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练:(18)闺怨诗

合集下载

《闺怨》原文及赏析

《闺怨》原文及赏析

《闺怨》原文及赏析《闺怨》原文及赏析《闺怨》原文及赏析1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翻译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

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注释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香汗薄衫凉: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薄汗香: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手红冰碗藕: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藕碗冰红手: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郎笑藕丝长: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

“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

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长丝藕笑郎: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担心他薄情寡意不如藕丝长)。

译文及注释译文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

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注释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香汗薄衫凉: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薄汗香: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手红冰碗藕: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藕碗冰红手: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郎笑藕丝长: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

“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

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题材-爱情闺怨诗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题材-爱情闺怨诗

爱情闺怨诗——红妆对镜哭翠楼,喃燕双飞月如钩爱情闺怨诗诗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这首诗运用民歌常用的手法,先写眼前水恋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来作比喻,抒写愁绪,从而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全诗比喻新颖别致,形象感强。

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的手法,先写少妇“”,后面才说她“”,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无题(九)唐·彦谦杨柳青青映画楼,翠眉终日锁离愁。

杜鹃啼落枝头月,多为伤春恨不休。

这首诗以杨柳的盎然春意闺中思妇的愁眉紧锁,杜鹃悲啼催得月落,闺中思妇春恨绵绵。

寒闺怨(白居易)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这首诗尾联运用了的手法,“冷”即指剪刀上寒冷,传达到了手上,也只这种寒冷传达到了心上,写出闺中女子内心的寂寞凄凉。

【练习】应天长韦庄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

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

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前两句运用动静描写,以“黄莺语”反衬出春昼午后沉寂一片。

B.庭院沉寂,闺室也悠然。

精妙的画帘低垂,微风吹来,凤凰迎风起舞。

C.在这深闺之中,女主人公慵懒而寂寞,环境的幽寂更加衬托出人的孤独。

D.“空”在诗歌中含义独特,此词中“空”与王维的“空山新雨后”相同。

E.“君信否”即“君知否”,此句反问,描写出独居孤处的女主人公极端苦闷的心情。

2.请结合下片中的句子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女子的相思之情的。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清)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若只如初见”指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

高考古诗鉴赏:闺怨诗、边塞诗、送别诗

高考古诗鉴赏:闺怨诗、边塞诗、送别诗

高考古诗鉴赏:闺怨诗一、闰怨诗分类:1、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2、闻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优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二、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1、表现国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2、表现对游子(文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3、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4.表达官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5抒发王朝酩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

6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況,感収个人身世。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B、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C、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三、常见意象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官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高考古诗鉴赏:送别诗1、内容及主题倾向:(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

(2)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3)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4)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2、常见意象的寓意:(1)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2)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3)月。

月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矇胧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怀。

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4)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钱饯别送行。

(4)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宫怨诗

3.表现闺中人的别离苦情,及独处的冷清寂寞。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像玉一般的台阶。罗袜:用丝罗 做成的袜子。却下:放下的意思;水晶帘:指用水晶做成的帘子。 玲珑:晶莹剔透的样子。
翻译:玉砌的台阶在寒夜里已滋生了白露,深夜久久伫立,露 水浸湿了我的罗袜。寒冷的我,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 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夜中那一轮圆月。
菩萨蛮 唐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 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小山眉的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髻蓬松如云,将 我洁白的香腮似雪欲盖未盖。我懒洋洋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 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 镜,又对后镜,镜中的鲜花与我的容颜,交相辉映。穿上刚贴上装 饰的绫罗裙襦,我只爱这裙襦上绣着的一双双金鹧鸪。
译:我像长门宫的阿娇盼望重被召幸,尽管约定了佳期,而皇上却一再延 误,都只因太美丽遭人嫉妒。我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 深情向谁倾诉?奉劝嫉妒我的小人不要得意忘形,难道没看见玉环、飞燕都化 作了尘土。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 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此诗写一位妇女寂寞和惆怅的心情。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 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思妇的寂寞幽怨。
4、表现思妇怨战、厌战的情绪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 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 居延城外又移军。
简译:秋天的夜空一片寂静不见浮云,断断续续的大 雁声直到天亮尚清晰可闻。由鸿声我想要给边塞亲人寄 征衣,但不知寄到哪儿去。一打听,唉,听说居延城外 戍守的丈夫又开始随大军调往别处。

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①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族妇女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②凝妆:盛妆。

③悔教:悔使。

[诗文解释]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

忽然看到陌头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

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阅读及答案(1)首句的“”三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情态。

(2)“杨柳色”为何会引起“闺中少妇”的情感?(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3)最后一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参考答案】:(1)不知愁(2)柳树又绿,夫婿未归,时光流逝,青春易逝。

(3)少妇的突然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

4.有人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

解析:本诗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描写闺中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耐人寻味。

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就必须弄清楚是从什么转到什么上来。

诗中有两个明显的词语,第一句中的“不曾愁”,第四句中的“悔”。

找准了这两个感情基调,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参考答案】: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

女主人公由开始的“不曾愁”到“悔”的心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忽见陌头杨柳色”。

女主人公触景生情,看到陌头杨柳色(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媚,自身的孤独寂寞、对夫婿的思念和担忧,一时涌上心头,自然而然产生“悔”的心理活动。

5.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先抑后扬的写法;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问题】(1)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3)赏析“忽”字妙处。

答:(1)没有违反题意。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 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 分析。
•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 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 象。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 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5、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 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宫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初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 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 妹居处。 问题: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答①案诗示中例写:的是一个因—被孤—幽独—闭寂—深寞—宫—而——宫的女—妃—子——。 ②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 【常见意象】
•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 声等言愁意象;
• 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 行为类意象;
• 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 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 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 类意象。
闺意献张水部
又 名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近 试
待晓堂前拜舅姑

闺怨诗详解超全

闺怨诗详解超全

闺怨诗闺怨诗是以抒写女子的悲怨愁情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它包括两大类:一是专写帝王宫中失宠宫妃孤寂生活和悲怨心情的宫怨诗。

二是写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别离苦情的闺怨诗。

【闺怨诗的特点】1、题目特点闺怨诗的题目中多有“怨”、“宫”、“闺”、“思”等字眼;如《春宫怨》《玉阶怨》《秋闺思》《宫词》等。

2、思想感情闺怨诗传达的思想情感,一般有四种:一是专写宫中失宠宫妃孤寂悲怨之情;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

如唐代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

几个玄宗天宝年间进宫的老宫人,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她们被禁锢在古行宫中,红颜憔悴,成日价闲坐无聊,只有谈论以往。

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二是描写远戍边疆、永不复返的征人妻子的思念、想望、幽怨悲苦之情,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或怨战、厌战的情绪。

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三是写民间思妇或弃妇的别离苦情,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

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写了思妇楼头不见舟归的惆怅之情。

四是的借少女怀春、美人迟暮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

男性诗人“借女人说话”,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有人说:他们的目的是借思妇之日“托志帷房”。

一般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是一一对应的:以相思寓渴望抱效;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

所以这种手法为“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乐于采用。

如李璟的《望远行·玉砌花光锦绣明》借思妇念远以寄意,表达人生道路上的一段追求、盼望、幻灭的曲折经历,词中流荡着的那份迟暮之感,虚幻之情,正是李璟对政治、对人生感到空虚、幻灭的写照。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3.表现对丈夫的关切、担忧、牵 挂

《寄夫》陈玉兰
•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4.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 美人迟暮的哀怨
• 《行宫》元稹 •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5、寄托个人身世,

《闺意上张水部》朱庆馀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比如《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临死伸出两个手指这一细节的描 写,就把一个守财奴的丑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细描: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描绘、刻画。 细描可以用来记人、记事、写景、状物等。 细描通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事物的
细枝末节表现得惟妙惟肖。 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对荷叶、荷花、花香和流水的
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 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 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从 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 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 ,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 闺怨诗分为闺怨诗、宫怨诗、征妇怨 诗、商妇怨诗四类。闺怨诗都以女性 为描写对象,“怨”是这类诗的基调。
闺怨诗特征
• 2、行为意象:戍边、织布、捣衣、缝衣、 梳妆、登高、凭栏等; • 寄夫 陈玉兰 •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 闺怨 王昌龄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3、室内用具意象:灯、烛、帘、被、团 扇、床枕、帷幕、帏、镜等; • 玉阶怨 李白 •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 闺意上张水部 朱庆馀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高考速递】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练:(18)闺怨诗

【高考速递】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练:(18)闺怨诗

闺怨诗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山中寡妇杜苟鹤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①纳税:缴纳丝税。

②征苗:征收青苗税。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第一句写丈夫因当兵战死于疆场,女人只好孤苦一人住在山中的茅草屋中,概括地写出了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悲苦命运。

B.颔联的“犹”字和“尚”字两个副词极具表现力,有力地揭露了官府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的罪行,揭示了百姓难以活命的原因。

C.颈联写反动官府残酷掠夺所造成的结果:“野菜和根煮”、“生柴带叶烧”,形象地渲染出山中寡妇生活艰难的境况,很有艺术感染力。

D.在诗的尾联,诗人直接抒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强烈控诉了统治阶级无孔不入的剥削罪行,表达了对被剥削者的深切同情。

E.这首诗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诗人的情感通过人物刻画和生活场景描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这首诗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出山中寡妇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案:1.AD; 2.本诗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突出地表现了山中寡妇饱受剥削、生活极端贫困的特征。

她即使住在山中,也逃脱不了沉重的赋税。

她穿的是粗糙的麻布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生活的摧残使她未老先衰,也衬托出人物内心的痛苦。

官府的残酷掠夺使她只好挖来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新砍来的柴火“带叶烧”,其生活困苦之状让人难以想象。

解析:A项“因当兵死于战场”错解词意,是死于战乱;D项“直接抒情”、“矛头直指”、“强烈控诉”均不恰当,尾联是生发议论,不是抒情。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夫石(唐)刘禹锡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望夫山(宋)陈造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

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信,妾恨无终极。

坚诚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2019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闺怨诗(含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闺怨诗(含解析)

309教育网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 闺怨诗闺怨诗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

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一、闺怨诗分类1、闺怨诗闺怨诗主要集中在唐代,因此唐代的闺怨诗比较发达。

比如,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很平常的诗,就是说春天桑叶泛青,一个女人去城外采桑叶,提着篮子心神恍惚,忘记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

这是怎么啦,只因为昨夜做梦,梦见了渔阳。

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多战士去了渔阳。

这位女子的丈夫,想来也是其中的一个,梦见了远赴戎机的丈夫,心里当然是分外的惆怅,也就没心思采桑叶了。

在闺怨诗中,这样的事儿,这样的意境,应当说是很平常的。

唐代闺怨诗里,最值得一提的的还是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诗采用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名为“闺怨”,却偏偏先铺排出一个不解世事无忧无虑的青春女儿形象。

“凝妆”者,可以看出她在衣容修饰上花了是很花了一番工夫的,“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翠楼”者,古代富贵人家的居所外墙多以青色砖瓦装饰,既然有闲情逸致于大好春光里盛妆上翠楼,可见这个女子年纪尚轻,不曾经过生活的波折,更无须耽温饱之虞。

那么作者是不是看走了眼,用错了主角呢?非也!原来是这女子一番登楼远眺惹出了事儿:游目瞩望,柳色萋萋。

前年今日,我为君妻。

去年今日,折柳雁离。

今夕何夕,相隔千里。

妾为蒲柳,茕茕何倚?君为我故,缰系功利。

久不得归,痛悔无极!游蝶荡莺,君休轻取。

妆楼绿窗,妾意依依。

从“不知愁”到“悔封侯”,变化如此微妙而突然,却又合情合理。

诗人妙用比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美丽的春景添上了感伤的一笔,浅而不白,怨而不怒。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读练测12周 第10周周4(练)闺怨诗5练不分版本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读练测12周 第10周周4(练)闺怨诗5练不分版本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读练测12周第10周周4(练)闺怨诗5练不分版本周4 闺怨诗5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乌夜啼李白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注],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注秦川女: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曰:“窦滔,符国秦川人,被徙沙州(今敦煌),其妻苏氏。

滔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苏氏织锦,作回文诗以赠之。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黄云城边乌欲栖〞一句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答:(2)这首诗是如何突出表现织锦秦川女的情感的?请就其中两点作分析。

答: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秋闺思张仲素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施肩吾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注]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织璇玑图的布机。

十六国时前秦苏蕙因其夫窦滔被徙沙州(今敦煌),而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

凡八百四十字,宛转循环皆可诵读,后世传为佳话。

(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2)施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答:(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答: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下列问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答:(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闺怨诗赏析

闺怨诗赏析

闺怨诗赏析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闺怨诗赏析古代的闺怨诗大致可分为闺怨诗和宫怨诗两大类,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意象】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感情基调】忧怨,感伤,怅恨。

【思想内容】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以及寂寞孤独之感。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牵挂之情。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3、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和美人迟暮的伤感。

《宫词》朱庆余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

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

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

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

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

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

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4、借宫女红颜易老,抒发王朝盛衰之感。

《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

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

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

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

2019届高考 爱情闺怨诗

2019届高考 爱情闺怨诗

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寂寞、冷清的氛围。“长夜 生寒”点明时间是夜晚,天气极冷。“长”字既表 明夜还很长,又表明主人公由于苦闷而在主观上感 觉长夜难捱的情绪状态;“寒”字既是对天气寒冷 的描述,又是主人公由于寂寞、孤独而产生的内心 的寒意。
(2)诗中的比喻新奇,向来为人所赞赏。其实。把 “君心”比作明月并不是谢榛的首创,宋朝词人吕本 中的《采桑子》中有:“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西东, 南北西东,只有相随无别离。”试比较两首诗中“月” 的不同。
红妆对镜哭翠楼,喃燕双飞月如钩
爱情闺怨诗
一、了解爱情闺怨诗歌的特点。 二、了解此类诗中所写意象和寄托的感 情类别。 三、掌握鉴赏此类诗的手法。
爱情闺怨诗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 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 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 的心理状态。 “闺”的本意是小门。 古人建房其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 以“闺”也常指代女性。“怨”,埋怨, 抱怨也。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 之情,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
请说出以下诗歌题材的共同点?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忆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思妇
征妇
独守空闺的寂寞、 孤独
长期分离的苦楚
悔恨
商妇 游子 妇
对团聚的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闺怨诗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山中寡妇杜苟鹤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①纳税:缴纳丝税。

②征苗:征收青苗税。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第一句写丈夫因当兵战死于疆场,女人只好孤苦一人住在山中的茅草屋中,概括地写出了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悲苦命运。

B.颔联的“犹”字和“尚”字两个副词极具表现力,有力地揭露了官府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的罪行,揭示了百姓难以活命的原因。

C.颈联写反动官府残酷掠夺所造成的结果:“野菜和根煮”、“生柴带叶烧”,形象地渲染出山中寡妇生活艰难的境况,很有艺术感染力。

D.在诗的尾联,诗人直接抒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强烈控诉了统治阶级无孔不入的剥削罪行,表达了对被剥削者的深切同情。

E.这首诗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诗人的情感通过人物刻画和生活场景描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这首诗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出山中寡妇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案:1.AD; 2.本诗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突出地表现了山中寡妇饱受剥削、生活极端贫困的特征。

她即使住在山中,也逃脱不了沉重的赋税。

她穿的是粗糙的麻布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生活的摧残使她未老先衰,也衬托出人物内心的痛苦。

官府的残酷掠夺使她只好挖来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新砍来的柴火“带叶烧”,其生活困苦之状让人难以想象。

解析:A项“因当兵死于战场”错解词意,是死于战乱;D项“直接抒情”、“矛头直指”、“强烈控诉”均不恰当,尾联是生发议论,不是抒情。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夫石(唐)刘禹锡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望夫山(宋)陈造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

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信,妾恨无终极。

坚诚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烟悲复云惨,仿佛见精魄。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亦知江南与江北,红楼无处无倾国。

妻身为石良不惜,君心为石那可得?【注】①诗人于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政治上备受打击和迫害,长流远州,思念京国的心情一直很迫切,此诗即借咏望夫石寄托这种情怀。

②山椒:山顶。

③荡子:外出不归的男子。

④行役:出门在外,这里指外出的男子。

⑤红楼:泛指华丽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所居。

⑥良:实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刘诗首句,“终日”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望”者一往情深;“夫”字形成句中反复辞格,意转声连,节奏舒徐,音韵悠扬。

B.刘诗第三句,“几千载”突出苦恋之执着;末句“初望”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只似”“初望”,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与深切。

C.陈诗起首四句,不仅写出了眼前望夫石的外形,同时又将当年望夫女子的容貌与心情灌注入石像中,从而起到了既写人又写石的作用。

D.陈诗中,望夫女子自问自答,诉说自己的丈夫外出,音信断绝,自己抱恨无极,精诚不灭,而化成石头,接着又转入写景,渲染气氛。

E.刘诗为七言绝句,全诗紧扣题目,通篇在“望”字上做文章;陈诗为古乐府诗,通过细致的外形描写与问答,深入揭示女子的苦痛心情。

2.两首诗在表现望夫女子的不幸时,运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试简要说明。

答案:1.AD; 2.①刘诗侧重正面描写,写因丈夫出外未归,女子之痴心与痛苦的等待,突出表现其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

②陈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女子望穿秋水,化成石头;而她所等的人却被其他女子勾住了魂,变了心,忘记了家中妻子。

鲜明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控诉,深化悲剧主题。

解析:A项,“反复辞格”错,应是顶针辞格;D项,“望夫女子自问自答”错,应是诗人见山而浮想联翩,因而发出“这是什么时代的人,因丈夫外出不归而痴情化石的呢?”的疑问,之后才借望夫女子的口吻回答提问。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庭中有奇树①《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②。

攀条折其荣③,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①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

②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

滋,当“繁”解释。

③荣:犹“花”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B.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

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

这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D.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有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自我安慰。

E.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2.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奇树”的象征意义。

答案:1.BE; 2.“奇树”象征主人公的形象及其美好的情感。

“奇树”独立庭中而无人观赏,象征主人公的孤独、寂莫;“奇树”绿叶繁茂,花朵馨香,象征主人公情感的美好浓烈解析:B项,“不经意间”有误。

既然是庭中奇树,女主人公应是有意观看。

E项,折花并非主题,只是主人公思念夫君的行为表现,主题应为“但感别经时”,即因为夫妻离别的时间相当长了,因而有感而发。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思皇甫冉莺响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

龙堆:白龙堆的简称,指沙漠。

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

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

共八百四十字,纵横颠倒,皆成文意。

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反侵略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

B.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C.为了寄托思念,抒发离情别恨,女主人公为夫君织幅锦字回文诗,“笑独”用拟人手法,意为楼上花枝也会笑而眠。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待来班师,将个人命远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子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2.这首的首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方面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1.C; 2.①拟人。

“燕语”赋予春天燕子以人的情感,既描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用以燕子的“报新年”描绘出新年时节和平宁静,亲人团聚的场景。

②虚实结合。

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虚实相生,表现出思妇对从征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③对比衬托/反村/以乐景衬哀情。

上句写京城的春天色彩浓丽,新年佳节亲人团聚的快乐,下句写从征亲人在遥远的边疆,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

二者对比鲜明,在上句春意盎然的反衬下,下句更显得沉郁悲壮。

解析:“笑独”句意为“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秋蕊香①[北宋]张耒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②。

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③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注】①该词是张耒离许州任后,为一女性友人而作。

②金兽:铜香炉,铸成兽形。

③著人:使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两句写闺房的幽雅芳美,环境越是美好,越透露出别离的凄清。

B.“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句,虚写一遍一遍地倚栏凝望,实写一个月白风清的良夜,主人公形单影只,欲语难诉。

C.“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是说柳叶只枯黄萎落于一时,春风一吹,柳色如故。

而人一离别,各自天涯,难以再续旧情。

D.下阕在上阕写景的基础上,着重抒情。

词人用“浓于酒”一词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韵味深长。

2.该词上阕寓情于景,请从“动”与“静”的角度赏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答案:1.B; 2.①上阕前三句写微风使金咨炉中的一线香烟袅袅飘动,主人公倚栏远望,是动态描写;②后二句写画廊上空皓月流辉,是静态描写;③上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苦闷之情。

解析:1.“虚写”错。

主人公倚栏凝望是实写。

2.【诗歌鉴赏】这首词上阕描写黄昏伫立、情思难舍的情景,下阕抒发憔悴于离愁而深感人不如柳的慨叹。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这两句通过对细风透进帘幕、香炉缕缕飘香的描绘,明写闺房的幽雅芳美,暗写幽会告别的环境气氛,隐含越美好,越值得留恋,越幽静,越显得凄清的弦外之音。

“朱栏”二句,紧承首二句而来,由室内转而写室外,由黄昏写到深夜,勾勒出倚遍每一根栏杆、凝视着画廊上空如昼月光的生动画面,传达出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愁绪,下阕在上阕写景的基础上,着重抒情。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这两句是全词的主调, 这种“别离滋味”只有自己深深地感到,要说出来却又十分抽象。

词人在这里用“浓于酒”一词来形容这种离愁别绪的浓烈程度,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而且将词人借酒浇愁的神态巧妙勾出。

正因为如此,“著人瘦”一句便水到渠成,落到了实处。

这种离愁竟使人为之憔悴,其滋味便可想而知了。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紧承前句而来。

为什么会不及墙柳呢?因为柳叶只枯黄萎落于一时,春风一吹,柳色如故。

而人一离别,各自天涯,是否能再续旧情,可就说不准了。

这两句极为深切地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惆伥之情和缠绵悱恻之意,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两首诗的体裁都是绝句,不同的是金诗是五言绝句,刘诗是七言绝句。

题材上都是闺怨诗。

B.金诗塑造了一个白天睡觉、无所事事、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

C.金诗的思路不是惯常的起承转合,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撕蕉剥笋,正符合所谓"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

D.刘诗从时间布局看,先写时间之晚,后写季节之晚。

首句纱窗日暮,引出次句窗内独处之人;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末句庭中落花。

E.刘诗第二句化用"金屋藏娇"的典故,只用七个字就写尽了诗人作为深富失宠之人的凄苦、悲凉的处境,是全诗的中心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