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平面一般力系
第四章平面一般力系
MC ( F ) 0
条件:A、B、C 不在同一直线上
C x
R B
A
§4-3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二、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的力系。
Y 0 M (F ) 0
O i
y
一矩式
F2
Fn F3
M
A
(Fi ) 0
二矩式
第四章
力的平移定理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意点的简化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习题课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 既不完全汇交为一点又不完全相互平行的力 系。
[例]
第四章
当物体所受的力对称于某一平面时, 也可简化为在对称平面内的平面一般力系。
力系的简化:把未知力系(平面一般力系) 变成已知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和 平面力偶系)
§4-2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简化
一、力系向一点简化
一般力系(任意力系) 向一点简化 汇交力系+力偶系 (未知力系) (已知力系) 汇交力系 力偶系 力 ,R’ (主矢) , (作用在简化中心) 力偶 ,MO (主矩) , (作用在该平面上)
§4-2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简化
A F´´
=
d
=
M O ( F ) Fd
MO ( F ) Fd
O
A
F F F
第四章
§4-1 力的平移定理
说明: ①力线平移定理揭示了力与力偶的关系: 力 力+力偶
②力平移的条件是附加一个力偶m,且m与d有关, m=F•d
③力线平移定理是力系简化的理论基础。
平面一般力系
第四章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是静力学的重点。
前面讨论的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是平面一般力系的特殊情况,它们为学习本章打下基础。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在工程中经常遇到,又是学习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部分的基础。
因此,切实掌握好本章内容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
一、内容提要(一)平面一般力系向任一点的简化1. 简化依据力的平移定理当一个力平行移动时,必须附加一个力偶才能与原力等效,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力对新作用点的矩。
2. 简化方法与初始结果3.简化的最后结果或者是一个力,或者是一个力偶,或者平衡。
熟悉平衡方程各种形式的目的,主要用来求解平衡问题的未知量。
在求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中,首先要确实掌握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
解决好单个物体平衡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正确地画出受力图。
求解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就是计算出物体系统的内、外约束反力。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一般有两种选取的方法:1.先取整个物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求得某些未知量;再取其中某部分物体(一个物体或几个物体的组合)作为研究对象,求出其他未知量。
2.先取某部分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再取其他部分物体或整体作为研究对象,逐步求得所有的未知量。
不论取整个物体系统或是系统中某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都可根据研究对象所受的力系的类别列出相应的平衡方程去求解未知量。
(四)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必须掌握摩擦力的特点。
摩擦力的特点以其大小和方向两方面反映。
摩擦力的大小随主动力的变化而变化,但又不能随主动力的增大而无限度地增大。
根据两物体间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的不同情况,摩擦力的大小有以下几种可能。
1、当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静止且没有滑动的趋势时,两物体间不产生摩擦力。
2、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有滑动趋势,但仍保持静止时,两物体间产生静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由平衡条件确定。
3、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即将滑动而处于临界平衡状态时,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 max=fF N。
平面一般力系
【本章小结】
三、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
平面一般力系
【本章小结】
四、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力系的主矢和对于任一点的主矩都等于零,即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平面一般力系
【本章小结】 二矩式 其中:A、B两点的连线不能与x轴垂直 三矩式
其中:A、B、C三点不能选在同一直线上. 平面一般力系
§4-5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一、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物体在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下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 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任意点的主矩都等于零.
即
主矢和力系对任意点的主矩分别为 Nhomakorabea平面一般力系
§4-5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1)各力在两个任选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分别等于零. (2)各力对于任意一点的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
统
如取AC杆为研究对象,三个平衡
方程,五个未知数,也不能求解.
如取CB杆为研究对象,三个平衡方程,三个未知数,
可以求解. 因此,取CB杆为研究对象.
平面一般力系
§4-8 物体系的平衡 (3)CB杆为研究对象
对C点写力矩方程,求出FB
FB求出后,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求另外三个约束反力.
平面一般力系
§4-8 物体系的平衡 (4)整体研究对象
平面一般力系
§4-4 简化结果的分析 合力矩定理
二、合力矩定理
平面一般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系 中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此为合力矩定理.
各力对同一点的矩可以用这些力的分量(x轴和y轴) 对同一点的矩代数和.
平面一般力系.ppt
A
2m
2F2 cos60 2F3 3F4 sin30 0.5
(2)、求合成结果:合成为一个
合力R,R的大小、方向与R’相同。 其作用线与O点的垂直距离为:
F1
O
3m
y A
d Mo 0.51m R
Lo O d
R/ R
B
F3
F4 C 30° x
B
C
x
例题 4-2 P 75 (N) Q 100 (N) S 80 (N) M 50 (N m) 求:该力系的最后的合成结果。
§4–3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力系的主矢等于零 ,又力系对任一点的主矩也等于零。
平衡方程:
Fx 0 , Fy 0 , mo F 0
平衡方程其他形式:
Fx 0 , mAF 0 , mB F 0
A、B 的连线不和x 轴相垂直。
mAF 0 , mB F 0 , mC F 0
A、B、C 三点不共线。
§4–3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例题 4-3 伸臂式起重机如图所示,匀质伸臂AB 重P=2200N, 吊车D、E 连同吊起重物各重QD=QE=4000N。有关尺寸为:l = 4.3m,a = 1.5m,b = 0.9m,c = 0.15m, α=25°。试求铰链 A 对臂AB 的水平和垂直反力,以及拉索BF 的拉力。
4、 R=0,而M=0,原力系平衡。
综上所述,可见:
⑴、平面一般力系若不平衡,则当主矢主矩均不为零时, 则该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
⑵、平面一般力系若不平衡,则当主矢为零而主矩不为零 时,则该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偶。
§4–2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
合力矩定理 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
工程力学—第四章平面一般力系
有什么特点?
各力的作用线
不汇交于一点
平面一般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但既不汇交
于一点,也不平行。
······
{F1,F2 ,···Fn}
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是平面一
般力系的特例。平面一般力系是工程中最
常见的力系。
§4-1 力线平移定理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F,可以平移到同一刚体上的任一点O,但必须同
例如,道路给轮子的力等。
FN
几种分布荷载:
体分布荷载:荷载(力)分布在整个构件内部各
点上。例如,构件的自重等。
面分布荷载:分布在构件表面上。例如,风
压力、雪压力等。
线分布荷载:荷载分布在狭长范围内,如沿构件
的轴线分布。
1、荷载的单位
(1) 集中荷载的单位,即力的单位 (N,kN)。
分布荷载的大小用集度表示,指密集程度。
合力偶,其力偶矩MO ,作用于刚体平面。
所得平面汇交力系(F1’ , F2’ , ··· Fn’ )可以合成为一个作用于O点的合矢量F’:
F’=∑Fi’ =∑Fi
合矢量F’称为原平面一般力系对简化中心O的主矢(如图c)。
所得的平面附加力偶系(M1 , M2 , ·
·
·Mn)可以合成为一个的力偶,其力偶矩MO
a
例4-1 题图
m
(
a
b
)
50
(
3
1
.
5
)
1
例题 4-1 m
37
.
5
t
3
c
6
(2) 满载时, m2=25 t , x < a, 由(a) 式得
《建筑力学》第三章平面一般力系
VS
产生条件
摩擦力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接触 面粗糙、接触面间有正压力和物体间有相 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考虑摩擦时物体平衡问题解决方法
01
02
03
静力学方法
通过受力分析,列出平衡 方程,考虑摩擦力对物体 平衡的影响。
动力学方法
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根 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动力 学方程,考虑摩擦力对物 体运动的影响。
静定结构特性分析
1 2 3
内力与外力关系
静定结构的内力与外力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即外力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内力的变化。
变形与位移
在荷载作用下,静定结构会产生变形和位移,但 变形和位移的大小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与结 构的超静定性无关。
稳定性分析
静定结构在受到微小扰动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原 来的平衡状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求解未知数
通过解平衡方程,求解出未知 的力或力矩。
确定研究对象
根据问题要求,确定需要研究 的物体或物体系统。
列平衡方程
根据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列出物体系统的平衡方程。
校验结果
将求解结果代入原方程进行校 验,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05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
静定结构基本概念和分类
静定结构定义
静定结构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其反力和内力都可以用静力学平衡方程求解,且解答唯一确定的结构。
02 平面汇交力系分析
汇交力系几何法求解合力
几何法概念
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求解汇交力系的合 力。
求解步骤
首先确定各分力的方向和大小,然后选择合适的几何图形 (如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进行力的合成,最后根据图形 求解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注意事项
工程力学静力学第三章平面一般力系
目
CONTENCT
录
•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 •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实例分析 • 平面一般力系中的摩擦力
01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力的平移定理
总结词
力的平移定理指出,一个力可以等效地分解为一个在原作用点作 用的力和一个通过某一定点、大小和方向与原力相同的力。
实例三: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
总结词
通过建筑结构受力分析,深入理解平面一般力系在建 筑领域的应用。
详细描述
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力分析是确保 建筑物安全和稳定的关键环节。在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 中,需要考虑各种力的作用,包括重力、风载荷、地震 作用等。通过建立平面一般力系,可以详细分析建筑结 构的受力情况,从而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物的安全 性能和稳定性。同时,合理的建筑结构受力分析也有助 于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
利用平衡方程进行受力分析,可以减少试验次数, 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
03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
单个刚体的平衡问题
80%
刚体平衡的概念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 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称该刚体 处于平衡状态。
100%
平衡条件的推导
根据力的平移定理和力的平行四 边形法则,推导出平面一般力系 的平衡条件为力系的主矢等于零 ,力系的主矩也等于零。
详细描述
在平面平行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且相互平行。这种力系可以通过合力或合力矩定理进 行简化。合力定理指出,作用于刚体上的所有外力的 合力为零,即这些力的矢量和为零。合力矩定理则指 出,作用于刚体上的所有外力对某一定点的力矩的矢 量和为零。通过这两个定理,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平面 平行力系简化为一个或几个单一的力或力矩,便于分 析和计算。
工程力学第四章平面一般力系
FR 0
MO 0
3.
平衡
FR 0
MO 0
主矢
主矩
最后结果
合力 合力 合力偶 平衡
说明
合力作用线过简化中心
合力作用线距简化中心M O
FR 0 FR 0
MO 0 MO 0 MO 0 MO 0
★
FR
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例题
图示力系,求(1)向O点简化的结果
投影方程
力矩方程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是:所有各力在两个任选 的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以及各力对于任意 一点的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
二矩式
X 0 M A 0 M B 0
A, B 两点连线,不得与投影轴垂直
三矩式
Y 0 M A 0
M A 0 M B 0
A, B 两点连线不得与各力平行
例:已知AB梁长为l,其上受有均布载荷q, 求:固定端A的约束力。
A
B
平面固定端约束
=
=
例:已知AB梁长为l,其上受有均布载荷q, 求:梁A端的约束力。
解:研究AB梁,画受力图。 B
超静定
静定
超静定
D
F F
D
二、物体系统的平衡 由若干个物体通过一定的约束所构成的系统 称为物体系统 系统平衡,每个物体 都处于平衡状态 n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可以列3n个平衡方程 列平衡方程的方法: 1:对每一个物体都列出3个平衡方程; 2:先整体,再单个物体
先单个物体,再整体
[例]已知:图示组合梁,求:A、B、C的约束力。
平面一般力
平面一般力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指的是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任意分布的力系称为平面一般力系。
又称为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通常可以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共同作用的情况。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平面一般力系中,所有各力在力系作用的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
即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主矢量和主矩都为零。
其平衡方程为:ΣFx=0ΣFy=0ΣMo(F)=0即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中每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都等于零;力系中所有各力对于任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等于零2.平衡方程的应用平衡方程虽然有三种形式,但不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只能写出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因此,应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只能求解三个未知量。
应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解题的步骤如下:①确定研究对象。
根据题意,取能反映出未知量和已知量关系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②画受力图。
在研究对象上画出它受到的所有主动力和约束反力。
约束反力根据约束类型来画。
约束反力的方向未定时,一般可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反力表示;当约束反力的指向未定时,必须先假设其指向。
如计算结果为正,则表示假设的指向正确;如果计算结果为负,则表示真实的指向与假设的相反。
③建立坐标系,列平衡方程。
选取适当的平衡方程形式、投影轴和矩心。
选取哪种形式的平衡方程,完全取决于计算的方便与否。
通常力求在一个平衡方程中只包含一个未知量,以免求解联立方程。
在应用投影方程时,投影轴应尽可能选取与较多的未知力的作用线垂直;应用力矩方程时,矩心应选取在两个未知力的交点。
计算力矩时,要善于运用合力矩定理,以便使计算简单。
④解平衡方程,求得未知量。
⑤校核。
列出非独立的平衡方程,以检查解题的正确与否。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点O的力
, ,
(平面汇交力系)
附加力偶
(平面力偶系)
分别合成 这两个力系
(原来各力的矢量和)
(原来各力对点一 个力和一个力偶。
这个力等于该力系的主矢,即平面一般力系中所有各力的矢量 和
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O; 这个力偶的矩等了该力系对于点O的主矩,即这些力对于任选简 化中心O的矩的代数和
方程只是前三个方程的线性组合,因而不是独立的。我们 可以利用这个方程来校核计算的结果。
§4-6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的力系。 如图所示,设物体受平面平行力系 的作用。
平行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的数目 只有两个,即:
或
注:其中A、B两点的连线不得与各力平行。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所有各力在两个任选的坐 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以及各力对于任意点的 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
平面一般力系 的平衡方程 (一矩式)
(三个方程, 求解三个未知数)
支架的横梁AB与斜杆DC彼此以铰链C相联接,并各 以铰链A、D连接于铅直墙上。如图所示。已知AC=CB;杆 DC与水平线成 角;载荷P=10kN,作用于B处。设梁和杆 的重量忽略不计,求铰链A的约束反力和杆DC所受的力。 解:(1)取AB梁为研究对象。 (2)画受力图。 (3)列平衡方程。 (a) (b)
解: (1)当满载时,为使起重机不 绕点B翻倒。在临界情况下 。
当空载时,为使起重机不绕点 A翻倒。在临界情况下 。
(2)当平衡荷重 的反力?
时,求满载时轨道A、B给起重机轮子
解:(2)根据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有:
解得
利用多余的不独立方程 来校验以上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平面一般力系
12
建筑力学
[例] 如图,梁AB受一力偶的作用,此力偶之矩M=20kN· m,梁的跨度
l=5m,倾角α=30°,试求A、B处的支座反力(梁重不计)。
A M l B 30o A FA M B 30o FB
解:取梁AB为研究对象,梁在力矩偶M和A、B两处支座反力FA、FB 的作用下处于平衡。因为力偶只能由力偶平衡,可知FA与FB应等值、 反向、平行而构成力偶。又FB必垂直于支座B的支承面。由力偶系 的平衡方程可得:
3
建筑力学
力F对O点之矩也可以用三角形OAB的面积的两倍表示, 即: Mo(F )=±2△ABO面积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矩的单位是N· m或kN· m。 由上述分析可得力矩的性质: (1)力对点之矩,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还与矩心的位臵有 关。力矩随矩心的位臵变化而变化。 (2)力对任一点之矩,不因该力的作用点沿其作用线移动而 改变,再次说明力是滑移矢量。 (3)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其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零。
对于平面一般力系,讨论两个问题: 1、力系的合成; 2、力系的平衡。
2
建筑力学
3.2 力对点之矩 合力矩定理
力对点之矩 力矩:力使物体绕某点转动的力学效应,称为力对该点之矩。 例如扳手旋转螺母。 A
d L
B
力F对O点之矩定义为:力的大小F与力臂d的乘积。 记为 : Mo(F )=±F· d
A
FB sin 45 2 3P 0
FAy 10kN
所以得:
FAx 30kN
FB 42.43kN
20
建筑力学
3.6
y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设F1、F2、F3、F4为四个平行于y轴的平 行力系,则各力在x轴上的投影均为零, 故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为:
平面一般力系
各个力旳作用线全部平行移到作用面内某一点O 。从
而这力系被分解为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这种
变换旳措施称为力系向一点O 旳简化。点O 称为简化
中心。
F1
F2
A1 O
A2
A3
F1
= F2
l1
l2
O
l3
=
F3
F3
R
O
§3–2 平面一般力系旳简化
汇交力系F1、 F2、 F3旳合成成果为一作用 点在点O 旳力R。这个力矢R 称为原力系旳主矢。
§4–1
§3–1力向一点平移
由上述成果能够推广位一般结论: 作用在刚体上旳力能够向任意点平移, 平移后除了这个力之外,还产生了一种 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来旳力对平移点 旳力矩。换句话说,平移前旳一种力, 与平移后旳一种力和一种力偶等效。
§3–2 平面一般力系旳简化
一、力系向简化中心O 简化
应用力旳平移定理,可将刚体上平面任意力系中
阐明如下: R
MO
O
=
R R
Mo
OR A
=
Mo R
O
R
A
AO M 0 R
m0 F
R
R
§3–2 平面一般力系旳简化
4、 R=0,而MO=0,原力系平衡。
综上所述,可见: ⑴、平面任意力系若不平衡,则当主矢主矩均不
为零时,则该力系能够合成为一种力。
⑵、平面任意力系若不平衡,则当主矢为零而主 矩不为零时,则该力系能够合成为一种力偶。
由n个刚体构成旳刚体系统,总共有不多于3n个独
立旳平衡方程。P50 例3-9
§3–3 刚体系统旳平衡问题
4、静定问题 —— 当系统中未知量数目等于或少 于独立平衡方程数目时旳问题。
工程力学第四章平面一般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目的是将复杂的力系简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以便分析刚体的平衡状 态。通过力的平移定理,我们可以将平面一般力系简化为一个合力和一个力矩,或者一 组力和力矩的代数和。这个合力或力和力矩的代数和代表了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简化后的力系更易于理解和分析,有助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Part
平衡条件的推导
根据力的平移定理,将平面力系中的所有力平移到同一点, 然后根据合力矩为零和合力为零的条件,推导出平面力系的 平衡条件。
Part
04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衡方程的推导
01
02
03
力的合成与分解
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将力进行合成或分解为多 个分力。
力的投影
将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得 到力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
STEP 01
分析受力情况
解决静力学问题
利用平衡方程,求解平面 内物体的受力情况,解决 静力学问题。
STEP 03
验证结构稳定性
利用平衡方程,验证结构 的稳定性,确保结构在各 种工况下的安全可靠。
通过平衡方程,分析物体 在平面内的受力情况,判 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Part
03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平衡条件的概念
平衡条件是一个物理概念,描述的是物 体在力系作用下保持静止的状态,而平 衡方程是一个数学表达式,用于描述这
一状态。
平衡条件是定性描述,而平衡方程则是 定量描述。平衡方程通过数学符号和运 算,将平衡条件的定性描述转化为可求
解的定量关系。
平衡条件是解决平衡问题的前提,而平 衡方程则是解决问题的工具。通过建立 平衡方程,可以求解未知量,得出物体
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的联系
《平面一般力系》课件
04
平面一般力系中的重心和 重心矩
重心和重心矩的定义
重心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作用 点,也是物体相对于地球的质心。
重心矩
以重心为矩点的力矩,即力系对重心 的力矩。
重心和重心矩的计算方法
重心计算方法
通过物体各部分的质量分布和对应的 坐标,利用数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重 心位置。
重心矩计算方法
根据物体上各点的力或力矩和对应的 坐标,利用数学公式计算出以重心为 矩点的力矩。
02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的建立
1 2
确定研究对象
选择需要平衡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 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列出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确保不遗漏任何力。
3
建立平衡方程
根据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平衡 方程的形式为∑X=0和∑Y=0。
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动摩 擦因数源自正压力来求解。方向判断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 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平衡法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摩 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法
当物体有加速度时,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摩 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动摩擦因数法
当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已经开始运动时,可以根 据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来计算动摩擦力的大小。
应用场景
在分析力学问题时,常常 需要将力的作用点平移到 其他位置,以便于分析力 的作用效果。
注意事项
平移定理只适用于力,不 适用于力矩。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或一组力矩,以便于分析问题。
工程力学课件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14
3. 力系平衡
0, MO 0 FR
FR′
O
MO
合力矩定理 平面一般力系如果有合力,则合力对该力系 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对该点之 矩的代数和。
课程:工程力学
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15
证明: 如下图所示,显然有
M O ( FR ) FR d M O , M O M O ( F ), M O ( FR ) M O ( F )
课程:工程力学
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1
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前言 §4-1 力线平移定理 §4-2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4-3 分布荷载 §4-4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4-5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 §4-6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4-7 滑动摩擦
课程:工程力学
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2
前言
平面一般力系是指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诸力其作 用线既不汇交于一点,也不互相平行的力系。 工程计算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简化为平 面一般力系来处理。
FAx A D
B x
arctan
FA y FA x
E F
FAy
P
思考题 4-4 如果例题4-3中的荷载F可以沿AB梁移动,问: 荷载F在什么位置时杆BC所受的拉力(FT)最大? 其值为多少?
课程:工程力学
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33
思考题 4-5 (1) 由右图所示的受力图,试按
M A (F ) 0 M B (F ) 0 F
22
(2) 非均布荷载:荷载集度不是常数。 如坝体所受的水压力等。
A qy y
B C
课程:工程力学
平面一般力系概论
平面任意力系 的平衡方程
力系的主矢 FR 和主矩 MO 都等于零
FR' ( Fx )2 ( Fy )2 0
MO MO (Fi ) 0
Fx 0
Fy 0
MO(Fi ) 0
21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另两种形式
F x
0
M A 0
M B 0
二矩式 两个取矩点连线,不得与投影轴垂直
Fx FR
, cos(FR' ,
j)
Fy FR
简化中心 (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因主矢等于各力的矢量和]
12
主矩MO (转动效应)
大小:MO MO (Fi )
方向: 方向规定 + —
简化中心: (与简化中心有关) (因主矩等于各力对简化中心取矩的代数和)
固定端(插入端)约束
雨搭
车刀
13
固定端(插入端)约束的约束反力:
第四章 平面一般(任意)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既不汇交为一点 又不完全相互平行的力系叫平面一般力系。
F1 Fn
F2 F3
F4
FAy FAx
F FN
1
2
研究方法:
力线平移定理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偶系
合成 FR=Fi
平衡
Fx=0 Fy =0
合成 M=Mi 平衡 Mi =0
合力: FR ' F1 F2 F3 Fi 主矢
合力偶矩: MO M1 M2 M3
MO (F1) MO (F2) MO (Fi ) 对O点主矩
大小:FR ' F 'Rx 2 F 'Ry 2 ( Fx )2 ( Fy )2
活动四 平面一般力系
FB B F FQ 0
解得:
FA 21kN
五、物系的平衡
由若干个物体通过适当的约束方式组成的系统,力学上称为物体系
统,简称物系。 求解物系的平衡问题,不仅需要求物系的外力,而且还要求系统内
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内力,这就需要将物系中某些物体取出
来单独研究才能求出全部未知力。当系统平衡时,组成系统的各部 分也是平衡的。因此,求解物系的平衡问题,既可选整个物系为研
3、平衡问题的求解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画出其受力图。
2)建立直角坐标系,选取矩心。 3)列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
例1、求图示刚架的约束反力。
A
a
b
P
解:以刚架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
q
X 0 : FAx qb 0
Y 0 : FAy P 0 mA ( F ) 0 :
F
q
2、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F F
x
0 0
Y F q X
投影方程
力矩方程
y
M O (F ) 0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F
x
0
F
y
0
M O (F ) 0
平面平行力系有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最多可以解两个未知量。
例4、已知: q=8kN/m F=8kN M= 2 kNm a=1m 求:A、B两支座的约束力。
活动四 平面一般力系
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既不汇交于一点,也不平行的 力系,称为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是工程实际中最常 见的一种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是平面任意力系 的特殊情况。因此,研究平面任意力系具有普遍意义。
静力04章-平面一般力系.ppt
MA为限制转动。
11
§4-6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的力系。
设有F1, F2 … Fn 各平行力系, 向O点简化得:
主矢R R'F O
主矩M O mO ( Fi )Fi xi
合力作用线的位置为:
xR
MO R'
Fi xi F
平衡的充要条件为
R' 0
Mo 0
1
§4-1 平面一般力系的概念
平面一般力系:
各力和各平面力偶都作用在同一平面内但是既 汇交也不平行的力系。
2
§4-2 力线平移定理
力线平移定理:可以把作用在刚体上点A的力F平行移到任一
点B,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这个力偶
[证] 力 F
Bd
A
的矩等于原来的力F 对新作用点B的矩。
力系 F ,F , F 力F 力偶(F,F )
mO (F )0
SAcosRM 0 X 0
X O SAsin 0
Y 0
S Acos YO 0
M PR XO P tg YO P
[负号表示力的方向与图中所设方向相反]
26
[习题4-19] 起重机位于连续梁上,已知: P=10kN, Q=50kN, CE 铅垂, 不计梁重。 求:支座A ,B和D点的反力。
( mA 0 :
RB 3 Q 2 0
RB 20kN )
23
BC: R'B RB 20kN
X 0:
XC 0
Y 0 :
YC R'B 0
R’B m
mc
C
B
XC
YC 2m
YC 20kN
平面一般力系
A(x,y) Fx y
odx
X
=xFy-yFx
mo(F) =±Fd
例题 求图示力系合成的结果。
已知:F1 100N,F2 100 2N,F3 50N,M 500N.m
y
F2 450 (-3,2)
(2,1)
F1 5 β 12
O
x
cosβ=12/13 sinβ=5/13
M (0,-4)
YA MA
XA
示例:求力系的合力大小和作用点。
2kN/m 5kN 3kNm
A
xC
B R
2m 1m 1m
R 2 2 5 1kN RxC 2 21 5 2 3 3kNm xC 3m
M (0,-4)
F3
MO = mO(Fi)= - F1 cosβ × 1 + F1 sinβ ×2 + F2 cos 450 × 2- F2 sin 450 ×3+M+F3 ×4=580N.m
因为主矢、主矩均不为0,所以简化的最终结果 为一个合力,此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与主矢相同。
4、求合力的作用线位置:
固定端(插入端)约束 雨搭
车刀
§4-3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简化结果: 主矢 R ,主矩 MO 。 ① R =0, MO =0 原力系为平衡力系 力②偶R系=等0,效MO≠0 主矩与简化中心O无关。原力系与一平面 ③ R ≠0,MO =0, 简化结果就是合力 与简化中心有关,
(换个简化中心,主矩不为零) 原力系与一平面汇交力系等效
F3
解:1、取0点为简化中心,建立图示坐标系:
主矢: FR/= Fi 主矩: M0 = m0(Fi)
2、求力系的主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dx
h l
1 F = ∫ q′dx = ql 2 0
l
42
例题
设合力F 的作用线距A端的
F A x h l
dx
距离为h,根据合力矩定理,有
q
B
x
F = ∫ q′xdx h
0
l
将q' 和 F 的值代入上式,得
2 h= l 3
43
分布荷载
集中力或集中荷载:力或荷载的作用面积很小或与 整个构件的尺寸相比很小,可以认为集中作用在一点上。 例如,道路给轮子的力等。
16
§4-3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力系主矢)
y
O
Fˊ R x
′ FR = ∑ F ′ = ∑ F
合力大小
′ FRx = ∑ Fx ′ FRy = ∑ Fy
MO
′ ′ ′ FR = ( FRx )2 + ( FRy )2 = ( ∑ Fx )2 + ( ∑ Fy )2 合力方向
2
力偶的性质
性质一 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力偶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性质二 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或移到另一平行平面), 而不改变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性质三 保持力偶矩的方向和大小不变(F,d 可变),则 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就不变。
2011-10-22
3
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CH3 平面力偶系
要求掌握的重点: 力矩与力偶的性质; 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
2011-10-22
1
力矩性质
F O h F′
MO
( )
r F = ±F ⋅ h
2011-10-22
力对矩心之矩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同时还与矩 心的位置有关; 力对任一点的矩,不会因该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 改变; 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为零; 互成平衡的二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41
2011-10-22
例题
水平梁AB受三角形分布的载荷作用,如图所示。载 荷的最大集度为q, 梁长l。试求合力作用线的位置。
q
A B x
解:
在梁上距A端为x的微段dx
上,作用力的大小为q'dx , 其 中q'为该处的载荷集度 ,由相 似三角形关系可知
l
q′
F
q B
x
A
x q′ = q l
因此分布载荷的合力大小
因为 则得
FBA M2
B
FAB = FBA M2 = 2 M1
D FD
例题
C M2
例 如图所示机构的自重不计。 圆轮上的销子A放在摇杆BC上 的光滑导槽内。圆轮上作用一 力偶,其力偶矩为M1=2kNm 。 图 示 位 置 时 OA 与OB垂直,角α=30o , 且系统 平衡。求作用于摇杆BC上的力 偶的矩 M2 及铰链O,B处的约 束力。
2011-10-22 23
§4-4 简化结果的分析 合力矩定理
1、当 F′ ≠ 0, MO = 0 R 结果为主矢
?
2、当 F′ ≠ 0, MO ≠ 0 R
结果为主矢
其中
2011-102011-10-22
M d= O F′ R
Mo = F′d R
F = F′ R R
主矢大小相同 主矢作用点不同
24
2011-10-22
44
分布荷载
几种分布荷载:
① 体分布荷载:荷载(力)分布在整个构件内部 各点上。例如,构件的自重等。 ② 面分布荷载:分布在构件表面上。例如,风 压力、雪压力等。 ③ 线分布荷载:荷载分布在狭长范围内,如沿构 件的轴线分布。
1. 荷载的单位
(1) 集中荷载的单位,即力的单位(N,kN)。 分布荷载的大小用集度表示,指密集程度。
§4-4 简化结果的分析 合力矩定理
3、当
F′ = 0, MO ≠ 0 R
如何? 若为O1点,如何?
4、当 F′ = 0, MO = 0 R
结果为主矩
结果为平衡
2011-102011-10-22 25
§4-4 简化结果的分析 合力矩定理
合力矩定理 通过对简化结果的分析,当主矢和主矩都不为零时,
由第一个图:各力对O点的力矩等于MO, 由第四个图:FR力对O点的力矩也等于MO, 合力矩定理: 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系中 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CH4 平面一般力系
CH4 平面一般力系
§4-1 工程中的平面一般力系问题 §4-2 力线平移定理 §4-3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4-4 简化结果的分析 合力矩定理 §4-5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4-6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4-7 静定与静不定问题 §4-8 物体系的平衡
Fˊ R x
⇔
F2
⇔ Fˊ
2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偶系
F1′ = F1,F2′ = F2,⋅ ⋅,Fn′ = Fn ⋅ M 1 = M O ( F1 ),M 2 = M O ( F2 ),⋅ ⋅ M n = M O ( Fn ) ⋅
2011-10-22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的实质是一个平面一般力系变 换为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
∑F cos( F ′,i ) =
R
x
′ FR
∑F cos( F ′,j ) =
R
y
′ FR
§4-3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2.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
MO = ∑ M = ∑ MO ( F )
y
O
Fˊ R x
MO
平面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为原力系的主矢 和主矩。 主矢的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其大小与方向决定 于原力系各力的矢量和; 主矩作用于原平面,大小等于原力系各力对简化 中心之矩的代数和。
2011-10-22
20
§4-3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约束给约束物体的约束力实际上是一个分布力,在 平面问题中,它是一个平面任意力系,如图(a)所示。 无论它们是如何分布,根据 力系简化理论,可将它们向A 点简化得一力FA及一力MA, 如图(b)所示,也可表示成 两个分力FAx,FAy的形式,如 图(c),共有三个未知数。
2011-10-22
9
工程计算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简 化为平面一般力系来处理。
2011-10-22
10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
F1
O
F3
F2
2011-10-22 11
§4-2 力线平移定理
一、力的移动 1、力沿作用线移动 A
F F
B
F’ F” A F B F”
F’ F F
F= F′
A A
B
2011-10-22
F2
34
力线平移定理: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F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内任一点,但必 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力 F 对平移点之矩.
MB F
A B
F’
B
⇔
dBA
A
2011-10-22
M= Fd = MO ( F )
35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变换为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
Fˊ 1 F1
2011-102011-10-22
Mo= FR ·d
40
§4-4 简化结果的分析 合力矩定理
合力矩定理
平面一般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系中 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表达式: 证明: 因为 所以
MO(FR)=∑MO(Fi)
MO=∑MO(Fi) , MO =FR·d=MO(FR) MO(FR)=∑MO(Fi) 作用
O
F3 F2
M1 O M2
Fˊ 3
M3
y
O MO
Fˊ R x
⇔
Fˊ 2
⇔
平面汇交力系
′ FR = ∑ F ′ = ∑ F
2011-10-22
平面力偶系
MO = ∑ M = ∑ MO ( F )
36
§4-4 简化结果的分析 合力矩定理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1)FRˊ= 0,MO≠ 0; (2)FRˊ≠ 0, MO= 0; (3)FRˊ≠ 0, MO≠ 0; (4)FRˊ=0,MO=0。 MO
用力线平移定理将图(a)、(b)中各主动力分 别平移到轮心,由此说明图中的力对轮子的 外效应有何不同
2011-10-22
19
§4-3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3.固定端约束及其约束力 在工程实际中,有一种约束称为固定端(或插入端) 支座,如电线杆的支座,阳台的支座等约束,使被约束物 体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其力学模型如下图所示。
2011-10-22
12
§4-2 力线平移定理
2、力线平移
F F
A B
⇔ ?
A
B
⇔
F’
F= F′ B
F
A
⇔
MB rBA
A
F’
B
F”
力线平移定理 力线平移定理
2011-10-22
{F}A ⇔{F', MB}B, F' = F, MB = rBA ×F
13
§4-2 力线平移原理
力线平移定理: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F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内任一点, 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力F对平移 点之矩.
46
分布荷载
(2) 非均布荷载:荷载集度不是常数。 如坝体所受的水压力等。
该分布荷载是三角形分布的,其合力 大小为三角形的面积,作用线在距底边2/3处。
2011-10-22 47
§4-5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一、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