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文化的启示
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曾经是一个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
曾经经历二次世界大战,今今天它又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为什么德国在二战后历经沧桑却从新崛起,迅速发展,这些都源于德意志民族在各个时代文化的发展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
其中的经验教训都值得我们借鉴。
文化就是指人类的确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这些集中体现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信念、思维方式、思想认识、价值取向、生活习惯、交往方式、研究方式、处世态度。
通过这砦来影响每个人的信仰、理想、价值、人格、认识等。
由此我们看出,社会的真正核心是文化,更确切地说是人们内在心灵世界的人文精神。
一个民族文化的确立,先有民族精神的孕育,然后有一种宗教信仰或哲学运动的产生,在这过程中使用社会上的每个人的思想或得更新,从而在生活工作中改变社会的面貌。
从大的方面讲,一个民族的创造力与自觉能动性取决于文化这一核心,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核心在于文化。
德国之所以在起伏的历史中沉浮不定,其中的文化的影响使其深刻的。
首先,路德的宗教改革体现了现代精神。
他强调个人的人格至上,以每个人的良心来指导个人的行动。
这一点使个人从当时的宗教盲从,宗教压迫是解脱出来,使教徒可以去怀疑,去思考,让他们更具理性化。
这一点从路德教的教义中有所体现。
信仰不靠盲从,而与内心求知冲动怀疑联系在一起,爱因斯坦之所以提出相对论,就与他的怀疑精神密不可分。
正是他敢干向牛顿力学体系提出怀疑,经过自己的潜心研究才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相对论。
路德教对德意志民族的影响从爱因期坦身上很好地体现出来。
如今,社会上总是说我们国家缺乏创造力,深究其中原因,有些人提出提高国民素质,多培养高级人才,可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对需要改变的东西并没有多大改观,其实要增强一个国家的创造力,是要从最核心的文化上着手。
并不是说我们也来办一个路德教就够了。
这些关键在于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才能是这些有根本性的改变。
德国“工业4.0”_内容、动因与前景及其启示
德国“工业4.0”_内容、动因与前景及其启示德国“工业4.0”: 内容、动因与前景及其启示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智能制造与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崭露头角。
其中,德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强国,率先提出并推动了“工业4.0”的概念,引领了全球智能制造的潮流。
本文将就德国的“工业4.0”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其内容、动因、前景以及启示。
一、德国“工业4.0”的内容德国“工业4.0”是指将物理设备、数字技术和网络系统有机结合,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的理念。
它的核心在于使用信息技术与物联网的应用,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以及设备之间的通信与协作,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的个性化和灵活性。
二、德国“工业4.0”的动因1. 技术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德国意识到利用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2. 挑战孤岛现象:德国的制造业主要由中、小型企业组成,他们往往存在孤岛化的问题,德国希望通过工业4.0的推进,实现企业之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整体效率。
3. 持续竞争压力:全球化竞争加剧,德国制造业企业需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加大产品创新等措施来保持竞争力。
三、德国“工业4.0”的前景1. 制造业转型升级:德国“工业4.0”将为传统制造业带来巨大的转型和升级机遇,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
2.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智能制造,德国制造业企业将能够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更精准的生产计划和更低的故障率。
3. 激发创新能力:德国“工业4.0”将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数据和信息,推动产品和生产方式的创新,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 推动经济增长:德国作为制造强国,通过“工业4.0”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提高就业率。
四、德国“工业4.0”的启示1. 技术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是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关键。
企业需要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科技与制造的融合。
“德国制造”给中国的启迪
悦读时刻READING编辑 强 音“德国制造”给中国的启迪“德国制造”向来以质量闻名,被称为“品质保障”的代名词。
目前,在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处于前3位的部门共有27个。
在国际上,平均每10家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中,就有6家生产高端机械产品。
所以,德国制造,代表着高标准和近乎“偏执”的严要求。
德国制造业之所以长盛不衰的奥秘还在于“创新”。
举目全球,“德国制造”美誉远扬,其正在推进的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战略,激起了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
首先,政府重视制造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它的最大特色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
其次,德国企业“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
“大”并不是目的,而是“强”的自然结果。
中国制造:学标杆、找差距、谋发展与“中国制造”类似,“德国制造”曾经是廉价产品的标签,但经历100多年的变迁,德国制造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完美品质的象征。
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或拥有数一数二的市场份额,或具有一马当先的技术优势;在公众视野内相对低调,年收入在50亿欧元以上——具备上述特征的企业被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教授称之为“隐形冠军”。
《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的作者认为,这些“隐形冠军们大多从事制造业且极为专注自己的细分领域,在创新和研发上不遗余力,拥有出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释放出巨大的竞争力。
”所以,“中国制造”不应急于炒“概念”,而应静下心来把德国企业最传统的精华学会。
西蒙教授认为,中小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专注,即在产品和业务上选择“做深”,而不是“做广”。
简言之,对德国工业4.0的经验要本着“学标杆、找差距、谋发展”的战略思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仔细分析我国各行业、企业现状,进而提出具体的改进方向和措施。
本书是一部“朝圣”之旅,将以“德国制造”的真实案例及细节分析为中国制造和我们众多高端读者发掘深层次的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及对国内的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及对国内的启⽰2019-07-30⼀、显性⽐较优势指数⾃1980年以来,德国制造业显性⽐较优势指数⼤致呈现出⼀条“L”型的发展态势(如图3所⽰)。
1980年,德国制造业先⾏⽐较优势指数为0.6,之后开始下降,⾄2000年降⾄0.2,随后⼩幅回升⾄2008年的0.24,2009年微降⾄0.22,⾃2010年开始,再次出现⼩幅回升,⾄2013年升⾄0.3。
⼆、德国制造业的特点2013年,德国制造业占GDP的⽐重⾼达22%。
德国制造业在充分发挥其⾃⾝已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来不断提⾼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从⽽保持德国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隐形冠军”与细分市场事实上,德国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批极具发展活⼒的⾏业“隐形冠军”,这与美国致⼒于发展⼤企业截然不同。
这些“隐形冠军”⼀般只⽣产单⼀且相对专业化的产品。
例如,⼀家⽣产连接件产品的⼩企业,其产品主要是螺丝、螺母等,却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近300家销售⽹点。
诸如此类的⼩企业在德国⾄少有1200家;并且这些⼩企业⼀般都是极具历史的家族企业,不但技术精良,⽽且对市场的应变能⼒也较强,因⽽长期在细分市场保持全球领导的地位。
细分⾏业的⼯艺和技术⾮常复杂。
虽然⽇本企业经过长达数⼗年积累,但是也只能达到德国企业效率的80%到90%,“最后⼀公⾥”的差距很难突破。
拿缝制设备⾏业来说,虽然低档缝纫机制造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已经转移到亚洲,但德国依然保留着⾼端缝制设备的制造。
绝⼤多数中国企业只能制造出4000转⾄多4500转⽔平的设备;只有德国的⾼档机才能达到5000转的⽔平。
虽然只有500转的差别,但整个零部件的要求和匹配程度完全不⼀样。
(⼆)创新传统与创新聚集德国作为欧盟的创新领导者,在技术创新及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成绩斐然。
⽬前,德国在汽车及其他机动车、仪器设备、复合材料、纳⽶技术、环保技术、可再⽣能源等领域,其技术创新均处于领先地位。
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启示朱晓静打闫震霞2(1•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新动能研究院,济南250014;2.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济南250014)摘要:德国制造业高度发达,“德国制造”享誉世界。
其成功经验在于,大中小企业间的紧密分工合作体系造就了整个产业生态链的强大竞争力;多元主体合作创新体系奠定了制造业持续发展的科技基础;“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行业协会、商会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充分发挥了服务协调作用。
我国制造业体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这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质量制造业人才缺乏;生产组织方式和制造工艺相对落后;产品技术与质量总体不高;世界知名品牌数量少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借鉴德国经验,我国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重点做好如下工作:大力支持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与高端发展;加快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不断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加大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制造业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关键词:德国;制造业;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中图分类号:F43/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238(2019)04-0092-06DOI: 10.3969/J.ISSN.2095-7238.2019.04.015一、引言德国制造业高度发达,汽车、电子、航天、精密机械、机械装备、军工等行业在世界享有盛誉。
“德国制造”被认为是可靠耐用、精益求精的代名词,德国制造业在发展中形成了很多先进经验和做法。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欧洲经济增长乏力,唯有德国率先走出衰退,学界纷纷探寻德国秘诀。
与其他欧洲国家实体经济空心化的状况不同,德国制造业一直是整个经济的支柱,这被认为是德国成功的奥秘。
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德国于2011年率先提出了“工业4.0”的国家战略。
史鉴兴替 德国制造业发家史启示录
史鉴兴替德国制造业发家史启示录摘要: 2008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机械制造大国,这些年来我们因此项殊荣而骄傲,然而与此同时做“制造强国”的呼声亦一直存而,并随着近两年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走低而不断增强。
德国的经济分析家赫尔曼•西蒙 ... 2008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机械制造大国,这些年来我们因此项殊荣而骄傲,然而与此同时做“制造强国”的呼声亦一直存而,并随着近两年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走低而不断增强。
德国的经济分析家赫尔曼•西蒙说:“中国或许是世界工厂,但是德国公司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
”。
曾经身份卑微的德国制造,在英国工业雄霸天下的时代,毅然崛起并取而代之。
目前,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德国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的有17个,处于世界前3位的部门有27个。
放眼全球制造业相似的发展进程使德国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参照物。
重要地位和独特结构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是德国公司成为全球化首要受益者的主要原因。
机械制造业是德国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可与之相比的只有汽车制造和化工业等。
但是,后者均为大公司占主导地位,而机械制造业的主力则是平均拥有150名员工、年均营业额2600万欧元的中小型企业。
2006年,该行业实现销售额1670亿欧元,略低于汽车制造业。
但是,其6000家企业聘用员工的总数达87.3万,就公司数量和就业人数(均不包括供应商)而言,要远高于汽车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的结构在德国工业界独一无二,反映在德语的定义“Mittelstand”,它表示该行业由中、小型企业组成。
国际社会一直称这种结构为“典型的德国结构”,象征着自主的企业文化,代表着德国企业家的独立、创造性和自由主义哲学。
外界曾有人宣称这种结构已完全过时,特别是全球化趋势更是助长了这种观点。
但是,事实是德国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很少具有今天这样强大的竞争力。
独特的六大制造文化内涵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是其精神文化的焦点和结晶。
“德国制造”的启示
是, 不管是外观还是 室 内, 并不比 国内的 别墅差。 另外 ,
而且有近三成 的淘汰率 , 所以大学的吸 引力并不强 。
也 许 正是 因为 德 国的职 业 教 育 如 此繁 荣 ,才给
改
达到 了 7 O厘米 , 以起 降飞机 和行驶坦 克, 以在德 国 可 所
从 来没有 听说 哪个路段 出现下 陷或塌 方事故 。
“ 国制造 ” 德 为何 质 量 那 么好 , 因有 很 多 . 重 原 很 要 的一 方面是要 归功 于德 国的教 育体 系。在 国 内看 惯
了年 轻 人 争 相 读 大 学 . 德 国 却 发 现 . 里 的 年 轻 人 到 这
工 . 去找 工作 的麻 烦 。 省
经验 是 , 圆珠 笔 大体上 摔不过 一 两次 , 芯就会报 废 。 笔
因为在 企业 实 习可以拿工 资 ,而且 还很 快融入社
我有 一位德 国朋友 。 的房子 已有 10年的 历 史, 会 , 以大部分 学生愿意上职 业学校。而德 国的大学学 他 2 所
这部 分在 职 业学校 就读 的学 生进校 后 , 签订 两份 合 要
_ 一
同:第一份 是与 学校 签 的培训合 同 .合 同规 定经过 3
是 贪 这 时 . 业 厅 的 值 班 经 理 走 过 是 真 正地 珍 视 生 命 , 对 ‘ 生 怕 营
的 你 微 “ 警铃 。一时 间。 业厅铃 声大 作 , 营 歹 来 。 笑着 说 : 这是 一场 防抢 劫 演 死 ’ 最好 注 解 , 非 常 优 异 地 通 你 来渣 打 徒 惊慌 之 中对着 C t y 一通 扫射 习. 们 的成 绩都 将记入 实 习评 估 过 了测试 。希 望 你毕 业后 , ah
德国制造业(一)2024
德国制造业(一)引言概述:德国制造业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头羊之一,其技术创新、高质量和高标准的产品一直以来备受瞩目。
本文将以德国制造业为主题,深入探讨德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竞争优势。
通过对德国制造业的分析,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正文:一、技术创新1. 德国制造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德国一直致力于将科技与产业相结合,深入研究新兴技术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2. 投资研发的巨大力量:德国企业在研发上的持续投资,为德国制造业提供了持续创新的动力。
3. 产学研合作的优势:德国的制造业与研究机构、高校等紧密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二、高质量产品1. 严谨的质量标准:德国制造业严格奉行ISO、TÜV等国际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注重细节与精益求精:德国企业注重产品细节的设计和制造,力求精益求精,以提供高品质产品。
3. 客户导向的理念:德国制造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有着高要求。
三、高标准生产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德国制造业积极应对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2. 严格的劳工保护:德国制造业对员工的劳工权益保护严格,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3. 遵守行业规范和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德国制造业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遵循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保证产品的合规性。
四、国际竞争力1. 高度开放的市场:德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产品出口量大,与全球企业进行积极的合作和竞争。
2. 先进的供应链体系:德国制造业构建了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可靠性和产品交付的及时性。
3. 整体产业实力的集中:德国制造业以其产业集群和集约化的特点,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五、未来发展趋势1.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德国制造业注重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绿色可持续发展:德国制造业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
德国企业文化特点及其启示
德国企业文化特点及其启示一:引言德国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之一,当我们谈及到德国时,会很容易的想到奔驰大众德国汽车,十月啤酒节,康德叔本华等德国哲学家。
德国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被世界所认可,有一些的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德国企业在德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德国人的严谨认,德国企业也有很多借鉴之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德国企业成功之处当然避免不了对德国企业文化的解读,德国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国内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以及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组织精神,组织形象等。
企业文化在组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企业文化有利于改善企业沟通渠道,沟通方式;其次,企业文化在组织决策制定,战略形成中也发挥着作用;最后,企业文化对员工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三:德国企业文化3.1 德国企业文化特点3.1 以人为本在德国企业中,老板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
企业管理者对职工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这在其他企业中是很少见的。
企业管理者重视员工需求的满足,而不仅仅把员工当作一个机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支持和引导;企业管理者还将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在企业达到其目标的同时,也能实现员工个人的发展。
3.2 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德国企业中,管理者非常重视员工能力的培养。
员工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员工个人的发展,而且对于公司长远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工作中给员工一定的权力,让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解决问题。
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技术能力的提高,在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上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国企业文化还有一个重点体现在,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无论是在什么培训中,员工都能体会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3.3 全面质量管理德国企业重视不断改善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需求。
德国的企业文化
德国的企业文化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德国企业文化以其高效、严谨和创新而闻名,这些特点使得德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脱颖而出。
以下是关于德国企业文化的详细介绍。
1. 高效与严谨:德国企业注重高效率和严谨性。
他们非常重视时间管理和工作效率,追求高质量的工作成果。
德国企业通常注重细节,执行力强,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这种高效与严谨的文化使得德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 创新与研发:德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表现出色。
德国以其强大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队伍而闻名,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
德国企业鼓励员工提出新的创意和想法,并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和创新。
这种创新文化使得德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3. 平等与合作:德国企业注重平等和合作。
德国企业通常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领导者通常更倾向于与员工平等对待,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平等与合作的文化有助于促进团队合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4. 长期稳定:德国企业注重长期稳定的发展。
他们通常采取长期的战略规划,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德国企业在员工培训和发展方面投入较多资源,以确保员工的长期职业发展和企业的长期成功。
这种长期稳定的文化使得德国企业在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声誉。
5. 社会责任:德国企业注重社会责任。
他们积极参预社会公益活动,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德国企业通常采用可持续的商业实践,注重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这种社会责任的文化赢得了公众的认可和尊重。
总结起来,德国企业文化以高效、严谨、创新、平等、合作、长期稳定和社会责任为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德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并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声誉做出了贡献。
德国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和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德国制造之路的成功与启示
德国制造之路的成功与启示一、德国制造的成功德国制造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得益于其卓越的品质、高效、精密和可靠。
具体而言,德国制造之路的成功得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的制造标准德国制造的成功得益于严格的制造标准。
无论是制定产品规格,还是上下游供应链管理,德国企业都采用非常严格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品质、效率和可靠性。
2、高端技术和研发德国企业在研发和技术方面表现出色,他们不断投入资金和精力,以开发和改进先进的技术。
在创新和发明方面,德国制造业是全球领导者之一,例如汽车、精密技术和复杂机器零部件等领域。
3、高度自动化和高效生产德国制造业的另一个优势是高度自动化和高效生产。
德国制造业专注于提高生产过程的流程效率,使其保持高度竞争力。
二、德国制造的启示德国制造的成功为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重视质量德国制造业的成功是基于高质量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的。
因此,在其他国家发展制造业时,应重视产品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加强创新创新是德国制造的关键。
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也应该注重研究和开发先进的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其产品和生产过程中。
3、自动化与数字化德国制造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非常高,其中数字化技术扮演了关键角色。
因此,其他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4、优化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是德国制造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在其他国家发展制造业时,也需要重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关注整个生产供应链的高效与持续。
三、总结德国制造的成功源于对品质的高度要求、创新精神、高效率生产过程和完善的供应链管理。
其他国家应吸取德国制造之路的启示,注重质量,加强研发,推进数字化技术和加强供应链管理,以提高其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
德国企业文化特点及其启示
德国企业文化特点及其启示一:引言德国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之一,当我们谈及到德国时,会很容易的想到奔驰大众德国汽车,十月啤酒节,康德叔本华等德国哲学家。
德国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被世界所认可,有一些的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德国企业在德国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德国人的严谨认,德国企业也有很多借鉴之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德国企业成功之处当然避免不了对德国企业文化的解读,德国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国内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以及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组织精神,组织形象等。
企业文化在组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企业文化有利于改善企业沟通渠道,沟通方式;其次,企业文化在组织决策制定,战略形成中也发挥着作用;最后,企业文化对员工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三:德国企业文化3.1 德国企业文化特点3.1 以人为本在德国企业中,老板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
企业管理者对职工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这在其他企业中是很少见的。
企业管理者重视员工需求的满足,而不仅仅把员工当作一个机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支持和引导;企业管理者还将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在企业达到其目标的同时,也能实现员工个人的发展。
3.2 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德国企业中,管理者非常重视员工能力的培养。
员工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员工个人的发展,而且对于公司长远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工作中给员工一定的权力,让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解决问题。
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技术能力的提高,在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上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国企业文化还有一个重点体现在,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无论是在什么培训中,员工都能体会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3.3 全面质量管理德国企业重视不断改善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需求。
“MADEIN GERMANY”给我们的启示
1 大 力发展职 业 教育是 德 国经济腾 飞 的秘密 武器
众所周知 , 国是“ 德 二战” 战败国 , 面对战争留下的民生凋 弊 、 同疮痍 , 满 德政府实施 了职业技术教育 , 并逐步形成完善 的
不断输送 了数 以万计 的技术 大军 , 而他们又理所 当然地成为德 国制造业 的生力军 , 制造 出受全世界青睐 的德 国广 品…这一点
全世界都公认 , 哪怕作为汽车外行 的我们也能一 眼从都市大街
上的车流中轻 易辨认 出德 国制造 的产品来 , 因为它 的线条优美
而流畅。
职业教育系统 , 成为免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学校唱
主角 , 有企 业 、 府 的 积极 参 与 , 者相 辅 相 成 , 又 政 三 密不 可分 。 其
从上述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看出 : 国经济 的发展取决 于其职业教育模 德
式的成功 , 内在原 因则是学校 、 而 企业 、 政府 三方 的紧密配合 ,
个重要 的原 因就是德国拥有一套完 善的职业 培训体系 , 培养
出世界上最好 的技术工人队伍 。
各司其职 、 各尽 其责 , 三者的“ 力共振” 合 每年为德 国企 业源源
陈 莉
( 南省 轻工 业学校 , 南 昆明 6 0 0 ) 云 云 5 2 2
【 摘 要 】 “ 制造” 德国 让世界消费者 信赖。 德国 产品的高 质量, 得益于 它成功的职业 教育。中 产品要走向 国 世芥, 必须大
力发展职业教 育 , 培养 出更 多的实用型人才。
【 关键词 】 职业教育; ; 德国 技术工人
将其收藏 , 以作 纪念 …百余年来, 德国产 品以其高质 量享誉 全
世界。德国之所以能够生产出让全世界为之倾倒 的产品, 了 除 企业有着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德国工程师对完 美的追求外,
德国的企业创新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
德国的企业创新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近年来,德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模式备受世界瞩目。
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企业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来说。
本文将探讨德国企业的创新模式,分析其对中国的启示,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德国企业的创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文化的重视德国企业注重培养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且倡导团队合作。
他们认识到创新只有在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下才能得以实现。
德国企业通常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共同研究项目和人才交流来推动创新。
这一点对中国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中国企业应该重视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并且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
二、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德国教育体系以高质量的工程和技术教育而闻名于世。
德国的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进入职场后能够迅速适应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德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中国企业可以借鉴德国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此外,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也是促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重视研发投入德国企业严格控制研发投入,并将其视为促进创新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他们注重中长期的研发规划,并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来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
此外,德国的创新政策也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激励。
中国企业可以从德国的经验中学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支出,并促进企业间的合作,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
四、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升级德国企业以其高品质的产品而闻名于世。
他们对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的提升非常重视,并且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紧密合作来不断改进产品性能。
德国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来增强其竞争力。
中国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德国促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其启示
是全球最大旳图书博览会和最成功旳版权型书展,堪称“出版业旳奥运会”。每年一届旳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迄今已举行了46届,被誉为“防务领域旳达沃斯论坛”。 二、德政府增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旳措施 德文化与
务部参加,联邦政府文化媒体事务专人与经济部负责运作,经过举行研讨会和有关行业听证会等活动搭建文化创意经济从业人员与政界交流旳平台,探索在政策上增进文化经济发展旳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联邦文化创意经济
职能中心,该中心挂靠在德国经济合理化和创新中心(RKW),主要任务是构架政府与企业间旳桥梁,倾听全德各地旳文化创意企业、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旳想法和提议,举行信息和经验交流会,简介德政府增进文化创新措施
3个鲁尔区城市和乡镇联手将这个工业区打造成文化和旅游旳统一体。德国将以文化、创意为角度,在全球要点推广“创意之国”和“鲁尔2023”两大主题。 (二)经过发展文化创意经济改善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
。以2023年举行德国足球世界杯为契机,联邦政府与企业界合作共同推出提升德国形象旳“德国--创意之国”工程,开通了“德国--创意之国”网站,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推介德国,向世人展示一种蓬勃向上、具有竞
创意经济旳蓬勃发展与德政府旳一系列扶持增进措施密不可分。德国虽是联邦制国家,文化教育事业属于各联邦州政府管辖旳范围,但联邦政府设置了文化国务部长,每年旳联邦政府预算中都有一笔数额可观旳文化事业经费。近
年来联邦政府不断提升文化事业预算,为增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旳资金保障。2023年德国文化事业预算为11.4亿欧元,比上年增长3.5%,这是德国连续第4次提升文化事业预算,比2023年提升了20%
德国促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其启示
德国促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其启示汇报人:2023-11-25•德国文化创意经济发展概述•德国促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措施•德国促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启示目•德国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及挑战•结论与展望录德国文化创意经济01发展概述德国文化创意经济指的是基于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的经济活动,包括影视制作、音乐产业、出版业、艺术品市场、媒体产业等多个领域。
德国文化创意经济具有国际化、多元化、创新性等特点,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也关注与科技、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德国文化创意经济的定义与特点特点定义03对外贸易德国文化创意产业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成为德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之一。
01市场规模德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文化创意产业大国。
02就业人数德国文化创意产业就业人数逐年上升,成为国内就业的重要领域之一。
德国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现状德国文化创意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德国文化创意经济是德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作用德国文化创意经济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丰富文化生活、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德国促进文化创意02经济发展的措施政策扶持措施制定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德国政府制定了全面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包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发展目标、优先领域、资金支持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
提供资金支持德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包括专项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
建立合作机制德国政府鼓励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德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用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包括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艺术创新基金等。
设立专项资金德国政府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提供贷款和担保德国政府引入风险投资机制,为高风险的文化创意项目提供支持。
引入风险投资资金投入措施参加国际展览德国政府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和会议,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德国促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其启示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 链的发展,如设计、广告、出版、影 视等,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就业机会创造
文化创意产业为德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艺术家、设计师、演员、导演 等职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如音乐、游戏、动漫等,为年轻 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德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领域
影视制作与发行 德国是欧洲最重要的影视制作与 发行市场之一,拥有世界级的电 影和电视制作公司,以及广泛的 发行网络。
艺术与设计 德国在艺术与设计领域具有国际 影响力,拥有众多世界著名的艺 术家和设计师,以及重要的艺术 机构和博物馆。
音乐产业 德国音乐产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 强大的实力,涵盖古典音乐、流 行音乐和独立音乐等多个领域。
德国促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 的措施及其启示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4
目录
• 德国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 德国促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
措施 • 德国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贡
献 • 德国文化创意产业对其他国家
的启示 • 德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展望
01
德国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德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
国际化人才培养
德国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 合作提供人才支持。
可持续发展
环保理念
德国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融入环保理念 ,倡导绿色生产和可持续消费,减少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社会责任感
德国强调文化创意产业的社会责任感 ,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创意和创新为 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0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 供了法律保障。
德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
德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德国制造业也需要适应变化,进行转型升级。
德国作为欧洲大国,早在20世纪初就取得了重大的科技创新,尤其是在冶金、机械、化学和电子领域。
而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德国制造业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很多方面都是其他国家所追随的。
德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技术创新德国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制造业中,尤其注重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不断更新和改进现有产品,开展全新的产品研发。
当今,德国在3D打印、机器人控制、智能制造等方面也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以满足市场的新需求。
注重技术创新也使得德国制造业拥有了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2.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是德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德国生产的车辆、机械、电子产品等品质精良、效率高。
为此,德国制造业广泛使用了自动化控制、精确计量和高效生产标准等技术和方法。
通过精益生产和智能化制造的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3.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德国制造业的成功离不开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教育和工学院的政策,这些教育机构将融合了学术知识和职业技能。
这些机构培养出了德国制造业所需的各种人才,从而推动了该国制造业的高效发展。
4.加强品牌建设德国制造业在不断地加强品牌建设方面也体现出了其转型升级的特点。
不论是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还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德国品牌,都因其高品质、高信誉而受到了全球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德国制造业企业不仅需要制造高品质的产品,同时也需要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客户。
上述四个方面是德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1.促进技术创新和升级,通过技术进步、研发投入等方面提升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2.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大国崛起第四集观后感
大国崛起第四集观后感在观看了第四集之后,我的内心深受触动,思绪也随之飘荡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一集主要讲述了德国的崛起历程,让我对这个国家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德国,这个在历史上经历了无数起伏的国家,其崛起之路充满了曲折与挑战。
从分裂的邦国到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德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在德国崛起的早期阶段,政治上的分裂是其发展的巨大障碍。
众多小邦国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领导和规划,使得国家的力量无法有效地凝聚起来。
然而,正是在这种困境中,德国人民对于统一的渴望愈发强烈。
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斗争,终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统一后的德国,迅速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德国重视教育,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在工业领域,德国展现出了严谨、精细的精神,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
其制造业迅速崛起,在机械、化工、电气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德国制造成为了高品质的代名词,畅销全球。
德国的崛起也离不开其独特的文化传统。
德国人严谨、勤奋、守纪律的品质,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文化特质使得德国在各个领域都能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然而,德国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发展的过程中,德国也曾经陷入过困境和错误。
两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使其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但值得钦佩的是,德国在战后能够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并通过努力重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信任。
战后的德国,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恢复和发展能力。
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继续在工业、科技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德国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为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德国的崛起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一个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国家,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关键。
德国制造业文化的启示
德国制造业文化的启示德国,不仅是诗人、思想家和作曲家的国度,更盛产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并以其登峰造极的制造业,尤其是机械制造和汽车业而享誉世界。
这是一个理性和浪漫同举并重的民族。
曾经身份卑微的“德国制造”,在英国工业雄霸天下的时代,毅然崛起并取而代之。
目前,在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处于前3位的部门共有27个。
德国制造业被称为“众厂之厂”,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斯特凡?泰尔。
众厂之厂——德国制造业制胜全球化时代。
装备制造,2008(4)。
)。
此等表现,并非偶然,而有其深刻的文化原因。
中国正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
我们的关键制造设备还是依赖德国等发达国家。
此外,我们引进德国设备、零部件和工艺,却不能造出原装(德国制造)产品的质量。
“德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参照物。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必须研究和引进“德国制造”背后的文化因素,并克服近现代国民性的负面因素,开展一个制造业的文化再造。
(葛树荣。
从海尔文化到国民性改造。
中外管理,2005(3)。
)德国制造的产品特性在中国,与“德国制造”最有渊源的城市,莫过于自1897至1914年曾经作为德国远东地区殖民地的青岛市。
提及这段历史,中国人心中伴有隐痛,德国人心中伴有惭愧。
而这段历史,客观上却促进了青岛的工业发展。
而今,青岛啤酒(33.06,0.75,2.32%)、海尔等青岛品牌,还承载着“德国制造”的文化内涵。
据《青岛早报》报道:2006年,德国商人亨利安来到青岛投资生产大型齿轮。
而在他之前,亨利安家族已经有三代生产齿轮的历史。
2010年6月,亨利安80岁的父亲来到青岛,父子两人游览到江苏路基督教堂时,走进塔楼里看到了教堂钟表依然在正常使用。
亨利安说:“当我们在钟表上看到‘J.F.WEULE’这几个字,父亲就很激动,因为这是德国100多年前就有名的钟表制造商。
100多年前,J.F.WEULE钟表的齿轮,都是我们亨利安家来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制造文化的启示
中国正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
我们的关键制造设备还是依赖德国等发达国家。
此外,我们引进德国设备、零部件和工艺,却不能造出原装(德国制造)产品的质量。
“德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参照物。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必须研究和引进“德国制造”背后的文化因素,并克服近现代国民性的负面因素,开展一个制造业的文化再造。
德国制造的产品特性
在中国,与“德国制造”最有渊源的城市,莫过于1897年至1914年曾经作为德国远东地区殖民地的市。
提及这段历史,中国人心中伴有隐痛,德国人心中伴有惭愧。
而这段历史,客观上却促进了的工业发展。
而今,啤酒、海尔等品牌,还承载着“德国制造”的文化涵。
据《早报》报道,2006年,德国商人亨利安来到投资生产大型齿轮。
而在他之前,亨利安家族已经有三代生产齿轮的历史。
2010年6月,亨利安80岁的父亲来到,父子两人游览到路基督教堂时,走进塔楼看到了教堂钟表依然在正常使用。
亨利安说:“当我们在钟表上看到‘J.F.WEULE’这几个字,父亲就很激动,因为这是德国100多年前就有名
的钟表制造商。
100多年前,J.F.WEULE钟表的齿轮都是我们亨利安家供应的。
”保证钟表正常运转的齿轮有小有大,总共20多个,每一个都如102年前设计者设计的那样,严丝合缝,正常运转。
教堂工作人员说,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维修过这座钟表,就是每三四天给这些齿轮涂抹一次机油。
亨利安表示:“根据目前的情况,这些齿轮没有任何问题,还能再用上300年,真要维修时,恐怕是我的曾一代了。
”不仅如此,啤酒厂100年前德国制造的酿酒设备、电机、变速箱、标贴机和选麦机等,至今还能使用。
老市区100年前德国人留下的地下排水系统,雨污分离,设计合理,无论多大雨量都能正常运行。
昔日德国总督府的家具、吊灯等每个细节的工艺都正如今天解说员面向参观者津津乐道讲解的
那样神奇,引起听众阵阵唏嘘。
无论百年前的教堂大钟、酿酒设备、地下排水系统、建筑与家具,还是今天的奔驰、宝马、双立人刀具,“德国制造”具备了如下四个基本特征:耐用、可靠、安全、精密。
这些可触摸的特征,是德国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外显,而隐含其后的,则是“德国制造”独特的精神文化。
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是其精神文化的焦点和结晶。
“理性严谨”是黑格尔、康德的哲学;“理性严谨”是卡拉扬的手;“理性严谨”是德国足球;“理性严谨”更
是“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
其在制造业的具体表现,则可归纳为六大行业文化。
专注精神
在德国,“专注”是其“理性严谨”民族性格的行为方式。
德国制造业者,“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力强。
他们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一个产品领域,力图做到最强并成就大业。
此所谓“大业”特指大事业,在业有地位、受尊敬。
这些大业者,有些发展至今仍是中小企业,例如Koenig&Bauer的印染压缩机,RUD的工业用链,Karcher的高压专业吸尘器都是行业的全球领袖,而有些则已经成长为大企业。
“大”并不是目的,而是“强”的自然结果。
这恰恰印证了老子的哲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
1853年,由Daniel Straub先生在德国小镇盖斯林根创建的小型金属制品加工厂——符腾堡金属制品厂,100多年来专注于厨房用具,今天则成长为一个大企业。
它是全球厨房用品顶级奢侈品牌,并成为不锈钢厨房及餐桌餐具用品的代名词。
其产品包括餐具、锅具、刀具、厨房器具、餐桌用品、咖啡机等,品种超过1.5万种。
符腾堡一直是全世界大多数五星级酒店、高档餐厅的指定首选品牌,并于近年来进入我国中心城市高档商场,是厨房中的“奔驰”、“宝马”。
中国制造业乃至各行业,目前还普遍存在“超常规、跨越式放量发展”的浮躁现象,耐不住寂寞和诱惑,缺乏专注精神。
而华为、万科等个别专注型企业则代表了中国企业发展的希望和方向。
标准主义
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必然演化为其生活与工作中的“标准主义”。
德国人生活中的标准比比皆是,如烹饪佐料添加量、垃圾分类规、什么时间段居民不可出噪音、列车几点几分停在站台的哪条线。
他们是一个离开标准寸步难行的民族,这种标准化性格也必然被带入其制造业。
从
A4纸尺寸到楼梯的阶梯间距,我们今天时常接触的标准很多都来自德国。
全球2/3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
可以说,德国是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
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涵盖了机械、化工、汽车、服务业等诸多产业门类,超过3万项,是“德国制造”的基础。
标准主义在德国企业的具体表现首先是“标准为尊”。
在“德国制造”的过程中,标准就是法律。
尊重标准、遵守标准,就像系安全带和遵守红绿灯一样自然。
其次是“标准为先”,即在具体的生产制造之前,先立标准。
奔驰公司通过实施“标准为先”的质量文化,实现“零缺陷”目标,其有效途径就是尽可能详细地完善每个环节和部件的标准。
“德国制造”的标准主义有着其深刻的文化渊源。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文化的第一载体。
德语语法就是德国的语言标准。
德语是世界语言中标准最多的,如名词“性数格”、动词变位等严格规定。
一旦掌握了德语语法,就可以造出完美的德语句子。
对比德语,汉语属于慧性文字,在智能文明主导的时代,难以发挥优势。
汉语语法的“多义性”与中国人处理问题的“变通性”有着密切关系。
德国人无法面对和处理“不确定性”的性格,必然演变出其对于“标准化”的依赖。
而中国人对于“不确定性”的驾驭能力,似乎降低了标准化的必要性。
这种能力体现在体育项目上,就是越小的球以及越是具备不确定性的项目,如乒乓球、跳水、体操等,中国队越具有压倒性优势。
精确主义
对于标准的依赖、追求和坚守,必然导致对于精确的追求。
而对于精确的追求,必然反过来提高标准的精度。
德国人做事讲究精确,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很突出。
在德语口语中,Genau出现频率最高,表示“精确”、“准确”。
德国人不精确的话不说,不精确的事情不做。
不少来华安装设备的德国技师,使用带水准仪的四脚梯子,先
将梯子调试水平,再保证设备安装的水平。
作家震云亲身经历了德国式的精确:“我问他们,莱茵河有多深,这让德国人很犯难——春夏秋冬四季,河水深度都不一样,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才最精确。
”
德国人的精确主义,必然会被带入其制造业。
据《欧洲时报》报道,德国制衣业委托一家研究所重新测量和统计有关德国人身材的数据,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制衣尺寸。
精确主义直接给德国制造带来了精密的特性。
相比之下,中国语言中的高频词汇则是“差不多”,在表现出中国人驾驭“不确定性”功力的同时,也显示了一种负面的、不求精确的模糊性和随意性。
中国制造普遍精度不高的文化原因,就包括这个“差不多”文化。
完美主义
在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的递进发展中,必然产生完美主义。
这四个文化要素具有明显的递进、包含的逻辑关系。
完美主义是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的综合表现。
追求完美的工作行为表现是一丝不苟。
这已经是德国人深入骨髓的性格特征。
德国有一谚语:“犯错误,都要犯得十全十美。
”德国人做什么都要彻底到位,不论是否有人监
督,也不论是职业工作还是做家务,做不完美、有瑕疵就深感不安。
1984年底,海尔总裁绵绵到德国引进冰箱生产线。
“我在利勃海尔看到德国一个普通的做果菜盒的操作工人,注塑出来一个果菜盒,他就欣赏一下。
他的动作应该称为检查,但我从他的眼光里看到的是一种欣赏,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欣赏。
这个工人让我感动了很久,给了我灵魂上的震撼。
我想我们也应该这么做,要想改善自己,先从认真做事开始”。
后来就开始了以“砸冰箱”为序幕的海尔制造文化再造,并由此引进德国制造业文化。
必须指出的是,德式认真比起日式认真,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美学情怀。
绵绵所提到的那个“眼光里充满欣赏的工人”就是在“美学地工作”。
由此不难理解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