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学案

合集下载

3.6 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

3.6 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

3.6 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

2. 相关例题及练习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

2. 新课讲解(1)讲解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

① 以实例引入,让学生理解题意。

② 讲解解题步骤及方法。

③ 强调判断单位“1”的重要性。

(2)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过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解题。

3. 练习与讨论(1)安排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相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课后作业的难度。

3. 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讲解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这一部分,即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 百分数 这月我当家 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 百分数  这月我当家  学案
乐乐家这个月的总支出是多少元?”(画图分析,用自己喜欢方法自主解答。)




妈妈说:“这个月买食品花了500元,占总支出的40%,这个月的总支出是多少元?(画图分析,列方程解答。)




1、数学书P47第3题。(组长主持,小组分工来完成。)
2、游戏互动
“猜猜我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花费是多少?”
教师寄语:好习惯,益终生;坏习惯,毁一生。
《这月我当家》学案
教学内容
这月我当家(教材46——47页)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设计者
使用者
六年级
学习目标
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列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学会观察、比较、迁移、类推的数学学习方法,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爸爸说:“这个月买食品花了500元,占总支出的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学案全册包含课堂作业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统计与概率 一课时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学案全册包含课堂作业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统计与概率  一课时

统计与概率1. 回顾所学的统计知识,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重要性。

2. 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统计图,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描述,并对事件作出合理的预测。

3. 进一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描述的全过程,渗透统计的思想。

重点:进一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描述的全过程。

难点: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统计图,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描述,并对事件作出合理的预测。

课件。

师:同学们,统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在做一些事情之前,要先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才能得出结论。

例如,学校为了了解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就需要收集学生身高、体重等数据。

统计就是帮助人们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知识和方法。

今天我们就针对“统计与概率”进行整理和复习。

1. 统计与可能性。

师:我们学过哪些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生1:学过统计表,还有平均数。

生2: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生3:知道用来描述数据的常用统计量是平均数。

……只要学生回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把内容说详细。

2. 统计图特点。

师:我们学过的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条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

当我们需要形象、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时,就应该选用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当我们不仅要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要直观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时,应该选用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部分数据所占的百分比。

当我们需要直观表示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选用扇形统计图。

3. 调查统计。

师: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7.5数与运算(1)(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7.5数与运算(1)(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7.5数与运算(1)(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数与运算(1)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7.5节。

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

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在于学生们对于分数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分数卡片等。

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如果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3/4米,宽是1/2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巩固他们对于分数乘法的理解。

例如:计算(2/5)×(3/4)和(5/6)÷(1/2)的结果。

接着,我会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展示一些例题。

例如:(2/5)÷(1/2)=4/5。

我会让学生们再进行一些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对于分数除法的理解。

例如:计算(3/8)÷(1/4)和(4/7)÷(2/3)的结果。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一些例题的解答过程。

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计算(7/10)×(2/3)和(1/5)÷(3/10)的结果,并写一篇关于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应用题解题过程。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分数的理解还有待提高,所以在课后,我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分数概念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我也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些关于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拓展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一个重点。

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4 练习二 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4 练习二 教案

练习二。

(教材第30~31页)1.结合具体事例,进一步巩固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

2.在具体情境中,结合画图的方法找等量关系,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

难点:运用画图法找等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到这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我知道了整数运算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混合运算。

•我学会了借助画图的方法找等量关系来分析题意。

•我会找单位“1”,能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学会的知识真多,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看看谁掌握得最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回忆所学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和整理的能力。

】师: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由来已久了,在《算法统宗》中,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以歌诀形式呈现的。

其中有一首“以碗知僧”,就属于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请同学们先认真阅读,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大意。

(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第9题“以碗知僧”原题)学生认真阅读,同桌交流题意。

师:谁来说说你觉得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呢?生:大意就是,山上有一座古寺叫都来寺,在这座寺庙里,3个和尚合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

请问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

师:用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利用方程知识,来试着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吧!可以跟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再自己做。

学生讨论解题方法,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来把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跟大家说说?生:“3个和尚合吃一碗饭”,说明所用饭碗的总数是和尚总数的13;“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说明所用汤碗的总数是和尚总数的14。

4.2合格率(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4.2合格率(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4.2合格率(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中的“4.2合格率”这一章节。

我要给大家讲解一下合格率的含义。

合格率是指在一定数量的产品中,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所占的比例。

它是一个反映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掌握了合格率的计算方法后,我们还要学会如何运用合格率来分析和改进产品质量。

比如,如果一个工厂生产了1000个产品,其中900个是合格的,那么合格率就是90%。

如果合格率低于某个标准,工厂就需要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在讲解合格率的应用时,我会给大家举例说明。

比如,某工厂生产了一批产品,经过检验,发现有10%的产品不合格。

这时,工厂就需要分析原因,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以降低不合格率。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有关合格率的题目,让大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思考,积极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方面,我会将合格率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让大家一目了然。

同时,我还会用不同的颜色标出重点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至于作业设计,我会给大家布置一道有关合格率的计算题目。

题目如下:某工厂生产了1000个产品,经过检验,发现有150个不合格。

求该工厂的合格率。

解答:合格产品数 = 1000 150 = 850总产品数 = 1000合格率= 850 ÷ 1000 × 100% = 85%我要提醒大家,合格率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要掌握它的计算方法,理解它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课后,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何运用合格率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益。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刚才的讲解中,我提到了合格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以及它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现在,我想对这两个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我们要明确合格率的定义。

合格率是指在一定数量的产品中,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所占的比例。

这个定义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它包含了两个关键要素:一是“一定数量的产品”,二是“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3 解决问题 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3 解决问题 教案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教材第35、第36页的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这类简单的实际问题。

2.借助线段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

难点: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题投影片。

1.口头分析。

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13。

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45。

汽车的数量相当于自行车数量的232.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

他体内的水分约是多少千克?投影出示:一个儿童重35 kg,他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学生动笔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反馈,汇报这道题如何画线段图。

(老师板演)学生分析,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求儿童体内的水分约是多少千克,也就是在求什么。

老师点明数量关系式:一个儿童的体重×4=这个儿童体内水分的质量。

51.出示例4。

老师:你能从题中找出哪些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学生找出题中的关键信息。

2.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例4与复习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和问题、单位“1”、数量关系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展示下面的线段图。

提问:在此题的数量关系式中,小明的体重是未知的,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让学生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这个数量关系式,即x×4=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53.解决问题。

老师:你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吗?学生汇报的同时,老师板书补充完整解题过程。

老师引导学生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汇报检验方法。

请一名学生完整地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过程。

4.出示例5。

学生读题,选择有用的信息。

根据“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8”这两个条件画出线段图。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金牌学案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金牌学案2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金牌学案22页1、计算的结果是( ) [单选题] *A. -p2?(正确答案)B. p2?C. -p1?D. p1?2、17、已知点P,且是方程的解,那么点P在()[单选题]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正确答案)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已知cosα=7,则cos(7π-α)=()[单选题] *A.3B.-3C.7D.-7(正确答案)下列函数式正弦函数y=sin x 的周期的是()[单选题] *4、1.计算| - 5 + 3|的结果是[单选题] *A. - 2B.2(正确答案)C. - 8D.85、19.下列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的是()[单选题] * A.(﹣)和﹣(﹣)B.﹣5和(正确答案)C.π和﹣14D.+20和﹣(﹣20)6、下列各角终边在第三象限的是()[单选题] *A. 60°B. 390°C. 210°(正确答案)D. -45°7、6.下列各图中,数轴画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 A.B.C.D.(正确答案)8、1、方程x2?-X=0 是(? ? )? ? ? ? ? ? 。

[单选题] *A、一元一次方程B、一元二次方程(正确答案)C、二元一次方程D、二元二次方程9、12、下列说法: (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锐角; (2)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与此角所对边上的高重合; (3)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4)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不可能是另一边的2 倍.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单选题] *A. 1 个(正确答案)B. 2 个C. 3 个D. 4 个10、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向东10米”与“向西10米”不是相反意义的量B.如果气球上升25米记作+25米,那么-15米的意义就是下降-15米C.如果气温下降6℃,记为-6℃,那么+8℃的意义就是下降8℃D.若将高1米设为标准0,高20米记作+20米,那么-05米所表示的高是95米(正确答案)11、函数y=cosx与y=arcsinx都是()[单选题] *A、有界函数(正确答案)B、有界函数C、奇函数D、单调函数12、f(x)=-2x+5在x=1处的函数值为()[单选题] *A、-3B、-4C、5D、3(正确答案)13、x3可以表示为()[单选题] *A. 3xB. x+x+xC. x·x·x(正确答案)D. x+314、44、如图,AC、BD相交于点E,AB=DC,AC=DB,则图中有全等三角形()[单选题] *A.1对B.2对C.3对(正确答案)D.4对15、8.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图形,则∠BFD的度数是( ) [单选题] *A.15°(正确答案)B.25°C.30°D.10°16、12.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为()[单选题] *A. x2+3xy=4B. x+y=5C. x2=6(正确答案)D. 2x+3=017、40、如图,在4×4方形网格中,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不与△ABC重合)的格点三角形(顶点在格点上的三角形)共有()[单选题] *A.3个B.4个(正确答案)C.5个D.6个18、向量与向量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单选题] *A、两者方向相同B、两者方向相同C、其中有一个为零向量D、以上三个条件之一成立(正确答案)19、41.若m2﹣n2=5,则(m+n)2(m﹣n)2的值是()[单选题] * A.25(正确答案)B.5C.10D.1520、下列各式中,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 x3+x3=x3?3=x6B. x3·x3=2x3C. x·x3·x?=x??3??=x?D. x2·(-x)3=-x2?3=-x?(正确答案)21、9.如果向东走记为,则向西走可记为() [单选题] * A+3mB+2mC-3m(正确答案)D-2m22、4.﹣3的相反数是()[单选题] *A.BC -3D 3(正确答案)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负数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确答案)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D.若a是正数,则-a不一定是负数24、在0°~360°范围中,与-460°终边相同的角是()[单选题] *200°(正确答案)560°-160°-320°25、△ABC中的边BC上有一点D,AB=13,BD=7,DC=5,AC=7,则AD的长()[单选题] *A、8(正确答案)B、9C、6D、326、掷三枚硬币可出现种不同的结果()[单选题] *A、6B、7C、8(正确答案)D、2727、13.在数轴上,下列四个数中离原点最近的数是()[单选题] *A.﹣4(正确答案)B.3C.﹣2D.628、22.如果|x|=2,那么x=()[单选题] *A.2B.﹣2C.2或﹣2(正确答案)D.2或29、已知2x=8,2y=4,则2x+y=()[单选题] *A 、32(正确答案)B 、33C、16D、430、26.已知(x﹣a)(x+2)的计算结果为x2﹣3x﹣10,则a的值为()[单选题] * A.5(正确答案)B.﹣5C.1D.﹣1。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1.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2.比例的计算方法。

3.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比例进行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生活案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应用场合。

2. 比例的定义和性质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比例的计算方法是比较两个量的相对大小关系。

3. 比例的计算方法3.1 基本比例比例的基本形式为a:b,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

3.2 比例的扩大和缩小当两个量的比例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乘以相同的系数来扩大或缩小比例。

4. 实际问题中的比例运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比例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练习与检测练习一1.甲乙两人的身高比例是3:4,已知乙的身高是160厘米,求甲的身高。

2.一个矩形的长和宽的比是5:3,如果长是15厘米,求矩形的宽。

练习二某班同学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如果男生有30人,求女生的人数。

检测题1.一本书的原价是40元,现在打八折出售,打完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小明和小华的身高比是4:3,如果小明的身高是120厘米,求小华的身高。

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题目。

2.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例进行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但在实际解决问题时还存在一定困难。

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掌握好比例的相关知识。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案

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材第44页的内容。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这一单元的知识体系,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2.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

3.在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

重点:分数除法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整理。

难点:运用所学概念,灵活解决问题。

练习题投影片。

1.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整理这一单元的知识点。

2.展示学生整理的知识结构图。

1.回忆。

分数除法可以分成几种情况,请学生分别举例说说它们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成下表。

内容 举例 计算方法 意义分数除以整数59÷5 甲数除以乙 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 乙数的倒数已知两个因 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 数的运算 一个数除以分数 整数除以分数 20÷49分数除以分数524÷15163.完成教材第44页的第1题。

请学生先复述分数除法的意义,再计算。

老师注意巡视,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复习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材第44、第45页的内容。

1.通过复习比较,进一步弄清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

2.巩固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建立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电脑,实物投影。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分数应用题的复习课,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分数应用题包括哪几种类型。

课件出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两个数的和(或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利用抽象的“1”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教材第44页的第2题。

(1)第(1)小题是一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引导学生说出鸭的只数是单位“1”且未知,求鸭的只数,就是求单位“1”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8简单的工程问题(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8简单的工程问题(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8简单的工程问题(学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简单的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的工程问题的概念。

2. 简单的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实际生活中的工程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简单的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工程问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简单的工程问题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工程问题的基本要素。

3. 解决方法:讲解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的方法,包括画图、列式、计算等。

4.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的步骤。

5.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工程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实际生活中的工程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2. 练习题:课后练习题。

3.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工程问题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2.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天安门广场(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天安门广场(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天安门广场(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安门广场的概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对天安门广场的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与天安门广场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2. 天安门广场的几何形状和面积3. 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和景点4. 天安门广场的历史文化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如中国的首都、国旗等。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天安门广场吗?它在哪里?有什么特点?”2. 讲解新课(1)介绍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如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等。

(2)引导学生观察天安门广场的几何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等,并计算其面积。

(3)介绍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和景点,如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

(4)讲解天安门广场的历史文化,如开国大典、国庆阅兵等。

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天安门广场的实际情况,并做好记录。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天安门广场相关的问题,如计算广场的面积、描述广场上的建筑物等。

4. 总结提升(1)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作业布置1. 观察天安门广场的实际情况,绘制一幅广场平面图。

2. 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天安门广场的面积。

3. 搜集关于天安门广场的历史文化资料,撰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天安门广场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4.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年级上册数学完美学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完美学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完美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一、学习目标1. 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乘法计算。

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本质,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掌握分数乘法的应用。

通过探究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理解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学习内容1. 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是重点,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可以通过实物、图示等手段进行解释,让学生明白分数乘法的本质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的方法,同时要注意约分和化简。

可以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分数乘法的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应用。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情境,如计算某个物品的几分之几重量、某个时间段内的几分之几工作量等,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掌握分数乘法的应用。

三、学习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作用。

可以采用生活中的实例或故事情境等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

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操作或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规律和方法。

3. 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口算、笔算、判断等,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练习要具有层次性和趣味性,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提高,让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1百分数的认识(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4.1百分数的认识(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4.1百分数的认识(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4.1百分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百分数的定义,如何读写百分数,以及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的章节是4.1百分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百分数的定义,学会读写百分数,并能够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定义,学会读写百分数。

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例子,学生们需要准备的是一支笔和一张纸。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百分数的概念,比如打折广告中的80%优惠。

然后,我会讲解百分数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如何读写百分数。

接着,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巩固他们对于百分数的理解。

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们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数的读法与分数的读法相同。

百分数的写法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打折广告中的百分数表示折扣力度。

考试分数中的百分数表示成绩占比。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判断题: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数的读法与分数的读法相同。

()百分数的写法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2. 选择题: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百分数读法?()A. 37%B. 37%erC. three seventyD. 0.37答案:1. √ √√2. 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学生们对于百分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一课:分数和小数学习目标:1.掌握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概念。

2.学会将分数转换为小数或将小数转换为分数。

3.能够进行分数和小数的比较和运算。

学习内容:1.什么是分数:分数是用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得到的数字表达形式。

2.分数的基本形式: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的部分,分母表示分成的份数。

3.四种特殊的分数:整数、真分数、带分数和假分数。

4.什么是小数:小数是指含有小数点的数,可以把它理解为分数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5.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可以将分数转换为小数,也可以将小数转换为分数。

6.分数和小数的比较:可以通过转换为相同形式的分数或小数进行比较。

7.分数和小数的加减和乘除运算:可以通过转换为相同形式的分数或小数进行运算。

学习过程:1.引入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分数和小数,并举例说明。

2.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四种特殊的分数,并让学生能够区分它们。

3.通过练习和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4.带领学生进行分数和小数的比较练习,以增强他们的比较能力。

5.通过多种练习和实例,让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加减和乘除运算方法,并注意运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给学生一些拓展练习和思考题,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题:1.将3/4转换为小数。

2.将0.6转换为分数。

3.比较1/2和0.4的大小。

4.计算3/4 + 1/8。

5.计算0.5 × 2/3。

6.将带分数1 1/2转换为假分数。

思考题:1. 0.5和0.50有何区别?为什么?2. 0.33和1/3谁更大?为什么?3.小明想将1/3转换为小数,他是如何计算的?请写出你的步骤。

学习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概念,学会了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换方法,以及分数和小数的比较和运算。

我们还通过练习题和思考题的练习,提高了我们的计算和思考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分数和小数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

6.2比的化简(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6.2比的化简(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6.2比的化简(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6.2比的化简。

这部分内容主要在第107页,我们要掌握比的化简方法,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将比化简到最简形式。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的化简方法。

2. 能够运用比的化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运用比的性质进行比的化简。

重点:掌握比的化简方法,能够将比化简到最简形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想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的桌子,请大家说一下桌子的长和宽的比例是多少?2. 例题讲解: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个比的化简的例子,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掌握方法。

例题:将比24:36化简到最简形式。

解答:我们找到24和36的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是12。

然后,我们将24和36都除以12,得到2和3。

所以,24:36化简到最简形式就是2:3。

3. 随堂练习:请大家完成课本第107页的练习题,第1题到第3题。

4. 作业设计:请大家完成课后作业,第1题到第3题。

六、板书设计比的化简:找到最大公约数将前项和后项都除以最大公约数七、作业设计1. 将比36:72化简到最简形式。

答案:36:72 = 1:22. 将比54:108化简到最简形式。

答案:54:108 = 3:6 = 1:23. 将比20:40化简到最简形式。

答案:20:40 = 1: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比的化简方面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的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比的化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化简比

化简比
六年级数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案41
分数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会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学习难点:小数与分数、整数与分数化的化简。
【新知探索】
一、温故而知新
1、填一填:(1)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或()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34:51 : 0.375:0.125 1吨:500千克
3、应用
1、走一段路,甲用了8分钟,乙用了5分钟,甲乙二人的速度之比是( )。
2、一壶油用去了 ,请你写出用去了与剩下之比,并化简。
教学反思:
1吨:500千克 吨:500千克
15分: 1.2时1.25千米:250米
1、判断: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2)80:20化简后得4。( )
(3) 4:0.25=4:(0.25×4)=4:1 。()
(4)妈妈和小红今年的年龄比是7:2,3年后他们的年龄比不变.()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或(),分数的大小不变。
2、用你学过的知识把下面的分数变成分子、分母比较小的分数,但大小不变。
3、求下列比的比值
5:2.5 4:3 12:
二、自主探究归纳
1、2个数做比
归纳:
(1)整数比化简先把整数转化成()或除法,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或()把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2)小数比的化简先把小数转化成()数,再按()比的方法化简。
(3)分数比的化简先把分数转化成(),再按照分数除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身高的情况(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身高的情况(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身高的情况(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一组数据总和除以数据个数的结果,反映了数据的平均水平。

2. 求平均数的方法:将一组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3. 平均数的应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表示这个班级学生的身高平均水平?2. 探究新知(1)学生小组讨论,尝试找出表示班级学生身高平均水平的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均数的概念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一道实际问题:某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米,其中有5名学生身高超过1.6米,7名学生身高不足1.6米。

请问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1.6米?(2)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并解释原因。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均数的概念、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平均数的应用。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调查家人的身高数据,计算平均身高,并与班级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情况,以及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平均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进行调查的情况,收集家长对学生学习平均数知识的评价意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身高数据,引导学生探究平均数的概念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3.3天安门广场(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3.3天安门广场(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3.3 天安门广场(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一、背景介绍天安门广场,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

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占地面积达44万平方米。

天安门广场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在数学教育中也具有独特的价值。

通过研究天安门广场的形状、面积、比例等数学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2. 学习和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形状、面积、比例等几何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天安门广场的形状和面积天安门广场是一个长方形,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为:面积 = 长× 宽 = 880米× 500米 = 440,000平方米2. 天安门广场的比例天安门广场的长宽比为:长宽比 = 长÷ 宽 = 880米÷ 500米 = 1.76这个比例接近于黄金分割比(1.618),使得天安门广场在视觉上更加和谐美观。

3. 天安门广场的对称性天安门广场具有明显的对称性,以广场中心为对称轴,南北两侧的建筑和景观相互对称。

这种对称性在数学上被称为轴对称,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天安门广场的形状、面积、比例等几何知识。

2.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与天安门广场相关的数学问题。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观察和测量天安门广场的形状和面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 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阳外国语学校六数家庭作业
复习课
命题:陈素军审核:陈立东
班级姓名等第完成时间签字
1、解方程。

7.5x+x=10.2 (1.5+x)×2=9 10x+16=80 5x-48=22.5 9.5x-5x=18 3x+2.4=2.4
2、水果店运来苹果20筐,梨30筐,共1420千克。

已知每筐苹果
重26千克,每筐梨重多少千克?
3、(1)商店卖出的白糖和红糖共240千克,卖出的白糖是红糖的4
倍,卖出红糖和白糖各多少千克?
(2)水果店运来的苹果比香蕉多480千克,苹果的重量是香蕉的
1.8倍,运来苹果和香蕉各多少千克?
4、求知书店昨天下午卖出的《格林童话》比上午卖出的多151.2元,上午卖出46本,下午卖出55本。

每本《格林童话》卖多少元?
5、用7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宽是12厘米,围成的这个
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6、甲、乙两车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反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
30千米,经过3小时后与乙方相距27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甲、乙两车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反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
30千米,经过3小时后与乙方相距27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