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心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心声学情分析 新人教版
心声九年级学生学习语文态度已比较端正,也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语文的能力。
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学生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有一定的语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九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也具备了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能自觉感受课文对自己的熏陶感染。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平时学习中的常态。
能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九年级学生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都养成了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阅读速度。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准确把握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注重情感体验,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九年级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既面向中考,也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同时也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大部分同学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初步具备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心声》虽篇幅很长,但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快速默读能力,阅读起来没有多少障碍。
理清情节,复述情节,划分结构层次,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准确地完成。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心声》校本作业本新人教版
第十二课心声一、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棱角()纸捻子()发窘()撇嘴()祷告()抽噎()过yǐn()嘟nāng ()撒jiāo()咳sòu()lǎn在怀里()毛毛làlà()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
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
神情恍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虽然心里挺难受,可是一点儿也没想到妒忌别人。
妒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林蓉从容不迫地朗诵了第一段,她读得很流畅,很清楚,程老师满意极了。
从容不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阵________的声音,每个人都拿出讲义,________摆在面前。
(2)京京站起来,________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3)“不行,”程老师________地回答,“不行。
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4)京京有点儿发窘。
也许,是他自己理解错了呢?他________地说:“读得不对。
”(5)他________地离开教室。
走出好远,他还听见赵小桢银铃儿似的笑声。
(6)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________念出来,吐出来。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B.前不久,我市举办了以“环游梵净,纵横云海”的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2《心声》教案
2、这篇文章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些现象,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看法?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七、写一写,倾吐心声
成长中的你是否有些感慨想说给爸爸妈妈老师听?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你最想说的心里话写下来。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塑造人物方法,理解本文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3、思考当前社会生活中的教育现象及问题,培养有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清故事情节。
难点
了解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弄清“心声”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呢?(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今天,我们来聆听一下别人的心声。(板书课题)看到标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呢?(学生发言:谁的心声?什么心声?为什么有这样的心声?心声有没有实现?)
二、介绍作者—黄蓓佳
三、检查预习。
四、感知心声
1.快速朗读课文。
2.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指导学生学会提取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300字以内)
五、解读心声
探讨:文章取名为“心声”,你认为主要表现谁的心声?(学生很容易明确:李京京)那么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要求学生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中具体语句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六、练习及检测题
练习册的积累运用。
七、作业设计
练习册的积累运用。
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对“心声”的理解。
12心声
12《心声》学案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缩写。
《心声》是发表于80年代初期的反映教育问题的一篇小说。
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例: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
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
他的这—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万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故事的发展:(1)。
(2)。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二、自主阅读,体验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
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小说着重刻画了几个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 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入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三、课堂小结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
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
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吧。
四、布置作业1.提取小说主要情节,把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
2.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第12课 心声》教案1
《第12课心声》教案1张秀娟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
说教材《心声》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
本单元为小说单元,四篇课文都有典型的情节,鲜活的人物,语言通俗易懂。
《心声》是一篇难得的反映校园生活的小说,作者通过区公开课上,李京京执意要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特别是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
《心声》这篇小说篇幅较长,但情节清楚,线索分明,语言精美易懂。
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凄楚的人物形象和令人伤感的语言表达感染着读者。
因此,它对于学生理解小说这种体裁及它的现实意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学生还可以从主人公身上学习天真、纯朴、执著地追求目标的思想和品格。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塑造人物方法,理解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应怎样去珍惜亲情、友情。
(2)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问题和学校的不良现象。
教学重难点了解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弄清“心声”的含义。
教学方法1、巧引由前几天刚刚完成的作业《我孤独,是因为……》导入新课。
2.畅谈精选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深扩拓展文本,挖掘小说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性与社会意义。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处在青春少年的你们,也许有忧愁,有烦恼,有期盼,可是,你的心声有谁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蓓佳的小说《心声》,感受李京京的一段伤感的故事。
二、新课(一)、作者简介黄蓓佳,女,1955年生于江苏省如皋县。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1984年毕业分配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心声》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心声》同步练习及答案(1)亲爱的爷爷,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2)不是这样的!京京终于叫出来。
屋里的朗读声一下子停了,六个人都吃惊地望着他。
你说什么?赵小桢惊讶地问。
京京有点发窘。
也许,是他自己理解错了呢?他嘟嘟囔囔地说:读得不对。
抽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胖胖的赵小桢读的是第二段。
她平常的声音又脆又甜,很好听。
____只要一读书,她读出来的调子总是软软的,奶声奶气的,好像写信的____穷孩子万卡,____个爱撒娇的小姑娘。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种种苦涩,________,经历中多少挫折,________,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________。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B.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曾使人失望流泪C.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曾催人衰老憔悴D.曾使人失望流泪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二、课内阅读①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
他真想站起来。
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
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②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③程老师有点慌乱了。
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
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④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心声》教案 新人教版
《第12课心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文章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心声所包含的主题思想。
4、学习主人公积极争取不放弃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课时:1课时三、教学方法:点拨引导,讨论交流,阅读体会等四、教学设计: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心里曾经有过什么强烈的愿望吗?不妨说来大家听听。
你是否为这些愿望付出行动吗?结果如何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就与你们是同龄人,他也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大家读读看,他是什么?他实现了吗?(板书课题)2、检查预习。
(1)读一读,字词积累里有不少生字,你读的准吗?(2)写一写,把它们在练字本上写写,你都记住了吗?请小组内比一比,看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棱角分明léng :骨骼轮廓清晰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恍惚huǎnghū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窸窸窣窣xī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桢zhēn:古书上指女贞树捻niǎn 子:用纸搓成的条状物。
噗pū :拟声词。
蜷quán 肢体弯曲。
簪子zān:别住发髻的条状物,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
毛毛刺刺:毛躁琅琅láng :金石相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
发窘jiǒng :感到为难,不知所措。
嘟囔nāng: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多表示不满。
抽噎yē :一吸一顿地哭泣。
抽泣qì:是小声地哭泣,轻轻的哭或一吸一顿地哭泣,也可以形容哭泣后止不住的急促呼吸!3、快速阅读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4、(1)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2)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3)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4)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12 心声ppt
很容易和《万卡》中的小万卡有一种心理上的共鸣,万
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
程老师为什么不同意李京京读课文? 根据课文第1-17段,我们可以看出程老师对李京京的 态度是‚呵斥‛‚不满‛,从侧面表现出李京京向来就不
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并且这是第一次公开课,程
老师非常重视,很怕有失误,加上李京京本来声音有点沙
公开课任务,李京京想朗读课文,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
不让他朗读。
第二部分(18-27):故事的发展。回家路上,李京京在树
林里朗读《万卡》,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第三部分(28-44):故事的发展。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
听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反被嘲笑,他感到
委屈。
第四部分(45-59):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公开课上,在被
12
心 声
R ·九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
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冲突。(重点)
2、理清小说的两条情节线索,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
物形象的写法。(难点)
3、理解小说主题,培养平等待人的美好品质,树立对生活的
小说的另一个情节线索是李京京的家庭,他从小和父母分离,
和乡下的爷爷在一起;后来回到父母身边,但父母时常吵架,
而他经常成为父母不和的牺牲品。这样的家庭境遇使他很容
易和《万卡》中的小主人公产生共鸣,这也是他极力要求朗 读《万卡》的原因。所以,这次要的情节线索是推动主要情 节发展的动力。作者这样安排,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吸引 了读者兴趣,可谓匠心独运。
预习测评
正音练习:给加色的字词注音。 噗( pū ) 蜷伏( quán ) 抽泣( qì )
12《孤独之旅》《心声》知识讲解
《孤独之旅》《心声》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孤独之旅》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年进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
现任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著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
它以9章20余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心声》黄蓓佳,当代女作家,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儿童文学,电影视剧本五百余万字。
作品有《小船,小船》《追你到天涯》《忧伤的五月》等。
《心声》是一篇非常难得的反映校园生活的小说。
作者通过区公开课上李京京执意要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特别是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
知识积累《孤独之旅》1.家底: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2.厚实:丰富,富裕。
3.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4.境地:生活上或工作上遇到的情况。
5.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6.觅食:寻找食物。
7.嬉闹:嬉笑打闹。
8.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9.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
10.撩逗:挑逗,招惹。
11.乖巧: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12.依托:依靠。
13.胆怯:胆小,畏缩。
14.掺杂:混杂。
15.驱除:赶走,除掉。
16.窝棚:简陋的小屋。
17.安抚:安顿抚慰。
18.别无他法:没有其他的方法。
19.磨难: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
20.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本文是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
21.仓皇:匆忙而慌张。
22.回应:回答,答应。
23.疲软:疲乏无力。
24.温顺:温和顺从。
《心声》1.抑制:压下去;控制。
2017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实用课件-12 心声 (共28张PPT)
①李京京渴望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希望老 师理解的心声; ②李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心声。
①要求老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的心声; ②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 境里的心声。
4、嗓子沙哑的李京京为什么想读而且一有机会就能 读得很感人,而声音又脆又甜的赵小桢事先答应了读, 却最终没有勇气在公开课上举手,担心自己读不好? 明确:李京京和赵小桢的区别在于,朗读过程中是 否有自己的情感参与。(当然情感参与的前提并不
限于相似的经历,而应当是朗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的体验性阅读。万卡是个穷孩子,朗读时要准 确地把握住他的情感,而不能读成爱撒娇的小姑娘 的情感。)
《 万卡》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
万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 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 信;接着,通过写信向爷爷倾诉自 己在鞋铺当学徒遭受的令人难以忍 受的悲惨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 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 与爷爷在一起时的生活情景;最后 交待,万卡没有把收信人的地址名 字写清楚就把信塞进邮筒里,在甜 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着他的信。
2、京京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了自己 的愿望?
明确:公开课上事先布置好的赵小桢不敢举手, 别人更不敢举手,只有李京京举起了手。“程 老师有点慌乱了”,在实在没有人举手的情况 下,出于无奈,程老师只好叫李京京读。
3、他能不能读好课文呢? 明确:万卡的遭遇引起了有着相似经历和同样不 幸命运的李京京深深的共鸣。他读得声情并茂, “教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被感动了。
噗
pū
纸捻子
quá n
niǎn
蜷
12 ﹡心声
回家路上, 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 在树林里读起课文, 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 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第二天放学后, 第二天放学后,程老师让指定的 那六个同学留下来, 那六个同学留下来,各人把自己 朗读的一段反复读了几遍,京京 朗读的一段反复读了几遍, 心里痒痒的, 心里痒痒的,趴在教室的窗户外 面听。 面听。 胖胖的赵小桢读出来的 调子总是软软的奶声奶 气的, 气的,京京勇敢的指出 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 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爱默生
窸窸窣窣: 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窸窸窣窣: 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请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请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程老师准备 上一堂公开课, 上一堂公开课, 发了一篇讲义, 发了一篇讲义, 是俄国契诃夫写 的《凡卡》,并 凡卡》 指定了六个同学 朗读。 朗读。
李京京看了好几遍, 李京京看了好几遍, 这个故事他喜欢极了。 这个故事他喜欢极了。 非常想读一段。 非常想读一段。可程 老师因为他嗓子不好, 老师因为他嗓子不好, 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 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 执意不让他读。 执意不让他读。
程老师 脉 络 清 晰
公开课前 (想读课文) 想读课文) 故事 : 回家路上 (偷读课文) 偷读课文) ( 公开课上 ( 读课文) 读课文) 读课文) 读课文)
1.课文以“心声”为标题, 心声”有什么含义? 1.课文以“心声”为标题,“心声”有什么含义?李京 课文以 京的心声是什么? 京的心声是什么? 2.李京京和程老师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李京京和程老师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京京和程老师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为什么凡卡的故事能深深打动李京京, 3.为什么凡卡的故事能深深打动李京京,甚至使他在朗 为什么凡卡的故事能深深打动李京京 读时涌出眼泪? 读时涌出眼泪?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九年级上册第12课《心声》
我知道!
1、“心声”一词的含义
是: 心中的想法、愿望
。
2、小说主要刻画了程老师、李京京、赵小桢 三
个人物形象。
3、这三个人都与俄国作家 契诃夫的《 凡卡 》有 关联。
4、这三个人物分别与《凡卡》有怎样的关联? 程老师: 区公开课上将教《凡卡》。 李京京: 想在公开课上读《凡卡》。 赵小桢: 老师安排她朗读《凡卡》。
发展(18-44):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 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高潮和结局(45-59):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 课上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
第二课时
1、小说着重刻画了哪个人物形象? 结合小说内容谈你对该人物形象的认 识。
2、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你 结合文章内容作出评价。
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
矛盾冲突
综观情节的发展全 过程,你找到的小说中 的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
第一幕:公开课前(教室)
程老师准 备上一堂公开 课,发了一篇 讲义,是俄国 契诃夫写的 《凡卡》,并 指定了六个同 学朗读。
李京京看了好几遍, 这个故事他喜欢极了。 非常想读一段。可程 老师因为他嗓子不好, 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 执意不让他读。
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 问题,你觉得它可以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借 鉴呢?
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 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要尊重 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 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 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启示一:
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 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
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
子吗?
10《孤独之旅》12《心声》导学案
10、《孤独之旅》学习目标:(1)曹文轩有关常识和本文写作背景(A.了解)(2)积累文中生字词(B.识记,C.理解)(3)体会小说出色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所起的作用,理解“孤独之旅”的深刻含义。
(4)理解成长是美好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的道理,学会正确地对待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
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2、背景资料本课题目是编者加的,故事发生在1962年一个叫油麻地的农村地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杜小康家原来家境富裕(因他祖上和父亲一直经营杂货铺),但他父亲因一次撞船事故而破产、生病。
杜小康只好辍学,帮父亲去治病。
父亲病好后,借钱买来了500只苗鸭,要杜小康一道乘小船到三百里外的芦苇荡去放鸭,那里有活鱼虾,鸭子吃了长得快,还能产出双黄蛋。
节选部分就从这里开始。
自主学习: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嬉闹(xī)觅食(mì)驱除(qū)雍(yōng)旧茬儿(chá)戳破(chuō)撩逗(liáo)凹地(āo)掺杂(chān)胆怯(qiè)撅(jué)给予(jǐyù)学习过程: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12心声学案
十二心声【学习目标】1、注意本文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2、通过小说,引导学生探求儿童的心理特征,并对当前教育的某些现象提出质疑。
3、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本文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黄蓓佳,1955年生于江苏省如皋县。
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处女作《补考》。
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夜夜狂欢》等。
2、相关资料作品发表在1982年《儿童时代》,有很强的针对性。
小说艺术地揭示了现实社会生活,歧视“问题”学生。
作品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和启迪。
【自主学习】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几个同学用简练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结合场景把主要情节找出来?3、京京为什么这么想读这篇课文呢?他们有那些相同的经历?4、、作者借这篇文章是要表达什么心声呢?【合作探究】5、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6、京京是个怎样的小孩?7、《心声》一文中的程老师,她在上公开课过程中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8、京京为什么渴望朗读课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他能不能读好课文呢?9、嗓子沙哑的李京京为什么想读而且一有机会就能读得很感人,而声音又脆又甜的赵小桢事先答应了读,却最终没有勇气在公开课上举手,担心自己读不好。
【精读精练】阅读下边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
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10、联系前文,试分析程老师这个人物形象。
11、你认为京京是一个怎样的学生12、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13、《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14、这篇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种现象,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拓展提升】20、课文中的“心声”除了李京京渴望表达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外,还含有何种深意?21、填空。
12.心声公开课
3、作者的心声
1、告诉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美好的愿 望遭到他人拒绝或嘲讽时,不要灰心沮丧, 更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自信勇敢,执著追 求,努力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
2、作者想借主人公呼吁我们的教育工作 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愿望和感情。
加油吧,少年!
3
现在假如你就是李京京或者是赵小桢,也可以 是林蓉、周海,也可以是程老师,甚至可以是李京 京的爸爸、妈妈,你最想对谁说一番什么样的话, 思考一下与同学们交流。
1.选好一个角色。你可以是李京京, 也可以是赵小桢,或者是林蓉、周海、 程老师,李京京的爸爸、妈妈。 2.选好倾诉的对象。 3.符合人物性格,倾吐真情实感。
放学后,李京京想要给乡 下的爷爷写一封信,像万卡 写的那样的信。他会写些什 么呢?
细细体会,写在作业本 上。
11 ﹡心声
黄蓓佳
作者介绍
1955年出生于江苏如皋。
199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
专业。1982年毕业被分配在江苏
省外事办公室工作。次年加入中
国作家协会,1985年调江苏省作
家协会任专业作家。处女作《补
考》1972年发表。著有小说集
《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
黄蓓佳
候》《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长 篇小说《夜夜狂欢》等。
1.李京京和程老师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天真纯朴 铭记亲情 李京京: 渴望表达亲情
认真负责 好强 自信 程老师:
深感懊悔 自责
2.京京的心声:
• 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 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 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 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 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
发窘 jiǒng 抽噎 yē 噗 pū
12 《心声》给教导的启示.doc
12 《心声》给教学的启示-《心声》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内容是写教李京京语文的程老师要上一节全区的公开课,讲课的内容是小说《万卡》。
老师设计的课上有表情朗读课文,并且指定由班上的六名同学来朗读。
李京京因为嗓子沙哑的厉害,没被老师选上,但京京很希望能朗读一段,因为他的经历与课文中万卡的经历太相似:在城里上学的他因为爸妈总吵架,妈妈总打他,他想念乡下的爷爷,就像九岁在外当学徒工的小万卡盼望爷爷接他回家一样;万卡有一个要好的女孩子奥尔迦,他也有一个好朋友妮儿。
正因如此,京京对《万卡》有深刻的理解,在赵小桢奶声奶气地练习朗读时他叫道不是这样的,但倍受嘲笑,只好委屈地在小树林子里读。
公开课的那一天,在赵小桢因为害怕不敢起来朗读的情况下,李京京举起了手。
他声泪俱下的朗读征服了程老师,也征服了在座的听众。
第一次读到这篇小说,就引发了我的深思。
在我的感受中,它不仅是一篇小说,更是一篇用文学的笔法写成的教育论文,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启示,给语文教学以启示。
我想借用文中主人公的三句表白,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老师,我能念一段吗?当李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的时候,而得到的却是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
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我们可以想像此时李京京的失落与悲伤。
的确,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教学中实在太常见。
首先透过这一现象,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学生生命个体的不尊重。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的观念中,学生只是一个认知体,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性的生命体,他们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思想、兴趣、追求,渴望获得肯定、表扬,渴望成功的体验,而且因为生命的稚嫩,这人格正处于建构时期,一点微小的伤害就可能导致其一生的转变。
文中写道:噪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生命个体的不尊重,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给学生带来的伤害。
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论教孩子做什么事,都要创造条件让他去取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愉快,他就会倾注全部热情和聪明才智去争取新成功。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12+心声》学案(含答案)+新人教版
12 《心声》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沙哑(yǎ):声音嘶哑不清脆。
发窘(jiǒnɡ):感到为难,不知所措。
抽噎(yì):一吸一顿地哭泣出风头:出头露面表现自己,企图得到钦佩羡慕。
(二)知识积累关于作者黄蓓佳,女,江苏如皋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历任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干部,省作协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
专业作家。
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品:《夜夜狂欢》、《午夜鸡尾酒》、《何处归程》、《世纪恋情》及《含羞草》等。
《心声》是当代女作家黄蓓佳的作品。
小说写一位与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李京京,希望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凡卡》,但遭到老师拒绝,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朗读了课文,并且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师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本文通过故事揭示了社会生活和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小说以其深沉的思想内涵,凄楚的人物形象,纤丽的情节叙述和令人伤感的语言表达,感染着读者,使我们大家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只在于它是否被他人注意。
小说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儿童文学集》。
(三)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通过描写刻画了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形象5.李京京的心声仅仅是朗读《万卡》吗?他还有哪些心声呢?答案:1. 心理倔强认真、善良真诚、执着勇敢2.李京京渴望教师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渴望友情,希望得到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活动:(一)基础练习1.给加线字注音棱.角分明()斩钉截.铁()契诃..夫()发颤.()精神恍.惚()窸窸窣..窣()纸捻.子()嘟嘟囔..囔()抽噎.()发窘.()妒.忌()答案:léng jiéqìhēchan huǎng xīsūniǎn d ūnāng J iǒng dù2.用线条将下列词语与正确的义项搭配起来(1)恍惚①感到为难,不知所措(2)抽噎②肢体弯曲(3)蜷伏③一吸一顿地哭泣(4)发窘④精神不集中答案:(1)④(2)③(3)②(4)①(二)研习课文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从小到大,我们都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来自父母师长的无微不至地呵护与关爱,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也渐渐发现:在享受这份关爱的同时,我们也经历了各种考验和困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声》,去听听主人公李京京的心声吧!2.整体感知(1)八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明确:环境、情节、人物②自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2)请同学们划出文中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明确:①第1段“已经打过放学铃了……”②第18段“回家的路上……”③第28段“第二天放学后……”④第45段“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3)根据这些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脉络词,我们可以将课文分为四个部分,你能分别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概况小说的四个情节吗?明确: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3.句段品读围绕着读书这一情节,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一篇好的小说,除了离不开精彩的故事情节,更离不开鲜明的人物形象下面,我们来分析人物形象跳读课文:(1)划出描写写李京京想读书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说说它用了什么描写方法?①公开课前,程老师布置朗读任务时时:“不安地扭动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②回家路上,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课文,并深情回忆:忍不住……他选了一段,轻轻地念出声来他咽了一口唾沫,把讲义举在面前,终于大声地从头念起来公开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③第二天放学后,听赵小桢练习朗读时:◆当赵小桢将穷孩子凡卡读成娇滴滴的小姑娘时:不,不是这样的京京听着,在心里说,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京京终于叫出来◆当赵小桢惊讶地质问并和其他同学一起奚落他时:京京有点儿发窘……他嘟嘟囔囔地说……京京红着脸,固执地嘟囔着……他委委屈屈地离开教室……◆公开课上,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时: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2)京京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他能不能读好课文呢?当李京京看到讲义上印的《凡卡》时“他喜欢极了”,因为凡卡使他想起乡下跟爷爷在一起的幸福生活,想起了和妮儿一块儿摘桑果、吃桑果的趣事课后听了赵小桢“软绵绵、奶声奶气”地练习,更增强了他公开课上事先布置好的赵小桢不敢举手,别人更不敢举手,只有李京京举起了手“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在实在没有人举手的情况下,处于无奈,程老师只好叫李京京读凡卡的遭遇引起了有着相似经历和同样不幸命运的李京京深深的共鸣他读得声情并茂,“教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被感动了(3)小结:小说刻画人物有多种方法本文主要是描写李京京的心理活动课文中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如课前非常想读课文的愿望,树林里对爷爷、对妮儿的思念,课上想读又不敢举手的矛盾,真情投人而读过了头的懊悔等等;有间接描写,如课前渴望老师让他读书的眼巴巴地望着老师的神态,结结巴巴的话语,课上“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希望得到朗读机会的动作等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倔强认真、善良真诚、执着勇敢的性格3.探究质疑同学们的分析,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想读书的执着勇敢、宽容善良的李京京可是:(1)李京京为什么那么想在公开课上朗读呢?明确:因为和万卡有着相似的命运,李京京在阅读《万卡》时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凡卡的故事唤起了他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他渴望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2)李京京的心声仅仅是朗读《万卡》吗?他还有哪些心声呢?明确:李京京渴望教师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渴望友情,希望得到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3)和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李京京,执着勇敢的李京京,尽管声音嘶哑,他的朗读却大获成功,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课文?明确:文章最后三段的侧面描写;投入自己的真情,才能读好书(4)李京京的朗读打动程老师了吗?你怎么看待程老师?明确:李京京的朗读最后打动了程老师;程老师搞虚假的公开教学,重视优生,忽视差生,但她同时又是一个对工作负责任,勇于改正错误的老师经过这次教训,相信程老师一定会痛改前非,做个好老师的(5)总结回顾这节课,我们把握了小说的情节,理清了作者思路,知道了心声的深层含义,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也明确了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细腻的心理描写这些文字之所以感人得益与小说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小说刻画人物有多种方法本文主要是描写李京京的心理活动课文中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如课前非常想读课文的愿望,树林里对爷爷、对妮儿的思念,课上想读又不敢举手的矛盾,真情投人而读过了头的懊悔等等;有间接描写,如课前渴望老师让他读书的眼巴巴地望着老师的神态,结结巴巴的话语,课上“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希望得到朗读机会的动作等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他的心路历程,表现了李京京倔强认真、善良真诚、执着勇敢的性格,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心声》随堂抽测题生命的掌声①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②那是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个叫英子的女孩,沉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③一天,上演讲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演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她就一直点英子的名字④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⑤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的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英子很礼貌地向老师深鞠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⑥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是那么沉郁了,她和同学们在一块儿游戏、说笑,甚至有一天她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后来,英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数学和物理,高二那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还得了奖⑦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之后,英子被北京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她使我明白,同学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⑧我这才明白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是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文章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文中5自然段两处画了横线的句子写掌声,请说说两处掌声的含义3、第4段中“英子的眼圈红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4、为什么说掌声给了英子第二次生命?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答案:1、掌声时间2.第一次掌声表现了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以打消英子的紧张和自卑;第二次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表现给予肯定3.由于为难,英子感到很紧张和委屈4.掌声使英子精神振作,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努力进取,开始踏上新的人生旅程5.提示:围绕人都是需要掌声,我们既需要别人的肯定,也要鼓励和充分地肯定别人这个角度来谈昨天我所在学校期中考试成绩,有个别同学考的不太理想,跟我发微信,自己在期中考试前已经非常努力的做题了,但最后的成绩却很差。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心声》PPT课件
第作 者 一 黄 课 蓓 时佳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张同平
1、了解作家作品,扫除生字词。 2、掌握故事情节顺叙分法的第二 种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 转换划分故事情节。
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 话要说,而在各位同学所度过的十几岁 的光阴中,除了家人外,接触最多的就 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说你与老 师之间的故事吗?
诚然同学们与老师间的故事,让我们真切 感受到同学们的心声,,现在让我们一起 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黄蓓bèi佳,当代女作家,著有小说集《小船,小 船》、《芦花飘飞的时候》、《遥远的地方有一片 海》、长篇小说 《夜夜狂欢》等。 本文选自《儿童 时代》。体裁为小说。《心声》是发表于80年代初期
给汉字写拼音,给拼音写汉字)
发( 窘 )jiǒng 抽噎( yē ) 从(cóng )容不迫 ( 祷)dǎo告 过瘾(yǐn ) 棱(léng)角 圣( 诞 )dàn 撒( sǎ )娇 撇(piě )嘴 簪( zān )子
1、标注59个自然段,速读本篇小说, 看看共换了几个场景?每个场景的时 间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 所发生的事情。 教室—树林里—教室的窗外—公开课上
从上分析,请你归纳出李京京、程老 师的性格。塑造人物的方法。
李京京: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 信而勇敢、执著追求不轻言放弃、铭 记亲情友情并渴望表达。 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 对工作认真负责;也存在不足。
塑造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 理描写。其中心理描写,有直接心理描写 和间接心理描写。补例用()[ ]记书间
的反映教育问题的一篇小说。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
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发展 开端 高潮 结局
发窘 jiǒng
抽噎 yē
n 蜷在 quá
噗 pū
纸捻 niǎn
琅琅 lá ng
簪子 zān
恍惚 huǎng hū 抽泣 qì
棱角分明 lé 毛毛剌剌 là ng 嗤
黄蓓佳
学习目标
•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 “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 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 2、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心理描写、 结构上的双线交织。
•
温故知新
故事 塑造人物形象 ①小说是以_______ _为中心,通过________的叙述 社会生活 和________的描写来反映________的文学体裁。 环境 人物 故事情节 ②小说有三个要素,即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其中主要要素是________。 人物 环境
朗读很成功?请用下列句式回答: “我是从 看出他朗读很成功。这句话是 _ 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指对描写 对象不进行直接描写,而是由第二者介绍、 反映或采用间接烘托的方法来描写。
我们合作
1、李京京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了朗读机会?为了获得朗 读机会,他克服了哪些困难?你从中可以看出京京有哪 些优秀品质?
• 根据时间和场景,我们可以将 文章分成几部分?
故 事 情 节:
公开课前(想读课文) 回家路上(偷读课文) 次日放学(听读课文) 公开课上(终读课文)
脉 络 清 晰
我知道!
心中的想法、愿望 1、“心声”一词的含义是: 。
2、小说主要刻画了 程老师、李京京、赵小桢 三个人 物形象。
3、这三个人都与俄国作家契诃夫 的《凡
李京京是这样 一个孩子!
自信勇敢、执着坚定、善良宽容, 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少年。
2、我们如何看待程老师对公开课的 安排?你喜欢她吗?为什么?
请用“我喜欢(不喜欢)程老师,因为她 ________(举例子),所以她是一个_______的 老师,我希望我的老师_______(怎么做)”的 句式说话。
chī
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
情节进行复述
程老师准备上 一堂公开课, 发了一篇讲义, 是俄国作家契 诃夫写的《万 卡》,并指定 了六个同学朗 读。
李京京看了好几遍, 这个故事他喜欢极 了,非常想读一段。 可程老师因为他嗓 子沙哑,怕影响公 开课的效果,执意 不让他读。
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 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 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的需要。
启示一:
阅读小说时,要融进小说中去,与 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 作品。
启示二: 要从小说中走出来,从生活中发现 小说人物形象之美,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我能说
6、李京京终于实现了朗读《万卡》倾吐心声的 愿望,并且打动了师生。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的
卡 》有关联。
4、这三个人物分别与《凡卡》有怎样的关联? 程老师: 区公开课上将教《凡卡》。 李京京: 想在公开课上读《凡卡》。 赵小桢: 老师安排她朗读《凡卡》。 5、小说的主人公是: 李京京。
1、 综观情节的发展全过程,你找 到小说中的主要矛盾冲突了吗?
主要矛盾冲突是:
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程 老师却以李京京嗓子沙哑念不好为由 不同意他朗读。
3、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李京京?有何表 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 心理描写:如京京课前非常想读课文的愿望; 树林里对爷爷、对妮儿的思念; 课上想读课文又不敢举手的矛盾; 真情投入而读过了头的懊悔等。 • 动作描写:如课上“他咬了咬嘴唇,郑重地举起右 手”,希望得到朗读机会的动作等。 • 语言描写 :如结结巴巴地请求的语言。 • 神态描写:如课前渴望老师让他读书,眼巴巴地望着 老师的神态。
尊重每个学生 关爱每个学生
要求朗读 练读课文
指出错误
勇敢救场
心 声
遭拒绝 忆往事 受嘲笑 抒真情
• 你一定有许多想对父母或是老师说 的话,但又觉得不好开口。模仿本 文的写法,把自己拟为主人公,写一 篇小小说,谈谈你的心声。
程老师
• 重视优秀学生,忽 略普通学生。 • 认真、好强,又有 点自信,工作认真 负责; • 随机应变,勇于改 错; • 不能平等地对待每 一位学生
启示
• 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 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 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 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 望。
③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________和________。 短篇小说 微型小说
④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人物描写 必须具有典型性。人物的直接描写有________描写、 外貌 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 语言 动作 心理 ________描写。 神态
2、小说着重刻画了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文中 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 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请用“我喜欢(不喜欢)李京京,因为他 _________(举例子),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个 ________的孩子,他让我懂得了__________”的 句式说话。 把握的基本点: 李京京,他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 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 善美的少年。
《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 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 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 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 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
李京京的心声:
1.李京京渴望得到老师公正平等的对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渴望得到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
3.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
4.渴望亲情和友情因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 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
第二天放学后,程老师 让指定的那六个同学留 下来,各人把自己朗读 的一段反复读了几遍, 京京心里痒痒的,趴在 教室的窗户外面听。
胖胖的赵小桢读出来 的调子总是软软的奶 声奶气的,京京勇敢 的指出她的不足却反 遭嘲笑。
公开课上,在赵小桢不敢 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 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 文。
程老师开始有点慌乱, 后来“只好”让京京 接下去读,最后用 “发颤”的声音请他 把课文全部读完。
作用:运用心理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
京京的心理历程,兼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共同刻画出李京京沉郁、倔强、认真的性格和 善良自强的个性。使人物形象刻画得真实、丰 满。
学法一得:人物写作时,可以运用各种描
写方法刻画出人物个性,丰富人物形象。
5、默读课文1—27自然段,思考: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李京京十分想朗读 《凡卡》这篇课文?请找出相关语句并有感情地 朗读。 (2)为什么他这么喜欢凡卡,执意要朗读《凡 卡》?从中可以看出京京有怎样的心声? (3)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根据提示说说京京与凡卡有哪些相似之处。 父母 爷爷 朋友 凡卡: 没爹没娘 惟一亲人 会给他胡桃 京京:
3、 课文以“心声”为标 题,“心声”的深层含义 是什么?
心声的含义:
第一层:指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友 情,渴望有个幸福和谐的家。
(回忆 万卡爷爷 奥尔迦 插叙) 自己爷爷 (亲情) 妮儿 (友情)
第二层:指李京京非常渴望表达内心感 情的愿望。 第三层:指作者的心声:
1、告诉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美好的愿望遭 到他人拒绝或嘲讽时,不要灰心沮丧,更不要轻言放 弃,而是要自信勇敢,执著追求,努力为自己争取成 功的机会。 2、呼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 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民主宽松的环境,提供平等的发展 机会,共浴爱的阳光。 3、生活中弄虚作假,一味作秀的态度要不得,要 诚实、自信、认真的对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