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课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指引与练习-最新教育文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指引与练习-最新教育文档

第4课宋明理学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一单元的第4课。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对本单元的整体要求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的演变过程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过程。

宋明理学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宋明时期,儒学思想吸收佛道两教的长处,发展成完整的哲学体系,更加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并最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本课上承魏晋儒学的危机和唐宋三教合一的潮流,下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们对理学的反思和批判,在教材中具有突出地位。

二、学生分析经过一年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们已经基本适应高中历史的讲述方式,基本掌握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也具有了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且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对儒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

但是因为本课内容主要研究思想理论,所以比较抽象,部分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哲学知识作基础,所以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趣和难以理解。

针对上述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拓展资料,联系实际,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加深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新阶段的表现,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重点、难点1、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确定理由:掌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准确说明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也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实现知识能力目标的保证。

●突破策略:利用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讲解,借助补充资料和巩固训练帮助学生掌握。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1)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1)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
(3)地震预测——地质灾害测防
古生物学
创立蜓科化石鉴定标准
寻找开发煤炭资源
【活动三】评价李四光、讨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师:周恩来对评价李四光是科技界的一面旗帜,同学们怎么理解?
生:周恩来总理称他为一面旗帜,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一位旧民主主义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和榜样。在身上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师:我们同学如何评价李四光呢?请源自学们小组讨论:评价李四光、讨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选择四:病榻前选择休息还是继续工作。
李四光在去世前一周问护士自己还剩下多少时间,好安排工作。并和女儿在病榻前谈话,说自己最放心不下两件事,一件是地震的预报工作,而另一件是什么呢?
【视频】李四光放心不下的事。
师:同学们,李四光最放心不下的事情你们听清楚了吗?时至今日,能源危机依然困扰着我们,我们该如何继承“光”的事业?
教学
难点
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导入
新课
【师生互动】关于人生选择的小问卷
(要求:学生通过iPad扫描二维码参与互动,屏幕显示互动结果)
师:我们一生之中,总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一念之间,人生轨迹可能就会大相径庭,刚才测试中我们同学所面临的选择,有一位名人也同样
师:他就是李四光,今天我们来看看他的选择——《“地质之光”李四光》。




一、崎




——李









师: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知道李四光原名叫李仲揆,那李四光这个名字是如何产生的呢,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

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设计第15课戊戌变法岳麓版

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设计第15课戊戌变法岳麓版
-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戊戌变法的专题报告,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写作能力。
4.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成果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案例分析:挑选典型事件和人物,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思考。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戊戌变法意义、影响等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3.作业设计:
-布置课后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撰写阅读笔记,加深对戊戌变法的理解。
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设计第15课戊戌变法岳麓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掌握变法的主要内容,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2.认识到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戊戌变法,提高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发学生对戊戌变法的思考。首先,我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戊戌变法吗?它发生在哪个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接着,我会简要介绍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如民族危机、国内外形势等,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影响等。
-分析戊戌变法中的典型事件和人物,探讨其成败得失。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XXX《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研究、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研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得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对严峻危急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本钱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

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

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冲动听心的场面。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清楚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本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风险?英国为什么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什么中国会失利?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新课研究1、虎门销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中国封建主义,日益腐败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够出完成了工业反动,商品经济发达装备陈旧,军备废弛闭关自守,愚昧无知封建统治,危急四伏船坚炮利殖民扩张本钱主义疾速崛起1.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②政治日益糜烂,土地兼并严峻,阶级矛盾尖锐;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件(44张)(共4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件(44张)(共44张PPT)
最后的晚餐(历时三年) 现藏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表现)
2、后期——美术三杰
拿破仑将《蒙》挂在卧室 内,每日独自欣赏多次;
法国总统戴高乐心绪不宁 时,便前往卢浮宫赏画;
《蒙》每半年体检一次, 启程时,30辆警车押队,200 余名荷枪实弹的彪形大汉前 呼后拥。目前全世界已有假 的《蒙》200余幅,英国首相 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四幅。 真品现藏巴黎卢浮宫。
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表现)
1、前期——文学三杰 《十日谈》之“绿鹅”的故事
一位父亲丧妻后带着年幼的儿子至山中修行,以 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
儿子十八岁时,父亲第一次带他进城,儿子见到了 皇宫、车马等许多新鲜的事物。前面走来了一群美丽 的姑娘,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儿子问:“这是什么?”父亲 怕儿子起邪念,要他赶紧低下头,说到:“它们叫绿鹅, 是祸水,不可接近” 。儿子默然,走了很久冷不丁的说: “父亲,如果你爱我的话,看在主的份上,让我带一只绿 鹅回家吧,它们是多么美丽可爱啊!”
油画 1503—1506年 77×53厘米
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表现)
2、后期——美术三杰
油画 1503—1506年 77×53厘米
《蒙》曾四次出国,荣耀无 比。1951年,他在西班牙受 到国家元首级别的隆重礼遇, 1954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派出 六架专机和300多名礼仪小 姐,将它从巴黎接到伦敦, 法国破例允许丘吉尔用手指 摸画,但规定必须手指必须 反复洗刷和严格消毒。 《蒙》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 的美丽?!它不仅仅是一幅 艺术作品,更寄托了那个时 代人们的精神向往。
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表现)
1、前期——文学三杰
彼特拉克(1304—137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 人文主义者。是当时最早 搜集、研究古典著作的学 者,开创了研究古典文化 的新风,并从中发现了一 种不以神而以人为中心的 世界观,首先提出 用“人 学”来对抗“神学”,因 此被誉为“人文主义之 父”。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2.汉武帝: 中朝
六 部
3.东汉: 尚书台
制 的
4.魏晋南北朝: 三省六部制萌芽

立 5.隋唐: 三省六部制

其 演
6.宋:
二府三司制
变 7.元:
一省制
元: 一省制
皇帝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支
财政
盐 铁
户 财政 部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枢密院
军政












秦至元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从中可看到中央官 制变化的哪些特点和趋势?
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唐选)拔房官玄员龄时等《会晋徇书私》舞卷弊四五,《难刘以毅传》 选(拔2)出概真括正材有料用二的中人的才主,要因观而点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
二、选官制度
朝代
西周 战国、秦、西汉初
汉武帝 东汉末、魏晋南北朝
隋唐 明清
制度 世卿世禄
军功爵制 察举征辟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八股取士
三、谏议()
朝代
隋唐 宋朝
机构 门下省 谏院
职能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决策提出异 议,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
独立的谏官机构
活学活用 请尝试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 进行综合评价。
材料一 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 曾是一位“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 贤明君主。他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 衰;以人为镜,可观得失。”在魏征与唐太宗合作的17年里, 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
三 省
2.汉武帝: 中朝
六 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3、唐宋时期,儒 学者为重兴儒学 不断探索思考。
二、“理学”是什么?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三、“理”是什么?
1、宇宙观:“理” 是世界的本原。
2、社会观:“理” 是封建伦理道德。
3、个人观:“理” 就是人性。
程朱理学
宋朝时候, 出现了"二程 一朱"
程 颢(北宋会出现“程朱理学” 呢?
白马寺(河南洛阳)
福建泉州老君岩 道教圣地武当山
《 三 教 图 》 清
丁 云 鹏
1、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道广泛传播, 儒学产生危机。
2、唐宋时期,儒、 佛、道“三教合 一”弥漫社会各 个领域。
“天理”与“ 人欲”产生矛 盾怎么办?
“存天理,灭人欲”
四、怎么找到“理”呢?
格物致知
程朱理学的 影响
南宋:以后逐渐发 展为官方哲学
元朝:《四书章句 集注》作为科举考 试的内容
明朝:更进一步确 定了程朱理学在思 想界的统治地位
本课结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课件

听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思考:
1、 上述分析表明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有哪些变化? 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时期 方式 原因
商周时期 春秋时期
大规模简单协作 自耕农经济出现
生产工具和耕 作技术的进步 以及私有土地 的出现
2、自耕农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春秋时期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进步. (2)私有土地的出现. (3)宗法制的破坏和个体家庭逐渐成为社会基本单位等, 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
பைடு நூலகம் •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主 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 相提并论的“六畜”。
陶猪 (出土于上海崧泽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年)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
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十二生肖中包括了“六畜”,即家畜饲 养业中的猪、牛、马、羊、鸡、狗,说明这 一时期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还包括鼠、 蛇、猴、虎等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物;另外, 还包括人们想像中的动物“龙”——传说中 司雨的神物,它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同 时还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改进)
出现时间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曹魏时期(三国) 唐代
主要工具
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 耒、耜 铁农具、牛耕 翻车 曲辕犁和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 2.重要的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
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 生产。(原因:生产力低下)
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古代何种生活方式? 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个体农民经济。 “戏中”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征? 1.原因: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2.特征:提示:规模-结构-目的 自耕农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并与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目 的为自给自足和交纳赋税。

历史教材版本高中岳麓

历史教材版本高中岳麓

历史教材版本高中岳麓
高中岳麓版历史教材是指由岳麓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是一套供高中学生使用的历史学科教材。

岳麓版历史教材的编写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旨在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必修部分包括三个模块,分别是《政治文明历程》、《经济发展历程》和《文化发展历程》,每个模块都由若干个单元组成。

选修部分包括六个模块,分别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
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在于其编写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注重历史学科的学术性和教育性,同时也关注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此外,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总之,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是一套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高中历史学科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十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件--2021-2022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十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件--2021-2022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b、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c、德意志爱国人士发出要求统一的呼声

d、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首相俾斯麦
推行铁血政策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背景: ●A实现统一: ●2)方式:王朝战争 ●3)影响: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 ●B、德意志帝国建立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2、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实质:资 产阶级内 部不同派 别就何种 政体的斗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3、标志:1875年宪法
●4、1875年宪法内容:A、立法权:参议院(间接选举)、众议 院(普通选举)
●B、行政权:总统:国家元首、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选出,任 期七年,可连选连任,缔结条约,实行特权

— — 威 廉 ·多 伊 尔 : 《 法 国 大 革 命 的 起 源 》 [ M ]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 2 0 0 9 年 , 第 6 页
● 材料二:

1715~1786 年, 法国税收总额从8600万锂提高到5.4亿锂,其中以间接税提高幅度
最大。同时,由于法国国内关卡林立,在各大城市还征收商品人市税,进而导致从法国南
德意志帝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实质: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皇帝
(权利中心)
首相
(行政权)
无任何监督权
议会
(立法权)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3、《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
●A\(国家结构)联邦制:中央政府掌握国家主权,各邦享有自治权
●B、(政体)君主立宪制:a行政权:皇帝世袭有实权,任免权、 军事权、行政权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44张)(共4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44张)(共44张PPT)

选择题:
1、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是() A、中朝 B、外朝 C、内服 D、 外服
2、汉朝时的刺史代表中央行使什么 () B、监察权 D、财权
A、行政权
C、军权
3、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北宋规定() A、中央向地方派遣刺史 B、实行一省制
C、在州郡之上设通判
D、派文丞出任知州 4、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到:“欲天下之治,莫若众 建诸侯而少其力,少其力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 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削减王国的封地 D、继承西周分封制 B、夺去王侯的爵位 C、推恩令
A、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二)集中政权- 削实权
B、节度使 C、州郡长官
受通判监督 文臣担任
(三)集中财权— 制钱谷:转运使
思考题
汉唐都实行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并不断加强完善,为什么还会出现地方叛乱 和割据?
赵匡胤为什么能基本解决地割据势 力威胁中央集权的历史顽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初之兴,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疆裂土,立 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至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 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二(晁错)说上曰:“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 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 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 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业。……愿陛 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 以施德,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乱安 史 之
杯 酒 释 兵 权
导言
• 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后世王 朝维护国家统一和王朝统治的斗争一刻也 没有停止。西汉的七国之乱、唐中叶的安 史之乱和以后的藩镇割据,都表明了中央 集权的曲折与坎坷。那么导致这种局面的 原因是什么呢?他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启示 呢?我们今天就学习这些内容。

岳麓版高中历史目录包括必修一二三

岳麓版高中历史目录包括必修一二三

岳麓版高中历史目录包括必修一二三岳麓版高中历史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2课大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大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古罗马的政制与治律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治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英国的制度创新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第11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第15课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综合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第17课*综合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20课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必修二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O 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第25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7课 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必修三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课 孔子与老子孔子与老子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4课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 汉字与书法汉字与书法第8课 笔墨丹青笔墨丹青 第9课 诗言志歌咏言诗言志歌咏言第10课 从传奇到小说从传奇到小说第11课 梨园春秋梨园春秋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2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第14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挑战教皇的权威第15课 理性之光理性之光第16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第17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诗歌、小说与戏剧第19课 音乐与美术音乐与美术第20课 电影与电视电影与电视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 西学东渐西学东渐第22课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第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第24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 现代科学革命现代科学革命第27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第28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第29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第30课 百花齐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第31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案(含答案)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案(含答案)

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教学案学案编订人审核人使用时间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①“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②“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③“冰雹无情”是指中国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案参考答案问题思考一:思考归纳: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1)发展不平衡。

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面粉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地区分布不平衡。

民族工业大都集中在沿海一带,而广大的内地较少。

这主要是由于沿海一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自然经济较早瓦解,地理条件较优越等。

(3)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自然经济相比,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问题思考二:深化探究答案答案(1)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2)是一种新的经济成分,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在夹缝中求生存,始终不占主导地位。

(3)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民族工业命运悲惨,发展艰难。

因为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工业必然在夹缝中生存。

高效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A。

解析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轻工业发展迅速,化学工业等兴起;从地区分布上看,一战之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就已经是工商业中心了;B、D两项不是民族工业的特征。

2.答案D。

解析实业救国是甲午战争后出现的社会思潮,在此思想推动下,中国民族资本家致力于创办实业,推动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家徒有鸿志,却总是壮志难酬。

3.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时间1932年,此时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政策,所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

4.解析:题干信息主要涉及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情况,它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交通便利的沿海、沿江城市,而河南、河北、山东分布却很少。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4)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2课鸦片战争(4)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鸦片战争》一课包含两个要素: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本质上说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我将重点分析鸦片战争,之后以类推的方法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

结合高一同学的认识水平,在学习过程中,我将按照事情发展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来分析鸦片战争。

在对背景分析中利用多媒体,打出史料,让学生对中英双方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利用线索图分析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过程略讲;结果和影响组织同学讨论,最后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分析: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确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步入存亡危机之秋。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情分析:关于鸦片战争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对这方面的史实有所了解,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认识水平和情感水平都有所发展的基础上,要对本课知识深化内在知识体系,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探究事物的原因、影响,引导学生做理性思考,从历史教训中体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发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2)认识战败对中国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分析问题能力。

3、德育目标:(1)通过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分析,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

(2)通过对鸦片战争背景原因及战败原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中国战败的原因。

(2)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及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屏幕打出英雄人民纪念碑浮雕第一副图片和林则徐人物图像,提问:这两幅图片使我们想起了什么历史事件?(学生回答:鸦片战争)这节课就让我们回到160多年前的那场鸦片战争,了解它发生的原因及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优秀教学案例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优秀教学案例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故事导入法,以康熙皇帝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康熙时期的历史背景。
2.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康熙时期的历史场景,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结合史料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逻辑思维。
4.设计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自主总结所学知识,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3.指出历史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呼吁学生珍惜民族团结,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康熙皇帝治国策略的短文,字数不限。
2.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要求文章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康熙皇帝治国策略的成功之处。
3.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康熙皇帝的民族政策有哪些特点?”“这些政策对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哪些积极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康熙皇帝在多民族国家巩固中的贡献。
2.强调康熙皇帝的治国策略对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段关于康熙皇帝的历史故事引入新课,如康熙皇帝南巡时如何体察民情、关心民生,激发学生对康熙皇帝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康熙皇帝有什么了解?”“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我国的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实现巩固的?”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利用多媒体展示康熙皇帝的画像、清朝地图等,让学生对康熙时期的历史背景有直观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YLB-必修3-GZ
【答案】 ①满洲贵族 ②资产阶级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帝 国主义 ⑤耕者有其田 ⑥国民革命
历史-YLB-必修3-GZ
①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在它的 指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②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 政策,它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 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③三民主义学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 色,并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 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的革命纲领。
历史-YLB-必修3-GZ
2.孙中山看到,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独立与民主,但他们也为工 业化的问题所困扰。劳资纠纷、罢工、高工资等要求以及财富在少 数资本家和多数工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问题等,都预示着一场革命 的到来。为此他主张( )。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历史-YLB-必修3-GZ
历史-YLB-必修3-GZ
1.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采 用代表汉、满、蒙、回、藏的五色旗为国旗,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 )。 A.民族主义观 B.民权主义价值 C.民生主义思想 D.民主主义内涵
历史-YLB-必修3-GZ
【解析】 “五色旗”反映了孙中山民族平等的思想,这体现在 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当中。故选பைடு நூலகம்A 项。 【答案】 A
历史-YLB-必修3-GZ
课堂小结
历史-YLB-必修3-GZ
互动探究一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一 “这十年来,政治上,①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 甚,人们贫苦,日甚一日……②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 早六年革命,而仍然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 年 1 月
【解析】 由所给材料可以看出,孙中山的主张应该是用来解决 西方社会存在的“劳资纠纷、罢工、高工资等要求以及财富在少数 资本家和多数工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等问题的。民主主义主要强 调人民的民主权利,故 A 项错误;民族主义主要指的是反对满洲贵族 的封建统治,故 B 项错误;民生主义主要指的是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有缩小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的意图,故 C 项正确;民权主义 主要指的是反对清朝的封建统治,创立民国,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历史-YLB-必修3-GZ
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 1.革命思想的产生:(1)鸦片战争后, 许多志士仁人提出各种变法救国的主张, 但都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在上书改革碰壁之后认识到,不推翻清王朝 的反动统治,只在原有框架下修补改良不可能抵御侵略、挽救危机。 (2)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 号。
历史-YLB-必修3-GZ
导入 2 这幅《时局图》是根据兴中会会员谢缵泰 1898 年发表在香港《辅仁文社》上的漫画改绘的,是中国 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 19 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 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 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 世钟的作用。 你知道图中的熊、虎、蛤蟆、鹰、太阳、肠子各 代表哪些列强吗?它反映出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历史现实?由此导入新 课。
历史-YLB-必修3-GZ
材料二 ③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 主义……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 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④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 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学会读史】 [注释]①指的是北洋军阀的腐败统治。 [注释]②指的是十月革命的影响。 [注释]③意思是新三民主义中蕴含了三大政策的内容。 [注释]④意思是新三民主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 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晚年为什么会提出新 三民主义? (2)根据材料分析,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
历史-YLB-必修3-GZ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历史-YLB-必修3-GZ
导入 1 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表示,2016 年 10 月 31 日,她赴南京中山陵祭拜孙中山总 理,走过 392 级阶梯。为何是 392 级阶梯? 因为当时全国有 3 亿 9 200 万人,现今正好 与“三民主义”“九二共识”相符。 孙中山为什么提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由 此导入新课。
历史-YLB-必修3-GZ
2.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924 年 1 月 20 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3.内容:(1)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④ ,谋求中华民 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主张中国境内 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2)民权主义是授予一 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3)民生 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⑤ ”,改善农民和 工人的生活状况。 4.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为三大政策的实 施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依据;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依据 和体现这一思想理论体系所确定的重要政策原则。
历史-YLB-必修3-GZ
【解析】 材料只是指出了民权的内涵,这只是共和国建立的一 方面,属于以偏概全,故 A 项错误;材料只能体现民享思想,故 B 项错 误;民权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不大,故 C 项错误;孙中山对民权做出 了具体阐释,明确了人民的权利,从而保证人民的权利能够实现,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历史-YLB-必修3-GZ
1.借助课本中的文字史料与历史图片,学会运用各种史料来理 解历史问题。 2.针对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等思想理论内容难以理解的情况, 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历史材料,加深对这些重要理论的理 解。
历史-YLB-必修3-GZ
1.本课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建议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与孙中山有 关的文字和影视资料,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 2.联系必修Ⅰ中的“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必修Ⅱ中的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必修Ⅲ中的“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 流”的有关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三民主义是 20 世纪中国的重大思想 理论成果。
历史-YLB-必修3-GZ
2.内容:(1)民族主义即反对民族压迫,反对① 对中 国的专制统治。(2)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3)民生主义即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 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3.影响:(1)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② 政治、 经济利 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 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 级共和国政府。(2)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并颁发了 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③ 》,对中国旧民主 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1.背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 运动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 助。
历史-YLB-必修3-GZ
(2)从纲领内容上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众的矛盾,推翻清政府统治。 (3)从民生意识上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 情人民,呼唤社会公平。 (4)从民主政治上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临时约法》的 制定和颁布,确立了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5)从时代发展上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 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知识链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命运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该法律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于 1912 年 3 月 8 日 由临时参议院通过,3 月 11 日公布实施。
历史-YLB-必修3-GZ
5.影响:(1)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的继续与发展,具有鲜明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 国 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2)有力地推动了⑥ 的发展。 6.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三民主义学说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 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是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 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历史-YLB-必修3-GZ
1.知识与能力:了解 20 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 要内容;了解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为实现三民主义而领导武装起义,推 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经济、 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政策和法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基本史实;掌 握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精选典型历史事件,了解 1905~1925 年 20 年间孙中山提 出、发展三民主义理论,为实现三民主义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轮廓。 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的 政治学说,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作用;理解先进中国人的救 国探索不断深入,反映出孙中山的主张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历史-YLB-必修3-GZ
2.吸收了西方先进思想成果:(1)流亡海外期间,孙中山考察西 方社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他把民族、民权和民生主义等 同于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类比成美国的“民有、民治、民 享”。(2)孙中山信奉进化论,欣赏美国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 义”思想,盛赞马克思的《资本论》。这说明孙中山的思想渊源于多 元的人类文化优秀遗产,并在实践中不断熔铸创新。 3.继承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内涵受到 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启迪。他曾把民生主义归结为“节制资本”和 “耕者有其田”,赞赏“天下为公”,把“大同”视作自己的“理想 国”。 二、三民主义 1.提出:1905 年 8 月,孙中山创建中国 同盟会,提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平均地权” 的纲领。 同年 11 月,孙中山 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三民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