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 (2)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杞人忧天》
★★拓展积累★★
积累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并理解其寓意。
愚公移山 【寓意】比喻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夸父逐日【寓意】表现了人们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坚强决心。也比喻自不量力。 两小儿辩日 【寓意】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余音绕梁 【寓意】形容歌声优美动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比喻诗文意味深长。 高山流水 【寓意】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纪昌学射 【寓意】要练成一身真功夫,需要克服无数困难,付出无数心血和努力。
★★中考链接★★
模拟题一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
项是(D
)(3分)
A.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人不堪其忧
B. 因往晓之/未若柳絮因风起
C. 若屈伸呼吸/不若无闻也
D. 亡处亡块/身亡所寄
(无,没有)(A.担忧/贫苦;B.于是乘,趁;C.你 与“不”连用,解释为“不如”)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忧的事情而担忧,就去开导他。
6.同样是面对“因为不必要或缺乏根据的事忧虑”的人, 【甲】文中的“晓之者”和【乙】文中的晏子处理的方法 却不一样。试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是怎样进行劝说 的。
【答案】甲文中的“晓之者”是通过解释说理的方法,让杞人打消 了顾虑。乙文中的晏子则通过批评警告的方式,提醒景公真正会导 致亡国的原因。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的理解,注意二者的区别,结合:晓之者曰:“地,积 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可 知晓之者是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杞人明白。而晏子:“君居处无节,衣服无度, 不听正谏,兴事无已,赋敛无厌,使民如将不胜,万民怼怨,茀星又将见梦,奚 独彗星平!”是通过批评教育来让景公明白真正会导致亡国的原因。
杞人忧天原文和译文、重点词语解释
《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典故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地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 (3)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抱怨.(yuàn)恼.怒(nǎo)撒.腿(sā)B.生涯.(yá)应验.(yàn)忙碌.(lù)C.耕.地(ɡēnɡ)匀称.(chènɡ)遵循.(xún)2.与“懦弱、荒凉、朴素”意思相反的词语分别是什么?正确的一项是()A.胆怯荒芜简朴B.坚强繁华华丽C.坚强繁华简朴D.胆怯荒芜华丽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她兴奋不已。
B.他翻来覆去....地遗落了一地的东西。
C.动物们在树林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4.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寓言故事的一项是()A.火眼金睛B.自相矛盾C.刻舟求剑D.邯郸学步二、结合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0分)人们既xīn shǎnɡ()他惊世的才华,又敬佩他qiān xū()的品德,认为他是shí dài()的jiāo ào()。
jiē chù()过他的人却jiěshì()说,qí shí()他也有cuì ruò()的一面,旁人的qī dài ()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压力,dǎo zhì()他经常失眠。
三、词语综合练习。
(8分)1.照样子,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4分)(1)例:源源不断(AABC式)()()在上()()起舞(2)例:无忧无虑(ABAC式)()由()在()山()海2.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4分)掩耳盗铃井底之蛙杞人忧天画蛇添足(1)我们要客观分析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既不可以(),也不可以盲目乐观。
(2)我们要多学习,多实践,不要做目光短浅、没有见识的()。
(3)这幅山水画已经画得很完美了,你就不要再()了。
杞人忧天全文翻译及原文注释
杞人忧天全文翻译及原文注释
杞人忧天是一篇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下面是全文翻译及原文注释。
【杞人忧天全文翻译】
昔者杞人忧天,人曰:「子恶乎不去?」曰:「吾何必去,我无罪也。
」人曰:「吾闻之,善保者不如神,神保者不如自保;吾闻之,善师者不如己学,己学者不如自通。
虽然,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
【杞人忧天原文注释】
杞人忧天:杞国(今河南省杞县)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此处指杞国的一个居民。
吾何必去,我无罪也:杞人忧天感到不安,担心天上会掉下来什么东西,但他觉得自己没有犯罪,为什么要离开。
吾闻之,善保者不如神,神保者不如自保;吾闻之,善师者不如己学,己学者不如自通:这里列举了两句谚语,意思是说最好的保护是依靠自己,最好的学习是自学自通。
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指如果天命要赐予人重大的责任或任务,必须先使他经受挫折,忍受磨难,使身体和精神受到考验。
行拂乱其所为:指经历困难和磨难后,人会认清错误,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以改正错误,这里的“拂”指挑战,“乱”指混乱。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表示经过思考、权衡后,才能付诸行动。
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指人在表达自己的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杞人忧天2PPT课件
☆ 寓言,是一种含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文学体裁。
☆ 寓言通常把深刻的道理(寓意)寄托于简单的 故事当中,借小喻大,借此喻彼,富于智慧哲理。
杞 人 忧 天
选自《列子·天瑞》
了解名作
《列子》的内容多为 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 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 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 《两小儿辩日》、《杞人 忧天》、《愚公移山》等, 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就像是四肢弯曲伸展和自由呼吸,整天在空气中活动,为什么 还担心它会崩坠呢?
•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大地是聚积在一起的土块,四处都塞得满满的,没有地方空 着。
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
“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 的解释?
躇( chú)步跐( )蹈cǐ
补充注释:
身:身体,自身
若:你
废:放下,废弃
充塞:充满
中伤:打中甚至打伤 因:因此
果:果真
当:应当
• 杞国有人忧天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一个人担心天会崩塌坠落,自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依托, (因此)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一些,那不要紧,只要明白即可。 第二,朗读。 老师要求大家朗读课文、单词时一定要出声地读出来。 第三,提问。 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以保证
自己集中注意力。 第四,回答问题。 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回答问题要主动大胆。回答时要先想一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它和学过的内容有什么
杞人忧天 (2)
趣味教学资料列子简介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
今郑州市东30里圃田乡圃田村北有列子祠。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
《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
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
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遗成《列子》一书,余者皆失传。
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
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
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博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
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老婆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我却常常挨饿。
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
列子笑着对老婆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
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
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
这样的列子遗事至今郑州民间还在流传,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列子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可见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
列子等道家思想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与道举的学说。
列子贵虚尚玄,修道炼成御风之术,能够御风而行,常在春天乘风而游八荒。
庄子《逍遥游》中描述列子乘风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
”他驾风行到哪里,哪里就枯木逢春,重现生机。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杞人忧天》教案2
《杞人忧天》教学设计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雅安校区周宁涵一、教材及学生分析:《杞人忧天》是语文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课文,是《列子·天瑞》中的一则寓言。
此前学生已学过一些寓言故事,为本文的学习有了一些必要的铺垫。
但《杞人忧天》用语较生癖,对初一学生而言有些难度,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一个难点,因此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课下注释揣摩文意,利用字典、辞典进一步明确词义,通过对话表演疏通文意。
初一学生大多活泼开朗,充满好奇心,喜爱展示自我,这有利于师生互动,主动学习。
经过一个学期的初中学习,他们掌握了一些识字、释义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利用工具书和资料进行探究得出结论的能力,这是探究学习的基础。
只要教师能创设科学到位的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他们智慧的火花和超凡的才能,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不过,他们大多数有意注意的时间还不够长,贪玩好动,需教师善加引导。
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应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表达、善于倾听、归纳概括能力;应注意发挥组长的积极作用,保证讨论合作不节外生枝、流于形式。
二、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为基础,教师以学习伙伴和合作伙伴的角色参与其中,以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读百遍,其义自见”,应把“读”始终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学习,通过齐读、个读、男生读、女生读、绘声绘色读、速读比赛等形式,使学生喜爱读、乐于读,读出兴趣、读出乐趣。
在自读自悟中读懂故事,感知文本,初步体会其思想内涵。
3.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给学习小组布置任务;小组成员要学会对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
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4.文本是思维向深度挖掘最好的引子,教师要积极建构文本与社会生活的桥梁,开发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24 寓言四则(2)习题课件
【参考译文·乙】
费无极对楚平王说:“太子建和伍奢将要领着方城山外的人反叛, 自以为如同宋国、郑国一样,齐国、晋国又都辅助他们,将会危害楚国 。这事情快成功了。”楚平王相信了这些话,质问伍奢。伍奢回答说: “君王有一次过错已经很严重了,为什么还听信谗言?”楚平王逮捕了 伍奢,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奋扬)还没有到达,便派人通知 太子建逃走。三月,太子建逃亡到宋国。
示例:我同意A观点。甲文中的杞人担忧天地会崩塌,乙文中的沈屯子担忧杨文 广的困境和街上行人被竹竿梢头戳到,两个人都是没有根据地担忧,属于庸人 自扰。
【参考译文·乙】
沈屯子与朋友一起来到集市上,听到说书人说:“杨文广被围困在 柳州城中,里面缺少粮食,外面的援兵被阻挡。”(沈屯子)紧皱眉头 、唏嘘不已。朋友把他拉回家中,他竟日夜不忘此事,说:“文广被困 在那里,怎么才能解脱呢?”从此忧愁不安,生了一场大病。家里人劝 他到郊外走走,用(这种方法)解除他的忧愁。又忽然看见路上有扛着 竹竿去集市上卖的人,他便又思量说:“竹竿梢头非常锐利,街上行人
②问之于 丁 氏
(2)之
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①宋之丁 氏
②国人道之
③因往晓之 4.重点实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 ( 2 ) 废寝食者
(3)因往晓之
介词,向
介词,向
介词,在 助词,的 代词,指这件事 代词,指那个人
打水浇田 睡觉 告知,开导
4.句子翻译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寻到的消息像这样,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
qǐ ( 杞 )人忧天 星宿 ( xiù )
1.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 同“释”,解除、消除
2.古今异义
(1) 及其家穿井 古义:待,等到
(2) 国人道之 古 义:国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复习)及答案《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四) 狼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 )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 )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
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敌.()。
顾.(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 )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 )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 ),意.( )暇.( )甚。
屠暴.( )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其中,意.( )将隧.( )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 ),盖.( )以诱敌。
狼亦黠.( )矣,而顷刻..( )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 )哉?止.( )增笑耳。
2、重点句子翻译。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文章里的狼有什么性格特征?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6、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7、下列对本文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不应作让步,而是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 和“复投之”表现了刚开始屠户对狼的让步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明了狼人狡猾。
8、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杞人忧天文言文快速记忆
杞人忧天文言文快速记忆【原创实用版】目录1.杞人忧天的故事背景2.杞人忧天文言文的含义3.杞人忧天文言文的快速记忆方法4.杞人忧天文言文的实际应用正文1.杞人忧天的故事背景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故事源自《列子·杞县忧天》。
故事讲述了杞县的一位居民,整日担忧天空会塌下来,担心自己和周围的人会因此而丧命。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过分担忧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然而,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位古代居民对天文的敬畏之心。
2.杞人忧天文言文的含义“杞人忧天文言文”是指用文言文表述的关于杞人忧天这个故事的内容。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用于书写经典、文学作品和官方文件,具有简洁、优美的特点。
通过学习杞人忧天文言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故事的详细情节,同时对文言文有所了解。
3.杞人忧天文言文的快速记忆方法(1)理解故事背景和寓意:在记忆杞人忧天文言文之前,先理解故事的背景和寓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文言文内容。
(2)逐句背诵:将文言文分成若干个句子,逐句进行背诵。
在背诵过程中,要确保每个句子的意义都清晰明了。
(3)结合故事情节背诵:在背诵过程中,可以尝试将每个句子与故事情节相结合,这样可以让记忆更加生动有趣。
(4)定期复习巩固:记忆的过程需要不断巩固,定期复习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4.杞人忧天文言文的实际应用学习杞人忧天文言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故事和文化,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文言文作品,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同时,学习文言文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古典文学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杞人忧天》知识点
《杞人忧天》知识点杞人忧天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一则,源自《韩非子·有德》篇。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杞国的人不断担心天塌下来,过着忧心忡忡的日子,而最后却没有实现的故事。
下面将从故事背景、故事内容和寓意三个方面对《杞人忧天》进行详细解析。
一、故事背景杞国是中国古代一个小国,位于现在的河南省附近。
杞人忧天故事发生在这个国家中。
故事中的杞人对即将发生的“天塌下来”的事情非常忧虑和害怕,他因此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二、故事内容故事开始时,杞人忽然感到非常焦虑和恐惧,他开始相信天上的天翻地覆将会发生,因此他决定放弃农业工作、不再种植庄稼。
他对自己的家人和邻居说:“天将塌下来,我不能再种庄稼了,否则劳而无获,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他选择了躲避现实,过着闭塞的生活。
杞人的家庭不再维持正常的生计,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和艰辛。
他们开始依赖他人的施舍来维持生计。
为了应对即将发生的“天塌下来”的情况,杞国的人们纷纷进行了各种准备,他们修建高大的房屋和建筑物,以抵御“天塌下来”的力量。
然而,故事的结局告诉我们,天并没有塌下来。
杞人的忧虑是多余的,他的举动只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面对这个结果,杞人感到非常后悔,并深感悲伤和痛苦。
他最终明白到自己的忧虑是无谓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多余的。
三、故事寓意《杞人忧天》这个寓言故事通过描绘一个荒诞的场景来表达“杞人忧天”的人们是多么的无谓和可笑。
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深层寓意是,讽刺那些无故担心、焦虑与害怕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的人。
故事中的杞人能够代表那些总是担心各种虚无缥缈事情的人群。
这些人总是忧心忡忡,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问题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必为不确定的事情烦恼和担忧,应该理性思考,实际行动。
《杞人忧天》是具有深刻寓意的一则寓言故事。
通过讽刺杞人荒诞的想法和行为,呼唤人们应该理性、乐观和实际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扰。
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都需要抛弃杞人般的忧虑与烦恼,而是去主动积极的面对问题,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
七上语文17课笔记
以下是七上语文17课的笔记:
标题:寓言二则
1.文章概括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两个寓言故事,分别是《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
两个故事都揭示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告诫人们不要轻信传言,也不要过于担忧未来。
1.重点字词
(1)穿井得一人:穿,挖掘;得,得到。
(2)杞人忧天:杞,古代国名;忧,担忧。
1.重点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3)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4)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5)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寓意解析
《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传言往往会失真或被误解,不要轻信传言,更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过于担忧未来,因为很多事情都是不必要的担忧。
要学会放下包袱,享受生活。
2.写作特点
这两个寓言故事都采用了夸张和讽刺的手法,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揭示寓意。
同时,语言简练、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衔接中考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5寓言二则-(二)杞人忧天
(二)杞人忧天
返回目录
中考早知道
实词:课下注释:亡、晓、若、只使、舍 常考词 非课下注释:者
句 翻译:1.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命题点 命题点多角度辩证认识事物 杞人无端地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无处可 解读 居,于是寝食难安。这个想法的产生主要是缺乏基本的常识和经验,没
1234
返回目录
二、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杞人忧天》全文略。
【乙】沈屯子偕友入市,闻唱书者言:“杨文广①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
<zd>
</zd>
援兵。”蹙然诵叹不已。友曳之归。日夜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
<zd>
</zd>
从此悒悒②成疾。家人劝之徘徊郊外,以纾③其意。又忽见道上有负竹入市者,则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zd>
</zd>
1234
返回目录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 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234
返回目录
【乙】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②衣而反。其狗不知,迎
又念曰:“竹末甚锐,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归而益忧。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
(节选自明·刘元卿《贤弈编》)
【注释】①杨文广:北宋名将。②悒(yì)悒:闷闷不乐。③纾:解除。
1234
返回目录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
A.废寝食者
杞人忧天寓言故事二
杞人忧天寓言故事二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1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杞人忧天成语解释齐:周朝诸侯之名,在河南祁县。
习语的原意是齐国的人害怕天会塌下来,因此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常用来比喻不必要的或没有根据的担心和忧虑。
杞人忧天成语出处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这个寓言,通过一个个危言耸听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杞人忧天,杞人忧天。
这是一个教育寓言,描述了两种人:担心天的人和担心别人的人。
这两种人都不是人造的。
文章重要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
在别人耐心的开导下,他又放下心,高兴极了。
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另外一个人物,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了当时的认识水*,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
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杞人忧天寓言故事 (菁选3篇)(扩展2)——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汇总九篇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 1从前在齐国,有一个人很胆小,有点神经质。
七年级语文杞人忧天2(PPT)5-2
杞国有人忧之,曰:“天,积气 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 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 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 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 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 舍然大喜。
竖(丨)、撇(丿)、点(丶)、折(乛)等。②指笔画数:书前有汉字~索引。 【笔会】名①以文章的方式对某个专题或专题的某个侧面进行探讨、报道 等的活动:文艺评论~。②一种由作家联合成的组织。 【笔记】①动用笔记录:老人口述,请人~下来,整理成文。②名听课、听报告、读书时所做的记录: 读书~|课堂~。③名一种以随笔记录为; 少儿模特教育加盟 少儿模特教育加盟 ;主的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小 说。 【笔记本】名①用来做笔记的本子。②指笔记本式计算机。 【笔记本电脑】笔记本式计算机。 【笔记本式计算机】ī便携式电子计算机的一种。因外形 略像笔记本,所以叫笔记本式计算机。也叫笔记本电脑。 【笔迹】名每个人写的字所特有的形象;字迹:核对~|这可不像他的~。 【笔架】(~儿)名用 陶瓷、竹木、金属等制成的搁笔或插笔的架儿。 【笔尖】(~儿)名①笔的写字的尖端部分。②特指钢笔的笔头儿:换个~。 【笔力】名写字、画画或做文 章在笔法上所表现的力量:~雄健|~遒劲。 【笔立】动直立:~的山峰。 【笔录】①动用笔记录:您口述,由我给您~。②名记录下来的文字:口供~。 【笔路】名①笔法。②写作的思路。 【笔帽】(~儿)名套着笔头儿保护笔的套儿。 【笔名】名作者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如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 【笔 墨】名指文字或诗文书画等:~流畅|西湖美丽的景色,不是用~可以形容的。 【笔墨官司】?指书面上的争辩:打~。 【笔润】名润笔。 【笔势】名①写 字、画画用笔的风格:~沉稳。②诗文的气势:这首七律,~犹如大江出峡,汹涌澎湃。 【笔试】动要求把答案写出来的考试(区别于“口试”)。 【笔受】 〈书〉动用笔记下别人口授的话。 【笔顺】名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如“文”的笔顺是)丶,)一,)丿,)丶。 【笔算】动用笔写出算式或算草来计算。 【笔谈】①动两人对面在纸上写字交换意见,代替谈话。②动发表书面意见代替谈话。③名笔记?(多用于书名):《梦溪~》。 【笔套】(~儿)名①笔 帽。②用线、丝织成或用布做成的套笔的东西。 【笔体】名各人写的字所特有的形象;笔迹:对~|我认得出他的~。 【笔挺】形状态词。①立得很直:~ 地站着|士兵站得~~的。②(衣服)很平而折叠的痕迹又很直:穿着一身~的西服。 【笔筒】名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插笔的筒儿。 【笔头儿】名①毛笔、 钢笔等用以写字的部分。②指写字的技巧或写文章的能力:他~有两下子|你~快,还是你写吧!也说笔头子。 【笔误】①动因疏忽而写了错字:这篇文 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 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 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品读课文 合作交流
1、杞人“忧”什么呢?“忧”到什么程度? 天地崩坠、废寝食
拔 苗 助 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急功近利)
读准节奏
节杞国奏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 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 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 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寓言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 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 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 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 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寓意
不要为不必要的事情而忧虑,要面对现实,大 胆地去做事。
悟读课文 思维拓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 家)走向灭亡(的道理)。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享乐之后再享乐。把国家,民族 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 出力。)
2、晓之者是怎么为他解忧的?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天,积气耳 …… 地,积块耳…… 耐心、真诚
3、在晓之者的劝导下,达到了什么效果? 舍然大喜
4.两人一组进行合作,分角色为大家呈现故事情景。
提示:1.根据课文内容加上适当的动作、神态等。 2.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发挥。
成语之义 “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通假字
例:尊君在不? 不,同“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说,同“悦”。
亡:同“无”,没有。 舍然:同“释”,解除、消除,消除疑虑的样子。
古今异义
因往晓之:告知,开导。
(天刚亮)
奈何忧崩坠乎:为何,为什么。 (怎么办)
充塞四虚:四方。
(空虚的,虚假的)
若躇步跐蹈/若屈伸呼吸:你。 (好像)
洛阳市实验中学 石 咪
杞 人 忧 天
列 子
守 株 待 兔
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通过侥幸获得成功。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 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 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
qĭ
杞人忧天
《列子 天瑞》
作家作品:
列子,即“列御寇”,相传 为战国时期道家人物,郑国人。 《列子》,今本八篇,内容多 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内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而又有教 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 日》、《愚公移山》等,都是 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读准字音
中伤 (zhòng) 中间 (zhōng)
星宿(xiù) 宿舍(sù)
充塞(sè ) 塞子(sāi)
身亡(wú)所寄
躇(chú )步跐(cĭ )蹈 舍然(shì)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 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 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 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陷,自己无处存身,便睡不着觉,吃 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 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 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 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 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 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 放了心,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