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计的角度看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_杭承善

合集下载

化解不良贷款与发展资产证券化

化解不良贷款与发展资产证券化

银行内部管理问题
如风险评估不足、放贷标准不严格、 贷后管理不到位等,也可能导致不良 贷款的产生。
不良贷款对银行和金融系统的影响
01
02
03
资产质量下降
不良贷款率上升会直接导 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影 响银行的盈利和资本充足 率。
信贷紧缩
大量不良贷款的出现,会 导致银行更加谨慎地发放 贷款,进而影响实体经济 的融资需求。
分类
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其中次级类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 力出现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 本息的贷款。
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经济周期波动、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 可能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无法按 时偿还贷款。
借款人信用状况恶化
如企业经营困难、破产倒闭、恶意逃 废债等,使得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 款。
中信银行“2015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
中信银行在2015年发行了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规模为3.02亿元。该产品以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为基础资产 ,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进行处置和化解风险。
案例对比分析与启示
国际案例分析
美国和欧洲在化解不良贷款方面采用了资产证券化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将不良 贷款打包成证券化产品,分散了风险并促进了市场流动。同时,政府在推动资产证券化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化资产证券化产品结构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资产证券化产品, 丰富产品种类,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 求。
优化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结构设计,提 高产品的风险控制能力和投资回报率 ,提升市场竞争力。
提升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意识
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认知和理解,引导投资者理性 投资。
强化风险意识,向投资者充分揭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确保投资者在投资决 策时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企业不良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案例

企业不良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案例

企业不良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案例咱今儿个就来唠唠企业不良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那些事儿,通过一个超有趣的案例来搞明白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就说有个叫A公司的企业吧,这A公司啊,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好些年了,生意做的挺大,产品卖给了好多不同的客户。

但是呢,这里面就出现了个大麻烦。

好多客户拿货之后啊,钱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迟迟不进到A公司的口袋里,这就形成了一大笔不良应收账款。

这就好比你把心爱的玩具借给小伙伴玩,结果小伙伴把玩具拿走了,却一直拖着不还你一样,A公司心里那叫一个苦啊。

这时候呢,A公司的财务人员就开始挠头了,这么多钱收不回来,公司的资金链就像一条紧绷的绳子,随时可能断掉。

要是没钱了,公司的日常运营、新业务开展啥的都得歇菜。

就在大家都愁眉苦脸的时候,来了个金融界的“魔法师”。

这个“魔法师”就是资产证券化。

他们是怎么玩这个魔法的呢?这个“魔法师”把A公司这些不良应收账款像整理宝贝一样,仔细地挑选和分类。

那些虽然暂时没收到钱,但还有很大可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就被挑了出来,组成了一个特殊的资产池。

这就好比把一堆有点小毛病但还能修好的玩具放在一个箱子里一样。

然后呢,“魔法师”根据这个资产池的情况,开始进行各种复杂的计算和包装。

他们给这个资产池评估了一个价值,就像给这箱玩具估个价一样。

比如说这个资产池里的应收账款总共值1个亿,当然这是经过各种复杂算法得出来的。

接着,“魔法师”就开始发行证券了。

他们把这个价值1个亿的资产池变成了很多小份额的证券,就像把这箱玩具分成了很多小份卖给不同的人。

比如说,分成了100万份,每份就价值100元。

这些证券卖给了很多投资者,有银行、基金公司,还有一些有钱想投资的个人。

投资者为啥会买这些证券呢?因为“魔法师”给他们承诺了一定的回报啊。

就像你把钱借给别人,别人答应给你利息一样。

比如说,这些证券可能会给投资者每年5%的收益。

那A公司得到了什么好处呢?A公司把这些不良应收账款卖给了“魔法师”,虽然可能没有拿到全部的1个亿(因为“魔法师”也要赚钱嘛),但也拿到了比如8000万。

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

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

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手段,通过将资产转变为可以交易的证券,从而融资或进行投资。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会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法规的要求,更是为了保证交易的透明和公平。

本文将对资产证券化会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特点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企业的资产转化为可以交易的证券,并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和流通,从而融资或进行投资的一种金融手段。

通俗地说,就是将一些不动产、应收账款、债权等资产转换为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和交易的证券形式的金融工具。

这种金融工具可以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来融资,也可以通过买卖证券的方式进行投资。

资产证券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资产转移: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是资产的转移,即将企业的一些资产转变成可以交易的证券,从而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再利用。

2. 证券发行:通过将资产转化为证券,并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发行和流通,从而实现融资的目的,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3. 投资渠道: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的渠道,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和投资选择,从而实现风险的分散和收益的最大化。

4. 流动性:资产证券化的证券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可以在证券市场进行买卖,从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

二、资产证券化会计的基本原理资产证券化会计是指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对相关的交易和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和记录的一种会计方法。

资产证券化会计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资产确认:资产证券化会计首先要确认相关的资产,包括确定资产的种类、性质、数量、质量和评估价值等,从而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和前提。

2. 资产转移:资产证券化会计要对资产转移进行会计处理,包括确定资产转移的时间、方式、相关费用和转移账目等,从而满足资产证券化的要求和规定。

4. 费用支出:资产证券化会计要对相关的费用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包括确定相关的发行费用、管理费用、信用评级费用和交易费用等,从而保证费用的合理和充分记录。

浅析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浅析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浅析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最重大的金融创新,对于世界金融市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也只是进行了一些试点工作,大家都对它了解认识得比较少。

那么资产证券化是什么?它在中国应用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又有什么对策呢?本文做了一些浅析。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评级;道德风险20世纪80年代,资产证券化发端于美国,是世界金融领域近三十年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

在很长一段时间,华尔街都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只要资产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将它证券化。

”相对而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起步较晚,2005年之前,这一产品的推进仍然极为迟缓。

2005年,随着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资产证券化试点地位的确立以及之前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各家金融机构积极准备尝试,我国的证券化市场迈开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一步。

就在各国纷纷尝试资产证券化的时候,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了,次贷危机不仅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大大延缓了中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也在2009年开始一度陷入沉寂。

直到2012年,监管部门开始新一轮的资产证券化的试点。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资产证券化是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贷款或者其他债务工具进行一系列的组合,将之包装,使该组资产在可预见的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保持相对稳定,在此基础上配以相应的信用增级,将该组资产的预期现金流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提高的债券证券的技术和过程。

具体来说,就是发起人把其持有的不能变现的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分类整理,一批批资产组合转移给特殊目的载体以该组资产作为担保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收归购买资金的一个技术和过程。

二、资产证券化相比传统处置方式的优势资产证券化并非以资产优良为前提,而是以卖方投资者是否能达到利益的平衡为前提。

传统处置方式需要银行一对一地和债务企业交清,回收时间长且不确定性大,收回金额取决于回收力度,企业意愿和能力,还需要将转化后资产再次处置变现,其实际回收现金取决于再次变现时机和市场环境。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途径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途径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途径摘要】商业银行在资金充裕又无合适贷款项目的情况下,对优良资产证券化缺乏经济效益。

而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加快批量处置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与效益,解决商业银行资产流动不足、资本充足率低等问题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我国推出不良资产证券化方案中的问题和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建议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发展建议一、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对于一国的法律、会计、税收制度有特殊要求,在经历了金融或银行业危机的国家或地区)、,不良资产处置的需要成为推动当地资产证券化市场及其制度建设的主要动力。

因此,商业银行在资金充裕又无合适贷款项目的情况下,对优良资产证券化缺乏经济效益。

而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加快批量处置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与效益,解决商业银行资产流动不足、资本充足率低等问题则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通过证券化,可以将流动性较差的不良资产转化为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在不增加负债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可以获得一块资金来源。

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看,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加快银行资产的周转,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其次,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按照《巴塞尔协议》和《商业银行法》,一个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其资本充足率应不低于8%。

将高风险权重的不良资产,变为风险权重相对较低的证券,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风险资产的比例。

二、我国推出不良资产证券化方案中的问题(一)特设信托机构的设置问题在我国目前推出的相关方案中,有关特设机构的设立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是由资产管理公司筹备设立;第二是由现有的信托投资公司担当。

由于证券化的资产是银行的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基本以国有企业负债及由此形成的企业资产形式存在,因此,这两种设立方案都存在有先天缺陷。

首先,由于目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都是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且都是按各自的系统设置,它们在产权上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

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分析

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分析

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SEARCH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分析邹磊中铁资本有限公司摘要: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对金融行业的运行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从目前来看,其在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负面问题。

基于此,本文将从法律法规、中介服务、人才队伍、会计制度、金融体系五个方面对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手段。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体系;市场融资引言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变革,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形式。

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地完成资产的汇集,进而促进资产的流通,保障金融行业的稳定运行与健康发展。

然而,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只有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障资产证券化过程的顺利实施。

一、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一)法律法规不健全资产证券化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保障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才能有效地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然而,在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中却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法规条理不够清晰,不同规定之间存在着较多冲突,这极易导致资产证券化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影响资产证券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二,部分资产证券化问题缺乏明确规定,不能为资产证券化管理过程提供重要的依据和保障,导致资产证券化的账目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法律法规中不完善之处。

第三,法律法规缺乏可实施性,对于一些重要的管理内容无法直接投入使用,不能有效地解决资产证券化中的问题。

因此,需要对法律法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有效地对资产证券化进行健全化管理[1]。

(二)中介服务能力水平低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金融服务项目,中介服务机构需要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才能完成这一工作。

但是,对于一些中介服务机构来说,服务能力水平普遍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介服务机构中会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进而导致其服务能力较差,不能完善地处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浅谈资产证券化在化解银行不良资产中的作用

浅谈资产证券化在化解银行不良资产中的作用
在 眉睫 。
产 由于存款期 短 ,贷 款期长 ,产 生 了存贷结 构矛
点。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组流动性较差但预计能产 生稳定现 金流 的 ( 金融 )资产 ,包 括不 良资产 ,
二是金融机构 以信托 方式处置信 贷资产 ( 包 括不 良资产) 。例如 , 0 3 6月 ,中国华 融资产 20 年
管理公 司和 中信 信 托 签署 《 财产 委 托 合 同》 和
进行结构安排和组合 ,对其风险 、收益要素进行分
离和重组 , 并实施一定 的信用增级 ,使资产的预期 现金流的收益权转换成可以出售和流通 、信用等级
较高的债券或收益凭证 ,以融通资金 ,提高信贷资 产质量。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在于对贷款中的风险与 收益要素的分离和重组 ,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
自 17 9 0年美 国首次出现按揭证券 以来 ,资产 证券化发展迅速,创新不断,尤其近 2 0年更是频 频出新 ,成为全球金融王冠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 资产证券化含义及模式

说 ,离岸资产证券化避开了国内的制度障碍与投资 者的不成熟 ,缓解 了城市化带来 的市政融资压力 。 同时它的成功揭示 了资产证券化成功运作的共同要
级别 ,同时 ,信用增级还采用超额不 良资产作为发 行债券的抵押担保物的形式,增加 了不 良资产证券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 良资产数额巨大 ,是引发 金融风险的潜在威胁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 和 银行。据统计,全国国有商业银行不 良贷款率超 过 了2 % ,部分省 、地 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不 良贷款 5 率超过了 5 % ,严重的超过了 6 %。即使是经济 0 0
20 05年 4月 2 0日,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监督 管理委员会颁布 了 《 贷资产证券 化试点 管理办 信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经济与法zhigong falv tiandi-172-2017 年第 3 期职工法律天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王书磊(100000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一、不良资产证券化概述(一)不良资产证券化内涵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那些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稳定、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资产,分离和重组其中的风险和收益,出售给特定发行人,通过创设一种以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的金融工具或权利凭证,进而将这些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出售的一种结构性融资方法。

将不良资产作为基础资产所进行的资产证券化即是通常所说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它是商业银行大规模、批量处置其不良信贷资产的公开化、市场化的行为。

包括立项、筛选基础资产池、确定样本池、项目估值、定价、发售、服务等诸多环节,需要发起人、受托人、服务机构等诸多参与者的复杂过程和行为。

(二)不良资产证券化结构设计银行(发起人)将不良信贷资产委托给受托机构(发行人),受托机构以该信托财产为基础,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人、发起机构与承销商签订承销协议,委托承销商承销,承销商将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支付给发行人,发行人将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募集的资金净额支付给商业银行。

发行人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限额扣除相应税收、信托费用后,向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者支付本金和收益。

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实质上是将债务人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的货币对价转为向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支付本利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特点就在于,只要某种基础资产能够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这种资产就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

(三)不良资产证券化监管格局我国资产证券化形主要分为企业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由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监管,企业资产证券化由证监会监管;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人为受银监会监管的银行、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其指定的SPV(特殊目的载体)为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主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行场所主要是证券交易所,其发行人主要是非金融企业的一般工商企业,指定的SPV(特殊目的载体)为证券公司或者基金公司子公司的专项计划。

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

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

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些具有现金流量的资产(如房地产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债务等)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融资。

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各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加强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因为其独特的性质和复杂的结构,使得如何正确处理资产证券化的会计问题成为了一个挑战。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到资产的转让、分离和确认、特殊目的实体(SPE)的会计处理、收入的识别和资产计量等方面。

在这些方面,资产证券化与传统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具体来说,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产证券化涉及到资产的转让、分离和确认。

在资产证券化中,原始资产的所有权被转移给了特殊目的实体,特殊目的实体发行证券。

由于特殊目的实体一般是独立的法律实体,因此其并不属于原始资产的法律所有者。

这就导致了资产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发生了分离,这就需要对资产的转让、分离和确认进行会计处理。

具体来说,需要对资产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进行区分,对于法律所有权已经转移但经济所有权尚未转移的资产,需要进行资产的分离确认。

资产证券化涉及到特殊目的实体(SPE)的会计处理。

特殊目的实体是发行证券的实体,其主要功能是用于承担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并从持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中获取经济利益。

由于特殊目的实体的独立性和独立融资结构,导致了其与出售金融资产的交易之间存在关联交易。

需要对特殊目的实体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以确保其在会计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资产证券化涉及到资产计量。

在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实体持有的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如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债务等。

这些金融资产的价值受到市场利率、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金融资产进行合理的估值和计量。

在资产证券化中,需要对这些金融资产进行资产负债表的确认和计量,以确保其在会计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机制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机制

不良贷款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或债务人无法按照合同协议履行还款义 务的贷款。
类型
根据贷款质量和风险程度,不良贷款主要分为次级、可疑和 损失三类。
资产证券化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机制
资产证券化转移风险
01
通过将不良贷款打包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银行能够转移信用
风险,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
资产证券化改善资本充足率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资本充足 率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机制
2023-10-29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 资产证券化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 •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 结论与政策建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起源 银行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可以通过分散风 险、转移风险等机制,降低银
行的风险承担。
实证分析与研究结果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表明,资 产证券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
款率有显著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能够显著 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降低银行的
风险加权资产和不良贷款率。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对资 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在不同 类型和规模的银行中存在差异。例如 ,对于大型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影响更为显著。
05
结论与政策建议
研究结论总结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通过将表内的高风险资产进行证券化,将其移至表外,可以降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因为表外的证券 化资产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不需要计入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资产证券化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可以将不良贷款转移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通过资产证券化,可 以将原本可能成为不良贷款的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将风险分散给投资者,降低银行的风险水平。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理中的应用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理中的应用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理中的
应用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把资产转换成股权,债权或者其他有形的金融工具,以便实现资产的金融化的金融技术。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源于资产的金融化,是把一类资产转化为股票、债券、基金、资产支持证券等有形的金融工具,以便于实现资产流动性和价值转移。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资本结构,增加资产流动性,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银行不良资产处理中,资产证券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改善银行的资本结构,减少资金的流失,降低资产的风险,提高银行的资本利用率,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

首先,银行可以将不良资产转换成资产证券,将不良资产的价值转换成货币形式,以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水平,实现资产结构的优化。

其次,银行可以将不良资产转换成资产证券,以减少资产风险,降低资产抵押率,提高资产收益率,降低资金成本,实现资本利用率的最大化。

最后,银行可以将不良资产转换成资产证券,以减少资产管理成本,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降低资产负担,实现经营效率的最大化。

资产证券化在银行不良资产处理中的应用,可以使银行的资产结构更加优化合理,资金成本更低,资产风险更小,资产管理效率更高,资本利用率更高,提高了银行的运营效率,降
低了不良资产水平,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资产证券化在银行不良资产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优化资产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和债务重组

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和债务重组

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和债务重组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改革,银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和机遇。

其中,资产证券化和债务重组是银行业务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重点探讨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和债务重组,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并了解银行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它们。

一、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将自身的贷款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然后再通过市场进行买卖和交易的过程。

简而言之,就是将银行的贷款资产变成了具有流动性的证券。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降低银行风险,二是增加银行的融资渠道。

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帮助银行将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从而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

通过将不良贷款转化为证券化产品,银行不仅能够快速处理不良资产,还能够获得更多的流动性。

此外,资产证券化还可以扩大银行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资金参与市场交易,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

然而,资产证券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和风险评估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其次,证券化产品的销售和交易需要复杂的法律和财务处理,对银行来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

此外,证券化市场对法律法规的监管要求也很高,需要银行具备较强的合规能力。

二、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指当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时,债权人与债务人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对债务进行调整和重组的过程。

债务重组的目的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可以帮助债务人重新恢复经营和偿还债务。

债务重组通常分为协商重组和强制重组两种形式。

协商重组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通过互商互谅的方式协商达成债务重组协议,以实现债务的长期偿还和债务人的经营恢复。

强制重组是指债权人通过法律途径强制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无论是协商重组还是强制重组,都需要债权人和债务人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债务重组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帮助债务人减轻债务负担,重新恢复经营,避免破产和清算。

债权人通过债务重组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获得更多的偿还机会。

化解不良贷款与发展资产证券化

化解不良贷款与发展资产证券化

涉及知识点
债权转股、风险管理、债务重组
案例三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涉及知识点
某地区银行通过债务重组成功 化解了大量不良贷款,帮助企 业恢复经营,提高了银行的资 产质量。
该地区银行在处理不良贷款时 ,采取了债务重组的方式,帮 助企业调整债务结构,减轻债 务负担。这种方式不仅帮助企 业恢复了经营,还提高了银行 的资产质量。
资产证券化
5. 发行证券并上市交易。
资产证券化的意义: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能够将一组具有未来收益的资产转化为可上市交易的证 券,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同时也能够帮助资产所有者实现其资产的流动性和可变现性 。
03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与流 程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资产证券化定义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 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 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 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重组,进而 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 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为了提高证券的信用评级 ,需要对资产池进行信用 评级。此外,还可以通过 担保、保险等方式对资产 池进行增信,以提高证券 的信用评级。
经过信用评级和增信后, SPV将证券发行并上市交易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这 些证券来获得投资收益。
SPV负责管理资产池,确保 资产的稳定收益,并按时 支付证券的本金和利息。 如果资产池的收益不足以 支付证券的本金和利息, 可以通过担保或保险等方 式进行赔偿。
严格的审查。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化解不良贷款
01
总结词
某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成功转化了大量不良贷款,降低了 风险,提高了资本效率。
02 03
详细描述
该银行在面临大量不良贷款的压力下,利用资产证券化将 风险较高的贷款打包出售,实现了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同 时,通过这种方式,该银行还提高了资本效率,优化了资 产结构。

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建议

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建议

Finance金融视线 2017年1月035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建议郑州大学商学院 李虎彪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

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粗犷式发展,使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积攒下诸多问题,导致了现在经济发展的瓶颈。

其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各种坏账烂账,对于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来说,不良贷款是新常态时期限制其发展的重要阻碍。

对此,本文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和利弊,并对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不良贷款 资产证券化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a)-035-021 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不再是高速的两位数,取而代之的则是增速放缓,稳定在中高速(7%左右)。

1.1 人口新常态导致经济新常态在这个过程当中,工资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存量上升等因素导致人口红利下降,出现人口新常态,即原有的劳动力价格低廉且丰裕的禀赋不再存在。

因此,经济结构调整至匹配劳动力结构是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经济结构调整,意味着要开发或者挖掘一些匹配如今就业人口素质的产业,淘汰一部分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产业。

在开发和挖掘产业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资本的流向。

而在淘汰产业时将会出现过剩行业破产消失等情况,这将会直接引起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吞噬银行的资本金,最终导致金融行业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出现资金链的断裂。

因此为解决资金供应链的稳定问题,尤其是新常态经济下由于经济结构转型导致的过剩企业破产而产生的这部分不良贷款如何处理,如何分散转嫁,是当代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1.2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巨大资产证券化是美国政府国民抵押协会1968年提出的一种金融创新技术,目的是解决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迅速发展。

至今,证券化的资产已遍及租金、版权、专利费、信用卡应收账款、汽车贷款、公路收费等领域,在欧美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已经是金融市场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融资方式。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策略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策略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策略刘苏【摘要】近年来,不良贷款问题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成为银行的主要风险和改革发展的巨大障碍.借鉴其他国家银行业经营管理经验,通过采用证券化方式处置和转换商业银行中的不良贷款资产,以创新业务和拓展金融服务来加强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是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有效、合理措施.【期刊名称】《金融经济(理论版)》【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2页(P118-119)【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作者】刘苏【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天津300061【正文语种】中文当前,我国已开展多批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市场的常客,下一阶段,城商行、农商行、金融租赁公司和外资行也将成为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生力军。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推行,对我国商业银行后续试点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提升资本充足率具有重要作用。

1.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发展的负面影响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为一种新常态。

审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发展趋势,凸显阶段性特征。

一是从经济高速增长到增速放缓,逾期贷款出现滞后爆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

2015年上半年,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达到1.09万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1.5%,比上年末上升0.25个百分点。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突然迅速增长,从1.25%增长到1.5%,增长了20%。

而商业银行为此提取货款损失准备金余额将近1.76万亿元,贷款损失准备金率与上年相比也增加了0.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呈上升的趋势。

二是资产生息能力显著下降。

受不良资产攀升拖累,商业银行资产增值能力下降,资产利用率不强。

2015年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境内外)总额为18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5%,但净利差却明显收窄,整体呈下降趋势。

三是不良贷款分布较集中。

在当前金融环境下,一些新增不良贷款从总体上呈现出行业群结、机构集聚和规模集中等特点。

不良债权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探析

不良债权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探析

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SEARCH不良债权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探析刘苗 北京志勤会计师事务所摘要:在宏观经济政策及微观经济结构的影响下,我国企业的不良债权资产在持续增加,这给企业可持续经营发展造成了巨大隐患,可见企业迫切需要通过证券化方式科学处理不良债权资产。

为此,首先阐述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理论及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其次分析了不良债权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流程,最后总结了不良债权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问题及意见,以期为不良债权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不良债权资产;会计处理;证券化;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引言近年来,我国深化供给侧改革,国内经济处于增速换挡、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结构调整阶段,此前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积聚的信用风险、现金流压力加速显现,加上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体企业的经营受到严重不良影响,不良资产规模处于高速增长中。

2021年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8335亿元人民币。

资产证券化为企业处置不良债权资产提供了新方向,但是想要确保不良债权资产证券化顺利实施,需要规范相关会计处理工作,通过会计业务纪录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活动及经济责任。

不良债权资产证券化业务最早开始于欧美等国,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能够应用于实务操作的会计处理制度和模板,如果无法实现对不良债权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准确会计计量,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效性,还可能给投资人等带来风险。

一、不良债权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概念(一)不良债权资产证券化概念由于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过于迅速、企业存在急功近利经营误区、为了扩大信贷业务通过风险较大的资产审批、为了获得额外利益等,形成具有风险不确定性的债权资产,这债权资产便被称为不良债权资产,主要包括金融机构、企业难以收回的贷款、应收账款。

不良债权资产证券化指的是以一定不良债权资产或现金流量为基础,通过在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来募集资本[1]。

从广义角度来讲,不良债权资产证券化属于一种基于证券不良债权资产的资本运作形式,包括实体债权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现金资产证券化、证券资产证券化等多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 T im es F inance
2016借年:资第产减5 值期损下失旬30刊 (总第贷6:2贷5款期减)值准备 30
时 代 金 融 借:继续涉入资产 10
N O .5,2016
T im es F inance贷:继续涉入负债 10 (C um ulativetyN O .625)
借:贷款减值准备 80
管理公司以及 18 家地方性资产管理公司。交易对手的限制也使得 在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交易过程中,商业银行的谈判地位较低,通常 不能按照银行账面净值转让不良资产。因此,在批量转让时,商业 银行还需要再计提一部分的拨备,然后再进行核销。具体会计处理 如下:
同样是上述账面净值为 80 的次级贷款,按照 50 的价格转让予 资产管理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20
贷:贷款减值准备 20
贷:客户贷款及垫款 100
借:贷款减值准备 70
当商业银行对于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少于各方达成一致后的未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30
来现金流时,会计处理如下:
贷:客户贷款及垫款 100
账面净值为 50 的次级贷款,发行 60 的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
假设账面原值为 100,净值为 50 的次级贷款,发行了 30 的不良 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其中优先档为 30,次级档为 10。次级档由商业 银行自持,优先档由商业银行不并表投资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Z].2016. [2]刘佳,滕越.资产支持证券二级市场流动性分析,[J]《. 现代经济 (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11. [3]陈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以国 际比较为视角[D].2014.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 贷:贷款减值准备 30
借:贷款减值准备 50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50 贷:客户贷款及垫款 100
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消耗了前期 20,当期 30 的财务资源,使 得账面为 100 的不良贷款出表。在不良率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商业 银行对于次级和可疑类的贷款只能更多的采用此种方式对不良贷 款进行处理。
贷:客户贷款及垫款 100
且对于不良贷款的现金流进行反复的讨论,时间耗费较长,并且中
以上是不良贷款能够完全出表的前提下的会计处理。由上可 介成本较高。目前来看,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化次级档的投资人
知,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是否相对于批量转让更具有优势,要看在 依然集中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地方性的资产管理公司。这些
参考文献
[1]代桂双.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03).
[2]李万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因应:自治模式抑或命令模 式[J]改革,2012(05).
[3]崔运政.财政分权与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 科学研究所,2011.
(上接第 192 页) 况下,实现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体系指日可待。
【关键词】不良贷款 资产证券化 会计分析
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着不良贷款持续增加的巨大压力。截至 2015 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1.27 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67% 。 2016 年 4 月 19 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不良贷款资产 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为进一步推动不良贷款证券化的 有序、高效发展提供了基础。
未来现金流预测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发行的不良贷款资产支持 问题,都是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法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置
证券获得的现金价值是否能够多于通过批量转让方式获得的不良 的弊端。
贷款转让对价。
四、结语
除此之外,在实务操作中,商业银行作为贷款服务机构,商业银
不良资产证券化刚刚重启,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给商业银行提
上述分析,均在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的全部或者大部分由商 能够接受,笔者认为这还需要一个慢慢磨合的过程。
业银行不并表的投资人进行认购,不良贷款可以完全出表的情况
下。由于次级投资人的要求较高,或者商业银行无法找到合适的不 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的次级投资人,银行持有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 券的次级档,也就是继续涉入的情况下,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会计 处理如下:
2016 年第 5 期下旬刊 (总第 625 期)
时代金融
T im es F inance
N O .5,2016 (C um ulativetyN O .625)
从会计的角度看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
杭承善
(南京银行,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2016 年 4 月 19 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为进一步推动不良贷款证券 化的有序、高效发展提供了基础。本文从会计的角度对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进行分析。
一、不良贷款的概念及认定方法 我国银行业一般将不良贷款分为次级、可疑、损失三类,根据 《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规定,这三类分类依据如下: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 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 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 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拨备比率大 约为:20% ,50% ,100% 。以账面价值为 100 的贷款分类为次级类贷款 为例,在不良贷款按照预期回收现金流现值计提减值准备时,会计 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作者简介:王婧(1975-),女,汉族,山东济南市人,本科,任职于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及社 会保险基金会计。
T im es F inance 195
三、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分析 相比于银行目前的不良贷款处置方式,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有 什么好处与弊端呢?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良贷款中,由 于损失类的未来现金流几乎为零,该类贷款即使放在不良贷款资产 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包中,也不会对资产包有现金流处支持。而对 于次级类不良贷款,由于可回收金额预计较高,或者刚刚分类为不良 贷款,进行贷款重组可能性较高,商业银行一般不会将次级类不良贷 款进行资产证券化。按照以往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可疑类的 不良贷款是进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较为合适的基础资产。 商业银行做为发起人进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的主要诉求有 两个,一是将不良贷款从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出去;二是尽量获得更 多的不良贷款转让对价,以减少因贷款无法偿付而带来的损失。商 业银行将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给 A M C 可以实现第一条,但是由于受 让主体受限,商业银行在对二条诉求时往往只能让步。 在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将不良贷款进行组 包,引入券商、评级、会计师、律师等多家中介机构对基础资产进行 筛选、尽调、现金流测算、分层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其中关键一步的 就是对于基础资产包未来现金流测算。通常来说,次级投资者也会 加入整个产品的创设过程,对于未来现金流做出自己的预测。在第 一部分中已经介绍,商业银行会基于贷款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来确 定其计提的减值准备,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正是基于整个资产包 的未来现金流量来确定发行证券化的份额。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 行、中介各方、次级投资者对于未来现金流的预测是否一致,是否能 够在有分歧的情况下达成一致意见,是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创 设的关键。 当商业银行对于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多于各方达成一致后的未 来现金流时,会计处理如下: 账面净值为 50 的次级贷款,发行 20 的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
参考文献
[1]白海荣,赵运胜.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 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2]柳春红.新常态下工程会计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 经界(学术版).2016(07) .
[3]曾弟琴.刍议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有效对策 [J].财经界(学术版).2016(07).
根据监管的相关要求,不良资产证券化次级的自持部分,从五
借:贷款减值准备 10
级分类口径应该按照不良贷款进行核算。因此,在该交易中,商业银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
行使得 90 的不良贷款出表,融资获得 20,消耗了上期 30 以及本期
借:贷款减值准备 40
20 的财务资源。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60
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需要各方逐笔对不良资产进行尽调,并
行与次级投资者之间对于次级的超额收益一般进行按比例的分成, 供了一条新的渠道,要更好的运用这条渠道,需要引入更多的次级
这样也调动了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进行清收的积极性。该部分收益 投资者,建立更好的不良贷款未来现金流预测的模型以及方法,使
这是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方式所不能获得的。
得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份额能够更加公允,使得参与各方都
贷:客户贷款及垫款 100 对于次级和可疑类贷款,除了进行贷款重组,使之重新分类为 正常贷款以外,主要通过批量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A M C )的方式 进行处置。批量转让给 A M C 的流程上,主要通过前期尽调,公开 竞价,资产交付等一系列流程,将商业银行账面的不良资产打包折 价转让予资产管理公司。根据《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 法》,不良资产 10 户以上的批量转让,受让方只能是四大国有资产
借:应收款项类投资 1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0
作者简介:杭承善(1983-),男,江苏镇江人,硕士研究生,中级 会计师,研究方向:融资。
(上接第 188 页)
基于目前的国情考虑,基层政府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当在 不同路径之间探寻某种平衡,一种可行的发展方案是中央制定各地 区执行的最低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标准。虽然目前国内基层政府财 政体制运行实践中存在这一些矛盾和问题,而且集中表现为地区之 间的财政不均衡,但是在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依然要高度警惕中央 政府集权倾向;在改革基层财政体制过程中,应当为地方政府进行 的公共服务组合和做出的努力,提供适当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