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感染检查与防治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院感(医院感染)检查是对医疗机构内感染控制措施的评估和监督,旨在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下面是院感检查的主要内容:1. 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检查:包括病房、手术室、洗手间等各个区域的清洁程度、消毒情况、垃圾处理等。
2.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检查:检查医务人员是否正确执行手卫生措施,如洗手、戴手套、佩戴口罩等,以及是否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 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检查:检查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程度、消毒方法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是否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4. 患者隔离和感染控制措施检查:检查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措施、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规范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隔离病房的设置、防护措施的使用等。
5. 医疗废物管理检查:检查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储存和处理是否符合规范,以防止废物对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6. 医疗机构感染监测和报告检查: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感染监测系统,并能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处理感染事件。
二、院感检查注意事项1. 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了解院感检查的标准和要求。
2. 在进行检查前,应提前通知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并与其商议好检查时间和方式。
3. 检查过程中应注重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尊重医务人员的工作,不干扰正常的医疗活动。
4. 检查人员应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手套、口罩、消毒液等,以确保自身安全和检查的准确性。
5. 在检查过程中,应认真记录相关的检查结果和问题,及时与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反馈。
6. 检查结束后,应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建议,并与医疗机构共同制定改进措施。
7. 检查报告应准确、清晰地反映检查结果和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和建议。
8. 医疗机构应及时整改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并报告检查人员。
9. 检查人员应保持专业的态度和严格的保密性,不泄露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
10. 检查人员应定期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检查水平和能力。
医学微生物学: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一、标本采集与送检
原则:与细菌类似 •用于分离培养的标本: 采取采取急性期标本、使用抗生素处 理防细菌污染
无菌操作、低温保存、尽快送检
•血清学诊断的标本: 双份血清?
早期采集
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六原则
无菌采集 采集合适的标本
采集双份血清
尽快送检 正确标记
❖ 种类:常用的传代细胞有HeLa(宫颈癌)细胞、KB(口 腔癌)细胞、HEp-2(喉癌)细胞、Vero(非洲绿猴肾) 细胞等。
❖ 特点及作用:由于传代细胞系能有规律地持续传代,容
易保存(-70℃~-196℃)且对某些病毒易感,因此,在
诊断、科研等非疫苗生产的项目中常被采用。目前广泛 用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工作,根据病毒对细胞的亲嗜性 ,选择敏感的细胞系使用传代细胞系
病毒1:100稀释
病毒1:1000稀释
中性红染色:活细胞呈红色,受病毒感染破坏的细胞不着色
三、病毒感染的诊断
1.病毒形态学检查 2.病毒成分(病毒蛋白和核酸)检查 3.病毒感染的血清学(病毒抗体)检查
❖ 标本类型? 与细菌标本类似 ❖ 好的标本? 正常无菌性体液 ❖ 标本内容物一般需要含有宿主细胞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动物接种
病 毒
鸡胚培养
分离培养方法(金标准)
检 细胞培 养 测 病毒成分检测
活细胞
血清学诊断
(一)病毒的分离培养
1.动物接种
❖ 最原始的病毒培养方法 多用于没有敏感细胞进行细胞培养的病毒 (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病毒等)
二倍体细胞培养(diploid cell culture )
《医学微生物学》第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练习题及答案【知识要点】1.掌握:(1)病原菌的常规分离与鉴定方法原则和常用的检测细菌抗原的方法。
(2)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
(3)常用生物制品的概念和特点。
(4)细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的主要原则。
2.熟悉: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3.了解:临床感染性疾病用药的基本原则及检测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常用方法。
【课程内容】第一节细菌感染的诊断一、病原菌检测(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三)病原菌抗原的检测(四)病原菌核酸的检测二、血清学诊断第二节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一、人工主动免疫(一)疫苗(二)类毒素二、人工被动免疫(一)抗毒素(二)抗菌血清(三)胎盘丙种球蛋白(四)其他免疫制剂第三节细菌感染的治疗【应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活菌(疫)苗2.死菌(疫)苗3.类毒素4.抗毒素5.人工被动免疫6.人工主动免疫二、填空题1.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和_______。
2.人工免疫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种方式。
3.人工自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_______物质,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_______或_______。
4.类毒素是由细菌_______经_______处理后制成。
5.类毒素失去了外毒素的_______,保留了外毒素的_______,刺激机体可产生_______。
6.抗毒素一般是用_______多次免疫马后,从其_______中提取免疫球蛋白精制而成。
7.抗毒素可用于_______和_______由细菌外毒素所致的疾病。
8.白百破三联疫苗由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混合制成,其英文缩写为______________。
9._______和_______不能使用减毒活疫苗。
10.减毒活疫苗_______保存,灭活疫苗_______保存。
医学微生物学6.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PPT
案例二:霍乱弧菌感染
总结词
霍乱弧菌感染是一种经口摄入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疾病 ,可导致严重脱水、休克甚至死亡。
详细描述
霍乱弧菌感染的典型症状为剧烈腹泻、呕吐、脱水等,可在 数小时内导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粪 便培养和抗原检测等。防治原则包括保持水源清洁、加强食 品卫生和接种疫苗等措施。
04
细菌感染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肺炎链球菌感染
总结词
肺炎链球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 引起大叶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疾病。
详细描述
肺炎链球菌感染通常表现为高热、咳嗽、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 引起肺炎链球菌败血症。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抗原检测 和核酸检测等。防治原则包括加强个人卫生、接种疫苗和使用抗 生素等措施。
在严重的情况下,细菌感染还可能导致休克、多器 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细菌感染的体征包括局部红肿、热痛、淋巴结肿大 等,严重时可能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
02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
血液检查
血常规
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判断是 否存在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CRP)
检测体内炎症反应,辅助诊断细菌感染。
预防耐药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 误用,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
生。
控制传播途径
隔离患者
对感染细菌的患者进行 隔离,以防止疾病传播。
消毒与灭菌
对接触患者的物品、医 疗器械等进行消毒或灭 菌处理,以消除携带的
病原体。
环境清洁
健康教育
保持医院、家庭和其他 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减少细菌的传播。
加强公众对细菌感染的 认识,提高预防意识, 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医院感染控制与防御的检查制度
医院感染控制与防御的检查制度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医院感染控制与防御的检查制度,以确保医院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该制度涵盖了以下方面:感染控制策略、感染监测与报告、感染防控培训、感染控制设施与设备、个人防护及环境清洁等。
感染控制策略1. 制定并执行感染控制政策和指南,确保医院各部门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
2. 实施有效的手卫生和消毒措施,包括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并提供相关培训。
3. 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隔离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具,以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4. 定期评估和更新感染控制策略,以适应新的感染病原体和传播途径。
感染监测与报告1. 建立感染监测系统,监测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和趋势。
2. 及时报告感染事件,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确定感染原因和传播途径。
3. 对感染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提供定期报告和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感染防控培训1. 开展感染控制培训,包括手卫生、消毒操作、感染预防措施等内容。
2. 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的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防控能力。
3. 定期组织感染防控培训和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感染控制设施与设备1. 确保医院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2. 定期检查和维护感染控制设备和器械,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3.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物品,如隔离衣、手套、口罩等,确保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及环境清洁1. 提供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具,并确保正确佩戴和使用。
2. 建立医院环境清洁和消毒制度,定期清洁医疗设施和病房。
3.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确保废物的正确处置和处理,防止感染的传播。
以上是医院感染控制与防御的检查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一制度,医院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院感染知识及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998年4月至5月 , 深圳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 在该院接受手术的292例病人中发生术后伤口龟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58例 , 切口感染率达54.11%。原因 :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 , 从而引起切口感染。
深圳妇儿医院切口感染事件
安徽宿州“ 眼球事件 ”
行消毒灭菌原则、作技术规范 , 正确 离技术是预防外源 、避免医院感染暴 提。
前 提严格执无菌操 应用隔 性感染 发的前
运用现代消毒隔离技术是降低医院感染发 生率的重要途径
重要途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础 、 根本
临床干预监测指导消毒 、 隔离
消毒隔离的重要地位
“零感 染 ”
最终目标
□ 接受消毒技术培训并掌握消毒知识□ 掌握医院消毒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 准□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使用的消毒产品监督检查□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
医院感染控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4.12.1□ 《消毒管理办法》及《消毒 产品分类目录》 2002.7.1□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9.1□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 《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年)
医院感控控制
医疗机构消毒和灭菌应当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办法》 、《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 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 特别是医疗 机构对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 医疗卫生机构的常规的消毒灭菌方法按照卫生部《消 毒技术规范》等规范执行 , 新的方法按卫生部审批要 求执行□ 内镜的消毒灭菌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执行□ 口腔诊疗器材的消毒灭菌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 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 消毒供应中心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二部分: 清 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等执行□ 复用血液透析器消毒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执行 , 一次性的不允许重复使用。
医学微生物第24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尽早诊断和治疗,控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情,降 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公共卫生措施
监测与预警
01
建立健全的病毒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疫情扩散。
卫生宣传教育
02
加强公众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隔离与控制措施
03
对疑似和确诊病例采取隔离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04 病毒感染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流感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
病毒分离与培养
通过采集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分 离与培养,是确诊流感病毒感染 的金标准。
抗原检测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采 集鼻咽拭子等标本进行快速检测 。
案例一:流感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
• 核酸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技术对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具有高灵敏度 和特异性。
血清学检查的优缺点
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但不能用于 早期诊断。
抗原检测
01
02
03
原理
通过检测病毒抗原,确定 病毒的存在。
方法
包括免疫荧光法、酶联免 疫法等。
抗原检测的优缺点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 用于早期诊断,但可能出 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核酸检测
1 2
原理
通过检测病毒核酸(DNA或RNA),确定病毒 的存在。
方法
包括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实时 荧光定量PCR等。
3
核酸检测的优缺点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快速诊断,但可能出现 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且对检测技术要求较高。
02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预防原则
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 力,预防病毒感染。
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由医院内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负担。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检验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和实施感染控制政策和指南:医院感染控制政策和指南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
检验科应参与制定和实施这些政策和指南,并确保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2.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检验科工作人员应经常进行手卫生,尤其是在进行接触患者或感染性物质的工作前后。
应使用适当的肥皂和洗手液洗手,并按照正确的手卫生步骤进行操作。
3.良好的检验室与检验仪器清洁:检验室和检验仪器的清洁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非常重要。
检验室应保持整洁,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仪器也应经常进行清洁和维护,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规范标本采集和处理:标本采集和处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
检验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程序,采集和处理标本,并确保标本的安全和无污染。
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5.有效的废弃物管理:医院废弃物的管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一环。
检验科应建立有效的废弃物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废弃物进行清理和处理。
废弃物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和处置,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6.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感染监测是评估和改进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重要手段之一、检验科应建立和实施感染监测系统,并定期监测和报告感染情况。
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感染事件,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7.培训和教育: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感染控制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手卫生、标本采集和处理、废弃物管理、感染监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医院检验科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建立和执行感染控制政策和指南、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加强标本采集和处理、规范废弃物管理、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培训和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感染控制与防御的检查制度
医院感染控制与防御的检查制度1. 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因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的侵袭,导致新发或加重原有感染的情况。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也给医疗机构的声誉和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防御的检查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2. 检查制度的目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防御的检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操作规范;- 确保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扩散;- 促进医疗机构内感染控制与防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 检查内容和标准医院感染控制与防御的检查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和标准:- 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清洁和消毒情况;-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 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患者隔离和感染病房的管理;- 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培训的开展情况。
4. 检查程序和频率医院感染控制与防御的检查应由专门的检查组进行,包括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感染控制科、护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
检查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 制定检查计划和检查表,明确检查的内容和要求;2. 进行现场检查,核查各项感染控制与防御制度的执行情况;3. 记录检查结果,包括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4. 撰写检查报告,向医疗机构的领导层和相关部门进行汇报;5. 跟踪检查结果的整改情况,确保问题的解决和改进的落实。
检查的频率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和特点确定,一般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需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重点检查。
5. 检查结果的处理和反馈根据检查结果,医疗机构应及时整理和分析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应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反馈,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的落实。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注意事项一、引言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在住院期偶尔出院后一定时间内,由于医疗活动引起的新发或者加重的感染。
院感检查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内的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
二、院感检查的目的1. 确保医疗机构内的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2. 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3. 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声誉。
三、院感检查的内容1. 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检查- 检查医疗机构的清洁状况,包括病房、手术室、洗手间等;- 检查医疗机构的消毒设备和消毒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检查医疗机构的垃圾处理和废物处置情况。
2. 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措施检查- 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手册是否完善,并核实是否按照手册执行;- 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情况,包括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宣教;- 检查医疗机构的隔离措施和防护设施使用情况。
3. 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检查- 检查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情况;- 检查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 检查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标识和追溯管理情况。
四、院感检查的注意事项1. 充分了解院感检查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 严格按照检查计划和流程进行检查,不遗漏任何环节;3. 与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问题;4.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5. 检查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遵循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措施;6. 检查结束后,及时向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反馈检查结果,并协助制定改进措施。
五、院感检查的数据分析和报告1. 对检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包括问题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情况等;2.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3. 撰写院感检查报告,详细描述检查的过程、结果和改进措施;4. 将院感检查报告及时提交给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院感(医院感染)检查是对医疗机构内感染控制措施的评估和监测,旨在确保医疗机构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下面是院感检查的主要内容:1. 感染控制政策和制度的落实情况:包括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管理体系、感染控制委员会的成立和运作、感染控制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等。
2. 医疗机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包括感染监测指标的选择和监测频率、感染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
3. 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包括对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培训、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
4. 医疗机构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包括手术室、病房、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情况,以及空气质量监测等。
5. 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情况,以及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6. 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设施和设备:包括手卫生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感染控制设备和器械的配置和维护情况,以及感染控制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情况等。
7. 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指南和操作规范:包括感染控制指南和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更新情况,以及医务人员对其的熟悉程度和遵守情况等。
二、院感检查注意事项在进行院感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充分了解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政策和制度,包括感染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作情况,以及感染控制委员会的成员和职责等。
2. 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包括监测指标的选择和监测频率,以及感染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
3. 了解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效果等。
4. 检查医疗机构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情况,包括手术室、病房、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情况,以及空气质量监测等。
5. 关注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情况,以及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6. 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设施和设备,包括手卫生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感染控制设备和器械的配置和维护情况,以及感染控制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情况等。
普通科室院感检查
普通科室院感检查引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治期间,由于医疗操作、医疗设备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新发感染。
普通科室作为医院中最常见的科室之一,对院感的检查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普通科室院感检查的内容。
一、医务人员手卫生1.1 医务人员手洗的重要性:医务人员手是院感传播的主要途径,手卫生是预防院感的首要措施。
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手卫生,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等时刻。
1.2 手卫生的正确方法:医务人员应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手洗,按照正确的手洗步骤进行操作。
包括湿润双手、取适量肥皂、揉搓双手、清洗双手和手腕、用流动水冲洗、用纸巾擦干双手等。
1.3 手卫生的监督与培训:医院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进行纠正和培训,以提高手卫生的合格率。
二、环境清洁与消毒2.1 定期清洁环境:普通科室的环境清洁是预防院感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制定清洁计划,对科室内的地面、墙壁、家具、设备等进行定期清洁,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2.2 消毒操作的规范:医院应建立科学的消毒操作规程,对科室内的高风险区域和设备进行定期消毒。
消毒操作应按照正确的方法和使用适当的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2.3 消毒监测与评估:医院应建立消毒监测机制,对科室内的消毒操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消毒的有效性。
同时,对消毒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消毒质量。
三、医疗废物管理3.1 废物分类与包装:医院应建立科学的医疗废物分类制度,对不同类型的废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包装。
包装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和运输。
3.2 废物收集与储存:医院应设置合理的废物收集点,并定期进行废物的收集和储存。
废物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避免废物交叉感染的发生。
3.3 废物处理与处置:医院应选择合格的废物处理单位,对医疗废物进行安全处理和处置。
废物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四、患者隔离与管理4.1 隔离措施的执行: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医院应根据相关规定执行隔离措施,将其单独隔离,避免院感的传播。
普通科室院感检查
普通科室院感检查引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期间感染上的疾病,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常见的问题。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普通科室对院感的检查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普通科室院感检查的相关内容,包括检查的目的、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检查的注意事项等。
一、检查目的:1.1 提高患者安全:普通科室院感检查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
通过对科室内环境、设备、医务人员等方面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院感问题,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
1.2 预防交叉感染:普通科室是医院中患者流动量最大的地方,不同病种的患者可能会共用一些公共设施和资源。
院感检查可以匡助科室管理者及时发现和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健康。
1.3 优化医疗质量:普通科室院感检查还可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通过检查和评估科室的院感管理水平,可以发现科室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检查内容和方法:2.1 环境检查:普通科室的环境卫生对院感的防控至关重要。
环境检查应包括对科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照明等方面的评估。
可以通过检查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情况、水质检测报告、噪音和照明强度的测量等方式进行环境检查。
2.2 设备检查:科室内的医疗设备是院感检查的重点对象之一。
检查应包括对设备的清洁、消毒和维护情况的评估。
可以通过查看设备的清洁记录、消毒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记录等方式进行设备检查。
2.3 医务人员检查:医务人员是院感防控的关键环节,他们的行为和操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
检查应包括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操作规范等方面的评估。
可以通过观察医务人员的操作过程、查看手卫生记录、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等方式进行医务人员检查。
三、检查注意事项:3.1 严格按照检查标准执行:普通科室院感检查应该严格按照像关的检查标准和规范进行。
检查人员要熟悉检查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注意检查过程的安全和保密:在进行院感检查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和保密工作。
检验科院感检查标准
检验科院感检查标准一、引言感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危害性。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检验科院制定了感染检查标准,以确保感染病的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和预防。
二、检查范围感染检查标准适合于检验科院内的各个科室,包括但不限于临床检验、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等。
三、检查目的1. 早期发现感染病病例,避免疾病蔓延。
2. 减少感染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3. 提高感染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4. 加强感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四、检查要求1. 严格遵守感染病的检查操作规范,包括标本采集、保存、运输等环节。
2. 保证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4. 建立健全感染病的检查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完整和安全性。
五、检查内容感染检查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临床检验:包括血液、尿液、粪便、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的常规检查和病原体的检测。
2. 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
3. 免疫学:包括抗体、抗原等免疫指标的检测和免疫功能的评估。
4. 病理学:包括组织、细胞等病理标本的镜检和病变的鉴定。
六、检查结果与解读1. 检查结果应及时准确地报告给相关科室和医生,以便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 检查结果应根据标准化的参考值进行解读,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病。
3. 检查结果应与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相结合,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
七、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1. 建立感染检查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
2. 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及时纠正和改进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检查质量和效率。
八、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1. 加强感染病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2. 建立相关感染病的报告和通报制度,及时汇总和上报疫情信息。
普通科室院感检查
普通科室院感检查一、背景介绍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相关的感染。
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减少院感的发生,普通科室需要定期进行院感检查。
本文将详细介绍普通科室院感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
二、检查目的普通科室院感检查的目的是评估科室内院感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三、检查内容1. 环境卫生检查:- 检查科室的清洁情况,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家具等是否干净整洁;- 检查科室内的垃圾桶是否及时清空,垃圾袋是否正确使用;- 检查科室内的空气消毒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消毒剂是否及时更换。
2. 医疗器械和设备检查:- 检查科室内使用的医疗器械和设备是否清洁,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消毒或者灭菌;- 检查器械和设备的维护情况,是否存在损坏或者老化现象;- 检查器械和设备的存放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明确的标识和分类。
3. 患者隔离和防护措施检查:- 检查科室内的隔离病房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管理,是否有足够的隔离床位;- 检查医务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检查患者的隔离措施是否得当,如是否有隔离标识、是否有隔离指示单等。
4. 感染监测和报告检查:- 检查科室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感染监测,如手术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检查科室是否及时报告感染病例,是否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检查科室是否进行感染病例的追踪和调查,找出感染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 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检查:- 检查科室内的医务人员是否参加过院感控制培训,是否了解院感防控的相关知识;- 检查科室是否定期组织院感控制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 检查医务人员是否按照规定正确执行院感控制措施。
四、检查方法1. 实地检查:检查人员到普通科室进行实地检查,对照院感控制的相关标准进行检查,并记录存在的问题。
2. 文件资料检查:检查科室内的相关文件资料,如科室的清洁记录、感染监测报告、医务人员培训记录等,评估科室的运行情况。
普通科室院感检查
普通科室院感检查引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感染。
普通科室作为医院中最常见的科室之一,对院感的检查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普通科室院感检查的内容。
一、院感检查的目的和意义1.1 提高患者安全:院感检查有助于发现和控制院内感染,保护患者的安全。
1.2 降低医疗事故:通过院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排查潜在的院内感染风险,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1.3 提升医院声誉:通过做好院感检查工作,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医院的声誉。
二、院感检查的内容2.1 患者感染情况监测:对普通科室内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体种类等。
2.2 医疗操作规范检查:检查医疗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等。
2.3 医疗废物管理检查:检查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情况,确保医疗废物不会成为院内感染的来源。
三、院感检查的方法和流程3.1 定期巡查:定期巡查普通科室,包括随机巡查和计划巡查,确保全面覆盖。
3.2 检查记录: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包括问题的具体描述、责任人和整改措施等。
3.3 整改落实: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跟踪,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落实。
四、院感检查的指标和标准4.1 感染发生率:根据相关标准和指南,确定普通科室的感染发生率的评价指标。
4.2 医疗操作规范:参考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评估医疗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
4.3 废物管理标准:根据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评估废物管理的合规性。
五、院感检查的持续改进5.1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院感检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5.2 培训与教育:定期开展院感检查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和操作技能。
5.3 经验分享与交流:与其他科室和医院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共同提升院感检查的水平。
细菌检查与防治
菌落形态观察: 大小、表面、透明度、边
缘、高度、色素、溶血等
三、生化反应:
通过检测细菌代谢产物的生化反应 鉴定细菌的种类
乳糖发酵试验、甲基红试验、硫化氢试验等。
四 、血清学鉴定:
(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
如: 伤寒 第一周
取血
第二、三周 取大、小便、骨髓
3.早期取材
(1)疾病早期 (2)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如已用抗生素,应停
用1—2天 (3)机体免疫因素形成之前 (4)未出现合并或继发感染之前
4. 快速送检 : 大多数细菌低温送检,但奈瑟球菌
须30--40℃保温送检
标本采集的准确性是检查结果 可靠性的保证
细菌学诊断
(bacteriological diagnosis)
示踪性检测
致病力和药敏测定
形态学检查 分离培养 生化试验 血清学鉴定
动物实验 毒力检测 药物敏感试验
临床细菌标本的采集、送检原则
1.无菌操作:避免人为污染
2.选准部位:根据疾病种类和病程不同, 采集不同标本(specimens)
行控制 治疗:是通过抗微生物药物和新医疗技
术来控制传染病的扩散和发展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
特异性免疫的分类
自然免疫
自然主动免疫:隐性或显性感染 自然被动免疫:通过胎盘或初乳获得母体抗体
人工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疫苗或类毒素等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毒素或丙种球蛋白等
第6章 细菌耐药性
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根据对病原菌的作用靶位,将抗生素的作 用机制分为四类(表6-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抗原测血清中抗体测IgM,或动态 测IgG(双份血清)
三、检测病毒核酸
PCR试验
引物
核酸杂交试验 探针
基因芯片技术
2019/6/1
19
第四节病毒感染的防治
一、病毒感染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1.核苷类药物 2.蛋白酶抑制剂
3.天然药物 (二)基因治疗
1.反义寡核脱氧核酸 2. 核酶 (三)免疫治疗
2019/6/1
20
1.核苷类药物 (1)抑制病毒基因复制
碘尿苷(疱疹净)用异常嘧啶取代胸腺嘧啶,眼 疱疹病毒感染。也可渗入细胞DNA,故有毒性。
无环鸟苷(啊昔洛韦) ,竞争病毒复制酶。 (2)抑制病毒基因转录
病毒唑 2.蛋白酶抑制剂 “鸡尾酒”治疗HIV,3TC加蛋白酶抑制物 3.天然药物 中草药治疗:黄芪、板蓝根、大青叶
2、ID50 或 TCID50
病毒感染鸡胚、动物或细胞后,引起 50% 发生死亡或病变的最小量。
2019/6/1
17
光镜-----包涵体 电镜 免疫荧光
病毒的快速诊断
ELISA
Southern blot 杂交
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
Northern blot
2019/6/1
18
二、检测病毒抗原与抗体
接种剂量与特点 量较大,2~3次 量较小,1次
保存及有效期 易保存,约1年 不易保存,4℃数周
免疫效果
较低,
较高,
维持数月~2年 维持3~5年甚至更长
2019/6/1
8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用于分离培养的标本: a、采集急性期标本
b、采集感染部位标本
c、冷藏 血清学诊断的标本:
细胞培养 二倍体细胞培养
传代细胞培养
2019/6/1
11
常用的细胞培养
类型
原代细胞培养
二倍体细胞株
传代细胞系
名称
恒河猴肾细胞培养,人胚肾、肺等细胞培养, 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
WI-38 ( 人 胚 肺 细 胞 株 ), HL-8 ( 恒 河 猴 胚 细胞株)
Hela 细胞,Detroit 细胞(胸骨髓细胞系), Chang C/I/L/K(人结膜 C,肠 I,肝 L 与肾 K 细胞系),Vero(绿猴肾细胞系),BHK-21 (幼地鼠肾细胞系)
明 确
PCR、DNA指纹) 药物敏感试验
诊
断
其他检测技术 (测抗原)
2019/6/1
3
二、血清学诊断 原理
标本
双份血清标本,恢复期血清中抗体效价比急性期 血清中抗体效价升高≥4倍者方有意义
种类
凝集试验:肥达试验、外斐试验、显微镜凝集试验等
沉淀试验:梅毒VDRL、RPR试验等
中和试验:抗“O”试验等
2019/6/1
24
也可渗入细胞DNA,故有毒性 无环鸟苷(啊昔洛韦) 毒性作用小 b.抗病毒基因治疗
反义寡核脱氧核酸(反义DNA) 与病毒DNA关键基因互补
反义寡核苷酸(反义RNA) 与病毒RNA关键基因互补
核酶 与病毒RNA结合,切割降解靶RNA
2019/6/1
25
c.病毒蛋白酶抑制物 病毒蛋白酶:病毒复制 转录后剪接、加工 如:“鸡尾酒”治疗HIV 3TC加蛋白酶抑制物
2019/6/1 补体结合试验:Q热柯克斯体抗体检测等
4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免疫防治 一、人工主动免疫
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 体获得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
主要生物制品
死疫苗
核酸疫苗
活疫苗
治疗性疫苗
类毒素
亚单位疫苗
DNA重组疫苗
2019/6/1
5
二、人工被动免疫
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 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或细胞因子 等免疫制剂,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d.细胞因子:干扰素、TNF、IL-12等 4、疫苗治疗
主要生物制品
抗毒素
胎盘球蛋白
抗菌血清 丙种球蛋白
细胞免疫制剂
2019/6/1
6
区别要点
人工主动免疫
免疫物质
抗原
免疫出现时间 满,2~4周
免疫维持时间 长,数年~数月
主要用途
预防
人工被动免疫 抗体或细胞因子等 快,立即 短,2~3周 治疗或紧急预防
2019/6/1
7
比较
区别点
死疫苗
活疫苗
制剂特点
死,强毒株 活减毒株
2019/6/1
12
2019/6/1
13
(二)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 1、CPE
正常细胞
病变细胞
2、红细胞吸附
2019/6/1
14
3.包涵体
2019/6/1
狂犬病毒包涵体(Negri body)
15
巨细胞病毒包涵体
4.免疫技术
2019/6/1
16
(三)病毒数量和感染性测定
1、蚀斑试验
病毒感染单层细胞后,产生的局限性病 灶,称蚀斑,蚀斑是由一个感染性病毒体复制 形成的,称蚀斑形成单位,病毒悬液中的感染 性病毒量以每毫升的蚀斑形成单位PFU来表示。
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20℃保存
2019/6/1
9
一、检测活病毒 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最常用细胞培养 2.鸡胚接种:主要用于流感病毒的分离 3.动物接种少用:主要用于狂犬病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
2019/6/1
10
一、检测活病毒 (一)三大培养方法
动物接种 鸡Βιβλιοθήκη 接种器官培养组织培养 移植培养 原代细胞培养
要求:抗病毒药物能穿入细胞选择性地 抑制病毒复制又不损伤宿主细胞
1、阻断吸附 特异免疫球蛋白—中和抗体 如:乙脑病毒包膜抗原的单抗
2019/6/1
23
可溶性的病毒受体 如:HIV 用可溶性CD4 (不理想)
2、抑制脱壳 如:金刚烷胺,用于流感病毒的防治 (副作用大)
3、抑制核酸复制 a.核苷类化合物(最早用于临床治疗) 用异常嘧啶取代胸腺嘧啶 如:碘尿苷(疱疹净),眼疱疹病毒感染
2019/6/1
21
(二)基因治疗 1.反义寡核脱氧核酸(反义DNA) 与病毒DNA关键基因互补 反义寡核苷酸(反义RNA) 与病毒RNA关键基因互补 2. 核酶 与病毒RNA结合,切割降解靶RNA
(三)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干扰素、TNF、IL-12等
2019/6/1
22
策略:阻断病毒复制周期中吸附穿入、 脱壳、核酸复制、或装配释放 任一环节,从而抑制病毒复制
第十章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 查及防治原则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
2019/6/1
1
避免杂菌污染
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不同期不同标本 用抗菌素以前
标本必须新鲜
运送注意保存 采集病变明显部位
2019/6/1
2
一、细菌学诊断,病原菌的检查程序
直接涂片镜检
初步诊断
(检测病原菌)
分离培养
生化试验
血清学试验
检测核酸(杂交、 动物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