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诊治
结直肠癌诊疗新共识2024PPT
对于可切除的肝转移灶,推荐MDT诊疗模式决定治疗方 M案DT诊疗模式综合考虑了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的意见,有利于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
MMR和MSI检测必要性
MMR和MSI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 重要性
MMR和MSI检测是结直肠癌诊断的 关键步骤,有助于判定肿瘤的微卫 星状态。
直肠癌TME原则
TME原则的定义
TME原则指的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包括完整切除直肠系膜。
TME原则的应用
TME原则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手 术治疗中。
TME原则的优点
TME原则能够有效地降低肿瘤复发 率和提高生存率。
肝转移灶切除考量
肝转移灶切除的适应症
结直肠癌病人如有可切除的肝转移灶 ,应积极考虑手术切除。
治疗方式选择
术前放疗及化疗
KRASG12C突变或BRAFV600E突变的 mMR/MSS结直肠癌
初始治疗转化失败后,可使用相应的 靶向药物。
HER2扩增型的mMR/MSS结直肠癌
初始治疗转化失败后,可以考虑使用 相应的靶向药物。
老年病人的姑息治疗方案选择
可采用较为温和的方案,如单药氟尿 嘧啶类药物+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 抗。
转化治疗策略探讨
01
02
结直肠癌转化治疗的必要性
对于初始不可切除或局部进展期直 肠癌,通过转化治疗可能使肿瘤降 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转化治疗的主要策略
转化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靶 向治疗,具体方案需要根据病人的 基因状态和临床分期选择。
03
转化治疗后的手术决策
转化治疗达到疾病控制或退缩后 ,应多学科讨论决定是否适合行 根治性局部治疗及时机。
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19word版)
CSCO诊疗指南证据类别CSCO诊疗指南推荐等级1、结直肠癌诊疗总则结直肠癌得MDT诊疗模式注释:A、结直肠癌得诊治应重视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得作用,推荐有条件得单位将尽可能多得结直肠癌患者,尤其就是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得诊疗纳入MDT得管理。
B、MDT得实施过程中由多个学科得专家共同分析患者得临床表现、影像、病理与分子生物学资料,对患者得一般状况、疾病得诊断、分期/侵犯范围、发展趋向与预后作出全面得评估,并根据当前得国内外治疗规范/指南或循证医学依据,结合现有得治疗手段,为患者制定最适合得整体治疗策略。
C、MDT 原则应该贯穿每一位患者得治疗全程。
D、MDT 团队应根据治疗过程中患者机体状况得变化、肿瘤得反应而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最大幅度地延长患者得生存期、提高治愈率与改善生活质量。
2、结直肠得诊断原则2、1无症状健康人群得结直肠癌筛查2、2、1结肠癌得诊断注释:影像学诊断得更多具体内容详见“影像学检查附录”A、患者存在临床显性肠梗阻,鉴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会加剧梗阻或造成穿孔,原则上禁止行结肠镜检查。
临床疑似或诊断肠梗阻患者不建议钡剂灌肠检查。
B、患者不具备条件,或拒绝全结肠镜检查,或结肠镜不能检查全部结肠,建议清洁肠道后腹部/盆腔增强CT行结肠检查。
C、鉴于颈胸部淋巴结等诊断与鉴别诊断需要,推荐增强胸部CT;强调高空间分辨率重建图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结肠癌肺转移瘤。
D、患者存在静脉造影得禁忌证,建议腹/盆腔增强MRI 加非增强胸部CT。
E、CT不能确诊肝转移瘤时,或肝转移瘤存在手术切除机会时,建议行腹部MRI,且包含T2 加权,DWI 加权以及多期T1 加权增强成像序列,用于确定肝转移瘤数目、大小及分布;有条件者可行肝脏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MRI,该方法有助于检出1cm 以下病灶。
F、有条件者可行肝脏超声造影或术中超声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肝脏转移瘤。
结肠癌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及治疗路径
结肠癌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及治疗路径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一旦发现就需要及时诊治。
本文将介绍一个临床典型的结肠癌病例,探讨其病情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路径。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0岁,主诉最近半年来有排便习惯改变、消化不良等症状,并出现腹部不适,食欲减退。
经过详细询问和检查,初步怀疑为结肠癌。
病情分析:结肠癌是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恶性克隆增生为基础的疾病。
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原位癌、浸润癌和转移癌三个阶段。
患者的病情表现出排便习惯改变、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典型症状,与结肠癌临床表现一致。
为了明确诊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诊断方法:1. 客观检查: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病情评估等。
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结肠癌的风险。
2.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钡剂灌肠造影、结肠镜检查和腹部CT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结肠内部的情况,发现结肠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等,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结肠癌的可能性。
治疗路径: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结肠癌的治疗路径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肿瘤放化疗和综合治疗。
1.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首选方法,可通过切除结肠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淋巴结清扫等方式,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程度和位置而定,常见的有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等。
2. 肿瘤放化疗:手术后,对于高危患者可进行肿瘤放化疗,以杀灭潜在的肿瘤细胞,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3. 综合治疗:结肠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后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
这些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情复发的可能性。
预后评估和随访:对于结肠癌患者,治疗结束后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复查,以评估疗效和预测预后。
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早期发现并处理有可能的肿瘤复发是提高预后的重要手段。
结肠癌模版及诊治
结肠癌病历模板沟通模板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5位,新发病例55.5万,发现时多为中晚期。
结直肠癌诊疗过程可能涉及手术、化疗、放疗、影像学评估、病理学评估、内镜等诊疗手段。
具体的诊疗方式根据患者的检查情况,病理分期等决定。
手术是此环节中的中心。
一 .大病历模板1.入院现病史(着重询问患者临床相关症状,主要包括:1.排便习惯改变;2.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3.腹痛或腹部不适;4.腹部肿块;5.肠梗阻相关症状;6.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晚期可以出现腰骶部疼痛、黄疸、腹水等。
)模板如下:入院前XX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阵发性隐痛,疼痛程度一般,无放射及牵涉性疼痛,无腹胀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烧心,无胸闷心悸,无黑便便血,无大便习惯改变,无大便变细,粘液血便等大便性状改变,无乏力及纳差,无腰骶部疼痛,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
患者未予重视,未曾治疗。
入院前XX月,患者觉腹痛程度较前加剧,就诊于我院,行内镜检查提示乙状结肠癌,取活检:查见腺癌。
今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以“结肠恶性肿瘤”收入我科。
患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2.既往史与疾病史(着重询问与肿瘤相关的家族史,癌前病变,诱因,慢性疾病史等)模板如下:一般情况良好,诉有高血压病史5+年,规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血压,平素监测血压,血压控制良好,有2型糖尿病史3+年,平素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血糖控制良好,否认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其余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手术史:2003年曾因肺纤维瘤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
无过敏史,无外伤史,无输血史;无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疾病相关病史。
家族史:兄弟姐妹体健,家族中无人罹患恶性肿瘤3.专科体格检查(主要包括:1.一般状况评价、营养状况评价、全身浅表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的情况;2.腹部视诊和触诊,检查有无腹部隆起、肠型、肠蠕动波,腹部是否可触及肿块;腹部叩诊及听诊,了解有无移动性浊音及肠鸣音异常;3.直肠指检:对疑似结直肠癌者必须常规行直肠指检,详细记录直肠肿瘤大小、形状、质地、占肠壁周径的方位和范围、基底部活动度、下缘距肛缘及齿状线的距离、向肠外浸润情况、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有无盆底种植等。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完整版)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断攀升,给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
为了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和减轻人群的疾病负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我国目前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比例较低,因此积极推动规范的结直肠癌早诊早治是非常必要的。
结直肠癌是全球男性和女性中新发病例数排名第三和第二的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数则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三。
发达国家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经成为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高的疾病(33.17/10万),死亡率排名第四(15.98/10万),而农村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19.71/10万)和死亡率(9.68/10万)则排名第五。
据统计,我国东部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3.88/10万和15.65/10万,中部地区为24.79/10万和12.54/10万,西部地区则为24.78/10万和12.21/10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
美国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64%左右,而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和英国等的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也超过了60%。
近年来,中国的结直肠癌总体5年生存率也有了很大提高,结肠癌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57.6%,而直肠癌5年生存率为56.9%。
但是,我国的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仍然低于欧洲和美国,也低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总体偏低。
美国结直肠癌诊断病例中,Ⅰ~Ⅱ期占39%,Ⅲ期和Ⅳ期分别占32%和24%。
虽然我国37家三甲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患者Ⅰ期占13.9%,Ⅱ期占26.7%,Ⅲ期和Ⅳ期分别占34.6%和23.7%。
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和医院的诊治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占比约20%~30%,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1000字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常常以肠道不适、腹痛、便秘或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为表现。
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因此国内外都相继发布了诊疗指南,以期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率和诊治水平。
以下是一份简要的结直肠癌诊疗指南概述。
一、结直肠癌的分类结直肠癌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腺瘤型、粘液型、浸润性型等。
其中最常见的为腺瘤型。
二、结直肠癌的诊断早期结直肠癌常常无自觉症状,应该在高危人群中进行常规筛查。
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肠镜检查、粪便DNA检查等。
如发现可疑肿块,在结肠镜下进行活检可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也是常规的辅助诊断手段,包括CT、MRI等。
三、结直肠癌的分期结直肠癌的分期可通过鉴别病人的TNM分级进行。
其中T表示原发肿瘤,N表示淋巴结转移,M表示远处转移。
分期基于肿瘤的大小、深度侵犯、淋巴结受累情况等。
四、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仍被认为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
根据病情的不同,包括病变部位和T、N、M分期情况等,手术形式应视情况选择,包括直肠癌前列腺囊手术、结肠癌手术、肝转移等。
五、辅助放化疗手术后或手术前辅助放化疗被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
包括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白蛋白结合替莫唑胺等药物。
六、随访随访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在手术后、放化疗后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复查,目的是观察是否肿瘤复发或转移,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七、个案分析最后,不同患者,即使病情相同也存在不同的治疗策略。
因此,除了参阅诊疗指南之外,建议根据医生的诊断、病史、病情和临床判断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结直肠癌的诊疗指南可以辅助医生根据病情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但此类指南并不是绝对的,建议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结直肠癌CSCO2024治疗指南
结直肠癌CSCO2024治疗指南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提供科学、规范和全面的治疗建议,中国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编制了《中国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CSCO2024)。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1.治疗原则CSCO2024指南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策略。
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和肿瘤位置,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和意愿,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辅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
2.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对于早期结直肠癌,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来彻底切除肿瘤。
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分别可以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局部切除术和开腹手术。
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与肿瘤的高危因素、组织学分级和分子分型等有关。
3.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在手术前,可以采用新辅助治疗来减小肿瘤体积和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
化疗的方案和疗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采用单药或多药联合治疗。
靶向治疗主要针对KRAS突变和BRAF突变等靶点进行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4.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目标主要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系统治疗、手术治疗和局部治疗等方法。
系统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5.术后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可以通过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来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可以根据肿瘤的病理特征、临床分期和分子分型来确定。
结语CSCO2024指南提供了结直肠癌治疗的最新指南和建议,对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应该通过多学科的协作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前言: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提高结直肠癌的诊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
第一章绪论1.1 背景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直肠的恶性肿瘤。
其包括结肠腺癌、直肠腺癌、结肠黏液腺癌等类型。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1.2 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中国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
第二章诊断2.1 临床表现结直肠癌常见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便血等。
其他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体重下降等。
医生应综合患者症状及体格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判断。
2.2 病史及辅助检查详细询问患者家族史、个人史,特别是结直肠息肉病、炎症性肠病等相关疾病。
辅助检查包括肠镜检查、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CT/MRI等。
2.3 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经过肠镜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标本应送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肿瘤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第三章分期与分级3.1 分期根据结直肠癌的TNM分期系统,将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分期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2 分级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对结直肠癌进行分级。
分级的结果对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治疗4.1 手术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早期结直肠癌可考虑内镜下切除。
晚期结直肠癌常需行前切除术或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分期结果来确定。
4.2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在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术前和术后化学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药物选择应根据不同分期、分级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4.3 放射治疗对于某些高危结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2024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文)
2024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文)摘要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日趋成熟,但在一些关键步骤上仍有争议,包括淋巴结清扫范围、肠管切除范围、手术入路及吻合方式的选择等。
新的保功能手术和经自然腔道手术进一步提升了手术微创性。
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笔者所在中心经验,阐述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目前的焦点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1],其中右半结肠癌占比超过60%[2]。
对于非转移性结肠癌,NCCN指南、ESMO指南和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推荐结肠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
由于证据的缺乏,这些指南在具体手术方式上无明确推荐,因此右半结肠癌手术的关键问题仍有一些争议之处。
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笔者所在中心经验,对目前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焦点问题进行阐述。
1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与D3淋巴结清扫针对右半结肠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日本大肠癌研究会(Japanese Society of Cancer for Colon and Rectum,JSCCR)于1976年在其大肠癌规约中提出了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术”的概念,至2019年的大肠癌规约仍主张进展期结肠癌接受D3手术。
只是,JSCCR的大肠癌规约强调了根据“术前临床诊断或者术中发现情况”来确定术中淋巴结的清扫范围。
如果根据术前和术中诊断发现且怀疑淋巴结转移或者考虑肿瘤浸润深度达到或超过固有肌层时,都应该进行D3淋巴结清扫[3]。
2009年Hohenberger等[4]提出结肠癌的完整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原则,核心要素包括按胚胎层面切除、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及充分的肠管和系膜切除。
CME原则强调的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其范围与JSCCR大肠癌规约中的D3淋巴结清扫范围类似。
日本提出的D3手术,强调清扫肿瘤供血血管根部的“主淋巴结”;而CME手术更强调肠系膜上血管表面淋巴脂肪组织(“中央组淋巴结”)的连续清扫。
多原发结肠癌的诊治分析
多原发结肠癌的诊治分析目的:分析多原发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对多原发结肠癌24例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对24例患者结肠癌满5年进行随访,5年的生存率为62.5%。
结论:使用结肠镜检查,加强围术期的检查能有效地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同时积极手术能提高生存率。
标签:多原发结肠癌;诊治;分析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多原发结肠癌患者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多原发结肠癌(MPCC)是指临床上结肠癌患者在生存期内再次发生结肠恶性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癌变,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造成漏诊。
多原发结肠癌又分为同时多原发癌(SC)和异时多原发癌(MC)。
本文对2007年10月~2010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大肠癌患者621例中的24例(3.86%)多原发性结肠癌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分析,现将详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10月~2010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多原发结肠癌24例,占原发性大肠癌的3.86%。
其中同时多原发癌有15例,占2.41%(15/621),异时多原发癌有9例,占1.45%。
男16例,女8例,年龄30~77岁。
同时癌中,有3处癌灶的患者有1例,2处癌灶的患者有13例,合并其他器官癌的患者1例(胃癌);异时癌中,有3处癌灶的患者有1例,2处癌灶的患者有7例,合并其他器官的患者1例(卵巢癌)。
异时癌在1年内发病的有2例,1~5年发病的有3例,5年以上发病的有4例。
1.2 诊断标准多原发结肠癌诊断遵循的原则[1]:①组织病理学证实为癌;②同时癌癌灶间隔有正常的肠壁间隔,病理类型相同者间距大于5 cm,不同者间距大于2 cm;③排除癌灶的转移或复发;④异时癌灶距离首发癌切除术的吻合口在5 cm以上,并且吻合口正常;⑤排除家族型結肠腺瘤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多原发癌。
1.3 临床表现和诊断结肠癌是大肠癌的一种,又分为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癌中,便血占75%,这是由于左半结肠癌内的大便比较干硬,摩擦到肿瘤的表面,会引起出血,临床表现为粪便表面带有暗红色血,容易被患者发现而引起重视。
结肠癌二线化疗方案
结肠癌二线化疗方案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化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然而,一线化疗方案对某些患者来说可能效果不佳或者出现耐药情况,需要采用二线化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结肠癌二线化疗方案,供相关患者参考。
1. 替加氟(CAPOX)方案:该方案常用于二线治疗结肠癌,由替加氟(tegafur)、氧铂(oxaliplatin)和钙泛酸(folinic acid)组成。
替加氟是一种经口给药的化疗药物,氧铂是一种静脉注射的铂类药物。
该方案可通过抑制DNA合成和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临床研究表明,CAPOX方案在二线治疗中显示出了可观的疗效,且耐受性较强。
2. 原发性转移结肠癌二线化疗方案: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常常会出现原发性转移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二线化疗方案可以采用FOLFOX方案或IROS方案。
FOLFOX方案由氧铂、替加氟和波替尼(bevacizumab)组成,IROS方案由伊立替康(irinotecan)、替加氟和波替尼组成。
这两种方案都已被广泛用于二线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3. RAS基因突变结肠癌二线化疗方案:RAS基因突变是结肠癌患者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RAS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可采用抗EGFR抗体治疗。
常用的二线化疗方案包括FOLFIRI方案和FOLFOX方案与抗EGFR抗体的联合应用。
这些方案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可明显提高耐药性阳性患者的生存期。
4. 免疫治疗结肠癌二线化疗方案:近年来,免疫治疗在结肠癌的二线治疗中也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二线治疗中。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联系,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临床研究显示,免疫治疗方案对一些二线耐药性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结肠癌二线化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包括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遗传突变情况等。
结肠癌诊治规范-汪启斌
Summary 小结
手术治疗是关键,淋巴结检查数量>12
III期与高危II期患者需要辅助化疗
奥沙利铂在辅助化疗中有重要地位 含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方案可用于一线化疗,并可互为二线 有效药物全用到可以获得最长生存期
Thank you !
2013版结肠癌诊治规范(试行) 解读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汪启斌
结肠癌的分期
• Dukes 分期 • 由于1932 年提出的结肠癌Dukes 分期简单易 行,且对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目前仍 被应用。
• TNM 分期
•
美国癌症联合协会(AJCC)提出的TNM 分期 系统对结肠癌的预后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
• 结肠癌根治性手术应将原发性病灶与所属 引流区淋巴结整块切除。系膜根部引流区 域淋巴结,需结扎主干血管,切除肠段范 围亦根据结扎血管后的肠管血运而定;
梗阻性结肠癌手术处理原则
• ①右侧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时应尽量争取做右半 结肠切除及一期吻合术; • ②当对右侧结肠癌局部无法切除时,可选做末端 回肠与横结肠侧侧吻合术(内转流术); • ③左侧结肠癌引起的急性梗阻在条件许可时应尽 量一期切除; • ④对肿瘤无法切除的左侧结肠癌可选做内转流术 或横结肠造口术。
高危的II期病人指至少含以下一项:
– T4 – 肠梗阻 – 肿瘤穿孔
– 肿瘤细胞分化差不再列为“高危因 素”,2008版认为低分化肿瘤是高危因素
– 脉管侵犯、切缘阳性 – 送检淋巴结<10个
什么患者需要辅助治疗?
手术分期 I II III IV
病人诊断数 (%)
15% 20-30% 30-40% 20-25%
肝转移灶的处理
2023版: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2023版: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1. 引言本文档是2023年发布的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的完整版。
该指南旨在提供结肠癌的最新诊疗准则,以协助医生、病人和相关从业人员做出准确和科学的决策。
2. 诊断2.1 临床症状:对结肠癌常见的临床症状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对症状的初步判断和分类。
2.2 辅助检查:列出结肠癌诊断中常用的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并附带相关指导。
3. 分期与评估3.1 分期标准:介绍结肠癌的分期标准,包括T分期、N分期、M分期等,以及各个分期的临床意义。
3.2 评估指标:提供对结肠癌患者进行评估的相关指标,如年龄、性别、肿瘤特征等,并指导如何进行评估和判断。
4. 治疗方案4.1 手术治疗:介绍结肠癌手术治疗的不同方式和相应的适应症,并提供手术后的处理和注意事项。
4.2 化学治疗:列出适用于结肠癌化学治疗的药物和方案,包括用药顺序、剂量等,并附带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
4.3 放射治疗:说明结肠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包括放疗的剂量、照射方式、疗效评估等。
5. 随访与复发预防5.1 随访方案:提供结肠癌患者术后随访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并强调随访的重要性。
5.2 复发预防:列举预防结肠癌复发的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等,并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6. 结束语本指南依据最新的专家共识和临床研究结果,为结肠癌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情况和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决策,并密切关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以上为2023版结肠癌规范化诊疗指南的完整版概要,供参阅和使用。
中国恶性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结肠癌部分
中国恶性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结肠癌部分一、本文概述结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于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结肠癌的诊治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此,我们特别编写了《中国恶性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结肠癌部分》,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结肠癌诊治指导。
本文旨在整合国内外最新的结肠癌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适用于我国结肠癌患者的诊治规范。
文章将从结肠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提高我国结肠癌的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我们还将重点关注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多学科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策略等热点问题,以期为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诊治建议。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发布,能够推动我国结肠癌诊治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为我国的结肠癌防治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二、结肠癌流行病学与预防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流行病学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城市地区更为显著。
而在中国,结肠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生活方式的变化、饮食习惯的西化、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结肠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
遗传因素在结肠癌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家族中有结肠癌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环境因素如工业污染、农药残留等也可能增加结肠癌的患病风险。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吸烟和饮酒等,也被认为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
预防结肠癌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结肠癌病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降低结肠癌的患病风险。
结肠癌化疗方案现在方案
结肠癌化疗方案现在方案结肠癌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目前治疗结肠癌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结肠癌化疗方案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目前常用的结肠癌化疗方案及其现在的研究进展。
一、手术前化疗方案手术前化疗方案是指在结肠癌手术之前进行的化疗治疗。
目的是缩小肿瘤的体积,减少手术的难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常用的手术前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减少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为手术提供更好的条件。
二、手术后化疗方案手术后化疗方案是指在结肠癌手术之后进行的化疗治疗。
其目的是清除术后残留的微小肿瘤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手术后化疗方案通常使用多种药物的组合,如亚叶酸钙、亚叶酸甲氨蝶呤、亚叶酸叶酸、顺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机制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从而阻止其再生和扩散。
三、新辅助化疗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是指在手术前后分别进行的化疗治疗。
它的目的是通过提前治疗肿瘤,减少手术时的风险和复杂性,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新辅助化疗方案通常使用较为强效的化疗药物,如碳酸铂、替加氟、依托泊苷等。
这些药物可以快速、直接地杀死肿瘤细胞,缩小肿瘤的体积,降低手术的难度。
四、靶向治疗方案靶向治疗是一种在肿瘤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基础上进行的治疗方法。
相比传统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更具选择性,能够更精确地杀死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目前,结肠癌的靶向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新生和控制肿瘤增殖。
常见的靶向药物包括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
靶向治疗方案一般与化疗方案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总结起来,目前结肠癌化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前化疗、手术后化疗、新辅助化疗和靶向治疗。
每种方案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情况和疗效。
在制定具体的化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分期、分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结肠癌的化疗方案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结肠癌化疗标准方案
结肠癌化疗标准方案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结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不同阶段的结肠癌患者,化疗标准方案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结肠癌化疗的标准方案。
一、早期结肠癌患者的化疗标准方案。
对于早期结肠癌患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术后化疗主要是为了预防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卡培他滨等。
化疗周期一般为6个月左右,具体剂量和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二、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化疗标准方案。
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FOLFOX方案和FOLFIRI方案。
FOLFOX方案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通常每两周进行一次化疗。
FOLFIRI方案包括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和亚叶酸钙,通常每两周进行一次化疗。
此外,靶向治疗也是晚期结肠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等。
三、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化疗标准方案。
对于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化疗是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FOLFOXIRI方案和FOLFIRINOX方案。
FOLFOXIRI方案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和亚叶酸钙,通常每两周进行一次化疗。
FOLFIRINOX方案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和伊立替康,通常每两周进行一次化疗。
总之,结肠癌化疗的标准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肿瘤的分期、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
化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结肠癌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癌诊治结肠癌诊治一、规范化诊断流程拟诊大大肠癌纤维结肠气钡双重肿瘤标确定诊排除诊继续术前可根治以手术为主不可根治化、再次评随访查是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要注意有无肿物触及,肿瘤距肛门距离、大小、硬度、活动度、粘膜是否光滑、有无压痛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是否侵犯骶前组织,如果肿瘤位于前壁,男性必须明确与前列腺关系,女性患者需做阴道指诊,查明是否侵犯阴道后壁。
指诊检查完毕应观察指套有无血迹。
(三)辅助检查。
1.纤维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纤维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病灶,同时采取活体组织做病理诊断。
取活检时需注意取材部位,作多点取材。
如果活检阴性临床考虑为肿瘤患者,应重复取材以免漏诊。
2.X线检查气钡双重对比造影X线摄片检查是诊断结肠癌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它能过提供结肠癌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及类型。
结肠癌的钡灌肠表现与癌的大体形态有关,主要表现为病变区结肠袋消失,充盈缺损,管腔狭窄,粘膜紊乱及破坏,溃疡形成,肠壁僵硬,病变多局限,与正常肠管分界清楚。
隆起型多见于盲肠,主要表现为充盈缺损及软组织肿块,成分叶状或菜花状表面不规则。
溃疡型表现为不规则充盈缺损及腔内龛影,周围粘膜皱襞紊乱,不规则破坏。
浸润型癌多见于左侧结肠,肠管呈向心性或偏心性狭窄,肠壁增厚,由于肿瘤生长不平衡,狭窄而高低不平。
3.B型超声波检查结肠癌时腹部B型长生扫描对判断肝脏有无转移有一定价值,故应列为术前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
4.CT扫描检查腹盆腔CT检查应为常规检查项目,对于术前了解肝内有无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是否肿大,癌肿对周围结构或器官有无浸润,判断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等指导术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较可靠依据。
5.胸部X线检查应包括胸部正位和侧位片,排除肺转移。
6.实验室检查(1)大便潜血检查:此种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结肠癌普查初筛方法和诊断的辅助检查,应连续3次检查为宜,对于阳性可疑患者进一步作纤维结肠镜检查。
(2)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CEA水平与病变范围呈正相关,有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不适合作为普查及早期诊断,但对估计预后,监测疗效及复发有一定的帮助。
四、结直肠癌的分类和分期(一)结直肠肿瘤的组织学分类。
WHO 结肠和直肠肿瘤组织学分类(2000)上皮性肿瘤腺瘤 8140/0管状 8211/0绒毛状 8261/0管绒毛状 8263/0锯齿状 8213/0上皮内肿瘤(不典型性)和慢性炎性疾病相关的低级别腺上皮内肿瘤高级别腺上皮内肿瘤癌腺癌 8140/3黏液腺癌 8480/3印戒细胞癌 8490/3 小细胞癌 8041/3鳞状细胞癌 8070/3腺鳞癌 8560/3髓样癌 8510/3未分化癌 8020/3类癌(高分化内分泌肿瘤) 8240/3EC细胞,5-羟色胺生成性肿瘤 8241/3L细胞,胰高血糖素样肽和PP/PYY生成性肿瘤其他混合性类癌-腺癌 8244/3其他非上皮性肿瘤脂肪瘤 8850/3平滑肌瘤 8890/3胃肠间质瘤 8936/1平滑肌肉瘤 8890/3血管肉瘤 9120/3Kaposi肉瘤 9140/3恶性黑色素瘤 8720/3其它恶性淋巴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型 9699/3套细胞淋巴瘤 9673/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9680/3Burkitt淋巴瘤 9687/3Burkitt样/不典型Burkitt淋巴瘤 9687/3其它继发性肿瘤息肉增生性(化生性)Peutz-JeghersJuvenile(二)结直肠癌的分期。
1.Dukes分期1932年提出的直肠癌Dukes分期由于简单易行且对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目前仍被应用。
直肠癌Dukes分期:Dukes A期:肿瘤局限于肠壁内;Dukes B期:肿瘤侵犯至肠壁外;Dukes C期: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无论侵犯深度。
2.TNM分期AJCC提出的TNM分类和分期系统对结直肠癌的预后有更好的预示意义。
TNM分期(AJCC, 2002)原发肿瘤(T)分期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Tis:原位癌:上皮内癌或粘膜内癌未穿透粘膜肌层而达粘膜下层;T1:肿瘤侵及粘膜下层;T2:肿瘤侵及肠壁固有肌层;T3:肿瘤侵透固有肌层并侵达浆膜下,或原发病灶位于无浆膜层的结肠、直肠时、肿瘤已侵达结肠旁或直肠旁组织;T4:肿瘤已穿透腹膜或直接侵入其他脏器* 。
(注:* 如肿瘤和其他脏器(包括其他结肠和直肠段)发生粘连为T4;如粘连处镜下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为pT3;血管(vascular)和淋巴管(lymphatic)侵润可使用V和L注明)淋巴结转移(N)分期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 1~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4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分期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
分期TNM Dukes 分期0期Tis N0 M0I期T1 N0 M0 AT2 N0 M0 AIIA期T3 N0 M0 BIIB期T4 N0 M0 BIIIA期T1-T2 N1 M0 CIIIB期T3-T4 N1M0 CIIIC期 T任何 N2 M0 CIV期 T任何 N任何 M1五、诊断和鉴别诊断凡40岁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现的人群:Ⅰ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大便隐血实验阳性者;以下五种表现具两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
对此人群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或气钡双重对比灌肠造影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盲肠癌与升结肠癌易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阑尾包块、上消化道出血、缺铁性贫血等。
肝曲结肠癌或右侧份横结肠癌可引起右上腹不适、痛,常被误诊为胆石症,左半结肠癌易被误诊为慢性结肠炎、慢性菌痢、血吸虫病、便秘、痔等。
对于有便血、便频、便细、粘液便等症状的患者予以高度警惕,必须进一步检查排除直肠癌的可能性。
应进行有步骤地进行各项检查。
通过直肠指诊、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在临床中对于拟诊内痔、息肉、肠炎及慢性痢疾的患者,应常规行直肠指诊,除外直肠癌后,方可按以上疾病治疗。
六、手术治疗治疗原则:临床上一般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
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和各个脏器功能状况、肿瘤的位置、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生物学行为等决定治疗措施。
要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最大程度地根治肿瘤、最大程度地保护脏器功能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及靶向治疗。
(一)手术治疗适应症。
1.全身状态和各脏器功能可耐受手术。
2.肿瘤局限于肠壁或侵犯周围脏器,但可以整块切除,区域淋巴结能完整清扫。
3.已有远处转移,如肝转移、卵巢转移、肺转移等,但可全部切除,可酌情同期或分期切除转移灶。
4.广泛侵袭或远处转移,但伴有梗阻、大出血、穿孔等症状应选择姑息性手术。
(二)手术治疗禁忌症。
1.全身状态和各脏器功能不能耐受手术和麻醉。
2.广泛远处转移和外侵,无法完整切除,无梗阻、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三)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1.结肠癌根治性手术应将原发性病灶与所属引流区淋巴结作整块切除。
为了减少及防止肿瘤复发:(1)手术切缘应保证足够的无肿瘤侵犯安全范围,切除肿瘤两侧包括足够的正常肠段。
如果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需要一并切除,还要保证切缘足够而且同时清除所属区域淋巴结。
切除肿瘤两侧5~10cm正常肠管已足够,然而为了清除可能转移的区域肠壁上、结肠旁淋巴结,以及清除系膜根部引流区域淋巴结需结扎主干血管,切除肠段范围亦根据结扎血管后的血流而定;(2)完全清除引流区域淋巴结;(3)避免挤压肿瘤;(4)防止肠腔内播散。
2.梗阻性结肠癌的手术处理原则(1)右侧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时应尽量争取作右半结肠一期吻合术。
(2)对右侧结肠癌局部确已无法切除时,可选作末端回肠与横结肠侧侧吻合术(内转流术);(3)左侧结肠癌引起的急性梗阻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一期切除。
(4)对肿瘤无法切除的左侧结肠癌可选作内转流术或横结肠造口术。
直肠癌的治疗原则:手术切除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前同步放化疗可降低肿瘤分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保肛率。
3.直肠癌局部切除手术指征(严格把握)(1)肿瘤占据肠腔小于30%(2)肿瘤直径<3cm(3)T1病变(4)无血管淋巴管浸润或神经浸润(5)高~中分化(6)治疗前无淋巴结肿大的影像学证据(腔内超声和MRI)术后病理如果为T2或者T1伴有切缘阳性、血管淋巴管侵润、分化差则应经腹切除。
4.经腹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为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
是指在直视下锐性解剖盆筋膜脏层和壁层间的特定间隙,完整切除脏层筋膜内的全部组织,包括直肠系膜内的血管淋巴管结构、脂肪组织和直肠系膜筋膜,保留自主神经功能。
切除肿瘤下缘以下4~5cm的直肠系膜或达盆膈,下段直肠癌(距离肛缘小于5cm)切除肿瘤远端肠管至少2cm。
七、转移灶的处理肝转移:完整切除必需考虑到肿瘤范围和解剖学上的可行性,剩余肝脏必需能够维持足够功能。
达不到R0切除的减瘤手术不做推荐。
无肝外不可切除病灶。
新辅助治疗后不可切除的病灶可以重新评价切除可行性。
转移瘤的所有原始部位需能被切除。
肝切除是结直肠可切除肝转移瘤的一种治疗方法。
当所有已知病灶均可用消融处理时方可考虑应用消融技术。
孤立肝转移留的预后由于多发肝转移。
全身化疗无效或化疗期间肝转移进展,可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及化疗栓塞术治疗,不应常规应用。
原发灶必需能根治性切除。
某些患者可以考虑多次切除。
肺转移:完整切除必须考虑到肿瘤范围和解剖部位,肺切除后必须能够维持足够功能。
有肺外可切除病灶并不妨碍肺转移留的切除。
原发灶必须能根治性切除,某些患者可考虑多次切除。
八、结直肠癌的放射治疗(不具备放疗条件转上级医院)(一)放射治疗适应症。
对于可手术切除结肠癌,术前术后辅助放疗无意义。
放疗用于结肠癌仅限于以下情况:1.局部肿瘤外侵固定无法手术;2.术中局部肿瘤外侵明显,手术无法切净予以银夹标记;3.晚期结肠癌骨或其他部位转移引起疼痛时姑息止痛治疗;4.如果术中发现肿瘤无法手术切除或无法手术切净时,也可考虑术中局部照射再配合术后放疗;5.除晚期结肠癌姑息止痛治疗之外,结肠癌的放疗应当基于5-Fu之上的同步化放疗。
(二)直肠癌的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可手术直肠癌术前术后辅助治疗,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以及晚期直肠癌的姑息减症治疗1.直肠癌放疗使用原则(1)采用5-氟尿嘧啶基础之上的同步化放疗;(2)放疗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常规照射技术;(3)术后辅助治疗病例在术后4周,身体基本恢复后进行;(4)术前放化疗病例应在取得病理证实后进行。
2.直肠癌分期治疗模式(1)I期(T1-2N0M0)经肛切除术后,如果为T1存在高风险因素(分化差、脉管淋巴管受侵、切缘阳性)或T2病例应给予术后同步化放疗。