部分,一要让学生了解老人过去与现在为家庭与社会所做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形成尊敬老人的情感。
二要学生从“特点”的角度认识老年人的种种表现,从而知道这样的表现是人在某一个阶段必然要经历的,每一个人都如此。
在此基础上,认同老人。
总之,本部分的用意不是单一地告诉学生不是“因为老人老了,腿脚不方便,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而是要他们从情感上理解、尊重老人并养成习惯。
观爱残疾人部分,一要让学生了解残疾人因为身体不如健康人,一些健康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却很困难,要让学生体会残疾人为此付出的努力,欣赏他们坚毅的精神与巨大的生活勇气。
二要学生了解有些残疾人能做
到的事情,健康人做起来却很困难,比如,盲人触摸盲文。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懂得理解残疾人,尊重残疾人。
另一方面,社会上很多事情,是大家的事情,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责任与义务去完成。
完成的行为不是“做好事”,也谈不上“受到表扬”。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应有的社会关注度与社会责任感。
教师引导的时候要注意与三年级的“我的角色与责任”相区别。
“我的角色与责任”强调的是个体的各种个性角色(学生、游客、售票员)相应的责任,“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强调的是一种共性角色(社会人)应有的意识与责任。
八、设计思考:
1.本单元旨在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2.本单元内容的内在逻辑是从尊重、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开始,把爱推及社会;从个人之间的关爱推及社会对需要帮助的人献出的爱心与努力。
最后一个话题“大家的事情大家做”,是从“责任”的角度延展前面的内容: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我们在对特定群体献出爱心的时候,我们也应当对非特定群体的社区、社会公共事务充满责任感。
3.本单元体现的新的课程观:
(1)本单元弘扬人文精神,通过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对社会充满责任感,为学生打开一扇充满关爱、富有意义的生活之窗。
(2)注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
在关爱残疾人这部分,
设计了观察、角色扮演、换位思考等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自己通过这些活动建立起正确的观念。
主题活动指引
主题一“让爷爷奶奶高兴”,主要了解老人过去及现在为家庭与社会作出的贡献,了解老人的心理特点及爱好习惯,理解老人的情感需求。
1.小记者采访,根据调查,说说老人为家庭和社会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老人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2.档案展示,通过“我家老人小档案”、“我家孙儿小档案”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体会老人对自己的一片爱心。
3.看图猜一猜,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老人的内心世界,站在老人的角度来理解老人。
4.配乐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老人的情感,回忆爷爷奶奶为自己做的一切。
5.信息交流会,了解社会上都有哪些尊敬老人的现象。
主题二“伸出爱的手”,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了解社会对残疾人和困难群体的关怀行动和相关政策,尊重并愿意帮助他们。
1.残疾人生活小体验,引起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和理解。
2.资料传递,认识残疾人具有顽强精神,歌颂他们的自强自立。
3.走近有困难的人,关注生活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4.故事交流,了解社会关心需要帮助的人的小故事。
5.爱心工程金点子,让学生为帮助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出主意、想
办法,解决困难。
主题三“我的邻里乡亲”,了解各种邻里关系,学会处理邻里关系。
1.介绍自己与邻居的故事,了解各种各样的邻里关系,初步感受邻里关系的重要。
2.表演自己家得到邻里帮助的情景,知道好的邻里关系能够给大家带来温情,带来方便。
3.小小调解员,听故事,找矛盾,开展小辩论,懂得邻里之间应该互相谦让,多替对方着想。
主题四“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了解社会上的事要大家做,共同努力做事就容易,社会上有很多人自愿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产生为他人服务的愿望。
1.小调查,从公用设施现状调查入手,认识社会上的一些事情是大家的事情,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完成它。
2.小记者行动,在观察、讨论中让学生认同“大家的事情大家做”,愿意参与其中,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职责。
3.志愿者大追踪,认识到志愿者的努力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好处,产生愿当志愿者的想法。
4.制定公益活动计划,引导学生采取适宜行为为他人服务。
教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关心你,爱护他》
五、单元课时分析
主题一“让爷爷奶奶高兴”需要3课时
主题二“伸出爱的手”需要3课时
主题三“我的邻里乡亲”需要3课时
主题四“大家的事情大家做”需要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