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海泛舟,我主沉浮——走出文言文翻译的八大误区 学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误区(己用)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误区(己用)

准确
通达
有文采
信: 达: 雅:
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 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 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 翻译出的现代文要通顺明白 ,表意要明 确 ,语言要通畅 ,语气不走样。
规范,典雅,得体。用简明、优美、富有 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 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 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 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
译成:防备其他盗贼出去和进来以及不一 般的变故。 注意: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
的助词在翻译时应该删除不译。 偏义复词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
6.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成: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士气,再一 次低落,第三次消灭了。 该译成: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士气,第二次 击鼓士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该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个) 儿子不团结。 注意:省略句及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 句子,翻译时必须增添相关内容。
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4)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专由。
译成:怎么处罚顺从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 主张。
处理安排
注意:古今异义词按古义翻译。
3.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 为上卿。
以,因为;拜,任命,授予 。
注意:翻译不要文白掺杂。
4.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9.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1)沛公安在? • 判断正误:沛公哪里在? 这是宾语前置句,正确的翻译是: 沛公在哪里?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判断正后置句,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八字法让文言文翻译有规律可循

八字法让文言文翻译有规律可循

“八字法”让文言文翻译有规律可循——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文言文翻译,总的来说从三个方面去强化把握。

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一条原则,两点意识,三个要求”。

一条原则。

即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词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两点意识。

即语境意识和分点意识。

①语境意识。

主要是根据语境灵活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整体翻译。

即从宏观上,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子。

②分点意识。

主要指每一个知识点往往是1分,切忌笼统应付,应当注意逐一落实。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即从微观上,把握句子的知识点。

句子的知识点又可以按照“字”——“词”——“句”的顺序去落实。

①“字”一般包括:120个实词、18个虚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字、通假字等;②“词”一般包括:固定短语、古今异义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等;③“句”一般包括:固定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其中倒装句主要指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三个要求。

即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以上是文言文翻译必须从总体上把握的三个方面。

那么,如何把它们落实在具体句子的翻译上呢?我们可以总结出文言文翻译的“八字法”。

即“留、删、分、换、调、合、套、补”八个字,其中“留、删、分、换”是针对字词的,“调、合、套、补”是针对句式的。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的常见失误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的常见失误

文言文翻译的常见失误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名、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如: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湖心亭看雪》)错误译法:崇祯皇帝第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

正确译法: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解析:原句中的“崇祯五年”是年号,“西湖”是地名,均可原封不动地保留到译句中。

2.该翻译的没有翻译。

如: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错误译法: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正确译法: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解析:原句中的“妻子”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应翻译为“妻子儿女”。

②其岸势犬牙参互,不可知其源。

错误译法:其岸势像犬牙互相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正确译法:那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解析:原句中的“其岸势”是“那溪岸的形状”的意思,这些词语都要翻译出来。

3.重要词语翻译不当。

(1)一词多义的实词翻译不当。

如: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错误译法: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增加了它原来的规模。

正确译法: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旧时的规模。

解析:把“增”译成“增加”不恰当。

“增”有“增加”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引申为“扩大”的意思。

(2)误译古今异义的词(以今义释古义)。

有的文言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发生变化,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

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切不可以今义当古义。

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之驴》)错误译法:(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正确译法:(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离开。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错误译法:先帝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正确译法: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③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大误区(学生版)

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大误区(学生版)

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大误区
例1 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例2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例3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例4 .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误区五:语言不合规范
例5 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

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误区六:不辨感情色彩
例6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

(《晋书·皇甫谧传》)
误区七:误译语法关系
误译语法关系,能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单句语法关系的误译,一种是对复句语法关系的误译。

(一)单句
例7 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二)复句
例8 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误区八:不懂文言修辞
例9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误区九:不懂古代文化常识
例10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也?”(司马迁《鸿门宴》)
误区十:误译原句语气
例11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2008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翻译我主沉浮——揭开翻译的秘诀 课件 ppt

2008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翻译我主沉浮——揭开翻译的秘诀 课件 ppt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④"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你的不聪明,太严重了!(你太愚笨了!) !(你太愚笨了 译:你的不聪明,太严重了!(你太愚笨了!)
第五招: 第五招:
即: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 (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在省略句中,补出省略的成分: 在省略句中,补出省略的成分:
( 沛公谓张良曰: ①沛公谓张良曰:"…… 你) 度我至
军中,公乃入. 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 省略主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 而衰, 而衰, 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鼓) 三(鼓) 而竭 . 省略谓语) (省略谓语)
省略宾语) ( 竖子, ③竖子,不足与 之) . (省略宾语) 谋 省略介词) ( 水中. ④今以钟磬置 于) 水中. (省略介词)
①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 赵王张耳之后也,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 张俭字元节 之后也 父成,江夏太守. 父成,江夏太守. 父成 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哀民生之多艰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爪牙之利 (
译:尖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尖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夫晋,何厌之有? ②夫晋,何厌之有?

高考文言文翻译误区

高考文言文翻译误区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重视。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翻译是必考内容。

然而,许多考生在翻译文言文时,常常陷入一些误区,导致翻译不准确、失真。

本文将从几个常见误区入手,分析高考文言文翻译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误区一:直译为主,忽略语境许多考生在翻译文言文时,过于依赖直译,忽略了语境的重要性。

文言文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寓意,仅仅依靠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往往无法准确表达原文的意境。

例如,在翻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时,有些考生直接翻译为“春天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这样的翻译虽然意思正确,但失去了原诗的韵味和意境。

对策: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注重语境,理解原文的整体意义。

根据上下文,对关键词进行意译,力求表达出原文的意境和韵味。

误区二:过度意译,失去原文风貌与直译相反,有些考生在翻译文言文时,过于追求意译,导致翻译失真,失去了原文的风貌。

文言文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过度意译容易破坏原文的韵味和美感。

对策:在翻译文言文时,要在意译和直译之间找到平衡。

在确保意思准确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误区三:生搬硬套,缺乏灵活运用有些考生在翻译文言文时,生搬硬套,缺乏灵活运用。

他们把文言文的字词和句式生硬地套用到现代汉语中,导致翻译生硬、不自然。

对策:在翻译文言文时,要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灵活运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对于一些特殊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要学会进行变通和调整。

误区四:忽视文化背景,误解原文含义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考生在翻译时,若忽视这些背景知识,容易误解原文的含义。

对策:在翻译文言文时,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误区五:忽视翻译技巧,表达不清晰有些考生在翻译文言文时,忽视翻译技巧,导致翻译表达不清晰,让人难以理解。

对策: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如增译、减译、换译等,使翻译表达更加清晰、流畅。

高考文言文临场翻译的技巧及七大误区

高考文言文临场翻译的技巧及七大误区

高考文言文临场翻译的技巧及七大误区高考文言文临场翻译的技巧及七大误区?高考文言文临场翻译的技巧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学问的综合实力的训练。

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驾驭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

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精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美丽、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笔者依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一、加。

即加字法。

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单音节变双音节。

如: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项脊轩志》)译文:前面开拓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围着院子砌上围墙”)。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译文:独自一个人观赏音乐欢乐,同别人一起观赏音乐也欢乐,哪一种更欢乐呢?(二)同形异义词取古义。

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赤壁之战》)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

(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

(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

二、减。

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

如:(1)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4)备盗之出入也。

(《鸿门宴》)(5)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文言文翻译误区

文言文翻译误区

自古以来,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

然而,在翻译文言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误区,导致翻译结果失真。

本文旨在揭示文言文翻译的常见误区,以期提高翻译质量。

一、误区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翻译文言文时,有些人过分强调直译,认为只有将原文的字面意思翻译出来,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实际上,这种做法往往忽略了文言文特有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导致翻译结果生硬、晦涩。

正确的翻译方法应该是以意译为主,直译为辅。

即在确保传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句子结构,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二、误区二:忽视语境,孤立翻译文言文翻译过程中,有些人只关注单个词语或句子,而忽视整个语境,导致翻译结果与原文意思相差甚远。

事实上,文言文具有强烈的语境依赖性,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上下文,才能准确把握作者意图。

因此,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注重语境,避免孤立翻译。

三、误区三:生搬硬套,忽视修辞手法在翻译文言文时,有些人习惯于生搬硬套,将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相应表达,结果使得翻译显得生硬、不自然。

实际上,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具有独特性,翻译时需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具有美感。

四、误区四:忽视语法差异,强行对应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在语法上存在一定差异,如语序、句式等。

在翻译过程中,有些人忽视这些差异,强行对应,导致翻译结果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正确的翻译方法应该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对文言文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译文通顺、易懂。

五、误区五:过分追求古雅,忽视现代汉语表达有些人翻译文言文时,过分追求古雅,将现代汉语中的口语、俚语等表达方式替换成文言文中的古词、古语,使得译文显得生硬、晦涩。

实际上,翻译文言文应以传达原文意思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译文的美感和可读性。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适当运用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现代汉语的审美标准。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误区,非常实用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误区,非常实用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误区,非常实用泛瑞翻译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点较为固定,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

但是很多同学在做文言文翻译时却很难得分,为此,本文总结出一些考生在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时,常常涉及的误区,并逐一指出走出误区的对策,希望能给考生们答好文言文翻译题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

“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积累古今异义词。

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

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

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高考文言文翻译我主沉浮

高考文言文翻译我主沉浮
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驾御这 一题型。
把20意21/5念/8 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2
【考点阐释】 文言文翻译通常有两种方法:直译和
意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逐字逐 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 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 文尽可能保持一致。所谓“意译”,就是 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 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与 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多年来,高考 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 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
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如: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 以为下临深潭……”
“元封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 汝。”
第二招:
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如: “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结构助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停顿助词)
第三招: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换 删
把20意21/5念/8 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19
试翻译下面加线句子: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
孰最难者?”曰:“犬、马最
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
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完
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
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 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通假后的字……换言 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 的对象了。
① 璧有瑕,请指示王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以五年为期,

高考文言文临场翻译的七大误区

高考文言文临场翻译的七大误区

高考文言文临场翻译的七大误区翻译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词及一些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

因此我们在答题时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不改变”。

但是由于考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总有好多学生在答题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一些不该出现的“硬伤”,现就考生答题时常出现的一些失误整理如下:一、专有名词,强行翻译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保留下来。

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如:⑴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2004年高考全国卷)译成: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珠宝,同**接界,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⑵其李将军之谓也。

(2002年高考全国卷)译成: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在⑴、⑵句中就犯了固有名词强行翻译的毛病,⑴中“交阯郡”是地点名词不用翻译;⑵中的“李将军”其实指的就是李广将军,也应保留下来不用翻译,且翻译的也不准确。

二、该译不译,文白掺杂有的同学,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如:⑶今之朝臣无以易薛永昶者。

(2004年高考湖北卷)译成:如今的朝臣当中,无以替代薛永昶的。

⑷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2004年高考天津卷)译成: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非良将也。

⑶⑷两句的译文犯了翻译不彻底的毛病,⑶中的“无以”应译为“没有谁可用来” ;⑷中的后半句没有翻译,应译为“不是好的将领”。

这两句都因为翻译不彻底而造成译文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三、今义古义,不当替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

如:⑸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方法】文言文翻译跳出这8大误区

【方法】文言文翻译跳出这8大误区

【方法】文言文翻译跳出这8大误区高考中,文言文翻译题分值高,综合性强,令许多考生“望而生畏”。

翻译题到底应该怎样备考?怎样才能拿满分呢?下面就总结翻译题的常见误区,希望大家翻译时能够避免。

一、漏译“同形”实词忽视文言文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漏译某个与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同形”的词语。

其实,它是两个需要翻译的文言实词。

这类词语又往往被设定为翻译的得分点。

【典例】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017·全国卷Ⅰ)误译(谢弘微)品性严正,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侍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句中的“严正”与现代汉语“严正”同形,但它其实是“严”与“正”两个实词,应译为“严肃正直”。

二、错译多义词翻译时遇到多义词,不能结合句意和上下文对其进行准确的理解、解释。

【典例】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2017·全国卷Ⅱ)误译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改变道路是其欲望所致。

”赵王没有再说话。

“道”有“道路”“规律”“说”等义项,这里根据上文“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及后面“王无复言”,可以确认“道”解释为“说”最为合适,“更道它所欲”应译为“再说说其他要求”。

三、译错古今异义古今异义词积累不够,遇到不理解的古今异义词,便望文生义。

【典例】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2017·全国卷Ⅱ)误译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有好几年都是这样,百姓歌颂。

“有年”,古代指“丰收年”,“岁屡有年”应译为“连年丰收”。

四、错译感情色彩文言实词也有褒扬、贬抑、中性之分,现在看来有贬抑色彩的词,文言文中却可能具有褒扬色彩或者是中性的,不注意词的感情色彩,以今律古,就可能会翻译错。

【典例】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2017·天津卷)误译阅读淫乱的古文,乐于听闻异端邪说。

文言文翻译常见失误与应对方法

文言文翻译常见失误与应对方法

逐词翻译,不要遗漏。
掌握固定结构(复音虚词)的用法。
以双音节词替换单音节词。
注意古今异义词,防止以今释古。
01
02
04
03
注意二
失误三:该拆不拆,古今混淆
例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翻译:带领妻子和乡里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 地方。 例7.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 翻译:怎么处罚顺从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主 张。
交阯
万仞。
注意一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根据语境,判断哪些是上述“专用名词”,直接将这些词保留在译文中。
失误二: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例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是淡泊名利,无以显示自己的志向; 不是心境宁静,无以达到远大的目标。 例4.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翻译: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非良将也。 例5.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翻译: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另外找好的 女子。
用和道义,彰显在朋友间。
例17.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翻译:喝酒,在这个亭子里作乐。
例18.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翻译:(你)想要的已得到了,又为什么请求
呢?
失误七: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注意七
1、文言变式句(倒装句),如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状语)后置等,翻译时需“顺装”过来。 2、译句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3、熟悉倒装句的规律,做出准确判断。如: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02
下列词语在翻译时要舍弃:句首发语词,“取独”、倒装标志、不足音节的结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表陈述的语气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高三语文总复习复习 专题十一 高分方案 避免文言文句子翻译的硬伤

高三语文总复习复习 专题十一 高分方案 避免文言文句子翻译的硬伤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高分方案5防止文言文句子翻译的硬伤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句子的意思,能从语句内容、语意阐释和语气效果等方面把这个句子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必考点,它涉及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察的是考生的阅读、理解等综合才能,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例再读高分方案1中的上李使君书(2021·卷),完成下面的题目。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4分)译文:答案: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声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如今,岂可不努力啊!(得分点:资,给予,供给;迹,事迹,功业;光,光耀;勉,努力。

)(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4分)译文:答案: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得分点:所解释,分析说明;完具,完备;虽,表假设,即使;挈置,提携安置。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可从以下方面打破。

一、回归原文,结合语境推断语意“文言文翻译〞要求翻译出的句子要契合语境,所以,翻译时要回归语境,既能保证语意吻合,又能进步准确率。

比方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大破之,取阳晋。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句,就必须结合上文“廉颇为赵将,伐齐〞才会明白,“大破之〞是“(廉颇)大败齐军〞,并且是“夺取了(齐国的)阳晋〞。

阅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句子。

(4分)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之诸侯。

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错为之说。

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有以取之也。

(选自苏轼晁错论)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错为之说。

译文:解析:回归语境,推知语义。

“以错为之说〞是翻译的难点,直译不通顺,结合上文“天子不之察〞,下文“错之以忠而受祸〞才能推知:天子不能正确察知晁错的忠心、诸侯的野心,做出了杀晁错以平定战乱的事情。

走出文言文翻译的误区

走出文言文翻译的误区

走出文言文翻译的误区
张建;丁佐兰
【期刊名称】《语数外学习:高中版》
【年(卷),期】2003(000)005
【总页数】4页(P15-18)
【作者】张建;丁佐兰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丁堰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走出习语翻译误区的新策略——套译是习语翻译的唯一途径 [J], 李田心;
2.走出“翻译定义”的误区--兼论所谓的奈达翻译定义不是翻译定义 [J], 李田心
3.走出习语翻译误区的新策略——套译是习语翻译的唯一途径 [J], 李田心
4.走出文言文翻译的几个误区 [J], 刘国伟
5.走出文言文翻译的误区 [J], 张建;丁佐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言文句子翻译》导学案_(一)

《文言文句子翻译》导学案_(一)

《文言文句子翻译》导学案(一)教学课题文言文翻译课型探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课内文言语句的翻译,强化翻译基本功。

则、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言翻译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准确翻译文言文的水平。

重点通过对课内文言语句翻译的合作探究讨论,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

难点通过文言翻译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准确翻译文言文的水平。

课内预习案一、文言文翻译相关知识1、文言文准确翻译的重要性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载体,尤其是那些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作品,其深沉的思想,诚实的品德,宽宏的怀抱,让我们折服。

当然把握这些精华是建立在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水平的训练。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增大了对文言文的主观题的考查,体现着《语文教学大纲》“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

但是现实是很多学生在文言文翻译中丢分。

文言文丢分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古代专有名词强行拆开翻译,古今异义词不分,漏译,误译,无实义的虚词该删的不删,该补出的内容没有补出,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或者增添的不恰当等等。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实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实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能够变化,句式也能够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2)、文言文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文言文翻译的目标文言翻译应达到的标准:“信”、“达”、“雅”。

(1)信——要求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海泛舟,我主沉浮
---------走出文言文翻译的八大误区
班级:姓名:
【课前热身】
把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

他日。

董祁槊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

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

③纺:系。

译文:董叔想要娶范氏,叔向说;"范氏富有,为和要和她成亲呢,董叔说想攀附她.过了几天,董祁(范氏)对范献子抱怨说董叔不尊敬她,献子就把董叔抓起来绑在了院中的槐树上.叔向经过的时候,董叔对叔向说:"你可以为我求情吗?叔向说:你想攀附的愿望达成了.还请求什么呢?
1、范氏富,盍已乎?
答案:“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2、不吾敬也。

答案:“不尊重我。


3、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答案:“(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学习过程】
1、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

(2011年湖南卷)
译为: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那些别的,必须首先去除它的俗气然后才行。

分析:“去”是古今异义,这里是“去除”的意思。

2、公(罗提督)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2011年广东卷)
译: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的人,(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藏匿(在)上游的江水中。

分析:“上流”是古今异义,不能译为“上等社会”,而应译为“上游”。

3、(国君)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2011年山东卷)
译:(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那么老百姓就走上正轨了。

“正”:本为形容词,在句中用作动词,译为“走上正轨”。

4、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2011年福建卷)
•译:我为你重修(翻新)那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新”:是形容词作动词“重修、翻新”;
“题”:也是动词为“命名或题名”的意思
5、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2011年安徽卷)
译: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对此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


“骇”: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

6、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

译:(他准备)凭借孤军进兵(救援京城),都统陈淬说敌军气势正盛,不可轻举妄动。

7、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充和议使。

译:中丞陈过庭等人联名举荐,(让他)担任和议使。

8、灌(何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
译:何灌来到,请求进入拜见,(皇上)不允许,却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不许”前省略了主语“皇上”;
“令”后面省略了宾语“其”,翻译时应补出来。

9、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1: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译2:孙权把曹操的书信给群臣看,没有谁不被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10、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只是用浓墨洒泼成大墨点,满纸都是。

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来告诉王生。

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泼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

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1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大意: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直译: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没有可以用来显示自己的志趣的东西;不能安宁清静地学习,就没有可以用来达到远大目标的东西。

1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蔺》)
译:你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呢?
孰与:...跟...比较,哪一个…;
13、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译: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14、凡善之生也,皆学之所由
译为:凡是好品行的养成,都是学习的所由来的。

1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译为:就可以告诉公婆,及时把我遣送回去
1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为: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出,与不同寻常的特殊情况发生啊。

17、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04年湖南卷)
译成“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把这当作乐趣”。

18、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

译为:有一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站在市场上卖马,人们却不了解他(的情况)
19、尝贻余核舟一
译为“(朋友)曾经赠送给我一枚核舟”。

巩固训练:
《三维》P166-170“应用体验”
《小黄书》P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