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结构思路题突破

合集下载

考点04 理清论证结构,分析论证过程(讲义)-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

考点04 理清论证结构,分析论证过程(讲义)-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

信息类文本阅读考点四梳理论证思路,分析论证结构——突破高考第4题✬考点讲义一、考点解读梳理论证思路,分析论证结构,要求在熟悉文本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进而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最后辨明论点、论证结构与思路、论证方法等。

本题为主观题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❶此前《三体》的热销,说明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对其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❷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中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❸刘慈欣对文笔的优劣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❶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❷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7 写作 第3讲 纵横捭阖 针脚绵密-作文结构备考指南精题演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7 写作 第3讲 纵横捭阖 针脚绵密-作文结构备考指南精题演练

第3讲纵横捭阖针脚绵密-作文结构备考指南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鲁迅先生曾有一首诗,名曰“自嘲”。

全诗如下: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嘲”其实是一种很可贵的心理品质。

如果以“自嘲”为题,按照“三层五段”的结构模式作文,请为中间三段拟出三个并列的分论点。

答案:(示例)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人无信不立。

缺失诚信的人在社会上是无法立足的,而讲诚信的人必将赢得他人的尊重。

比如北京某体育彩票站老板,代业主购买彩票中奖后,在第一时间把彩票交给了业主。

彩票站老板的守信行为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和好评,因此获得了“最诚信业主”称号。

市无信不兴。

商人做买卖最讲究的就是诚信,丧失了诚信,只能坑了自己。

譬如三鹿奶粉,当初是名满天下的企业,却因为丧失了诚信而失去了市场,最终破产……国无信则衰。

诚信,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

诚如古人所说:“朝廷应取信于天下,作为一国之君不应该出尔反尔。

”在这方面,晋公子重耳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拥有这样的君王,国家怎么会衰败呢?仿照上文的示例,为作文《适可而止》设置分论点进行论证。

答案:(示例)适可而止是一种人生智慧。

范蠡帮助勾践复国成功,但是,范蠡没有被眼前的名利冲昏头脑,他急流勇退,免去了一场杀身之祸,后来还成为儒商之鼻祖,为世人所称道……适可而止是一种交往的艺术。

在与别国交往的过程中,我国既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又不搞政治联盟,适可而止,这样就能维持和平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实乃政治交往的艺术。

适可而止是一种理性的姿态。

……很多青少年深陷网络游戏,以致无法自拔,学业荒废,身体受损,产生一些心理疾病、精神问题,这样就不可取了……。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证结构特点和脉络题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证结构特点和脉络题

张兴杰: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今年4月印发的《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 设的意见》指出:“兼顾推动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 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城 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切 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着力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概括中心句
二、关注段落间的层次,理清脉 络结构。(首尾句,或中心句)
并列式 对照式 层递式 综合式 破立式
总结上文,重申观点 三、关注结尾部分。 卒章显志,提出结论。
发出号令或劝勉
四、关注关联词。
第一……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 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
五、论证方法带来的效果 举例论证:列举典型事例,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
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材料二最后一段怎样让论证更有说服力的?请简要说明。 材料二在论证上是如何体现周密性的?请简要说明。
注意:侧重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等专业术 语的总结+结合文本分析。
解题步骤:
标题
一、通读全文,关注中心论点。 开头、结尾
参考答案: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 具有时空结及其演变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 形成及其演变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抓关键句(分论点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
材料一: 道家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当时是一个乱世,兵荒马
乱,老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的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是:“天 下如此缭乱,如何才能化解?”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 改革,但是道家认为这种方式,就十步笑百步,未必有效。 道家认为,在乱世里没有人可以幸免,想活下去必须改变 思维模式。

专题12 散文的思路和结构(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12 散文的思路和结构(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考点12散文的思路和结构——突破高考第6-9题散文考什么散文文体特征“形散”主要表现在:(1)时间跨度大。

如秦牧的散文《土地》。

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

(2)空间转换广。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一下子写古人如何听雨,自己童年如何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如何听雨……(3)事件牵涉多。

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4)表达手法活。

散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常常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抒情,描写,议论,记叙,说明)等内容综合起来。

语言表达灵活自由,长短句式、表现手法变化多样、语言风格多变等。

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神不散”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即①围绕线索展开②中心思想(主旨)集中“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不知所云,不得要领。

这样硬着头皮去答题,结果自然是答不到要点上去,多为无效答案。

“形散神不散”的特征更是命题人设题问题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考生只有依据文体特征分析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才能理解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必修上第七单元《我与地坛》/史铁生】《我与地坛》请赏析本文中由实及虚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①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对母亲的后悔,一个精神家园,以及对生命的感悟。

②在实写地坛公园景色时还在细节化的景物描写中穿插虚写来传神。

如写“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加入了这样的联想、想象:“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借助这种虚写,作者把生命痕迹中蕴含的活力、情趣传神地表达出来。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十七)文学类阅读——散文 (含解析)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十七)文学类阅读——散文 (含解析)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十七)文学类阅读——散文(含解析)课时作业(十七) 文学类阅读——散文一、分析结构思路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黄”记情徐刚颤抖在我生命中的那声犬吠我生下三个月,父亲即因病去世,丢下了母亲、两个姐姐、我和一只大黄狗。

我家的狗叫大黄。

母亲告诉我,我儿时摸墙学走路,大黄便亦步亦趋,跟在我旁边,如我摔倒,定会倒在它毛茸茸的背上。

对于这样的事情我已没有记忆,唯一记得的是它的离世。

在萧瑟寒冷的腊月,一个下午,母亲在纺纱,让我关门并插上门闩。

门外,堂哥们呼叫大黄,他们似乎捉到了大黄。

我觉得惊讶,母亲示意我不要开门,然后是宅门口沟边大杨树下传来的一声惨叫。

母亲哭了,没有出声,只是眼泪不断地落到纺车边上。

晚饭时,门外飘来烧狗肉的香味,母亲特意叮嘱我:“不要开门。

”少顷便有拍门声:“弟弟,开门!”“不开。

”“趁热,吃狗肉。

”“不吃!”我大声地说,“你还我大黄!”我在北大中文系做工农兵学员第一年的寒假,回家过年时与母亲闲聊,言及大黄,母亲告诉我,父亲喜欢狗,大黄与家里人、宅上的叔伯都很亲。

父亲去世后,母亲视大黄为父亲的遗物,还能帮着照看我,何其珍贵!那又为什么要吃它呢?“过年想吃肉,没钱买,大家都穷,便来和我商量,把黄狗吃了如何?”母亲未及回应,几个堂哥就动手了。

当时这在乡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吃自家养的狗而已!更何况我们家孤儿寡母,几位堂哥多有关照。

“虽然心里极不情愿,但不让他们吃又说不出口。

”这大黄便一命呜呼了。

母亲洒泪以祭。

颤抖在我生命中的那声犬吠,隐隐约约地留在了记忆中。

而在潜意识里,我一直在寻找大黄,也记住了母亲教我面对某种诱惑时的态度——“关门”!又见大黄我在读高中时应征入伍,部队在江苏溧阳种地瓜和水稻。

生产队长迎接我们时,一只大黄狗突然飞奔而至,尾巴高翘,“呜呜”声不断,它不知道村子里为什么来了那么多陌生人。

次日早起晨练,声音惊动了大黄狗,它匆匆赶来,又怕又急,转身叫来了它的主人,生产队长摸了一下狗脑袋说:“大黄,那都是我们的朋友,兵哥哥。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课后习题 文学性文本阅读 任务突破练8 散文阅读(结构类题)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课后习题 文学性文本阅读 任务突破练8 散文阅读(结构类题)

任务突破练8 散文阅读(结构类题)(赋分32分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文本一千载白鹭鸣庐陵徐剑已经是晌午,秋阳浮冉于中天。

秋后阳光仍炽,苦夏未尽。

赣江清如镜,楼高八面风,一行白鹭盘旋江面,东风起,送我上青云。

秋声近,吉安城郭。

我看到白鹭洲,一洲分两水,青螺屿楼浮在水上,章贡之水赣南来。

白鹭展翼,扶摇直上江天,一派好风光!庐陵地杰人灵,北宋以降,古庐陵[注]鼎甲四十九人,宰辅十九人,尚书六十九人,兀立吉安的天空,一个个寒门学子戴乌纱,穿红袍,胸挂锦鸡,无限风光在庐陵啊!今天的庐陵,历史上又称半座苏州城。

可已找不到旧时模样。

阳光金晃晃地,洒满城郭。

下车,一路台阶至底,是一个广场,正中央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白鹭洲书院”。

绕过白鹭洲书院石碑,朝前走向廊桥。

太阳斜照下来,站在桥上,极目远方,由远及近,赣江碧流天际来,八面见画境,是诗,是词,更是秋水文章。

乍看,不见一只白鹭翱翔,可我以为绿树掩映中,栖息着万千白鹭,风掠,竹动,一鸣冲天,一如历朝历代的学子。

白鹭洲中学出奇地静。

逐级而下,过一座四角为石柱的亭子,南边两个石方柱,镶着一副楹联:“芟其芜,行其涂,似有天作地生之状;视其细,知其大,岂独山原林麓之观。

”妙哉此言,修杂芜而成参天大树也。

移步石亭,但见赣江岸边,一棵古樟树,树高千余尺,遮天蔽日,犹如一柄巨伞,荫庇着一代又一代庐陵学子。

据说,古樟树有三百多年历史,而白鹭洲书院则在朝朝暮暮中观鹭栖鹭飞七百年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遥想当年,江万里知庐陵,想为百姓办点事,留得好官声。

他认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事,莫过于办一所书院,让贫寒子弟读得起书。

寻来找去,唯白鹭洲风水极佳,江水汤汤,一洲浮于两水之上,芳草萋萋,绿树连江天,如舟船,可载庐陵学子行赣水,入鄱阳湖,进长江,云帆高挂,金榜高中入殿堂。

且白鹭洲书院又在水中央,学子上学,一篙撑舟,渡江而过,登洲,惊起白鹭一片,盘旋半空,复落树上,仿佛看到江水云树间,伫立一个个白衣隐士,彼乃庄周化蝶,老子骑青牛而来,孔子咏而归,还有孟子、屈子、司马迁化鹭而来。

语文高考总复习第二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一 散文阅读 分析思路结构含答案

语文高考总复习第二章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一 散文阅读 分析思路结构含答案

核心突破一分析思路结构——文思有路,遵路识真一、思路与结构文章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合形式,文章思路是对文章内容的设计安排;结构是思路的外在形式,思路是结构的内在脉络。

所以,思路与结构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侧面。

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文章内在脉络的手段,分析文章思路是把握文章外在结构的基础。

二、散文的整体构思(谋篇布局)1.结构关系整体构思(谋篇布局),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

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第二种是相并,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2.材料组织的方式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3.谋篇布局的技巧主要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三、散文线索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抓住散文中的线索,分析散文的结构就水到渠成了,对作品的思路也就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散文的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1.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

在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中,该事物既是线索,更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点。

常常具有某种象征和寓意。

2.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

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会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喜欢到厌恶,就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系起来。

这种线索多见于抒情散文,在一些怀人叙事散文中也常常碰到。

突破易错难点:散文—结构思路分析找不到切入点,句段作用分析不透彻-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突破易错难点:散文—结构思路分析找不到切入点,句段作用分析不透彻-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好吧,那只能再往前说,晋楚更霸赵魏困横,事实上西津古渡 的重要性,直到东晋南迁,才真正开始体现出来。永嘉之乱让司马 氏的王朝摇摇欲坠,中原开始水深火热。大批北方难民纷纷逃往江 南,其中有个叫祖逖的好汉,率亲族宗党几百家一同南迁。那时候, 司马睿发给祖逖一千人的食粮和三千匹布,让他自己渡江去招募军 队,能做到哪一步算哪一步,几乎是以卵击石,结果祖逖不畏艰难, 不怕流血牺牲,从西津渡出发了,渡江北上,船行至长江中间,面固楼”,千古江山英雄难觅,当 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坐飞机经过镇江,看着下面的美丽景色,感慨万 千得意非凡,立刻让秘书笔墨侍候,默写了宋人辛弃疾两首与镇江 有关的诗词。北固山上还有甘露寺,刘备曾在这里招过亲。如果你 更喜欢民间神话传说,干脆再接着去金山,在金山寺烧一炷香,想 象一下许仙,想象一下白娘子,想象一下法海。法海是金山寺的开 山祖师,他居住的地方叫“法海洞”。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不能收复中原,我就不再回来了。这便是 著名的典故“中流击楫”;对于中国人来说,表现的只是一种精气神, 东晋南迁开始了长达二百六十多年南北大分裂,“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流击楫”传承了荆轲的精神。发生在镇江 江面上的这个故事,不仅有勇士赴汤蹈火的壮怀激烈,在中国大历
(有删改)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 全文的。
◎我来答题:
【阅卷现场】 ①全文围绕“记忆里的光”来写“我”少年、青年、中年的
考卷 人生片段。②最后以“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当兵,中年以 采样 后握大锤,对镰刀、锤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来呼
应题目。 此题 6 分,得分:1 分。 名师 学生不知道答题角度,答案要点①是概括文本内容,没有具 评卷 体揭示“光”的内涵,所以不得分;答案要点②“呼应题 目”可以给 1 分。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一:梳理行文思路题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一:梳理行文思路题
暗考型 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心理变 化”“心理感受”“感情发展脉络”等表答题方向的词。
必备知识:
• 1.高考对结构思路的考查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 • 一是直接考查,梳理结构思路; • 二是间接考查, 梳理人物情感(心理)变化。 • 2.文章的思路大致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
理清思路 分清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
题型二:线索作用分析题
如何寻找文章线索:
(1)区分散文类别,思索不同线索 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 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 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变化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把握文章的 主旨。 (2)标题显线索 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本身就是线索,或者直接显示线索)。 (3)反复出现的语句 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还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 散文中的“情”,通常紧扣线索,或者显示线索。
哈里 《长征:前所未闻的
森·索尔
故事
兹伯里
(节选)》
萧红 《“九一八”致弟弟书》
废名
《放猖》
王小鹰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 时候》
文类
书信体散文
叙事散文
叙事 散文 纪实 散文
书信体散文 叙事散文
文化游记散文
①就体裁看, 以叙事散文与 文化游记散文
为主。 ②就作家作品 看,多选现当 代代表性作家
作品。 ③就题材看, 选文贴近生活, 注重人文精神 和文化内涵。
散文线索类型
情感 线
时间 线
空间 线
思绪
线 行程
游踪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专题5 文言文阅读突破练16 自主断句容易忽视的七种句式结构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专题5 文言文阅读突破练16 自主断句容易忽视的七种句式结构

专题五文言文阅读突破练16 自主断句容易忽视的七种句式结构(限时50分钟,赋分62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背之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大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事之以皮帛珠玉而弗受,曰:翟人之所求者地,无以财物为也。

大王亶父曰:皆勉处矣!为吾臣,与翟人奚以异?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养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节选自刘安《淮南子》)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之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国家之危定,百姓之治乱,在君之行赏罚也。

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赏罚不当则贤人不劝,奸人不止,奸邪比周,欺上蔽主,以争爵禄,不可不慎也。

夫赏赐让与者,人之所好也,君自行之;刑罚杀戮者,人之所恶也,臣请当之。

”君曰:“善。

子主其恶,寡人行其善,吾知不为诸侯笑矣。

”(节选自《说苑·君道》)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4.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

与之。

”邳郑子豹曰:“伐之。

”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三讲梳理材料的结构思路(原卷版+解析)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三讲梳理材料的结构思路(原卷版+解析)

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非连续性文本专题第三讲梳理材料的结构思路【知识精讲】梳理论证思路,分析论证结构,要求在熟悉文本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进而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最后辨明论点、论证结构与思路、论证方法等。

本题为主观题型。

一、知识储备(一)论证结构论述文的基本框架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

但不同的文本出于论述方式的需要,又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

1.并列式结构特点为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

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标志性词语。

2.对照式把两种观点加以对照,通过二者的对照,突出其中一方面论述的准确性。

往往一方面着墨较多,作为论述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只作陪衬。

3.层进式也称递进式。

文章的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先后顺序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能随便变动。

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表递进的标志词语,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4.总分式各层次之间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当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

总分式结构包括三种形式:总分、分总、总分总。

注意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如果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就是中心论点,那么一般都是总分式或分总式,因为正文多是论证过程;如果开头段和结尾段互相呼应,那么就是总分总式。

(二)论证思路论证思路就是将文章论证结构进一步具体化,例如开篇提出了什么观点或论题,然后通过哪些论证法展开论证,最后是归纳概括,归纳中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等。

一般论述文的论证思路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文章开头部分,先引出文章要论述的中心问题;然后主体部分充分运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结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专题12散文的思路和结构(练习)-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

专题12散文的思路和结构(练习)-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

考点十二散文的思路和结构——突破高考第6-9题(原卷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性与浪漫张炜后人常常追述那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产生了空前光辉灿烂的文化的时代。

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发展和学术思想都深受这三百年的影响。

它具有真正的划时代的意义。

这就是从春秋后期到战国。

这片土地上何时出现过这么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学者?他们来自各个阶层、各个阶级、各个社会集团。

“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到处游说讲学,弘扬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相互论战,派别林立,即所谓“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他们是一个时期人类才华的全面凸显,是人类所具有的巨大关怀能力的全面展现。

他们留下的深邃的思想、灿烂的辞章,像山河日月一祥永恒。

这些辞章有的雍容和顺、纤徐含蓄;有的灵活善譬、气势充沛;有的奇气袭人、想象丰富;有的层次清晰、论断缜密;有的锋利峭刻、说理透辟,阅其文如闻其声,如观其貌。

我们相信那种巨大的激情,不可淹没的理性,正为朴实而开阔的一个时代所独有。

他们更为自信,更拥有抱负和畅想力。

为了实现这抱负,他们可以跋山涉水,宣示自己的主张。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茫茫大地上往复奔走的诸子,忍让、屈辱、思念、离异,都不能使其志向有一丝改变。

当时,无论是出身卑微者还是高贵者,都可以在同一场合辩论,都可以展放自己的一腔豪迈。

他们试图使自己洪亮的声音直达耳郭与心灵,进而化作日常具体,恩泽于民众。

他们可以同时是一个时期一个民族的智慧之星、才学、学人,又是武士、重臣和旅人;今日直言于高堂,明日浪迹于天涯。

只有那些从不苟且偷安者才有这样的潇洒、气魄。

一个充分掌握了自己生命意义的人,才有如此的坦然和果断。

从一片土地到另一片土地,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不倦地寻找、说服、宣示、辩论,目标和信念不可更移。

这样的人生充满理性,这样的行迹又浸透了浪漫。

诸子的足迹经纬罗织了丰饶的大地,绚烂的言辞写就了纸帛和历史。

从历史上看,只有在一个民族处于竞争和发展的生气勃勃的时代,才会窥见这一类身影。

考案12思路结构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原卷版)

考案12思路结构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原卷版)

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讲练考案(新高考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考案12 思路结构【考点再讲】一、散文的结构形式结构是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谋篇布局)、行文线索以及段落的安排与段落间的关系。

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路径、脉络。

“分析作品结构”,要求考生对作品的整体构思和行文方式进行剖析,明确其作用。

高考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查散文的结构:一是从线索(如感情线索、事件线索、人物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入手,分析其在组织材料、叙述事件、表达主旨等方面起到的作用;二是从某个局部(如开头、结尾、过渡句段)入手,分析其在整个篇章中的作用。

二、散文结构形式举例:三、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分析行文的思路就是按照文章表现的情感脉络,梳理文章先写了什么内容,后写了什么内容。

梳理行文的思路与分析散文的线索的区别在于:思路是作者在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情感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而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线索可以是梳理作者行文思路的一个参考,但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整体谋篇布局题1.分析线索题如何寻找并确定线索?(1)体裁猜“线”。

不同的散文,其线索往往不同,如写景散文多以时间、空间为线索,写人散文多以感情为线索。

(2)标题判“线”。

有的标题即线索。

(3)时空连“线”。

文中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阅读时只要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把握文章的线索。

(4)以物求“线”。

不少托物、叙事类散文,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主旨,这个事物常作为标题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5)反复出“线”。

可以通过反复出现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事物或抒情议论的语句去熟悉、把握线索。

(6)以情导“线”。

前几种方法,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于把握,而感情线索经常隐伏于内容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轮专题:结构、思路类题型【旧知回顾】专题概述:作品结构,是指作品各部分之间的组织和安排。

分析作品结构,即根据文体的特点,分析作品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的安排。

具体来说,就是划分作品的结构层次。

对作品结构的考查,可以考查作品的总体组织安排,也可以考查一句话或一段话在文章的组织和安排上所起的作用。

文章思路,是作者行文时思考的线索、路径和脉络,始终贯穿在文章中。

把握文章思路,即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逻辑顺序。

一般而言,通过分析文章的意义段,可以大致梳理出文章的思路。

所以,对文章思路的考查,常常考查考生对意义段的把握。

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结构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

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分析结构的过程就是理清思路的过程。

近几年,直接考查结构、思路类的题型,在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试卷中逐年增多:2010年是3题(论述文、散文、小说各1题),2011年是4题(诗歌1题、论述文2题、小说1题),2012年是5题(论述文1题、实用文1题、散文3题)。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分析作品思想内容的前提。

理解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划分出段落层次,有了这一步,才能理解作者的思路,掌握作品的结构;才能真正理解文意,进而对作品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

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试卷年年都在考“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因此,“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在高考复习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一定要加以重视。

【知识建构】一、典题分析(一)诗歌【高考示例】(2011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1分)转为对李白的思念,(1分)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1分)【答题注意点】【旧题回顾】(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李俊民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

惆怅天涯又离别。

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

据鞍归去也,情凄切!一日三秋,寸肠千结。

敢向青天问明月。

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

(4分)【答案】(4分)诗人先写离别时的情状(1分);接着写“忍泪”的原因(1分);再写前路的艰险(1分);最后写登程的凄切心情(1分)。

【错因分析】【变式回顾:】(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卷)悲陈陶①杜甫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②。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①陈陶:地名,在长安西北。

公元756年唐军跟安史叛军在此交战,几乎全军覆没。

②都市:指唐都城长安。

本诗以一“悲”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4分)答案:首联:对战事惨败的悲痛;颔联:对阵亡义军的悲悼;颈联:对群胡骄横的悲愤;尾联:对官军到来的悲切呼唤。

【总结:注意和脉络构思题在组织答案时的不同之处】【规律与技巧】1.逐联逐句的概括。

诗歌的篇幅比较短小,形式上已自然分层,所以要根据诗歌特点先进行逐联的概括(词一般逐句概括)。

概括时尽量借用诗中词语。

2.借助诗题来统领。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题目或是交代中心事件,或是点名主要情感,诗题一般便是脉络或思路的纲。

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应该先结合诗题总述,而在逐联逐句的概括时要紧扣诗题。

3.注意设问的变化。

命题者在设置问题时,有时并不出现“脉络”“思路”等词语,但其本质还是在考查诗歌的脉络或思路。

比如2004年江苏卷:“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是“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又比如2005年江苏卷:“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

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案是“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二)论述、实用类文本【高考示例】例1(2011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论述类文本)捧与挖(文本详见38套)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4分)【全文论述思路的概括】【答案】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

其次,分析人们“捧”的动机。

再次,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

最后,提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

【解析】是什么(压与捧)——为什么(捧的原因、后果)——怎么办(挖)例2:2012年[英]伍尔芙《笑的价值》(文本详见38套)【段落论证思路的概括】【旧题回顾】(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卷)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王蒙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错因分析】【答案修正】首先,指出在当前期待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情况下,文化事业既可能会产生瑰宝也可能出现泡沫;接着,举例阐述什么是“文化瑰宝”和“文化泡沫”;最后,通过对比,提出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

【变式拓展】(2012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实用类文本之科普)耳边杜鹃啼罗琅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

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

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

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

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

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

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

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

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

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

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

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

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

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

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

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

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

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

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

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

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

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

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

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

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

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4分)【答案】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

②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规律与技巧】在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不仅在《考试说明》中有专门的文字表述,而且在近三年的江苏高考试卷中年年都有专门的考查(2010年朱光潜《谈静》,2011年鲁迅《捧与挖》,2012年[英]伍尔芙《笑的价值》)。

其中注意1.注意文章常用的结构方式。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

(2)并列式。

(3)递进式。

(4)对照式。

其中递进式是文章最常见且最重要的一种结构方式。

常见的形式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紧扣论题论点,借用词句严密表述。

在一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大都是概括不准确,表述笼统、随意。

3.结合文本结构,利用相关术语有机串联。

如:从(由)……写到(引出)……,然后……,最后……,从而揭示(体现)……4.注意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梳理。

2010年和2011年考查的是“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而2012年考查段落内部层次:“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答案是:“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原因;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惧怕的力量。

”(1)辨析类型。

段的类型有叙述段、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

说明段、议论段往往有中心句,主体句则围绕中心句展开,有时还有小结句。

叙述段、描写段往往没有中心句,各句围绕客观存在的中心意思按时空或逻辑顺序展开。

(2)归纳句群。

以句为单位,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根据来划分段内层次。

往往一个句群就是一个层次。

(3)寻找标志。

衔接上下文的,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表递进关系的,如“更,而且”;表转折的,如“但是、相反、与此不同”;表总结的,如“因此、总之、由此可见”;表态度的,如“我认为、我觉得、应该”。

找出这些标志性语句,有助于分清层次、归纳层意。

(三)文学类文本——散文【典题示例】(海门市2013届第二次诊断考试)俯身读草请简要概括作者行文(“读草”)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