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饼茶之再造_程启坤
茶谱-唐-毛文锡
甫里先生陆龟蒙 嗜茶舜 置小园于顾渚山下 岁人茶租 薄为瓯犠之费 自为品第书一篇 继茶经 茶诀之后(以上诸安有骑火茶 最上 言不在火前 不在火后作也 清明改火 故曰骑火
福州柏岩极佳 又洪州西山白露及鹤岭茶极妙
睦州之鸠坑极妙
蒙山有压膏露芽 不压膏露芽 井冬芽 言隆冬甲坼也
衡州之衡山 封州之西乡 茶研膏为之 皆片团如月
扬州禅智寺 隋之故宫 寺枕蜀冈 有茶园 其味甘香如蒙顶也 又歙州牛岭者尤好
玉垒关外寳唐山 有茶树产于悬崖 笋长三寸 五寸 方有一叶两叶
湖州长兴县啄木岭金沙泉 即每岁造茶之所也 湖常二郡 接界于此 厥土有境会亭 每茶节 二牧皆至焉 斯泉也 处沙之中 居常无水 将造茶 太守具仪注 拜敕祭泉 顷之 发源 其夕清溢 造供御者毕 水即微减 供堂者毕 水已半之 太守造毕 即涸矣 太守或迁旆稽期 则示风雷之变 或见驇兽毒蛇木魅焉
当阳县青溪山仙人掌茶 李白有诗
团黄有一旗二枪之号 言一叶二芽也
蜀之雅州有蒙山 山有五顶 顶有茶园 其中顶曰上清峰 昔有僧病冷且久 尝遇一老父 谓曰 蒙之中顶茶 尝以春分之先后 多构人力 俟雷之发声 幷手采摘 三日而止 若获一两 以本处水煎服 即能祛宿疾 二两 当眼前无疾 三两 固以换骨 四两 即为地仙矣 是僧因之中顶 筑室以候 及期获一两余 服未竟而病瘥 时到城市 人见其容貌 常若年三十余 眉发绀绿色 其后入青城访道 不知所终 今四顶茶园 采摘不废 惟中顶草木繁密 云雾蔽亏 驇兽时出 人迹稀到矣 今蒙顶有露鋑芽 籛芽 皆云火前 言造于禁火之前也
南平县狼猱山 茶黄黑色 渝人重之 十月采贡
容州黄家洞有竹茶 叶如嫩竹 土人作飮 甚甘美(作者按 以上各条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唐代李群玉的湘茶情缘
第4期唐代李群玉的湘茶情缘湖南澧县古称澧州(公元555年置为澧州)澧字音同“李”,史书上首见于《水经注》《禹贡》,尔后见之于屈原的《离骚》之“沅有芷兮澧有兰”,“遗余褋兮澧浦”。
澧州自古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唐代诗人李群玉就是最杰出的一位代表。
李群玉(807~858年),字文山,生于澧州东溪七里庄,23岁时迁居澧州治所附近的仙眠洲。
生性旷达,专以吟咏自适,不乐仕进。
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殿中附马杜悰外任澧州刺史,堂弟杜牧(803~852年)南游来到澧州,看望堂兄杜悰,结识了其幕僚李昌古(后创立了文山书院)及隐居诗人李群玉。
在杜牧及亲人的反复劝说下,李群玉踏上了赴举之路,大和二年(828年)正月,李群玉制举考试落第,他先是“蛰居”,“十年侣龟鱼,垂头在沅湘”,继而“漫游”,足迹遍及江表、荆州、巴蜀以及粤桂,途中创作了大量的羁旅诗和山水诗,“诗笔遒丽,文体丰妍”。
会昌四年(844年),已38岁的他入裴休幕帐,并写下《长沙陪裴大夫夜宴》《长沙春望涔阳故人》等诗章。
大中八年(854年)夏天,李群玉在杜牧的关照下,受宰相裴休,名臣令狐綯等的举荐,向唐宣宗献诗三百首,在《进诗表》中自称:“臣所贡前件歌诗,以居住沅湘,宗师屈宋,枫江兰浦…”。
唐宣宗制曰:“李群玉放怀丘壑,呤咏情性,孤云无心,浮磬有韵。
吐妍同于丽则,动清神于风骚。
冥鸿不归,羽翰自逸;雾豹远迹,文彩亦奇,信不试而逾精,能久幽而自乐,念其求志,可以言诗,用示絷维,俾之刊校,可守弘文馆校书郎。
”诏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职南归。
大中十二年(858年),李群玉投洪井而死。
光化三年(900年),唐昭宗诏准著名诗人韦庄的奏请,承认李群玉为“遗贤”,追赐进士及第。
同代著名诗人周朴称赞说:“群玉诗才冠李唐,投书换得校书郎”;另一著名诗人李频也说他是“逍遥蓬阁吏,才子复诗流”。
《全唐诗》录李群玉诗263余首。
李群玉的诗歌更多地是为湖湘风情而歌,并将晚唐时的茶农、钓叟、药翁、歌妓、舞女、乐工、道士、炼师、隐者、方丈、员外及达官贵人一一揽入他的诗句诗韵中,让人们从中体味到诗人关于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徬徨,晚唐走向衰败没落的背影。
《茶文化》满分题库
一、单选题1. 《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C)A. 北沙参B. 莲子C. 茶叶D. 金银花2.“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B)A. 《大观茶论》B. 《茶经》C. 《茶录》D. 《茶述》3.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B)A. 孙楚的《出歌》B. 西晋杜育的《荈赋》C. 王微的《杂诗》D. 晋宋时期的《搜神记》4.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明代5.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A)A.《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B. 《谢木韫之舍人赐茶》C.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D. 《一字至七字诗•茶》6.《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A. 赵佶B. 李白C. 神农氏D. 陆羽7.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A. 明清时期B. 唐朝C. 宋朝D. 元朝8.“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A)A. 朱元璋B. 赵佶C. 朱棣D. 乾隆9. 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D )A. 日本B. 韩国C. 英国D. 中国10. 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B)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11. 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C)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12. 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 A )A. 荼B. 槚C. 茗D. 茶13. 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 A )A. 药用B. 食用C. 饮用D. 药食同源14. 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C )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15. 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 B )A. 红茶B. 绿茶C. 白茶D. 黑茶16. 黄茶的最大特点是?( A )A. 黄汤黄叶B. 高香持久C. 绿叶红镶边D. 汤色清亮17. 黑茶的干茶颜色是?( B )A. 纯黑色B. 深褐绿色C. 灰色D. 紫黑色18. 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D )A. 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 发酵过度C. 发酵过轻D. 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19. 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 A )A. 调饮B. 煮茶C. 煎茶D. 吃茶20. 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 D )A. 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 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 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 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21. 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 C )A. 秦朝B. 魏晋时期C. 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22. 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 C )A. 秦朝B. 魏晋南北朝C. 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23.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 C )A. 秦朝B. 魏晋南北朝C. 宋朝D. 唐朝24. 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 D )A. 茶叶用量B. 泡茶水温C. 冲泡时间D. 茶壶质地25. 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 D )A. 塑料杯B. 金杯C. 铁碗D. 玻璃杯26. 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C )A. 85-90B. 沸水C. 80度左右D. 75度左右27. 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A )A. 100度沸水B. 80度左右C. 75度左右D. 85-90 28. 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C )A. 运送丝绸B. 运送大米C. 茶马互易D. 运送金银29. 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 B )A. 1条B. 2条C. 3条D. 很多条30.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 D )A. 秦朝B. 南北朝C. 明朝D. 唐朝31. 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A )A. 红茶B. 黄茶C. 绿茶D. 黑茶32. 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是什么?( C )A. 《大观茶论》B. 《神农本草》C. 《茶经》D. 《天工开物》33.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 A )A. 宋徽宗B. 明太祖C. 陆羽D. 皎然34. 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著作是哪一部?( B )A. 《大观茶论》B. 《茶经》C. 《齐民要术》D. 《梦溪笔谈》35. 《茶经》的作者是谁?( C )A. 宋徽宗B. 明太祖C. 陆羽D. 皎然3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观茶论》概括的茶道精神是?( D )A. 致静B. 致清C. 导和D. 修身37. 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 B )A. 《神农本草》B. 《大观茶论》C. 《周易》D. 《荈赋》38. 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谁?( C )A. 陆羽B. 神农氏C. 皎然D. 李白39. 《七碗茶歌》的作者是谁?( A )A. 卢仝B. 李白C. 李商隐D. 皎然40. .周昉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下列作品中哪一个是其所画的与茶有关的画作?( A )A. 《调琴啜茗图卷》B. 《簪花仕女图》C. 《执扇仕女图》D. 《仕女图》41. .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
《茶经》唐·陆羽——茶之造四
《茶经》唐·陆⽻——茶之造四【原⽂】《檀⼏丛书》:南岳贡茶,天⼦所尝,不敢置品。
县官修贡期以清明⽇⼊⼭肃祭,乃始开园采造。
视松萝、虎丘⽽⾊⾹丰美,⾃是天家清供,名⽈⽚茶。
初亦如岕茶制法,万历丙⾠,僧稠荫游松萝,乃仿制为⽚。
冯时可《滇⾏纪略》:滇南城外⽯马井泉,⽆异惠泉;感通寺茶,不下天池、伏龙。
特此中⼈不善焙制⽿。
徽州松萝旧亦⽆闻,偶虎丘⼀僧往松萝庵,如虎丘法焙制,遂见嗜于天下。
恨此泉不逢陆鸿渐,此茶不逢虎丘僧也。
《湖州志》:长兴县啄⽊岭⾦沙泉,唐时每岁造茶之所也,在湖、常⼆郡界,泉处沙中,居常⽆⽔。
将造茶,⼆郡太守毕⾄,具仪注,拜敕祭泉,顷之发源。
其⼣清溢,供御者毕,⽔即微减;供堂者毕,⽔已半之;太守造毕,⽔即涸矣。
太守或还旆稽期,则⽰风雷之变,或见鸷兽、毒蛇、⽊魅、阳睒之类焉。
商旅多以顾渚⽔造之,⽆沾⾦沙者。
今之紫笋,即⽤顾渚造者,亦甚佳矣。
⾼濂《⼋笺》:藏茶之法,以箬叶封裹⼊茶焙中,两三⽇⼀次,⽤⽕当如⼈体之温温然,⽽湿润⾃去。
若⽕多,则茶焦不可⾷矣。
陈眉公《太平清话》:“武夷屴(⾳lì)崱(⾳zè)、紫帽、龙⼭皆产茶。
僧拙于焙,既采则先蒸⽽后焙,故⾊多紫⾚,只堪供宫中⼲濯⽤⽿。
近有以松萝法制之者,既试之,⾊⾹亦具⾜,经旬⽉,则紫⾚如故。
盖制茶者,不过⼟著数僧⽿。
语三吴之法,转转相效,旧态毕露。
此须如昔⼈论琵琶法,使数年不近,尽忘其故调,⽽后以三吴之法⾏之,或有当也。
”“徐茂吴云:‘实茶⼤瓮底,置箬瓮⼝,封闭倒放,则过夏不黄,以其⽓不外泄也。
’⼦晋云:‘当倒放有盖缸内。
缸宜砂底,则不⽣⽔⽽常燥。
加谨封贮,不宜见⽇,见⽇则⽣翳⽽味损矣。
藏⼜不宜于热处。
新茶不宜骤⽤,贮过黄梅,其味始⾜。
’”张⼤复《梅花笔谈》:松萝之⾹馥馥,庙后之味闲闲,顾渚扑⼈⿐孔,齿颊都异,久⽽不忘。
然其妙在造,凡宇内道地之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吾深夜被酒,发张震封所遗顾渚,连啜⽽醒。
宗室⽂昭《古瓻集》:桐花颇有清味,因收花以熏茶,命之⽈桐茶。
茶经-茶之造
今天小编学习茶经,茶之造,有所感悟。
唐代饼茶制造的七道工序可以理解为茶叶制造过程中经过人眼辨识、检验、加工、评判等的七道程序。
可归纳为:采摘、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茶、(出模)、(列茶)、(穿孔)、烘焙、穿茶、封茶。
采茶都在(唐历)二月、三月、四月间。
肥壮如笋的芽叶,生长在有风化石碎块的土壤上,长达四至五寸,好像刚刚破土而出的薇、蕨嫩茎,清晨带着露水采摘它。
次一等的芽叶(短而瘦小),发生在草木夹杂的茶树枝上。
从一老枝上发生三枝、四枝、五枝的,选择其中长得挺拔的采摘。
当天有雨不采,晴天有云也不采,晴天才能采,采摘的芽叶,把它们上甑蒸熟,用忤臼捣烂,放到模型里用手拍压成一定的形状,接着焙干,最后穿成串,包装好,茶就可以保持干燥了。
从采摘到封装,经过七道工序如下图所示:01.采茶02.蒸茶03.捣茶04.拍压05.烘焙06.成穿07.封茶茶的形状千姿百态,粗略地说,有的像(唐代)胡人的靴子,皮革皱缩着;有的像封牛的胸部,有细微的褶痕;有的像浮云出山,团团盘曲;有的像轻风拂水,微波涟漪;有的像陶匠筛出细土,再用水沉淀出的泥膏那么光滑润泽;有的又像新整的土地,被暴雨急流冲刷而高低不平。
这些都是精美上等的茶。
有的叶像笋壳,枝梗坚硬,很难蒸捣,所以制成的茶叶形状像箩筛;有的像经霜的荷叶,茎叶凋败,变了样子,所以制成的茶外貌枯干。
这些都是坏茶、老茶。
从采摘到封装,经过七道工序;从类似靴子的皱缩状到类似经霜荷叶的衰萎状,共八个等级。
(对于成茶)有的人把光亮、黑色、平整作为好茶的标志,这是下等的鉴别方法。
把皱缩、黄色、凸凹不平作为好茶的特征,这是次等的鉴别方法。
若既能指出茶的佳处,又能道出不好处,才是最会鉴别茶的。
为什么呢?因为压出了茶汁的就光亮,含着茶汁的就皱缩;过了夜制成的色黑,当天制成的色黄;蒸后压得紧的就平整,任其自然的就凸凹不平。
这是茶和草木叶子共同的特点。
茶制得好坏,有一套口头传授的鉴别方法。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茶”与“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两者之间其实就是文化与器用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发展。
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几乎成为行内共识,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唐代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历史⑴茶饮的广泛盛行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
"比屋之饮",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饮茶的意思,可以照见唐代国都长安等地饮茶的普遍程度。
除了"两都并荆渝"之间以外,饮茶之风也是同样盛行,这种情况以《封氏闻见录》中记载的最为典型,"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可见,茶饮已经深入民间,成为生活之必需。
茶叶文化的通俗和高雅,代均具备十分丰富的内涵。
在大众茶饮和宫廷茶饮之外,还有一个僧侣圈。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陆羽的师友,如智积,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
是陆羽的茶艺老师,由于陆羽的烹茶技术提快,烹出的茶汤滋味有自己的特色,智积和来到了非陆羽烹煮之茶不喝的地步。
这也说陆羽从智积和尚的高超烹茶艺术中得到了精髓并有了新的发展。
茶与佛教的缘份很深,到了唐代这种缘份联系得更加紧密了。
近年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茶饮之间的特殊关系。
⑵文人介入,诗文吟颂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参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
在唐诗中,有关茶叶的作品很多。
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皎然的《访陆处士羽》等。
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
使茶饮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饮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中国制茶发展简史
中国制茶发展简史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中国制茶发展简史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四从蒸青到炒青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参看附录中绿茶制造工艺.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1黄茶的产生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2黑茶的出现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1524年:“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3白茶的由来和演变唐、宋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现代白茶是从宋代绿茶三色细芽、银丝水芽开始逐渐演变而来的.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经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它花色.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红茶起源于十六世纪.在茶叶制造发展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后20世纪20年代,印度发展将茶叶切碎加工的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5青茶的起源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绿茶制法,再红茶制法,从而悟出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现在北宋,有的推定于清咸丰年间,但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制.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六从素茶到花香茶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窨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瑁、珠兰等.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附:六大茶类的制造工艺简介一绿茶制造工艺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1杀青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2揉捻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3干燥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二红茶制造工艺我国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下文以工夫红茶为例,简介红茶的制造工艺.1萎凋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此外,这一过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2揉捻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3发酵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目前普遍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4干燥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三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乌龙茶的制造,其工序概括起来可分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其中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有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1萎凋萎凋即是乌龙茶区所指的凉青、晒青.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同时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乌龙茶萎凋的特殊性,区别于红茶制造的萎凋.红茶萎凋不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分开进行,而乌龙茶的萎凋和发酵工序不分开,两者相互配合进行.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萎凋方法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2做青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摇动后,叶片由软变硬.再静置一段时间,氧化作用相对减缓,使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至叶片,此时鲜叶又逐渐膨胀,恢复弹性,叶子变软.经过如此有规律的熟悉动与静的过程,茶叶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叶缘细胞的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所谓的“绿叶红镶边”;同时水分的蒸发和运转,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3炒青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它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抑制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作用破坏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此外,还可挥发一部分水分,使叶子柔软,便于揉捻.4揉捻其作用同于绿茶5干燥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四白茶制造工艺白茶是我国特产,主产于福建省.白茶的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其品质特征的形成,一是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制成,二是制法上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目前白茶种类不多,有芽茶白毫银针、叶茶如贡眉之分,制作工艺简单.白毫银针制作工序为:茶芽、萎凋、烘焙、筛拣、复火、装箱.白牡丹、贡眉工艺为:鲜叶、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或筛拣、复火、装箱.五黄茶制作工艺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其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不是黄茶必不可少的工艺.1杀青黄茶通过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2闷黄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从杀青到干燥结束,都可以为茶叶的黄变创造适当的湿热工艺条件,但作为一个制茶工序,有的茶在杀青后闷黄,有的则在毛火后闷黄,有的闷炒交替进行.针对不同茶叶品质,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黄色黄汤品质特征.影响闷黄的因素主要有茶叶的含水量和叶温.含水量多,叶问愈高,则湿热条件下的黄变过程也愈快.3干燥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六黑茶的制造工艺黑茶的制造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其中渥堆是黑茶制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1杀青由于黑茶采摘的叶子粗老,含水量低,需高温快炒,翻动快匀,呈暗绿色即可.2揉捻杀青叶出锅后,立即趁热揉捻,易于塑造良好外形.揉捻方法与一般红、绿茶相同.3 渥堆揉捻后的叶子,堆方在篾垫上,厚15~25厘米,上盖湿布,并加盖物,以保湿保温,进行渥堆过程.渥堆进行中,应根据堆温变化,适时翻动1~2次.渥堆的化学变化实质,目前尚未有定论,目前茶学界有酶促作用、微生物作用和湿热作用三种学说,但一般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水热作用,与黄茶的闷黄过程类似.4 干燥有烘焙法、晒干法,以固定品质,防止变质.。
茶文化复习大纲
中国茶文化复习茶叶加工及分类加工历史沿革从发现利用茶叶发展至现今丰富多彩的茶类,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大体是:采食鲜叶→生煮羹饮→晒干磨碎→蒸青造团饼→龙团凤饼→蒸青散叶茶(绿茶)→炒青绿茶→白茶、黄茶、花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现代再加工茶。
1、先民发现及利用茶叶药用贡品生煮羹饮:晋,郭璞《尔雅注》晒干收藏:1000余年2.隋代前期:鲜叶加工成饼状后期:制成茶饼3.唐代加工:蒸炒结合花色:分粗茶、散茶、末茶和饼茶4. 宋代蒸茶前:芽茶洗涤改捣茶为榨茶改焙茶为过黄5. 元代改蒸青团茶为蒸青散茶名茶辈出,团茶逐渐被淘汰,芽茶有探春、紫笋、尖芽,叶茶有雨前茶等,银线水芽为当时珍品。
6. 明代炒青代替蒸青茶叶品质(色、香、味)大大提高中期(嘉靖三年1524年)创制黑茶后期创制乌龙茶7. 清代研制红茶清代嘉庆初年(1796年),白茶创制于福建命名1.史料对茶叶的命名:荼、茗、舛、茶等2.茶字首见于苏净《本草》(656~660年)3.以产地命名尼诺绿茶、大栗树绿茶、滇青、滇红、祈红、川红、闽红等。
4.以形状、色、香、味命名雀舌、毛峰、瓜片、黄芽、绿雪、翠兰等。
5.以茶树品种大红袍、铁观音、水仙、乌龙茶、黄金桂、单枞等。
6.产茶季节命名春尖、谷花、秋香、冬片等。
7.以制法命名烘青、炒青、晒青、蒸青、紧压茶等。
8.以销路命名边销茶、外销茶、内销茶、侨销茶等。
六大基本茶类工艺流程茶类工艺流程绿茶杀青→揉捻→干燥黄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黑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白茶萎凋→干燥青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三、六大茶类的品质特点绿茶绿茶类属不发酵茶。
这类茶的茶叶颜色是翠绿色,泡出来的茶汤是绿黄色,因此称为“绿茶”。
颜色:碧绿、翠绿或黄绿,久置或与热空气接触易变色。
原料:嫩芽、嫩叶,不适合久置。
香味:清新的绿豆香,味清淡微苦。
性质:富含叶绿素、维生素C,茶性较寒凉,咖啡碱、茶碱含量较多,较易刺激神经。
“湖州———唐代茶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内涵
“湖州———唐代茶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内涵作者:李广德《中华合作时报》的《茶周刊》记者王勇在题为《专家指出:唐代茶都在湖州》的报道中说:“‘唐代茶都在湖州?选’9月29日,第四届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茶文化论坛上,众多茶文化专家对于湖州茶业在历史上的地位给予了如此充分的肯定。
”①如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程启坤教授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主任、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副院长姚国坤教授在其合写的《湖州与陆羽〈茶经〉》中以大量的论据论述了“湖州在茶文化发展中的历史地位”,首先指出“湖州是唐代有名的古茶都”,然后又以大量的材料论证了“湖州是陆羽的第二故乡,是陆羽《茶经》的诞生地”。
而“陆羽《茶经》的问世是中华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陆羽《茶经》是唐代中期以前中国茶事的历史总结”,“陆羽是‘茶学’学科的创始人”,“陆羽创导的‘煮茶法’是中国茶道、茶艺的最早典范”。
②本文拟对“湖州——唐代茶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内涵进行一些研究和思考,以进一步认识“湖州——唐代茶都”。
一、“湖州——唐代茶都”的物质文化及其内涵文化是一种人类的独特创造物,也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存在物。
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
“纯粹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不属于人类的文化范畴,只有把自然加工改造成物质与精神的产品,给自然打上了人类改造的痕迹,附加了人类心智的印记,成为一种超自然物,才属于人类的文化成果。
”③物质文化通常指的是人的全部物质活动及其结果。
唐代茶都的物质文化主要有:湖州贡茶、贡茶用水、银瓶贡泉、制茶工具等。
?穴一?雪湖州贡茶。
湖州顾渚紫笋是一种只有湖州才有的特种物产,属于物产文化范畴。
唐永泰二年?穴766?雪,常州刺史李栖筠请陆羽品尝山僧所献的“佳茗”,陆羽认为“芳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
栖筠从之,始进万两。
”据《吴兴旧编》记载,唐大历五年?穴770?雪,湖州与宜兴“始分山析造,岁有定额,鬻有禁令,诸乡茶芽,置焙于顾渚。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书名目录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书名目録愛禮先生集十卷(明)劉駟撰明刻本集部第25冊愛日堂詩集二十八卷(清)陳元龍撰清乾隆間刻本集部第254冊安分先生集十卷(明)鄭本忠撰民國間鈔本集部第26冊安序堂文鈔二十卷(清)毛際可撰清康熙間刻增修本集部第229冊啽囈集一卷(元)宋旡撰明刻本集部第23冊鼇峰類稿二十六卷(明)毛紀撰明嘉靖間刻本集部第45冊八代文鈔一百六卷(明)李賓編明刻本集部第341-5冊白華樓藏稿十一卷續稿十五卷吟稿十卷玉芝山房稿二十二卷耄年錄九卷(明)茅坤撰明嘉靖萬曆間遞刻本玉芝山房稿明萬曆十六年刻本耄年錄明萬曆間刻本集部第105-6冊白漊先生文集四卷(清)沈受宏撰清乾隆三年沈起元學易堂刻本集部第238冊白洛原遺稿八卷(明)白悅撰明隆慶元年皇甫汸刻本集部第96冊白茅堂集四十六卷(清)顧景星撰清康熙間刻本集部第205-6冊白沙先生詩教解十卷詩教外傳五卷(明)陳憲章撰(明)湛若水註明刻本集部第35冊白石詞集一卷(宋)姜夔撰清康熙五十七年曾時燦刻白石詩集附本集部第421冊白石山房集二十七卷(清)李振裕撰清康熙間香雪堂刻本集部第243冊白石山房文稿十四卷(清)李振裕撰清康熙間刻本集部第243冊白石山房逸稿五卷補遺一卷(明)張丁撰清乾隆十四年承啓堂刻本集部第26冊白田草堂存稿二十四卷附行狀一卷崇祀鄉賢錄一卷(清)王懋竑撰(清)附王箴聽等撰清乾隆間刻本集部第268冊白下集十一卷(明)黃姬水撰明萬曆間刻本集部第186冊白雪樓詩集十卷(明)李攀龍撰明嘉靖四十二年魏裳刻本集部第110冊白榆集二十八卷(明)屠隆撰明萬曆間龔堯惠刻本集部第180冊白雲村文集四卷臥象山房詩正集七卷(清)李澄中撰清康熙間刻本集部第250冊白雲集七卷附錄一卷(明)陳昴撰明萬曆四十六年宋珏刻本集部第189冊白雲詩集七卷咏梅詩一卷(清)盧存心撰清乾隆間數間草堂刻本集部第280冊白齋先生詩集九卷白齋竹里詩集續三卷文略一卷(明)張琦撰明正德八年自刻嘉靖二年續刻本集部第52冊百尺梧桐閣集詩十六卷文八卷遺稿十卷(清)汪懋麟撰清康熙間刻本集部第241冊百花洲集二卷(明)鄧雲霄撰明萬曆三十五年陳元素等刻本集部第178冊百可亭摘稿七卷詩集摘稿二卷(明)龐尚鵬撰明萬曆二十七年龐英山刻本集部第129冊百名家詩選八十九卷(清)魏憲輯清康熙間枕江堂刻本集部第397冊半江趙先生文集十五卷附錄一卷(明)趙寬撰明嘉靖四十年趙禴刻本集部第42冊半洲稿四卷(明)張經撰明嘉靖十六年司馬泰刻本集部第75冊包侍御集文卷(明)包節撰明嘉靖三十七年包杞等刻本集部第96冊寶菌堂遺詩二卷(清)趙執端撰清乾隆間刻本集部第252冊寶綸堂集十二卷(清)許纘曾撰清稿本集部第218冊寶善堂稿二卷(明)朱慎鍾撰明萬曆三年刻本集部第140冊寶顏堂訂正樂府指迷二卷(宋)張炎撰明萬曆繡水沈氏刻寶顏堂祕笈本集部第425冊寶制堂錄二卷(明)劉節撰清乾隆十四年刻本集部第58冊抱經齋詩集十四卷文集不分卷附焚餘草一卷(清)徐嘉炎撰(清)附徐肇森撰清康熙三十八年刻本集部第250冊抱山集選一卷(清)王士禧撰清康熙間刻王漁洋遺書本集部第227冊北墅緒言五卷(清)陸次雲撰清康熙二十三年宛羽齋刻增修本集部第237冊北游漫稿詩二卷文三卷(明)鄭若庸撰詩清鈔本﹑文明隆慶三年汪良迪刻本集部第144冊北虞先生遺文六卷(明)邵圭潔撰明萬曆間刻本集部第119冊被褐先生詩文稿十七卷(存十一卷)(明)華善述撰明萬曆間刻本集部第142冊筆峰文集不分卷(明)王鳳靈撰明鈔本集部第74冊筆山崔先生文集十卷(明)崔涯撰明萬曆二十六年崔廷健刻本集部第94冊碧川文選四卷(明)楊守阯撰明嘉靖四年陸鈳刻本集部第42冊卞郎中詩集七卷(明)卞榮撰明成化十六年吳綖刻本集部第35冊蠙衣生黔草二十四卷傳草二十二卷首一卷(明)郭子章撰明萬曆間刻本集部第155-6冊蠙衣生粵草十卷蜀草十一卷(明)郭子章撰明萬曆十八年周應鰲刻本集部第154冊冰川詩式十卷(明)梁橋撰明隆慶四年朱睦囗(左木右挈)梁夢龍刻本集部第417冊冰玉堂綴逸稿二卷蘭舟漫稿一卷附二餘詞一卷(明)陳如綸撰明萬曆間刻本集部第96冊冰齋文集四卷(清)懷應聘撰清康熙間刻本集部第260冊伯生詩後三卷(元)虞集撰民國三年上虞羅氏輯雲窗叢刻影印元至元六年劉氏日新堂刻本集部第22冊泊水齋文鈔三卷(明)張慎言撰清康熙三十九年張茂生刻本集部第183冊博望山人稿二十卷(明)曹履吉撰明崇禎十七年曹臺望等刻本集部第185-6冊薄遊草二十四卷(明)謝廷諒撰明萬曆間刻本集部第177冊檗菴集二卷(明)汪禔撰清康熙十八年刻汪氏家集三種本集部第146冊補註李滄溟先生文選四卷(明)李攀龍撰(明)宋祖駿補註(明)宋祖驊補註明宋光廷刻本集部第110冊才調集十卷(蜀)韋縠編(清)馮舒評點(清)馮班評點清康熙四十三年垂雲堂刻本集部第288冊采菊雜咏一卷(明)馬宏衜撰明末汲古閣刻本集部第194冊采薇集四卷幽貞集二卷邕歈稿六卷(明)董傳策撰明萬曆間刻本集部第122冊蔡恭靖公遺稿十卷(明)蔡國珍撰清乾隆十六年蔡尚才刻本集部第132冊蔡氏九儒書九卷首一卷(明)蔡有鵾輯(清)蔡重增輯清雍正十一年蔡重刻本集部第346冊蔡文莊公集八卷附錄三卷(明)蔡清撰清乾隆七年遜敏齋刻本集部第42-43冊蠶桑樂府一卷(清)沈炳震撰清鈔本集部第277冊蠶尾集十卷續集二卷後集二卷(清)王士禎撰清康熙間刻王漁洋遺書本集部第227冊滄浪櫂歌一卷(明)陶宗儀撰清嘉慶四年桐川顧修刻讀畫齋叢書本集部第24冊滄洲詩集十卷續集二卷附錄一卷(明)張泰撰明弘治三年成桂刻嘉靖十三年毛淵增修本集部第38冊蒼耳齋詩集十七卷(明)方問孝撰明萬曆間蔣之秀等刻本集部第157冊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十六卷(明)曹大章撰明萬曆二十八年曹祖鶴刻增修本集部第127冊草窗集二卷(明)劉溥撰明成化十六年劉氏刻本集部第32冊草窗梅花集句三卷附錄梅花集句一卷(明)童琥撰明崇禎七年汪載德刻本集部第46冊草廬先生輯粹七卷(元)吳澄撰(明)王蓂輯明嘉靖二十四年謝適然刻本集部第21冊草亭文集不分卷詩集不分卷(清)彭任撰清刻本集部第236冊茶山老人遺集二卷附錄一卷(元)沈貞撰(清)王藻輯(等)清乾隆三年後逸亭刻本集部第23冊槎翁文集十八卷(明)劉崧撰明嘉靖元年徐冠刻本集部第24冊柴省軒先生文鈔十二卷外集一卷(清)柴紹炳撰清康熙間刻本集部第210冊柴墟文集十五卷(明)儲巏撰明嘉靖四年刻本集部第42冊孱守齋遺稿四卷(清)姚世鈺撰清乾隆十八年張四科刻本集部第277冊產鶴亭詩十一卷(清)曹庭棟撰清乾隆間刻本集部第282冊長谷集十五卷(明)徐獻忠撰明嘉靖間刻本集部第86冊長嘯軒詩集六卷(清)曹煐曾撰清乾隆十四年曹氏五園刻石倉世纂本集部第272冊常評事集四卷寫情集二卷(明)常倫撰明嘉靖七年王溱刻本集部第68冊車書樓選刻翰墨鼎彝十卷(明)王世茂編明刻本集部第383冊宸章集錄不分卷(明)費宏編明藍格鈔本集部第292冊陳白陽集十卷附錄一卷(明)陳淳撰明萬曆四十三年陳仁錫閱帆堂刻陳沈兩先生稿本集部第146冊陳后岡詩集一卷文集一卷(明)陳束撰明萬曆十九年林可成刻本集部第90冊陳恪勤集三十九卷(清)陳鵬年撰清康熙間刻本集部第259冊陳履吉采芝堂文集十六卷(明)周益祥撰明萬曆四十一年刻本(卷十六配鈔本)集部第195冊陳剩夫先生集四卷(明)陳真晟撰清康熙四十八年張伯行正誼堂刻本集部第38冊陳石閭詩三十卷(清)陳景元撰稿本集部第282冊陳文岡先生文集二十卷(明)陳棐撰明萬曆九年陳心文刻本集部第103冊陳文正公文集十三卷(宋)陳康伯撰清康熙二十九年刻本集部第15冊陳先生適適齋鑑鬚集七卷(明)陳玉輝撰清康熙十一年刻本集部第182冊陳學士吟窗雜錄五十卷(宋)陳應行輯明嘉靖間刻本(卷一至卷五配鈔本)集部第415冊陳元凱集五卷(明)陳勳撰明天啓二年呂純如刻本集部第179冊陳竹山先生文集內篇二卷外篇二卷(明)陳兆?清雍正七年刻本集部第26冊程文恭公遺稿三十二卷(明)程文德撰明萬曆十二年程光裕刻本集部第90冊程仲權先生詩集十卷文集十六卷(明)程可中撰明程胤萬程胤兆刻本集部第190冊誠正齋文集八卷(清)上官鉝撰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集部第202冊澄懷園文存十五卷載赓集六卷詩選十二卷澄懷園語四卷自訂年譜六卷(清)張廷玉撰清乾隆間刻澄懷園全集本(詩選年譜光緒間張氏重刻本)集部第262冊澄江集七卷(清)陸次雲撰清康熙間刻本集部第237冊澄遠堂三世詩存八卷(清)李繩遠編清康熙三十六年李繩違刻本集部第394冊尺牘雋言十二卷(明)陳臣忠輯明閔邁德刻朱墨套印本集部第334冊尺牘清裁六十卷補遺一卷(明)王世貞編明隆慶五年自刻本集部第309冊尺五堂詩刪初刻六卷近刻四卷(清)嚴我斯撰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本集部第239冊恥躬堂文集二十卷(清)王命岳撰清康熙二十三年刻本集部第224冊冲谿先生集二十二卷(明)彭輅撰明萬曆三十九年彭潤宏刻本集部第116冊崇蘭館集二十卷(明)莫如忠撰明萬曆十四年馮大受董其昌等刻本集部第104-5冊崇雅堂稿八卷(清)王植撰清乾隆間刻本集部第272冊崇雅堂集十五卷附錄一卷(明)鍾羽正撰清順治十五年丁耀亢刻本集部第167冊崇質堂集二十卷附錄一卷(明)李萬實撰清康熙四十年李長祚刻本集部第112冊寵壽堂詩集三十卷(清)張競光撰清康熙二年石鏡山房刻增修本集部第238冊樗林摘稿三卷附錄一卷(明)秦鏜撰明嘉靖三十九年刻本集部第55冊鋤經餘草十三卷(清)王文清撰清乾隆間刻本集部第274冊楚詞九歌解一卷(清)顧成天撰清乾隆六年刻本集部第2冊楚辭燈四卷附楚懷襄二王在位事蹟考一卷(清)林雲銘撰清康熙三十六年挹奎樓刻本集部第2冊楚辭集解十六卷蒙引二卷考異一卷大序一卷小序一卷(明)汪瑗撰明萬曆四十三年汪文英刻本集部第1冊楚辭評林八卷總評一卷(宋)朱熹集註(明)沈雲翔輯評明崇禎十年吳郡八詠樓刻本集部第2冊楚辭聽直八卷合論一卷(明)黃文煥撰明崇禎十六年刻清順治十四年續刻本集部第1冊楚辭新集註八卷末一卷(清)屈復撰清乾隆三年弱水草堂刻本集部第2冊楚風補四十八卷前編一卷末編一卷(清)廖元度輯清乾隆十四年際恆堂刻本集部第403冊楚騷協韻十卷讀騷大旨一卷(明)屠本畯撰明隆慶六年刻本集部第1冊處實堂集八卷續集十卷(明)張鳳翼撰明萬曆間刻本集部第137冊炊聞詞二卷(清)王士祿撰清光緒二十七年海豐吳氏金陵刻吳氏石蓮庵刻山左人詞本集部第421冊春及堂詩集四十三卷(清)倪國璉撰清乾隆間刻本集部第275冊春秋詞命三卷(明)王鏊輯(明)王徹註明正德間刻本集部第292冊春秋詩話五卷(清)勞孝輿撰清乾隆十六年刻本集部第421冊詞海遺珠四卷(明)勞堪編明萬曆四年盧整吳邦刻本集部第313冊詞林萬選四卷(明)楊慎輯清乾隆十七年曲溪洪振珂重印明末毛氏汲古閣刻詞苑英華本集部第421冊詞韻二卷附古韻通略一卷(清)仲恆編/王又華補切/仲瑠訂註(清)附柴紹炳撰/毛先舒輯清康熙十八年刻詞學全書本集部第426冊詞致錄十六卷(明)李天麟編明萬曆十五年刻本集部第327冊此觀堂集十二卷(明)羅萬藻撰清乾隆二十一年躍齋刻本集部第192冊賜閒堂集四十卷(明)申時行撰明萬曆間刻本集部第134冊賜書樓嶢山集四卷補刻一卷詩集一卷(清)田從典撰清雍正九年賜書樓刻本集部第256冊賜書堂詩鈔八卷(清)周長發撰清乾隆間刻本集部第274冊賜餘堂集十四卷(明)吳中行撰明萬曆二十八年吳亮吳奕等刻本集部第156冊聰山集十二卷荆園小語一卷荆園進語一卷申鳧盟先生年譜略一卷崇祀鄉賢錄一卷(清)申涵光撰(清)申涵煜撰年譜(清)申涵昐撰年譜清康熙間刻本集部第207冊藂桂軒詩二卷(明)吳大經撰明萬曆間刻藍印本集部第182冊叢桂堂全集四卷(明)顏延榘撰清初刻本集部第193冊崔東洲集二十卷續集十一卷(明)崔桐撰明嘉靖二十九年曹金刻三十四年周希哲續刻本集部第72-3冊崔氏洹詞十七卷附錄四卷(明)崔銑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周鎬等池州刻本集部第56冊翠滴樓詩集六卷(清)馮雲驌撰民國二十五年山西書局補刻清暉堂刻本集部第247冊翠樓集三卷(清)劉云份編清康熙間野香堂刻本集部第395冊存存稿十卷續編三卷(明)周泰編(明)周寀續編清乾隆三十七年周希元活字印本集部第291冊存復齋文集十卷附錄一卷(元)朱德潤撰明成化十一年項璁刻本集部第22冊存餘堂詩話一卷(明)朱承爵撰明嘉靖十八年至二十年顧氏大石山房刻顧氏明朝四十家小說本集部第417冊寸碧堂詩集二卷外集一卷(明)汪膺撰清康熙間刻鈍翁全集本集部第192冊達觀樓集二十四卷(明)鄒維璉撰清乾隆三十一年重刻本集部第183冊大泌山房集一百三十四卷目錄二卷(明)李維楨撰明萬曆三十九年刻本(卷八十卷八十一卷九十一至卷九十三配鈔本)集部第150-53冊大明宣宗皇帝御製集四十四卷(存二十六卷)(明)宣宗朱瞻基撰明內府鈔本集部第24冊大司馬鳳岡沈先生文集四卷(明)沈良才撰清鈔本集部第103冊?(宋)方頤孫編明弘治間刻本集部第416冊大厓李先生詩集十二卷文集八卷(明)李承箕撰明正德五年吳廷舉刻本集部第43冊大雅堂摘稿二卷(明)况叔祺撰民國二十五年高安藍壽堃排印本集部第121冊大鄣山人集五十三卷(明)吳子玉撰明萬曆十六年黃正蒙刻本集部第141冊呆齋前稿十六卷存稿十卷續稿五卷劉文安公呆齋先生策略十卷年譜一卷(明)劉定之撰明刻明萬曆二十二年楊一桂補刻本(策略年譜清劉世選刻本)集部第34冊戴氏集十二卷(明)戴冠撰明嘉靖二十七年張魯刻本集部第63冊戴中丞遺集八卷附錄一卷(明)戴鱀撰明嘉靖三十九年戴士充刻本集部第74冊淡軒稿十二卷補遺一卷(明)林文撰明嘉四十五年林炳章刻民國重修本(張琴鈔補)集部第33冊憺園文集三十六卷(清)徐乾學撰清康熙間冠山堂刻本集部第242-3冊澹初詩稿八卷(清)沈翼機撰清乾隆間刻本集部第263冊澹然先生文集六卷(明)陳敬宗撰清鈔本集部第29冊澹友軒文集十六卷(清)薛所蘊撰清順治十六年自刻本集部第197冊甔甀洞稿五十四卷目錄二卷續稿二十七卷目錄二卷(明)吳國倫撰明萬曆間刻本集部第122-23冊道榮堂文集六卷首一卷(清)陳鵬年撰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集部第259-60冊道山集六卷(明)鄭棠撰清活字本集部第32冊道山堂前集不分卷後集十卷(清)陳軾撰清康熙間刻本集部第201冊道腴堂詩集四卷(清)曹煜曾撰清乾隆十四年曹氏五畝園刻石倉世纂本集部第272冊道園集不分卷(元)虞集撰清康熙四十九年崇仁縣署刻本集部第22冊得月稿七卷(元)呂不用撰清鈔本集部第23冊德星堂文集八卷續集一卷河工集一卷詩集五卷(清)許汝霖撰清康熙間刻本集部第253冊燈窻末藝一卷攢眉集一卷(明)楊循吉撰明人文集叢刊影印明鈔本集部第43冊鄧定宇先生文集四卷(明)鄧以讚撰明周文光刻本集部第156冊荻溪集二卷(元)王佶撰清鈔本集部第24冊杕左堂集詩六卷詞四卷(清)孫致彌撰清乾隆間刻本集部第255冊棣華書屋近刻四卷(存二卷)(清)朱緗撰(清)朱絳撰(清)朱綱撰清刻本集部第408冊釣臺集二卷(明)楊束編明萬曆十三年刻本集部第329冊調象菴稿四十卷(明)鄒迪光撰明萬曆間刻本集部第159-60冊鼎鐫諸方家彙編皇明名公文雋八卷(明)袁宏道輯(明)丘兆麟補明師儉堂蕭少衢刻本集部第330冊定菴集五卷附榮壽錄一卷(明)張悅撰明弘治十七年劉琬刻本集部第37冊定峰樂府十卷甲子定峰山左雜詠一卷附諸公論樂府書一卷(清)沙張白撰清康熙間刻嘉慶間印本集部第234冊冬關詩鈔六卷補遺一卷(清)釋通復撰清康熙間刻本集部第211冊冬心先生集四卷(清)金農撰清雍正十一年廣陵般若庵刻本集部第282冊東白堂詞選初集十五卷附詞論一卷(清)佟世南選(清)張星耀撰詞論清康熙十七年刻本集部第424冊東村集十卷附刊一卷(清)李呈祥撰清康熙間儀一堂刻本集部第203冊東岱山房詩錄十三卷外集一卷江右稿二卷(江右稿存卷上)(明)李先芳撰明嘉靖間刻本集部第119冊東臯詩存四十八卷詩餘四卷(清)汪之珩編清乾隆三十一年文園刻本集部第413冊東谷集詩二十卷續刻詩二卷文八卷續刻文四卷歸庸齋詩錄四卷文錄四卷桑榆集詩三卷文三卷(清)白胤謙撰清順治康熙間刻東谷全集本集部第204冊東匯詩集十卷(明)呂希周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呂端甫刻本集部第88冊東極篇四卷(明)文翔鳳撰明萬曆間刻文太青先生全集本集部第184冊東江集鈔九卷附錄一卷別集五卷(明)沈謙撰清康熙十五年沈聖昭沈聖暉刻本集部第195冊東廓鄒先生文集十二卷(明)鄒守益撰清刻本集部第65-66冊東里文集二十五卷(明)楊士奇撰明刻本集部第28冊東瀧遺稿四卷制策一卷附錄一卷(明)彭教撰鈔本集部第38冊東麓遺稿十卷(明)汪佃撰明刻本集部第73冊東甌詩集七卷續集八卷補遺一卷(明)趙諫輯明刻本集部第297冊東坪詩集八卷(清)胡慶豫撰清乾隆三十二年刻本集部第282冊東坡禪喜集十四卷(宋)蘇軾撰(明)馮夢禎批點(明)凌濛初輯明天啓元年凌濛初刻套印本集部第13冊東坡詩話錄三卷(元)陳秀民編清鈔本集部第416冊東坡文談錄一卷(元)陳秀民編清鈔本集部第416冊東坡養生集十二卷(宋)蘇軾撰(清)王如錫輯明崇禎間刻本集部第13冊。
中国茶文化发展40年(续)
中国茶文化发展40年(续)程启坤1,2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2.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310000摘要:国运盛则茶运兴,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建设起飞的年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茶文化事业的复兴与发展。
本文就改革开放40年来茶文化发展的若干大事与发展概况进行了疏理与记录,以供后人参考。
关键词:改革开放;茶文化;发展Abstract:Chinese tea culture had been booming and flourishi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40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The major events and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tea cul-ture in the past 40years were recorded and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for future reference.Keywords:reform and opening up,tea culture,developmentChinese Tea Culture Developmentin the Past 40YearsCHENG Qikun 1,21.Tea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ngzhou 310008,China;2.China International Tea Culture Institute,Hangzhou 310000,China作者简介:程启坤,男,研究员,长期从事茶与茶文化的研究工作,E-mail :chengqikun@ 。
二、改革开放40年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广大茶人和爱茶人的推动下,中国茶文化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国内很快兴起了“茶文化热”。
弘扬中国茶德 促进社会和谐
弘扬中国茶德促进社会和谐程启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摘要: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于1989年提出“中国茶德”,并将其提炼为“廉、美、和、敬”四字,概括反映了茶的社会功能的本质与核心,在海内外茶学界、茶文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浅析中国茶德的丰富内涵,并分别从廉、美、和、敬4个层面阐述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庄晚芳;中国茶德;精神文明;茶文化作者简介:程启坤,男,研究员,主要从事茶叶生物化学、品质化学和茶文化方面的研究,E-mail :chengqikun@ 。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产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天,茶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不仅如此,茶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茶也成为了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
庄晚芳先生于1989年提出了“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反映了新时代茶的社会功能的本质与核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庄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学习它、实践它,必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一、中国茶德的内涵与现实意义庄晚芳先生的“中国茶德”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与思考而提出的。
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的建没。
庄先生出于如何充分发挥茶的社会功能的考虑,提出了“中国茶德”,并归纳为“廉、美、和、敬”4个字,释义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这是庄先生对“中国茶德”的高度概括,是中国茶德的精髓,其内涵是极其丰富而深刻的。
廉俭才能育德,“德”是道德与品行,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
庄先生提出的廉俭育德,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庄晚芳先生美真才会康乐,美的生活是人们普遍的追求,只有美与真的结合,追求实实在在的生活目标,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健康与快乐。
和诚才易处世,以和诚的态度与人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社会才会和谐,这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要素。
敬爱是为人的基本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
中国饼茶产生时代考
中国饼茶产生时代考中国饼茶产生时代考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丁以寿<茶经?七之事》引:"<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因<广雅》成书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故历来都据此而认为中国饼茶起源于三国时代.然而笔者研究发现,饼茶并非起源于三国时代,而是产生于盛唐时期.一,饼茶非起源于三国时代历来认为饼茶产生于三国时代,依据便是<茶经》所引"《广雅》云"这段文字,但这段文字不见于今本<广雅>.笔者经过仔细研究发现,第一,从<茶经?七之事》的撰写体例看,"<广雅》云"这段文字并非<茶经》正文,而是衍文;第二,从<广雅》撰写体例看,"<广雅》云"亦非<广雅》正文.或是<广雅》注文,抑或是张冠李戴,根本与<广雅>无关.(详见<(茶经)"(广雅)云"考辨》,<农业考古》2O0o年第4期)"《广雅》云"既非<广雅》正文,依据"<广雅>云"所得出的饼茶产生于三国时代的结论就不能成立.此外,除"<广雅》云"这条孤证外,并无任何茶史材料足以证明饼茶产生于三国时代.所以,有充分理由说,中国的饼茶并非起源于三国时代.二,唐代以前无饼茶自汉迄初唐,茶史籍中未载茶叶加工方法.据推测,可能是将鲜叶经日晒,烘干后以收藏.晋代郭瑛<尔雅》"桢,苦茶"注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可见在晋代,人们是用茶树鲜叶或干叶烹煮成羹汤而饮用.隋代陆法言<广韵》载:"榛,春藏叶可以为饮."到了隋朝,人们在春季将茶树鲜叶经过日晒,火烘成干叶贮藏起来以备饮用.中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记:"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晋宋以迄初唐,吴人以茶树鲜叶烹煮成"茗粥"而饮用,吃"茗粥"也即是郭瑛所说的"叶可煮羹饮".茶树鲜叶未经加工不能称"茶",只有到了唐玄宗开宝年间,始有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茶",建中以后(中唐)"茶"才盛行.晚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记:"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竞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皮日休认为陆羽之前的饮茶,以茶树鲜叶或干叶"浑以烹之",如同喝蔬菜汤一样.皮日休实际上与杨华的看法一致,即认为在唐玄宗开元之前(陆羽生于开元21年),所谓茗饮主要是用茶树鲜叶或干叶烹煮成茗粥,羹汤而饮啜.总之,在唐玄宗开元之前,或直接用茶树鲜叶烹煮而饮,或将采集的茶树鲜叶经日晒,烘干后再烹煮而饮,未闻有茶叶加工技艺,更遑论饼茶了.三,仙人掌茶乃饼茶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云:"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43茶饼以片论,故饼茶又称"片茶".郑谷《峡中尝茶》诗有"开缄数片浅含黄",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有"绿芽十片火前春",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有"手阅月团三百片"."数片","十片","三百片",是指茶饼数个,十个,三百个.僧中孚给李白的"茶数十片",意为茶饼数十个.唐代饼茶中间有孔,烘干后往往用竹丝穿成串,一串饼茶从数片到数十片不等.茶饼穿成串后片片相叠,如同人握拳时手指相叠一般,故谓"拳然重叠".唐代诗人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诗有"圭璧相压叠",圭指方形饼茶,璧指圆形饼茶.无论方茶还是团茶,成串饼茶都是片片"重叠"的. 唐代饼茶,以圆形,椭圆形为主,也有少量方形及其它形状的饼茶.单片圆形或椭圆形饼茶,有似人的手掌,亦象仙人掌的肉茎,故谓"其状如手",文人李白遂雅称其为"仙人掌",一语双关.所谓"仙人掌茶",实际上是一种圆形或椭圆形饼茶.李白《仙人掌茶》诗有"曝成仙人掌",可知仙人掌茶加工时采用日光干燥.按陆羽<茶经》,饼茶成熟的制造工序有"蒸,捣,拍,焙,穿,封",干燥采用炭火烘焙.仙人掌茶采取自然的日晒干燥,则应是饼茶加工的初始阶段.所以说,仙人掌茶应属早期的饼茶.待中唐饼茶普及之后,玉泉仙人掌茶便无闻了.四,饼茶产生于盛唐李白《仙人掌茶》诗有"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诗序则称:"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李白一生漫游天下,见多识广,却认为仙人掌茶——饼茶"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举世未见之",这足以说明仙人掌茶——饼茶确系新出,前无此茶.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2年,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55年).由此可知,饼茶当产生于盛唐时期.孟诜《食疗本草》载:"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又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当日成者良.蒸捣经宿,用陈故者即动风发气.~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茗叶"与"茶"功用不同."茗叶"是指茶树鲜叶,可煮成羹汤,茗粥,而"茶"是指经"蒸捣"而成的饼茶.<食疗本草》约撰了八世纪前期,当唐玄宗开元年间,说明盛唐时期就有随采随制,蒸之捣之而成的饼茶. 陈藏器《本草拾遗》载:"茗,苦橇,寒,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食宜热,冷即聚痰.橇是茗嫩叶,捣成饼,并得火良."将"茗嫩叶","捣成饼","得火"以制成饼茶.《本草拾遗》约撰于八世纪上半期,当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该书也说明盛唐时期已有饼茶.杨华《膳夫经手录》认为晋宋以迄初唐,吴人直接采茶树鲜叶烹煮而饮,无"茶"."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此始于开元,天宝,多于至德,大历,盛于建中以后的"茶",主要指流行于唐代的饼茶.盛唐诗人储光羲(公元707一约760年)有《吃茗粥作》诗,是因为盛唐时期饼茶初起,还未普及,许多地方仍保留着直接用茶树鲜叶烹煮成"茗粥"而饮啜的习惯.综上所论,中国饼茶并非是过去所认为的起源于三国时代,而是产生于盛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当然,对于盛唐之前有否饼茶,现在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盛唐之前已有饼茶的情况下只好存疑.参考资料:(I)陈祖架,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E京,农业出版礼,1981.(2)陈彬藩.余悦,关博文《中围茶文化经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3)钱时霖《巾囤古代茶诗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唐代茶饼的制作工序
唐代茶饼的制作工序唐代茶饼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糕点,其制作工序繁琐,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唐代茶饼的制作工序。
第一步:准备材料制作茶饼的第一步是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主要的材料有茶叶、面粉、白糖、芝麻、核桃仁等。
茶叶要选择质量好的绿茶叶,面粉要选用细面粉,白糖要用纯正的白砂糖,芝麻和核桃仁要选择新鲜的。
第二步:制作茶叶糊将选好的茶叶用研磨器研磨成细茶粉,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制成茶叶糊备用。
第三步:制作面团将细面粉倒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面糊状,然后搓揉成面团。
面团要揉至光滑有弹性,不粘手为止。
第四步:擀面皮将揉好的面团分成若干小份,取其中一份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薄皮。
擀面时要注意力度均匀,擀成的面皮要薄而均匀。
第五步:包馅将擀好的面皮铺在案板上,将茶叶糊均匀涂抹在面皮上,然后撒上适量的白糖、芝麻和核桃仁。
然后将面皮卷起,捏紧两端,使茶叶糊和馅料不会流出来。
第六步:蒸制将包好的茶饼放在蒸锅中,用旺火蒸熟。
蒸的时间要掌握好,一般为20-30分钟左右。
蒸好的茶饼会变得松软可口。
第七步:晾干将蒸好的茶饼取出,晾凉待干。
茶饼晾干后会变得更加香脆可口。
第八步:切片将晾干的茶饼切成薄片,每片约厚度约为2-3毫米。
切片时要用锋利的刀具,切得整齐美观。
第九步:烘焙将切好的茶饼放在烤盘中,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用中小火烘焙。
时间为10-15分钟左右,烘焙的目的是使茶饼更加香脆。
第十步:包装将烘焙好的茶饼取出,待凉后放入干燥的密封袋中,尽量排除空气,然后封口密封。
包装好的茶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就可以制作出美味的唐代茶饼了。
唐代茶饼制作工序虽然繁琐,但是制作出的茶饼香甜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
希望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制作唐代茶饼,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和美食的魅力。
唐代茶饼制作工序
唐代茶饼制作工序
唐代饼茶制造的七道工序可以理解为茶叶制造过程中经过人眼识别、检验、加工、评判等的七道工序。
可归纳为:采摘、蒸茶、捣茶、拍茶、烘焙、穿茶、封茶。
采摘:按照“凌露”、“颖拔”的标准,将适宜的茶芽进行人工采摘。
蒸茶:将采摘下的茶叶放入密封的锅中进行高温蒸青。
捣茶:用杵将蒸青后的茶叶放进臼中进行舂、砸,使茶叶片碎烂。
拍茶:将捣后的茶叶进行装模和紧压使其成型。
烘焙:将定型后的饼茶进行人工干燥。
穿茶:将穿好的饼茶进行计数。
封茶:将穿好的饼茶进行复焙与封藏。
唐代饼茶制作原理
唐代饼茶制作原理唐代饼茶是一种特殊的茶叶制作方式,它将新鲜的茶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制成饼状。
唐代饼茶制作的过程主要包括采摘、烘焙、压制和贮存。
首先是采摘阶段。
唐代饼茶的制作需要选用优质的茶叶作为原料,通常选择早春的嫩叶,因为此时茶叶的嫩度和含水量最佳。
采摘的茶叶要求鲜嫩,不带黄叶、破损或有虫食的叶子。
接下来是烘焙阶段。
采摘回来的茶叶需要经过烘焙处理,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
烘焙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茶叶过度烘焙导致茶叶的营养成分流失。
烘焙后的茶叶会变得干燥,颜色也会稍微变暗。
然后是压制阶段。
烘焙好的茶叶会被放入特制的茶模中进行压制。
茶模通常是用竹制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透气性。
茶叶被放入茶模后,用力将其压实,使茶叶在模具中形成紧密的饼状。
压制的力度要适中,既要保持饼茶的形状,又要避免过度压实导致茶叶变形。
最后是贮存阶段。
压制好的饼茶需要进行贮存,以使其逐渐发酵,提高口感和香气。
唐代饼茶的贮存时间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
在贮存的过程中,饼茶会逐渐变得柔软,茶叶中的酶类会发酵,产生出独特的香味和口感。
唐代饼茶的制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烘焙、压制和贮存等工序来改变茶叶的形态和口感。
烘焙可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使其保持干燥的状态;压制可以使茶叶形成紧密的饼状,方便贮存和携带;贮存可以让茶叶逐渐发酵,提升香气和口感。
总结一下,唐代饼茶的制作过程包括采摘、烘焙、压制和贮存。
通过这些工序,茶叶的形态和口感得到了改变,使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茶叶类型。
唐代饼茶制作的原理是通过烘焙去水分、压制成饼状和贮存使茶叶发酵,从而呈现出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续)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续)
程启坤
【期刊名称】《中国茶叶》
【年(卷),期】2008(030)008
【摘要】@@ 四、中国茶文化形成后的早期发展[宋代、元代(960~1.368)茶文化]rn1.宋代茶叶生产和贡茶的发展rn到了宋代以及后来的元代,茶区继续扩大,制茶技术得以改进,贡茶和御茶的精益求精促进了名茶的发展,饮茶更加普及.
【总页数】3页(P7-8,40)
【作者】程启坤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71
【相关文献】
1.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 [J], 程启坤
2.中国茶文化发展40年(续) [J], 程启坤
3.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 [J], 俞志锋
4.近20年中国茶文化研究概述(续) [J], 蒋敏;舒琴;汪亚钦
5.中国宋代茶文化的繁荣与特色(续) [J], 余悦;周春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文化茶经的流传历史
茶文化茶经的流传历史一唐宋茶经流变史在茶学史上,现存史料里,最早提及陆羽《茶经》的是唐代的皮日休,据他的说法,茶经共三卷:「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饮之者除瘠而去病。
」所言次第和今木《茶经》全同。
到了宋代,陈师道提出有家藏一卷本、毕氏三卷本、王氏三卷本、张氏四卷本等四种,都是因为繁简有别。
陈氏并据上述诸本合校成了新钞二篇本。
可知宋代以来,《茶经》即有各种不同版本。
大致现存《茶经》有四种,一是有注木最早为宋代左圭木、二是无注本, 传世惟有百卷《说郛》本、一是增本,即在亠茶器2卷加入《茶具图赞》,最早为明郑思本,后来有《宜和堂》本。
四是删节本,即割裂删节原文,历来代有明代王圻本。
这四种版本里,有注本是《茶经》主流。
现存宋本有左圭《百川学海》本,文中己有完备注文。
后代《茶经》多属此版。
二明代茶经流变史明代对《茶经》,从嘉靖起至万历年间,开始做增添工作,大致上是在原有《茶经》以后附加其他资料,而名之为《茶经外编》,例如吴旦本、孙大绶本、汪士贤本。
此外,也有在《茶器》卷后加入《茶具图赞》者,使之一如正文,如明郑思本、宜和堂本。
更有删节本,即割裂删节原文,如王圻《稗史汇编》本。
三清代茶经流变史清代《茶经》刊刻大致和前朝大致相同,《茶经》大多保存于丛书里,较少单独翻刻。
最特殊者为雍正年间,福建茶官陆廷灿的《续茶经》,冠《茶经》于卷首,以己作续之,全据《茶经》之次第分章,补录《茶经》以后的历代史料。
至于最完备的《茶经》版本当为清末常乐所刊《陆子茶经》木。
书后附刻史料多达二十三种之多,历代无出其右。
木书近承欧阳勋等景刊,裨益良多。
删改字句:自古以来,茶界视陆羽《茶经》为至宝,不敢作任何更动,唯有《四库全书》本。
以犯「胡」讳而略有更动。
四民国茶经流变史民国以来,《茶经》流行状况大致上和前朝相同,有二点值得别记录:一大量以珂罗版影卬古茶书:拜受科学之赐,不必重行刻版,即可景卬古书,于是左圭《百川学海》本、《华琨百川学海》本等高价值的版本都翻卬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