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9课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 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 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

色光三原色 (R.G.B)
萤幕显示的色彩是 由 RGB(红,绿,蓝) 三种色光所合成的,我 们必须利用减色法来计 算混合后的色彩,色光 越多越接近白色。
在电脑中改变色相
在电脑中改变明度
在电脑中改变彩度
负片效果
局部变化
改变背景 或者 改变前景素材-背来自-结果在不同层进行变化
作业:
在互联网上搜索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 1.改变图片的色相。保存为(*-色相) 2.改变图片的明度。保存为(*-明度) 3.改变图片的彩度。保存为(*-彩度) 4.改变图片的背景。保存为(*-背景) 5.负片效果。 保存为(*-负片)
友情提示:JPEG格式、(1024×768)
用电脑创造 满意的 色彩
色彩属性 色彩具有基本的三种属性:
• 色相(Hue) 指红,橙, 黄,绿,蓝, 紫等色彩原 本的长相。
色彩属性 色彩具有基本的三种属性:
• 明度(Brightness) 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色彩属性 色彩具有基本的三种属性:
• 彩度(Saturation) 指色彩的纯度,也可以称为色 彩的饱和度。

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9课《漂亮的花边》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9课《漂亮的花边》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9课(漂亮的花边)教案(漂亮的花边)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起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花边,体会花边的秩序美。

2.能描绘出或剪出有装饰效果、色彩漂亮的花边纹样。

3.在花边图案的组合、变化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制造美的能力,树马上苦、认真、细心的好学风。

教学重点:设计好单元形,能用至少一种方法表现出较美观大方的花边纹样,培养学生制造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花边纹样描绘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风。

课前打算:教师:多媒体课件,各种图案的图片,螃蟹图片6个。

学生:彩纸、剪刀、水彩笔、各种瓶子、杯子等。

教学过程:活动一:〔一〕观赏实物,接触花边。

1.出示一块印有各种花边的围巾和一个有花边装饰的小包,让学生观察;2.说出共同特点:都有漂亮的花边装饰。

〔二〕课件观赏图片,寻觅花边。

1.(古代帝王画像),让学生寻觅花边。

〔领口、袖口、长袍、鞋子、坐垫、地毯等地方〕2.(古代建筑)。

〔屋檐、墙壁、门框等地方〕3.小结: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了解利用各种各样的花边来装饰身边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非常地华美、精美。

〔三〕寻觅生活中的花边,了解花边的作用。

1.师:其实,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当中就有许许多多用花边装饰的东西。

2.学生商量,答复。

3.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觉有这么多漂亮的花边装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那么漂亮,那么精巧,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漂亮的花边)。

〔屏幕出示课题〕活动二:寻觅花边的规律〔一〕单独纹样1.〔电脑演示〕蝴蝶带着蝴蝶花边出现。

2.问:这条花边是有什么组成的?〔蝴蝶〕3.〔电脑演示〕将单独纹样用框表示出来。

4.定义:花边中重复出现的那个图案叫“单独纹样〞。

〔二〕肯定的规律1.〔电脑演示〕出现另一条蝴蝶花边。

2.问:有什么不同?〔排列的方法不同〕3.师用箭头表示出排列的规律。

4.问:还有没有别的排列规律?〔学生答复,师利用教具直观演示,并用箭头板画规律〕5.小结: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特长用心,就能设计出多姿多彩的花边。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九课 美化桌面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九课 美化桌面

辽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美化桌面学习目标:1.认识桌面,掌握设置桌面背景的方法。

2.通过设置桌面背景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与合作交流能力,网上搜索能力,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利用问题的提出、猜测与验证,让学生体验勇于探究的乐趣。

3.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品质,培养学生认真聆听和保护视力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百度搜索引擎,选择本组同学喜欢的图片。

2.掌握设置桌面背景的方法,体验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过程。

教学难点:1.、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多种素材设置桌面背景。

2.、用任意图片美化桌面背景。

过程与方法:1. 激情导入:出示X实物,通过演示导入2. 提出问题:实物发生的了什么变化?引出桌面背景〔一〕任务一:用windows 自带图片美化桌面背景。

1.安排要求。

2.任务后统计已会人数和未会人数。

3.总结操作方法。

4.在安排练习,加强新知。

5.再次统计已会人数和未会人数。

〔7分〕〔二〕任务二:用任意图片美化桌面背景〔依据孩子根底,也可能采取学生先上前演示,再进行集体操作练习1. 安排要求3.任务后统计已会人数和未会人数。

4.总结操作方法。

5.找寻任务一总结出的方法与任务二总结出的方法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6.在巡视过程中讲述图片位置设置〔10分〕提出问题实践探究1. 归纳以前所学过的文件类型?网页、声音、视频、文档、动画2.大胆猜测哪些可以成功设置为桌面并进行人数统计?出现对立答案3.我们如何验证答案是否正确?使用任务二的方法3. 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你的答案正确与否。

进入创新性练习:验证猜测,哪些类型的文件可以设置为桌面?1.小组汇报2.谈谈尝试后的感受〔10分〕课后小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创作新图画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创作新图画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创作新图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创作新的图画。

创作图画是培养学生创造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创作自己的图画。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进行记录。

观察是创作图画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人物和场景,收集素材并记录下来。

可以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表现形式,如铅笔、彩色铅笔、粉笔等。

同时,学生还可以使用摄影或数码相机拍摄照片,作为图画的参考。

接下来,我们要教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学生可以通过改变线条、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绘画元素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表现手法和风格。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在创作图画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教导学生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画笔和颜料,掌握变换线条的方法,了解透视原理和光影效果的运用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模仿和练习一些具体的绘画风格,帮助学生提高技能和创作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绘画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竞争和主动性。

创作图画不仅仅是个体的创作过程,也可以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

我们可以通过图画来表达和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地理场景来了解地理知识,通过绘制动物来学习生物知识。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图画来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历史事件和科学实验的理解和想象。

最后,我们要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图画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展览、演讲、写作或多媒体展示等形式,与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自信和自尊心,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动手能力。

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说课稿

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说课稿

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说课稿
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课程,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
准》第四学段的阶段目标设课。

本课希望学生能在以往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美术技巧,利用色彩的特点完善自己的作品。

其目的在于借助作品在电脑中产生的多种色彩变化方式,认识和理解电脑美术创作带来的新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

二、教学目标:
学习运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输入自己的作品,学习运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的基本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或完善美术创作的特点,体会美术创作中“设计”的含义。

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动手造作
能力。

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创造的愉悦。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运用电脑对自己已有的作品进行色彩设计。

本课的难点是对图像处理软件中“层”概念的合理使用以及调配色彩功能的合理使用。

因为,运用电脑美术进行再创作的关键是,根据自己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结合自己创作的需要,为自己的作品确定基本的色彩倾向。

在确定了色彩的基本倾向之后,主要考虑如何借助电脑所提供的。

辽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美化桌面

辽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美化桌面

辽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美化桌面一、引入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美化我们的电脑桌面,使其更加个性化和美观。

二、知识点1. 桌面背景设置我们可以通过更换桌面背景来使桌面更加美观。

具体设置方式如下:•点击桌面空白处,打开“个性化”菜单•点击“背景”选项•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您想要的背景图片2. 图标设置桌面图标是我们最经常接触到的元素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更改图标样式和排列方式来使桌面更加美观。

具体设置方式如下:•点击桌面空白处,打开“个性化”菜单•点击“主题”选项•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想要的主题•点击“图标”选项,选择图标排列的方式,或者使用自定义的图标3. 桌面小工具桌面小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地进行各种常用操作。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时钟小工具来查看当前时间,使用天气小工具来查看当地天气情况等等。

具体设置方式如下:•点击桌面空白处,打开“个性化”菜单•点击“桌面小工具”选项•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您想要的小工具并将其添加到桌面上4. 桌面特效设置桌面特效可以使桌面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我们鼠标指向图标时可以显示一些特效。

具体设置方式如下:•点击桌面空白处,打开“个性化”菜单•点击“主题”选项•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桌面图标设置”,选择“图标”。

三、实际操作在课堂上,我们将一步一步地学习如何美化桌面。

首先,我们更换桌面背景,选择了一张景色宜人的图片。

接着,我们改变了图标样式和排列方式,选择了一种更加美观的样式,并将图标排列成了我们想要的方式。

然后,我们添加了一个时钟小工具和一个天气小工具,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方便地查看时间和当地天气情况。

最后,我们添加了一些桌面特效,包括图标动态移动和鼠标特效,使我们的桌面更加生动。

四、总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桌面变得更加美观、个性化和生动。

这些技能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使用电脑。

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使用电脑的时候多加实践,发现更多有趣的设置。

电脑,我的生活好帮手 教学设计 七年级第9课

电脑,我的生活好帮手 教学设计 七年级第9课

电脑,我的生活好帮手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电脑的多种对生活有益的功能。

2、通过学习,了解电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3、通过学习,能够甄别电脑生活的利与弊。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调查,了解电脑的功能和它在生活中的用处。

2、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思考和总结电脑带给生活的深远影响,激发他们设想未来的电脑生活。

3、通过辩论赛的活动,让学生深入辨识电脑使用的利与弊,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脑,避免过度沉迷。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甄别电脑生活的利与弊,加强学生合理使用电脑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初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我意识与好奇心愈发强烈,面对功能丰富而神奇的电脑,他们很容易被吸引。

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发现,电脑无形之中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由于初中生还处在青春期的早期,其心理特点还不够成熟,没有足够的自制能力,容易沉迷于不良的电脑生活,如过度使用电脑玩游戏或看电视剧等。

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脑,预防过度使用电脑的危害,让电脑真正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好帮手。

知识鱼骨图: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里也相应的产生变化。

由于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是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

这个时期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今后各方面学习和生活的发展,要是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转变。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本节课采用课堂讲授、活动体验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通过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主动靠近老师。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本节课选择具备多媒体和网络环境的教室展开教学,利用PPT和视音频材料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1、教师提前做好相应的PPT课件(配好与教材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9.《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感受科学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忍、忘我的人格魅力。

2.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品味本文质朴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力。

【教学难点】感知居里夫妇对科学的痴迷和热情,及居里夫人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我们得知,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许多科学家穷尽一生也未必与该奖有缘,但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却在一生中两次获此殊荣。

她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

对于居里夫人的事迹,你和同学异常好奇,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何样的环境里提取镭的?所以你们决定对居里夫人来一次专题探索,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完成以下任务来一探究竟!二、任务导学,研读文本任务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2.文中哪几段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并概括他们工作环境的特点。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本,勾画相关句子。

明确:如:1段“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2段: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

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

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

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

第9课台历的设计(教学设计)

第9课台历的设计(教学设计)
第9课台历的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第9课台历的设计
1.理解台历的作用与构成
-台历的实用性
-台历的装饰性
-台历的基本结构:封面、内页、底座
2.学习设计原则与方法
-设计原则:美观、实用、创意
-设计方法:版式设计、色彩搭配、图案选择
3.实践操作
Hale Waihona Puke -分析优秀台历案例-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设计主题
-绘制草图,进行初步设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台历的设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各种不同的台历设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台历设计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在设计过程中,勇于尝试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5.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
-了解不同风格的台历设计,拓宽文化视野
-结合本土文化,传承并创新台历设计元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台历设计的构成要素:明确台历设计的封面、内页、底座等基本结构,以及版式设计、色彩搭配、图案选择等核心内容。
-举例:讲解优秀台历案例,分析其设计要素的运用,如版式布局的合理性、色彩的和谐性、图案的创意性。
-运用创意思维,展现个性化设计
2.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分组合作,共同探讨设计方案
-学会倾听、表达,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3.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掌握电脑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设计效率
-结合实际需求,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

小学二年级电脑美术教案:教你用电脑画美丽的图案!

小学二年级电脑美术教案:教你用电脑画美丽的图案!

小学二年级电脑美术教案:教你用电脑画美丽的图案!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你们是否喜欢画画呢?平时,你们是不是喜欢拿起笔或者彩色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图案呢?今天,老师将要教大家用电脑来画美丽的图案,想必大家一定非常期待吧!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吧!一、教材和教具1、教材:电脑、绘图软件2、教具:鼠标、键盘二、教学目标1、了解电脑上的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2、能够通过鼠标的操作,在电脑上画出简单的图案。

3、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观察能力,提高绘画的技巧。

三、教学步骤1、学习准备在开始学习之前,老师会将电脑等教具准备好,注意调整好电脑的屏幕亮度和分辨率,确保同学们能够看清屏幕上的画面。

同时,老师会向同学们详细介绍绘图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让大家对软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操作示范老师会通过实际操作,向同学们展示如何用绘图软件在电脑上画图。

老师会在软件中打开一个画布,通过鼠标来选择画笔的颜色和类型,并在画布上进行绘画。

在操作的过程中,老师会讲解一些必要的快捷键和常用的操作方式。

同学们可以通过仿照老师的绘画方式,掌握如何在电脑上进行绘图。

3、学生尝试同学们将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同学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尝试,也可以向老师请教、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绘画。

四、教学要点1、学会选择画笔的颜色、类型和粗细。

2、学会调整画笔的大小和透明度。

3、注意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方式,学会使用快捷键。

4、注意绘画时的细节和思考,做到有条不紊。

五、教学效果评价1、同学们是否能够通过鼠标的操作,在电脑上画出简单的图案。

2、是否能够熟练掌握绘图软件的功能及基本操作方式。

3、是否能够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观察能力,提高绘画的技巧。

六、教后反思针对此次教学,老师认为同学们的学习效果非常不错,仅仅是从一个陌生的软件开始,大家就已经能够熟练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画出了漂亮的图案。

同时,同学们也非常认真地听取老师的讲解,并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地尝试和练习,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果。

(2021版新教材)闽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第9课 自定色彩做渐变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2021版新教材)闽教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第9课 自定色彩做渐变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自定色彩做渐变教学目标:1.了解渐变色填充在计算机绘画中的作用,会自定义渐变色。

2.会熟练使用颜色选择器,掌握渐变色效果填充图形的方法。

3.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意使用渐变色填充图形,提升创造力与创作意识。

教学重点:1.自定义渐变色。

2.熟练使用颜色选择器,掌握渐变色效果填充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自定义渐变色,掌握渐变色效果填充图形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包含教材范图、任务内容、操作要领展示等内容)。

教学过程:一、对比观察,导入新课(5分钟)1.展示教材图9-1,引导观察。

2.引导学生说一说同样形状的图形,不同的色彩填充,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填充的色彩有什么特点?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渐变色概念:渐变色是指颜色从明到暗,或由深转浅,或从一个色彩缓慢过渡到另一个色彩。

4.板书课题:自定色彩做渐变。

二、自主探究,定义色块(10分钟)1.提出问题,引导思考:“颜色”工具栏第三行空白色块是起什么用的?2.引导自主探究自定义色块的作用。

阅读教材,动手尝试在空白色块中定义四种颜色。

3.引导学生说一说,并进行操作演示。

4.展示自定义色块的步骤:(1)单击编辑颜色的色系,调整明暗。

(2)单击“添加到自定义颜色”按钮。

(3)选择自定义颜色,按“确定”按钮。

5.小结:如果使用不是默认的20种色彩,可以自定义色块,将自定义的色块放在空白色块中方便重复使用。

6.展示任务:在空白色块中定义由深到浅的绿色色块。

7.巡视指导。

三、演示制作渐变色条(8分钟)1.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如果想让渐变色的效果更加自然,就要定义很多渐变色,一个一个定义太慢了,有什么快捷的方法吗?2.请学生说一说想法。

3.演示操作,总结制作渐变色条的方法:截屏-粘贴-选定-删除,完成渐变色条制作。

4.提问:渐变色条制作好了,如何使用?5.请学生说一说。

6.演示方法:使用吸管工具吸取颜色,快速填充渐变色效果。

7.出示操作任务:使用曲线工具画一朵荷花,定义粉色渐变色条,使用吸管和“用颜色填充”工具,将荷花花瓣填充成粉色渐变效果。

《第9课欣赏多彩的计算机作品》教案

《第9课欣赏多彩的计算机作品》教案

《第9课欣赏多彩的计算机作品》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同时自己也要收集好的作品,丰富自己的生活,学会创建文件夹,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欣赏作品,学习在内容较多的窗口中用滚动条和鼠标滚轮进行浏览的方法,会在多个窗口间切换。

2.学会新建文件夹和对文件夹进行命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文件夹的使用,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2.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兴趣去欣赏多彩的计算机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正确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

3.让学生体验学习和欣赏作品的快乐。

4.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为今后制作计算机作品做铺垫。

【教学重点】1.学会用进入文件夹打开文件的方法来欣赏计算机作品。

2.学会在内容较多的窗口中用滚动条和鼠标滚轮进行浏览的方法。

3.学会在多个窗口之间切换主显示窗口。

4.学会在指定的位置建立属于自己的文件夹。

【教学难点】1.学习在内容较多的窗口中用滚动条和鼠标滚轮精确定位浏览的内容。

2.学习给文件夹命名的方法。

【教具准备】图片、动画、文本、页等各种类型的计算机作品分发到学生机的C盘“作品欣赏”文件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文件与文件夹的组织机构是怎样的?(树状结构)如何进入文件夹?(生:双击文件夹图标,师:很好,打开计算机里的作品文件也是这样操作的。

)导入新课:我们常看到别人的电脑里有很多很精彩的作品,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些作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欣赏多彩的计算机作品》。

二、学习新知任务一:欣赏计算机作品。

打开“我的电脑”中C盘内的“作品欣赏”文件夹,先观察有哪些作品,再开始欣赏里面的作品。

(教师先演示一遍,学生再开始练习欣赏这些作品。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多彩风车人教新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多彩风车人教新版
“按钮”知识点为本节课的难点,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掌握按钮在动画制作中的功能及制作的基本步骤。
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可总结指导。
并对学生作品加以评价,对完成作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请学生进行交流总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强化知识,同时对前面的知 识做相应的小结。 ]
三、汇 报成果,评价交流
同学之间互相参观、网上欣赏交流、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反省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思考中进步,避免了学生互评后难为情的情绪,也给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环节时间
5′
10′
15′
15′




第九课多彩 风车
1.修改“风车”图形元件
2.新建“风车动画2”影 片剪辑元 件
3.制作按钮








让学生感受动画的制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任务:学习Flash软件中元件的相关概念和操作,学会元件的复 制和修改及按钮元件的操作使用。
二、探求新知
1.修改“风车”图形元件
首先,教师可播放教学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元件和元件的修改以及让学生意识到合理的使用元件和库可以提高影片的制作效率。
[设计意图: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建“风 车动画2”影片剪辑元件
影片剪辑是Flash中最具有交互、用途最多及功能最强的部分。它基本上是一个小的独立电影,可以包含交互式控件、声音,甚至其他影片剪辑实例。此部分采用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完成,遇到问题交流合作解决。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较容易地获得技术知识,发展交流与主平 价的能力]
3.制作按钮教师边讲边演示。
《第九课多彩风车》备课时间:

用计算机涂色教案

用计算机涂色教案

用计算机涂色教案教案标题:用计算机涂色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涂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图像处理技能。

教学重点:1. 计算机涂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计算机工具进行图像涂色。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仪。

2. 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或其他涂色工具。

3. 准备一些简单的线稿图像供学生涂色。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已经涂色的图像,并与学生讨论计算机涂色的优势和特点。

讲解:1. 介绍计算机涂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选择颜色、填充工具、绘制工具等。

2. 演示如何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涂色,包括打开图像、选择颜色、填充区域等操作。

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台计算机。

2. 分发给每个小组一些线稿图像,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涂色。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颜色和涂色风格。

展示和评价:1.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涂色完成的图像,并向其他小组成员解释他们的设计思路。

2. 对学生的涂色作品进行评价,包括色彩运用、创意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其他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涂色,比较不同软件的功能和效果。

2. 给学生布置涂色作业,要求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像进行涂色,并写一篇涂色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学习更高级的图像处理技巧,如图层叠加、滤镜效果等。

2. 组织学生参加涂色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涂色作品并与其他学生分享经验。

教学资源:1. 线稿图像。

2. 计算机和投影仪。

3. 图像处理软件。

教学评估:1. 学生涂色作品展示和评价。

2. 学生对计算机涂色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美术教案-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

初中美术教案-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

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之一教学过程设计之二1、命题创作:xxx的春夏秋冬例如:我外婆家的春夏秋冬,小树的春夏秋冬,圆明园遗址的春夏秋冬等。

2、命题创作:用电脑改变自己生活空间的色彩命题创作思路春去秋来,我们身边的世界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绿意盎然的春天,火热的炎炎夏日,金黄色的秋天,银装素裹的冬天,每个季节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色彩感受,这就为我们以“xxx的春夏秋冬”为命题的电脑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素材。

依照教材释义,让学生用电脑为自己居住房间创造满意的色彩,体现学生个性。

不用花钱购买装饰材料,不用雇请工人粉饰涂装,仅仅借助电脑美术课堂,就可以满足学生个人色彩喜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很容易调动起来。

学生创作活动建议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照或是固定的相对独立的景物(房屋、树木等),用选择/剪切命令将主体部分截取下来,作为前景。

学生从资料库中调选符合春夏秋冬色彩情境的风景图片,分别充当主体的背景,这时,作业就大致完成了。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前景和背景的关系,让整个画面协调一致,还可以增加一些画面情趣,如在冬天的景色中用画笔工具点缀银白色雪花,达到漫天飞雪的效果,人物的发须、衣帽,房屋的屋顶、烟囱等处都可用雪花装点,使拼合后的画面更加真实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将四幅画面粘贴在一个新建文件中,键入自拟主题文字。

学生在课前将自己居住的房间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或者通过扫描仪将普通照片转换为数字图像。

选择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就可以初步改变房间整体颜色,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建议用滤镜中的渲染工具,改变或增加房间内的光照和光晕效果。

还可以将房间内主要家具、摆设剪切下来,作为前景摆放到自己心仪的房间(选择符合自己色彩感受的居室装修案例)中,仍然采用前面列举的方法协调前后色彩关系。

如果你还想把自己喜爱的明星招贴画布置在房间里,只要与房间色彩和谐统一,就会更加增添审美情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教者·审校·编辑·Ljb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运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输人自己的作品,学习运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或完善美术创作的特点,体会美术创作中“设计”的含义。

【方法与过程】课前准备,层次讲解,理解特点,展示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运用电脑对自己已有的作品进行色彩设计。

教学难点:对图像处理软件中“层”概念的合理使用以及调配色彩功能的合理使用。

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评价:1、是否积极参与,并喜爱电脑美术的创作活动。

2、能否运用电脑技术完成一件色彩图,并能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1、提前向学生布置作业确定准备进行色彩再创作的作品,结合自己的需要寻找背景素材→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将学生的作品输入电脑(以上两个步骤也可以直接运用电脑绘画软件在电脑中创作完成)→上课时讲解并示范电脑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应用方法,重点讲解“层”概念和色彩变化功能→根据学生自己的创意,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2、学习有关的色彩知识学生根据自己对色彩的认识,利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选择合适的背景和色彩效果→根据背景的色彩需要,选择和改变自己合适的作品输入电脑→讲解并示范电脑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应用方法,重点讲解“层”概念和色彩变化功能→根据学生自己的创意,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3、运用电脑美术进行再创作关键是,根据自己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结合自己创作的需要,为自己的作品确定基本的色彩倾向。

在确定了基本的色彩倾向之后,主要考虑如何借助电脑所提供的各种色彩处理手段对前景(即自己的原作品)和背景进行重组、加工、变化后满足自己的基本色彩倾向。

主要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讲解“层”概念和色彩变化功能上。

4、展示成果,组织讨论,自我评定课后反思:艺术教研组审核意见:日期:资料附件:◆色: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光刺激眼睛而产生的视感觉,一切光源都含有色素成分。

自然界中的一切色彩都是在日光或白光的映射下形成的。

日光或白光在三棱镜折射下,分解为赤、橙、黄、绿、青、蓝、紫7色,称为光色。

不同物质对光色的吸收成分和反射程度不同,呈现为复杂的色泽变化。

物质对光色全部或大部吸收则成黑色,对光色全部或大部反射则为白色。

7色中被吸收部分则隐,被反射的部分则显。

一切可视的物质都具有在光照中显示色彩的因素。

红、黄、蓝是物质颜料中不能再分解或不能由其他颜料调和的色,故称颜料的三原色,或称一次色。

三原色中两者相混产生橙、绿、紫,称为三间色,或二次色。

间色与相邻色再次混合生成复色,或称三次色。

间色与对立的原色关系称色彩的互补关系,又称互补色。

如黄和紫为互补色,绿是红的补色,蓝是紫的补色。

在绘画中,颜色的固有色叫色相;色彩的深浅浓淡叫色度;色彩的冷暖对比倾向,称色性。

三者又叫色彩的三属性。

按人们视觉对自然的经验感受,色彩又分为冷与暖两大类调子,红、黄、橙、赭等为暖色调,青、蓝、绿、青紫等为冷色调。

色彩中的冷暖关系是相对的比较关系,如红暖于紫,青寒于绿,因而两大类的内部也有冷暖对比的因素。

由于特定光源色的影响,或者使画面色彩产生趋于某种统一倾向的因素称色调。

色调对揭示自然环境的时间和季节,肘于传达人们心理和情绪有极强的表现力,在绘画诸要素中色彩是最具有感情特征的因素。

通过人们视觉经验的联想,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心理作用。

在绘画中运用色彩的明度变化、冷暖对比和色彩调子的表情特征,是取得与加强情绪感染力内容相谐调效果的重要手段(选白之中国大百科全书》)。

◆图像处理:多媒体设汁者并非总是在计算机上从头开始制作图形的,他们经常把照片和手工:画作为设汁屏幕图像的起点。

使用一台数字照相机,—位摄影师能够拍摄电子照片并通过电缆将其送入计算机。

更常用的方法是:现有的图片通过扫描仪进行数字化,扫描仪读取图片的方法与彩色复印机相同,但它输出数字式拷贝而不是纸面拷贝。

把图像输入计算机只是处理过程的开始。

使用图像处理(“成像”)软件,设计者能使用类似照相机的滤光镜和照相暗室技术中的所有技巧来把一幅原始图像变换成为不同的新图像。

(《多媒体大全》D〃Bowen等著英国DK公司1996年)◆电脑美术中的相关色彩知识:色彩一般分为有彩色(如红、黄、蓝、绿、紫)和无彩色(如黑、白、灰)两大类。

多数色彩都是由三种颜色混合而成的,它们叫“三原色”或“三基色”。

我们在进行平常的绘画创作和进行电脑美术创作时所使用的是不同的色彩方式。

普通绘画中的三原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其实世界万物本身是没有色彩的,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这些色彩,是因为七色光线照射到不同的地方,这些地方会吸收(或者说减去)一定波长的光,把其余波长的光反射出去,而我们看到的是留下的光色。

所以人们称红色、黄色和蓝色为减性色彩,他们本身的反射出去的色彩越多,我们看到的色彩就越浅,如果色彩全部反射了出去,我们看到的就是白色。

电脑中的色彩是由光线透过象素点照射到我们眼中的,所以光色的三基色是红色、蓝色和绿色。

当我们把三基色全部加在一起照射到我们眼中时,我们看到的就是白色,三基色之间叠加的程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光色,所以人们称之为加性色彩。

◆“色相”(也就是色彩的长相)、“色度”(也就是色彩的深浅程度)和“饱和度”(表示色彩的鲜艳程度)是色彩的“三要素”。

由于人们的联想,色彩又可以分为让人想起寒冷的“冷色”(如蓝色)和让人感到温暖的“暖色”(如红色和黄色)和不冷不热的“中间色”(如绿色和紫色)。

同样由于人们的联想,色彩还和人的感情有关系。

说到冷暖,它是和温度有关的;说到感情,则和人的心情有关。

色彩里的温度和感情是和人们心里的温度和感情相联系的。

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有自己的色彩。

这一切自身的色彩就叫“固有色”。

可是,固有色也会变化,比如在一个白色的圆球旁边放些其他颜色的东西,白色圆球上就不光是白色了,它会带上一些周围东西的颜色。

这些互相影响的色彩就叫作“环境色”。

不同的光照在我们要画的内容上,这个内容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

这种给周围带来的色彩变化的光的色彩叫“光源色”。

◆HSB彩色模型:HSB(H--hue--色相,S--saturation--饱和度,B--bright—ness——色度)色彩是构成一般美术作品色彩的要素,能形成非常直观的色彩效果,所以人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总是以它们之间的配合来判断色彩运用的合适程度: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处理图形的色彩时,我们所使用的就是HSB彩色模型。

在电脑图形图像文件中最常见的有RGB彩色模式和CMYK彩色模式存储。

RGB彩色模式:既然透射光色的三基色是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因此红、绿、蓝的配合几乎可以产生所有的可见颜色。

以此为模式建立的色彩模式就叫RGB色彩模式。

红色(R)、绿色(G)和蓝色(B)都有256个阶调值度量。

0就表示没有光,而255则表示,纯度最高。

如果三个颜色都设置为255时将产生白光。

红(或绿、蓝)为255,绿(或红、蓝)和蓝(或红、绿)为0时将模拟出纯红(纯绿、纯蓝)光的效果。

因为在RGB色彩模式中是对色光进行相加,所以又被称为加色模式。

CMYK彩色模式:如果从红、绿、蓝相加而产生的白光中减去任何一种,那么我们得到的颜色是红、绿、蓝的补色。

减去红色以后,绿色与蓝色产生青色(C);减去绿色以后,红色与蓝色产生品红色(M);减去蓝色后,红色与绿色产生黄色(Y)。

混合同等数量的青色、品红色和黄色会产生中性的灰色,而混合大量的青色、品红色和黄色则产生出黑色。

在显示器上这种效果可以很自然地产生,但在转换成可供印刷使用的图形后,在印刷中即使混合最大量的CMY油墨,所产生的也不是黑色,而是极其浑浊的棕色。

因为油墨颜料的品质和印刷纸张白色的纯度都会对此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完全可以用另外添加单独的黑色而改变。

黑色(K)是一个关键的颜色。

印刷时将黑色与青色、品红色和黄色共同使用,从而能产生出更深、更丰富的黑色,而且可以产生出更清晰、透亮的阴影色调。

这就是电脑图像处理中的为适应印刷而产生的CMYK彩色模式。

◆色彩学: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

它与透视学、艺术解剖学一起成为美术的基础理论。

由于形与色是物象与美术形象的两个基本外貌要素,因此,色彩学的研究及应用便成为美术理论首要的、基本的课题。

作为色彩学研究基础的主要是光学,其次涉及心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等多门学科。

因此它的产生与发展有赖于这些学科(尤其是光学)的长足进展,而色彩学研究的成果又为这些学科提供材料,推动它们的深入。

人类对色彩的感知与人类自身的历史—样漫长,而有意识地应用色彩则是从原始人用固体或液体颜料涂抹面部与躯干开始的。

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已可见到原始人对简单色彩的自觉运用。

在色彩的应川史卜,装饰功能先于再现功能而出现。

人类制作颜料是从炙烤动物肉时流出的油与某些泥土的偶然混合开始的,逐渐发展为以蛋清、蜡、亚麻油、树胶、酪素和丙烯聚合剂等作颜料结合剂。

在古代中国、印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颜料多用在家具、建筑内部、服装、雕像等的装饰上。

早期中国绘画上的色彩主要是轮廓和形象的修饰手段,用色简练单纯。

古罗马的墙面、地板镶嵌上则已有丰富的色彩。

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色彩材料,凡〃爱克兄弟等人在“油—胶粉画法”的基础上改进而形成了亚麻油等调制的油画颜料,为油画的产生提供了媒介材料。

自此,绘画上色彩表现的手段大为丰富。

尽管人类的色彩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独立意义,上的科学的色彩学研究却晚于透视学、艺术解剖学而到近代才开始,这是因为色彩学的研究须以光学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

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为了取得自然主义的表现效果,曾经研究过光学问题,注意到了色彩透视问题。

直到17世纪60年代,牛顿通过有名的“日光—棱镜折镜折射实验”得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光线混合而成的结论之后,颜色的本质才逐渐得到正确的解释。

由开普勒奠定的近代实验光学为色彩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基础。

感知心理的研究为解决色彩视觉问题,心理物理学的方法为解决视觉机制对光的反映的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而视觉艺术所提出的色彩问题,尤其是印象派出现之后遇到的外光描绘、色彩并置对比、互补色等问题,促使理论家、艺术家运用科学方法探讨色彩产生、接受及应用的规律。

到19世纪下半叶,色彩学研究的专门著作开始出现,如薛夫鲁尔的《色彩阳谐与对比的原则》(1854年)、贝佐尔德的《色彩理沦》(1876年)等。

进入20世纪,色彩学更在现代光学、心理物理学、神经生理学、艺术心理学等基础上获得了长足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