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武汉农业气候

武汉农业气候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学生姓名:李**学生学号:2007*********学生专业:植物保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二○○八年十一月武汉农业气候概述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的东部,30°38’N,114°04’E,海拔23m,属亚热带,它是湖北省省会,是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交通枢纽和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

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故武汉素有“江城”的美誉。

全市现辖9个城区2个郊区和2个县,人口约800万人,其中郊县人口近220万。

武汉市土地总面积为8494.41平方公里,在平面直角坐标上,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55公里。

武汉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境中央,且接纳南北支流入汇,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形成湖沼水网。

全市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5.80%,居全国大城市之首。

物产及生物资源丰富。

素有渔米之乡美誉。

粮食作物,共24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共50种;鱼类资源,共11目11科88种,水生动物,共有8目14科45种。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里,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正在满怀信心的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

但是,我们看到我国的“三农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农业工作者对于包括农业气候在内的科学技术缺乏了解,仍然在靠经验吃饭。

他们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气候难题知之甚少,更不知道对它们对农业的影响。

通过对武汉近30年气象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明确了武汉一年中辐射、气温、降水等的变化规律,看到一些最新的气候变化趋势,并得到了武汉的气候生产潜力。

本文旨在帮助武汉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工作者对这一地区的气象、气候条件加深了解,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本文也能为生态治理、防灾减灾、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太阳辐射和日照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图表 1 武汉太阳辐射年变化(×105J/m2·月)1月太阳直接辐射量为一年中最小值,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太阳直接辐射量不断增加,在7月取得最大值;随后太阳高度角减小,太阳直接辐射量也随之减小。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姓名:***学号:************* 班级:园艺0901武汉农业气候分析一.武汉农业气候概况1.1.地理位置武汉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东经113°41’~ 115°05’,北纬29°58’~ 31°22’。

武汉气象站位置:北纬30°38′,东经114°04′,海拔高23米。

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水交汇于此,将武汉分为汉口、汉阳以及武昌等三部分,俗称武汉三镇。

武汉地形以平原为主,丘陵为辅,且市内湖泊塘堰众多。

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现有湖泊147个,水域总面积218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强。

在中国经济地理中,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

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称。

武汉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少量低山丘陵以及岗地。

河流水系由北部丘陵向南发展,注入长江。

平原部分湖泊众多,地势低平,近代冲积层厚达30~50米,是很好的农耕地区。

1.2.农业气候特征武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总体气候环境良好,近30年来,年均降雨量1269毫米,且多集中在6-8月。

年均气温15.8℃-17.5℃,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

二.太阳辐射和日照2.1.太阳辐射的年变化表一:太阳辐射月平均总量(1971—2000)(单位:万焦/平方米)图一:逐月太阳辐射直方图根据武汉1971年至2000年的累计平均气候资料(表1),逐月太阳辐射直方图(图1)显示,武汉的总太阳辐射从1月到7月是逐月上升的,7月份达到最大值(5379.1M J/m2·月),7月8月基本持平;而从8月到12月,总太阳辐射是逐月递减的,到一月份太阳直接辐射最小为(1983.9MJ/m2·月)。

由于武汉夏季中太阳高度角最大,冬季太阳高度角最小,所以在一年中,对武汉来说,直接辐射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总辐射的年变化与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基本上一致。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农业城市,其气候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武汉的农业气候进行分析,以了解其特点和对农业的影响。

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雨,秋季凉爽少雨。

下面分别对这四个季节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

夏季是武汉最炎热的季节,气温常常超过35摄氏度,最高可达40摄氏度以上。

同时,夏季也是武汉降雨最多的季节,多数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300-1500毫米。

这种炎热潮湿的气候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容易引发病虫害,特别是对于一些热带作物来说,更需要更好的排水系统和高效的防病虫害措施。

冬季是武汉最寒冷的季节,气温通常在5摄氏度以下,偶尔会有低于冰点的天气。

冬季的降雨相对较少,多数年平均降水量为20-40毫米。

这种干燥的气候使得冬季农作物种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对于一些喜湿耐寒的作物来说,需要更多的灌溉和保暖措施。

春季是武汉气候转暖的季节,气温逐渐回升,但仍不稳定,常常出现倒春寒。

春季降雨量较多,平均降水量约为200-300毫米。

这种温暖多雨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好的生长条件,特别是对于大部分春季播种的作物来说,有利于其茁壮生长和早期产量的增加。

秋季是武汉气候凉爽的季节,气温逐渐回落,但仍较宜人。

秋季降雨相对较少,多数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100毫米。

这种凉爽少雨的气候适宜于一些作物的生长,特别是那些要求冷、干环境的作物,如小麦和油菜。

总的来说,武汉农业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雨,秋季凉爽少雨。

这种气候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农业生产措施,如加强排水系统,提高防病虫害能力,加强灌溉和保暖措施等。

此外,还需要合理选择适应该气候条件的农作物品种,以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和高效。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报告(新颖实用模板)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报告(新颖实用模板)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本科生农业气候分析报告:班级:园艺1103学号:04时间:2012-2013-1前言:气候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分析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根据气候特点,人们可以提前预知未来的天气,以便合理的分配工作,从而使气候产生对农业的影响减少的最小。

这篇论文便是基于这一点,对地区的气候特点一一分析,包括概况、太阳辐射和日照、气温、降水、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及农业气候分析。

一.农业气候概况1.地理位置在全球地理位置是东经113°41’~ 115°05’,北纬29°58’~ 31°22’。

气象站位置:北纬30°38′,东经114°04′,海拔高23米。

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是中国经济地区的中心,因而得名“九省通衢”,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水交汇于,将分为汉口、汉阳以及武昌等三部分,俗称三镇。

地形以平原为主,丘陵为辅,且市湖泊塘堰众多。

平原部分湖泊众多,地势低平,近代冲积层厚达30~50米,是很好的农耕地区。

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现有湖泊147个,水域总面积218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强。

2.气候属区和属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于。

外地人经常把的夏天说的非常恐怖,实际初夏从每年的五月中旬开始,舒淇进入盛夏,通常盛夏的气温最高也不超过40度,比很多地方的城市还要低,但是最低气温要高,一般在30度左右。

的夏天的热是一种闷热,因为水系发达,经过白天的蒸发,导致空气湿度非常大,所以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一般到夏天没有降温的情况下,难以入睡。

到了九月,气温可能经常达到38度,但最低气温较低。

十月之后,进入初秋,气温会逐渐下降,平均气温在20到25度,而天气异常干燥。

有时候气温也会异常地接近30度。

从秋天到冬天往往很快,在北方的冷空气南下以后,气温陡降,降10度也是很常见的,从12月底到来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1到3度,天气好一点可以到达7到8度,但有寒潮或雨雪是往往在0度一下。

武 汉 农 业 气 候

武 汉 农 业 气 候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学生姓名:李智华学生学号:2007301203775学生专业:植物保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二○○八年十一月武汉农业气候概述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的东部,30°38’N,114°04’E,海拔23m,属亚热带,它是湖北省省会,是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交通枢纽和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

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故武汉素有“江城”的美誉。

全市现辖9个城区2个郊区和2个县,人口约800万人,其中郊县人口近220万。

武汉市土地总面积为8494.41平方公里,在平面直角坐标上,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55公里。

武汉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境中央,且接纳南北支流入汇,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形成湖沼水网。

全市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5.80%,居全国大城市之首。

物产及生物资源丰富。

素有渔米之乡美誉。

粮食作物,共24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共50种;鱼类资源,共11目11科88种,水生动物,共有8目14科45种。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里,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正在满怀信心的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

但是,我们看到我国的“三农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农业工作者对于包括农业气候在内的科学技术缺乏了解,仍然在靠经验吃饭。

他们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气候难题知之甚少,更不知道对它们对农业的影响。

通过对武汉近30年气象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明确了武汉一年中辐射、气温、降水等的变化规律,看到一些最新的气候变化趋势,并得到了武汉的气候生产潜力。

本文旨在帮助武汉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工作者对这一地区的气象、气候条件加深了解,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本文也能为生态治理、防灾减灾、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太阳辐射和日照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图表 1 武汉太阳辐射年变化(×105J/m2·月)1月太阳直接辐射量为一年中最小值,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太阳直接辐射量不断增加,在7月取得最大值;随后太阳高度角减小,太阳直接辐射量也随之减小。

武汉农业气象分析报告全文编辑修改

武汉农业气象分析报告全文编辑修改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目录一、概述 (2)二、太阳辐射和日照 (4)三、温度 (8)四、降水 (13)五、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18)六、农业气候分析 (21)七、参考文献 (23)八、附录 (24)一、概述1.地理位置武汉,简称“汉”,位于中国腹地,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

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

全市土地面积8467.11平方公里。

平面直角坐标上,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公里,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

2.大地构造武汉市平均海拔23米,中间低平,大部分在海拨50米以下;北部丘陵林立,为大别山绵延部分。

海拨2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5%左右,其余均属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低洼,长江汉水横亘其间,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武汉市地质结构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

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

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

3.气候特点武汉市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光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等特点,以夏季最长约130多天;春秋二季各约60天。

年平均气温15.8 ℃~ 17.5 ℃,极端最高气温41.3 ℃(1934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18.1 ℃(1977年1月30日)。

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O小时~21OO小时,年总辐射1O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O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 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O%左右。

3.土壤和植被武汉市土壤种类繁多,其中水稻土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45.5%,其次为黄棕壤、潮土、红壤等。

武汉市积温与年降水量分析

武汉市积温与年降水量分析

武汉市是中国内陆城市,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本文将对武汉市积温与年降水量进行分析。

首先,积温是指年平均气温超过10摄氏度的日数总和。

通过分析武汉市的积温变化,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气候趋势和季节变化。

根据武汉市的气象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武汉市的积温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表明武汉市的气候变得更加温暖,年平均温度较以往有所增加。

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也可能与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的大量建筑物和道路导致的热岛效应有关。

2.武汉市的积温季节变化明显。

夏季的积温高于其他季节,冬季的积温最低。

这符合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炎热湿润,冬季相对较冷干燥。

3.在积温变化中,存在年际和季节性的波动。

年际波动可能与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或拉尼娜)有关,而季节性波动则可能与季风气候的影响有关。

接下来,我们将对武汉市的年降水量进行分析。

降水量是一个有关水资源和农业的重要指标,对了解武汉市的水文环境和气候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武汉市的年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是降水最多的季节,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则相对较少。

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一致,夏季受到季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大。

2.武汉市的年降水量存在年际波动。

有些年份的降水量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而有些年份则明显偏低,这可能与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的影响有关。

3.在降水量变化中,还存在着区域差异。

武汉市的降水量在城区和郊区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城市的建设和土地利用变化有关。

总之,武汉市的积温和年降水量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地的气候变化和季节特点。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武汉市可能会继续面临气温上升和降水量变化的挑战。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气象观测和研究,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ZWP)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ZWP)
下面,通过武汉地区 1971-2000 年间平均每月月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的统计资料,作出 武汉逐月日照时数折线图,见图二、三:
图二、武汉市逐月日照时数折线图 通过图二我们发现,七八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多,一二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少。整体的发 展趋势是从一月份开始,太阳的直射点逐渐北移,日照数逐月逐渐增多。到八月份太阳直射点 到北回归线附近,日照时数达到最大。然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日照时数逐渐逐月减少。而在整 条曲线中,五月到六月份没有增加,是因为六月份处在梅雨季节,阴雨天气多,直接导致六月 的日照时数没有增加或减少。
的光合作用减缓,生长受阻。 从图四可以看出,武汉地区四季气温变化明显,气温年较差约 25。C,根据波兰学者
Corczynski 提出的大陆度计算公式 K = 1.7A − 20.4 ,(A 为气温年较差多年平均值,K 为大陆度)
sinϕ
得到武汉的大陆度为 K=63.02,故其具有大陆性气候。
3.1.2 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
1.3 主要农业气候特征
武汉市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总体气候环境良好,近 30 年来,年均降雨量 1269 毫米,且多集中在 6-8 月。年均气温 15.8℃-17.5℃,年无霜期一般为 211 天-272 天,年日照总 时数 1810 小时-2100 小时,在大尺度的季风气候影响下按宏观的热量条件分异湖北正嵌于中 亚热带向南温带过渡的北亚热带之中,使武汉气候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溯北雨量和气温适 中 ,土壤则以中性的黄棕壤为主,植被中常绿阔叶和落叶兼而有。过渡性的农业气候、土壤 和植被等自然条件。使武汉及周边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地域分布也深深地印上了过渡性色 彩,适合种植得做物业多种多样,粮食作物种类颇多,有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大麦、大 豆、蚕碗、高梁、粟谷和绿豆等二十余种。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1.日平均气温在春季第一次通过某一界限温度 的日期,称为该界限温度的起始日期;秋季最 后通过同一界限温度的日期,称为该界限温度 的终止日期。
2.由于温度的波动,春、秋季温度可能在某一 界限温度值附近升降几次,因此,采用“稳定 通过”的方法来确定界限温度得初日和终日。
某 年 春 季 稳 定 通 过 10 摄 氏 度 日 期 的 计 算
作表1 候温度列表
12 3 4 5 6 3月 9.2 9.8 11.6 12.6 13.2 13.9 5月 19.6 20.3 21.6 22.3 24.6 26.4 9月 29.6 27.9 26.2 24.3 23.1 20.6 11月 14.6 13.2 12.0 11.2 9.6 9.3
如表,以3月第3个侯的第一天即3月11日为春季 开始;5月第4个侯的第一天即5月16日为夏季开始, 前一日为春季结束
3.干燥度 一地一定时段内的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
降水量的比值,叫做干燥度(K)。
K=W0/R W0表示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在地面或农田充分供水时 的蒸发量,按一年的时间段计算,大约为大于10的活 动积温的0.16倍。因此有:
0. 16
K
t 10C
R
农业上可将干燥度划分为以下等级:
K<0.99 湿润
1.0<K<1.49 半湿润
二、五日滑动平均法
日期 3.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日均温 8.0 5.6 5.8 9.8 10.2 7.9 10.7 9.1 13.1 8.3 7.6 10.3 11.4 14.5 11.3 9.0 10.4 8.2 8.8 9.8
3.全文前后连贯、成篇成章;书面整洁、字体工整; 4.按时完成,17周周五(12.27)下班前学委送至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报告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报告

农业气候分析报告XX xx学号2011305200xxx班级园艺110x农业气候一、概况1.1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海拔高23米。

气象站位置:北纬30°38′,东经114°04′.长江与其最大的之流汉江在此交汇,将分为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

地形以平原为主,丘陵为辅,且市湖泊众多。

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现有大小湖泊140多个,水域面积达2187平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四分之一。

河流由北部丘陵向南部发展,注入长江。

平原部分湖泊众多,地势低平,近代冲积层厚达30~50米,是很好的农耕区。

1.2 气候属性亚热带季风气候1.3 气候属区北亚热带1.4 主要农业气候特征位于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一般年均温为15.8—17.5℃,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0.4℃;7、8月平均温度最高,为32.6℃。

夏季极长,达135天,极端最高温度达39.3℃,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

年均降雨量为1269mm,且多集中在6—8月。

年无霜期一般为211—272天,年日照总时数一般为1810—2100小时,活动积温在6000℃*d左右。

属于东南季风区,水分充沛,雨热同季,属于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也属于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

二、太阳辐射和日照2.1太阳辐射的年变化2.2光合有效辐射表一、(1971—2000累年平均)太阳辐射月平均总量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 1112直接辐射平均月总量(×10^5J/m^2.月) 738.7802.6994.41427.4186.9193928422673.41860.61519.91187.919.2散射辐射平均月总量(×10^5J/m^3.月) 1245.21419.61834.42296.62592.92658.92537.12599288.61657.11316.31166.6光合有效辐射(×10^5J/m^2 .月)9921111.11414.418622199.92298.952689.552636.21974.61588.51252.1187.9图一、逐月太阳辐射直图分析由图可以看出1月到7月太阳辐射是增加的,7月份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都达到最大值;然后7月到12月太阳辐射降低。

武汉农业气候

武汉农业气候

武汉农业气候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座大城市,拥有着独特的气候条件。

它位于长江中游的北岸,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雨充沛,温差较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转换期气温较为宜人。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农业在武汉越来越重要,因此,了解武汉的农业气候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温度武汉的气温较为适宜,年均气温为17-18℃,日平均气温在夏季可以达到30℃,而在冬季则可以降到0℃或以下。

夏季长,炎热潮湿,冬季短,寒冷干燥。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最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种植。

同时,在武汉,气象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每年4月份至10月份是武汉的植物生长发育期,夏季是文化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盛期,而在冬季,则是适合种植小麦、油菜等冬季作物的时候。

二、降雨武汉的降雨量在全年中相对较为平均,全年的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

同时,武汉也存在着明显的旱涝气候交替,每年的6月至7月期间是高温、雨量少、湿度低的夏季干旱季节;而每年的5月至6月和10月至11月则是武汉的降水高峰,此时,多数农作物都处于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水分滋润,因此这个时候也是武汉农业的重要季节。

三、环境污染武汉作为一个大城市,其环境污染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武汉的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和建筑也处于高速发展期,这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

例如,大量的工业污染物排放导致了土壤和水源的严重污染,这对于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城市里的交通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土壤和水源是武汉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应对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武汉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控制,减少排放污染物,采取科技手段防治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其次,改善城市交通,减少机动车使用量,推广绿色出行方式,降低空气污染的程度。

同时,推广绿色农业,降低和防止化肥、农药、兽药的使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创造优质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

武汉农业气候

武汉农业气候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rVERSIH武汉农业气候分析学生姓名:李智华学生学号:2007301203775学生专业:植物保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二OO八年十一月武汉农业气候概述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的东部,30° 38' N,114° 04' E,海拔23m,属亚热带,它是湖北省省会,是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交通枢纽和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

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故武汉素有“江城”的美誉。

全市现辖9个城区2个郊区和2个县,人口约800万人,其中郊县人口近220万。

武汉市土地总面积为8494.41平方公里,在平面直角坐标上,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55公里。

武汉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境中央,且接纳南北支流入汇,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形成湖沼水网。

全市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5.80%,居全国大城市之首。

物产及生物资源丰富。

素有渔米之乡美誉。

粮食作物,共24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共50种;鱼类资源,共11目11科88种,水生动物,共有8 目14科45种。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里,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正在满怀信心的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

但是,我们看到我国的“三农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农业工作者对于包括农业气候在内的科学技术缺乏了解,仍然在靠经验吃饭。

他们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气候难题知之甚少,更不知道对它们对农业的影响。

通过对武汉近30年气象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明确了武汉一年中辐射、气温、降水等的变化规律,看到一些最新的气候变化趋势,并得到了武汉的气候生产潜 力。

本文旨在帮助武汉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工作者对这一地区的气象、气候条件 加深了解,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

武汉农业气象分析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报告地理位置:30 °38'N 114 ° 04'E气候属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属区:北亚热带武汉农业气象分析主要农业气候特征: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特点。

年均气温15.8 ℃ -17.5 ℃,一年中, 1 月平均气温最低, 3.7℃;7、8 月平均气温最高,28.7 ℃,夏季极长达133 天。

由于武汉处于北纬 3 0 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83 °,居于内陆、距海洋远,周围地形如盆地、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晚上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因而城区气温最高可以达到42 ℃,十分闷热,是中国四大火炉之一。

极端气温最高44.5 ℃,初夏梅雨季节雨量较集中,年降水量为1100 毫米左右。

武汉≥ 5 。

C活动积温在6000 ℃ *d 左右,年无霜期240 天左右,年日照总时数2000 小时左右。

此报告根据武汉地区1971-2000年30 年的气象统计资料,从太阳辐射和日照、气温、降水的变化规律等多方面对武汉地区的农业气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望对武汉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太阳辐射和日照太阳辐射能是地面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中一切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基本动力,因此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首要因素。

1.太阳辐射的年变化根据武汉地区1971-2000年30 年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的统计资料,计算其光和有效辐射,作武汉地区逐月太阳辐射的直方图,如下图所示:1武汉农业气象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太阳直接辐射量在 1 月份最少,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太阳辐射量逐渐增加,在7 月份是达到最大,7月份以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减小,太阳辐射量逐渐降低。

通过比较发现,太阳散射辐射与太阳直接辐射有同步效益,在5月份—8月份散射辐射量较大,在 1 月份最小,但最大散射辐射量在 6 月份,这主要是因为太阳散射辐射除了与太阳高度角有关,还受大气透明度、大气质量数等的影响,而武汉地区的降水量在 6 月最大(武汉地区的降水情况见图5)。

武汉的农业类型和分布,特点介绍

武汉的农业类型和分布,特点介绍

武汉的农业类型和分布,特点介绍回答武汉的农业内型主要是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主要是因为武汉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并且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丰富,有充足的光照,也有着足够的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

一、武汉的农业类型和分布
1、武汉的农业内型主要是季风水田农业,也就是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2、分布原因
(1)地形:武汉的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低,小部分地区是丘陵,适宜种植农作物。

(2)土壤:土壤以中性的黄棕壤为主,并且位于长江旁边,水流冲击周边平原,增加了土壤的肥沃度。

(3)光照: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光照充足,特别是在水稻成熟期时,每月光照时数在170小时以上。

(4)水温:降水量丰富,处于长江周边,并且有很多小湖泊,有足够的水去灌溉农田;年平均温度在15.8-17.5℃之间,夏天时温度较高,并且雨热保持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

(5)人口:处于平原地区,人口居住密集,有足够的劳动力去进行农业生产,并且当地人长期种植水稻,种植经验丰富。

(6)市场:我国南方地区主食就是水稻,消费市场较广,并且武汉交通便利,有利于运输。

二、武汉农业特点介绍
1、主要种植水稻,种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属于小农经营。

2、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并且种植的水稻主要以自给为
主,少量用于商品出售。

3、劳动方式主要以人力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

4、水稻种植方式主要是一年两季。

5、由于位于长江周边,每年汛期时对农作物的威胁较大,所以修建的水利工程量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报告姓名xx班级园艺110x武汉农业气候一、概况1.1 地理位置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海拔高23米。

武汉气象站位置:北纬30°38′,东经114°04′.长江与其最大的之流汉江在此交汇,将武汉分为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

武汉地形以平原为主,丘陵为辅,且市内湖泊众多。

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现有大小湖泊140多个,水域面积达218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四分之一。

武汉河流由北部丘陵向南部发展,注入长江。

平原部分湖泊众多,地势低平,近代冲积层厚达30~50米,是很好的农耕区。

1.2 气候属性亚热带季风气候1.3 气候属区北亚热带1.4 主要农业气候特征武汉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一般年均温为15.8—17.5℃,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0.4℃;7、8月平均温度最高,为32.6℃。

武汉夏季极长,达135天,极端最高温度达39.3℃,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

武汉年均降雨量为1269mm,且多集中在6—8月。

武汉年无霜期一般为211—272天,年日照总时数一般为1810—2100小时,活动积温在6000℃*d左右。

武汉属于东南季风区,水分充沛,雨热同季,属于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也属于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

二、太阳辐射和日照2.1太阳辐射的年变化2.2光合有效辐射表一、(1971—2000累年平均)太阳辐射月平均总量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1112直接辐射平均月总量(×10^5J/m^2 .月) 738.7802.6994.41427.4186.9193928422673.4186.61519.91187.919.2散射辐射平均月总量(×10^5J/m^3 .月) 1245.21419.61834.42296.62592.92658.92537.12599288.61657.11316.31166.6光合有效辐射992 11111414.1862 2222631111(×10^5J/m^2 .月).1 4 199.9298.95689.556.2 974.6588.5252.187.9图一、逐月太阳辐射直方图分析由图可以看出1月到7月太阳辐射是增加的,7月份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都达到最大值;然后7月到12月太阳辐射降低。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用R sb表示;另一个是经过散射后到达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用R sd表示,两者之和就是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用R s表示,R s = R sb + R sd 。

直接辐射是地球表面获得太阳辐射最主要来源。

它的强弱由下式表示:R sb = a m×R sc×sinh式中R sc 是太阳常数1367W/m2 , h 是太阳高度角,a是大气透明系数,m是大气质量数。

从式中可以看出,太阳直接辐射与太阳高度角,大气质量数和大气透明系数有关。

夏季,太阳高度角最大,冬季太阳高度角最小,所以,一年中武汉直接辐射最大出现在7月,最小辐射出现在1月。

总辐射与直接辐射表现一致。

散射辐射的强弱由下式表示:R sd =0.5 R sc(1— a m)sinh散射辐射的日、年变化也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一天中散射辐射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前后,一年中散射辐射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

总辐射的年变化与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基本一致,中高纬度地区,总辐射强度(指月平均值)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光合有效辐射:PAR=0.5(R sb + R sd),光合有效辐射与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的和有关,其年变化与总辐射的变化一致。

2.3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可照时数×100%表二、(1971—2000累年平均)日照时数月平均总量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日照时数(小时)104.1105.4115,6151.2181.8179.9232.7241.2174.1161.6144.3136.5日照百分率(%)33 34 31 39 43 43 54 59 47 46 46 43图二、逐月日照百分率折线图分析一年中8月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最高,1月日照时数最低,3月日照百分率最低。

武汉处于北纬30°左右,在北回归线以北,从春分到秋分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白昼长于黑夜,夏至日达一年中的最长。

从秋分到春分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白昼短于黑夜,冬至日白昼达一年中最短。

日照时数即实照时数。

由于武汉3月份降水量高于1月份,3月阴雨天多于1月,所以相应的武汉3月日照时数低于1月。

由于武汉特殊的地理气候,所以日照时数和可照百分率在八月达到最大值。

三、气温3.1气温的年变化月份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平均温度(℃) 6 3.75.810.116.821.925.728.728.323.417.711.46平均最高温度(℃)10.87.91014.421.426.429.732.632.527.922.716.510.8平均最低温度(℃)2.30.42.46.612.918.222.325.424.919.913.97.62.3极端最高温度(℃)22.524.226.928.233.536.137.439.338.837.633.529.822.5极端最低温度(℃)-10.1-18.1-11.2-3.40.78.11317.817.510.21.3-7.1-10.1表二、1971—2000累年平均温度图3、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气温的年变化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维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维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

1月—7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可照时数变长,同时,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武汉地区温度逐渐增大,7、8月达到最大值。

由于武汉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盛夏时期,被太平洋副高控制,天气炎热;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水域辽阔,在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剧烈,使得空气湿度增大;还有,武汉地势平坦低凹,海拔很低,散热更加困难,使得白天、晚上气温变化不大,最低气温偏高;另外,武汉的热岛效应也尤为显着,使得武汉夏季更加炎热。

8月份过后,武汉受到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影响,气压梯度力从大陆指向海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蒙古高压为冷高压,故形成冬季季风,气温从开始降低。

同时,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高度角变小,可照时数变短,气温下降,1月达到最低值。

由图三可以看出武汉地区秋温高于春温,秋温的变化速度也大于春温。

极端气温表示的是某一时刻出现的极值温度。

武汉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但是在1971—2000年某一年中,7月出现了极端最低温度,达到了17.8℃,而其极端最高温度达到39.3℃;而某一年的1月出现了24.2℃的极端最高温度,最冷的时候达到了-18.1℃。

这种短期的极端气候事件若发生在作物生长季,容易造成作物减产,给农业带来巨大损失。

夏季出现高温热害,会造成水稻等农作物减产;盛夏低温冷害,会严重影响水稻的安全生产。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子有:纬度、海陆和距海远近。

由表三可以得出年较差为25℃;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此处的日较差指的是月平均日较差,即月平均最高温度与月平均最低温度之差。

表4、逐月气温变化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平均最高温度(℃)7.91014.421.426.429.732.632.527.922.716.510.8平均最低温度(℃)0.42.46.612.918.222.325.424.919.913.97.62.3月平均日较差7.57.67.88.58.27.47.27.688.88.98.5图4、逐月气温变幅折线图从图4可以看出,武汉的气温日较差变化不是很大,在7~8℃间。

1月—到4月,气温日较差逐渐增大,是因为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气温逐渐增大;5月—8月气温日较差逐渐变小,这是因为武汉进入夏季,气温变化比较小;9月—11月,武汉太阳直射点南移,气温逐渐降低,气温日较差增大;进入12月份,由于风雪等天气因素的影响,气温日较差变小。

焦金斯基大陆度公式如下: K=1.7A/sin φ- 20.4式中K 为大陆度;A 为气温年较差多年平均值;φ为地理纬度。

武汉的A=25℃,φ=30°38′,带入数值得到K=63.01>50,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气温年较差大。

3.2用气温划分四季春夏秋冬,通称为四季。

季节的划分,有天文季节、气候季节和自然天气季节。

我国现在常用的气候四季是以候平均温度为指标划分的,故称温度四季。

候平均温度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

表5、候平均温度 月份\候 1 2 3 4 5 6 3 8.3 9.3 10.2 11.3 12.1 13.3 5 20.3 21.2 21.7 22.4 23.1 23.4 9 25.2 24 23.3 22.4 21.4 20.6 11 13.7 12.5 11.5 10.5 9.7 8.8从表5可以看出武汉3月14日进入春季,5月17日进入夏季,9月22日进入秋季, 11月23日进入冬季。

武汉春秋季节短暂,夏、冬季节漫长。

3.3积温和农业指标温度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

它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要求和评价热量资源的一种指标。

单位为℃。

活动积温(Y )高于生长下限温度(B )的日平均温度(t i )为活动温度;活动积温则是指作物在某时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

即 ∑==ni ti Y 1(t i≥B )当t i <B 时,上式中t i 取值为0.武汉从2月11日气温高于10℃,终止于11月23日,所以10℃时有效积温为有效积温(A)有效温度是指日平均温度(t i )与生长下限温度(B)之差。

而有效积温是指作物在某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

即: ∑=-=ni i 1B t A )((t i≥B ) 当t i <B 时,上式中(t i -B )取值为0.这里用图3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中曲线与坐标轴之间围成的面积来计算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表6、武汉地区各月积温表武汉地区各月积温表月份 ≥5℃活动积温 ≥5℃有效积温 ≥10℃活动积温 ≥10℃有效积温 1 0 0 0 0 2 121.4 26.4 0 0 3 313.3 158.3 313.3 3.3 4 504 354 504 204 5 657 523.8 657 368.8 6 771 621 771 4707 889.9 743.4 889.9 579.48 877.5 722.4 877.5 567.59 702 552 702 40210 548.4 393.4 548.4 238.411 342 192 342 4212 183 29 0 0总和5909.5 4313.6 5605.1 2875.3从武汉地区气温年变化曲线上可以看出,12月28日至来年的2月11日,武汉地区气温低于5℃,不适宜于作物生长;2月11日期,植物今日生长季;3月14日起,气温高于10℃,喜温植物开始生长,一直到11月23日,这段时间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