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中的史实记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作文范文
摩崖石刻是指在山崖或石壁上凿刻的图案和文字。
这种石刻形式在中国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神秘而古老的艺术形式。
摩崖石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
最著名的摩崖石刻当属漕渠镇金沙湖岩刻了。
这处岩刻是一系列以佛教故事和传说为主题的图案和文字。
金沙湖岩刻的创作始于东晋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跨越了近1500年的时间。
虽然这些石刻年代久远,但它们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的推崇。
摩崖石刻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石刻,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古代文明的信仰、价值观和社会生活。
如果你热衷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那么来到这些摩崖石刻可以让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国历史上,摩崖石刻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唐朝时期,主要是因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而产生的;第二个时期是明清时期。
这些石刻所表现的主题包括佛教、道教、历史和文学等。
石刻的内容涉及到了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历史和文化,形式多样,包括壁画、浮雕、线刻、篆刻等。
摩崖石刻的创作需要艺术家对刻石技巧、图案设计和文字书写等方面具备高超的技艺。
在石刻作品的表现上,设计者需要将复杂的故事、传说和历史知识融入到刻石中去。
在刻石的过程中,艺术家需要掌握不同的刻石工具,包括槌子、凿子和刀子等。
艺术家的创新和奉献精神为后人留下了一件件珍贵的艺术遗产。
摩崖石刻的价值在于传承文化与审美的美好。
这些古老的石刻作品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珍贵见证。
通过研究这些石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从而使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视这些文化遗产。
另外,摩崖石刻的艺术价值也非常高。
这些石刻作品在图案设计、刻石技巧及工具的使用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摩崖石刻在今天的中国还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石刻已经被保护和修复,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
摩崖石刻也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
昭通人杰地灵
昭通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是云南文化三大发源地之一(昆明、大理、昭通),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是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辉煌的历史,为昭通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独特的自然资源。
为了进一步激发全市各族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信心和热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评选《昭通十大名片》活动。
通过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专家的推荐,评选出了首届《昭通十大名片》。
这十大名片分别是:罗炳辉、龙云、扎西会议会址、豆沙关五尺道、黄连河风景区、大山包国家公园、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溪洛渡水电站、昭通苹果、昭通天麻。
-一、罗炳辉-罗炳辉是一位从奴隶成长为统率千军万马、屡建战功的杰出军事家。
罗炳辉(1897-1946),1897年出生在云南昭通时彝良县一个彝族贫苦家庭,从小过着牛马不如的农奴生活。
1915年入滇军当兵,作战勇敢,从士兵升至营长,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
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红9军团军团长。
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
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途中屡担重任,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北上,表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
中央军委赞誉红9军团为“战略轻骑”。
抗日战争初期,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一战线工作。
1939年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第5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
1940年后任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5支队司令员、第2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为巩固和扩大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
虽身患重病,仍亲临前线部署作战。
1946年6月21日在兰陵时突然病情恶化,不治逝世。
豆沙关[云南昭通市盐津县的旅游景区]
⾖沙关[云南昭通市盐津县的旅游景区]简介位于滇东北云川交界处的盐津县⾖沙关,⼤⾃然的⿁斧神⼯劈就了锁滇扼蜀的雄关天堑,为四川进⼊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要隘。
因其对岸壁⽴千仞的⽯岩,被关河⼀劈为⼆,形成⼀道巨⼤的⽯门,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称“⽯门关”。
⽯门关(关隘建筑)始建于隋朝,以前有⼀尺⼆厚的两扇门,门⼀关,门杠⼀顶,中原和边疆两⾯就隔绝了。
特别在唐朝的时候,天宝年间战争爆发,南诏叛唐后,⽯门关就关闭了,⼀关就是40多年。
到了袁滋受命赴南诏去册封异牟寻,才重新打开了⽯门关。
古今五道对于⽯门关,《蛮书》是这样记载的:“⽯门东崖⽯壁,直上万仞;下临朱提江流,⼜下⼊地数百尺,惟闻⽔声,⼈不可到,西崖亦是⽯壁,傍崖亦有阁路,横阔⼀步,斜亘三⼗余⾥。
半壁架空,欹危虚险。
”其险⽆⽐。
如今“⽯门关”三字,出⾃云南著名书法家楚图南之⼿,极拙朴耐品,意味绵长。
⾖沙关⾖沙关处在五尺道的咽喉位置,城门上题刻的仍然是古时的“⽯门关”三字,这是通往古南滇的第⼀关,关内为中原地界,关外则为蛮夷之地。
古时的关门为1.2尺厚的⽊门,除有⼈值守关门外,楼上也驻有重兵,可谓“⼀夫当关,万夫莫开”,今⼈将⽯门关称为“险关”。
古时,每逢将⼠出征,家⼈们便会守候在⽯门关,翘望着亲⼈归来,⽯门关⼜被⼈们称为“情关”。
相传,盐津普洱⼀代出美⼥,清代曾先后7次有美⼥被选⼊宫,故⽽,⽯门关⼜有“美⼈关”之称。
故⽽,当地⼜流传着⼀句话:不到⽯门⾮好汉,英雄要过⾖沙关。
名称由来来历⼀说起“⾖沙关”,不知道底细的⼈可能会以为这⾥盛产“⾖沙”,就是那种⽤来作“⾖沙包⼦”馅⼉的“⾖沙”,也可能会由此疑惑:为什么取⼀个这么“⼟”的地名?其实,“⾖沙关”的关名⼤有来头,来⾃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南征通过这⼉的往事。
秦始皇统⼀中国后,下令修筑“五尺道”,以便做到“车同轨”。
秦“五尺道”从⽯门关西边的关⼝岩上通过,从下到上,⼏经曲折,向北通往叙府(今天的四川宜宾)。
唐袁滋题名摩崖石刻探析——云南省昭通市博物馆
唐袁滋题名摩崖石刻探析——云南省昭通市博物馆文/秦平唐袁滋题名摩崖石刻刊刻于昭通市盐津县城南30公里豆沙关五尺道西侧崖壁上,刻石高约60厘米,宽约25厘米,全文八行,直下左行,计一百二十二字,除末行“袁滋题”三字为小篆外,其余七行均为楷书。
释文如下: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第一行)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严,小使吐突承璀(第二行),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第三行),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第四行)蒙异牟寻为南诏。
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第五行)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第六行)马,开路置驿,故刊石纪之(第七行)。
袁滋题(第八行)。
石刻记载了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御史中丞袁滋奉史南诏,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途经豆沙关(唐时称石门关,秦开五尺道亦即此)时,于悬岩峭壁间摩崖题刊记事,距今千余年。
该石刻是云南省历史文献中的重要实物资料。
于1988年1月13日纳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摩崖石刻历史背景唐天宝年间,唐王朝对南诏先后发动了泸南、西洱河两次战争,都以失败告终。
南诏乘机联合吐蕃,向东扩张,占据爨地,继而攻陷姚州,取大小夷州县三十二个,据地自雄,继而与唐朝决裂。
唐贞元年间,南诏国王异牟寻希望归唐,派遣使臣分三路使者到朝廷,向皇帝表示交好之愿。
唐遣崔佐时至点苍山与异牟寻结盟,并共同击败吐蕃。
公元794年,唐德宗派遣御史中丞袁滋为册南诏使,前往南诏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表示世代友好。
二、摩崖石刻刊刻的史实及意义摩崖石刻文字所记述的历史情况及其石刻本身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唐德宗贞元十年遣袁滋册封南诏,内属归唐,史册灿然详备,《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均有记载,然诸书记载中有关史实、年代、当事人等方面多有相互矛盾之处,有此石刻作为当事人留下的实物证据,对于补唐书之缺及正误其他载籍处,尤为珍贵。
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年),唐朝边臣失政,南诏阁罗凤被迫背唐,相继击败鲜于仲通,大破李宓等所出唐兵,唐军先后损失二十万人。
昭通:咽喉西蜀,锁钥南滇
昭通: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作者:越声来源:《小演奏家》2018年第07期昭通这个地方对我来说真的很陌生,查阅资料才得知它是云南文化三大发祥地之一,地处滇东北,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也是云南入川的主要通道,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当地群山绵绵,江流滔滔,是苹果喷香、花椒呛鼻、“吃洋芋长子弟”的好地方。
天然的交通历史博物馆从四川宜宾驱车几十公里就来到了昭通盐津县豆沙关。
在昭通民盟市委的安排下,盐津县统战部莫部长与一位精通当地史料的专家侯老师亲自在路口迎接我们。
豆沙关古称“石门关”,位于关河北岸的悬崖上,是古人沿五尺道进入云南的第一道天险雄关。
关口前的栈道为都江堰开创者、秦蜀守李冰差人所凿,宽约五尺,起伏不定,难以通行,故名“五尺道”。
道上山石嶙峋,马蹄在石块上踏出的印迹多达200余个,深者可达三四寸。
关上有唐碑亭,亭内岩壁上有唐代袁滋题记,题记为中唐御使中丞、著名书法家袁滋于公元794年出使云南路过石门关时所刻,全文120余字,其中“袁滋题”三字为篆体,其余皆为楷书。
在关河南崖绝壁的斜洞内,还存有棺木9具11件,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豆沙关僰人悬棺。
据说,僰人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时期,僰人于周代时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僰侯国便建在宜宾境内,与如今的水富县仅隔着奔流不息的金沙江,可到了明代,这一民族却突然人间蒸发,而川、滇、黔三省崖壁上的悬棺则是这个神秘的南方少数民族留给世界的奇观和谜语。
我环顾身旁的树木在风中摇曳着深浅不一的树叶,远眺关河两岸的山岭,只见山岭如同巨斧劈开一般,峭壁悬空,南北对峙,河水像是熔化的黄金带子,绕着群山缓缓流动。
山风吹过,栈道上回响起沙沙声,伴着叶片飞落和草虫低鸣,也许还有诸葛亮挥师入西蜀将士们的跋涉脚步和马蹄在石块上连续不断的踩踏。
我们坐在凉亭石凳上听侯老师讲当地流传的典故,听李兰义军出雄关和石达开强渡朱提江;听吴三桂、陈圆圆夜宿豆沙关和蔡锷讨袁过石门……听侯老师说,1956年夏,原县文化部门的某位领导听说当时隶属于大关县石门乡的豆沙关石壁上有一通摩崖石刻,是诸葛亮南征留下的古迹。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内容解释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内容解释摩崖石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石刻作品。
本文将对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的内容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一石刻作品的意义。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石刻上的内容包括袁滋的名字和他的题记。
袁滋,是中国古代文人学者,他在这块石刻上留下了他的名字和相应的题记。
这种自我介绍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彰显袁滋的身份和地位,也体现了当时文人雅士们对自己形象的重视。
袁滋的名字和题记的内容,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有关。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可以深入了解历史时期的人物和事件,对该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进行推测和还原。
同时,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的出现,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助于研究和探讨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
其次,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的内容还可能包括一些诗句或哲理性的文字。
中国古代文人崇尚诗词和哲学思想,他们常常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在题记中融入诗句或哲理性的文字,可以增加石刻的艺术性和内涵。
这样的内容往往富有意蕴,直触人心,既能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也为后人提供了哲理的启示和思考。
在当代,我们可以通过研读这些文字,体悟和传承古人的智慧,延续其思想和精神的火炬。
最后,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的内容还可能涵盖一些与自然和人文景观相关的内容。
中国古代文人常常以山水之美为题材,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禀赋。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当中可能记录了当时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或者与之相关的人文背景。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也可以对这一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解析其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一作品的意义。
从作者介绍自身的角度、诗词哲理的层面,以及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关的角度,石刻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开展艺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素材。
袁滋题记摩崖的诗
袁滋题记摩崖的诗一、嘿,你知道袁滋题记摩崖吗?那可是个超酷的地方,还有与之相关的诗呢。
就像一把神秘的钥匙,打开了历史的大门。
这些诗就像是岁月长河中的点点星光,在那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比如说“古崖苍苍,字迹朗朗。
”简单几个字,却像一幅画一样,把摩崖题记那古老又庄重的感觉一下子就描绘出来了。
我每次读到这样的诗,就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时代,站在摩崖前,和古人一起感受着历史的气息。
二、袁滋题记摩崖的诗啊,就像是一个老朋友在娓娓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你看那诗里的每一个字,都像是有生命的精灵。
像“摩崖虽无言,诗意自悠长。
”这诗仿佛在告诉我,即使那摩崖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不会说话,但是这些诗却赋予了它无尽的生命力。
我常常想,当时写这些诗的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是对着摩崖的惊叹,还是对岁月的感慨?我要是能跟他聊一聊就好了。
三、哇哦,袁滋题记摩崖的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它们不像是那些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诗,而是像质朴的民谣。
比如说“摩崖石上字,岁月心中诗。
”这诗就好像是在说,摩崖上的字不仅仅是刻在石头上,更是刻在了岁月的心里,变成了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
我有时候读着读着,就觉得这些诗像一位智者的低语,在我耳边轻轻地诉说着历史的秘密,让我忍不住想要去探寻更多。
四、你能想象吗?袁滋题记摩崖的诗就像是一本没有页码的史书。
每一行诗都是一段历史的记载。
“题记留千古,诗意传万秋。
”这就像在说,那题记在摩崖上留存了千百年,而诗中的意义却能一直传承下去,像永不熄灭的火种。
我和朋友聊起这些诗的时候,朋友说他觉得这些诗就像宝藏,藏在那摩崖深处,等待着有缘人去发现。
我深以为然,每次去看摩崖,读这些诗,都感觉像是在寻宝。
五、袁滋题记摩崖的诗真的很神奇。
它像是一阵从古代吹来的风,带着那个时代的气息。
“诗刻摩崖间,古韵心中传。
”这诗就像在描绘一种感觉,那些刻在摩崖之间的诗,把古老的韵味传递到了我们心中。
我问一个对历史很感兴趣的老师,他说这些诗就像是连接古今的桥梁。
豆沙关的故事
豆沙关的故事“豆沙关”这一名称的由来,盐津流传着两种说法。
其一是蜀汉时期,诸葛亮南征途经此地,一个晚上就巧妙破解守关将领出的分捡混杂的豌豆与河沙的难题,故称此关为“豆沙关”以纪念他。
其二是元代的一位守此关的将领窦杓,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此关为“窦杓关”,后谐音为“豆沙关”。
这两种前后时间相差一千多年的说法都被记录在一张纸上,框在高速公路旁一座楼阁里,供人们遥想品鉴。
历史上的豆沙关是怎么样的,谁也说不清楚了。
而浩瀚的史册里,关于它的记载,也是只言片语,语焉不详。
我们只能摸索着这些文字碎片,沿着一条道路的演变历程,去试探悠远的历史时空中豆沙关的脉动。
先秦:关于杜宇、僰人和李冰的传说是谁在这里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有一种说法就是魂化杜鹃的古蜀王杜宇带着部族从千顷池(今昭通)迁徙北上入蜀,就是取道盐津,而豆沙关是必经之道。
可以想见的是,那时的盐津古木参天,荒草披靡,古朱提江带着湿重的瘴气穿过峡谷丛林,毒虫猛兽在两岸出没。
一路披荆斩棘,攀藤跃沟,历尽千辛万苦,当杜宇和他的部族过了今天大关的吉利镇,抵达豆沙关,陡然呈现在眼前的,是斧劈刀削般耸入云霄的断崖,滚滚朱提江水拍击着冰冷的崖壁,幽暗黑森的密林中,野兽的叫声隐隐传来。
先前的一切艰难险阻,瞬间都轻了下来。
退是退不了了,唯有前行。
于是,大自然造化出的千寻断崖上,第一次留下了人类的足迹,每一个脚印,都艰难谨慎,颤颤巍巍。
而关于豆沙关似乎可以确信的历史发轫伊始,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据有关研究,春秋时期,濮人与楚人失和,在楚国的几番打击挤压下,濮人沿长江而上,直至朱提江(即今天的关河)流域,定居下来,并建立了僰侯国。
此后,濮人便被称为僰人。
今天,豆沙关河对岸的半崖上,还保留着僰人悬棺。
我们难以确证在那段遥远而缓慢的历史中,当春秋战国的群雄正轰轰烈烈地逐鹿中原夺霸争雄的时候,避居于此而等不及世家着半点笔墨的先民们是如何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艰难前行。
直到公元前250年左右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这里的沉寂。
盐津豆沙关古镇简介小学作文
盐津豆沙关古镇简介小学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盐津豆沙关古镇,特别开心。
盐津豆沙关古称石门关,位于云南省滇东北的滇川交界处盐津县豆沙镇,关内集聚了众多文化遗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让豆沙关获得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名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旅游小镇等殊荣。
豆沙关有“一目三千年”的美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就了锁滇扼蜀的雄关天险,古老神秘的僰人悬棺、隋代古城堡、唐代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等古迹,给豆沙关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走在古镇街上,三千年来形成了巴蜀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滇文化、黔文化在此交汇交融的局面,让豆沙关成为文化、商贸的集聚地。
五尺道上现在残存遗迹约有350米,一级级青石阶上留有的240多个马蹄印记录着豆沙关的变迁,雨后蹄坑内的积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清澈明亮,雄伟的石门关倒影在水中浮现。
三千多年文化带来的福利,让全国各地的客商根扎豆沙古镇,传承着豆沙的文化。
“这里历史悠久、环境安逸,我开饭馆养活一家六口,已经定居成为豆沙人喽。
”祖籍XXX的饭店老板李先生说。
袁滋题名摩崖与南诏归唐述略
袁滋题名摩崖与南诏归唐述略作者:朱飞镝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03期[摘要]南诏与唐朝本为友邦,唐朝边将的跋扈、谗构和离间,导致南诏背唐,转而依附吐蕃,双方于天宝年间发生数次战争。
由于不堪忍受吐蕃的骄横,双方矛盾激化,南诏遂决定内归唐朝,并一再输诚。
双方达成协议后,唐朝于贞元十年(794)六月派御史中丞袁滋,持节赴云南册封异牟寻为云南王。
袁滋循五尺道前往南诏途中,在云南昭通石门关摩崖勒石记事。
袁滋题记摩崖是南诏再次归唐事件的重要见证,也是唐代对边政策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天宝战争;袁滋;摩崖石刻;南诏;豆沙关[中图分类号]K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13)03-0139-03历史上,云南诚然与中原王朝存在分治现象,但在经济、文化上一直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滇东北昭通豆沙关的袁滋题名摩崖,是作为封建统一国家的唐中央政权与南诏地方政权关系史一项重要的实证文物,又是唐贞元间中原、巴蜀与云南交通史的真实碑记。
唐初,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较大的部落,史称“六诏”。
开元年间,唐玄宗为了取得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权,支持位于最南端的蒙舍诏兼并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进而觊觎全滇。
748年,阁罗凤继位,不可避免地与唐王朝直接发生利益冲突。
至天宝年间,唐朝政腐败,奸臣擅权邀功,边吏贪婪暴戾,恣意启动边衅,引发民族矛盾。
云南太守张虔陀频繁向南诏增派赋税徭役,并勾结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向阁罗凤勒索财物,此举遭到拒绝后,张虔陀向唐朝廷谎报南诏谋反。
阁罗凤遂先发制人,起兵围攻姚安,杀了张虔陀。
此唐玄宗天宝九年事,《旧唐书·南诏蛮传》对此的记载“不仅未涉及双方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也未触及事件的这一主要起因(按指张虔陀离间部落),并将此事件基本记为阁罗凤与张虔陀因个人仇恨而出现的冲突”[1](P155)。
实际上,张虔陀的贪婪蛮横,挑拨离间,才是南诏叛唐的主因。
大麦岭摩崖题记丨杭州现存唯一的苏东坡题记原物!至今近1000年
老杭州“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一位背井离乡的诗人在西湖边的望湖楼上饮酒作诗,醉而挥墨,赋诗五首。
这是他离京外调在杭州任职的第二年,杭州的温润与诗情画意无时无刻不赋予他灵感、浸润他的心神,可以说,杭州已然成了他的 第二故乡 。
这位诗人,便是 苏东坡 。
两次任职杭州,苏东坡在这个城市留下了无数引人入胜的故事与传说。
至今,杭州还保留着名菜“东坡肉”,地名“东坡路”、“学士路”、“学士桥”、“惠民巷”,当然,还有最著名的西湖苏堤。
而 大麦岭 也在其中,却显得黯淡无名、鲜为人知。
大麦岭位于三台山东北面,丁家山西面。
就在大麦岭东麓,一块 摩崖石刻矗立千年,是杭州现存惟一可信的 苏东坡题记原物 。
在三台山路,从杭州空军疗养院的后门过马路,有一条被绿荫掩盖着的小路,沿着小路拾级而上到半山腰,就可以看见一座亭子下有着众多石块,这便是苏东坡大麦岭摩崖题记之所在。
摩崖,说的就是把文字雕刻在天然或者半天然的崖壁上。
苏东坡大麦岭摩崖石刻高1.3 8米,长1.84米,字径0.1米,楷书。
题刻内容为:“ 苏轼、王瑜、杨杰、张璹同游天竺,过麦岭。
”今天所能看见的字迹早已漫漶不清,唯独“ 麦岭 ”两字清晰可见。
元祐四年(1089),司马光执政,新法被废,苏东坡与当朝政见不合,又请求外调,于是已经54岁的苏东坡再次来到杭州。
大麦岭摩崖就是苏东坡与王瑜、杨杰、张璹同游天竺,过麦岭时所题。
据史书记载,苏堤尚未建成的时候,麦岭是从西湖北山到南山的 捷径 。
北宋以前的杭州,无论官商,抑或是老百姓,在前往灵隐、上天竺进香时,通常选择乘船过西湖,在湖西岸的赤山埠、茅家埠等处泊船,再取道麦岭,出洪春桥,经九里松。
因此,古时的麦岭可以说是一条熙熙攘攘的 上 香大路 ;而如今,麦岭被湮没在历史尘嚣中,仅是青山绿树掩映中的一条鲜有人问津的山间小径。
这是不幸,亦为有幸。
《西湖志》 里记载,苏轼在西湖边留下的题刻一共有五处,其中龙华寺、韬光庵、麦岭三地都是与王瑜、杨杰、張璹同游的,其余还有龙井、下天竺两地。
湖南浯溪摩崖石刻导游词
湖南浯溪摩崖石刻导游词列位朋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送光临浯溪。
今天大家要参观的浯溪风景名胜区位于祁阳湘江大桥南端,面积虽不大,只有0.16 平方公里,没有南岳那么巍峨,也不如桂林山水那么华丽,却小巧玲珑,宛如一位小家碧玉式的乡村姑娘。
历代名人对她评价也很高,清代王士祯就说过:“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浯溪。
〞如今浯溪保存有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诗文石刻505块,是我国最大的摩崖石刻群。
我们知道我国最大的碑林西安碑林全是一块块列在室内的活碑,而这里全是露天的摩崖石刻,可谓“天然去雕饰〞了。
又因其重析历史、文学艺术价值,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还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7年2月通过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
浯溪到底怎么样?“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家马上可以一睹其“庐山真面目〞了。
[宝篆文光]浯溪的历史跟碑林是密不可分的,此刻咱们所见到的第一块篆刻石碑是清朝光绪年间的抚湘使者吴大澂所撰写的?峿台铭有序?,可作为碑林的前言。
他首先介绍了浯溪山水的特点,历史沿革及重要的历史价值。
后面的铭文写得更好:“园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胜,天下公之。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这结论说得多好呀,到现在都不能不说有它超级深刻的借鉴意义,这在那时对作为封建社会封疆大吏的作者来讲,有这般思想境界实属难能宝贵。
后面接着说:“大贤已往,民有去思。
思其居处,思其文辞。
次山私之,谁曰不宜?〞次山是指唐朝诗人元结〔字次山〕,他把这里当私有,谁说不适宜?而作者前面又说“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是的,这句话含义超级深刻,得从浯溪的历史渊源提及。
浯溪,本来无名小溪,唐朝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元结出任道州刺史,舟过祁阳,见这里怪石林立,悬崖峭壁,风光异样优美,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后又弃官不做,来这里隐居,并自创“浯、峿、痦〞三字,命溪曰“浯溪〞,山曰“峿台〞,亭曰“痦亭〞〔现为亭〕,合称“三吾〞,祁阳县城原名“三吾镇〞也因此而得名。
袁滋《中条山靖院道堂铭》拓片并译
袁滋《中条山靖院道堂铭》拓片并译袁滋《中条山靖院道堂铭》袁滋在唐代,是与李阳冰、瞿令问齐名的篆书名家。
黄庭坚《游愚溪》:“下入朝阳岩,次山有铭镌。
藓石破篆文,不辨瞿、李、袁。
”其中的袁,就是指袁滋。
袁滋的篆书,以位于云南盐津县西南15公里豆沙关的袁滋题记摩崖石刻最著名,其中篆书仅有“袁滋题”三字。
国家图书馆古籍目录有《皇帝铸鼎碑》拓本,但未见图录。
这件《中条山靖院道堂铭》,是近年出土者,《文物世界》09年1期有景宏波《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考》。
山西融易达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碑拓专场有一纸拓片,图片尚清晰,现把说明文字和图片转帖到这里,供有心研究唐代篆书者参考。
此碑现存于山西芮城县博物馆碑廊内。
唐贞元十四年(798)镌建。
虢州刺史太原王颜撰,尚书右丞陈郡袁滋书。
碑作立式,长方形。
额浮雕六螭首下垂,正中阳文篆书“中条山靖院道堂铭”三行八字。
碑文篆书,有方界格,行19,满行36字,字径3公分,共647字。
碑右边缘有破泐。
碑文传述虢州刺史太原王颜,晚年以自己的官俸收入在中条山修建靖院道堂的概况,兼及王本人的籍贯迁徙等经历。
碑之书者陈郡袁滋,据考系唐代工篆、隶之书家,碑文全为小篆体,书法委婉圆转工力甚佳,为唐代篆书碑中之珍品。
图为《中条山靖院道堂铭》拓片《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原立于芮城县大王镇后坪村西山道院内,一九八二年因道院已毁,移至县博物馆碑廊内。
唐贞元十四年(七九八)镌建。
虢州刺史太原王颜撰,尚书右丞陈郡袁滋书。
碑作立式,长方形,额高六十九公分,宽八十八公分,厚二十五公分;碑身高一百四十九公分,下宽八十二公分,上宽八十公分,厚二十五公分;龟座,高五十公分,宽一百五十公分,长一百三十五公分。
额浮雕六螭首下垂,正中阳文篆“中条山靖院道堂铭”三行八字。
碑文篆书,有方界格,行十九,满行三十六字,字径三公分,共六百四十七字。
碑大体完好,唯右边缘稍有破泐。
碑文叙述虢州刺史太原王颜,晚年以自己的官俸收入在中条山修建靖远道堂的概况,兼及王本人的籍贯迁徙等经历。
盐津豆沙关唐袁滋摩崖-云南昭通历史旅游文化云南旅游-看云南旅游网
盐津豆沙关唐袁滋摩崖-云南昭通历史旅游文化云南旅游-看云南旅游网盐津豆沙关唐袁滋摩崖-云南昭通历史旅游文化盐津豆沙关唐袁滋摩崖-云南昭通历史旅游文化,唐袁滋题名摩崖在云南旅游昭通盐津县豆沙关古城堡前的崖壁上。
刻石高约60厘米,宽约25厘米,全文八行,直下左行,计一百二十二字,除末行“袁滋题”三字为小篆外,其余七行均为楷书。
释文如下: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第一行)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严,小使吐突承璀(第二行),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第三行),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第四行)蒙异牟寻为南诏。
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第五行)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第六行)马,开路置驿,故刊石纪之。
(第七行)袁滋题。
(第八行)唐德宗贞元十年(794)遣袁滋册封南诏事,史册灿然详备,《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诸书皆有记载,唐人樊绰《蛮书》述之尤详。
然诸书记载于史实、年代、当事人等方面多有相互矛盾之处,更不乏文字讹误、歧见旁出的情况。
袁滋题名摩崖,天地恒久,历历在目,作为主要当事人留下的南诏内附归唐的实物证据,对于补唐书之缺及正误其他载籍处,至为珍贵。
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南诏阁罗凤背唐。
唐先后遣鲜于仲通、李宓率兵进讨,皆遭败绩,死伤20余万人马。
十一年,南诏依附吐蕃,受封为“兄弟之国”,封阁罗凤为“赞普钟南国大诏”。
大历十四年(779),阁罗风死,其孙异牟寻嗣位后,吐蕃挟南诏合兵攻唐。
德宗派李晟、曲环率兵迎敌,大破吐蕃、南诏军。
扩张受挫的吐蕃迁怒于南诏,将“兄弟之国”降格改封“日东王”,两方关系疏离。
“异牟寻每叹地卑夷杂,礼义不通,隔越中华,杜绝声教”。
——这是异牟寻欲内附归唐的一种动因。
另一方面,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吐蕃对南诏的重税苛求、征敛无度、颐指气使,已经到了异牟寻不堪忍受的地步。
继续依附吐蕃,虽委屈求全,何日是个了结?异牟寻问计于清平官郑回,郑回坦陈直言:“中国有礼义,少求责,非若吐蕃{林刻无极也。
长江小报【精编】
发源地长江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
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海拔6621米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雪山。
各拉丹冬雪山与它周围的20座海拔6千米以上的雪山组成了南北长50余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的雪山群。
海拔5800米以上终年积雪,积雪面积在600平方千米以上。
雪山群中有近40条现代冰川沿山谷向下移动,有的形成冰舌,冰舌末端海拔约5400米。
晶莹夺目的雪山和冰川,储存着大量的、用之不竭的固体水源。
雪山群西南部的姜根迪如雪山,海拔6548米,有南北各1条冰川围绕,形似螃蟹的两只前螯,南冰川长12.6千米,宽1.6千米;北冰川长10.1千米,宽1.3千米。
冰川末端的冰舌,因融溶作用形成许多奇特的冰峰,组成瑰丽的冰塔林和冰瀑布。
冰舌两侧和末端接近岩石和砾石裸露区,吸热较多,融溶剧烈,一串串冰凌下的一滴滴融水形成一股股小瀑布,水声潺潺,奔流向前。
这就是万里长江的发源地,这两条冰川的融水就是长江源头的最初水流。
传说远古时代,瑶池宫里住着西天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瑶姬。
她在紫清阙里,向三元仙君学得了变化无穷的仙术,被封为云华夫人,专司教导仙童玉女之职。
瑶姬生性好动,那里耐得住仙宫里那般寂寞生活。
一日,她终于带着待从,悄悄地离开了仙宫,遨游东海。
但是,当她看见大海的暴风狂涛,给人间造成严重的灾难时,便出东海腾云西去。
一路上,仙女们飞越千峰万岭,阅尽人间奇景,好不欢快。
岂料来到云雨茫茫的巫山上空,却见十二条蛟龙正在兴风作浪,危害人民。
瑶姬大怒,她决心替人间除龙消灾。
于是,按住云头,用手轻轻一指,但闻惊雷滚滚,地动山摇。
待到风平浪静,十二条蛟龙的尸体已化作十二座大山,堵住了巫峡,壅塞了长江,使得滔滔江水,漫向田园、城廓,今天的四川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为着治理水患,治水英雄夏禹当即从黄河来到长江。
然而,山势这般高,水势这般急,采用开山疏水之法,谈何容易。
正当夏禹焦急万分的时候,瑶姬为夏禹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乃唤来黄摩、童津等六位侍臣,施展仙术,助夏禹疏导了三峡水道,让洪水畅通东海。
隋唐篆书
隋至初唐,很多碑额及墓志盖,仍沿袭 这类篆书的写法,任意盘绕、改变笔画, 如武周天授三年(691年)的《张玄弼墓 志篆盖》
另一方面,唐承隋制,国子监设有“六 学”,其中“书学”的课程里,规定必 须学习三体《石经》、《说文》及《字 体》等,这些文字书都和篆学有关。因 此唐代书家多通小学,能篆书。他们在 书写碑文的同时也自篆额,如李邕的 《李思训碑》、徐浩的《扶风庙残碑》、 史惟则的《大智禅师》、颜真卿的《东 方画赞碑》、柳公权的《符璘碑》等, 但大多书家仅偶尔为之,而专以篆书名 称一代的,则是李阳冰。
李阳冰所书的石刻很多。其中如浙江缙云的 《城隍庙记》、福州乌石山的《般若台题记》、 广西桂林的《舜庙碑》、湖北武昌的《怡亭 铭》、陕西西安的《颜帷贞庙碑额》等。尤其 安徽芜湖十二中学校园的《谦卦碑》,是李阳 冰在任当涂县令期间,应友人之请所书而刻于 石的。此碑为篆书,气势犀利,风骨遒劲,笔 法雄健。唐时散落民间,明初芜湖王氏于当涂 城内获得,将碑转至芜湖秘藏家中。至明嘉靖 四年(1525),始由芜湖关监督张大用从王氏 家中移立于学官,并为之题跋云:“阳冰篆书 祖秦相斯,而笔力过之,舒元舆辈论之详矣。 是刻藏芜湖王氏,国初得之当涂县治,风骨雅 健,卓越有古意。”可惜这“题跋”碑石在 “文革”动乱中毁坏无存,而《廉卦碑》至今 仍存。传世刻帖有《三坟记》、《城隍庙碑》、 《谦卦铭》、《怡亭铭》、《般若台题名》等, 均为后世翻刻本。
《般若台题名》
李阳冰书,篆书,4行,行24字,每字长约40厘米。宽25厘米, 在福建会城乌石山。铭文如下:“般若台 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 兼监察御史李贡造 李阳冰书 住持僧惠摄。”般若台即一巨大 岩石,据传古有沙门持般若经于此,日不释手,因是得名。
此为李阳冰留下的摩崖刻石。笔致屈曲回环,变化开阖,龙蛇 盘踞,饱含苍劲之力,雄浑之气。写篆书,圆活姿媚易取,劲 利豪爽难得,李阳冰兼而有之。无怪当时人求他篆写碑额,以 庄严其容,壮大其势。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推崇说:“篆书大者唯有少温‘般 若台',体近咫尺,骨气遒正,精采冲融,允为楷则”。曹学佺 读了《般若台铭》后,情不自禁赞叹:“当涂称四绝,岩顶迹 萧疏。虽勒唐人笔,实为秦代书。完全无斧凿,密尔有禅居。 珍重山灵意,宁愁藓剥余。” 上个世纪70年代被毁坏。现在乌山清冷台能看到的是根据拓片 刻写的复制品。
昭通——我生长的地方(二)
昭通——我⽣长的地⽅(⼆)朱提沿⾰与朱提银的辉煌朱提是昭通古时称谓。
朱提读作“shūshí”(熟时)⽽⾮“zhūtí”(珠啼),是彝语地名⾳译。
朱提县设置之前,今昭通地在夏、商朝时期属“九州”(《禹贡》: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中的梁州境域;西周时期划为“五服”(古代王畿外围的地⽅,以500⾥为率,视距离远近分为五等,叫做“五服”,即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中的“荒服”地,意即离京师最远的地⽅。
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设朱提县,辖境相当于今昭、鲁、永3县区,治所在今昭阳区。
同时设置的还有南⼴(今镇雄等地)、堂琅(亦作“堂狼”。
今巧家、会泽、东川)县,均属⾪犍为郡。
汉献帝建安⼗九年(214),设置朱提郡,领朱提、堂琅、汉阳(今贵州威宁)、南昌(今贵州毕节)、南⼴5县,郡治所在朱提。
南北朝南齐王朝(480-502)时期,分朱提郡为南、北、东3郡。
初,南朱提郡领朱提、堂琅、汉阳、南秦(《宋志》认为南秦本名南昌,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北朱提郡领汉阳、义城(今彝良、⼤关、盐津、⽔富、绥江⼀带);延兴三年(494)将南朱提郡分置出东朱提郡,领汉阳、南秦。
唐⾼祖武德元年(618),设恭州(今昭阳、鲁甸、永善、会泽等地),属益州总管府,并置安上(今昭通)、唐兴(今会泽)2县,州治所安上县。
6年后的武德七年复改为朱提县。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以⽯门(今盐津⾖沙关)、开边(今四川筠连)、朱提3县地设南通州,4年后的贞观⼋年改名为贤州(年内⼜废)。
朱提,从公元前135年设县⾄公元630年改置通州,其间虽有郡县建制变化,但“朱提”之名未变,共存在760多年历史。
已知从蜀汉到南北朝宋⼤明年间(223-463)任朱提郡太守的有邓⽅、李光、李丰、王化、雍约、李钊、董炳、杨术、费沉等⼈。
“朱提”⼜是银的代称。
“朱提银”产于朱提⼭。
朱提⼭包括今昭、鲁、永3县(区)沿⾦沙江、⽜栏江流向的⼭脉。
云南盐津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唐朝与南诏的恩恩怨怨
在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公里有座豆沙关古镇,唐朝时这里称为石门关,关河从山下流过,左右各有一座陡峭的大山,像一道大门一样,从宜宾过金沙江入滇,石门关是必经之路,李冰开凿的五尺道也经过这里。
【石门关前】【石门关古道】【石门关旁的僰人悬棺】在石门关最高处,有一方小小的题记,留下这方题记的是唐朝出使南诏的使臣袁滋,时间是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这次出使恢复了唐与南诏的友好状态,结束了四十多年的敌对,题记虽小,对唐与南诏的历史意义重大。
【袁滋题记】现在题记的外面建了一座保护亭,进了亭子,还有第二道门,昏暗的光线下勉强能看到崖壁上的题记,借助手电筒的光亮,惊奇的发现经历一千多年的风雨,题记的字迹仍很清晰,可以识读【袁滋题记】题记全文如下:“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石纪之,袁滋题”理清袁滋出使云南的脉络,要从四十多年前说起那时唐朝皇帝是唐玄宗,南诏的国王是阁罗凤,双方还是友好状态,唐朝在云南设立了一个派出机构姚州都督府,旧址在今云南姚安县,还有古城墙遗址存世。
【云南姚安县姚州都督府遗址】阁罗凤曾带着妻女拜访姚州都督府,没想到都督张虔陀调戏阁罗凤妻女,双方由此翻脸。
天宝九年(750年),阁罗凤起兵攻破了姚州都督府并斩杀了张虔陀,唐与南诏走向战争。
【云南剑川钟山石窟阁罗凤议政图】唐朝难以忍受被斩将夺地的羞辱,天宝十年(751年)鲜于仲通领兵讨伐南诏,在大理城下的龙尾关全军覆没【云南剑川钟山石窟阁罗凤议政图】唐朝难以忍受被斩将夺地的羞辱,天宝十年(751年)鲜于仲通领兵讨伐南诏,在大理城下的龙尾关全军覆没【大理将军洞供奉的李宓像】阁罗凤收殓唐军将士尸骨,今大理天宝公园内有万人冢,不远处的凤仪有千人冢【大理天宝公园万人冢】【大理凤仪千人冢】白居易有一首诗《新丰折臂翁》,一位八十多岁老人回忆,当初为了逃避对南诏战争征兵,自己砸断胳膊的往事,诗中记录了民间对征南诏的恐惧: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刻中的史实记袁滋题记摩崖石刻作者:来源:《青年与社会》2016年第11期位于滇东北云川交界处的盐津县豆沙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就了锁滇扼蜀的雄关天堑,为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要隘。
因其对岸壁立千仞的石岩,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称“石门关”。
石门关(关隘建筑)始建于隋朝,以前有一尺二厚的两扇门,门一关,门杠一顶,中原和边疆两面就隔绝了。
在唐天宝9年,天宝战争爆发,南诏叛唐,这道石门就关闭了,一关就是40多年。
到了袁滋受命赴南诏去册封异牟寻,才重新打开了石门关。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就是在这一历史大事件发生时的记录。
要提这一历史事件,必然要提及天宝战争。
战争背后的政治阴谋唐李隆基早些年也是个雄主,但自从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国主耽于享乐,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军权在握。
当时天下形式,除中原的大唐外,在西南还有吐蕃及南诏国。
南诏作为唐王朝的附属国。
杨国忠一直想消灭南诏国,便派遣张虔陀出任姚州都督府都督。
在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南诏国第五代王阁逻凤带着他的妻子到姚州都督府拜见张虔陀,张虔陀借此机会侮辱他的妻子并勒索钱财,引发长达九年的天宝战争,并为安史之乱埋下祸根。
此事详情,大致如下天宝七年(748年),南诏国主皮罗阁死,其子阁罗凤立,唐封阁罗凤袭云南王。
唐王朝控制了洱海地区之后,便加紧经营滇池区域,筑安宁城,开步头(今元江)直通安南,受到爨氏各部反抗,杀筑城使者越崔都督竹灵倩,唐王朝派南诏前往镇压,阁罗凤乘机拉拢爨氏各部,奏请朝廷以各爨氏谢罪而罢。
阁罗凤还将一女嫁给爨归王之子守偶,另一女嫁给爨崇道之子辅朝。
唐认为南诏势力进入滇池地区,对已不利,遂派李宓以反间计挑起爨氏内讧。
爨崇道杀爨归王、爨日用。
归王妻阿姹求救于南诏,南诏出兵杀崇道父子,导致唐与南诏矛盾激化。
唐朝廷决意打击南诏,想以皮罗阁另一子于诚节取代阁罗凤,并加倍征取粮税以削弱南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云南太守张虔陀,毫不顾忌地在南诏新国主来觐见他的时候,肆意勒索阁罗凤,并作出了侮辱阁罗凤妻子的行为,可以看出边将已经骄纵到何等地步,以及这一切背后的政治阴谋。
阁罗凤受此大辱,回到南诏后,发兵功打姚州的37州县,杀了张虔陀,史称“姚州之役”。
张虔陀被杀,实属罪有应得。
《南诏德化碑》列举了张虔陀的六大罪状,说张虔陀先是勾结吐蕃,企图夹击南诏;阴谋扶持阁罗凤的二弟诚节为南诏王,颠覆阁罗凤的统治;唆使爨崇道与南诏为敌,制造事端;更为南诏所不能忍的是,只要与南诏交好的唐朝官员,张虔陀一概不启用,偏偏重用那些仇视南诏的人,企图孤立南诏;张虔陀时刻进行军事准备,不时谋划军事袭击南诏;故意加重对南诏的赋税征收,征求无度。
可以看出,张虔陀的这些行为,具有明显的挑衅倾向,目的是激起南诏的反抗情绪,离间南诏与唐王朝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唐朝宰相杨国忠集团一贯的手法。
正如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新丰折臂翁》中所说:“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人生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天宝战争打响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玄宗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大军8万进攻南诏。
唐军兵分三路,一路由鲜于仲通率领,由越蒿一带沿清溪关道南下,由今天的滇东北地区进入云南;一路由大将军李晖率领,从会同路进攻,进入姚州地区,迫近洱海地区;另一路由安南都督王知进率领,从步头路北上,进入滇中地区。
三路大军从不同的方向直奔南诏腹地。
面对严峻的形势,阁罗凤派出特使杨子芬、姜如之到曲靖鲜于仲通军中,向鲜于仲通陈述“姚州之役”张虔陀被诛的事实经过,说明事情的起因与过错在张虔陀而不在南诏,南诏愿谢罪请和。
特使对鲜于仲通说,虽然吐蕃早已对南诏威逼利诱,但南诏不为所动,仍然一心向唐。
吐蕃已是虎视眈眈,依据情势,如果唐军执意要进攻南诏,唐南双方交战,吐蕃将坐收渔翁之利。
鲜于仲通不为阁罗凤的求和与谢罪姿态所动,继续率大军向洱海地区进发。
当鲜于仲通兵行至白崖时,阁罗凤再遣使者请和,鲜于仲通不仅不允和,反而扣留了南诏的使臣。
大战一触即发。
唐军的一队骁骑,在大将王天运的率领下,秘密绕道点苍山西坡,企图在漾濞一带登山奇袭南诏。
鲜于仲通亲率主力,直抵龙尾关(江口)。
此时,阁罗风第三次派出使臣求和,鲜于仲通仍不予理会。
他心想,8万唐兵已包围了苍山洱海之间的南诏腹地,又有奇兵从苍山西坡突袭,大军由西洱河东岸从水道向西进攻,同时由陆路猛攻龙尾、龙首二关,东西夹击,南北协同,可一举而下,直捣南诏太和城,成就非凡伟业。
对于此时的南诏来说,唐王朝大军在南,吐蕃大军在北,形势万分紧迫。
南诏向唐王朝请和无望,改向吐蕃求援。
当时吐蕃御史论若赞率领大军已经驻守在洱海北部浪穹(今洱源)一带,即命军队从浪穹急驰洱海之滨,南诏与吐蕃军队联合,唐军惨败,主将王天运战死,被悬首辕门,唐兵远远看到,无不心惊胆颤。
与此同时,阁罗凤亲自披挂上阵,率南诏和吐蕃大军与唐军奋力杀敌,经过洱海东岸的鲁川(今双廊)、鲁南(今海东)、江口(今下关)等战役,全歼唐军于洱海两岸,唐军主帅鲜于仲通“逃师夜遁”,只身逃离。
第一次天宝战争,以唐军全军覆没,只有主帅鲜于仲通一人幸免而告终。
然而,唐军惨败的消息,却被唐朝宰相杨国忠谎报为空前的军事胜利;南诏被逼应战的事实,被歪曲为南诏勾结吐蕃,联合反抗唐王朝的谋反行为。
被蒙蔽的唐玄宗为鲜于仲通设宴庆功,攫升他为都城长安的最高长官“京兆尹”,另一方面责令杨国忠积极备战,征集士卒,调集军队,再征云南。
这真是“西洱全军败没时,捷音犹自报京师。
归来设宴甘泉殿,高适分明为赋诗。
”第二次天宝战争与安史之乱唐军被歼后,吐蕃与南诏结为兄弟之邦,封南诏为赞普钟南国大诏,南诏改元为赞普钟元年(752年),实际上变成了吐蕃的属国。
次年,唐派兵再置姚州,以贾颧为都督,发兵三万攻南诏,南诏趁其立足未稳大破姚州,贾灌被擒,唐军三万败溃。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唐朝军队再度大举进攻南诏。
唐玄宗任命前云南都督兼侍御史李宓为主帅,广府节度何覆光、中使萨道悬逊为副将,兵分两路,一路由北方南下,一路从安南北上,直取南诏腹地。
此次征战云南的唐朝军士,杨国忠不是就近从剑南节度征调,而是从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征集。
北方人风闻云南为蛮荒之地,“瘴气”袭人,历来去者无还,因此纷纷逃避兵役。
宰相杨国忠下令强制征兵,不从者铐送征兵所,闹得人心惶惶。
唐代大诗人杜甫目睹当时远征云南的唐军,写下了《兵车行》这首千古传诵的诗作:“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李宓率领战卒10万,负责粮草辎重运送的兵士10万,共20万大军,一路攻击前行,于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六月抵达洱海之滨,从洱海东岸、龙尾关、龙首关三个方向对南诏都城太和城形成包围之势。
南诏军队被唐军围困在苍山洱海之间的大理坝子之中。
李宓采用水陆协同作战的方法,一面命令士卒日夜赶造战船,做好从洱海东岸渡海作战的准备,一面指挥军队猛攻龙尾、龙首二关。
阁罗凤运筹帷幄,密令军将王乐宽袭击唐军水师。
唐军造船厂被捣毁,船只全部被南诏抢获,尸横遍野,溃不成军。
水军受重创,唐军水陆俱进的策略受阻。
北面,唐军深入邓川,轮流攻击龙首关。
李宓亲自上阵,试图攻下龙首关,长驱直人,与何履光部配合,南北夹击太和城。
南诏的精锐部队“罗苴子”坚守龙尾关,挫败了唐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这时,吐蕃军队驰援南诏,抄唐军后路,出其不意攻占了邓川。
南诏与吐蕃军队内外夹击,打得进攻龙首关的唐军“流血成川,积尸壅水”,七万唐兵覆没,主帅李宓于洱海畔天生桥沉江自杀。
经年累月的天宝战争,以南诏胜利而告终,唐王朝一战失去了在云南经营一百多年的成果,南诏的割据局面自此形成。
当时正是唐王朝藩镇割据严重之时,全国85%的军队都在各藩镇手里,而朝廷能调动的军队只有15%,平南诏国就派出了朝廷的所有守卫京都兵力,天宝战争,导致大唐直接损失兵力超过20万,以及军队钱粮储备。
安禄山等人看清了大唐中枢的虚弱,于次年发动安史之乱,朝廷无兵力反击,使安禄山率领区区15万人就攻打到了京城,这也是唐由盛转衰的节点。
40年后的“弃蕃归唐”南诏虽然打败了大唐的军队,但却也打得国力衰微,史书记载,当时15岁以上男子皆征召入伍,由女子负责耕种。
阁罗凤虽然取得胜利,却深知依附吐蕃的害处,他在太和城中立一大碑(南诏德化碑),讲述了这场战争的由来,表示叛唐出于不得已,对臣属说,后世可能又归唐,当指碑给唐使者看,明白我的本心。
阁罗凤的担忧,在其死后不久就已应验。
南诏与吐蕃联合后,成为大唐心腹大患,时常刀兵相向。
吐蕃在南诏征收重税,险要处设立营堡,还要南诏每年出兵助防。
名为兄弟,实则处处处在不平等地位。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派遣大将李晟、曲环率北方兵数千,联合当地唐兵,大破吐蕃南诏军,追击南诏军过大渡河。
吐蕃南诏军数次失败,损失超过十万人。
此次战败后,吐蕃悔怒,南诏恐惧,双方关系恶化,吐蕃改封南诏国王为日东王,取消“兄弟之国”的地位,改为君臣关系。
南诏国主异牟寻感到依附吐蕃的害处,决定“弃蕃归唐”。
唐贞元年间,南诏国王异牟寻向唐朝寻求和解,并派遣使臣分3路进入中原,向唐朝皇帝陈述交好之愿,此时正谋求中兴和平的大唐,立即应允。
贞元十年(794)唐德宗派遣袁滋为御史中丞,持节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并赐金印。
袁滋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在接受了这一重要出使任务后,心情究竟是澎湃还是悲壮,现已无从得知,石刻只有记录,并无抒情,因此也无从推敲,也许,是出于对这场导致大唐由盛转衰的战争的感慨,也许是出于对出使南蛮之地是否还能安然回归的担忧,总之,在途经石门(即豆沙关)时,他停留了下来,为纪其行而刊刻。
石刻全文8行122字,阴刻楷书,末行“袁滋题”3字为篆书。
其文云:“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刊石纪之袁滋题”。
这,就是今天豆沙关上的石刻。
贞元十年(794年),南诏在洱海边的点苍山神祠与唐朝使臣举行盟誓,南诏之主异牟寻面对天、地、水三大自然神与五岳四渎之灵,率文武大臣发誓:“请全部落归附汉朝(即唐朝)”,南诏管辖的各部落首领也表示:愿归清化,誓为汉臣,永无离贰。
历史转眼已成云烟,唯有文物留存下来,这块题记印证了史料的真实性,补充了史书的不足,成为研究云南古代史,反映云南边疆与中原关系和唐代书法的重要见证。
袁滋题记至今完好无损,现建亭及保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