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版)

合集下载

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精品公开课课件

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精品公开课课件
A.汉代 B.唐朝 C.宋初 D.元朝
)
如何评价监察、谏议制度?
推进新课
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
自 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 主 学 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 习
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 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
要作用。
推进新课
合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得失对当今社会的政 作 探 究 治建设有哪些借鉴作用?
推进新课
3.科举制
北京国子监元代进士题 名碑
推进新课
问 为什么隋在统一后要实行科举制?科举制的 题 情 发展情况?有什么积极影响? 境
推进新课
原因:隋统一以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
பைடு நூலகம்
九品中正制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 发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唐代日
主 学 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考试的选 习
不同的意见。至宋代还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
构——谏院。
推进新课
3.监察、谏议制度的发展
中央:既设立都察院、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
自 官员实行监督,又设有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 主 学 对应,进行业务监督,全称“科道”。 习
地方:专门设有负责监察的按察使司。 明朝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 峰。
推进新课
问 题 情 境

B .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C .扩大民主权利 D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当堂检测
2.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
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 B 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1.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Word版含答案

学案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化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化1.确立(1)时间:隋唐时期。

(2)内容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作用①三省相互牵制和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相权被分割,避开了权臣专权,加强了皇权。

2.演化(1)宋代:相权一分为三,设“中书门下”负责行政;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财政则归三司掌管。

(2)元代: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3.评价(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2)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化探究]探究点1唐代皇权的加强材料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思考试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现象说明的问题。

答案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经做过尚书令,因此,唐太宗即位后,“尚书令”一职无人敢当,导致“常虚悬其缺”,体现了对皇权的“避讳”,说明皇权至高无上。

[易混易错]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有何区分?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由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元代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代的尚书省。

[易混易错] 三省六部制下的制衡不同于现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

三省虽相互制约,但必需听命于皇帝,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这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本质区分。

探究点2宋代中枢机构的设置材料《宋史·职官志》说:“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

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宋代中书省之职是“掌进拟庶务,宣奉命令,行台谏章疏、群臣奏请兴创改革,及中外无法式事应取旨事。

凡除省、台、寺、监长贰以下……武臣谣郡横行以下除授,皆掌之。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教案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教案

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材分析】本课是依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列的“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这个学习要点编写的。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很多,在一课时的篇幅里不可能面面俱到,教材择取最具特色的中央行政体制、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作为典型,通过其发展的基本史实,来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情分析】对于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对于其概念的讲解不要做过多的解释,要重点梳理其演变的脉络。

【设计思想】以问题为牵引,以资料为支撑,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体验、感受、探究历史,体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本课试图通过资料引入、情境设置、问题设计、课堂讨论和教师总结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三省六部制、从世卿世禄制度到察举制到科举制,监察与谏议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并对其进行评价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跨度大,使学生体验到历代王朝的选官制度的逐渐合理化和成熟化,方法要灵活多样,通过图示的演示和问题的设问,帮助学生把握三省六部制的演变过程及关系和作用;通过资料的补充和问题探究使学生了解科举制演变的过程和正确评价科举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制度演变的同时,加深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种敬意,认识到制度演变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统治模式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结果,所体现的是中国管理模式逐渐平民化精英化的一种表现。

其二,认识中国的选官制度的先进性,中国选官制度使中国各个阶层的流动从而使中华文明充满了生机活力,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进步性,在古代走在人类历史的前列的原因之一。

【教学重点】三省六部制、选官制、监察和谏议制的演变过程【教学难点】如何评价科举制,分析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人们都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明,而且已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余年,却为人们所忽视,这就是在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3.重点: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
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古代政治制度的价值。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过程。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逐渐深入,但对于成熟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及其影响尚缺乏系统、全面的把握。此外,学生在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时,往往容易受到个人情感和主观意识的影响,对政治制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b.分析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推动作用。
c.评价夏商西周时期世袭制、分封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搜集相关史料,了解古代政治制度成熟时期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如秦始皇、唐太宗等,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人物介绍。要求突出其在政治制度发展中的贡献,并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4.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关于古代政治制度成熟时期的选择题或简答题试卷,包括10道题目,涵盖各个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影响及联系。
2.各小组讨论结束后,进行课堂分享,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系列关于古代政治制度的练习题,如选择题、简答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涵盖了各个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影响及联系,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3.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对古代政治制度进行合理的评价,比较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异同,提高历史比较思维能力。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书社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教案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书社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教案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书社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2.掌握秦汉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3.了解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4.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2.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3.秦汉时期的经济、文化状况;4.古代政治制度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汉时期的经济、文化状况;3.古代政治制度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秦汉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2.古代政治制度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讲述法:教师通过PPT、黑板等方式讲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政治制度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合作学习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代政治制度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进行展示;3.案例分析法:教师组织学生对秦汉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谈论“政治制度”这个概念,询问学生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何了解。

2. 正文1.介绍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包括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分权制等制度的演进;2.分析秦汉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秦始皇时期的法家思想统治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以及汉武帝时期的丞相制和三公九卿制度的开创等;3.介绍秦汉时期的经济、文化状况,包括各地组织县治、厅、州,建立市场,发展手工业、商业等经济现象,以及道家、儒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兴起和文化繁荣;4.探讨古代政治制度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中央集权的强化和统一政治的实现,对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3. 总结1.小结古代政治制度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强调中央集权的优势和局限性;2.确认学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

七、作业1.阅读相关文献,对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加深了解;2.分析秦汉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写出2000字左右的论文,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高中历史《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案(1)(新版)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案(1)(新版)岳麓版必修1
历史《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案(1)(新版: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演变)
教学目标
1、了解从汉代到元代的政治制度演变的主要史实
2、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趋势
教学重点
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主要史实(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二府三司制等)
教学难点
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趋势
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练习法、谈话法等相结合
教学策略手段(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种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么,“金榜题名时”这句话放映了历史上那种制度呢?(科举制)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科举制的由来以及与科举制相关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下(行政权)、枢密院(军权)三司:度支、盐度、户部(财政权)
4、元朝——中书一省制(阅读课本找出实行一省制的原因)
四个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变化实质是皇权与相权的争夺;趋势是皇权逐步加强
(过渡:同学们听过“公务员”这个词吗?他们是国家正式的政府官员,现在想在政府担任个一官半职,都要通过公务员考试,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层层筛选,才有可能成为政府里的一员。说不定哪天我们在座的同学也有这样的经历成为公务员。古代的政府官员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3、宋代:二府三司制
4、元代:一省制
二、选官制度
战国:军功授爵汉代:察举和征辟隋唐:科举制(作用)
课堂练习
1、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2、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2.汉武帝: 中朝
六 部
3.东汉: 尚书台
制 的
4.魏晋南北朝: 三省六部制萌芽

立 5.隋唐: 三省六部制

其 演
6.宋:
二府三司制
变 7.元:
一省制
元: 一省制
皇帝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支
财政
盐 铁
户 财政 部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枢密院
军政












秦至元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从中可看到中央官 制变化的哪些特点和趋势?
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唐选)拔房官玄员龄时等《会晋徇书私》舞卷弊四五,《难刘以毅传》 选(拔2)出概真括正材有料用二的中人的才主,要因观而点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
二、选官制度
朝代
西周 战国、秦、西汉初
汉武帝 东汉末、魏晋南北朝
隋唐 明清
制度 世卿世禄
军功爵制 察举征辟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八股取士
三、谏议()
朝代
隋唐 宋朝
机构 门下省 谏院
职能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决策提出异 议,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
独立的谏官机构
活学活用 请尝试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 进行综合评价。
材料一 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 曾是一位“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 贤明君主。他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 衰;以人为镜,可观得失。”在魏征与唐太宗合作的17年里, 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
三 省
2.汉武帝: 中朝
六 部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教案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教案

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材分析】本课是依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列的“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这个学习要点编写的。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很多,在一课时的篇幅里不可能面面俱到,教材择取最具特色的中央行政体制、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作为典型,通过其发展的基本史实,来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情分析】对于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对于其概念的讲解不要做过多的解释,要重点梳理其演变的脉络。

【设计思想】以问题为牵引,以资料为支撑,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体验、感受、探究历史,体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本课试图通过资料引入、情境设置、问题设计、课堂讨论和教师总结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三省六部制、从世卿世禄制度到察举制到科举制,监察与谏议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并对其进行评价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跨度大,使学生体验到历代王朝的选官制度的逐渐合理化和成熟化,方法要灵活多样,通过图示的演示和问题的设问,帮助学生把握三省六部制的演变过程及关系和作用;通过资料的补充和问题探究使学生了解科举制演变的过程和正确评价科举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制度演变的同时,加深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种敬意,认识到制度演变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统治模式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结果,所体现的是中国管理模式逐渐平民化精英化的一种表现。

其二,认识中国的选官制度的先进性,中国选官制度使中国各个阶层的流动从而使中华文明充满了生机活力,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进步性,在古代走在人类历史的前列的原因之一。

【教学重点】三省六部制、选官制、监察和谏议制的演变过程【教学难点】如何评价科举制,分析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人们都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明,而且已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余年,却为人们所忽视,这就是在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实用教案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实用教案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①都实行分权;②权力相互牵制;⑵这种分权本质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中国是加强专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导致汉初七国之乱和唐末五代十国格局混战的原因是什么?⑴汉--王国问题及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1.王国问题的原因:“汉承秦制”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膨胀对抗中央,汉景帝时出现。

2.解决王国问题(景帝平叛、武帝集权)汉武帝地方:颁布推恩令,强干弱枝(分封列侯归郡守统辖,分割王国势力)集权设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措施中央:设中朝分割相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积极: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皇权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

⑵唐—藩镇问题及宋加强中央集权背景 1.节度使威胁中央集权:唐在边境设置节度使,安史之乱使唐由盛转衰,之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五代十国的实质就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为解决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史料:宰相赵普:“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军事上收精兵:“杯酒释兵权”,以和平方式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改变重武轻文的局面;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并由三衙统领,但发兵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调分离,利于皇帝控制兵权行政上削实权:中央:二府三司制,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地方:削夺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监督。

避免了武将作乱又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财政上制钱谷:地方赋税小部分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特点: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2.分割地方,中央集权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影响利: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弊: 但造成了“三冗”、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案最全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案最全版

在皇帝任命诏书已经发下后, 门下省给事中萧放认为这个任命不合适。 唐宣宗这 时正在欣赏乐曲, 听了理由后, 觉得这个任命的确不当, 叫别人去追回任命已来 不及,便当场叫一个伶人骑快马去追回诏书。
【板书】 3.监察、谏议制度的发展 【教师讲解】明朝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门的谏议机构已经没有了, 这与皇权的高度加强是一致的。在中央,既设立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 地方官员实行监督, 又设有六科给事中, 与六部相对应, 进行业务监督, 全称“科 道”。在地方,省级最高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监察的按察使司。 【过渡】我们如何评价监察、谏议制度呢? 【板书】 4.评价 【学生看书回答】 中国古代的监察、 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 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 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 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师总结】 当今社会, 我们仍然需要监察制度作为国家政治机器正常运转 的有力保障。 既然我们今天学了古代的监察制度, 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中国古 代监察制度的得失对当今社会的政治建设有哪些借鉴作用? 师生共同探讨。 (无定论,可从纪委、检察、反腐、舆论监督等角度来考虑。 )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省六部制、 古代的选官制度和监察、 谏议制度。 中国古 代的政治制度自秦代以来,不断发展、完善,并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中国古代政 治制度的一些突出特点。 板书设计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2.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3.元朝实行“一省制” 二、选官制度
时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关系? 新课学习
【板书】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板书】 1.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教师:自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来, 皇帝们竭尽心力想要达到的 目的就是要把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避免出现皇权旁落的现象。这样, 他就要解决好两对矛盾: 一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纷争, 这点上节课已学习过; 另 一对矛盾是皇帝与权臣的矛盾。 那么,秦始皇是如何解决与权臣的矛盾的呢?汉 武帝又是采取什么手段来加强皇权的?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 秦始皇通过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来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各种事务, 三 公中的丞相拥有很大的权力。 到汉武帝时, 他通过设置中朝, 用一些品级较低的 官员来参加决策的方法削弱宰相的权力。 这种方法发展到后来就形成了隋唐的三 省六部制度。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教师:根据课本上给出的三省六部制的示意图, 思考皇帝是怎样通过三省六 部制来控制中央权力,防止权臣专权的。 学生:看图,看课文,思考答案,教师巡视。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三省六部制是隋唐的主要中枢机构, 控制着中央的权力。 那么, 皇帝是如何 控制三省六部的呢?简单来说, 就是分权。 三省的职能各不相同, 他们谁也没有 办法真正掌握所有的权力, 只有通过皇帝才能使一件事执行下去, 这样, 就使皇 帝牢牢地控制了中枢权力机构, 皇权得到了加强。 具体的, 就是中书省根据皇帝 的意思草拟诏令, 但是中书省草拟的诏令必须经过门下省的审核, 所以, 门下省 的职能主要是负责审核中书省的意见。 如果中书省草拟的意见得到了门下省的同 意,那么,它是否就能够执行了呢?不能,为什么?因为他要经过皇帝的批准。 这样,决策和执行机构分离, 皇帝成为三省六部制良好运转的重要一环。 权力牢 牢地控制在了皇帝的手里,相权被分割。

高中历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消极: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 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积极: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 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 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
三省六部制
课堂小结
制度保障 人才基础
成熟
制度保障 廉洁高效运转
人才基础
科举制
维护公平公正
请同学们根据本课学习的内容,从中国古代历史政治制度 的沿革中寻找智慧,为总理出谋划策,为中国的政治改革 寻找符合国情的蓝图。
谢谢聆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三省六部制的学习,借鉴其长处,做到古为今用。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人才选拔制度的突出 贡献,从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3)通过学习,了解当前我国不断深化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科举制 处理方法:采用情境设置、问题探究等方式,同时
配合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监察与谏议制度的评价 处理方法:适当补充一些历史趣味材料,让学生对 这种制度能够一分为二的正确认识。

好了歌 皇帝的烦恼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君权与相权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选官制度 忠 奸 难 辨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腐 败 难 治 官 吏 难 选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地 方 难 管
监察制度
特点:1)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2)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
有效训练
1、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权的措施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 西汉设置刺史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政治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历史 第3课《古代政治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岳麓版必修1【课标要求及解读】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读:本节课从中央行政体制、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的历史变化三个方面介绍了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情况,从而总结汉唐以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重点】:三省六部制、选官制、监察和谏议制的演变过程【学习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预习问题(2)、三省六部制的作用:5、宋朝三分相权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变化:行政权归;军政权归;财政权归6、元朝实行制,只设,长官是元代的,六部也归入其中。

二、选官制度秦汉官僚制度确立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选官用人制度,以补充,保证这个的队伍的。

主要发展历程:1、西周实行以贵族世袭的制,以为标准;2、战国实行制,以为标准;3、汉武帝时实行和,以为标准;4、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以为标准;5、隋唐时期实行制,以为标准:(1)、形成:时分设各种不同科目推举人才;隋炀帝时设,以试策取士,分科举人,科举制形成。

(2)、完善:唐代,中央,举行考试。

(3)、作用:6、宋代因“重文轻武”,更为重视科举考试;7、明清时期实行,更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三、监察与谏议(官僚制度的维系)合作探究1、假如你是三省六部的官员,现在文成公主要进藏,需要起草一份昭示天下的诏令,并须执行,应有哪些部门负责?(中拟——门审——尚行);公主出嫁时的典礼有谁负责?尚书省——礼部;文成公主还带去了大量工匠和生产技术,征召工匠又有哪些部门负责?尚书省——工部2、材料一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材料三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材料四“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学设计岳麓版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学设计岳麓版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古代政治制度时,学生可能会觉得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史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制度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同时,在分析古代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时,学生可能会遇到如何将制度与实际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的困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制度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通过分析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实证,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形成历史解释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核心素养。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夏商西周的更迭,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原始社会末期私有财产的出现,以及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故事和人物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政治观念的传承
-文化传统的形成
-社会发展的推动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推荐阅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古籍,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详细记载。
(2)视频资源:观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等相关纪录片,加深对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版学案)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版学案)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版学案)第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版学案)【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标解读】注意把握中央决策机构的变化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两条线索。

具体内容应包括汉代中枢机构的变化和郡国并行制、魏晋南北朝中枢机构的变化、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地方节度使制度、北宋从中央到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的兴盛制度。

教材中对七国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北宋的极贫积弱的讲述,是对上述问题的深化,应分析理解。

【考试大纲】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梳理】一、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一)确立:隋唐1.内容:三省是指、、。

省下设六部,即六部。

2.职权及运行程序:是决策机构,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诏令。

负责审核起草的诏旨,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

是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六部。

3.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封建中央政治制度成熟。

请思考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有何历史影响?(二)演变:宋元1.宋朝:二府三司制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 ”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掌管,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掌管,三司的长官又称为“计相”;宰相只保留。

2.元朝:废除三省,只设,长官为元代。

二、选官制度(一)目的:补充,保证这个队伍的。

(二)发展:1.西周:实行制。

2.战国:实行制,秦和汉初基本沿袭。

3.西汉:汉武帝时,实行制和制(1)内容:制是让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

(2)影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的需要,但易任人唯亲,和易形成小集团。

4.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1)形成:时分设各种不同科目推举人才,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科举制形成。

(2)完善:唐代,统一分科,定期考试,和两科最为人重视。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版)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岳麓版)

三、监察与谏议
朝代 秦朝 汉朝 监察官员或 机构 御史大夫 御史府
都察院
职能
监察百官
中央:御史大夫—监察和弹劾百官 地方:刺史—地方专职监察官员 监督郡国长官
设监察御史,分十三道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
明清
中央
六科给 “科道” 事中
监督六部业务
地方 按察使司 省级机构,负责司法、监察
朝代
谏议机构
职能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决 策提出异议,对皇帝的做法 提出不同的意见。
•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7人连中 三元。文科15位: • 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 •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 冯京; • 金朝的孟宋献; • 元朝的王宗哲; • 明朝的黄观、商辂; • 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 武举2位:一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王名世,一 是清顺治年间的王玉璧
•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 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 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 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 影响。
二、选官制度
朝代 西周
战国、秦、西汉初
选官制度
世卿世禄 军功爵制
察举制、征辟制
选官标准
血缘 军功
德行、名望、吏能、 经术等
汉武帝
东汉末、魏晋南 北朝 隋唐
御史 大夫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丞相位高权重,易威胁皇权
2、汉武帝:中朝 皇 中 尚 书 令 决策机构 朝 侍 中 帝
执行机构

朝 太 尉
常 侍
有事上报
丞 相 九
御 史 大 夫

3、隋唐:三省六部制
皇帝
尚书省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6 岳麓版优质公开课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6 岳麓版优质公开课件

材料三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情景材料
材料四 “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朝 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考试制度虽然产 生于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但其“公开竞 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却具有超越封建时代的特 性,为世界所接纳,它被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 发明”。
情景材料
课堂设问
1、集体宰中相制 尚

2、分工明书确、相互书合作 下
3、提高草了拟诏行令政效执率行诏令 封驳审议
45吏、、相避互免户牵权制 臣大礼权独揽兵,利于刑加强皇工权
选拔官员 户籍赋税 祭祀教育 军事警备 审判刑罚 土木工程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中 书 门

宋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枢 (三衙)
你能根据上述材料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 议制度作一简要评价吗?
参考答案
监察与谏议制度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常 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谏正皇帝过 失方面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谏 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 力,监察制度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 伍的腐败和低效。因为这些制度是否有效 实施,关键看皇帝的态度。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二、选官制度 三、监察与谏议
课堂设问
我国古代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监察制度 的?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
秦汉时期。
为了保证
官僚队伍的廉
洁和效率,是
中华帝国政治
体制建设的重
要方面。
獬豸,古代传说中能辨别忠 奸的神兽,后为清代检察官员官
服上的图案。
课堂设问
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凡事都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 同的结 果。若 能把一 些事看 淡了, 就会有 个好心 境,若 把很多 事看开 了,就 会有个 好心情 。让聚 散离合 犹如月 缺月圆 那样寻 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汉代的中外朝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北宋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中书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军机处的设立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掌握汉代的中外朝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通过北宋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中书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军机处的设立等知识。

课堂小组讨论的方法,概括,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分析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让学生深刻了解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是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完善而努力。

【教学重点】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选官制度、监察制度。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导入新课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

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是正式入仕。

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

”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时候的什么制度?
回答以上问题和学好本课,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标:
1.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是怎样确立的?分析其特点和作用。

之后又是怎样演变的?
2.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3.简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历程,并给予评价。

4.简述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新课讲授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确立
(1)职权: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其职权分别是起草诏令、封驳审议、负责执行。

其长官都是宰相。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2)特点及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加强了皇权。

思考1:有人认为唐初的三省六部制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结合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所谓的“民主”是指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以防止大臣专权。

并且由于唐太宗鉴于隋亡的教训,善于纳谏,增添了这一制度的“民主色彩”。

但从本质上看,这一制度仍然是君主专制制度,对相权的牵制是为了加强君主的专制。

因此,它只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

2.演变
(1)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财政归三司掌管。

(2)元朝: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

六部归入中书省。

3.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选官制度
1.发展演变
(1)战国时期:开始用军功爵制度替代西周以来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秦和汉初基本沿袭。

(2)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前者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

(3)东汉末年开始,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世家大族日益把持选官大权。

(4)隋朝: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分科举人就是科举制的来历。

(5)唐代:科举制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2.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官僚体制,也促进了中华帝国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2)成为秦汉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监察与谏议
1.监察
(1)对象:官员。

(2)演革
①秦汉时期,官员监察制度便确立起来,成为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

该时期在中央,御史大夫是掌管监察的官职,汉武帝时设的刺史成为地方的专职监察官员。

②宋代地方上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

③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中央设都察院和“都察院”;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2.谏议
(1)对象:皇帝。

(2)演革
①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②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③明清:专门的谏议机构已没有。

3.评价
(1)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2)但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表现
(1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

(2)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

(3)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

2.特点
(1)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发展需要,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2)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