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老舍京味小说的独特魅力
分析老舍作品的“京味”语言
分析老舍作品的“京味”语言出身于市民阶层的老舍,远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立足于民间立场,他的作品的“北京味儿”,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特色。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
《骆驼祥子》就是其在20世纪3O年代创作的。
本文就他在《骆驼祥子》中运用其最具特色的语言艺术——“京味”的运用加以分析。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出生在北京的贫民家庭里,幼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大杂院里度过的,他很了解底层的百姓生活,喜欢市井巷里的戏曲和民间艺术,这种阅历形成了老舍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京味”风格,也使他成为了京味小说的代表人。
“京味”代表了一种风格,包括作家对北京的认识、特有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注入的文化趣味。
《骆驼样子》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现代中国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老舍作品的“京味”在这部作品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景物描写小说写样子从混乱的军营中牵出三匹骆驼,卖了35元钱,而后走到北京城郊的时候,通过对古都那种平和静谧的景物描写,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了祥子当时的心情。
在烈日与暴晒下拉车的祥子,对北平熟悉变化莫测的天气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祥子特定的人物身份相一致,体现了老舍对故乡环境的熟悉。
“京味”正是这种主观情愫与对北京社会环境结构的客观描写的统一。
二、语言运用老舍在语言的运用上,得力于其对北京市民语言的熟悉,形形色色的人物语言通俗朴实、生动鲜明、“京味”十足,说得严重点,有点类似北京“京油子”的“耍嘴皮”。
小说人物的语言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
老舍习惯运用北京市民俗白、简洁的方言,用老舍自己的话说就是“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烧出白话的‘原味儿’来”。
如祥子的语言,厚实而朴拙,他在第一次买车时,由于心情激动,只会说:“我要这辆车!。
’卖车的车主夸耀车好,希望加价时,祥子还是那句话:“我要这辆车!”从祥子的语言中,透露出祥子的憨厚和淳朴。
分析老舍作品的“京味语言
“京味”语言在老舍作品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其独有的语言表达力,形成了现
代文学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并在“京味”小说的创作源头上,形成了以北京话为
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艺术特点,在整个语言魅力的构成中,体现出一种丰富的韵味。
一、北京独有韵味的特征表现与深厚的“京味”表达
在老舍作品的“京味”语言表达中,最主要的是通过结合创作中景物描写的体现,将北京的特有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表达出来,并将主人公的人生展现在北京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呈现出一种浓浓的“京味”。
譬如,在老舍作品《茶馆》中,将
王利发的一些台词:秦仲义到茶馆里来说要涨房租,王利发推托、应付说:“二爷,您说得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涨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秦仲义说:“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王利发则说:“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是多么照应我,
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人们听到这些圆熟风趣、油嘴
滑舌的对话,无不发出会心的笑声。
这些台词不但符合其茶馆老板的身份,而且表现了他性格的发展变化。
从《济南的冬天》看老舍的京味散文魅力
从《济南的冬天》看老舍的京味散文魅力《从〈济南的冬天〉看老舍的京味散文魅力》老舍先生的散文作品,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着生活的千姿百态。
而《济南的冬天》更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透过这篇散文,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老舍先生独特的京味散文魅力。
京味,首先体现在语言上。
老舍先生的语言质朴平实,却又韵味无穷。
在《济南的冬天》中,他没有使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和复杂的句式,而是用最贴近生活的语言,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象。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一句简单的话,仿佛是作者在与读者面对面地聊天,让人倍感亲切。
这种亲切的语言风格,一下子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能够毫无障碍地走进他所描绘的世界。
老舍先生还善于运用北京方言,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地域色彩。
比如“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这里的“着落”“干啥”等词语,都是地道的北京方言,使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仿佛能让读者听到老北京街头巷尾的声音。
除了语言,京味还体现在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上。
老舍先生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济南冬天的独特之处。
他写济南的山,“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将小山比作摇篮,形象地写出了山的温暖和慈爱,让人感受到济南冬天的宁静与温馨。
他写济南的水,“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通过对水的描写,展现出济南冬天的生机勃勃。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1、取材浓郁的地域特色老舍小说取材的本地特色,使他的风格颇具魅力。
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写北京的人事,塑造了北京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无论是老派市民、新派市民、理想市民,还是下层市民,老舍都用“京味儿”勾勒出了这些人物的灵魂。
写北京的环境和风尚又通过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描绘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讲述北京传统的民间习俗来展现,老舍用原汁原味的北京素材来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勾勒故事中的人物灵魂,呈现浓厚的“京味儿”。
首先老舍小说中大都是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
这是因为北京的西北角是老舍的摇篮,于是,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是老舍小说中的背景和人物的摇篮。
如《骆驼祥子》以西安门大街、南北长街、毛家湾、西山为主;《四世同堂》中老舍把小说的故事定格在一条僻静狭窄的小羊圈胡同,把它描述为“一个葫芦”:“嘴”窄小,“脖子”又细又长,只有“胸”和“肚的位置才展开一块空地,周围有六七家院门。
这些描述详尽绘出了小羊圈胡同的地理环境。
这些以北京为背景的真实地理环境是老舍最熟悉的,同时这些真实性又增加了老舍小说故事的真实性、亲切感、立体感,而且使小说中充满了“京味儿”。
其次,老舍对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是深深的眷恋。
小说中写到的北海、护国寺、西山、北山、积水潭的美丽风光,是老舍心目中北京的样子。
他写北海白塔的美丽和红墙春色,也写西山北山的冬、积水潭的夏。
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骆驼祥子》、《正红旗下》这四部小说中老舍都写到了积水潭,其美丽的风光描写令人神往。
在老舍的小说《赵子曰》中的风光绘画简直就是一首诗,那娇嫩刚变好的小蜻蜓,也有黄的,也有绿的,从净业湖而后海而什刹海而北海而南海,一路弯着小尾巴在水皮上一点一点,好像北京就是一首诗,它们在绿波上点着诗的句读。
净业湖畔的深绿肥大的蒲子,拔着金黄色的蒲棒其次,北京人生活态度的懒散、苟合、谦和、温厚等,揭示了北京文化心理结构。
老舍小说中的北京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与北京市民的生活态度也息息相关。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1、取材浓郁的地域特色老舍小说取材的本地特色,使他的风格颇具魅力。
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写北京的人事,塑造了北京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无论是老派市民、新派市民、理想市民,还是下层市民,老舍都用“京味儿”勾勒出了这些人物的灵魂。
写北京的环境和风尚又通过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描绘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讲述北京传统的民间习俗来展现,老舍用原汁原味的北京素材来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勾勒故事中的人物灵魂,呈现浓厚的“京味儿”。
首先老舍小说中大都是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
这是因为北京的西北角是老舍的摇篮,于是,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是老舍小说中的背景和人物的摇篮。
如《骆驼祥子》以西安门大街、南北长街、毛家湾、西山为主;《四世同堂》中老舍把小说的故事定格在一条僻静狭窄的小羊圈胡同,把它描述为“一个葫芦”:“嘴”窄小,“脖子”又细又长,只有“胸”和“肚的位置才展开一块空地,周围有六七家院门。
这些描述详尽绘出了小羊圈胡同的地理环境。
这些以北京为背景的真实地理环境是老舍最熟悉的,同时这些真实性又增加了老舍小说故事的真实性、亲切感、立体感,而且使小说中充满了“京味儿”。
其次,老舍对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是深深的眷恋。
小说中写到的北海、护国寺、西山、北山、积水潭的美丽风光,是老舍心目中北京的样子。
他写北海白塔的美丽和红墙春色,也写西山北山的冬、积水潭的夏。
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骆驼祥子》、《正红旗下》这四部小说中老舍都写到了积水潭,其美丽的风光描写令人神往。
在老舍的小说《赵子曰》中的风光绘画简直就是一首诗,那娇嫩刚变好的小蜻蜓,也有黄的,也有绿的,从净业湖而后海而什刹海而北海而南海,一路弯着小尾巴在水皮上一点一点,好像北京就是一首诗,它们在绿波上点着诗的句读。
净业湖畔的深绿肥大的蒲子,拔着金黄色的蒲棒儿,迎着风一摇一摇的替浪声击着拍节??正因为北京的自然景观都像积水潭这般丽,富有朝气,所以老舍不惜笔墨地再三咏叹,以显示古老北京的魅力。
小议老舍的“京味小说”
201311081933文学院陈丹丹小议老舍小说的“京味儿”摘要老舍之于北京,正如沈从文之于湘西,张爱玲之于上海。
一个人写尽一座城,“京味儿”一词是非老舍莫属的标签。
老舍的“京味儿”来自真实的生活经验、细腻的文化体味、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故乡情怀、高度的艺术提炼,那是一种历史的、整体的——扎根于北京建筑、吃食、方言、人物与市井生活面貌的专属于北京城的传统文化韵味。
无论是从艺术成就还是作品数量上来看,“京味儿”都可以称之为老舍小说创作的灵魂。
关键词:京味儿、外化物象、小市民、市井生活、地理还原一、老舍小说“京味儿”概要“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吃喝的声音,我全熟悉。
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
我敢放胆的描画它。
它是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
”1这是老舍在《三年写作自述》中的自白。
舒乙说老舍是一个“满人、旗人、穷人”,这个“满人、旗人、穷人”一生六十七年,有四十二年在北京度过,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老舍小说中深入骨髓的“京味儿”正是他的人生与北京城大半辈子纠葛的外化。
老舍的小说创作中处处有北京的人与物,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每一处风景,又都与他对北京的怀念、反思与酝酿融为一体。
可以说,老舍小说的京味儿是北京人老舍对老北京的艺术性还原。
在老舍从事写作的四十一年里,大部分时间他其实并不在北京,只有解放后十七年是真正在北京度过的。
但不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在重庆,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
21老舍.三年写作自述[A].老舍全集:第1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刘勇. “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从老舍创作的文化品格说起【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老舍将背景设定为北京的小说占其小说比例极大,主要包括以下作品:《我这一辈子》、《月牙儿》、《老张的哲学》、《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柳家大院》等。
论老舍“京味”小说的艺术风格 论文范文模板提纲 大学毕业职称大专汉语言文学中文论文
目录1.京味小说与老舍 (1)以及成因 (1) (1) (2) (2) (3) (4)参考文献 (4)内容提要:老舍是现代作家中的有个性、成就卓著的作家,他京味小说的成就不容忽视,正如矛盾所说“老舍是京味小说的始祖和奠基人。
”之所以对他的小说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他的京味小说在取材上颇具特色,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画卷;作品追求幽默;他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平易不粗俗,精制而不雕琢,显示了其京味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老舍京味小说题材语言文化心理幽默老舍的创作在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史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老舍对与各种文学体裁进行过广泛的实践,小说作品中短篇与中篇不泛佳作。
尤以长篇小说有影响,与矛盾.巴金的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长篇小说三大高峰。
他的作品朴实无华,亲切自然,尤其以反映老北京的社会面貌和百姓生活见长。
令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不胜枚举,例如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离婚》……老舍最有特点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一说到北京文化,就不能不联想到老舍的文学世界,他的作品浓郁着“京味”,他的“京味”小说与他人之有明显不同,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京味小说的源头。
1、京味小说与老舍以及成因京味小说作者所面对的清末民初以来的北京文化,其形态有更具体的成因。
较之其他地域性文化如湘西文化,上述北京文化的形成与其说赖有天造地设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如说更是社会演变的直接产物。
在“成因”中政治历史因素显然大于其他因素。
其一,清王朝乾嘉以还日渐式微,贵族社会带有颓靡色彩的享乐气氛造成了文化的某种畸型繁荣。
浓厚的消费空气、享乐要求,从来是刺激艺术生产、工艺进步的,尽管这繁荣或许正是所谓的“亡国之兆”。
在这里也有必要区分社会历史与文化史的不同眼光。
其二,清王朝戏剧性的覆灭,使宫廷艺术、贵族文化大量流人民间,对于造成清末民初北京的文化面貌为力甚巨。
于贵族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某种合流之外,又有满汉文化的融合。
浅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
浅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作者:肖敏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
“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
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
另外,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
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
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在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
一,“京味”小说与老舍说起京味小说就离不开老舍的作品。
老舍对“北京人”和“北京文化”的深刻剖析和出神入化的艺术把握,是“京味”的灵魂所在。
老舍的小说正是从独具内涵底蕴的“北京人”和“北京文化”中使京味小说获得了超越一般市井民俗小说的强大文化魅力,而这文化魅力给京味带来的则是一种深沉凝重的历史感。
本世纪二十年代,老舍在北京文坛上的出现和他那自《老张的哲学》开始便一发而不可收的大量作品,老舍由此而成为了京味小说的开山鼻祖。
老舍集中了前代作家们在北京地域文学建设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京都色彩鲜明的题材特征,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京腔京韵浓郁的文学语言,以及文人情致与市民趣味有机结合的审美品味等。
而这一切的总根又是深植于北京这块热土之中的。
作为作家的老舍心中不仅像常人一样始终怀着深深的乡情,而且还深蕴着一个永恒的“北京情结”。
这“北京情结”正是京味的生命之源。
二,何为“京味”小说以及成因(一)何为“京味”儿“京味”儿,现代学者认为通常指一种风格现象,是由人与城市之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市的文化意味。
“京味”尤其是人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
“京味儿”文学内容上一般是用俗白、风趣的北京话书写北京城的人物、故事,表现具有浓郁京华色彩的风俗文化、人情事态。
“京味儿”浓郁的小说以老舍和当代作家王朔最有代表性。
最新 浅谈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精品
引导语:老舍的小说语言通俗易懂、京味十足,朴实、自然、不造作,被誉为"人民家"和文艺界的劳动模范、杰出的语言大师、幽默大师,是当之无愧的,其作品便成了人们最好的精神食粮。
以下是lw54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浅谈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浅谈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一】[摘要]记得我们在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曾经节选过《茶馆》的一部分片段。
我开始喜欢老舍文章中发自内心的幽默感。
老舍小说所描写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其中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京味”。
老舍小说的“京味”风格,不仅包括小说的取材地域特色所描写的世态人情,习俗,也包括老舍对北京心理的揭示以及方言的纯熟运用。
这些“京味”风范,在老舍的小说中散发出来,构成了他艺术风格的重要方面,也为中国现代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本人希望通过文本中老舍作品的“京味”风格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何为“京味”?构成的因素是什么?作品是如何体现“京味”特色的?把这类问题渗透在作品中,用自己的阅读感受清晰地呈现出来。
[关键词]老舍京味小说幽默艺术成就老舍1988年生于北京,在大杂院里度过的童年使小说熟悉挣扎在底层社会的城市贫民。
老舍从小就喜爱市井巷内的传统艺术,这些都是他后来写作平民生活的创作基础。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奠基人。
京话属于北京官话,流传于北京城区。
有人把北京话,北京话口音浓重的普通话称为“京片子”。
“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是人们所感受到的城市的文化意味。
“京味小说”以老舍最具有代表性。
我们将描写北京地域文化生活的文学作品,称为“京味文学”。
老舍用京味的语言风格写尽北京市民的文化生活。
一、京味的构成因素京味的构成因素是由乡土味,传统味,市井味三股因素互相融会的。
这主要是指北京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地域特色及独特的乡土气息。
其中乡土味主要指地域特色,例如北京胡同,四合院,大杂院,古城楼,包括马路边的戏班子等。
传统味是指其历史文化遗留的传统。
北京市文明古国的故都,是名族历史的印记所体现出的,如礼节,幽默感,文化素养。
浅析老舍“京味小说”的艺术风格
立在 自己 对 生 活 的感触 之 上 的
“
这 种对 事实本 身
,
舍的 生 活 经 历
思 想 形 成 和老 舍 的
“
京 味 小说
”
加 五 四运 动
但是他却是受到五 四运动 的风波决 在新文学 的激荡下
, ,
京 味小说
”
中独特 存在 的
。
展现
作 品 中呈 现 给我 们 的
“
北 京味儿
”
,
俗白
。
,
凝练
。
现 出浓 郁 的
京味
“
京味
不仅仅是 一 种风
其次 说
”
,
“
五四
。
”
运动为 老 舍开 启 了
“
京 味小
着 阶级 矛 盾 的现 实社会 生 活 的可 笑是 老 舍 第四 合
, ,
他是 将他 的 幽默 建
。
格现 象
更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内涵
,
。
在 本 文 中会 从 老
“
的思 想 主 题
,
虽 然 老 舍并没有真 正 意 义 上 参
京味
是 老 舍作 品 的亮点
,
在其作 品 中有 京 味 小说
“
”
出中国社会 现 代化 的变革变 革过程 中底层 人 民 的
味小说
”
的 艺 术 风 格 进行 探 讨不仅仅 能 够 让 我们
,
对北京人文景 观 的描 写 的文 化 趣 味
艺 术风 格
。
特有 的风 韵 和 体现 出来
“
命运
、
心 理和 思 想
。
“
京味小说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1、取材浓郁的地域特色老舍小说取材的本地特色;使他的风格颇具魅力..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写北京的人事;塑造了北京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无论是老派市民、新派市民、理想市民;还是下层市民;老舍都用“京味儿”勾勒出了这些人物的灵魂..写北京的环境和风尚又通过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描绘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讲述北京传统的民间习俗来展现;老舍用原汁原味的北京素材来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勾勒故事中的人物灵魂;呈现浓厚的“京味儿”..首先老舍小说中大都是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这是因为北京的西北角是老舍的摇篮;于是;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是老舍小说中的背景和人物的摇篮..如骆驼祥子以西安门大街、南北长街、毛家湾、西山为主;四世同堂中老舍把小说的故事定格在一条僻静狭窄的小羊圈胡同;把它描述为“一个葫芦”:“嘴”窄小;“脖子”又细又长;只有“胸”和“肚的位置才展开一块空地;周围有六七家院门..这些描述详尽绘出了小羊圈胡同的地理环境..这些以北京为背景的真实地理环境是老舍最熟悉的;同时这些真实性又增加了老舍小说故事的真实性、亲切感、立体感;而且使小说中充满了“京味儿”..其次;老舍对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是深深的眷恋..小说中写到的北海、护国寺、西山、北山、积水潭的美丽风光;是老舍心目中北京的样子..他写北海白塔的美丽和红墙春色;也写西山北山的冬、积水潭的夏..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骆驼祥子、正红旗下这四部小说中老舍都写到了积水潭;其美丽的风光描写令人神往..在老舍的小说赵子曰中的风光绘画简直就是一首诗;那娇嫩刚变好的小蜻蜓;也有黄的;也有绿的;从净业湖而后海而什刹海而北海而南海;一路弯着小尾巴在水皮上一点一点;好像北京就是一首诗;它们在绿波上点着诗的句读..净业湖畔的深绿肥大的蒲子;拔着金黄色的蒲棒儿;迎着风一摇一摇的替浪声击着拍节正因为北京的自然景观都像积水潭这般丽;富有朝气;所以老舍不惜笔墨地再三咏叹;以显示古老北京的魅力..不仅如此;老舍用北京话描绘在北京街头上祭灶时节的气氛..不仅描写出了北京祭灶的风俗;而且也描写了北京人的历史文化观念;传达出北京人的社会生活习俗和人物思想面貌;展现出一幅充满“京味儿”的民俗风情画..如果没有北京社会生活的“京味儿”;就不会有老舍小说中的“京味儿”..老舍掌握了北京人独有的质、独有的“魂儿”和独有的味儿;描摹了一幅老北京的全景图:事态民生图、地理风貌图、自然景观图、民俗风情图;奠定了“京味儿”文学的基础;老舍被认为是“京味儿”小说的宗师..2、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刻揭示老舍的小说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用了“官样”一语概括了北京文化特征..“官样”体现在:写北京人的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艺术生活”;讲究礼仪;固守老规矩;生活态度的懒散、苟合、谦和、温厚等..这些在老舍的小说中俯拾皆是..首先;老舍小说中的北京人无论经济、地位状况如何;在场面上都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要“脸面”..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做寿“可着院子的暖棚;三面挂檐;三面栏杆;三面玻璃窗户..棚里有玻璃隔扇;挂画屏;见木头就包红布..正门旁一律挂彩子”“吃三个海碗;六个冷荤;六个炒菜;四个大碗;一个锅子”;只有这样刘四爷才感到体面和满足..这些北京的“脸面”文化呈现出老北京的“京味儿”..老舍小说中的北京人又是极其享乐的;追求纸醉金迷的精巧生活..如四世同堂里的冠晓荷;“在每一碟咸菜里都下着一番心;在一杯茶和一盅酒的色、香、味与杯盏上都有很大的考究”;对他来说“这是吃喝;也是历史和艺术”..北京人对身边的小东西尚且如此关注;说明了其追求精巧的艺术生活方式..老舍小说中生活的艺术就藏于这些北京普通小市民的衣食住行之中;习俗享乐之中..而这些享乐都带着极其浓厚的“京味儿”风范..其次;北京人生活态度的懒散、苟合、谦和、温厚等;揭示了北京文化心理结构..老舍小说中的北京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与北京市民的生活态度也息息相关..而这种懒散、苟合、谦和、温厚的生活态度最突出体现在老派市民的描摹中..如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安于现状;思想保守;顽固与老规矩..二马中的那个迷信、中庸、马虎、懒散的老马..这类老派市民在老舍的笔下刻画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是因为老舍丰厚的生活积累使他能够认识到普遍存在的封建落后和保守性;使得他能够深刻揭示出北京人的性格和心理上的矛盾性、多面性;展现出北京人的生活心态;以及在这种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旧思维模式的批判;以及对北京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成分的批判;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和思考;由此酝酿着浓浓的“京味儿”..小说中的“京味儿”还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审视和反思;将历史镜头聚焦于北京市民的灵魂深处;通过形形色色的市民生活状况图景的描摹;刻画了一幅众生相;剖析了民族精神;流露出对传统保守思想的批判和底层市民生活惨烈的同情;显示出作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努力..老舍的艺术世界几乎包罗了市民阶层的一切方面;显示出他对于这一阶层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他经过对北京市民社会的发掘;达到了对于民族性格、民族命运的一定程度的艺术概括;达到了对于时代的本质揭示和写作风格的独创..3、北京方言的纯熟运用老舍小说中北京方言的运用;展现了老舍语言的本色和北京的内在文化神韵;以及北京语言的活泼生命力..老舍又对生活语言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和运用;“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把白话的真正香味烧出来”这也恰恰体现了其“京味儿”特色..首先;老舍小说中北京方言的清浅俗白特色对“京味儿”的体现..曹禹曾赞誉说:“他的作品的语言更有特色;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传的..”老舍小说中的北京方言的运用大多不用生僻字;多用北京的俗语、口语..在骆驼祥子中老舍描写北京的雨天:“北京远处一个红闪;像把墨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艘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道怎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的等着点什么..又一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灰尘..”老舍用北京的白话写的;没有一个生僻字眼..这段文字却是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的语言;带着本土的气息;写出活泼的生命力..老舍的小说大部分是写北京..写北京的人;北京的事;使用的是地地道道的北京话;其中大量的是北京的口语、俗语和土语..以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为例;从叙述语言;人物语言到景物、心理、外貌描写;老舍用的是北京语言..这种清浅俗白的语言能够和读者产生共鸣;从而更好的体现“京味儿”..其次;老舍小说语言的简洁准确;富于个性化对“京味儿”的体现..在老舍的小说中“敢情”这个词语多次出现;“敢情”与“没错儿”和“那还用说吗”比起来;更加能够准确的表现出人们心态的内在情趣..“找乐子”自然比说“知足常乐”包含的内容复杂一些..这些词语虽然简短;但却更能够表情达意..老舍小说中的每个人物语言都是个性鲜明的;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刻画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如四世同堂中写了一百三十多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达五六十之多..这些人物由于生活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教育和气质性格不一样;都有独特的个性语言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再次;老舍小说中的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节奏感对“京味儿”的体现..老舍的小说把情与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故事写得活泼灵动..老张的哲学中开篇好像介绍老张“钱本位”思想;但随着老张对人的残害;随着小人物受到人生迫害的加剧;作者的爱恨情感便交织在一起..在写到李静被迫害致死的时候;语言的韵律更加明显;“花谢花开;花丛中彼此不知道谁开谁谢风;雨;花;鸟;还鼓动着世界的灿烂之梦;谁知道又少了一朵鲜艳的花她死了”笔调凄凉;此景;此语中掺杂着丰富波澜的情感..老舍的小说的语言不仅俗白、简练;而且悦耳动听;带有节奏感..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音乐节奏美和绘画美..老舍小说语言的浅显易懂、准确简练、情景节奏;定格了老舍小说的风格——“京味儿”..结语:“京味儿”风格在老舍的小说中俯拾即是;老舍的小说大都是以北京话写北京的;写北京的市民、北京的景物、北京的变迁、北京的风俗习惯、北京的人情世态;也写出了中华民族、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在北京人精神、气质、性格上的烙印..纵观小说创作的地域特色;北京文化心理的揭示和北京方言的熟练运用;形成了一个别具特色的“京味儿”风格..老舍的小说创作以展现北京市民生活世界为基点;在不断对文化的反思和选择中表达自己的文化理想;具有永恒的精神文化价值..关于老北京城与人间的各种联系;深深镌刻出老舍小说笔端的“京味儿”风格..。
浅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
浅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作者:肖敏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
“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
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
另外,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
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
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在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
一,“京味”小说与老舍说起京味小说就离不开老舍的作品。
老舍对“北京人”和“北京文化”的深刻剖析和出神入化的艺术把握,是“京味”的灵魂所在。
老舍的小说正是从独具内涵底蕴的“北京人”和“北京文化”中使京味小说获得了超越一般市井民俗小说的强大文化魅力,而这文化魅力给京味带来的则是一种深沉凝重的历史感。
本世纪二十年代,老舍在北京文坛上的出现和他那自《老张的哲学》开始便一发而不可收的大量作品,老舍由此而成为了京味小说的开山鼻祖。
老舍集中了前代作家们在北京地域文学建设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京都色彩鲜明的题材特征,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京腔京韵浓郁的文学语言,以及文人情致与市民趣味有机结合的审美品味等。
而这一切的总根又是深植于北京这块热土之中的。
作为作家的老舍心中不仅像常人一样始终怀着深深的乡情,而且还深蕴着一个永恒的“北京情结”。
这“北京情结”正是京味的生命之源。
二,何为“京味”小说以及成因(一)何为“京味”儿“京味”儿,现代学者认为通常指一种风格现象,是由人与城市之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市的文化意味。
“京味”尤其是人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
“京味儿”文学内容上一般是用俗白、风趣的北京话书写北京城的人物、故事,表现具有浓郁京华色彩的风俗文化、人情事态。
“京味儿”浓郁的小说以老舍和当代作家王朔最有代表性。
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儿”风格
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儿”风格作者:徐静摘要:老舍是“京味儿”小说的先导,其小说的一个极其鲜明的特色就是“京味儿”。
老舍小说的“京味儿”风格,不仅包括老舍小说的取材地域特色中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也包括老舍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以及老舍北京方言的纯熟运用,这些都折射出了老舍的“京味儿”文学风范,并在老舍的小说中散发出来。
关键词:老舍;“京味儿”;风格老舍是“京味儿”小说的奠基人,是第一个真正写出“京味儿”的作家。
老舍文学作品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京味儿”,所谓“‘京味儿’是由人与城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的文化意味”[1](p14)。
老舍的小说大都以北京城作为取材的原地,颇具特色的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画卷;再由北京城联系到北京人,揭示出北京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并且运用独具魅力的北京方言口语,使读者感受到城的“京味儿”文化意味。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风俗习惯、环境氛围、语言艺术,彰显了这种独特的“京味儿”。
老舍以自己独具个性的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演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取材浓郁的地域特色老舍小说取材的本地特色,使他的风格颇具魅力。
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写北京的人和事,塑造了北京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无论是老派市民、新派市民、理想市民,还是下层市民,老舍都用“京味儿”勾勒出了这些人物的灵魂。
描画北京的人和事,北京的环境和风尚,流露了老舍小说取材的地域特色。
写北京的环境和风尚又通过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描绘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讲述北京传统的民间习俗来展现,老舍用原汁原味的北京素材来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勾勒故事中的人物灵魂,呈现浓厚的“京味儿”。
关于老舍“京味儿”小说取材的地域特色,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写北京的人和事。
老舍的小说创作和北京是融为一体的。
他的小说描写的都是北京中下层市民的生活,记载着北京小人物以及小市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老舍笔下从车夫、棚匠、老妈子,到教书先生、巡警、店铺老板等等,几乎是北京市民能够从事的行业,老舍笔下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有多少行业老舍就刻画了多少种人物身份。
浅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
浅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作者:肖敏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
“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
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
另外,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
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
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在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
一,“京味”小说与老舍说起京味小说就离不开老舍的作品。
老舍对“北京人”和“北京文化”的深刻剖析和出神入化的艺术把握,是“京味”的灵魂所在。
老舍的小说正是从独具内涵底蕴的“北京人”和“北京文化”中使京味小说获得了超越一般市井民俗小说的强大文化魅力,而这文化魅力给京味带来的则是一种深沉凝重的历史感。
本世纪二十年代,老舍在北京文坛上的出现和他那自《老张的哲学》开始便一发而不可收的大量作品,老舍由此而成为了京味小说的开山鼻祖。
老舍集中了前代作家们在北京地域文学建设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京都色彩鲜明的题材特征,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京腔京韵浓郁的文学语言,以及文人情致与市民趣味有机结合的审美品味等。
而这一切的总根又是深植于北京这块热土之中的。
作为作家的老舍心中不仅像常人一样始终怀着深深的乡情,而且还深蕴着一个永恒的“北京情结”。
这“北京情结”正是京味的生命之源。
二,何为“京味”小说以及成因(一)何为“京味”儿“京味”儿,现代学者认为通常指一种风格现象,是由人与城市之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市的文化意味。
“京味”尤其是人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
“京味儿”文学内容上一般是用俗白、风趣的北京话书写北京城的人物、故事,表现具有浓郁京华色彩的风俗文化、人情事态。
“京味儿”浓郁的小说以老舍和当代作家王朔最有代表性。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1、取材浓郁的地域特色老舍小说取材的本地特色,使他的风格颇具魅力。
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写北京的人事,塑造了北京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无论是老派市民、新派市民、理想市民,还是下层市民,老舍都用“京味儿”勾勒出了这些人物的灵魂。
写北京的环境和风尚又通过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描绘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讲述北京传统的民间习俗来展现,老舍用原汁原味的北京素材来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勾勒故事中的人物灵魂,呈现浓厚的“京味儿”。
首先老舍小说中大都是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
这是因为北京的西北角是老舍的摇篮,于是,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是老舍小说中的背景和人物的摇篮。
如《骆驼祥子》以西安门大街、南北长街、毛家湾、西山为主;《四世同堂》中老舍把小说的故事定格在一条僻静狭窄的小羊圈胡同,把它描述为“一个葫芦”:“嘴”窄小,“脖子”又细又长,只有“胸”和“肚的位置才展开一块空地,周围有六七家院门。
这些描述详尽绘出了小羊圈胡同的地理环境。
这些以北京为背景的真实地理环境是老舍最熟悉的,同时这些真实性又增加了老舍小说故事的真实性、亲切感、立体感,而且使小说中充满了“京味儿”。
其次,老舍对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是深深的眷恋。
小说中写到的北海、护国寺、西山、北山、积水潭的美丽风光,是老舍心目中北京的样子。
他写北海白塔的美丽和红墙春色,也写西山北山的冬、积水潭的夏。
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骆驼祥子》、《正红旗下》这四部小说中老舍都写到了积水潭,其美丽的风光描写令人神往。
在老舍的小说《赵子曰》中的风光绘画简直就是一首诗,那娇嫩刚变好的小蜻蜓,也有黄的,也有绿的,从净业湖而后海而什刹海而北海而南海,一路弯着小尾巴在水皮上一点一点,好像北京就是一首诗,它们在绿波上点着诗的句读。
净业湖畔的深绿肥大的蒲子,拔着金黄色的蒲棒儿,迎着风一摇一摇的替浪声击着拍节??正因为北京的自然景观都像积水潭这般丽,富有朝气,所以老舍不惜笔墨地再三咏叹,以显示古老北京的魅力。
老舍小说的京味特点[精华]
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摘要:二十世纪的文学大师老舍先生,以极具艺术个性的创作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写出了一系列佳作。
老舍文学丰富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离不开他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他小说中的“京味”。
老舍生于北京,长于北京,他深深地热爱着这座城市,这使老舍小说充满着一种独特的北京味。
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主要体现在:(一)他对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二)“京味”特征还体现在老舍小说对北京独特的文化特征的揭示;(三)独特的语言艺术;(四)北京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
关键词:老舍艺术风格京味特征北京市民市民风情生活场景人生世相文化特征市民风俗北京口语作为小说家的老舍,以极具艺术个性的创作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写出了《离婚》、《骆驼祥子》、《二马》、《赵子曰》、《老张的哲学》等长篇佳作,以及《月牙儿》、《我这一辈子》、《断魂枪》等短篇杰作,逼真而生动地展现了在古城文化氛围中生成的特有的市民文化,构筑了一个千姿百态的市民世界,描绘了一幅现代北京市民的“清明上河图”。
老舍文学丰富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离不开它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他小说中的“京味”。
“‘京味’是由与城市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市的文化意味”。
(赵园语)“京味”作为一种艺术风格而言,这不仅只是北京的风景气候,它更重要的是写出北京人特有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和文化风尚。
老舍生于北京,长于北京,北京又是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典型,最为突出的文化古城,这使老舍小说充满着一种独特的北京味。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舍的小说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北京。
对北京的热爱,对北京风俗人情和平民生活的稔熟。
使老舍的创作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先表现在他对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1、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的描写中,他描写最为出色的,是北京城市中的大杂院,小胡同,是市井平民民俗生活所呈现的人文景观和世态众相。
浅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
浅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作者:肖敏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
“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
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
另外,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
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
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在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
一,“京味”小说与老舍说起京味小说就离不开老舍的作品。
老舍对“北京人”和“北京文化”的深刻剖析和出神入化的艺术把握,是“京味”的灵魂所在。
老舍的小说正是从独具内涵底蕴的“北京人”和“北京文化”中使京味小说获得了超越一般市井民俗小说的强大文化魅力,而这文化魅力给京味带来的则是一种深沉凝重的历史感。
本世纪二十年代,老舍在北京文坛上的出现和他那自《老张的哲学》开始便一发而不可收的大量作品,老舍由此而成为了京味小说的开山鼻祖。
老舍集中了前代作家们在北京地域文学建设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京都色彩鲜明的题材特征,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京腔京韵浓郁的文学语言,以及文人情致与市民趣味有机结合的审美品味等。
而这一切的总根又是深植于北京这块热土之中的。
作为作家的老舍心中不仅像常人一样始终怀着深深的乡情,而且还深蕴着一个永恒的“北京情结”。
这“北京情结”正是京味的生命之源。
二,何为“京味”小说以及成因(一)何为“京味”儿“京味”儿,现代学者认为通常指一种风格现象,是由人与城市之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市的文化意味。
“京味”尤其是人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
“京味儿”文学内容上一般是用俗白、风趣的北京话书写北京城的人物、故事,表现具有浓郁京华色彩的风俗文化、人情事态。
“京味儿”浓郁的小说以老舍和当代作家王朔最有代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北 京 情 结 是 老 舍 京 味 小 说 的 生 命 之 源
老舍 的北京 情 结 引 导着 他 去 “ 胆地 写 ” 放 他熟 悉
二 、 说 语 言 充 满 地 道 的 京 腔 京 昧 小
京 味小 说 一个 非 常 突 出 的特 征是 具 有 鲜 明 的北
的北 京生 活 . 而且对 前辈 作家 所发 掘 的带 有 浓郁 北京
老舍 的小说 绝 大多数 取材 于北 京 的平 民社会 . 涉
及城 市个 体劳 动者 、 城市 小知识 分 子 、 市贫 民等 。 城 老 舍是 旗人 出身 . 的小说 对 已经沦 为底层 市 民 的前清 他 旗人 的遗 老遗 少也倾 注 了满腔 的关 注之 情 。 老舍笔 从
下 汩汩 流淌 的是一 部北 京底 层社会 的风俗史 . 的小 他
天你 再敢 出去 , 就上 吊给你 看看 , 我 我说 得 出来 , 就行 得 出来 ! 这是 《 ” 骆驼 祥子 》 中虎 妞 的语 言 , 是典 型 的旧
会. 对其 进行 高度 而精 妙 的艺术 概括 与提炼 。与前 代
作 家 的作 品相 比 .老舍 小说 的文 化 意蕴更 为深 厚 . 也
充满 京腔京 味 的文学 语 言
・
老舍 的京 味小说 语 言 的一 个最 大特 点是 . 无论 是
人物 语 言还 是 叙述 、 描写 、 明 、 情语 言 , 说 抒 大都 采 用 北京 的方 言方 语 。老舍 说 :我 自己 的笔 也逐 渐 的 、 “ H 深 一 日的 。 去沾 那 活 的 、 自然 的 、 京 话 的血 汁 ”“ 北 ,我
愿 纸上写 的与 口中说 的差不 多” 老舍 用北 京人 的北
说 就像 《 明上河 图》 样 , 现 出北京 市井 生 活 的丰 清 一 展 富画面 。他 的长 篇小说 如 《 老张 的哲 学》 离 婚》 骆驼 《 《
祥 子 》 四世 同堂 》 正 红旗 下 》 《 《 以及 中短 篇 小 说 《 字 老
《 婚 》 四世 同 堂》 正红 旗 下 》 我 这一 辈 子 》 月 牙 离 《 《 《 《
儿》 等全 是 写北京 的风 俗人 情 的
老舍 一辈子 都在 写北 京 的人和 事 的第 一 篇小 他 说 《 张 的哲学 》 老 是写 北 京 的 , 的最 后一 篇 小 说 《 他 正 红旗 下》 是写北 京 的 老舍 的小说 和北 京是 水 乳交 也 融的. 北京 成为 他创 作生命 的源泉 。
作 家 的创作 离不 开他 生活 的那个 环境 。 老舍 的京 味小说 具有 独特 的艺 术魅 力 .它 与北 京市 民社 会 、 市
民文化 有着 密不 可分 的关 系
一
老 舍对北 京人 和北 京文 化 的深刻分 析 与体察 . 是
其 京 味小说 的精髓 所在 老舍 正是从 北京 人和北 京 文 化 的深 厚底 蕴 中吸取 营养 . 造就 了京 味小说 的独 特魅
号 》 断 魂枪 》 柳 家大 院》 , 《 《 等 都是 有重 大影 响 的作 品 。 从 这些 作 品可 以看到 .老 舍小说 的题 材范 围宽 阔 . 而
总是 贴 近北京 的社 会现 实 老 舍更 痴迷 的是北 京深 厚 的文化 底蕴 。 舍 以文 老 人 的视 角 和 眼光 全 局 把握 北 京 的 自然 社会 和人 文社
因此他 的京 味小说 成 了真 正的 文化小 说 。 骆 驼祥子 》 《
北 京 刁蛮 的泼妇 的声音 . 常符合 虎妞 的身 份 与性格 非
特 征 “ 福海 的个子 可 不小 . 以很 能 吃呀! 顿糊搂 所 一 上 三大 碗芝麻 酱 拌面 。 时候还 不很饱 呢 !就凭 他这 有
么个 吃法 , 再 有 我这 么 两份 爸 爸 也不 中用 !” 他 这是 《 我这 一辈 子》 的人 物语 言 , 维妙 维 肖地 把 老北 京 中 它
漫谈老舍京味小说的独特魅力
张 杏 丽
摘 要 : 题 材 、 言 、 题 、 节等 方面 分 析 了老舍 的 京味 小说 的特 点 。 老舍 的 小说 主 要 取 材 于 北 京 的 平 民社 会 , 于 运 从 语 主 情 善
用 生动 活泼 的 京 式 口语 . 够 化俚 俗 为 高雅 , 时 有 着 鲜 明 的反 帝反 封 建 主 题 。 能 同
京 话叙 述 、 绘北 京 的人情 世 故 . 京 味小 说 从 内容 描 使
到形 式 均达 到 了成熟 的状态
“ ! 贱骨 头 ! 我给你
炒 下的菜 , 你不 回来 吃 , 绕世 界胡 塞去舒 服 ? 你别 把我
招翻了. 我爸 爸是 光棍 出身 , 我什 么事都 做得 出来 ! 明
关键词 : 老舍 的 小说 : 材 ; 题 ; 言 ; 民社 会 ; 民 文化 题 主 语 市 市 中 圈分 类 号 :2 74 10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9 9 2 1 ) 1 01 1 2 1 7 —1 9 ( 0 2 1 - 0 -0
作 者 简 介 : 杏 丽 ( 9 6 , , 南 平顶 山人 , 士 , 南 质 量 工程 职 业 学 院 ( 南平 顶 山 4 7 0 ) 师 。 张 1 7 一) 女 河 硕 河 河 600讲 收 稿 日期 : 0 2 0 —1 2 1- 3 4
地方 色彩 的题 材进行 开拓 . 这种 题材 的拓 展 中形成 在
京地 域特 色 老舍 创造性 地继 承 了前代北 京作 家特 别 是曹 雪芹 、 文康 等 的文学语 言精 髓 , 不断锤 炼语 言 , 最
终构 建 起 了 以现代 北 京 方 言 为基 础 的艺 术 味很 足 的
他京 味 小说 的“ 民文学 ” 格 市 风
重 庆科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1年 1 0 第1期 2
Junlo C ogi n e i f c nead Tcnl ySc lSi csE i n N .12 1 ora f hnq gU i rt o Si c n eho g(oi c ne di ) n v sy e o a e t o o 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